成分输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成分输血》课件

《成分输血》课件

05
成分输血的未来发展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或调控基因表达来治疗遗传性疾病和获得性疾病的方法 。在成分输血领域,基因治疗可以用于生产更安全、更有效的血液成分,例如基 因修饰的血小板或红细胞,以改善其功能或减少不良反应。
基因治疗还可以用于治疗与血液系统相关的遗传性疾病,例如血友病、地中海贫 血等。通过基因治疗,可以纠正患者的基因缺陷,提高其造血功能,减少对输血 的需求。
03
白细胞输注主要用于治疗白细 胞减少症、免疫缺陷和感染等

04
白细胞输注需要注意避免产生 不良反应,如发热、过敏反应
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03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贫血的治疗
01
红细胞输注
02
血小板输注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通过 补充红细胞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通过输注血小板来控制出血。
肿瘤患者的支持治疗
01
白细胞输注
用于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 预防感染,特别是在化疗或放
疗后骨髓抑制期。
02
免疫球蛋白输注
用于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预 防感染,特别是在化疗或放疗后
骨髓抑制期。
急性失血的治疗
红细胞输注
适用于急性失血引起的贫血,如 外伤、手术等,通过快速补充红 细胞来维持血容量和组织供氧。
血浆输注
适用于急性失血引起的血浆损失 ,如烧伤、严重腹泻等,通过补 充血浆来维持血浆渗透压和凝血 功能。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 免疫球蛋白输注: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 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通过输注免疫球蛋 白来调节免疫功能和减轻炎症反应。

《成分输血讲》PPT课件

《成分输血讲》PPT课件

AIHA病人输血的危险性: ✓ 自身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 AIHA病人的自身抗体能与所有正常红细胞起反应,使输
入的红细胞寿命缩短(溶血); • 输入红细胞量不大不会引起有症状的反应,但输血仅暂时
有效; • 输入红细胞量较大,导致输血无效或溶血危象; ✓ 同种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 近期输过血或有多次妊娠史者体内存在同种异型抗体,输
精品医学
15
血小板
血小板保存时间为5天,机采血小板需要事先预 约并难以保证及时供应,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有手 工采的血小板能及时提供;
欧洲各国一直保留手工采的血小板; 香港至今90%以上的血小板来自手工采,很少
应用机采血小板。
精品医学
16
血小板输注适应证
治疗性输注(血小板数减少并伴有出血): ✓ 血小板生成减少:各种原因所致骨髓抑制或
一级亲属间(父母与子女)输血合并TA-GVHD的危险性 比非亲属间输血高11~21倍。
精品医学
27
TA-GVHD
临床表现 症状极不典型,以发热和皮疹多见,输血后 4~30
天(平均21天),皮肤出现红斑和细小班丘疹,逐渐向周 身蔓延,伴有发热、腹泻、ALT升高,全血细胞减少,多 死于严重感染。 预防:辐照血液是预防本病唯一有效方法,去白输血预防 的效果欠佳。
精品医学
22
肺微血管栓塞
血液在贮存过程中,由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 碎片,与变性蛋白及纤维蛋白等形成大小不等,直 径为20-80μm的微聚物。
在大量输血时,这些微聚物可以通过标准输血 滤器(170μm)进入病人体内,广泛阻塞肺毛细 血管,造成“输血后肺功能不全综合征”。(非大量 输血不会引起此病)
成分输血
精品医学

成分输血 ppt课件

成分输血  ppt课件

24
血小板
手工分离血小板:24小时 22±2 ℃ 震荡 机采血小板: 5天 22±2 ℃震荡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6
手分血小板:
以单人份全血经离心法提取的较纯的 血小板制品,200ml全血制备为1个单位, 血小板数≥2.0×1010,容量20~25ml / 袋;
PPT课件
27
机采血小板:
成分输

PPT课件
1
血液容量与体重,8-9%。 血浆55-60%,其中91-92%水分,
固体成分中主要是蛋白质,少量无 机盐类和有机物质。
血细胞40-45%,包括红细胞、白 细胞和血小板。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PPT课件
7
全血
定义: 将血液采集到含有抗凝保养液的
一次性无菌塑料袋中的血液,含血 细胞和血浆成分。 保养液 CPDA: 35d 温度: 2~6℃
PPT课件
8
现代输血主张不输或少输全血?
1. 全血中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可使 氧从Hb释放,逐渐减少; 2. 全血贮存24小时后,血小板和粒细胞很快 破坏,血小板的活力和功能丧失; 3. 血浆中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Ⅷ因子、Ⅴ因子 含量下降。
的血浆和80%以上的白细胞,至少 保留了70%以上的红细胞。
2.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 微小凝块等,可明显降低输血不良 反应的发生率。
PPT课件
18
适应症: ①用于存在抗IgA血浆蛋白抗体受血 者或输注血液成分后发生过敏反应 的受血者; ②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和睡眠性血 红蛋白尿的受血者; ③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者; ④新生儿或宫内输血者。

《成分输血》PPT课件

《成分输血》PPT课件

▪ 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比较稳定。
整理课件ppt
8
因此,严格地说,全血
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
的,它不含有全部的血液
成分。
整理课件ppt
9
适 应 症:
▪未放弃,适应症越来越少 ▪ 急性大量出血、严重创伤等危机
情况 ▪ 体外循环、新生儿换血
整理课件ppt
10
红细胞输血
一、浓缩红细 胞 ▪去除绝大部分血浆。
※一袋浓缩机采血小板RBC含量<5ml时,一般
不发生溶血性反应,但仍建议输注ABO血型 相容的浓缩血小板。
※关于Rh 阴性者应输注Rh阴性血小板,当无
Rh致敏史的Rh阴性患者输用Rh阳性的血小板
时,应同时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因血
小板制品中Rh阴性红细胞引起受者Rh的致敏。
整理课件ppt
23
输注无效原因及对策
• 不能将血浆作为营养剂提高机体抵抗力。 • 血浆不能作为单一扩容治疗。 • 要使用ABO同型或ABO血型相容的血浆,
以免引起免疫反应。
整理课件ppt
25
特 点:
新鲜冰冻血浆(FFP):是从 单一正常献血者的全血中分离收集 后 6 小 时 内 冷 冻 , - 18℃ 可 保 存 一 年,过期即转成普通冰冻血浆。
通 常 200 毫 升 FFP 含 有 血 浆 蛋
白60g/L,纤维蛋白原2-4g/L,其他
凝血因子0.7-1.0IU/ml。血浆在冰
冻和融化过程中,凝血因子失活估
计可达15%。 整理课件ppt
26
适 应 症:
• 单纯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 • 因大量输血所致稀释性凝血障碍而出现的出血
倾向者。
• 肝衰竭伴凝血功能障碍者。 • 口服香豆素类药物过量致使维生素K的合成障

成分输血 ppt课件

成分输血  ppt课件

经济,既可节省 宝贵的血液,又 可减少经济负担。
01
红细胞制品
红细胞制品
浓缩红细胞 01 洗涤红细胞 03 冰冻红细胞 05
02 悬浮红细胞 04 去白红细胞
浓缩红细胞


制备:将全血中的大部分血浆, 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出后,剩 余的部分所制成的血细胞成分血。
适应症:各种急性失血,慢性贫 血及心功能不全者。

适应症:因输血而发生严重过敏 的患者、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 库存血中高钾的患者。


去白红细胞

制备:将白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 来,保留的血液成分制成的血制 品。

适应症: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 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 患者;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 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


冰冻红细胞

制备: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 保护剂,在-80℃保存,保存期10 年,解冻后洗涤去甘油,加入100ml 无菌生理盐水或红细胞添加剂或 原血浆。

04
血浆蛋白成分制品
血浆蛋白成分制品
01 白蛋白制品 02 浓缩凝血因子
适应症


白蛋白制品适用于治疗营养不良 性水肿、肝硬化或其他原因所致 的低蛋白血症的患者。
浓缩凝血因子主要适用于治疗血 友病及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症



适应症:主要适用于对稀有血型 (Rh 阴性)红细胞的保存。


02
血小板制品
血小板制品
01 机采血小板 02 浓缩血小板
004
不同原因的血 小板减少伴有 严重的出血者;
血小板功能异 常引起的出血 患者;
急性特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 癜;

新成分输血 PPT课件

新成分输血 PPT课件

输血技术要点
血液应随用随取。库存低温血液输前不必加温, 可放置室温15分钟后再输,如因故不能及时使用, 应放于恒温4℃冰箱保存
红细胞成分输血过程中易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 输前将血袋轻轻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均匀再输 注,若已出现滴注不畅,可将30-50ml生理盐水通 过Y型管(双头输血器)注入血袋加以稀释并均 匀,使用大针头 。
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药物,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血, 如果需要稀释可用生理盐水。
输血开始10分钟内速度宜慢,无不良反应时可根 据受血者情况调快输注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的相关性疾病
输血不良反应
常见的 不良反应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细菌污染
循环负荷 过重
少见的不良反应: 枸橼酸盐中毒 氨血症与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输血后紫癜,含铁血黄素症 出血倾向 空气栓塞 低温反应 输血后静脉炎
很低,达不到治疗剂量。
成分输血定义:
将血液中各种成分进行分离,加工成各 种血液制品,根据受血者病情需要,输 注所需血液成分,达到治疗目的一种输 血疗法。
成分输血发展史
Gibson于1959年首先提出来的。 60年代末逐渐发展起来, 70年代中期全世界广泛风行。 进入80年代发达国家的成分输血比例达95%以上。 到了90年代,发达国家的成分输血比例几乎达到
全血并不“全”的理由
1. 血液离开血循环,发生“保存损害”; 2. 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除红细胞外,其余
成分浓度低。 3. 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 4. 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很难保存; 5. 因子Ⅷ和Ⅴ不稳定,要求在-18℃以下保存,
4℃保存 1-3天活性丧失50%; 6. 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保存时间长,但含量

成分输血及其应用PPT参考幻灯片

成分输血及其应用PPT参考幻灯片

20
红细胞输注效果不佳或无效的对策
活动性出血灶 控制出血灶 贫血病因未除 加强病因治疗 免疫血液学因素 专家会诊
21
血小板输血
可供选择的血小板制品 血小板输注适应症及指征 血小板输注剂量 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处理
22
可供选择的血小板制品
浓缩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
23
血小板输注适应症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HLA同种免疫,用于NHFR多次妊娠, 反复输血,器官移植的患者, 保存条件:40C(2-60C),35天(CAPD) 使用:ABO同型,交叉配血相合;(RhD) 容量:标示量± 10%
13
• 洗涤红细胞 反复用生理盐水洗涤,去除绝大部
分非红细胞成分,并将红细胞悬浮在生 理盐水中所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浆蛋白 过敏AIHA;
6
全血为何不全?
1.血液离开血液循环,发生“保存损害” 2.所有的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
保存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其 次是白蛋白和球蛋白
7
成分输血概念
将采集出来的全血,用物理方法分离成体 积小、纯度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的单一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 等。根据临床病情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 么的原则输用,达到治疗目的。
4
在保存袋中血液(全血)

人体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5
➢血液的保存液ACD-A,CPD-A
质量标准:输注后24小时循环内存活的红细胞数至少为原 有数目的70%
➢随着保存期延长血液成分变化增加,如:
1、全血在40C保存一天后丧失了粒细胞和血小板功能; 2、第Ⅷ因子在全血中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 3、第Ⅴ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损失50%。
至少是失血量的40%; 5)近期血液与库存血液1/4-5

成分输血 PPT课件

成分输血 PPT课件
制备方法: 离心后去除血浆和白膜 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5次 最后加入生理盐水
洗涤方法: 开放式洗涤法 机器洗涤法 封闭式四联袋盐水洗涤法
洗涤红细胞制备:
全血
红细胞 生理盐水洗涤
洗涤红细胞
白膜
血浆
洗涤红细胞
制品特点: 每单位的总量为110~120ml,其中含60~70ml红细胞和生理盐水50ml 去除80%以上的白细胞和98%的血浆蛋白,保留70%以上的红细胞 在洗涤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小凝块等,血小板也随血浆去
血液保养液 :ACD保养液(枸橼酸盐-葡萄糖溶液)21天;CPD(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 糖)21天;CPDA(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35天。
全血
全血在保存过程中的变化: *红细胞:主要变化是溶血,血浆游离Hb增加。 *白细胞:最多保存5天,其中粒细胞死亡最快,淋巴细胞次之,单核细胞最后。 *血小板:24h内50% 丧失功能,72h后其形态虽正常,已无止血功能。 *不稳定凝血因子:Ⅷ因子保存24h后活性50%,Ⅴ因子保存3~5天也损失50%。 *输注保存5天后的全血,只留下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
三、白细胞成分
制备方法: 单个献血者 机器采集
全血
红细胞
白膜层
移出血浆收集白膜
白细胞血小板浓缩液
血浆
白细胞成分
一、全血
制备方法: 《献血者健康体检要求》GB18467 – 2001 1、献血者体格检查:10项 年龄、体重、血压、脉搏、体温、皮肤、五官、四肢、胸部、腹部 2 、血液检查:7项 血型、血红蛋白、ALT 、HBsAg 、HCV 抗体、HIV 抗体、梅毒 3 、免役接种后献血的规定 4 、暂时不能献血的情况 5 、不能献血的情况 6 、献血量及献血时间间隔

成分输血与血液成分【共85张PPT】

成分输血与血液成分【共85张PPT】
• 特制的血小板保存袋可保存血小板5天,便于急症时应用;
• 提高了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质量有保证,止血效果好);
• 便于开展血小板配型(单个供者)。
制品性质
• 手工制备血小板: 容量为50~70ml,所 含血小板数应≥2.4×1010,红细胞混入量 ≤1.0×109
• 主要用于稀有血型血液的保存和用其自体 由于反复输血或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输血发热反应的病人
非免疫学的原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性 手工法有200ml全血制成的制品仅含粒细胞0.
血液的患者 存在于红骨髓、是脾脏、淋巴结和外周血中
每单位洗涤红细胞的总量为110~120 ml ,其中含红细胞60~70 ml及生理盐水50ml
• 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4×1010,红细胞混入量≤1.
输血浆后发生1次以上原因不明的过敏反应、或已知对血浆蛋白过敏的患者
单采抗凝血浆或取在6~8小时内采集的全血在4℃离心将血浆分出,并迅速在—30℃以下冰冻成块而制成 密闭式管道,可保存5天 融化后的FFP应尽快输用
• 便于保存,使用方便 -196℃液氮液相中长期保存第二次采集的PBSC
粒细胞制品性质
• 单采法获得的本制品平均含有离细胞 1.5×1010个
• 手工法有200ml全血制成的制品仅含粒细 胞0.5×109个
粒细胞的保存
• 一般采用室温(22±2℃)、不摇荡的方 法保存粒细胞
• 22±2℃保存最长不超过8小时
粒细胞的适应症
• 一般认为,应用时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 件:(并且充分权衡利弊后才考虑输注)
辐照血液制品的适应症
• 严重免疫损害受血者 • 输用直系亲属血受血者
• 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血者
• 先天免疫缺陷受血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粒细胞输血
是对临床粒细胞缺乏并发严重感染的患者,在 联合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用粒细胞输 注进行替代治疗,以期通过补充供者中性粒细 胞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
副作用大,疗效不定,指征从严
.
23
四、血小板输血
主要是针对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 常的患者进行替代性治疗,以达到止血 或预防出血的目的。
.
18
(二)红细胞制剂
浓缩红细胞 悬浮红细胞 去白细胞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 辐照红细胞 年轻红细胞
.
19
(三)剂量的掌握
根据病情决定。
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输血前的Hb浓度和期望 输血后要达到的Hb浓度粗略计算所需剂量。
个体差异很大,不能机械依靠公式计算。 动态监测输后患者Hb浓度变化和观察组织缺氧
心功能不全、婴幼儿、老年及血容量正常患者。 血浆过敏、IgA缺乏、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 需要预防同种免疫、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亲白
细胞病毒感染和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TA-GVHD)等患者。
.
6
3. 温度要求
血库专用冰箱,4±2℃ 较长时间运输,温度不能超过10℃。 离开冰箱,室温不宜超过4小时。 大量输血或低温敏感患者,适当加温。
.
7
4. 输血前准备
同意书、医嘱、处方、配血单、申请单 查对制度,特别是核对血型、配血结果 检查血液有无凝块、溶血、细菌生长 选择输血器:Y型、白细胞过滤器 除生理盐水外,不能加入任何药物
.
8
5. 输血速度
一般先慢后快,视病情而定 开始一般为5ml/min,数分钟后适当调快 严重急性失血患者输血速度可加快 心功能不全、婴幼儿和老年等应减慢
时,还应注意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和蛋白
慢性失血性贫血患者,一般不需要输血
.
16
2. 溶血性贫血
溶血的速度和患者对贫血的耐受程度,对决定 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和输血量十分重要。
需要输注时,也不应以提高红细胞计数达到正 常水平为目的。
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进行红细胞 输注或换血治疗时,应注意胎儿血液内存在来 自母体的有关血型IgG抗体。
改善情况,可以较好地把握和调整输剂量。
.
20
疗效判断
输注红细胞制品提高患者Hb浓度的判断,主要 依靠对比观察输血前、后的实验室检测数据。
理论上,1单位红细胞制品约升高5g/L 。 事实上受多环节、多因素的影响。 如果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浓度不升高,同时
可以观察到酱油色尿或茶色尿,应重点考虑可 能出现输血引起的溶血反应。
.
17
3. 红细胞生成障碍的贫血
骨髓造血异常,如再障、白血病、恶性肿瘤 骨髓浸润、骨髓铅中毒或药物中毒、艾滋病等, 贫血往往较重且多有三系减少的表现,常需要 输血辅助治疗。
许多患者将来可能长期需要依赖输血,激进或 盲目的输血可能导致严重的同种免疫,待需要 输血抢救时可能因难以找到血型相合的血液成 分输注而失去救治机会。
.
24
(一)适应证
1.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出血 的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止血。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计数减低,常伴有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功能异常时,血小板计数并不低, 但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
.
25
(一)适应证
2. 血小板数量严重减少有可能出血的患者。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①血小板计数<10×109/L; ②血小板计数<20×109/L,并伴有导致血小
.
14
(一)适应症
因贫血所致的组织供氧不足
– 临床表现 – 体征 – 实验室检查:静脉血氧饱和度
.
15
1.失血性贫血
一般情况下,以往造血功能正常的患者: 急性失血量≤20%,有效止血、充分扩容 急性失血量20%~40%,积极止血、扩容,输
注一定量的红细胞,以保证组织供氧。 失血量更大,积极止血、扩容和输注红细胞同
.
12
9. 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
暂停输血,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 严重反应,终止输血,封存血袋保存 及时进行抢救及对症处理等 填报输血不良反应卡,做好各种记录 通知血库等有关部门进行鉴定处理
.
13
二、红细胞输血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种类的红细胞 制剂进行输血治疗
已基本替代了传统的全血输血用于补充 红细胞的作用
现代临床成分输血
.
1
成分输血
根据病情需要,单一或组合选择,足够 治疗剂量的高纯度血液成分,进行输血。
其主要优点: – 高选择 – 高安全 – 高效(一血多用)
.
2
一、全血输注
全血是从人身体直接采集的、混合了一 定比例抗凝剂的血液。
主要用于制备血液成分。 不主张直接用于临床。
.
3
血浆
血小板
.
9
6.输血过程观察
输血开始的前15分钟是关键时期 寒颤、高热 腰背酸痛、茶色(酱油)尿 皮肤骚痒、皮疹、发热 呼吸、心率、血压
.
10
7.疗效判断
主要观察输血后组织供氧改善及贫血、 血容量改善的情况。
及时测定外周血象,对比输血前、后的 Hb浓度和红细胞计数的变化
一般成年患者输注1单位(标示200ml) 全血大约可升高Hb浓度5g/L。
.
11
8. 不良反应
全血中含有各种血液成分以及体外保存 过程中细胞破裂的残留物、代谢降解产 物等,可能发生各种输血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溶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 应、循环负荷过重、心功能衰竭、同种 免疫、TA-GVHD(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 主病)、急性肺损伤、细菌污染所致的 败血症和输血传播疾病等。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单个核细胞)
年轻红细胞
红细胞
.
4
1. 全血输注适应证
全血中主要含有红细胞、稳定的凝血因 子和血浆蛋白等有效的血液成分。
主要起到补充红细胞、稳定的凝血因子 和扩容,改善组织供氧的作用。
主要适用严重急性失血、体外循环和换 血治疗。
.
5
2. 全血输注相对禁忌证
适用于各种成分输血的情况,均应视为 全血输注的相对禁忌证。
.
21Βιβλιοθήκη 不良反应输注浓缩红细胞和悬浮红细胞可能产生的不良 反应与全血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是:由于减 少了不必要的血浆输入,从而减少了循环负荷 过重、心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辐照红细 胞和年轻红细胞等制品,相应避免或减少有关 输血不良反应或输血并发症的风险。
.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