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事故分类分级
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
![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9c3013b10661ed9ad51f3fe.png)
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一、事故分类:事故按发生性质分为职工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生产事故、设备事故。
1、职工伤亡事故:职工工作时间在生产岗位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2、交通事故:指企业所属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事故。
3、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4、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5、生产事故:由于违章指挥,或者违反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和劳动纪律,造成停(减)产,以及跑、冒、漏、串物料的事故。
6、设备事故:由于设计、制造、安装、施工、使用、检维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机械设备、动力、电讯、仪表(器)、容器、管道等设备及建(构)筑物等损坏,造成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
事故分级1、职工伤亡事故等级划分: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①一次轻伤1至2人。
②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下(含本数,以下同)(2)一般事故:①一次轻伤3至10人。
②一次重伤1至2人。
③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至30万元以下。
(3)重大事故:①一次轻伤11人以上(含本数,以下同)。
②一次重伤3至10人。
③一次死亡1至2人。
④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至100万元以下。
(4)特大事故:①一次重伤11人以上。
②一次死亡3人以上。
③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2、交通事故等级划分: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①一次轻伤1至2人。
②一次事故财产: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
(2)一般事故:①一次重伤1至2人。
②一次轻伤3人以上。
③一次事故财产损失1000元至30000元。
(3)重大事故:①一次死亡1至2人。
②一次重伤3至10人。
③一次事故财产损失30000元至60000元。
(4)特大事故:①一次死亡3人以上。
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级
![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24a7253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b.png)
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级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级是针对各类事故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影响程度所进行的分类和评定。
目的是为了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级一般可以分为四个等级:特大型、重大型、较大型和一般型。
具体的分类标准如下:特大型事故是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的事故。
当一次事故导致死亡人数超过30人,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或者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的事件,都可以被定义为特大型事故。
重大型事故是指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扩大财产损失的事故。
当一次事故导致死亡人数在10人到30人之间,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或者对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都可以被定义为重大型事故。
较大型事故是指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一定财产损失的事故。
当一次事故导致死亡人数在3人到10人之间,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的事件,都可以被定义为较大型事故。
一般型事故是指造成较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当一次事故导致死亡人数在1人到3人之间,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的事件,都可以被定义为一般型事故。
从分级可见,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级是根据事故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影响程度来进行划分的。
此外,还需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后果等方面对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事故分级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对社会的危害。
通过事故的分级,可以使相关部门对不同级别的事故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防控,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另外,对于事故责任的追究也与事故的分级密切相关。
特大型和重大型事故往往会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和关注,责任追究也会更加严厉。
而对于一般型和较大型事故,责任追究则相对较轻。
因此,在安全生产中,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避免发生事故。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级是对事故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评定的方式。
事故分类和分级
![事故分类和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a9d9df15804d2b160a4ec039.png)
事故分类、分级(讨论稿)一、目的为规范对各种事故及事故隐患的分析处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对与本公司相关的各种事故及事故隐患进行分类、分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对事故及事故隐患的分析与处理。
三、事故的定义及分类根据事故的性质,将事故分为:安全事故、质量事故。
(一)、安全事故安全事故是指人(个人或集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违反其意愿并可能使有目的的活动暂时或永久中止,或迫使之前存续的状态发生暂时或永久改变,造成人员伤亡或(和)财产损失的所有事件的统称。
安全事故包括: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生产事故、设备事故、人员伤亡事故、环境污染事故。
1、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失去控制的燃烧(包括: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破坏性试验中引起非实验体的燃烧;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烧;车辆等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烧),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烧毁的事故。
2、交通事故: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违反交通法规或机械设备故障等造成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3、生产事故: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及管理原因造成停(减)产、跑料、窜料、油气泄漏、化学危险品泄漏,但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
4、设备事故: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机械器具、动力设备、电力通讯设施、仪器仪表、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及建(构)筑物损坏,但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
5、人员伤亡事故:除上述火灾、交通事故外,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职业性疾病、领导指派到公司外从事与本公司有关的活动或在公司内部紧急情况下(如抢险救灾等)所发生的人身伤亡、急性中毒事故。
6、环境事故: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是什么样的?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是什么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8cb111d0524de518964b7d98.png)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是什么样的?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在日常的新闻中,常会出现一些对事故程度的描述,一般来说大家听的比较多的就是重大安全事故和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其实对于这些对事故程度的描述也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并不能随意的使用这些程度性的词汇,那么▲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是什么样的?▲(一)安全事故等级划分轻微事故,死亡0人,重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0元,上报县级,企业处理。
一般事故,死亡1至2人,重伤1至9人(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直经损100万至900万,上报市级,县级处理。
较大事故,死亡3至9人,重伤10至49人,直经损1000万至5000万,上报省级,市级处理。
重大事故,死亡10至29人,重伤50至99人,直经损5000万至1亿,上报国务院,省级处理。
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重伤100人以上,直经损1亿以上,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处理。
以上各条件为或的关系。
符合一项即可定性。
▲(二)其它不同行业还有相应标准:一、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分类1996年11月11日由公安部、原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将火灾事故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1、特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2、重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事故;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3、一般火灾事故: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
凡在火灾和火灾扑救过程中因烧、摔、砸、炸、窒息、中毒、触电、高温辐射等原因所致的人员伤亡,列入火灾人员伤亡统计范围。
安全生产事故级别
![安全生产事故级别](https://img.taocdn.com/s3/m/054ddc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c.png)
安全生产事故级别
《安全生产事故级别》
安全生产事故级别是指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的程度。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安全生产事故分为不同的级别,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事故的发生。
一般来说,安全生产事故级别可以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四个级别。
轻微事故是指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较小,一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恢复;一般事故是指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较大,需要一定时间和资源来修复和处理;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严重,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特大事故是指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极其严重,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环境破坏。
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生产事故,需要采取不同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对于轻微和一般事故,可以通过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应急处理来减少损失和影响;对于重大和特大事故,除了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应急处理外,还需要加强事后救援和恢复工作,以尽快减少损失并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因此,对于安全生产事故级别的划分和管理,企业和组织应该重视起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来进行预防和管理,从而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和影响。
生产事故事件分类与分级
![生产事故事件分类与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ed2df1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2.png)
生产事故事件分类与分级
引言
本文档旨在对生产事故事件进行分类与分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类生产事故的紧急性和严重性。
分类与分级
根据生产事故的性质和后果,我们将生产事故事件分为以下几个分类和分级:
1. 事故原因分类
- 人为因素:人为疏忽、操作失误等
- 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维护不当等
- 环境因素: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
2. 事故后果分级
- 一级事故:造成人员严重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后果
- 二级事故:造成人员轻微伤、财产受损等后果
- 三级事故:只造成轻微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等后果
3. 事故紧急性评估
根据事故的紧急性,我们将其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 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防止进一步的伤害和损失
- 一般情况:需要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但不会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 一般情况:需要关注,但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事故事件
4. 事故处理与预防
根据事故的分类和分级,我们将针对不同的事故采取对应的处理和预防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后果的扩大。
对于一级事故,我们将采取最紧急和有效的措施,并启动应急预案;对于二级和三级事故,我们将根据具体情况在较短时间内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损失。
总结
通过对生产事故事件的分类与分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不同事故的紧急性和严重性。
这有助于我们制定更科学和有效的应急预案,以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以上是对生产事故事件分类与分级的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事故管理制度-事故的分类和分级
![事故管理制度-事故的分类和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83a4597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3.png)
事故管理制度-事故的分类和分级事故是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事件。
无论事故规模大小,都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企业生产、社会安全和民众生命财产都会产生极大危害。
因此,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需建立完善的事故管理制度,加强对事故的防备和管理,适时处理和处置事故,保障企业生产和员工安全。
事故分类一、依照事故发生的地点分1. 生产事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如工业企业的设备故障事故、农业生产中的机械事故等。
2. 交通事故:指车辆行驶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如道路、铁路、水路等交通运输事故等。
3. 公共事故:指发生在公共场所的事故,如商场火灾、水灾、地震等。
4. 居民事故:指居民生活中的各种事故,如家庭用电事故、燃气泄漏事故等。
二、依照事故性质分1. 人为事故:事故是由于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或操作不当引起的,如人为起火、爆炸等事故。
2. 自然祸害事故:是由于自然祸害,如地震、泥石流等引起的事故。
3. 技术事故:是指由于设备、工艺等技术原因引起的事故,如故障设备导致生产停止等。
三、依照事故严重程度分级依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点事故、特别重点事故四个级别。
1. 一般事故: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较小,通常用人民币10万元以内的损失进行定性,如安全生产意外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导致细小的机器设备损坏等。
2. 较大事故: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下,但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或污染环境等,如不可抗力或操作失误等导致设备故障或交通事故等。
3. 重点事故: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至3亿元之间,严重危害人员、财产和环境等,如核电站事故、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等。
4. 特别重点事故: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亿元,对社会产生了重点影响,并导致人员大量伤亡,如天津港爆炸事故、三峡工程事故等。
事故分级的意义事故分类和分级是事故管理制度中的紧要内容。
企业应依据事故分类和分级,实行相应的防备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和削减事故损失的同时也为决策者供给了决策依据,可以订立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等,有效削减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正常的生产和运营。
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
![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f7bb9e3f524ccbff12184ac.png)
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一、事故分类:事故按发生性质分为职工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生产事故、设备事故。
1、职工伤亡事故:职工工作时间在生产岗位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2、交通事故:指企业所属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事故。
3、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4、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5、生产事故:由于违章指挥,或者违反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和劳动纪律,造成停(减)产,以及跑、冒、漏、串物料的事故。
6、设备事故:由于设计、制造、安装、施工、使用、检维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机械设备、动力、电讯、仪表(器)、容器、管道等设备及建(构)筑物等损坏,造成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
事故分级1、职工伤亡事故等级划分: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①一次轻伤1至2人。
②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下(含本数,以下同)(2)一般事故:①一次轻伤3至10人。
②一次重伤1至2人。
③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至30万元以下。
(3)重大事故:①一次轻伤11人以上(含本数,以下同)。
②一次重伤3至10人。
③一次死亡1至2人。
④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至100万元以下。
(4)特大事故:①一次重伤11人以上。
②一次死亡3人以上。
③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2、交通事故等级划分: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①一次轻伤1至2人。
②一次事故财产: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
(2)一般事故:①一次重伤1至2人。
②一次轻伤3人以上。
③一次事故财产损失1000元至30000元。
(3)重大事故:①一次死亡1至2人。
②一次重伤3至10人。
③一次事故财产损失30000元至60000元。
(4)特大事故:①一次死亡3人以上。
事故分类分级和调查处理
![事故分类分级和调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713ad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f.png)
事故分类分级和调查处理1、事故分类1.1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并造成人员伤亡或物资财产损失的事故。
1.2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物资财产损失的事故。
1.3设备事故:由于设计、制造、安装、施工、使用、检维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机械、动力、电讯、仪器(表)、容器、运输设备、管道等设备及建(构)筑物等损坏、造成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
1.4生产事故:由于指挥错误,或者违反工艺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造成停、减产,以及跑料、串料的事故。
1.5交通事故:车辆、船舶在行驶航运中,由于违反交通、航运规则,或因机械设备故障造成车辆、船舶损坏、物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事故。
1.6人身事故:工作时间在生产岗位劳动过程中,除上述五类事故外,发生的与工作有关的人身伤亡或急性中毒事故。
1.7职业病危害事故:指导致职业病发生的事故。
2、事故分级2.1为便于事故管理,本公司根据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按照员工所受伤害程度和伤亡人数分类如下:①类: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②类: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③类:死亡事故,指发生1人以上死亡事故;④类: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⑤类: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⑥类: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2根据上述事故的分类;对事故的处理权限规定如下:(1)①类事故由所在单位负责事故的最后处理,并将《事故报告处理表》及时送安全主任备案;(2)②类事故由事故所在部门填写《事故报告处理表》提出处理意见后,由安全主任提出意见,最后由总经理审批。
(3)③类至⑥类事故,所在部门经理立即向总经理报告,并报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请求调查处理。
安全事故的分级及其级别标准-重特大安全事故标准
![安全事故的分级及其级别标准-重特大安全事故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e44b7bb336c1eb91b375d35.png)
安全事故的分级及其级别标准一、道路交通事故分类: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 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二、安全生产事故分级:一般事故,死亡1至2人,重伤1至9人(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直经损100万至900万,上报市级,县级处理。
较大事故,死亡3至9人,重伤10至49人,直经损1000万至5000 万,上报省级,市级处理。
重大事故,死亡10至29人,重伤50至99人,直经损5000万至1 亿,上报国务院,省级处理。
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重伤100人以上,直经损1亿以上, 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处理。
三、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分类:1996年11月11日由公安部、原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将火灾事故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1、特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10 人以上(含10人,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2、重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事故;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3、一般火灾事故: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
凡在火灾和火灾扑救过程中因烧、摔、砸、炸、窒息、中毒、触电、高温辐射等原因所致的人员伤亡,列入火灾人员伤亡统计范围。
其中死亡以火灾发生后7天内死亡为限,伤残统计标准按原劳动部的有关规定认定。
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
![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e6b215f81c758f5f71f6776.png)
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一、事故分类:事故按发生性质分为职工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生产事故、设备事故。
1、职工伤亡事故:职工工作时间在生产岗位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2、交通事故:指企业所属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事故。
3、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4、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5、生产事故:由于违章指挥,或者违反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和劳动纪律,造成停(减)产,以及跑、冒、漏、串物料的事故。
6、设备事故:由于设计、制造、安装、施工、使用、检维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机械设备、动力、电讯、仪表(器)、容器、管道等设备及建(构)筑物等损坏,造成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
事故分级1、职工伤亡事故等级划分: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①一次轻伤1至2人。
②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下(含本数,以下同)(2)一般事故:①一次轻伤3至10人。
②一次重伤1至2人。
③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至30万元以下。
(3)重大事故:①一次轻伤11人以上(含本数,以下同)。
②一次重伤3至10人。
③一次死亡1至2人。
④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至100万元以下。
(4)特大事故:①一次重伤11人以上。
②一次死亡3人以上。
③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2、交通事故等级划分: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①一次轻伤1至2人。
②一次事故财产: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
(2)一般事故:①一次重伤1至2人。
②一次轻伤3人以上。
③一次事故财产损失1000元至30000元。
(3)重大事故:①一次死亡1至2人。
危险事故预案文件
![危险事故预案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5a43a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b.png)
一、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办法》3.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4. 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二、预案编制目的为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及时、有效地控制、处理各类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坍塌、泄漏、触电等。
四、事故分类及分级1. 事故分类:(1)一般事故:造成1人以下轻伤或者财产损失在10万元以下的事故;(2)较大事故:造成1人以上轻伤或者财产损失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3)重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轻伤或者财产损失在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4)特别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轻伤或者财产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2. 事故分级:(1)一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2)二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3)三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4)四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2)副总指挥:由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担任;(3)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应急处理工作;(2)制定事故应急处理方案;(3)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工作;(4)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
3. 各部门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2)生产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和救援;(3)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事故现场设备的安全保障;(4)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保障和调配;(5)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
六、事故报告程序1.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报告;3. 上级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d41348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b.png)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是对生产环境中发生的事故严重程度的分类。
根据事故的影响和损失程度,事故等级可以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四个等级。
轻微事故是指造成轻微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通常对生产过程和公司运营影响较小,但仍然需要及时处理和报告。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较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对生产环境和公司经营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采取较为严肃的措施进行处理和调查。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较大规模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对生产环境和公司经营产生严重影响,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
重大事故则是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对公司生产和经营产生严重的影响,可能导致公司的破产和关闭,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处理,以避免再次发生同类事故。
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需要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事故,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救援和安抚,以及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通过及时的处理和严格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员工和公司的安全和稳定。
事故报告,分类分级
![事故报告,分类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6478f9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0.png)
事故报告和分类分级的具体要求可能会根据地区和行业的
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原则和要求:事故报告:
1.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
相关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2. 事故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3. 事故报告应及时、准确、完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进行上报。
事故分类:
事故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事故的性质、
原因、损失程度等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事故可以分为以下
几类:
1. 轻微事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或人员轻微伤害的事故。
2. 一般事故:造成一定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的事故。
3. 重大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4. 特大事故:造成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事故分级: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可以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来说,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级:
1. 一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2. 二级事故: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3. 三级事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的事故。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行业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
生产安全事故和事件的分类和分级
![生产安全事故和事件的分类和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d89386db4028915f804dc2c7.png)
生产安全事故和事件的分类和分级生产安全事故类别分为:(一)工业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场所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单位员工和非单位人员人身伤亡、急性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不包括火灾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二)道路交通事故:是指所属单位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三)火灾事故:是指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以下情况也列入火灾统计范围:民用爆炸物品爆炸引起的火灾;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蒸汽、粉尘以及其它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和爆炸引起的火灾;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需要组织扑灭的事故,或者引起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车辆、船舶以及其它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事故,或者由此引起的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具体细分为三级:1.一般A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一般B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轻伤,或者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一般C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轻伤,或者1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生产安全事件分为工业生产安全事件、道路交通事件、火灾事件和其他事件四类。
《安全管理制度》之事故管理制度-事故的分类和分级
![《安全管理制度》之事故管理制度-事故的分类和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a0c6cb12be1e650e53ea9912.png)
事故管理制度-事故的分类和分级第一条事故分类。
1.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2.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3.设备事故:由于设计、制造、安装、施工、使用、检维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机械、动力、电讯、仪器(表)、容器、运输设备管道等设备及建(构)筑物等损坏造成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
4.生产事故:由于指挥错误,或者违反工艺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造成停产、减产以及井喷、跑油、跑料、串料的事故。
5.交通事故:车辆、船舶在行驶、航运过程中,由于违反交通、航运规则或因机械故障等造成车辆、船舶损坏、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事故。
6.人身事故:除上述五类事故外,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与工作有关的人身伤亡和急性中毒事故。
第二条上报集团公司事故。
炼化企业上报集团公司事故: 1.一般事故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事故:(1)一次事故造成重伤1~9人;(2)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2人;(3)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及以上、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4)一次事故跑油、料在10吨以上。
(5)一次事故造成3套及以上生产装置或全厂停产,影响日产量的50%及以上。
2.重大事故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重大事故:(1)一次事故造成重伤10人及以上;(2)一次事故造成死亡3~9人;(3)一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及以上,500万元以下(不含500万元)。
3.特大事故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特大事故:(1)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0人及以上;(2)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及以上。
油田企业上报集团公司事故:1.事故等级划分(1)一般事故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为一般事故。
A.一次事故造成重伤1~9人; B.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2人; C.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2)重大事故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为重大事故。
事故分类标准
![事故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273cf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0.png)
事故分类标准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等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意外事件。
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事故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事故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故的特点和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按照事故发生的领域分类。
1. 生产事故,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采矿业生产等领域。
生产事故可能导致工人受伤、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后果。
2.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上交通和航空交通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包括车辆碰撞、火车脱轨、船只沉没、飞机失事等情况。
交通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交通拥堵、交通工具损坏等后果。
3. 日常生活事故,日常生活事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包括家庭事故、学校事故、休闲娱乐事故等。
日常生活事故可能导致个人受伤、财产损失、心理创伤等后果。
二、按照事故的原因分类。
1. 人为事故,人为事故是指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违章行为、疏忽大意等原因导致的意外事件。
人为事故可能包括工人操作失误、驾驶员违章行为、学生校园安全意识不强等情况。
2. 自然灾害事故,自然灾害事故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意外事件,包括地震、台风、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事故可能导致房屋倒塌、农田受灾、人员伤亡等后果。
3. 设备故障事故,设备故障事故是指由于设备损坏、技术故障、材料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的意外事件。
设备故障事故可能包括机械设备故障、电气设备故障、建筑材料质量问题等情况。
三、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分类。
1. 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轻微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通常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和赔偿解决。
2. 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较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可能需要进行调查和处理,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可能引起社会公共安全事件,需要进行全面调查和处理,以防止事故扩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产平安事故类别分为〔集团公司〕:〔一〕工业生产平安事故,是指在生产场所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企业员工和企业外人员人身伤亡、急性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不包括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
〔二〕道路交通事故,是指本单位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三〕火灾事故,是指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以下情况也列入火灾统计范围:民用爆炸物品爆炸引起的火灾;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蒸汽、粉尘以及其它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和爆炸引起的火灾;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需要组织扑灭的事故,或者引起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车辆、船舶以及其它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事故,或者由此引起的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 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具体细分为以下三级:1.一般事故 A 级,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 人以上轻伤,或者 100 万元以上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一般事故 B级,是指造成 3 人以下重伤,或者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轻伤,或者 10 万元以上 1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一般事故 C级,是指造成 3 人以下轻伤,或者 1000 元以上 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五〕其它性质较为严重和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包括:1.涉险 10 人以上,或者造成 3 人以上被困或下落不明,或者紧急疏散人员 500 人以上和住院观察治疗 20 人以上的事故。
2.危险化学品大量泄露,或者大面积停电,或者危及重要场所和设施平安的事故。
3.涉外事故,或者影响较大的其他事故。
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交通事故分类标准〔公安部1991 年 12 月〕1.道路交通事故分为以下四类: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缺乏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缺乏200元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缺乏3万元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缺乏6万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2.在事故统计中,死亡仍以事故发生后7天内死亡为限;重伤,按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执行;轻伤,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执行;财产损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财产直接损失折款,不含现场抢救〔险〕、人身伤亡善后处理的费用,也不含停工、停产、停业等所造成的财产间接损失。
在事故处理中,死亡不以事故发生后7天内死亡的为限;重伤、轻伤同样按上述标准确定;财产损失,还应包括现场抢救〔险〕、人身伤亡善后处理的费用,但不包括停工、停产、停业等所造成的财产间接损失。
三、火灾事故分级火灾事故分级与第一条“生产平安事故分类标准〞一致。
四、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86〕事故严重程度分类:轻伤事故 : 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a.重大伤亡事故 : 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b.特大伤亡事故 : 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五、环境污染事件分类〔长城钻探公司〕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集团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环境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和重大环境事件〔Ⅰ级〕、较大环境事件〔Ⅱ级〕、一般环境事件A 级〔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B 级〔Ⅳ级〕。
1、特别重大和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凡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为重大或特别重大环境事件:(1〕发生 10 人及以上死亡,或 50 人及以上中毒〔重伤〕;(2〕区域生态功能局部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直接经济损失在 5000 万元以上,疏散群众超过 1 万人;(4〕Ⅰ、Ⅱ类放射源丧失、被盗或失控;(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6〕发生在环境敏感区的油品泄漏量为 15 吨以上,以及在非环境敏感区油品泄漏量超过 100吨的污染事件。
2、较大环境事件〔Ⅱ级〕凡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1〕发生 3-9 人死亡,或 10-50 人中毒〔重伤〕;〔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5000 万元,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Ⅲ类放射源丧失、被盗或失控;(4〕发生在环境敏感区的油品泄漏量为 1-15 吨,以及在非环境敏感区油品泄漏量为 15~100 吨的污染事件。
3、一般环境事件 A 级〔Ⅲ级〕。
凡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1〕发生 1-2 人死亡,或 3-9 人中毒〔重伤〕;(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直接经济损失在100-1000 万元,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3〕Ⅳ、Ⅴ类放射源丧失、被盗或失控;(4〕发生在环境敏感区的油品泄漏量为 1 吨以下。
4、一般环境事件 B 级〔Ⅳ级〕。
凡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B级:(1〕发生 1-2 人中毒〔重伤〕,或 3-9 人轻微中毒〔轻伤〕;(2〕因环境污染造成作业区域纠纷,经济损失在 10-100 万元左右;〔3〕发生油品或钻井液泄漏量为 5 吨以下。
六、职业病危害事故〔卫生部2002 年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方法〕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一〕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 人以下的;〔二〕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或者死亡 5 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 5 人以下的;〔三〕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 50 人以上或者死亡 5 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 5 人以上的。
七、放射事故〔环保总局 2006 年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丧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 人以上〔含 3 人〕急性死亡。
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丧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 2 人以下〔含 2 人〕急性死亡或者10 人以上〔含 10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丧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 9 人以下〔含 9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丧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其中,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涉及 2 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丧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平安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 6 天〕发生 5 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涉及 2 个以上的县〔市〕。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 ( 地) 行政区域内 , 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 20 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涉及 2 个以上市〔地〕。
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 1 周内发病 30 例以上,或涉及 2 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涉及 2 个以上县〔市〕,1 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 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 2 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 100 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 10 例以上死亡病例。
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50 人以上,或死亡 5 人以上。
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的。
13.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 5 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 ( 市) 行政区域以内。
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 ( 市) 行政区域内 , 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 10 例以上,或涉及 2 个以上县〔市〕。
3.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 1 周内发病 10-29 例,或涉及 2 个以上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
4.一周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 5 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 1 倍以上。
5.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6.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 100 人,或出现死亡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