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 课件(27张)(全国通用)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共32张PPT)
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C(s)+O2(g)===CO2(g)ΔH=-a kJ/mol 途径Ⅱ:先制水煤气: C(s)+H2O(g)===CO(g)+H2(g)ΔH=+b kJ/mol 再燃烧水煤气:
2CO(g)+O2(g)===2CO2(g) ΔH=-c kJ/mol
2H2(g)+O2(g)===2H2O(g) ΔH=-d kJ/mol
(1)两种途径放热:途径Ⅰ放出的热量 等于(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制水煤气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小于 生成 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条件应为 高温 。 (3)a、b、c、d的数学关系式可表达为 c+d=2(a+b) 。
盖斯定律的应用 (1)理论依据: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各反应物)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
①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固体(s)、液体(l)、气 体(g)、溶液(aq);
②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用分数;
③ΔH要注明“+”、“-”,其单位为kJ/mol; ④ΔH后面要标明温度和压强,不标明时,即指25℃、101
kPa。
(2)反应热ΔH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当反应 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了 热 能向 化学 能的转变。
2.反应热 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 能量(kJ):
物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能量
H2(g)
436
O2(g)
496
H2O(g)
926
(1)2H2(g) + O2(g)===2H2O(g) 反应是 放热( 填“吸热”或 “放热”)反应,这说明 2 mol H2(g)和 1 mol O2(g)具有的能量 比 2 mol H2O(g)具有的能量 高 (填“高”或“低”)。断裂反 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形成 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2018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1.(2017·吉林长春七校联考)研究和深度开发二氧化碳的应用对发展低碳经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合成乙烯:2CO2(g)+6H2(g)催化剂CH2===CH2(g)+4H2O(g)ΔH1已知:2H2(g)+O2(g)===2H2O(g)ΔH2=-480 kJ· mol-1CH2===CH2(g)+3O2(g)===2CO2(g)+2H2O(g)ΔH3=-1 400 kJ·mol-l(1)ΔH1=________。
(2)科学家用氮化镓与铜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以CO2和H2O为原料合成了CH4。
铜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________(填“盐酸”或“硫酸”)。
图1图2(3)①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该反应的ΔH________(填“>”或“<”)0,曲线Ⅰ、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________(填“>”“=”或“<”)KⅡ。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发生①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45,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b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4)可用K2CO3溶液吸收化学反应中生成的CO2,常温下pH=10的K2CO3溶液中水电离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常温下,0.1 mol·L-1KHCO3溶液的pH>8,则溶液中c(H2CO3)________(填“>”“=”或“<”)c(CO2-3)。
2020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 作业(全国通用)
化学反应原理1、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可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用废铁块、废盐酸可以生产净水剂聚合氯化铁和 高铁酸钠,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A 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2)若使③中水解程度变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b.加入 NaHCO3c.加入 NH4Cl(3)写出③中水解生成 Fe2(OH) m Cl6-m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4)将废铁块进行预处理制成电极,通过电解制备____。
高铁酸钠,该装置原理示意图如右。
铁块做_______(填“阳极”或“阴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5)高铁酸钠在水中缓慢产生红褐色沉淀和一种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含氮、磷污水过量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1)氮肥、磷肥都可以促进作物生长。
氮、磷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它们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2)氮的化合物在水中被细菌分解,当氧气不充足时,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细菌利用有机物(又称碳源,如甲醇)作为电子供体,将硝态氮的化合物(含 NO3-)连续还原最终生成 N2,发生反 硝化作用,完成下述反应的方程式:+ 5CH3OH (3)某小组研究温度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 + CO32- + 4HCO3- +在反应器内添加等量的相同浓度的甲醇溶液,从中取污泥水混合液分置于 4 个烧杯中,使 4 个烧杯内的温度不同,将实验数据作图如右。
由图像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是:。
(4)某小组研究浓度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①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在反应器内添加不等量的甲醇溶液,使4个烧杯碳源浓度依次为183 mg•L-1、236 mg•L-1、279 mg•L-1和313 mg•L-1。
该小组预测反硝化速率变化的趋势是增大,预测依据是。
②碳源为183 mg•L-1的污水经过2 h的反硝化试验,可使NO3-由15.0 mg•L-1降至8.8 mg•L-1。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课件(30张)(全国通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③H2(g)+12O2(g)===H2O(g)
ΔH3=-242 kJ·mol-1 反 应 ① 的 ΔH1为 ②________kJ·mol - 1 。 图 (a) 是 反 应
① 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 系图 ③ , x________0.1( 填 “ 大 于 ” 或
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
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
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④,其降低的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⑤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
高考非选择题五大题型突破 题型 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
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对应学生用书第 98 页) ■题型特点解读· 1.试题一般以新信息为载体,围绕某种元素的化合物展开,结合图形、图表信
息,综合考查化学原理的知识,涉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 和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电化学、化学计算等。
乙硼烷有望成为导弹和火箭燃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2)我国科学家以甲烷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步高效生产重要化工原料 苯,反应过程中碳原子的利用率为 100%,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________。 (3)甲醇合成反应:CO(g)+2H2(g) CH3OH(g) ΔH1=-90.1 kJ·mol-1,一 定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4.80×10-2,向容器中充入 2 mol H2 和 1 mol CO,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甲醇的分压 p(CH3OH)=24.0 kPa,则平衡时,混 合气体中 CH3OH 的物质的量分数约为________(Kp 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 度所得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优秀课件2018届高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专项复习课件(59张ppt)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 个数 ,只表示__________ 物质的量 ,它可以是_________ 整数 , 子________ 简单分数 。 也可以是____________
例如: 2H2(g)+O2(g)===2H2O(l) 1 H2(g)+ O2(g)===H2O(l) 2 1 H2(g)+ O2(g)===H2O(g) 2 ΔH=-571.6 kJ· mol-1 ΔH=-285.8 kJ· mol-1 ΔH=-241.8 kJ· mol-1
2.反应热、焓变 所具有的能量 这一性质的一种 (1)焓(H):用来描述物质______________ 物理量。 ΔH(反应产物)-ΔH(反应物)。 (2)焓变(ΔH):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J· mol-1或J· mol-1 。 (3)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放 热反应;ΔH>0,表示______ 吸 热反 (4)ΔH<0,表示______ 应。
►
探究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
【知识梳理】 放出 或________ 吸收 热量的化学方程 1.定义:表明反应________ 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物质变化 ,同时也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____ 能量变化 。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____ 3.书写要求 (1)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在101 kPa和25 ℃可不注明),要 注明ΔH的________ “+” 与________ “-” 。 聚集状态 (表示符号:气态用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_____ “g”,液态用“l”,固态用“s”),若为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 稀溶液中的溶质或离子,要注明“aq”。
2018年高考人教化学二轮复习专题3氧化还原反应课件(共24张PPT)
规律总结
(4)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5)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 化。 (6)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不一定能发生反应。 如浓硫酸不能氧化SO题,由强制弱 例3.已知I-、Fe2+、SO2、Cl-、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 强弱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B
考点解析
(5)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
①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其还原性:负极 > 正极。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而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 。
考点解析 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考察题型
题型一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辨析
是光电转
化过程 例1.【2017天津卷】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哪些物质是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等;最后根据题意,得出相关结论。
规律总结
2.氧化还原判断中的6点注意:
(1)同一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受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HClO的氧化性大于HClO4的氧化性。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 原,如一些自身的歧化反应。 (3)得电子难的物质不一定易失电子,如ⅣA族的碳(C)和稀有气体。
使方程式两端的原子守恒。
考点解析 3.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解题方法:电子得失守恒法。
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 =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
(2)解题的一般步骤: ①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②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变化值。 ③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化合价变化值列出等式。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课件(155张)(全国通用)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 减小 D.反应 CH4(g)===C(s)+2H2(g)的 ΔH=74.8 kJ· mol-1
[解析] ①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A 错误; ②中 ΔH2=131.3 kJ· mol-1,反应为吸热反应,B 错误;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 始终态,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C 错误;根据盖斯定律:③ -②得反应 CH4(g)===C(s)+2H2(g) 确。 ΔH=74.8 kJ· mol-1,D 正
②N2(g)+ 2H2(g)===N2H4(l) ΔH2 ③O2(g)+ 2H2(g)===2H2O(g) ΔH3 ④2N2H4(l) + N2O4(l)===3N2(g) + 4H2O(g)ΔH4 = - 1048.9 kJ· mol-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 ΔH4=____________,联氨 和 N2O4 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 (1)联氨是由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电
[答案] B
5. 利用 LiOH 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OH 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 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 LiOH, 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 LiOH 和 LiCl 溶液。B 极区电解液为 ____________溶液 (填化学式 ),阳 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过 程中 Li+向 ________电极迁移 (填 “A”或 “B”)。
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Na(s)+ O2(g)===Na2O2(s) ΔH=-511 kJ· mol-1。
2018届高考化学人教第二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项复习课件57张ppt
氧化还原反应
考纲导学
考纲要求 命题预测
1.基本概念的考查。通常以生 产、生活、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为 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 概念,难度较小。 2.通过已知反应,判断粒子的氧化 性、还原性的强弱,或粒子的氧 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的应用, 难度中等。 3.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有关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一般利用 电子守恒进行技巧计算,难度较 大。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
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 反应。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知识梳理】 化合价的变化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有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 或 电子转移 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 2.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对基本概念(从化合价变化和得失电 子角度理解) 失 电子的反应或反应物所含 氧化反应:反应物 元素化合价 升高 的反应 还原反应:反应物 得 电子的反应或反应物所含 元素化合价 降低 的反应 ►
[点评]本题从多角度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本 题易错点是N2中的氮原子来源搞不清楚,容易因Zn(NO3)2 是氧化产物,则误以为N2只是还原产物,导致错选。变式 题从氧化性、还原性判断,弥补了典例考查的不足。
第5讲 │ 要点探究
[2010·海南卷]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 还原性的是( ) A.HClO B.Al2O3 C.N2O3 D.SiO2 C [解析] KClO3是氧化剂,P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 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6,C选项错误。
得到 电子的能力。 失去 电子的能力。
2.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及其产物 (1)常见氧化剂及其产物
(2)常见还原剂及其产物
第5讲 │ 要点探究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24讲 化学反应原理中的计算 (共30张PPT)
专题一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化学用语
考点一
考点二
-2-
重点梳理 精选例题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对于反应 mA(g)+nB(g) cC(g)+dD(g):
������(B)
(1)计算公式:v(B)=Δ���Δ���(���B��� ) =
������ 。
a
b
转化浓��������� ������
某时刻浓度/(mol·L-1)
a-x
b-������������������
c
������������
������
c+������������������
专题一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化学用语
考点一
考点二
-4-
重点梳理 精选例题
专题一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化学用语
考点一
考点二
-3-
重点梳理 精选例题
2.对于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即三 段式)
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③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例如:反应
mA + nB pC
起始浓度/(mol·L-1)
已知温度为 T 时:CH4(g)+2H2O(g) CO2(g)+4H2(g) 关闭
COΔ、HH=2合+1成65CkHJ·m4的ol反-1 应为 CO(g)+3H2(g) CH4(g)+H2O(g) ΔH, 将已CO知(g的)+两H2个O(热g)化学C方O程2(g式)+依H2次(g)编号为①、②,②-①即得所求的 反应ΔH,根=-据41盖kJ斯·m定ol律-1 有:CO(g)+3H2(g) CH4(g)+H2O(g)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1讲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共28张PPT)
2+ -+2H -+H 由n (CuSO n (NaCl)=3 ∶ 1 得 n (Cu ) ∶ n (Cl )=3∶1,由于阴离子的 4)∶ C.2Cl O 2OH ↑ +Cl ↑ 2 2 2
放电顺序为 Cl->OH->SO4 ,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为 Cu2+>H+>Na+,故该 D.2H2O 2H2↑+O2↑ 电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电解 CuCl2 溶液:Cu2++2ClCu+Cl2↑;第二阶段,电解 CuSO4 溶液:2Cu2++2H2O 2Cu+4H++O2↑;关闭
专题一
重点梳理 精选例题
第 1讲
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化学用语
考点二 考点三
-20-
考点三 1.金属腐蚀
金属腐蚀与防护
专题一
重点梳理 精选例题
第 1讲
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化学用语
考点二 考点三
-21-
2.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
专题一
重点梳理 精选例题
第 1讲
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化学用语
考点二 考点三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化学用语
考点二
-4-
2.化学能与电能转化
专题一
重点梳理 精选例题
第 1讲
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化学用语
考点二
-5-
如图所示装置中,装置A中盛放0.1 mol· L-1的稀硫酸,装置B中盛放 0.1 mol· L-1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且不考虑电极产物在溶 关闭 液中的溶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装置 A 为原电池,装置 B 应为电解池,且装置 A 为装置 B 提供电能, 故 A 正确,B 错误;装置 A 中石墨棒作正极:2H++2eH2↑,铁棒作负 极:Fe-2eFe2+,总反应为 Fe+H2SO4 FeSO4+H2↑。装置 B 中与 A 装置中铁棒相连的石墨棒作阴极:Cu2++2eCu,与 A 装置中石 墨棒相连的石墨棒作阳极,反应式为 2Cl--2eCl2↑,总反应为
高中化学精品课件:化学反应原理学考复习ppt
【我会学:】
考点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三、化学反应的焓变: 当∆H为“-”( ∆H<0)时,为 放热 反应; 当∆H为“+”( ∆H>0)时,为 吸热 反应.
【我会学:】
考点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四、反应放热或吸热的原因:
【我会学:】
考点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五、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简单了解): 1、△H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我会学:】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1、化学反应速率主要是由物质本身性质决定的!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浓度、压强、 温度、催化剂、反应物接触面积、光、超声波等等。
3、一般来说催化剂>温度>其它因素
【我会学:】
考点二: 化学反应限度
一、化学反应的限度: 在一定条件下,许多反应都是可逆的,在同一条件下既
【我会学:】
考点一: 水的电离
二、有关PH值的知识点: 常温下
溶液的酸碱性 c(H+) 和 c(OH-) 的关系
酸性
c(H+) > c(OH-)
中性
c(H+) = c(OH-)
碱性
c(H+) < c(OH-)
pH
<7 =7 >7
【我会学:】
考点一: 水的电离
三、酸碱指示剂在溶液中颜色的变化:
紫色石蕊试剂:酸红碱蓝 无色酚酞试剂:酸无碱红
2、△H ==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我会学:】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与正误判断 a、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气 体;l:液体;s:固体;aq:稀溶液)。 b、在化学方程式后用△H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三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教案
题型三化学反应原理综合1.(2018·全国Ⅰ卷,28)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 25 ℃时N2O5(g)分解反应: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
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t/min 0 40 80 160 260 1 300 1 700 ∞p/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①已知:2N 2O5(g)2N2O4(g)+O2(g)ΔH1=-4.4 kJ·mol-12NO 2(g)N2O4(g) ΔH2=-55.3 kJ·mol-1则反应N 2O5(g)2NO2(g)+O2(g)的ΔH=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v=2×10-3×(kPa·min-1)。
t=62 min时,测得体系中=2.9 kPa,则此时的= kPa,v= 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 ℃,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 ℃) 63.1 kP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④25 ℃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kPa(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第一步N2O5NO2+NO3快速平衡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第三步NO+NO32NO2快反应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0:
1 mol
Δn: 0.216 mol
n 平:
0.784 mol
0.108×0.108 2HI(g) ⇌H2(g)+I2(g)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K 值计算如下:K= 。 0.784×0.784
②平衡时 v 正=v 逆, k正
x2(HI)=k
k正 x(H2)x(I2) k正 则 = 2 =K, 则 k 逆= 。 若 k 正=0.002 逆 x(H2)x(I2), k逆 x (HI) K
- 2 - c(AsO3 4 )·c (I )
y ×4 y 2
+H2O。②从图像中可看出溶液中 c(H+)越大,即酸性越强时,CrO42-的平衡转化率越大,A 点对应 c(H
+ ) =1.0×10 - 7
mol/L ,溶液中 c(Cr2O72-) = 0.25 mol/L ,则平衡时溶中反应可求出 A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 K= = 0.52×(1.0×10-7)2 0.25
4y3
(x-y)2
- (mol·L-1)-1 (2)①2CrO2 4
0.1082 k正 ③小于 (3)① ② 1.95×10-3 ③A、E 2 0.784 K
【解析】 (1)①溶液的 pH 不再变化,说明 c(OH-)不变,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v(I-)=2v(AsO33-)在 任何反应阶段都成立,与平衡无关;c(AsO43-)/c(AsO33-)不再变化,说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 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根据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可知,当 c(I-)=y mol·L-1 时,c(AsO43-)一定不等于 y mol·L-1,说明反应未达平衡,故选 a、c。②tm 时,反应还未达到平衡,继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
x y
(x-y)
x y
(x-y)
(1+2y) 2y 1
0
0 2y 2y 4y3
y y
K= = (mol·L-1)-1= (mol·L-1)-1。 3 - 2 - 2 2 c(AsO3 )·c(I2)·c (OH ) (x-y) (x-y)
- 2- 2+ 2(2)①从图像中可看出在酸性条件下 CrO2 4 可转化为 Cr2O7 ,对应的离子反应为 2CrO4 +2H ⇌Cr2O7
tm 时,v 正>v 逆。③由于 tn 时的 c(AsO43-)>tm 时的 c(AsO43-),故 tm 时的 v 逆<tn 时的 v 逆。
④ 起始,(mol·L-1) 转化,(mol·L-1) 平衡,(mol·L-1)
AsO33- (aq)+I2(aq)+2OH-(aq) ⇌AsO43- (aq)+2I-(aq)+H2O(l)
2c(Cr2O72-)=0.5
1.0×1014。③升温时 CrO42-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 ΔH<0。 (3)①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知 HI 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1 mol, 120 min 分解反应达平衡状态,HI 的平衡 物质的量为 0.784 mol,三行式计算表示如下: 2HI(g) ⇌ H2(g) + 0 0.108 mol 0.108mol I2(g) 0 0.108 mol 0.108mol
7 min-1,在 t=40 min 时,v 正=0.002 7 min-1×0.852=1.95×10-3min-1。 ③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增大,而平衡正向移动,HI 的物质的量分数降低, H2 的物质的量分数升高,故平衡时 v 正和 v 逆分别对应 A 点、E 点。
解题策略
试题的难度增加。考点主要涉及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平衡常数计算 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化学平衡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等。
重难考向剖析
【答案】 (1)①a、 c ②大于 ③小于 tm 时生成物浓度较低 ④
2-+H O ②增大 1.0×1014 +2H+⇌Cr2O7 2
的前提。明晰坐标含义,也就是用变量的观点分析坐标,找出横、纵坐标的
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 ②找点:找出曲线中的特殊点(起点、顶点、拐点、终点、交叉点、平衡点
等),分析这些点所表示
的化学意义以及影响这些点的主要因素及限制因素等,大多考题就落在这些 点的含义分析上,因为这些点往往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化学含 义。 ③析线:正确分析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上升、下降、平缓、转折等),同 时对走势有转折变化的曲线,要分区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各段曲线的变化 趋势及其含义。 在绘制图像时通常题目会有参考的曲线,在分析新的条件与原曲线的关系的 基础上进行绘制。
题型突破
题型三 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
· ·
高考
重难考向剖析
题型强化训练
题型特点
本题型一般取材于能源、环境问题、化工生产等情
景,题目围绕一个主题,以“拼盘”的形式呈现,将热化 学、化学反应速率、电化学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进 行考查,每个小题相对独立;题目中结合图像、表格、数 据、装置等信息,考查考生的阅读、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答案】 (1)ⅰ.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n(氢气)/n(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 ⅱ.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链烃类 (2)ⅰ.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 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 1∶7.5∶1 【解析】 (1)ⅰ.由题意可知H2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同时是反应的产物,因此会促使 平衡逆向移动,随着n(氢气)/n(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丁烯产率下降。ⅱ.温度 升高则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生成的丁烯会更多,同时由于反应是吸热反应,升 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体系中会含有更多的丁烯;当温度高于590 ℃时,因丁烯 高温会裂解生成短链烃类,导致丁烯的产率降低。(2)ⅰ.由题意可知,反应①、②都是 放热反应,反应①、②中1 mol 丙烯完全反应,分别放出515 kJ和353 kJ热量,两反 应均符合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焓判据;反应①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 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 催化剂 ⅱ.不是 降低温度降低压强
1.图表类分析
①明义:明确图表所呈现的化学含义(图表的含义),如物质的量浓度变化 [质量分数变化]与时间二维关系。
②辨数:通过图表明确相应数学规律,即变化趋势等,如:正向或反向变化、
极值点等。 ③析理:结合题意及图表规律分析确定其对应的化学原理,并提炼出相应变
化规律及原因。
2.图像类分析 ①明标:明晰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化学含义,这是理解题意和进行正确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