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系改错总结及例题
机械设计轴系结构改错(适用期末、专接本、考研)(推荐文档)
![机械设计轴系结构改错(适用期末、专接本、考研)(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003626ea76e58fafbb00369.png)
机械设计轴系结构改错题结构改错原则1.保证轴的定位;2.保证轴上零件轴向、周向定位和固定;3.考虑轴的加工工艺性;4.考虑轴及轴上零件的装拆和调整;5.轴的受力合理、减少应力集中,提高轴的强度。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箭头左侧图中红圈为错误,右侧为改正)一、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1.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2.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3.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4.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二、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1.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1)一定要成对使用;2)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如图a)或反装(如图b);3)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2.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1)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2)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3.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30000型或70000型4.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5.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
三、键槽的常见错误:1.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条直线上;2.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四、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1.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背面;2.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采用垫片调整轴承的间隙问题;3.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例子:重点:(1)轴系上零件的选用及结构表达;(2)支点轴向固定结构;(3)轴系上零件的相互位置关系(动件与静件接触、轴上零件定位和固定);(4)结构工艺性(加工、装拆、调查);(5)润滑和密封;(6)绘图表达等其他错误。
此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如下:(1)凸缘式半联轴器无法联接,缺少联接螺栓孔;(2)联轴器孔应该打通;(3)联轴器周向未定位,应添加定位平键;(4)联轴器轴向未定位,在配合轴段应留有定位阶梯;(5)箱体外壁的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没有分开,会造成轴承端盖安装不可靠或精加工面过大等问题;(6)轴与轴承端盖间应留有间隙。
轴系结构改错的题目
![轴系结构改错的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73280e8f9ec3d5bbfd0a7472.png)
轴系结构改错题(共8题)1、 在图示轴的结构图中存在多处错误,请指出错误点,说明出错原因,并加以改正。
图4-1解:○1.无垫片;○2无间隙、无密封○3键太长○4无定位轴肩○5无轴肩 ○6套筒高于内圈高度○7轴和轮毂一样长,起不到定位作用; ○8无定位;○9无垫片○10采用反装。
修改后图:162873549102、指出图中的结构错误(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
3、解:画出的正确结构图如图。
①固定轴肩端面与轴承盖的轴向间距太小。
②轴承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
③轴承内环和套简装不上,也拆不下来。
④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⑤轴承外圈内与壳体内壁间应有5-8mm间距。
⑥与轮毂相配的轴段长度应小于轮毂长。
⑦轴承内圈拆不下来。
3、指出图中的结构错误(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
解:画出的正确结构图如图。
①轴的右端面应缩到联轴器端面内1~2mm,轴端挡圈压到联轴器端面上,与轴端面留有间隙;②联轴器与透盖不能接触,联轴器应右移;③联轴器与轴配合直径应小一点,形成轴肩定位;④联轴器处联接平键与蜗轮处联接平键应在一条线上;键与毂孔键槽底面间应有间隙;⑤右轴承内圈左端面只能与套筒端面接触,与轴肩端面应有间隙,所以套筒内轴颈右端面应左移1~2mm;⑥与蜗轮轮毂配合轴颈长度应比轮毂长短1~2mm,轴颈右端面缩进去;⑦左轴承内圈不能被轴环全挡住,轴环左部轴径减小至内圈厚度的2/3左右;⑧透盖和闷盖外圆外侧应倒角,与箱体间均应有调整垫片。
⑨轴的左端伸出轴承内圈过长,应缩短一点。
4、指出图4-2中的结构错误,轴承采用脂润滑(有错处有编号,分析错误原因,说明改正措施)。
解:1.应设密封圈并留间隙;2.套筒不可同时接触内、外圈;3.轮毂应比轴段长1-2mm;4.联轴器应给定位台阶;5.应有绩作用向定位;6.此处不必卡圈固定内圈;7.轴承内圈装入应有台阶;8.联轴器应为通孔,且应有轴端档圈固定;9.箱体端盖应有加工凸台并加垫片;10.轴环高不能超过内圈厚度;11.键太长,套筒不能起定位作用;12.轴承盖凸缘内应切倒角槽;13.应加挡油环。
轴系改错大全,老师总结
![轴系改错大全,老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35f62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7.png)
轴系不平衡的定 义
轴系不平衡的原 因
轴系不平衡的危 害
轴系不平衡的解 决方法
轴系振动问题及原因分析
转子不平衡: 转子质量分布 不均匀,导致 转动时产生离
心力
转子不对中: 转子轴线与轴 承中心线不重 合,导致振动
轴承问题:轴 承磨损、损坏 或松动,导致
振动
轴系连接问题: 轴系连接松动 或刚度不足,
导致振动
外部干扰:电 机、传动装置 等外部因素对 轴系产生干扰,
导致振动
轴系安全问题及原因分析
轴系松动:由于安装不当或维护不及时,导致轴系松动,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
轴系磨损:长期使用或维护不当,导致轴系磨损严重,影响机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轴系断裂:由于材料缺陷或加工不当,导致轴系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断裂,造成严重事故。
轴系改错大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轴系改错的基本原则 轴系改错的步骤和方法 总结与展望
轴系改错概述
轴系改错的常见问题及原 因分析
轴系改错的注意事项和技 巧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轴系改错概述
轴系改错的重要性
提高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减少故障和维修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轴系改错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提高轴系传动效率, 减少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意义: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 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
修成本
03
轴系改错的基本原 则
保持轴系平衡
轴系不平衡的危害:导致轴承磨损、振动和发热 轴系平衡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轴承、齿轮等部件的位置和间隙来实现 平衡精度要求:根据轴系的工作要求和转速来确定平衡精度 平衡试验方法:采用动平衡机进行试验,确定不平衡量和位置
轴改错题与总结
![轴改错题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ed924fad51f01dc381f127.png)
轴改错题与总结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1左、右两边轴承端盖均无调整垫片2左边轴承内圈固定错误,轴肩高过内圈高度3键过长4齿轮轮毂的长度要长过与其配合的轴段的长度1-2mm5套筒高度高过右边轴承内圈的高度6右边轴承端盖与轴要留有间歇7右边轴承端盖与轴间要有密封圈8和右端轴承相配合的轴端作成阶梯轴,便于装拆9两端的轴承要设有挡油环10联轴器没有周向定位。
轴结构改错题目:1、请指出下图所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将正确结构画在图的下半部,或另行绘制。
(10分>2、请指出图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绘出正确的结构<结构对称,画一半即可。
(12分>3、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
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7分)b5E2RGbCAP<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例①——缺少调整垫片[解]⑴——缺少调整垫片⑵——轮毂键槽不对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⑹——多一个键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4、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
<5分)⑴——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⑵——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⑶——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⑷——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布置;⑸——键的长度应该小于轴段的长度。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①、一定要成对使用;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轴的结构设计改错
![轴的结构设计改错](https://img.taocdn.com/s3/m/b75e51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3.png)
图示为小锥齿轮轴系部件结构图(小锥齿轮与轴一体,成为齿轮轴)。试改 正图中不合理或错误的结构,并简述原因。(注:1)直接在原图上改或另绘 结构图均可;2)不得改成锥齿轮与轴分离的结构。)
套杯凸缘不 应在左边, 应在右边;
箱体孔的中部直 径应加大,以减 少精加工面;
透盖与套杯配合段过 长,透盖与右轴承外 圈之间应有大的间隙;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 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 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 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 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 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 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 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 濒 临 页 面 容 纳 内 容 的 上 限 , 若 还 有 更 多 内 容 , 请 酌 情 缩 小 字 号 , 但 我 们 不 建 议 您 的 文 本 字 号 小 于1 4 磅 , 请 您 务 必 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 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 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 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 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 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 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 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 时 , 已 濒 临 页 面 容 纳 内 容 的 上 限 , 若 还 有 更 多 内 容 , 请 酌 情 缩 小 字 号 , 但 我 们 不 建 议 您 的 文 本 字 号 小 于1 4 磅 , 请 您务必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轴系改错
![轴系改错](https://img.taocdn.com/s3/m/63b9bf25aaea998fcc220e69.png)
改正:
1、端盖密封与轴装配应有间隙;
2、套筒太长,应用轴肩定位;
3、套杯与箱体间应有调整垫片;
4、端盖与套杯间应有密封垫片;
5、锥齿轮轴端处轴太长,应比齿轮端部稍短;
6、右端套杯轴向固定超过了右端轴承外圈;
7、与右端轴承内圈配合的轴颈长度应比轴承内圈宽度稍短;
8、套杯不与轴承接触处的内径应大些,减少加工面;
9、两轴承应反装,以提高轴的支承刚性;若轴承反装,则套杯不与轴承接触处的内径应小些,形成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
改正:
1、齿轮周向定位用的键太长,不宜超过该轴端长度;
2、透盖与轴之间配合有间隙,且有毡圈密封;
3、两端的端盖与箱体配合处均应有调整垫片;
4、与齿轮配合的轴段长度应比齿轮宽度稍小;
5、右轴承内圈定位用的套筒直径不宜超过内圈高度;
6、左轴承内圈定位用的轴肩高度不宜超过轴承内圈高度;
7、透盖和右端轴承与轴配合处,轴应为阶梯状,且与透盖配合处轴径小;
改正:
1、右轴承内圈右端面应有轴向定位,可用圆螺母加止动垫片,螺纹外径略小于轴承内径;
2、轴上加工螺纹段右边的一段轴颈穿过透盖,该段轴径应小于螺纹内径;
3、端盖与轴之间应留有间隙,且应有密
4、两轴承内圈之间的轴径应小于轴承内径;封毡圈;
5、两轴承外圈之间的套杯内径应小于轴承外径,形成轴承外圈定位凸肩;
6、左轴承内圈左侧轴肩过高,应减至内圈高的2/3左右;
7、套杯凸缘不应在左边,应在右边;
8、箱体孔的中部直径应加大,以减少经加工面;
9、端盖与套杯配合段过长,端盖与右轴承外圈之间应有较大间隙;
10、套杯凸缘与箱体间应有调整垫片、套杯凸缘与端盖之间应有密封垫片;
11、轴的右端及端盖外圆外侧应有倒角。
轴的结构改错
![轴的结构改错](https://img.taocdn.com/s3/m/acd9ba6427284b73f342500f.png)
轴的结构1.轴系如图。
已知:M=450kNmm,F=3000N,F A=1000N,S=0.25F r。
求:①F a1=?F a2=?②做出弯矩图并求最大弯矩M max=?解:F r1=(300F+M)/900=1500N,F r2=F-F r1=1500N,S1=0.25F r1=375N=S2(两者的方向都指向中间),因F A+S2=1375>S1=375,故F a1=F A+S2=1375N,F a2=S2=375N;M max=F r1×(900-300)=900000Nmm2.图a)为安装齿轮的轴的两种方案,两个齿轮一个是输入轮,一个是输出轮。
图b)为小圆锥齿轮轴的两种支撑方案。
试从强度的角度分析两种方案的优劣。
解:对于图a)而言,方案Ⅰ中轴既承受弯曲应力作用,又承受扭转剪应力作用;方案Ⅱ中的轴只承受弯曲应力作用,因此方案Ⅱ要好些。
对于图b)来讲,方案Ⅰ为外伸梁;方案Ⅱ为简支梁,强度和刚度比方案Ⅰ高。
方案Ⅱ的缺点是多用了轴承,成本要高些。
3.指出图中的结构错误(作出正确的图或用文字说明,找出5处错误即可)。
解:正确的结构图如下。
4.指出图中的结构错误(作出正确的图或用文字说明,找出5处错误即可)。
解:正确的结构图如下。
5.指出图中轴系的结构错误并说明理由,其中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
1)(例)轴承盖缺少调整垫片2)箱体与轴承端盖处无凸台3)轴承端盖应减少加工面4)定位套筒过高,影响轴承拆卸5)齿轮缺少键周向定位6)应设计挡油盘,阻挡稀油进入轴承7)与齿轮相配轴段应短些,否则齿轮定位不可靠8)精加工面过长,且轴承装拆不便9)右端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排列方向有错10)轴承透盖未设计密封件11)轴承透盖与轴直接接触,缺少间隙12)带轮左侧无轴带轮向定位13)带轮无键周向定位14)与带轮相配轴段应短些,否则带轮用轴端挡圈定位不可靠15)轴承不需要键周向定位16)套筒太短,无法使齿轮右侧定位6.图示轴的结构1、2、3处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用文字说明。
轴系结构改错作业答案
![轴系结构改错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366c0f16fc700abb68fc1f.png)
1、半联轴器左端没有轴向定位,会产生轴向窜动。
2、此段轴过长,会造成半联轴器轴向定位不可靠
3、此处无键联接,半联轴器没有周向固定。
4、半联轴器右端没有轴向定位,会产生轴向窜动。
5、该轴段过长,轴承装拆不方便。
6、12没有调整垫片,轴承间隙无法调整。
7、13、加工面和非加工面没区分开
8、套筒直径过大,超过了轴承内圈,无法拆卸轴承。
9、此段轴长等于了齿轮的宽度,齿轮轴向定位不可靠。
10、齿轮处无键联接,没有周向定位。
11、轴环直径过大,超过了轴承内圈,无法拆卸轴承。
1、键过长。
2、运动件与静止件干涉。
3、无密封圈。
4、9没有调整垫片,轴承间隙无法调整。
5、该轴段过长,轴承装拆不方便。
6、套筒直径过大,超过了轴承内圈,无法拆卸轴承。
7、此段轴长等于了齿轮的宽度,齿轮轴向定位不可靠。
8、轴承左端面无轴向定位,会产生轴向窜动。
作业集轴系结构改错习题及解析例题
![作业集轴系结构改错习题及解析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ef0359312b3169a451a43a.png)
作业集轴系结构改错习题及解析例题41 分析轴系结构的错误,说明错误原因,并画出正确结构。
题41图42 分析轴系结构的错误,说明错误原因,并画出正确结构。
题42图43 分析轴系结构的错误,说明错误原因,并画出正确结构。
题43图44 分析轴系结构的错误,说明错误原因,并画出正确结构。
题44图8. 图示采用一对反装圆锥滚子轴承的小锥齿轮轴承组合结构。
指出结构中的错误,加以改正并画出轴向力的传递路线。
解题要点:该例支点的轴向固定结构型式为两端固定结构,即两支点各承担一个方向的轴向力。
(1)存在的问题1)两轴承外圈均未固定,轴运转时,外圈极易松动脱落。
2)轴向力无法传到机座上。
向左推动轴外伸端时,整个轴连同轴承均将从套杯中滑出;齿轮工作时将受到向右的轴向力,此时轴将带着左轴承和右轴承的内圈向右移动,致使右轴承分离脱落。
3)轴承间隙无法调整。
4)改正方法(2)改正方法1)将两轴承内圈间的套筒去掉,再将套杯中间部分内径减小,形成两价目内挡肩固定轴承外圈,从而使左轴承上向右的轴向力及右轴承上向左的轴向力通过外圈、套杯传到机座上。
2)在右轴承右侧轴上制出一段螺纹,并配以圆螺母和止动垫圈用来调整轴承间隙,同时借助圆螺母轴上向左的轴力传到套杯上。
3)在套杯和机座间加调整垫片,以调整轴系的轴向位置;在套杯和端盖间也应加调整垫片,使端盖脱离轴承外圈,兼起密封作用。
改正后的结构及轴向力的传递路线见图解。
9. 图示的蜗杆轴轴承组合结构,一端采用一对正装的角接触球轴承,另一端为圆柱滚子轴承。
指出图中错误加以改正,并画出轴向力的传递路线。
解题要点:该例的支点轴向固定结构应为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的型式,即轴承组一侧为固定端、固柱滚子轴承一侧为游动端。
(1)存在问题1)固定端两轴承的内、外圈均未作双向固定。
当轴肥向左的轴力时,该支点上两轴承将随着轴从套杯中脱出,或轴颈与轴承内圈配合松动,故无法将向左的轴向力传到机座上。
2)固定端两轴承的间隙无法调整。
轴系结构图改错示例
![轴系结构图改错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9b8b1b710661ed9ac51f31d.png)
6.齿轮与右轴承装卸不便
装齿轮处轴段的长度应小于齿轮轮 毂的宽度;右轴承的右侧应有台阶。
7.轴端挡圈过定位 轴端挡圈与轴端应有间隙
⑩平键顶部与轮毂键槽间应有间隙,同时与键槽2在同一平面上。 ⑾联轴器上的键槽应为通槽。 ⑿联轴器无轴向固定,且与端盖间隙太小,易接触。 ⒀轴端部与端盖间应有一定间隙。 ⒁应该有调整垫片。
例2:指出图中错误,编号后简单说明错误原因。
(1)轴端不应超出半联轴器; (2)应有轴肩使半联轴器轴向定位; (3)应有密封装置,且轴承盖不应与轴接触; (4)应有凸台和调整垫片; (5)套筒外径应低于轴承内圈外径; (6)此凸台为多余; (7)多余的键连接; (8)此轴段的长度应小于毂孔长度; (9)轴肩高度应低于轴承内圈外径; (10)此凸台为多余; (11)轴承盖应顶住轴承外圈; (12)轴用弹性挡圈为多余; (13)应有凹坑以减少加工面。
例3:试指出图示斜齿圆柱齿轮轴系中的错误结构,并画出正确结构图。
正确结构图
例4、指出图中轴结构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并绘出改进后的结构图
⑤
② ④
①
1.轴两端均未倒角(应45°倒角)
2.齿轮右侧未作轴向固定(加套筒)
3.齿轮处键槽太短
①
④③
⑥⑥
4.键槽应开在同一条母改错示例
例1:指出图中错误,编号后简单说明错误原因。
①弹性挡圈为多余零件。 ②装轴承段应无键槽。 ③轴肩太高,不便拆卸。 ④应无轴环,齿轮无法从右装 入,改为套筒固定,同时轮毂 比轴长(2~3)mm,防止过定位。 ⑤没有周向固定。 ⑥轴承应面对面布置。 ⑦此处应加工成阶梯轴。 ⑧端盖不应与轴接触。 ⑨端盖密封槽形状应为梯形。
机械设计轴结构改错例题
![机械设计轴结构改错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e1a0a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2.png)
2 34
6
7
1.键过长;
2.过定位,轮毂宽应大于配合轴段长度;
3.轴承内圈轴向定位台肩过高;
4.箱体端面应留出和端盖接触的凸台;
5.应加密封垫圈,端盖和轴应留有 间隙
6.应设一轴肩,便于轴承安装;
7.应在轴上开设联轴器定位台肩;
8.轴头应开设键槽。
01
——定位轴肩过高
02
——键的长度太短
03
——两个键应在同一母线上
02
有间隙
齿轮
——与齿轮轮毂相配的轴头 长度应小于轮⑥ 毂长度
③
①
②
④
04
⑤
06
——定位轴肩过高
——左端轴承内圈和套筒装 不上
——齿轮没有周向固定
——左端轴承应的窄边应与 右端轴承的窄边相对安装
五.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六.端盖无密封油毡 七.多一个套筒,并与轴承端盖接触; 八.无定位轴肩 九.无键槽 一.轴承端盖与箱体间无调整密封垫片; 二.推力轴承应成对使用,宽边相对或者窄边相
0 7 联轴器无法轴向定位;
0 8 键槽应开在同一母线上;
09 齿轮周向无定位;
10
轴承和轴颈之间属于过盈配合,不需 键联接。
①
⑧
① ⑧
② ④
③
⑩ ⑥
⑦⑩
⑤
③
⑨
轴承端盖与箱体间无调整垫片;② 键顶部与键槽顶部接触;③ 两键槽不在轴的同一母线上; ④ 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⑤ 多键槽;⑥ 轴的长度等于轮毂长度;⑦ 无定位轴肩;⑧ 轴 承未相对安装;⑨ 轴颈长度与端盖相接触;⑩ 无挡油环。
对安装;轴承剖面线内、外圈不一致。 三.轴长应比轮毂短 四.键槽过长
机械设计基础轴结构改错例题
![机械设计基础轴结构改错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aa0cea7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c.png)
例题五:轴的润滑问题
总结词
轴的润滑不良会导致摩擦和磨损增加,影响 轴的使用寿命和机器的正常运行。
详细描述
良好的润滑对于轴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润 滑不良会导致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增加,加 速磨损,缩短轴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润滑 问题,可以采用合适的润滑剂和润滑系统, 确保轴在运转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润滑。同时 ,应定期检查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及时处
详细描述
在轴承安装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包括轴承座未对中、轴承间隙过小或过大、轴 承盖未紧固等。这些错误会导致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发生偏移或晃动,进而影响 轴的平稳运转。
例题二:轴的支撑不当
总结词
轴的支撑不当会导致轴的运转不平稳,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加速轴和轴承的 磨损。
详细描述
在机械设计中,轴的支撑非常重要。常见的支撑不当问题包括轴承座孔磨损、轴 承间隙过大或过小、轴承座位置不当等。这些问题会导致轴在运转过程中发生晃 动或扭曲,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
案例二:某工厂的实际轴结构改错案例
总结词
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介绍某工厂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轴结构问题,分析其 产生的原因,提出改错方案,并详细描述改错后的效 果。通过实际应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轴结构改错在 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案例三:某学术论文中的轴结构改错研究
总结词
学术研究,理论支撑
详细描述
理润滑问题,以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
03
CATALOGUE
轴结构改错方法与技巧
轴承安装错误的纠正方法
总结词
调整轴承安装位置
详细描述
检查轴承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确保 轴承与轴线对中,防止偏斜或歪曲。 如有问题,可适当调整轴承的安装位 置,并重新安装。
机械设计2复习参考题2-轴系结构改错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2复习参考题2-轴系结构改错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af163a0066f5335a812188.png)
轴系结构改错题(共7题)1、在图示轴的结构图中存在多处错误,请指出错误点,说明出错原因,并加以改正。
解:1.此处螺栓连接用该有垫片;2 轴承端盖与轴之间应该有间隙,并且配有密封。
3键的位置和尺寸不合适 4无定位轴肩5无轴肩 6套筒直径太大,不应该超过轴承内圈高度;7轴和轮毂一样长,起不到定位作用;8无定位;9无垫片10采用反装。
2、指出图中的结构错误(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
解: 画出的正确结构图如图。
①轴的右端面应缩到联轴器端面内1~2mm ,轴端挡圈压到联轴器端面上,与轴端面留有间隙; ②联轴器与透盖不能接触,联轴器应右移; ③联轴器与轴配合直径应小一点,形成轴肩定位;④联轴器处联接平键与蜗轮处联接平键应在一条线上;键与毂孔键槽底面间应有间隙; ⑤右轴承内圈左端面只能与套筒端面接触,与轴肩端面应有间隙,所以套筒内轴颈右端面应左移1~2mm ;⑥与蜗轮轮毂配合轴颈长度应比轮毂长短1~2mm ,轴颈右端面缩进去; ⑦左轴承内圈不能被轴环全挡住,轴环左部轴径减小至内圈厚度的2/3左右; ⑧透盖和闷盖外圆外侧应倒角,与箱体间均应有调整垫片。
⑨轴的左端伸出轴承内圈过长,应缩短一点。
3、试分析指出图中所示轴系结构中的错误,说明原因。
图中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
解: 每指出1个错误得1分,说明错误原因得1分。
总分不超过10分。
存在问题分析: (1)轴承的轴向固定、调整,轴向力传递方面错误1)轴系采用全固式结构,两轴承反装不能将轴向力传到机架,应该为正装。
2)全固式结构中,轴左端的弹性挡圈多余,应去掉。
3)端盖处没有调整垫片,不能调整轴承游隙。
(2)转动零件与固定零件接触,不能正常工作方面错误1)轴的右端面应缩到联轴器端面内1~2mm ,轴端挡圈压到联轴器端面上,与轴端面留有间隙; 2)轴与右端盖之间不能接触,应有间隙。
3)定位齿轮的套筒径向尺寸过大,与轴承外圈接触。
机械设计轴的结构改错及设计例题(考试必考题)
![机械设计轴的结构改错及设计例题(考试必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edb96b27d3240c8447efa2.png)
3处:左端轴承内圈和套筒装不上,也拆不下来。 4处:两圆锥滚子轴承应反装。
轴的结构改错-例6
5处: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内壁间应有间距。 6处:与轮毂相配的轴段长度应小于轮毂长度。 7处:肩太高,轴承内圈无法拆卸。
8处:齿轮没有周向固5处:齿轮定位不可靠;
7处:右端轴承无法拆卸;
6处:齿轮无周向固定(缺键);
8处:箱体工艺性不好,应做成凸台; 9处:轴承端盖与箱体未加调整垫片。
轴的结构改错-例6
轴的结构改错-例6
1处:伸出轴端(左端)的轴肩端面与轴承盖外侧之间的距离太短。 2处:轴承端盖与轴之间应留有间隙。
轴结构改错及设计例题
轴的设计例题
轴的设计例题-零件图
轴的结构改错-例1
轴的结构改错-例2
轴的结构改错-例3
轴的结构改错-例3
1、2--皮带轮左端、右端都未轴向定位; 左轴端应短于联轴器左端面,便于有效定位。 3--皮带轮没有周向定位; 应采用键连接,加键槽。 4--端盖轴孔处未密封。 5、10--结合面没有密封和调整垫圈。
4处:与齿轮孔相配轴头长应缩到孔内;
轴的结构改错-例4
5处:轴承盖同时抵牢右轴承外圈和内圈, 应做成筒状不与轴承内圈相接触; 6处:轴承盖孔和轴应有间隙并加密封圈, 且轴径应小于轴承内孔以便装拆; 7处:联轴器未靠紧轴肩定位; 8处:应设置键联接。
轴的结构改错-例5
2处:联轴器无周向固定(缺键); 3处:联轴器右端无轴向固定; 4处:轴套高于轴承内圈无法拆卸;
轴的结构改错-例3
6、9--轴承内圈没有定位。 7--齿轮没有周向定位。 8、14--齿轮左右端面没有轴向定位。 11--箱体应剖分。
12、13--应减小加工面积。
轴系结构改错题
![轴系结构改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76027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a.png)
轴系结构改错题
1. 错误:将 x 轴和 y 轴的标签颠倒了。
改正:将 x 轴的标签放在 x 轴上,将 y 轴的标签放在 y 轴上。
2. 错误:将两个不同的数据集放在同一条坐标轴上,导致数据之间无法区分。
改正:将每个数据集分别放在不同的坐标轴上,或者使用不
同颜色和符号来区分它们。
3. 错误:将轴的刻度标记设置得太密集,导致图表难以解读。
改正:将刻度标记调整为适当的间隔,以便更清晰的显示数据。
4. 错误:未标注轴的单位,导致读者无法理解图表的含义。
改正:在轴上注明单位,以确保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数据。
5. 错误:将轴的起点设置得不正确,导致数据无法准确呈现。
改正:确保轴的起点和标记正确设置,以确保数据能够准确
呈现。
轴系改错大全,老师总结
![轴系改错大全,老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0688e85a0116c175f0e48bf.png)
转轴——同时受扭矩和弯矩
9
心轴——只受弯矩不传递扭矩(T=0)
10
自行车前轴属于哪种?
11
传动轴——主要受扭矩
12
0轴: Ⅰ轴: Ⅱ轴: Ⅲ轴: Ⅳ轴: Ⅴ轴:
传动轴 转轴
轴 轴 轴 轴 轴 轴
心轴
转轴 转轴 心轴
13
光轴 直轴
按 轴 线 形 状 分
阶梯轴
曲轴
14
空心轴和钢丝软轴
15
A0 ——轴的材料系数,表15.3
35
轴上有键槽 放大轴径:
一个键槽:3~5%
二个键槽:7~10%
取标准值
对于空心轴:
d A0
3
P n(1 4 )
d1
d
0.5 ~ 0.6
d1 —空心轴的内径
d —空心轴的外径
36
二、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按许用弯曲应力计算)
强度计算对于钢材料,用第三强度理论:
56
传动轴轴管断面尺寸除满足临界转速的要求外,还应保证
有足够的扭转强度。轴管的扭转切应力 τc 应满足
c
16 DcTs
( Dc 4 d c 4 )
[τc]为许用扭转切应力,为300MPa;其余符号 同前
对于传动轴上的花键轴, 通常以内径计算其扭转切应力
τh,许用切应力一般按安全系
数为2~3确定,即
2 2 M M H MV
37
对于转轴:已知支点,扭矩、弯矩可求;以斜齿轮轴为例
1)作轴的空间受力简图
Fr Ft RH1 L2 C L3
38
Fa
(a)
T A
R' v1 B Rv1 L1
轴承改错题与总结
![轴承改错题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d1b543ff242336c1eb95e7a.png)
1、请指出下图所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将正确结构画在图的下半部,或另行绘制。
(10分)2、请指出图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绘出正确的结构(结构对称,画一半即可。
(12分)3、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
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7分)(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例①——缺少调整垫片[解]⑴——缺少调整垫片⑵——轮毂键槽不对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⑹——多一个键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4、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
(5分)⑴——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⑵——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⑶——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⑷——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布置;⑸——键的长度应该小于轴段的长度。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①、一定要成对使用;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
㈢、键槽的常见错误:⑴、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个对称线上;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
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⑵、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⑶、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专题五轴改错题与总结概要
![专题五轴改错题与总结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c9eec9ed6137ee06eef91809.png)
专题五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精加工面不能过长;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5)、轴端与端盖不能接触(转动件与静止件不能接触)。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⑴、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①、一定要成对使用;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若正装,轴承游隙靠调整垫片调整;若反装,轴承游隙靠圆螺母调整);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轴承为脂润滑时,两端的轴承内侧要有封油盘(档油环);当齿轮齿顶圆小于轴承外圈外径时,两轴承与齿轮之间应加挡油盘,防止从齿轮上甩出的含有杂质的润滑油贱入轴承,影响轴承寿命。
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游隙调整问题。
㈢、键槽的常见错误:⑴、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同一条母线上;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
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⑵、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⑶、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转动件与静止件不能接触),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4)、轴承端盖的加工面与非加工面应以区分;(5)、箱体与轴承端盖的连接面加工面与非加工面应分开,便于装配。
㈤、联轴器的常见错误(1)、联轴器没有轴向或轴向定位;(2)、联轴器不能与轴承端盖接触(转动件与静止件不能接触);(3)、联轴器孔必须打通,否则联轴器无法安装;(4)、无沉孔的联轴器不能用压板螺钉做轴向定位。
㈥、螺纹的常见错误⑴、轴上螺纹应有螺纹退刀槽;⑵、紧定螺钉应该拧入轴上被联接零件,端部应顶在轴上;⑶、螺纹联接应保证安装尺寸;⑷、避免螺纹联接件承受附加弯矩,螺纹支承面上应加工出凸台或鱼眼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
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
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
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
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
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
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
①、一定要成对使用;
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
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
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
㈢、键槽的常见错误:
⑴、同一轴上各轴段上所有键槽应设计在同一加工直线上;
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
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
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
⑵、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
⑶、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㈤、螺纹的常见错误
⑴、轴上螺纹应有螺纹退刀槽;
⑵、紧定螺钉应该拧入轴上被联接零件,端部应顶在轴上;
⑶、螺纹联接应保证安装尺寸;
⑷、避免螺纹联接件承受附加弯矩。
例1.
①——定位轴肩过高
②——键的长度太短
③——两个键应在同一母线上
④——齿轮右端没有定位
⑤——该传动件不能装入
⑥——安装右轴承的轴段应设一轴肩
⑦——右轴承与右边的传动件之间应有一个端盖,且有一个密封装置
例2.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
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
(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
例①——缺少调整垫片
[解]
⑴——缺少调整垫片
⑵——轮毂键槽不对
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
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
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⑹——多一个键
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
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
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
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例3.
①——该处轴端应短于皮带轮左端面⑤——接合面没有密封圈和调整垫片 ②——皮带轮右端未轴向定位⑥——轴承内圈没有定位
③——皮带轮没有周向定位⑦——齿轮左右端面没有轴向定位 ④——端盖轴孔处未密封⑧——齿轮没有周
例4.
①——联轴器左端无轴端挡圈 ②——联轴器无周向固定(缺键) ③——联轴器右端无轴向固定 ④——套筒过高
⑤——轴头长度等于轮毂宽度 ⑥——齿轮无周向固定(缺键) ⑦——定位轴肩过高 ⑧——缺调整垫片
①
③
② ④
⑤
⑥
⑤
⑥
⑦
⑦
⑧
①
②
④
③
⑤
⑥
⑧
⑦
⑧
例5.
①——轴承端盖与轴之间应留有间隙 ②——左端轴承内圈和套筒装不上
③——与齿轮轮毂相配的轴头长度应小于轮毂长度 ④——齿轮没有周向固定 ⑤——定位轴肩过高
⑥——左端轴承应的窄边应与右端轴承的窄边相对安装
例6.
①轴承端盖与箱体间无调整密封垫片;
②推力轴承应成对使用,宽边相对或者窄边相对安装;轴承剖面线内、外圈不一致。
③轴长应比轮毂短 ④键槽过长
⑤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⑥端盖无密封油毡
⑦多一个套筒,并与轴承端盖接触; ⑧无定位轴肩 ⑨无键槽
齿轮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齿轮
问答:
1.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与打滑有什么区别?
2.按照轴所受载荷类型的不同,轴分为哪几种类型?并分别举例说明。
3.蜗杆传动为什么要进行热平衡计算?若热平衡计算不合要求时怎么办?
4.简述形成液体动压润滑的必要条件?
5.在图中标出各应力分布层的含义,并说明最大应力在何处及其表达式?
6.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
7.蜗杆传动的主要优缺点?
8.什么是三心定理?
9.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内容。
10.机构可动的条件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各是什么?
11.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和连续传动的条件各是什么?
12.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