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复习
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专题复习四 法律护我成长

复习专题四法律护我成长考纲要求考点1 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考点2 违法和犯罪行为1.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2.了解违法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考点3 法律护我成长1.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3、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自主梳理考点1 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读1.法律的特征。
(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行为规范?)七下P87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考点2 违法和犯罪行为解读1.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种?)七下P93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分类: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一般违法和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有什么区别?七下P93.94根据违法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违法情节比较轻微,社会危害性比较小,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严重,是犯罪行为。
3.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七下P94含义: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基本特征: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中考政治总复习 法律护我 (共31张)

1.法律、道德和纪律的区别 2.法律的含义与特征 3.法律的规范作用的表现:①规范作用;②评价作用;③保护作 用 4.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5.我国制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 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6.处处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7.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必要性 8.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23.熟悉各种警示标志,是青少年进行自我保护必不 可少的内容。下列警示标志按顺序正确对应的是 ( A)
A.禁打手机——禁止掰门——禁止游泳——禁止吸烟 B.禁止通话——禁止掰门——禁止游泳——禁止吸烟 C.禁止通话——禁止触摸——禁止下水——禁止明火 D.禁打手机——禁止触摸——禁止游泳——禁止明火
12.司法机关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 B ) A.处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B.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C.教育和惩罚并重的原则 D.只教育不惩罚的原则
13.学校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你认为学校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 ) ①体罚学生,但没有伤害其身体 ②组织学生勤工俭学,适当参加一些体力劳动 ③将美术、音乐课改上语文、数学课以提高升学率 ④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生在学校的情况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法律的约束力( B ) A.只针对违法犯罪分子 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 C.具有个别性 D.只针对本国公民
4.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是 (C ) A.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 安管理处罚条例 B.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宪 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 法
初三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复习

初三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复习一、法律的定义和作用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一切法规的总称。
它是维护国家权力、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法律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社会秩序:法律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
2.保障公民权益:法律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公民享有平等、自由和正义的权利。
3.促进社会发展:法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通过法律规定和保护财产权利,鼓励人们积极投资创业,推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二、了解我国法律的特点我国法律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点:我国法律体系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民法典为基本法,各个领域的法律相互配套,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2.法律的普通适用性:我国法律适用于全体公民,无论身份、地位和职业,一律平等,都必须依法行事。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效力普遍适用。
3.法律的进步性:我国法律不断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律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
法律的进步性保证了法律始终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法律对我成长的影响作为一个初中生,法律对我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法律教育的普及让我懂得了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知道了法律是保护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
其次,法律规定了社会行为的准则,让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行为和处理问题,注重自己的言行和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此外,法律也规定了我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我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四、法律常识的学习和运用了解和学习法律常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遵守法律规定的各项行为准则,注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问题,保护自己的权益。
当我们遇到侵犯自身权益的行为时,可以依法维权,寻求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五、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培养和提升法律意识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
中考政治复习讲解与训练15法律护我成长

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讲解与训练(十五)法律护我成长一、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2、能力目标:(1)通过收集典型案例,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及其意义;(2)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自我保护意识;(2)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重点问题分析:联系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具体事例,分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通过列举违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与行为特别是游戏厅、网吧,使未成年辍学等,明确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既是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同时也要明确作为未成年人要增强法制观念和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运用法律,依法自我保护,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九年级学生张平在回家的路上,看见无业人员王某拦住本校学生刘某要钱,张平迅速到附近商店打“110”报警。
警察很快赶到,抓获王某等人。
对张平的行为,正确的评价是( C )①张平的做法很机智②张平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③张平不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④张平履行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据统计,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B )①、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②、社会不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③、青少年不能抵制社会的不良诱惑④、青少年不懂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就在高考前,其弟被别人打伤了,王某没有多想,纠集了几个人,将打他弟弟的人打成重伤。
结果王某因为“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其报考大学的意愿化成了泡影。
此事给我们的教训是( C )①、受到不法侵害时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王某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以致违法犯罪③、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④、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忍气吞声,否则任何方式都可能使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4、某市有关部门联合行动,查缴涉及暴力、色情等内容的“口袋书”,净化图书市场,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专题复习四 法律护我成长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塑造自我。
中考知识精讲,考点梳理。
1.1 自尊自信。
1.自尊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
(2,表现: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2,自尊的重要意义。
(1,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2,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形成健康人格。
有了自尊,我们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
3,自尊对人的情绪的影响。
当自尊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快乐、振奋、自信这种积极、肯定的情绪;相反,当自尊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失望忧愁,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
4,尊重他人的必要性。
(1,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关系: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2,尊重他人的意义: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无论是谁,尊重他人既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5,自尊和知耻。
(1,自尊心和羞耻心的关系:自尊心和羞耻心互为表里, 自尊始于知耻。
(2,羞耻心的作用:有了羞耻心,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难为情;有了羞耻心,我们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有了羞耻心,我们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
6,如何学会自尊,树立一个人的尊严?一个人的尊严是依赖自尊的行为树立的。
因此,我们不应做出欺骗、贪婪、损人利己、卑躬屈膝、阿谀奉承、见利忘义等有损人格的行为。
走出自卑,洁身自爱,树立自信,克服自负和虚荣。
7,自卑心理。
(1,含义: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2,表现:当我们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就可能陷入自卑。
(3,原因: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甚至自暴自弃。
(4,危害:妨碍我们建立快乐的人生,不利于人际关系协调,不利于身心健康,不利于事业成功,甚至会导致轻生。
8,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卷 知识复习提纲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卷知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和法律的定义及特点-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及区别- 道德对法律的制约和引导作用- 法律对道德的保护和规范作用第二单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分类- 公民的基本权利:生存权、教育权、劳动权- 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法律、奉献社会、维护公共秩序-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的平衡第三单元: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制教育- 公民的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公民参与法制建设的途径:守法、执法、学法、用法第四单元:家庭与法律- 家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家庭成员间关系的法律保护- 强化家庭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和方法第五单元:学校与法律- 学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学校中的法律教育与管理-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学生违法行为的处理及法律责任第六单元:社会与法律- 社会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社会治理的法律保障- 公民在社会中的法律权益及维护方法- 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方式第七单元:网络与法律- 互联网的特点和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法律问题和风险- 互联网法治与个人网络安全- 公民在网络空间中的权益保护及责任意识第八单元:法律与公民安全- 公民安全的重要性及法律保障- 公民在安全中的权益和义务- 公民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知识的应用第九单元:法律与经济- 法律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和重要性- 公民的经济权益和义务- 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问题和风险- 经济领域中的法治建设和公民责任第十单元: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公民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地位和权益- 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的培养- 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和使命注意:以上提纲仅供参考,具体复习内容可以根据教材来确定,重点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案例分析。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八课第一框笔记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八课第一框笔记摘要:一、前言二、笔记内容概述三、详细内容1.法律的涵义a.法律的概念b.法律的作用2.法律的特征a.法律的特点b.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3.法律的种类a.宪法b.普通法律4.法律的制定和实施a.法律的制定b.法律的实施5.法律的作用a.维护社会秩序b.保障公民权益6.法律意识a.法律意识的重要性b.如何提高法律意识四、总结正文:一、前言在九年级上册政治第八课第一框中,我们学习了关于法律的一些基本知识。
这一课的重点是让我们了解法律的涵义、特征、种类、制定和实施,以及法律的作用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二、笔记内容概述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法律的涵义2.法律的特征3.法律的种类4.法律的制定和实施5.法律的作用6.法律意识三、详细内容1.法律的涵义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由国家制定、颁布并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
它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规范社会行为,以及调整社会关系。
2.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以下特征: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强制力。
b.法律是普遍适用的,对所有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c.法律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
3.法律的种类法律分为宪法和法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用于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行为规范。
4.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法律的制定是指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过程。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三个方面。
5.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使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序进行,维护社会稳定。
b.保障公民权益:法律对公民的权益给予明确保护,使公民在合法行为受到侵害时能够得到救济。
6.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指公民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以及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行为。
提高法律意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通过学习九年级上册政治第八课第一框,我们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初三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初三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本文档旨在梳理初三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复政治学科。
一、国家
-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人民共同的组织形式,是统治者管理国家事务的凭借,具有政权、领土、主权等特征。
- 国家的成立条件:独立的领土、人口、政权。
- 国家的主权:国家在一定的疆域内,独立地进行统治和管理的权力。
- 国家的权力划分:行政权力、立法权力、司法权力。
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公民的权利:、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利等。
- 公民的义务:遵守国家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参加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等。
三、政治权力
- 政治权力的来源:合法性和合法性两个层面。
- 权力的制约与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相互制约和分立,互相平衡。
- 民主政治:民主选举、平等权利、多党制、等。
四、国家和个人的关系
- 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国家的发展需要个人的支
持和付出,而个人也需要国家提供保障和发展机会。
- 国家的履行职责: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益、提供公共
服务等。
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 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选举、议政、参政等。
- 重要的参政形式:代议制、群众性组织、基层民主等。
以上是初三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梳理,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大家认真复习,加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道德与法治是九年级上学期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帮助学生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下面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道德与法律1.道德的基本概念:道德是人们根据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对行为的好坏、善恶和正当与否进行评判的一种精神品质。
2.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基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价值观的变化和人们的需要,道德行为有其时代性,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判断。
3.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公布、实施和维护的,通过强制力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一种制度。
4.遵守法律的意义:遵守法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5.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6.不守法律的后果: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会造成社会纷争和矛盾,严重的会破坏社会秩序。
7.自觉守法、自愿作为:守法应该是人们的自觉行为,要自愿遵守法律,理解法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第二单元:国家与公民1.国家的基本概念:国家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政治实体,具有社会政治组织、领土和主权等特征。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言论信仰、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平等权利等权利;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爱护公共财产、有爱国情怀等义务。
4.公民的权利保障:国家通过宪法和相关法律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并设立相关机构负责保障和监察。
5.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公民可以通过选举和被选举参与国家事务,并通过舆论监督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6.尊重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尊重公民权利可以使国家和社会更加公正、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第三单元:中华文明与法治思想1.中国法制的历史渊源:中国的法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法制度和君父制。
2.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文明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3.道家的法治思想: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倡导有序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初中政治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

参考答案:A B B C C
6. 2009年1月12日,李长春在中央文明委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强力净化社会 文化环境,着力解决网络、网吧、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存 在的问题,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上述反映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习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7.为了净化网络环境,让未成年人能够放心地上网,自2009年1月以来七部 委联手开展整治网络低俗之风行动。这一行动的开展( )①可以从根本 上净化社会风气,遏制文化垃圾滋长蔓延 ②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 护 ③符合我国法律禁止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行为的要求 ④是弘扬 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表现 A. 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③ D.①②③④ 8.放学路上,小丽走至偏僻处,迎面来了几个不良少年,强迫她把身上 的钱交出来……请你帮小丽选择几种最佳自我保护方法( ) ①巧妙周 旋,机智脱逃 ②不顾一切,与之硬拼 ③交出钱财,保护自己 ④记住特 征,及时报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七年级学生亮亮的母亲早逝,去年父亲因为车祸也离他而去。父亲留 下遗产十万元,房子—套。父亲去世后,多年不来往的叔叔坚决要求分割遗 产。无奈之下,亮亮将叔叔告上法庭,经法院判决,亮亮继承父亲的全部遗 产。亮亮将叔叔告上法庭的行为( ) A.是为获得遗产而不择手 段 B.属于行政诉讼 C.是 采用非诉讼手段解决纠纷 D.是采用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在我国未满 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 A.14 B.16 C.17 D.18
九年级上册道法第四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道法第四单元的知识点包括:
1.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包括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等。
2.知道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
方式,如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批评和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等。
3.懂得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参与意
识。
4.了解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5.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性,理解发
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6.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以及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和途
径。
7.懂得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
族团结的意识。
8.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以及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9.了解我国公民行使权利应遵循的原则,如尊重他人的权利、合法行使权利
等。
10.懂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方式,如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道法第四单元的主要知识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4、 学校保护基本要求包括四个方面
• 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 各种人才。(介绍党的教育方针) • ②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 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 ③保护未成年人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5、 社会保护:
• 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内容:包 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 精神保护等方面。 • 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 • ①各级政府应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 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生开放。 • ②营业性舞厅、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 未成年人进入。 • ③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想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 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 除外。 • ⑤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 的未成年人,应当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 9、 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 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我国 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是家庭保护。 • 10、 “民告官”的诉讼行为是指“行政诉 讼”。行政诉讼案件的被告,始终是:我 国各级的人民政府。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 例的案件,公民可以到公安机关检举、控 告。对公安人员在审问犯罪嫌疑人时搞刑 讯逼供行为,受害者应向人民检察院起诉。
16、刑事诉讼含义:
•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 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 惩罚罪犯的活动。分类:(1)公诉案件: 是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程序: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审判、 执行);(2)自诉案件:是不经公安、检 察机关立案、侦察,由刑事案件被害人直 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程序:立案、 审判、执行)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法律知识点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 进行。
自觉履
行义务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则要承担相应的
法律责任。
原因: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 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 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自身因素)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 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 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青少年地位)
保障人 权的要 求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司法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 权理想变成现实。
注: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
策
式。(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 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监
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
督
具体体现。
民主协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
商
特优势。
民主管
理
积极参与村委会、居委会、社区事务的管理。
2019
1•感受法律的尊严,预防违法犯罪
考点
主干知识
法律
特征
九年级总复习:七年级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

中考题:
一.选择题 1.(2011.中考.1题)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 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一个现代公民 成熟的标志是( )
A
A.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尊严 B.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年3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通过“小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次草案第五条 规定赋予校车通行优先权( ) ①.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②.符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社会保护的要 求 ③.符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学校保护的要 求 ④.符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司法保护的要 求
D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3.(2013.中考题)“未成年人犯罪 背板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对 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兵役法对封 存信息进行保密”这一规定体现了对 未成年人的( ) D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二.判断题
1. (2012.13)在我国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 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刑事诉讼。 ( × ) 2.(2013中考)打官司指的是诉讼,诉讼是解决民 事纠纷的重要途径。( ×) 3.(2015中考.)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 的有效手段。( ×)
了解并正确认识这四道防线;自觉运用这四 道防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说明:考生就若能就四道防线中的某一方面谈如何运用这 四道防线维权且观点正确亦可得分)
三.简答题
1.(2011)年中考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未成年 人保护法中为未成年人设置了四道防线 (1)请说出这四道防线分别是什么?(2分)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2)面对着四道防线,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什么?(1分)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社会法制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社会法制上册知识点
归纳
本文将对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社会法制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法律、法规与道德
- 法律、法律咨询服务与法制意识
- 法规的概念与种类
-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第二单元: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权益
- 公民的基本权益与义务
- 公民的法律意识
- 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
第三单元:个人权利的保护
- 人权的概念与种类
- 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
- 保护劳动者权利的法律
第四单元:司法机关与法律途径
- 司法机关的职责与作用
- 法律途径与维权方式
- 诉讼与非诉讼解决纠纷的区别与联系第五单元:网络与法律
- 网络法规及其约束力
- 网络言论与法律
- 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保护
第六单元:公民参与和法治建设
- 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形式与途径
- 公民通过法律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 法治建设与社会进步
通过这份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社会法制上册所涉及的知识点。
希望这份文档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部编版《道德与法律》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根据部编版《道德与法律》九年级上册知
识点整理
根据部编版《道德与法律》九年级上册的内容,以下是知识点的整理:
第一单元:法律与法治
-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范,道德是个人行为的规范,二者相辅相成,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 法律的特点:普遍性、必然性、规范性、可操作性、保障性等。
- 法律的分类: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不同领域的法律。
- 法律的制定与修改: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需经过法定程序,以保障合法性和公正性。
第二单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公民的权利:、宗教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等权利,公民享有的权利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 公民的义务:遵守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履行家庭义务、保护环境等。
第三单元:侵权与维权
- 侵权行为:对他人的人身、财产、名誉等合法权益实施的侵
害行为。
- 维权意识:公民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维权途径: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四单元:预防与处理犯罪
- 犯罪行为:指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
- 预防犯罪:提高法律意识、预防校园欺凌、加强网络安全等,可以有效预防犯罪的发生。
- 处理犯罪:犯罪需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调查、取证、拘留和
审判等程序。
以上是根据部编版《道德与法律》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整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三政治复习(法律)基础知识复习

初三政治基础知识复习第一单元(1-3课)1、成长在社会,要求我们:感受社会变化,关心社会发展,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2、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4、承担的责任,最重要的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
5、学会亲近社会要做到:不做“看客”,遵守社会公德,善于明辨是非;6、自觉服务社会要做到:忠于职守(首先),乐于奉献。
7、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8、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进入中国,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日益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9、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是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10、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1、人生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可能遇到挫折。
说明: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挫折或者给人打击,或者给人一种教育与磨练。
说明: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
12 、挫折给人一种教育与磨练,使人奋起和成熟。
说明:挫折也是财富。
13、克服考试过度焦虑,关键是要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方法。
14、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15、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第二单元(4-5课)1、合作与分工的关系是: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分工的必然结果。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根本原因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3、要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地区经济合作,也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合作。
初三政治法律常识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三政治法律常识复习知识点总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重要规矩。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还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各方面还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用法律规范他们的行为,也需要法律对他们进行保护,这就要求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护法,逐步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争做一名新世纪的合格公民。
一、法律1、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主要特征: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我国法律的本质: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一位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律也正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5、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
(5)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6、公民怎样依法行使权利:(1)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3)要尊重他人的权利;(4)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5)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有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但必须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7、公民怎样自觉履行义务:(1)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去做(2)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
(3)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就坚决不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复习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
【复习目标】:
知道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知道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情感目标】:
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体会家长、学校、社会、国家给予九牛二虎之力深深、浓浓的爱。
【复习方法】:学生自读教材,学生总结,老师点拨,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二、复习课:
(一)出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通过复习应达到的程度:
(二)学生读书解决如下问题:
1.《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什么?p103
保护的对象是年龄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
2.《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做了哪些方面的规定?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3.什么是家庭保护?家庭保护有什么重要意义?p104
(1)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2)家庭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
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4.什么是学校保护?学校保护有什么意义? p104
(1)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2)未成年人有很长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职工对未成年人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5.什么是社会保护?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105
(1)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6.什么是司法保护?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106
(1)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2)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等等。
7.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p108
(1)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2)诉讼(“打官司”),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果采取别的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权益时,就用诉讼的手段。
8.我国诉讼的种类及其含义p111
我国诉讼分为三类: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1)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
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罪犯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