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合集下载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第十五章至第十七章(圣才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第十五章至第十七章(圣才出品)

第15章傅里叶级数15.1复习笔记一、傅里叶级数1.三角级数·正交函数系(1)称(15-1)是由三角函数列(也称为三角函数系)1,cos x,sin x,cos2x,sin2x,…,cos nx.sin nx,…(15-2)所产生的一般形式的三角级数.(2)若级数收敛,则级数(15-1)在整个数轴上绝对收敛且一致收敛.(3)若两个函数与在[a,b]上可积,且则称函数与在[a,b]上是正交的.由此,三角函数系(15-2)在[-π,π]上具有正交性,或称(15-2)是正交函数系.2.以2π为周期的函数的傅里叶级数(1)若在整个数轴上(15-3)且等式右边级数一致收敛.则有如下关系式:(15-4)(2)若f是以2π为周期且在[-π,π]上可积的函数,则按公式(15-4)计算出的a n 和b n称为函数f(关于三角函数系)的傅里叶系数.以f的傅里叶系数为系数的三角级数称为f(关于三角函数系)的傅里叶级数,记作(15-5)3.收敛定理(1)傅里叶级数收敛定理若以2π为周期的函数f在[-π,π]上按段光滑,则在每一点x∈[-π,π],f的傅里叶级数(4)收敛于f在点x的左、右极限的算术平均值,即其中a n,b n为f的傅里叶系数.(2)按段光滑若f的导函数在[a,b]上连续,则称f在[a,b]上光滑.但若定义在[a,b]上除了至多有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的函数f的导函数在[a,b]上除了至多有限个点外都存在且连续.在这有限个点上导函数f′的左、右极限存在,则称f在[a,b]上按段光滑.根据上述定义,若函数f在[a,b]上按段光滑,则有如下重要性质:①f在[a,b]上可积;②在[a,b]上每一点都存在f(x±0),且有③补充定义f′在[a,b]上那些至多有限个不存在点上的值后(仍记为f′),f′在[a,b]上可积.(3)若f是以2π为周期的连续函数,且在[-π,π]上按段光滑,则f的傅里叶级数在(-∞,+∞)上收敛于f.二、以2l为周期的函数的展开式1.以2l为周期的函数的傅里叶级数设f是以2l为周期的函数,则F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是(15-6)与(15-7)这里(15-7)式是以2l为周期的函数f的傅里叶系数,(15-6)式是f的傅里叶级数.若函数f在[-l,l]上按段光滑,则同样可由收敛定理知道(15-8)2.偶函数与奇函数的傅里叶级数(1)设f是以2l为周期的偶函数,或是定义在[-l,l]上的偶函数,则在[-l,l]上,f (x)cos nx是偶函数,f(x)sin nx是奇函数.因此,f的傅里叶系数(15-7)是(15-9)于是f的傅里叶级数只剩有余弦函数的项,即(15-10)(15-10)式右边的级数称为余弦级数.(2)同理,若f是以2l为周期的奇函数,或是定义在[-l,l]上的奇函数,则可推得(15-11)所以当f为奇函数时,它的傅里叶级数只含有正弦函数的项,即(15-12)(12)式右边的级数称为正弦级数.三、收敛定理的证明1.预备定理1(贝塞尔(Bessel)不等式)若函数f在[-π,π]上可积,则(15-13)其中a n,b n为f的傅里叶系数,(15-13)式称为贝塞尔不等式.2.推论①黎曼-勒贝格定理若f为可积函数,则(15-14)②若f为可积函数,则(15-15)3.预备定理2若f(x)是以2π为周期的函数,且在[-π,π]上可积,则它的傅里叶级数部分和S n (x)可写成当t=0时,被积函数中的不定式由极限来确定.4.收敛定理若以2π为周期的函数,在[-π,π]上按段光滑,则在每一点x∈[-π,π],f的傅里叶级数(15-5式)收敛于f在点x的左、右极限的算术平均值,即其中a n,b n为f的傅里叶系数.15.2课后习题详解§1傅里叶级数1.在指定区间内把下列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解:(1)(i)f(x)及其周期延拓的图像如图15-1所示,图15-1显然f(x)在(-π,π)内按段光滑,由收敛定理知它可以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因为。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第十八章至第二十章(圣才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第十八章至第二十章(圣才出品)

(18-2)
则可使上述切平面存在,并满足与 z=0 相交成直线的要求.
图 18-1
由此可见,条件(18-2)对于隐函数的存在性是很重要的.
3.隐函数定理
(1)隐函数存在惟一性定理
若函数 F(x,y)满足下列条件:
①F 在以
为内点的某一区域
上连续;

(通常称为初始条件);
③F 在 D 内存在连续的偏导数
与之相对应,由此所产生的新映射称为映射 T 的逆映射(逆变换),记作 ,即
或 亦即存在定义在 B′上的一个函数组
把它代入(18-4)而成为恒等式:
这时又称函数组(18-5)是函数组(18-4)的反函数组.
(2)反函数组定理
设函数组(18-4)及其一阶偏导数在某区域
上连续,点
点,且
(18-5) (18-6) 是 D 的内
则在点
的某一邻域
上存在惟一的一组反函数(18-5),使得
6 / 1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且当
时,有
以及恒等式(18-6)此外,反函数组(18-5)在
上存在连续的一阶偏导数,且
三、几何应用 1.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 设平面曲线由方程
(18-7)
,在
上,方程组(18-3)
惟一地确定了定义在点
的某一(二维空间)邻域
上的两个二元隐函

使得
且当
时,
(2) (3)

上连续;

上有一阶连续偏导数,且
3.反函数组与坐标变换 (1)设函数组
(18-4)
是定义在 xy 平面点集 平面上惟一的一点
上的两个函数.对每一点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重积分(圣才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重积分(圣才出品)

证明:假设 f 在 D 上可积,但在 D 上无界,那么,对 D 的任一分割

必在某个小区域 上无界.
当 i≠k 时,任取

由于 f 在 上无界,从而存在 从而
使得
另一方面,由 f 在 D 上可积知:存在
对任一 D 的分割

时,T 的任一积分和
都满足
1 / 4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时).即 f(x,y)在 D 上不可积.
因此
的极
7.证明:若 f(x,y)在有界闭区域 D 上连续,g(x,y)在 D 上可积且不变号,则
存在一点
使得
证明:不妨设
令 M,m 分别是 f 在 D 上的最大、最小值,从而

=0,则由上式

则必大于 0,于是
于是任取
即可.
3 / 48
圣才电子书

为D内
证明:设 D 在 x 轴和 y 轴上的投影区间分别为[a,b]和[c,d].
考虑
9 / 4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由于
因此
所以
,同理可证


7.设 D=[0,1]×[0,1],
其中 表示有理数 x 化成既约分数后的分母.证明 f(x,y)在 D 上的二重积分存在而两个
同理可证先 y 后 x 的累次积分不存在.
8.设 D=[0,1]×[0,1],
其中 意义同第 7 题.证明 f(x,y)在 D 上的二重积分不存在而两个累次积分存在.
10 / 4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证明:因为在正方形的任何部分内,函数 f 的振幅等于 1.所以二重积分不存在.对固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曲面积分(圣才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曲面积分(圣才出品)

的上半部分并取外侧为正向;
其中 S 是球面
并取外侧
为正向。
解:(1)因
所以原积分 (2)由对称性知只需计算其中之一即可。 由于
因此原积分=3 × 8=24。 (3)由对称性知,
(4)作球坐标变换,令


4 / 1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由轮换对称知只计算
面所围的立方体表面并取外侧为正向; 其中 S 是以原点为中心,边长为 2 的立方体
表面并取外侧正向; 其中 S 是由平面 x=y=z=0 和 x+y+z=1 所围的四面
3 / 19
圣才电子书

体表面并取外侧为正向;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其中 S 是球面
解:(1)因
从而
(2)面积 S 由两部分 组成,其中 面上的投影区域都是
由极坐标变换可得
它们在:xOy
1 / 1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求均匀曲面 解:设质心坐标为
x≥0,y≥0,z≥0 的质心。 ,由对称性有:
其中 S 为所求曲面的面积, 而
解: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由柱面坐标变换
z=z,0≤0≤2π,0≤r≤h,r≤z≤h
(5)原曲线不封闭,故添加辅助曲面

2.应用高斯公式计算三重积分
≤1 与
所确定的空间区域。
解:
其中 V 是由 x≥0,y≥0,0≤z
3.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下列曲线积分: 其中 L 为 x+y+z=1 与三坐标面的交线,

D 为 S 在 xOy 面投影
所以质心坐标为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数项级数(圣才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数项级数(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 12 章 数项级数
§1 级数的收敛性
1.证明下列级数的收敛性,并求其和: (1) (2) (3) (4) (5) 证明:(1)
所以原级数收敛,且和数 (2)
1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也发散.
证明:假设
收敛.因 c≠0,故级数
矛盾,所以若
发散.
也发散(c≠0).
收敛,这与题设
发散
3.设级数 与级数 都发散,试问
一定发散吗?又若 un 与 vn(n=1,
2,…)都是非负数,则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1)当 与 都发散时,
不一定发散.如
两级数均发散,但
,即
收敛.
又如,
,两级数均发散,且
所以
从而级数
由比较原则知 收敛.
.又
收敛,
6.设级数 收敛,证明 证明:因为
也收敛.
又及
收敛,故
收敛,所以由比较原则得
收敛.
7.设正项级数 收敛,证明级数
也收敛.
证明:因为
,义由已知碍 及
收敛,所以
收敛,进而由比较原则得
收敛.
8.利用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证明下列等式:
证明:(1)设
,考察正项级数 的收敛性,因为
发敛.
8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因
,而级数
收敛,故级数
收敛.
(6)因
,而级数
发散,故级数
发散.
(7)因
,而级数
发散,故级数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傅里叶级数(圣才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傅里叶级数(圣才出品)

理 13.14(逐项求导)知
g(x),所以级数
的和函数 S(x)
有连续的导函数 g(x).
§2 以 2l 为周期的函数的展开式
1.求下列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周期π); (周期 1);
解:(1)将 f(x)进行周期延拓,又因 f(x)在(0,2π)内按段光滑,故由收敛定 理,f(x)可展开为傅里叶级数,
所以在区间(0,2π)内,有
7 / 2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在[-π,π]上 所以
所以在区间(-π,π)内 在 x=π或 x=-π时,上式右端收敛于 所以在闭区间[-π,π]上
(3)
8 / 2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所以,在(0,2π源自内所以,在(-π,π)内 故
9 / 2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故 所以,在(-π,π)内
故 从而在区间(-π,π)内
及其周期延拓的图像如图 15-3 所示,
显见 因为
图 15-3 在(-π,π)内按段光滑,由收敛定理知它可以展开成傅里叶级数,
所以在(-π,π)内, (ii)函数 f(x)及其周期延拓的图像如图 15-4 所示,
2 / 2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 / 2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所以

当 x=0 时,上式的右端收敛到 0.
(1)当
时,由于
,因此
(2)因为 所以
(3)
时,因
,故
所以
4.设函数 f(x)满足条件:f(x+π)=-f(x),问此函数在(-π,π)上的傅里叶 级数具有什么特性.

数学分析第四版答案 (3)

数学分析第四版答案 (3)

数学分析第四版答案简介《数学分析第四版》是一本经典的数学教材,主要介绍了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本文档旨在提供《数学分析第四版》习题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分析的知识。

第一章简介1.1 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习题答案:1.由已知条件可知,当a=a时,a(a)=a(a)成立。

所以函数a(a)是一个常函数。

2.对于任意实数a和a,有a(a+a)=a(a)+a(a),即函数a(a)满足加法性。

根据题意,我们需要证明a(aa)=a(a)a(a)。

证明:设实数a和a,并令a=a和 $b=\\frac{y}{x}$,根据加法性,我们有:$$ f(a+b) = f(a) + f(b) \\quad \\text{(1)} $$将a=a和 $b=\\frac{y}{x}$ 代入上式,得到:$$ f\\left(x + \\frac{y}{x}\\right) = f(x) +f\\left(\\frac{y}{x}\\right) \\quad \\text{(2)} $$又根据题目条件,我们知道a(aa)=a(a)a(a),将$b=\\frac{y}{x}$ 代入该式,得到:$$ f(xy) = f\\left(x\\cdot\\frac{y}{x}\\right) =f(x)f\\left(\\frac{y}{x}\\right) \\quad \\text{(3)} $$将式 (3) 代入式 (2),得到:$$ f\\left(x + \\frac{y}{x}\\right) = f(xy) \\quad \\text{(4)} $$根据题目条件中的函数性质,我们得到:$$ x+\\frac{y}{x} = xy $$上式可以转化为二次方程的形式,解得:$$ x^2 - xy + \\frac{y}{x} = 0 $$由上式可知,a是方程a2−aa+a=0的一个根。

根据韦达定理,该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 x_1 = \\frac{y+\\sqrt{y^2+4}}{2} \\quad \\text{和}\\quad x_2 = \\frac{y-\\sqrt{y^2+4}}{2} $$由于题目中没有限制a的取值范围,所以a可以取任意实数。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幂级数(圣才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幂级数(圣才出品)

第14章幂级数§1幂级数1.求下列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与收敛区域:解:(1)因故收敛半径R=1,收敛区间为(-1,1).又时,级数与级数均发散,故收敛域为(-1,1).(2)因为故收敛半径收敛区间为(-2,2).当时,级数收敛,故收敛域为[-2,2].(3)记所以,则收敛半径R=4.当时,级数为,通项为u故,即时级数发散,故收敛域为(-4,4).(4)因故收敛半径为收敛域为(5)设则故对任取定的x,有<1,故级数的收敛半径为收敛域为(6)设,则故级数收敛半径故,从而收敛区间为当时,原级数可化为对于级数,因为故级数收敛,又收敛,故时,原级数收敛.当时,原级数可化为因级数收敛,而级数发散,故时原级数发散,从而收敛域为(7)设故收敛半径,故时,原级数是发散的,从而收敛域为(-1,1).(8)设,则因此级数在时收敛,时发散,从而可得收敛半径R=1,收敛区域为[-1,1].2.应用逐项求导或逐项求积方法求下列幂级数的和函数(应同时指出它们的定义域):解:(1)设时,级数收敛,故原级数的收敛半径R =1.又当时,原级数可化为发散,从而得收敛域为(-1,1).设内逐项求导,得故和函数(2)记因为所以,收敛区域为(-1,1).因为所以(3)记则收敛区域为(-1,1).因为所以所以,因此3.证明:设在内收敛,若也收敛,则(注意:这里不管在x=R是否收敛),应用这个结果证明:证明:因在内收敛,所以有又x=R时,级数收敛,从而由定理14.6知的和函数在x=R 处左连续,从而又因为内收敛,且级数收敛,所以4.证明:(1)满足方程(2)满足方程证明:(1)设故,从而幂级数的收敛区间为,且y可在内任意阶可导,所以(2)设,故所以幂级数的收敛区间为且和函数y在具有任意阶导数,由,可得所以又由5.证明:设f为幂级数(2)在(-R,R)上的和函数,若f为奇函数,则级数(2)仅出现奇次幂的项,若f为偶函数,则(2)仅出现偶次幂的项.证明:由可得当f(x)为奇函数时,故此时有当f(x)为偶函数时,,故此时有6.求下列幂级数的收敛域:解:(1)设故收敛半径,又当故原幂级数在|x|=R时发散,收敛域为(-R,R).(2)设,则,故收敛半径为时,所以原级数在时发散,故收敛域为7.证明定理14.3并求下列幂级数的收敛半径:证明:对任意的x,据定理12.8推论2可得:。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曲面积分(圣才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曲面积分(圣才出品)

第22章曲面积分1.设S是椭圆面的上半部分,点,Ⅱ为S在点P的切平面, (x,y,z)为点O(0,0,0)到平面Ⅱ的距离,求.解:设(X,Y,Z)为Ⅱ上任意一点,则Ⅱ的方程为由此易知由S的方程有,于是其中是S在xOy平面上的投影.作极坐标变换容易求出:2.计算积分其中S:x+y+z=t,解:将z=t-x-y代入整理可得:由此可知,当时,平面S在球内;当时,平面S在球之外,所以显然当时.F(t)=0,所以只需计算时的积分:其中D是式(1)所表示的区域.作变换则D变为,其中.于是对式(3)右边进一步计算得所以3.设曲面S由方程所确定,求曲面S的面积.解:在球坐标变换:x=rsinφcosθ,y=rsinφsinθ,z=rcosφ之下,曲面S的方程是,其参数方程为通过计算易知,由此得由曲面的对称性,只需求第一卦限部分的面积即可.而此时,并且由曲面方程知cos2θ≥0,所以0≤θ≤π/4.故S的面积为4.计算曲面积分,其中S是曲面x2+y2=R2及两个平面z=R,z=-R(R>0)所围的立体的表面的外侧(数学Ⅰ,Ⅱ).解:设S1,S2,S3分别为S的上、下底面和圆柱侧面,则记S1+S2在xOy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为D xy,则在S3上,而S3在yOz平面上的投影区域D yz:-R≤y≤R,-R≤z≤R,故从而曲面积分5.求,其中S是球面x2+y2+z2=a2(x>0,y≥0,z≥0)的第一卦限部分,取外侧.解:球面在点(x,y,z)处的法向量为,由两类曲面积分的关系,有(利用轮换对称性)其中,x≥0,y≥0.作极坐标变换,有6.计算曲面积分S是闭曲面|x-y+z|+|y-z+x|+|z-x+y|=1,方向取外侧.解:由高斯公式,可得其中Ω是由闭曲面S所围的空间区域.作变换:u=x-y+z,v=y-z+x,w=z-x+y,则区域力变成Ω1:|u|+|v|+|w|≤1.由对称性,有7.计算第二型曲面积分其中f(x,y,z)为连续函数,∑是平面x-y+z=1在第四卦限部分,方向取上侧.解:设曲面∑的单位法向量为(cosα,cosβ,cosγ),则dydz=cosαdS,dzdx=cosβdS,dxdy=cosγdS.由此可得具体到本例,,因而dydz=dxdy,dzdx=-dxdy.于是其中D xy={(x,y)1≤x≤1+y,-1≤y≤0}是曲面∑在xOy平面的投影。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圣才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圣才出品)

5.设以 u,v 为新的自变量变换下列方程:
解:(1)因 所以

代入原方程,并化简得,
所以
8 / 3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将上述
代入原方程,并化简得

6.设函数 u=u(x,y)由方程组 u=f(x,y,z,t),g(y,z,t)=0,h(z,t) =0 所确定,求
解之得
3.求下列函数所确定的反函数组的偏导数:
解:(1)因
所以由反函数组定理,得
7 / 3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关于 x 求偏导数得
解之得
4.设函数 z=z(x,y)是由方程组 函数,求当 u=0,v=0 时的 dz.
解:因
(u,v 为参量)所定义的 所以当 u=0,v=0 时 dz=0.
证明:因为
所以
7.求由下列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求 z 对于 x,y 的一阶与二阶偏导数;

解:(1)令
,则
(2)把 z 看成 x,y 的函数,两边对 x 求偏导数,得 原方程两边关于 y 求偏导数,得
4 / 32
,故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在点(1,-1,2)的附近能否确定形如 x=f(x),y=g(z)的隐函数组?
解:令

①F,G 在点(1,-1,2)的某邻域内连续;
②F(1,-1,2)=0,G(1,-1,2)=0;

均在点(1,-1,2)的邻域内连续;
故由隐函数组定理知,在点(1,-1,2)的附近所给方程组能确定形如 x=f(z),y =g(z)的隐函数组.

(NEW)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有界,由Dirichlet判别法,知 二、解答题
收敛.
1.设 ,求级数
的和.[苏州大学2004研]
解:设
, 的收敛区间为



,则


,则

从而
2.
.[武汉大学2004研]
解:原式 3.判断下列级数是绝对收敛、条件收敛还是发散:
(1)

(2)
.[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
解:(1)因为

收敛,
所以由级数的比较判别法知,级数
上逐
点收敛,即由Osgood定理,得
上一致收敛.
(Osgood定理)设函数列 在有限闭区间 上连续, 在 上等 度连续,如果

(1)
上连续;
(2)
上一致收敛于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研]
证明:(1)由 在 上等度连续,得

,当
成立;
时,不等式
令 取极限得,
由此得
上连续;
,对所有
(2)由 时,有

;对于任意的
目 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12章 数项级数 第13章 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 第14章 幂级数 第15章 傅里叶级数 第16章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第17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第18章 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 第19章 含参量积分
第20章 曲线积分 第21章 重积分 第22章 曲面积分 第23章 向量函数微分学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12章 数项级数 第13章 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 第14章 幂级数 第15章 傅里叶级数 第16章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闭区间的性质可知,存在
即 这里
,由比值判别法知
绝对收敛.

数学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华东师范大学版)

数学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华东师范大学版)

P.182 习题1.验证下列等式 (1)C x f dx x f +='⎰)()( (2)⎰+=C x f x df )()(证明 (1)因为)(x f 是)(x f '的一个原函数,所以⎰+='C x f dx x f )()(.(2)因为C u du +=⎰, 所以⎰+=C x f x df )()(.2.求一曲线)(x f y =, 使得在曲线上每一点),(y x 处的切线斜率为x 2, 且通过点)5,2(.解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 知x x f 2)(=', 所以C x xdx dx x f x f +=='=⎰⎰22)()(.于是知曲线为C x y +=2, 再由条件“曲线通过点)5,2(”知,当2=x 时,5=y , 所以有 C +=225, 解得1=C , 从而所求曲线为12+=x y3.验证x x y sgn 22=是||x 在),(∞+-∞上的一个原函数. 证明 当0>x 时, 22x y =, x y ='; 当0<x 时, 22x y -=, x y -='; 当0=x 时, y的导数为02sgn lim 0sgn )2(lim020==-→→x x x x x x x , 所以⎪⎩⎪⎨⎧=<-=>='||0000x x xx x xy 4.据理说明为什么每一个含有第一类间断点的函数都没有原函数?解 由P.122推论3的证明过程可知:在区间I 上的导函数f ',它在I 上的每一点,要么是连续点,要么是第二类间断点,也就是说导函数不可能出现第一类间断点。

因此每一个含有第一类间断点的函数都没有原函数。

5.求下列不定积分⑴C x x x x dx x dx x xdx dx dx x x x +-+-=-+-=-+-⎰⎰⎰⎰⎰-31423233233421)11(⑵C x x x dx x x x dx xx ++-=+-=-⎰⎰||ln 343)12()1(2332122⑶C gxC x gdx x ggxdx +=+⋅==⎰⎰-22212122121 ⑷⎰⎰⎰+⋅+=+⋅+=+dx dx dx x x x x x x x x )9624()3)32(22()32(222 C x x x ++⋅+=9ln 96ln 624ln 4 ⑸C x dx x dx x +=-=-⎰⎰arcsin 23112344322⑹ C x dx x dx x x dx x x +-=+-=+-+=+⎰⎰⎰)arctan 1(31)111(31)1(311)1(322222 ⑺ C x x dx x xdx +-=-=⎰⎰tan )1(sec tan 22 ⑻C x x dx x dx x xdx +-=-=-=⎰⎰⎰)2sin 21(21)2cos 1(2122cos 1sin 2 ⑼ C x x dx x x dx xx x x dx x x x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cos 22 ⑽C x x dx x x dx x x x x dx x x x +--=-=⋅-=⋅⎰⎰⎰tan cot )cos 1sin 1(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cos 22222222 ⑾ C C dt dt tt ttt+=+⋅⋅=⋅=⋅⎰⎰90ln 90)910ln()910()910(3102 ⑿C x dx x dx x x x +==⎰⎰81587158⒀C x dx xdx x x x x dx x x x x +=-=--+-+=+-+-+⎰⎰⎰arcsin 212)1111()1111(222⒁C x x xdx dx dx x dx x x +-=+=+=+⎰⎰⎰⎰2cos 212sin 1)2sin 1()sin (cos 2⒂C x x dx x x xdx x ++=+=⎰⎰)sin 3sin 31(21)cos 3(cos 212cos cos ⒃ C e e e e dx e e e e dx e e x xx x x x x x x x ++--=-+-=------⎰⎰33333313331)33()(P.188 习题1.应用换元积分法求下列不定积分:⑴C x x d x dx x ++=++=+⎰⎰)43sin(31)43()43cos(31)43cos( ⑵ C e x d e dx xe x x x +==⎰⎰222222241)2(41⑶ C x x x d x dx ++=++=+⎰⎰|12|ln 2112)12(2112⑷ C x n x d x dx x n nn +++=++=++⎰⎰1)1(11)1()1()1(⑸Cx x xd xdx x dx xx++=-+-=-+-⎰⎰⎰3arcsin 313arcsin 3)3113131)31131(2222⑹C C x d dx x x x x +=+=+=++++⎰⎰2ln 22ln 22)32(221222323232⑺C x C x x d x dx x +--=+-⋅-=---=-⎰⎰232321)38(92)38(3231)38()38(3138 ⑻C x C x x d x x dx+--=+-⋅-=---=-⎰⎰-3232313)57(103)57(2351)57()57(5157 ⑼C x dx x dx x x +-==⎰⎰2222cos 21sin 21sin ⑽ C x x x d x dx++-=++=+⎰⎰)42cot(21)42(sin )42(21)42(sin 22ππππ⑾ 解法一:C xxx d x dxx dx+===+⎰⎰⎰2tan2cos 22cos 2cos 122解法二: ⎰⎰⎰⎰-=--=+xxdxx dx x dx x x dx 222sin cos sin cos 1)cos 1(cos 1 C x x xx d x ++-=--=⎰sin 1cot sin sin cot 2⑿解法一:利用上一题的结果,有C x C x x x d x dx +--=+--=-+--=+⎰⎰)24tan()2(21tan )2cos(1)2(sin 1ππππ 解法二: C x x xx d x dx x dx x x dx +-=+=--=+⎰⎰⎰⎰cos 1tan cos cos cos sin 1)sin 1(sin 1222 解法三:⎰⎰⎰+⋅=+=+222)12(tan 2cos )2cos 2(sin sin 1x x dxx x dx x dxC x x x d ++-=+=⎰12tan 2)12(tan 2tan 22⒀ 解法一:⎰⎰⎰---=-=)2()2sec()2sec(csc x d x dx x xdx πππC x x C x x ++-=+-+--=|cot csc |ln |)2tan()2sec(|ln ππ解法二:C x x x x d dx x x dx x xdx ++-=-===⎰⎰⎰⎰1cos 1cos ln 211cos cos sin sin sin 1csc 22C x x +-=|cot csc |ln解法三:⎰⎰++=dx x x x x x xdx cot csc )cot (csc csc cscC x x C xx x x d ++-=+++-=⎰|cot csc |ln cot csc )cot (csc解法四:⎰⎰⎰==dx x x xdx x x xdx 2cos2sin 22sin2cos 2sin 21csc 2C xC x x d x +=+-=-=⎰|2tan |ln |2cot |ln 2cot 2cot 1⒁C x x d x dx x x +--=---=-⎰⎰22221)1(11211 ⒂ C x dx x dx x x +=+=+⎰⎰2arctan 41)(4121422224⒃C x x x d x x dx +==⎰⎰|ln |ln ln ln ln⒄ C x x d x dx x x +-=---=-⎰⎰25535354)1(1101)1()1(151)1( ⒅ C x x C x x dx x dx x x ++-=++-⋅=-=-⎰⎰|22|ln 281|22|ln 221412)(1412444442483⒆C xx C x x dx x x x x dx ++=++-=+-=+⎰⎰|1|ln |1|ln ||ln )111()1( ⒇C x dx xxxdx +==⎰⎰|sin |ln sin cos cot (21)⎰⎰⎰-==x d x xdx x xdx sin )sin 1(cos cos cos 2245 C x x x x d x x ++-=+-=⎰5342sin 51sin 32sin sin )sin sin 21((22) 解法一:C x x x x d x x dx +-==⎰⎰|2cot 2csc |ln 2sin )2(cos sin解法二:C x x xd x x xdx x x dx +===⎰⎰⎰|tan |ln tan tan cos sin cos cos sin 2 解法三:⎰⎰+=xx dxx x x x dx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22C x x dx xxx x +-=+=⎰|cos |ln |sin |ln )sin cos cos sin ((23) C e e de e dx e e e dx xx x x x x x+=+=+=+⎰⎰⎰-arctan 1122 (24) C x x x x x x d dx x x x ++-=+-+-=+--⎰⎰|83|ln 83)83(83322222(25) C x x x dx x x x dx x x x dx x x ++-+++=+++-+=+++-+=++⎰⎰⎰2323232)1(2312|1|ln ))1(3)1(211()1(3)1(2)1()1(2(26)⎰+22ax dx解 令t a x tan =, 则C a x x C t t t a tdt a a x dx+++=++==+⎰⎰||ln |tan sec |ln sec sec 221222(27)C a x x a a x x d a a x dx ++=+=+⎰⎰21222212222322)(1)(1)(解法2 令t a x tan =, 则C ax a x C t a tdt a t a tdt a a x dx ++=+===+⎰⎰⎰222223322322sin 1cos 1sec sec )( (28)⎰-dx xx 251解 令t x sin =, 则Cx x x C t t t td t tdt dt t t t dx x x +---+--=+-+-=--===-⎰⎰⎰⎰25223221253225525)1(51)1(32)1(cos 51cos 32cos cos )cos 1(sin cos cos sin 1(29)⎰-dx xx31解 令t x =61, 则6t x =, 56t dx =C t t t t t t dt tt t t dt tt t t t dt t t t dt t t dx x x++--+++-=-++++-=-++++-=-+-=-⋅=-⎰⎰⎰⎰⎰|11|ln 26)357(6)11)1((611)1)(1(6111)(61613572246224622422533其中61x t = (30)⎰++-+dx x x 1111解 令t x =+1, 则21t x =+, tdt dx 2=,Cx x x C x x x C t t t dt t t dt t t t tdt t tdt t t dx x x +++++-=+++++-+=+++-=++-=+-=+-=+-=++-+⎰⎰⎰⎰⎰|11|ln 414|11|ln 4141|1|ln 44)1442()142(2)121(21111111122.应用分部积分法求下列不定积分: ⑴C x x x dx x x x x xdx +-+=--=⎰⎰221arcsin 1arcsin arcsin⑵C x x x dx x x x x xdx +-=⋅-=⎰⎰ln 1ln ln⑶Cx x x x x xdx x x x x x xd x x xdx x x x x d x xdx x +-+=-+=+=-==⎰⎰⎰⎰⎰sin 2cos 2sin cos 2cos 2sin cos 2sin sin 2sin sin cos 222222 ⑷ C x x x dx x x x x xd dx x x +--=+-=-=⎰⎰⎰223223412ln 121ln 211ln 21ln ⑸C x x x x x xdx x x dx x ++-=-=⎰⎰2ln 2)(ln ln 2)(ln )(ln 222 ⑹ ⎰⎰⎰+-==dx xx x x xdx xdx x 2222121arctan 21arctan 21arctan C x x x x dx x x x +--=+--=⎰)arctan (21arctan 21)111(21arctan 21222 C x x x +-+=21arctan )1(212⑺ ⎰⎰⎰+=+dx x dx x dx x x ln 1)ln(ln ]ln 1)[ln(ln C x x dx xdx x x x x x +=+⋅-=⎰⎰)ln(ln ln 1ln 1)ln(ln⑻⎰⎰--=dx xx x x x dx x 2221arcsin 2)(arcsin )(arcsin⎰-+=221arcsin 2)(arcsin x xd x x ⎰----+=dx xx x x x x 22221112arcsin 12)(arcsinC x x x x x +--+=2arcsin 12)(arcsin 22⑼⎰⎰⎰-==xdx x x x x xd xdx 23tan sec tan sec tan sec sec⎰⎰⎰+-=--=xdx xdx x x dx x x x x sec sec tan sec )1(sec sec tan sec 32 |tan sec |ln sec tan sec 3x x xdx x x ++-=⎰所以C x x x x xdx +++=⎰|)tan sec |ln tan sec 21sec 3 ⑽⎰⎰+⋅-+=+dx ax x x a x x dx a x 222222⎰+-+-+=dx ax a a x a x x )(2222222⎰⎰+++-+=dx ax a dx a x a x x 2222222)ln(2222222a x x a dx a x a x x ++++-+=⎰所以C a x x a a x x dx a x +++++=+⎰))ln((212222222 类似地可得C a x x a a x x dx a x +-+--=-⎰))ln((212222222 3.求下列不定积分:⑴ C x f a x df x f dx x f x f a aa++=='+⎰⎰1)]([11)()]([)()]([ ⑵C x f x df x f dx x f x f +=+=+'⎰⎰)(arctan )()]([11)]([1)(22⑶C x f x f x df dx x f x f +=='⎰⎰|)(|ln )()()()( ⑷ C e x df e dx x f e x f x f x f +=='⎰⎰)()()()()(4.证明:⑴ 若⎰=dx x I n n tan , ,3,2=n ,则21tan 11----=n n n I x n I 证 ⎰⎰⎰----=-=dx x dx x x dx x x I n n n n 22222tan sec tan )1(sec tan22tan tan ---=⎰n n I x d x .因为⎰⎰-----=x d x n x x d x n n n tan tan )2(tan tan tan 212,所以x n x d x n n 12tan 11tan tan ---=⎰. 从而21tan 11----=n n n I x n I . ⑵ 若⎰=dx x x n m I n m sin cos ),(,则当0≠+n m 时,),2(1sin cos ),(11n m I nm m n m x x n m I n m -+-++=+-)2,(1sin cos 11-+-++-=-+n m I nm n n m x x n m , ,3,2,=m n证 ⎰⎰+-+==x d x n dx x x n m I n m nm 11sin cos 11sin cos ),( ]sin cos )1(sin [cos 112211⎰+-+--++=dx x x m x x n n m n m ])cos 1(sin cos )1(sin [cos 112211⎰--++=-+-dx x x x m x x n n m n m ))],(),2()(1(sin [cos 1111n m I n m I m x x n n m ---++=+-所以),2(1sin cos ),(11n m I n m m n m x x n m I n m -+-++=+-, 同理可得)2,(1sin cos ),(11-+-++-=-+n m I nm n n m x x n m I n mP.199 习题1.求下列不定积分:⑴ ⎰⎰⎰-+++=-+-=-dx x x x dx x x dx x x )111(1111233 C x x x x +-+++=|1|ln 2323 ⑵ 解法一:C x x dx x x dx x x x +--=---=+--⎰⎰|3|)4(ln )3142(127222解法二:⎰⎰⎰+-++--=+--dx x x dx x x x dx x x x 12732112772211272222 ⎰⎰---++-+-=)27(41)27(123127)127(21222x d x x x x x dC x x x x +--++-=34ln 23|127|ln 212 ⑶ 解22311)1)(1(111xx CBx x A x x x x +-+++=+-+=+ 去分母得 )1)(()1(12x C Bx x x A ++++-=令1-=x ,得1=A . 再令0=x ,得1=+C A ,于是32=C . 比较上式两端二次幂的系数得 0=+B A ,从而1-=B ,因此⎰⎰⎰+---+=+dxx x x x dx x dx 2312311311⎰⎰+-++---+=dx x x dx x x x x 22112111261|1|ln 31⎰+-++--+=dx x x x x 43)21(121)1ln(61|1|ln 3122C x x x x +-++-+=312arctan 311)1(ln 6122 ⑷ 解 ⎰⎰⎰⎰+--++=+--+=+dx xx dx x x dx x x x x dx 42424224112111211)1()1(211 ⎰⎰⎰⎰++-+-=+--++=22222222221)1(211)1(211112111121x x x x d x x x x d dx x x x dx x x x⎰⎰-++-+--=2)1()1(212)1()1(2122xx x x d x x x x d C xx x x x x +++-+--=2121ln 24121arctan221C x x x x x x ++++---=1212ln 8221arctan 42222 ⑸⎰+-22)1)(1(x x dx解 令22222)1(11)1)(1(1++++++-=+-x EDx x C Bx x A x x , 解得41=A , 41-==CB , 21-==E D , 于是 ⎰⎰⎰⎰++-++--=+-dx x x dx x x x dx x x dx 22222)1(1211141141)1)(1(C x x x x x x x +++-++-+--=)1(arctan 411141arctan 41)1ln(81|1|ln 41222 C x x x x x ++-+-+-=)11arctan 21|1|(ln 4122⑹⎰⎰⎰++-+++=++-dx x x dx x x x dx x x x 222222)122(125)122(2441)122(2 其中1221)122()122()122(24222222++-=++++=+++⎰⎰x x x x x x d dx x x x ⎰⎰⎰+++=++=++)12(]1)12[(12]1)12[(4)122(1222222x d x dx x dx x x )12arctan(1)12(122+++++=x x x 参见教材P.186 例9或P.193关于k I 的递推公式⑺. 于是,有C x x x x x dx x x x ++-+++-++-=++-⎰)12arctan(251)12(1225122141)122(22222 C x x x x ++-+++=)12arctan(25)122(23522.求下列不定积分⑴⎰-x dx cos 35解 令2tan xt =,则C t t t d tdt t dt t t dx x dx+=+=+=++--=-⎰⎰⎰⎰2arctan 21)2(1)2(2141121135cos 3522222 C x+=)2tan 2arctan(21 ⑵⎰⎰⎰⎰+=+=+=+)tan 32(tan cos )tan 32(sin 3cos 2sin 2222222x xd x x dx x x dx x dxC x x x d +=+=⎰)tan 23arctan(61)tan 231()tan 23(612 ⑶ ⎰⎰⎰++-+=+=+dx xx xx x x x x xdx x dx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21sin cos cos tan 1 )sin cos )cos (sin (21)sin cos cos sin 1(21⎰⎰⎰+++=++-+=x x x x d dx dx x x x x C x x x +++=|)sin cos |ln (21另解:设⎰+=x x xdx I sin cos cos 1,⎰+=x x xdxI sin cos sin 2,则C x dx x x xx I I +=++=+⎰sin cos sin cos 21,C x x x x x x d dx x x x x I I ++=++=+-=-⎰⎰|sin cos |ln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1所以C x x x I x dx +++==+⎰|)sin cos |ln (21tan 11⑷⎰⎰⎰-+++-+-=-+22221)1(11xx dx x dx x x dx xx x⎰⎰⎰-++-++---+-=2221231)12(211x x dxx x dx x dx x x其中(利用教材P.185例7的结果)]1)21(512arcsin 45[21)21(451222x x x x dx x dx x x -+-+-=--=-+⎰⎰ 2222121)1(1)12(x x x x x x d x x dx x -+=-+-+=-++-⎰⎰512arcsin)21(45122-=--=-+⎰⎰x x dxxx dx所以有⎰-+dx xx x 221C x x x x x x x +-+-+--+-+--=512arcsin 231221]1)21(512arcsin 45[2122C x x x x +-++--=21432512arcsin 87 ⑸C x x x x x d xx dx ++++=-++=+⎰⎰|21|ln 41)21()21(222⑹⎰+-dx xxx 1112 解 令 x x t +-=11,则2211tt x +-=,22)1(4t tdtdx +-=,代入原式得 ⎰⎰⎰⎰---=--=+-⋅⋅⎪⎪⎭⎫ ⎝⎛-+=+-dt t t dt t t dt t t t t t dx x xx 222222222222)1(114)1(4)1(411111⎰⎰⎰⎰-+-++--=---=dt t t t dt t dt t dt t ]12)1(1)1(1[114)1(141142222222C t t t t dt t t dt t +++---+=-++--=⎰⎰1111|11|ln ])1(1)1(1[112222 C xx x x +---+=221|11|ln总 练 习 题求下列不定积分: ⑴C x x x dx x xx dx xx x +--=--=--⎰⎰-4312134541121414334132454)2(12⑵]11arcsin [21arcsin 21arcsin 2222⎰⎰⎰--==dx x x x x dx x dx x x 其中)2sin 21(2122cos 1cos cos sin 1222t t dt t dt t t t dx x x -=-==-⎰⎰⎰)1(arcsin 212x x x --=所以]11arcsin [21arcsin 222⎰⎰--=dx xx x x dx x xC x x x x x +---=)]1(arcsin 21arcsin [2122 C x x x x x +-+-=22141arcsin 41arcsin 21 ⑶⎰+xdx 1解 令u x =,则udu dx 2=C u u du uu udu xdx ++-=+-=+=+⎰⎰⎰|)1|ln (2)111(2121 C x x ++-=|)1|ln (2⑷⎰⎰⎰⎰===xx x x de x x d x e dx x x e dx x e sin sin sin sin sin 2sin sin 2cos sin 22sin C x e C e x e x d e x e x x x x x +-=+-=-=⎰)1(sin 2)sin (2)sin sin (2sin sin sin sin sin⑸C x e C e u e du u e u x dx e x u u u x+-=+-==⎰⎰)1(2)(22)(令 ⑹C x x d x x x dx x xdx +-=--=-=-⎰⎰⎰1arcsin )1(1111112222 解法二:令t x sec =,C xC t dt t t t t x xdx +=+==-⎰⎰1arccos tan sec tan sec 12⑺⎰⎰⎰++=+-=+-x x x x d dx x x x x dx x x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tan 1tan 1C x x ++=|sin cos |lnC x dx x dx x x +-=-=+-⎰⎰|)4cos(|ln )4tan(tan 1tan 1ππ ⑻ C x x x dx x x x dx x x x +-----=-+-+-=--⎰⎰23232)2(123|2|ln )2(2)2(3)2()2( ⑼C x x x d x xdx x x dx ++=+==⎰⎰⎰32224tan 31tan tan )tan 1(cos sec cos ⑽ ⎰⎰⎰-==dx x dx x dx x 2224)22cos 1()(sin sin⎰⎰++-=+-=dx x x dx x x )24cos 12cos 21(41)2cos 2cos 21(412 C x x x C x x x x ++-=+++-=4sin 3212sin 4183)84sin 22sin (41 ⑾ ⎰+--dx x x x 43523 解⎰⎰-+-=+--dx x x x dx x x x 223)2)(1(5435令22)2(21)2)(1(5-+-++=-+-x C x B x A x x x 去分母得:)1()2)(1()2(52++-++-=-x C x x B x A x 解得:32-=A ,32=B ,1-=C 所以⎰⎰⎰⎰---++-=+--dx x dx x dx x dx x x x 223)2(121321132435 C x x x +-++-=21|12|ln 32 ⑿⎰+dx x )1arctan(解 令u x =+1,du u dx )1(2-=⎰⎰⎰⎰-⋅=-⋅=+du u du u u du u u dx x arctan 2arctan 2)1(2arctan )1arctan(122)1ln(arctan 2]arctan )1[(C u u u u u u +++--+= C x x x x x ++++-+=)22ln()1arctan(⒀ ⎰⎰⎰+-=+-+=+dx x x x dx x x x x dx x x )22(2222433433747 C x x ++-=)2ln(214144 另解:C x x dx x dx x x x dx x x ++-=+-=+⋅=+⎰⎰⎰)2ln(2141)221(4122444443447 ⒁⎰++dx x x x2tan tan 1tan 解 令u x =tan⎰⎰⎰⎰++-+=+++=++du u u du u du u u u u dx x x x 222221111111tan tan 1tanC x x C u u ++-=++-=31tan 2arctan32312arctan32arctan⒂ ⎰⎰-+---=-dx x x x dx x x 10021002)1(1)1(2)1()1( C x x x +-+---=979899)1(971)1(491)1(991 ⒃⎰⎰⎰-+-=-=dx x x xx x d x dx x x 2211arcsin 1arcsin arcsin C xx x x +-+--=|11|ln arcsin 2⒄⎰⎰⎰--+=--+=-+2)]1ln()1[ln(21)]1ln()1[ln(11lndx x x dx x x x dx x x x C x xxx dx x x x x x x ++-+-=-++---+=⎰11ln 21)1111(21)]1ln()1[ln(21222⒅⎰⎰⎰+==x d xx dx xx dx xx tan tan tan 1cos tan 1cos sin 1247C x x ++=)tan 511(tan 22⒆ ⎰⎰⎰⎰+-++=+-+=+-dx x x e dx x e dx x x x e dx x x e xx x x22222222)1(21)1(21)11( C xe dx x e x e dx x e x d e dx x e x x x x x x ++=+-+++=+++=⎰⎰⎰⎰2222221111111 ⒇ ⎰=dx uv I n n ,x b a u 11+=,x b a v 22+=解 ][221211⎰⎰⎰--===dx v b u n u v b u d v b dx uv I n nn n n ])([2][21122111121⎰⎰---+-=-=dx uv b a b a v b n u v b dx u uv b n u v b n nn n ])([21122111----=n n nI b a b a n I nb u v b 所以])([)12(2112211---+=n n n I b a b a n u v b n I。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圣才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圣才出品)

是单调递减的.
又对任意

由狄利克雷判别法知
致收敛.
(3)因为|x|>r≥1,所以

上一
当 r>1 时,因级数
收敛,所以 在| x |>r>1 上一致收敛.
3 / 23
圣才电子书

当 r=1 时,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所以级数
上不一致收敛.
(4)因
时.
,而
上不一致收敛. 考虑区间[0,M]时,
所以 在[0,M]上一致收敛且
上内闭一致收敛.
(5)任意给定的
(i)
,考虑区间[-1,1]时,
由(ii)知 在[0,+∞)
(ii)D=(-∞,+∞)时.
故 但由(i)知 在
所以
在(-∞,+∞)上不一致收敛.
上内闭一致收敛.
2.证明:设
2 / 23
若对每一个正整数 n 有
证明:必要性
总存在 的一个邻域 和 I 的一个内闭区间[a,b],使得
所以
而 在[a,b]上一致收敛于 f,因此 在
上一致收敛于 f.
充分性
由已知
使得 在
上一致收敛于
f.从而



显然,当
取遍[a,b]上所有点时,
覆盖[a,b].由有限覆盖定理,存在有限个区间覆盖[a,b].不妨设

,则当 n>N 时,
证明:不妨设存在 M≥0,对任意
有|g(x)|<M.因
在 D 上一致收敛于
S(x),故对任意
存在 N>0,当 n>N 时,对任意
,均有
从而,对任意
4 / 2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重积分(圣才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重积分(圣才出品)

显然当 p>1 时,积分收敛,且积分值为

13.计算广义三重积分
其中 D 为 解:作变换:

,则

所以

其中 D′为

再作球坐标变换

.且
.而

其中 作变换:
.由上式可见,积分是存在的,下面展开计算. ,则
11 / 2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其中在 内
.在

,所以
原式
(3) 所以
,其中
(4)积分区域为 y 是奇函数,所以
,D 关于 x 轴对称,而函数
从而原式 令 原式
,则
所以
关于
(5)方法一 积分区域关于直线 y=x 对称,所以

2 / 2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方法二 作变换 x+y=u,x-y=v,则 D 变为
于是
,所以
(6)积分区域关于 y=x 对称,所以
于是

3.作极坐标变换,将二重积分
化为定积分,其中 解:如图 21-1 所示:
图 21-1
3 / 2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则
4.计算积分
其中 解:因为积分区域 D 关于 x 轴对称,而
8 / 20
圣才电子书

因此球体Ω的重心坐标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0.求由
所围的立体的体积.
解:显见立体关于 xOy 平面、yOz 平面对称.在上半空间 y≥0 上,用 表示位于第一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三章(圣才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三章(圣才出品)

①Δi 上的点都是 P 的内点;
②Δi 上的点都是 P 的外点,即

③Δi 上含有 P 的边界点;
图 21-1
将所有介于直线网 T 的第①类小矩形(图 21-1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加起来,记这个和
数为 sp(T),则有
(这里ΔR 表示包含 P 的那个矩形 R 的面积);将所有第①
类与笫③类小矩形(图 21-1 中粗线所围部分)的面积加起来,记这个和数为 Sp(T),则有
二、直角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 1.定义在矩形区域 D=[a,b]×[c,d]上二重积分计算问题 (1)设 f(x,y)在矩形区域 D=[a,b]×[c,d]上可积,且对每个 x∈[a,b],积分
存在,则累次积分
也存在,且
4 / 15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三、格林公式、曲线积分与路线的无关性 1.格林公式 (1)设区域 D 的边界 L 中一条或几条光滑曲线所组成边界曲线的正方向规定为:当人 沿边界行走时,区域 D 总在它的左边;如图 21-2 所示,与上述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为 负方向,记为-L.
图 21-2 (2)若函数 P(x,y),Q(x,y)在闭区域 D 上连续,且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则
(21-3)
2 / 15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则称 f(x,y)在 D 上可积,数 J 称为函数 f(x,y)在 D 上的二重积分,记作
(21-4) 其中 f(x,y)称为二重积分的被积函数,x,y 称为积分变量,D 称为积分区域.
(2)f(x,y)在 D 上可积的充要条件是: (3)f(x,y)在 D 上可积的充要条件是:对于任给的正数ε,存在 D 的某个分割 T, 使得 (4)有界闭区域 D 上的连续函数必可积. (5)设ε在有界闭域 D 上有界,且其不连续点集 E 是零面积集,则 f(x,y)在 D 上 可积. 3.二重积分的性质 (1)若 f(x,y)在区域 D 上可积,k 为常数,则 kf(x,y)在 D 上也可积,且

【史上最强】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第四第五版上下册精讲精练

【史上最强】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第四第五版上下册精讲精练

【史上最强】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第四第五版上下册精讲精练华东师范大学的《数学分析》是大多数数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数学基础很重要的一门课程。

这门课程涉及到了微积分、实变函数、级数和微分方程等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第四第五版上下册的精讲精练内容。

这两册书主要讲授了微积分和实变函数的部分内容,其中包括单变量函数、多元函数、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微分学基本理论、级数理论和微分方程等内容。

一、单变量函数在单变量函数的学习中,我们先要学习函数的基本概念:定义域、取值域、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分类、函数的有界性和函数的极限。

1.1 定义域与取值域定义域是指函数自变量可以取到的所有实数值的集合,而取值域则表示函数所有可能的实数输出值的集合。

在单变量函数中,定义域和取值域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函数定义域和取值域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单变量函数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多项式函数等。

1.2 函数的表示方法在学习单变量函数中,我们还需要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

一元函数的一般表示方法是f(x),其中x是自变量,f(x)是因变量。

在实际应用中,一元函数的式子可能会更加复杂,包括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1.3 函数分类在单变量函数中,函数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连续函数、可导函数和可积函数。

连续函数是指在其定义域上连续的函数,可导函数则意味着函数在其某个点的导数存在,而可积函数则表示整个函数的积分收敛。

1.4 函数的有界性在学习单变量函数中,我们还需要掌握函数的有界性。

一个函数是有界的,当且仅当在其定义域上存在一个上界和下界,使得函数值在这些上下界之间。

没有上界或下界的函数被称为无界函数。

1.5 函数的极限在单变量函数中,我们还需要学习函数的极限。

在学习极限的时候,我们需要掌握极限的定义,极限的性质和相关的定理。

特别地,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柯西中值定理对于极限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笔记和
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wang>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2章数项级数
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幂级数
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详解
1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傅里叶级数
15.1复习笔记
15.2课后习题详解
1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6章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16.1复习笔记
16.2课后习题详解
1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7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17.1复习笔记
17.2课后习题详解
1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8章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
18.1复习笔记
18.2课后习题详解
1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9章含参量积分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1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0章曲线积分20.1复习笔记20.2课后习题详解2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1章重积分
21.1复习笔记21.2课后习题详解2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2章曲面积分22.1复习笔记22.2课后习题详解2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3章向量函数微分学23.1复习笔记23.2课后习题详解2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第12章 数项级数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 幂级数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傅里叶级数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6章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7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1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8章 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1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9章 含参量积分
19.1 复习笔记
19.2 课后习题详解
1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0章 曲线积分
20.1 复习笔记
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1章 重积分
21.1 复习笔记
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2章 曲面积分
22.1 复习笔记
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3章 向量函数微分学23.1 复习笔记
23.2 课后习题详解2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数项级数
12.1 复习笔记
一、级数的收敛性
1.相关定义
(1)给定一个数列{u n},对它的各项依次用“+”号连接起来的表达式
u1+u2+…u n+… (12-1)
称为常数项无穷级数或数项级数(也常简称级数),其中u n称为数项级数(12-1)的通项或一般项.
数项级数(12-1)也常写作或简单写作∑u n.
(2)数项级数(12-1)的前n项之和,记为
(12-2)称它为数项级数(12-1)的第n个部分和,也简称部分和.
(3)若数项级数(12-1)的部分和数列{S
}收敛于S(即
),则称数项级数(12-1)收敛,称S为数项级数(12-1)的和,记作
或S=∑u n.
若{S n}是发散数列,则称数项级数(12-1)发散.
2.重要定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