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人口及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及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及国情教育教案教案主题:人口及国情教育教案目标:1.了解并掌握人口与国情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了解人口与国情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人口与国情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人口与国情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人口与国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1.掌握如何关注和分析国家的人口与国情;2.了解人口与国情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展示素材:统计数据、报纸杂志、地图等;3.具体案例。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与人口及国情相关的话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世界人口大国,老龄化问题,人口迁徙等。

并组织学生讨论,了解学生对人口和国情的认识和理解。

二、知识讲解与探究(15分钟)1.讲解人口与国情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例如:人口数量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资源状况、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

2.通过展示素材和具体案例的介绍,加深学生对人口与国情的理解。

三、活动设计(2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所分配的主题,比如人口问题、经济发展、社会资源等,自行查找相关数据和资料,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2.小组展示:学生展示各自组的调研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四、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案例,如中国、印度、美国、日本等,进行人口与国情的分析和对比,让学生理解人口与国情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2.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回答,进一步拓宽他们对人口与国情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查找一些国家的人口数据和国情资料,并撰写一篇关于该国家人口与国情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与具体的案例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人口与国情的知识。

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国家发展及相关问题的关注意识。

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教案

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教案

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2.掌握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分析人口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二、教学重点1.中国人口的数量变化;2.人口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人口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人口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四、教学方法1.讲授;2.分组讨论;3.实地调查。

五、教学内容1.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数量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中。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控制生育率和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成功地控制了人口的数量。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国人口数量开始出现新的变化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中国人口数量为14.5亿。

2.人口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人口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计划生育成为控制人口数量的主要手段,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的增长。

(2)经济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使得人口数量的增长率受到影响。

(3)社会变迁:社会的变迁也对人口数量的变化产生重要作用。

3.人口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不仅影响着经济增长和质量,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影响经济增长: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2)影响社会发展: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影响就业与收入: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化也对就业和收入产生影响。

六、实验活动1.实地调查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2.学生自行组织小组,讨论人口问题,探讨对未来的生活影响;3.学生通过网络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取数据,并结合实际分析人口规模、人口质量及结构变化趋势等问题。

《中国的人口》教案

《中国的人口》教案

《中国的人口》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人口的概念和定义中国人口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中国人口的特点和分布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口的概念和定义,介绍中国人口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中国人口的特点和分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章:中国人口的历史演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历史演变过程。

培养学生对中国人口历史变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中国人口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结构的变迁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人口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图表法: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的图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人口变化。

第三章:中国人口政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培养学生对中国人口政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中国的人口政策背景和目标中国人口政策的主要措施和实施情况中国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评价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的人口政策背景和目标,介绍中国人口政策的主要措施和实施情况。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中国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评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四章:中国人口问题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挑战。

培养学生对中国人口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内容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挑战中国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中国人口问题的应对策略和建议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挑战,分析中国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中国人口问题的应对策略和建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中国人口的特点、演变和问题。

培养学生对中国人口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展望能力。

5.2 教学内容总结中国人口的特点、演变和问题中国人口发展趋势和挑战中国人口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中国人口的特点、演变和问题,介绍中国人口发展趋势和挑战。

初中地理 人口 教案

初中地理 人口 教案

初中地理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概况。

2. 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3. 学会阅读和分析人口统计图表,提高地理数据素养。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特点。

2. 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教学难点:1. 结合相关资料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2. 学会阅读和分析人口统计图表。

教学准备:1. 人口统计图表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国人口数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1. 教师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并结合书上11页内容,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课堂预设: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人口总数是多少?生: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

师:占世界人口的多大比例?生:约占1/5。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如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

3. 教师讲解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4.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人口统计图表,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如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等。

5. 教师讲解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及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计划生育政策。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上台展示答案,并给予评价。

四、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强调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

五、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历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人口统计图表、分析人口增长原因及影响、讲解计划生育政策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了我国人口增长的概况,掌握了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中国的人口》教案

《中国的人口》教案

《中国的人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数量、分布、增长速度等。

2. 使学生掌握中国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1. 中国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

2. 中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3. 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中国人口政策的理解和分析。

2. 人口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图表和数据。

2. 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口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案例材料。

2. 安排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

3. 提前通知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六、教学内容:1. 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

2.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 中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

七、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2. 通过展示图表和数据,讲解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

3. 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探讨影响因素。

4. 介绍中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让学生了解政策调整的原因。

八、课堂互动:1. 提问学生关于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

2. 让学生谈谈对中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认识。

3. 讨论:为什么中国会调整人口政策?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总结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2. 让学生思考人口政策调整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布置一篇关于人口问题的短文写作。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对课后作业的布置进行反思,确保作业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人口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当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挑战。

3. 未来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七、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中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四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四

2013至2014学年度洋内小学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二0一三年九月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一一、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板书)提问:上述材料中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上述材料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是我国人口现状的第一个基本特点,也是最基本的特点。

除此之外,我国人口现状还有如下特点:1)农村人口多据1992年我国人口统计,全国农村人口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8%,占世界农村人口的1/4强。

1980年、世界平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1%,发达国家占30%,发展中国家为70%。

我国农村人口比例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

据全国计划生育抽样调查统计,1998年出生的婴儿中,城市街道一孩比率为89.3%,而乡镇一孩比率为48.4%9,农村的多孩率明显高于城市。

因此,人口增长过快在农村更为突出。

2)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90年就超过了人亿,估计2000年达到1.28 1.2亿,占同年总人口的10.4%左右。

204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相当于2025年所有发达国家同龄人口的总和。

3)人口分布不平衡4)人口素质偏低材料一:1980年全国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只有4.6年,不足小学毕业程度。

1990年7月,这一指标提高到6.6年,这说明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只有实践一年级文化程度。

我国人口的文化结构仍然属于以低层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类型。

材料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正式公布的文盲半文盲达1.8亿之多。

而这个数字是以自己申报为准,这并不表明其的人都已脱盲。

国务院1998年颁的关于扫除文盲的工作条例,规定个人的脱盲标准是,农民需识1500个汉字(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城镇居民只需2000个汉字,)能够看懂得浅显、通俗的报刊,能够记简单财目,能写简单应用文。

按照这样的脱盲标准,有关部门在一些地区的农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成年中只有20.8%,女性成年中只有13.3%达到了脱盲标准。

03八上中国的人口 教案

03八上中国的人口  教案
6.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理解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重点
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2.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难点
分析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生活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人口。
4、中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总的情况是部人口多,部人口少。
、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小组交流,教师点
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六、教学反思:
二、自主学习:
学生看课本,P11页,1——9图,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找出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里?
总结: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中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口分布的基本规律:东多西少
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黑河——腾冲线
三、合作学习,展示提升
我国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其人口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人口越多,就越有利于一个地区的发展?
1、能否利用人口迁移的方式做到人口的平均分布?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控制我国人口的增长做些什么?
四、达标测评:
1、2010年,中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居世界第位
2、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出生率不断,使中国人口迅速。
3、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最多的是,人口最少的是。
课题
中国的人口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日期

《人口教育教案》

《人口教育教案》

《人口教育教案》word版第一章:人口概念与人口问题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口的定义、计量单位及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

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人口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人口概念:人口、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

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增长、计划生育政策等。

世界人口增长:世界人口的历史和现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口概念、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和世界的人口问题案例。

1.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口的概念。

讲解:详细讲解人口概念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和世界的人口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口问题的复杂性。

第二章:人口政策与人口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

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管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人口政策与管理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我国的人口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全面两孩政策等。

人口管理:人口普查、人口规划、户籍制度等。

国际人口政策与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政策及其效果。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和国际的人口政策与管理案例。

2.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讲解:详细讲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和国际的人口政策与管理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口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章: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口结构的概念及其分类。

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人口结构变化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人口结构概念:人口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等。

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城乡结构变化等。

世界人口结构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结构变化及其影响。

国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国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国家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2. 教学内容:(1)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面积、地理环境、资源状况等。

(2)我国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

3. 教学活动:(1)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等形式,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我国国情的特点和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3)心得分享:学生分享对本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案名称:国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第二章——经济发展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2)培养学生对经济发展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GDP、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

(2)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等。

3. 教学活动:(1)课堂讲解:教师通过案例、数据等,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挑战。

(2)小组研究:分组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成果分享: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师生共同讨论。

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果。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事业发展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2. 教学内容:(1)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现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2)我国社会事业取得的成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制度改革等。

3. 教学活动:(1)课堂讲解:教师介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情况和成果。

(3)报告分享:各小组汇报调查结果,师生共同讨论。

四、教案名称:国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第四章——科技创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果。

(2)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2. 教学内容:(1)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科研投入、成果转化等。

(2)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高铁、5G、等。

3. 教学活动:(1)课堂讲解:教师介绍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成果。

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

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

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我国人口增长、迁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情况。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统计数据等资料分析人口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增长、迁移和城市化进程。

2.教学难点:我国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人口总数是多少吗?我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三、课堂讲解1.讲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沿海多内地少、城市多农村少。

2.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

四、案例分析1.让学生观看我国人口分布图,分析人口分布与地形、气候、水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五、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并强调重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那么我国人口增长、迁移和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呢?二、课堂讲解1.讲解我国人口增长历程:高增长、低增长、负增长。

2.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经济发展、城市化、政策等因素。

3.介绍我国城市化进程: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三、案例分析1.让学生观看我国人口增长、迁移和城市化进程的统计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

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四、课堂活动1.让学生模拟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体验人口流动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

2.学生分享体验,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并强调重点。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提问: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口分布、增长、迁移和城市化进程,那么这些人口地理现象对我国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呢?二、课堂讲解1.讲解人口地理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分析我国在应对人口地理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国情教育教案一、教案目的与要求1.目的:通过人口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家人口状况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增强对人口问题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2.要求:(1)了解国家人口总体情况;(2)掌握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3)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国家人口总体情况介绍(1)总人口数量;(2)人口性别比例;(3)人口年龄结构。

2.人口分布与人口城乡差别(1)人口分布的空间特点;(2)城乡人口差距的原因及影响。

3.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的原因;(2)人口问题的表现及危害;(3)如何应对人口问题。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1.初始化(5分钟)引出人口国情主题,通过展示国家人口总体情况的数据,激发学生探究人口问题的兴趣。

2.探究与合作(30分钟)(1)小组合作讨论国家人口总体情况,每个小组介绍一个数据。

学生通过合作与讨论,了解国家人口情况的多样性。

(2)小组合作分析人口分布与人口城乡差别,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提供相关案例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3.情感与认知(15分钟)(1)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原因,并讨论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2)通过多媒体展示人口问题的表现及危害,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对人口问题的认知。

4.总结与拓展(15分钟)(1)学生展示他们就人口问题的观点和对策,并进行班级讨论与辩论。

(2)教师针对性地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更加全面的人口问题解决方案。

5.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1.手段:(1)小组讨论与合作;(2)案例分析与讲解;(3)多媒体展示;(4)班级讨论与辩论。

2.资源:(1)电子白板;(2)多媒体设备;(3)学生课堂反馈纸。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评价:(1)以学生合作讨论和小组展示的情况为主;(2)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评价。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国策知识教育班会教案班级:二(1)班教师:李芳艳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了解我国人口情况,进一步了解我国人口国策。

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媒体关于我国人口情况教育视频、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投影片、课本插图、有关图表等。

教学过程:导入:“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了华夏文明的古老历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三十载改革开放带来的荣光,屹立在地球的东方。

同学们对可爱的祖国了解有多少呢?下面,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学生关注我国现实国情1.播放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情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给学生展示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让学生观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由学生分析自己得出结论:(1)我国人口基数过大。

(2)增长速度过快。

由绘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了47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1.3倍,达到12.2亿。

【板书】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问题【教师设问】(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懂得了由于旧中国经济落后,战争、灾荒频繁,疫病多、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

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

【板书】我国的人口问题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在视频中找答案:(1)我国人口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2)什么是人口老龄化?(3)为什么以前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而现在是开放二胎政策?(播放相关的视频)【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经过不同观点的辩论,使学生的思想达到一致。

初中人口国情教案

初中人口国情教案

初中人口国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包括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分布特点等。

2. 使学生理解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关政策。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学会运用图表和数据资料分析人口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我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2.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3. 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4. 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 难点: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理解国家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口分布特点。

3. 通过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和数据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人口增长图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人口增长如此迅速?这背后有什么国情?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和分布特点。

3. 课堂讲解讲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包括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分布特点等。

重点分析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如计划生育、户籍制度改革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人口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人口问题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人口问题上的责任和担当。

六、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分析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

2. 收集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资料,绘制人口密度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 撰写一篇短文,论述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分布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人口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中国的人口》教案

《中国的人口》教案

《中国的人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人口增长的趋势;(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口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观察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2)运用统计数据,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影响;(3)采用案例分析,探讨我国人口政策及其实践效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2)提高学生的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人口增长的趋势;(3)我国人口政策及其实践效果。

2. 教学难点:(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2)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3)人口政策的具体实施及效果评价。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教科书《中国的人口》;(2)相关地图、图表、统计数据等资料;(3)案例分析材料。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2)计算机;(3)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2)提问:“你认为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激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科书内容,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我国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我国人口政策的案例,如“计划生育政策”;(2)学生分析案例中人口政策的具体实施及效果,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点;(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科书内容,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影响;2. 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践效果;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效果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变化情况。

作为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我国的人口是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青少年比重高是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因此,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并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同时,我国城乡人口比例不平衡,农村人口数量多且生育率高,因此农村的人口问题比城市更严重。

在研究本节教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和增长,理解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我国制定的基本国策。

此外,学生还需要培养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和增长。

2、理解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3、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4、培养学生使用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地理图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

2、通过使用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工具,培养学生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人口分布和人口政策。

教学难点: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方法:分析比较、小组合作、探究归纳。

教学设计:学生预任务:任务一)阅读教材《数量世界第一》并结合图1-9完成以下问题:1、2010年,我国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几分之一?我国是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哪些?人口最少的省份是哪些?哪些省份的人口超过了5000万?哪些省份的人口超过了8000万?任务二)阅读教材《增长速度快》并结合图活动题完成以下问题:1、课本12页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呈指数线上升的趋势。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国情教育教案教案名称:了解人口国情的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国情的概念、意义和影响;2.掌握人口国情的基本统计指标和数据分析方法;3.能够运用人口国情知识分析社会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二、教学内容:1.人口国情的概念和意义:a.人口国情的定义;b.人口国情的意义:了解国家人口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完善人口政策、资源配置、社会经济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2.人口国情的基本统计指标和数据分析方法:a.人口总量与人口增长率;b.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c.劳动力人口和就业率;d.原因分析和预测方法。

3.人口国情与社会问题分析:a.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b.人口流动与城乡发展不平衡;c.人口结构与教育发展;d.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与社会稳定;e.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三、教学过程:1.概念导入(15分钟):a.列举一些常见的人口问题,引起学生思考;b.介绍人口国情的概念,并解释其意义。

2.基本统计指标和数据分析方法(30分钟):a.分组讨论,学生查找一个国家的人口统计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b.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3.社会问题分析(45分钟):a.分组讨论,每组学生选择一个与人口国情相关的社会问题,并进行相关调查分析;b.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4.解决方案提出(20分钟):a.学生根据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b.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并评价各组提出的解决方案。

5.总结和归纳(10分钟):a.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b.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入常见的社会问题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示范教学法:教师提供数据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

五、教学评价方法:1.讨论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2.学生对社会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能力;3.平时作业和课堂练习成绩。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第一篇: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人口教育教案一(一)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二)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板书)提问:上述材料中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上述材料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是我国人口现状的第一个基本特点,也是最基本的特点。

除此之外,我国人口现状还有如下特点:1)农村人口多据1992年我国人口统计,全国农村人口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8%,占世界农村人口的1/4强。

1980年、世界平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1%,发达国家占30%,发展中国家为70%。

我国农村人口比例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

据全国计划生育抽样调查统计,1998年出生的婴儿中,城市街道一孩比率为89.3%,而乡镇一孩比率为48.4%9,农村的多孩率明显高于城市。

因此,人口增长过快在农村更为突出。

2)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90年就超过了人亿,估计2000年达到1.28 1.2亿,占同年总人口的10.4%左右。

204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相当于2025年所有发达国家同龄人口的总和。

3)人口分布不平衡4)人口素质偏低材料一:1980年全国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只有4.6年,不足小学毕业程度。

1990年7月,这一指标提高到6.6年,这说明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只有实践一年级文化程度。

我国人口的文化结构仍然属于以低层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类型。

材料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正式公布的文盲半文盲达1.8亿之多。

而这个数字是以自己申报为准,这并不表明其的人都已脱盲。

国务院1998年颁的关于扫除文盲的工作条例,规定个人的脱盲标准是,农民需识1500个汉字(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城镇居民只需2000个汉字,)能够看懂得浅显、通俗的报刊,能够记简单财目,能写简单应用文。

按照这样的脱盲标准,有关部门在一些地区的农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成年中只有20.8%,女性成年中只有13.3%达到了脱盲标准。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难点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教学媒体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投影片、课本插图、有关图表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书】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第一节中国的人口【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1996年底)?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1996年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我国人口总数为12.2亿,我国占【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见下表),提出问题: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垃,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过渡】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

【学生活动】12.2亿人/960亿平方千米=120人/平方千米。

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0倍。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观察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1)找到黑河—腾冲一线,对照图例观察线两侧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的差异。

【精】《中国的人口》教案

【精】《中国的人口》教案

《中国的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学会绘制和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和“人口分布图”,通过读图学会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的分布特点;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所产生的问题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幅地图,学生能从地图中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探究其形成原因。

在涉及人口增长的环节时,要求学生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在人口分布的环节,要求学生计算人口密度,以此不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还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必要性,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增长速度以及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及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孕育了多少中华儿女呢?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中国的人口。

二、探究学习(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学生活动:对比分析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的面积、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师总结:俄罗斯国土面积约是我国的1.8倍,而我国人口约是俄罗斯的9.6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约是加拿大的39倍,约是美国的4.3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上名幅其实的人口大国。

多媒体出示“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提出问题:人口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各是多少?学生读图回答:中国占世界人口的21.2%,印度占16.7%,美国占4.6%,印度尼西亚占3.5%,巴西占2.8%,俄罗斯占2.5,其他国家和地区占48.7%。

师总结: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得出我国人口的第一个特点: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八年级上地理人口教案

八年级上地理人口教案

八年级上地理人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3)了解我国人口政策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数据,分析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运用统计表和图表,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变化。

(3)采用案例分析,探讨人口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2)增强学生对国家人口政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1)总量庞大(2)增长速度快(3)年龄结构年轻2.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1)东多西少(2)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3)平原和盆地人口多3. 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变化(1)新中国成立前的人口增长(2)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增长(3)人口增长的阶段性特点4. 我国人口政策及其作用(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2)人口控制成果(3)现阶段的人口政策调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历史变化及人口政策的作用。

2. 教学难点: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增长的历史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1. 地图阅读:分析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 数据统计: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变化。

3. 案例分析:探讨人口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共需4课时。

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第二课时: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第三课时: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变化第四课时:我国人口政策及其作用教案编写: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步骤、活动和练习。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 课堂讲解:(1)讲解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如东多西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平原和盆地人口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投影片、课本插图、有关图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1996年底)?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1996年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我国人口总数为12.2亿,我国占【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见下表),提出问题: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
出什么结论。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垃,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过渡】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

【学生活动】12.2亿人/960亿平方千米=120人/平方千米。

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0倍。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
观察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1)找到黑河—腾冲一线,对照图例观察线两侧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的差异。

观察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

(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该线两侧的面积、人口所占比例。

(3)确认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由学生归纳:
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东部等省,这些地区多为平原区,适于人们生产和生活。

而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区,这些地区多为高原和沙漠,不利于人们生产和生活。

【教师小结】可见我国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高原和山区。

这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而决定的。

【板书】三、乡村与城镇人口比重的差异
【过渡】人口密度东西部存在差异,农村与城镇也存在差异,而且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大,这种差异也在变化。

请看下表:
【教师设问】
(1)计算1994年(全国人口为12亿)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数量
(2)世界平均城镇人口比重为41%,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仍低于这个水平,你认为今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乡人口分布将
( (
出现什么问题?
(3)城乡人口怎样合理分布,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学生主要归纳出以下几点: 1)全国仍有 8.5 亿人口在乡村,乡村容
纳不下这样多的劳力,应该就近建设新型城镇,以缩小城乡差别; 2)
为保护大城市的环境,应限制大城市的规模,建设卫星城以缓解大城
市的人口压力。

【板书】 四、华侨与华人
【过渡】 我国到海外的移民,大致分为华侨与华人两种,前者指
长期侨居国外并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后者指已定居国外并取得外
国国籍的,又称为外籍华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华侨和华人对国家热爱以及他们积极支援
国家建设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师说明】 我国赞成与鼓励华侨根据自愿的原则选择自己的国
籍。

我国政府和人民十分关怀和重视保护海外华侨和华人的正当权
益。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知道了
我国人口的分布、乡村与城镇人口的差异,了解了华侨和华人的情况,
这对我们学习中国的人口问题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复习巩固】 了解自己的家乡(乡村或城镇)人口密度与人口的
迁移情况,分析其原因和解决的措施。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二)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复习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引出新课。

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764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观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有什么待点?
通过观察,由学生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1)我国人口基数过大。

1949年为5.4亿,1996年时就达到12.2亿。

(2)增长速度过快。

由绘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了47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1.3倍,达到12.2亿。

【板书】五、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问题
1.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
【教师设问】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1.0%,10亿人口与1000万人口的两个国家每年各增加多少人口?
【学生回答】前者每年增加1000万人口,后者每年增加10万人口。

【教师小结】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

形成了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庞大的人口总量
【板书】 2.新中国成立前后人口增长差异的原因
【教师设问】
(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
(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懂得了由于旧中国经济落后,战争、灾荒频繁,疫病多、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

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

【教师提问】人口的增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下表】
【板书】 3.我国的人口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遇到哪些困难和阻力?
(3)我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处?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经过不同观点的辩论,使学生的思想达到一致。

然后由小组代表归纳出来,再在全班进行评议。

最后由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
(1)人口的急剧增长,给我国带来的是环境的巨大压力,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巨大障碍,我国大多数资源和工农业产品,按人口的平均数都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2)由于几千年的传统封建意识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还存在着多子多福、生男比生女好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还根深蒂固,不易改变。

(3)人口的控制可以提高人口素质,人民生活水平可以得到改善,环境质量可以得到提高。

【教师总结】上述环境、资源、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对此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呢?)
【板书】六、人口问题的对策
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

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

我们要积极地宣传这一基本国策,使我国的人口得以控制。

【总结】这节课我们对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学习。

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有效措施。

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改变人们的生育观,人口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板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人口分布不均
三、乡村与城镇人口比重的差异
四、华侨与华人
五、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问题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2.新中国成立前后人口增长差异的原因
3.我国的人口问题
六、人口问题的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