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干旱的西北地区-陈天喜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主要介绍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
本章内容较为丰富,涉及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动物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西北地区的认识较为模糊,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西北地区地形、气候、植被、动物等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以西北地区的典型实例为例,分析地形、气候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涵盖地形、气候、植被、动物等内容的课件。
3.资料:收集关于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资料。
4.视频:准备关于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的视频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素材展示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案】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第八章西北地区教材说明本章分为自然特征与农业、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两节内容。
第一节内容分为“草原和荒漠”、“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草原和荒漠”从西北地区的景观入手,介绍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干旱;“牧区和灌溉农业区”主要介绍在干旱的自然环境下,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所具有的突出特色——牧业和灌溉农业比较发达。
第二节内容分为“沙漠和戈壁广布”“油气资源的开发”两部分:“沙漠和戈壁广布”介绍了塔里木盆地的自然自然环境特征,突出它干旱的特点,说明当地自然环境对人口、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油气资源的开发”突出了塔里木盆地能源和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1. 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限,找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并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 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3. 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
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
二、新课教学1. 草原和荒漠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人们的生活,西北地区都和南方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
西北地区有一望无际的沙漠,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原。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8.3 西北地区的地形。
让学生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区名称及位置。
学生读图回答: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问题:西北地区的地势如何?结合教材图5.1,分析西北地区处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哪一级阶梯。
学生查找、回答: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枝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设计
8.1 干旱的西北地区教学目标结合课标要求和学情概况,将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知识与技能:1、在中国地图或西北地区范围轮廓图等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简单评价西北地区的位置。
2、举例说明西北地区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3、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及原因。
4、认识西北地区利用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富有特色的灌溉农业区。
5、认识古老的饮水工程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读图确定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自然景观的分布规律,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问题让学生探究并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以及自然景观分布规律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媒体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特征。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西北地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小组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学过程:导入:很高兴能在这里给大家上课。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了解一个听上去荒凉,走进去看却是五彩斑斓,用心去感受又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
视频欣赏:《带着梦想去行走——西北风光》。
问:视频中的自然风光来自于我国哪个地区?生:西北地区。
师:我们就生活在西北地区,你了解西北地区吗?这正是本节课主题。
板书:8.1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设计意图: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跟随视频中的镜头,让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视觉感知。
通过教师设置的悬念和精彩的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本节课学习主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doc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国地理(五)认识区域“1位置与分布”中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在“2联系与差异”中要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3环境与发展中”要求:“根据资料,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3.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西气东输为例进行说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趣味论坛贴吧模拟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体验式、生成性、多样化的成块活动来实施和完成。
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策略用教学课件引领课堂教学,用学生活动材料增加学生参与地理课堂和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出示图片)一起来看,图片所示的是人体的哪个器官?生:眼睛。
师:我国四大盆地中有一个盆地的轮廓形似眼睛,你知道是哪一个盆地吗?生:塔里木盆地。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地理区域就是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下西北地区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名师获奖
《塔里木盆地》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范围、气候干旱的原因。
2.了解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油气资源的分布。
3.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对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对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习难点认识西气东输工程的双赢性,明确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西北地区的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2.西北地区的两大牧区?草场类型?优质畜种?3.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条件?四大灌溉农业区?【问题导学】带着以下问题自主学习(78-82页)1.读图,说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3.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主要分布在?水源主要来自于?4.为什么将塔里木盆地称为“干旱的宝地”?5.国家通过那一工程开发塔里木盆地的资源?【合作探究】通过81页“活动”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检测反馈】要求:独立完成,时间约5分钟。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寒带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关于图中数字与对应的地理事物不相符的一组是( )A.①-阿尔泰山B.②-塔里木河C.③-昆仑山D.④-塔克拉玛干沙漠3.该地河流夏季进入汛期,原因是( )A.处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多B.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C.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夏季降水多D.夏季上游来自境外河水暴涨的影响4.第一条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起止点是( )A.轮南-上海B.轮台-民丰C.阿拉尔-和田D.霍尔果斯-广州5.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范围,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这些做法有利于( )A.保证沿线的粮食生产B.为少数民族提供就业机会C.促进沿线石油、化工业的发展D.保护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6.西气东输工程( )A.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问题B.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C.可把上海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D.加剧了上海的大气污染7.将新疆的天然气输往上海,选用哪种运输方式最合适(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管道运输。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拓展知识 西北地区的干旱及水资源素材 湘教版
西北地区的干旱及水资源干旱是因长期无降水或少降水,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气象现象。
干旱缺水属全球问题,内陆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西北广大地区远离海洋。
“干旱缺水”尤为突出。
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与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的西海固等地,这里全年降水不足几十毫米,但太阳辐射十分强烈,可能蒸发的水量通常达1000毫米以上,甚至更多,故空气十分干燥。
干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伸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从客观上形成了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
2.降水少且分配不均、变率大。
西北内陆地区以高山环绕,盆地、高山相对较多的地形特征。
形成了降水稀少,相对湿度小,气温变化大的气候特征。
新疆东部、柴达木盆地中西部全年降水不足40毫米。
区内大部分地区最多降水出现在6~8月份。
各地降水变率表现出了极端大陆性荒漠气候特征,多雨年份降水量常为少雨年份的1.7~4.5倍,甚至更大。
3.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
西北内陆干旱区,因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较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高,年辐射总量大于650千卡/平方厘米,加之下垫面有机物少,年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之多,相对湿度年平均值在 29~42%之间,是全国最小的地区。
4.地表植被覆盖差。
区内生态景观由于受水分限制,地面多流沙,半固定或固定沙地,主要生长着草本植被或灌丛。
森林覆盖不足2%,主要分布于盆地周围低、中山地。
加之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植被日益减少,沙化面积逐渐扩大,加剧西北干旱程度。
干旱是一种特有资源1.生物产品独具特色,享誉中外。
这里盛产的水果水多味甜,新疆哈密瓜,葡萄;柴达木盆地的枸杞;河西走廊的苹果,西瓜是难得的名产。
这里又是长绒棉、优良绵羊产地,还是全国小麦单产最高纪录的创始地。
2.自然风光奇特,旅游价值较大。
西北内陆的古城、怪石,特殊风成地貌景观吸引着人们观光游览;在沙漠中进行沙疗,治疗风湿病有奇效;在炎炎夏日中,周围山地,可让人们获得凉爽宜人的新感觉。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塔里木盆地干旱原因及具体表现。
3.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镇的分布特点。
4.运用地图和资料,能说出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学生阅读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2. 学会通过图表比较、分析、概括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对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 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塔里木盆地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影响;2.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难点: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准备】收集各类图片、音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读图导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采用比较能引起学生共鸣的QQ导入法,运用地图和对学生而言比较新潮的教具——谷歌地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阅读分析图片、数据和文字材料,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可以更及时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能力。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西北地区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_22
人教版(2013年)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第二节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一)塔里木盆地⑴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范围2800km,距离北冰洋3200km,距离(2)自然南部印度洋1800km,它无论从哪个特征:干旱方向都距离海洋很远。
所以,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就是:教师总结: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2.周围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无法进入,是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干旱的气候同时也使塔里木盆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在塔里木盆地中央我国最大的沙漠—一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维吾尔语意为“进得去,出不来”,被称为“死亡之海”,在如此严酷的自然条件下,是否有人类活动呢?我们来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同学们阅读79页和80页,讨论完成活动(1)(2)题。
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指导点拨并帮助学生处理不好理解的问题。
学生总结: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2.周围有高山环抱,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无法进入,是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极端干旱学生回答,“有”或者“没有”(1)阅读8.18,找出塔里木盆地的(1)主要分布在绿洲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之上,沿着塔里木盆地(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边缘呈环状分布。
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那现在,哪位同能够解释为什么丝绸之路在经过塔里木盆地时选择绕路而行呢?这是古代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状况,与古代的相似吗?依然呈环状分布,但是在环形的基础上,多了两条纵向的跨沙漠公路,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齐声朗读,阅读材料的第一段找出答案。
(二)西气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2)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将城镇串连起来,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
学生回答:中间沙漠广布,边缘有绿洲和水源分布,交通便利。
学生齐声回答“相似”学生回答: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缩短了两地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背景】:http:/search/wenku/teach3/
1.面向学生:初中生学科:地理
2.课时:1课时
3 .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熟悉学习内容。
(2).教师课前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课题】:《干旱的西北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之西北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2、让学生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当地经济建设、民众生活的制约。
3、让学生明确西北地区从东向西自然景观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读图确定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自然景观的分布规律,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问题让学生探究并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西北
地区干旱的原因,以及自然景观分布规律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
2、通过了解西北地区的干旱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唤醒学生珍惜水资源,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要点:
1、重点: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制约影响。
2、难点: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内容,这一节和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并列的,都是对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人文特征的介绍。
这一节第一部分就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做了进一步的描述,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同属非季风区,和北方、南方地区有较大的差别,所以编排在了一起。
《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学习提出以下要求: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概括当地的主要自然特征,并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部分教材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
形特点。
2、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干旱的原因。
3、干旱对西北地区生产生活的影响。
4、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及原因。
【教学方法】:
本节对西北地区位置、范围、地形、自然景观的分布等其他一些自然环境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借助图片,同时学习内容单一、枯燥。
为了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的利用了百度搜索,搜索了许多相关的图片,同时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设置了一些问题,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投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示意图,结合示意图和学生一起复习四大区域的分界线,并明确指出,其中南、北方地区位于季风区,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位于非季风区。
[教师引入]:前两节课我们详细了解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另外两大地区------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板书课题:干旱的西北地区)
[课件展示]:多媒体投放课本第11页图5.14 西北地区的地形图,并引导学生观察该图:
[提问]:(!)西北地区的位置怎样?
(2)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区?
(3)西北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
[学生作答](略)
[归纳]:①西北地区地处我国的西北部,位于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大兴安岭以西,阿尔泰山脉以南。
②西北地区主要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③主要地形:
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
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
盆地:(西部)
准葛尔盆地
[课件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河流分布图。
并引导学生读图。
[提出问题]:
(!)西北地区降水怎么样?
(2)西北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
(3)西北地区的河流多还是少?
(4)其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
[学生回答]:(略)
[归纳总结]:降水稀少,异常干旱,河流稀少,大多为内流河。
[教师引导]:就以上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如果用两个字予以概括,你以为那两个字最为合适?
[学生回答]:干旱
[教师强调]: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师转承]:西北地区干旱是因为降水少,那么西北地区的降水为什么如此少?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课件展示]:再一次投放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并外围的重要山脉。
[学生探讨]:(略)
[归纳总结]:
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降水少所以干旱
②其外围特别是南、东方向上的
高大山脉阻隔了海洋上湿润气流的进入。
[教师转承]:这样一来,西北地区要发展经济,民众要生活,最大的瓶颈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缺水、干旱。
[课件展示]:展示西北地区不同地方的自然景观(即: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三幅图片)。
[提问]:以上不同的自然景观在西北地区从东向西,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学生探讨]:(略)
[学生回答]: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深入提问]:西北地区这样的自然景观分布特点,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探讨]:(略)
[教师引导]:自然景观不同,说明各地的气候也不尽相同。
[归纳总结]:西北地区因为其东西跨度很大,距海远近不同,所以各地的降水多少也不同,致使各地的干旱程度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东西的自然景观差异很大。
[课堂小结]:(提问)
(1)西北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用两字可概括为?
(3)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分布规律是?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一课三练》第三节部分。
【教学反思】:
本节的可取之处:1、能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重新整合教材,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脉络清晰。
2、将正文部分和课后活动部分糅合在一起,在师生的互动中完成课后活动,同时增强了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
3、课间,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设计问题,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使学生能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
不足之处:1、课件制作略显粗糙,单纯的图片展示、知识点的归纳,没能给学生视觉听觉以更大的冲击,没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堂上,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教学方
式太过俗套,循规蹈矩,没有什么新颖之处。
授课教师:陈天喜陕西省西乡县两河口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