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案例乘法分配律_人教新课标[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科书P26的例7。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和交换律、结合律相比,其结构特点是生疏的,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及策略,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使学生在感知、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丰富学程中,获得深刻感受,生成新的经验。丰富的感性材料、深入的体验与感悟,积极的探究与思考,才能激起创造的火花,使规律的概括总结水到渠成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创设情境,产生数学原型
片段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师:我们学校要添置25套桌椅,,每张桌子155元,每把椅子45元,请你当当总务主任,算一下购买这些桌椅共需多少钱?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思路。
生:每套桌椅的单价╳数量=桌椅的总价
(155+45)×25=5000(元)
生:25张桌子总价+25把椅子的总价=桌椅的总价
155×25+145×25=5000(元)
师:这两个式子最后都求的是桌椅的总价,所以这两个式子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生:等号,上面两个式子可以写成:(155+45)×25=155×25+45×25
师:像这样的数学现象都成立吗?请你仿写几个,并分别算出答案,看是否能用“=”连接。
学生举例,教师分别板书:
30×(128+72)=30×128+30×72
(7+13)×8=7×8+13×8
(32+8)×10=32×10+8×10
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好多这样的算式都相等。这样的数学现象是否都成立呢?都可以用“=”来连接呢?
片段二:趣说分配现象
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中,存在分配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说话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比如说:“我爱爸爸和妈妈。”可以把它分成两句来说:“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照这样“我爱吃苹果和西瓜”可以怎样说?“我爱吃苹果,我也爱吃西瓜。”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表述。“我爱唱歌,我也爱跳舞。”可以这样说“我爱唱歌和跳舞。”今天中午我吃了米饭、青菜和鱼可以怎样说?是不是挺有趣的?
我放弃书本的例题,整合教材,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了帮学校购置桌椅的问题情境,学生根据不同的解题思路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
而易举地得出两式相等,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不同之处”,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为后来“乘法分配律”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已有了自己的一点点感知,我马上要求学生模仿等式,自己再写几个类似的等式,学生在模仿中,形成比较“模糊”的认识。但模仿学习,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识容易遗忘,而且不能灵活应用,于是我再让学生质疑这样的等式是否成立,你能举一个反例吗?学生通过质疑发现这种规律一定存在。学生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着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而且使学生巩固了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最后再通过趣说分配现象又进一步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有趣的,我们的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让学生理解这个定律,但最难的还是应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极容易混淆。在此教学的练习当中要加强多种题型的练习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不仅知其形,而且理解并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