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高一数学必修3ppt(9份) 人教课标版3(精汇教案)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5.1.1任意角(共18张PPT)
S2={β| β=2700+k∙3600,k∈Z}
={β| β=900+(2k+1) ·1800 ,k∈Z}
900+k∙3600 y x O
2700+k∙3600
所以终边落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S=S1∪S2 ={β| β=900+n∙1800 ,n∈Z}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5 .1.1任 意角( 共18张P PT)
12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5 .1.1任 意角( 共18张P PT)
用集合表示各象限角的集合。
第一象限角
| k 360 k 360 90, k Z
把下列各角写成α+k3600 (00≤a<3600,k∈z)的形式,
并判定它们分别是第几象限角。
(1)–120°; (2)660°;(3)-950°08′.
解:(1)∵ 120 240 360
∴与 120角终边相同的角是 240 角,
它是第三象限的角;
(2)∵ 660 300 360
∴与 660角终边相同的角是300角,
13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5 .1.1任 意角( 共18张P PT)
例3、写出终边在直线y=x上的角的集 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β <720°的元素写出来。
S | k 180 45, k Z y
-315°, 45°,405°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1.1 任意角
讲
课
人
: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 指数与 指数幂 的运算1
典型例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
例题 2.将根式化成分数指数式的形式.
1 (x 0) (1) 3 x ( 5 x2 )2
3
(1) x 5
(2) ab3 ab5 (a 0,b 0)
x2 x2
x 2 3 x2 2
的值.
解:因为
1
x2
1
x2
1
3,(x 2
x
1 2
)2
9
x x1 2 9 , x x1 7
同理 x2 x2 47
所以
3
x2
3
x2
1
(x2
1
x 2 )(x 1
x 1 )
18
3
3
讲 课
所以
x2 x2
x2 x 2
3 2
=
15 45
1 3
人
:
邢
启 强
4
2.求 5-2 6的平方根
解:因为 5-2 6= ( 3 2)2 所以 5-2 6的平方根是 ( 3 2)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 指数与 指数幂 的运算1
7
典型例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
根式 两个等式
分数指数幂 有理数指数幂 无理数指数幂
(1)aras ars (a 0, r, s R) (2)(ar )s ars (a 0, r, s R) (3)(ab)r arbr (a 0, b 0, r R)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PPT完整版
•
6本课的突出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把植物 和种子 分别当 作“妈 妈”和 “孩子 ”来写 。“妈 妈孩子 ”这样 的关联 ,易触 动儿童 的情感 世界, 易激发 想象、 引发思 考,读 起来亲 切、有 趣,易 于调动 小读者 的阅读 兴趣。
•
7学习这篇课文,应该重点引导学生运 用探究 式的学 习方式 ,注意 激发学 生了解 植物知 识、探 究大自 然奥秘 的兴趣 ,把向 书本学 习和向 大自然 学习结 合起来 ,引导 学生养 成留心 身边的 事物、 认真观 察的好 习惯。
问题导入 启发新知
引例1:试求方程 x-1=0的实数解?
1)函数y = x-1,试问图像与x 轴交点
的横坐标? 2)函数y=x-1,求使 y=0 的实(零点)
数x的值?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4 .5.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共17张PPT)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4 .5.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共17张PPT)
轴,数:如何刻画1这1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4 .5.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共17张PPT)
探究定理
问题4:函数 f (x) 在 a,b上满足 f(a)f(b)0,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18
那么 f (x)在区间 (a,b) 上是否一定有零点?
问题5:函数 y f (x)在区间 a , b 是连续不断的一
条曲线, y f(x) 在区间上一定有零点吗?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高中数学必修三ppt课件
指数函数图像
指数函数的图像是单调递 增或递减的,随着x的增大 ,y的值无限趋近于0或无 穷大。
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定义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 形式为y=logₐx(a>0且a≠1)。
对数函数性质
对数函数具有连续性、单调性、奇 偶性等性质,其定义域为(0,∞), 值域为R。
对数函数图像
对数函数的图像是单调递增或递减 的,随着x的增大,y的值趋近于正 无穷或负无穷。
学中,概率被用于预测市场行为和制定投资策略;在政治学中,概率被
用于预测选举结果和民意调查。
THANK YOU
总结词
掌握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和步骤
详细描述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需要先明确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 ,然后使用大括号{}将特征和条件括起来。例如,表示所 有偶数的集合可以表示为{x | x是偶数}。
总结词
能够运用数轴、韦恩图等工具表示集合
详细描述
数轴是一种常用的表示集合的工具,可以将数轴上的任意 一段区间表示为一个集合。韦恩图则是一种更为直观的表 示集合的工具,可以通过圆圈的交、并、补等运算来表示 集合的运算。
象限角和第四象限角。
三角函数的定义
正弦函数
定义为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余弦函数
定义为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正切函数
定义为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周期性
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即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值会 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
奇偶性
正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是奇函数,余弦函数是偶函数,具有特定的对 称性。
集合的运算
总结词
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函数的奇偶性PPT完整版
函数奇偶性的判定的三种常用方法
1.定义法:
2.图象法:
3.性质法:
(1)“奇+奇”是奇,“奇-奇”是奇,“奇·奇”是偶,“奇÷奇”是偶;
讲(2)“偶+偶”是偶,“偶-偶”是偶,“偶·偶”是偶,“偶÷偶”是偶;
课
人:邢(3)“奇·偶”是奇,“奇÷偶”是奇.
启 强
15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3 .2.2 函数的奇偶性(1)(共19张PPT)
11- +xx;(2)f(x)=|x+4-3|-x23.
(3)f(x)=x-2+x2x+
x
x>0 x<0
.
确定函数的奇偶性时,必须先判定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对
称,再验证 f(-x)=±f(x)或其等价形式 f(-x)±f(x)=0 是否成立.
(1)由11-+xx≥0 ,得-1<x≤1. 1+x≠0
函数的图象都关于原点对称
(2) 相应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
x -3 -2 -1 0 1 2 3 x -3 -2 -1 0 1 2 3
讲
课
f(x) 人
: 邢 启
-3 -2 -1 0 1 2 3
强
g(x) 1
1
1
3
2
1 11 23
7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3 .2.2 函数的奇偶性(1)(共19张PPT)
•
4.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更 多的知 识。从 植物妈 妈的办 法中, 学生能 感受到 大自然 的有趣 ,生发 了解更 多植物 知识的 愿望, 培养留 心观察 身边事 物的习 惯。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3.3幂函数(共21张PPT)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3 .3幂函 数(共2 1张PPT )
19
巩固练习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3.3幂函数(共21张PPT)
4.已知(0.71.3)m<(1.30.7)m,求 m 的取值范围.
解:根据幂函数 y=x1.3 的图象,知
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分别如何?
1
y=x y=x2 y=x3 y=x2
y=x-1
定义域 R
R
值域 R [0,+∞)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R [0,+∞) {x∈R|x≠0} R [0,+∞) {y∈R|y≠0}
奇函数
奇函数
单调 性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3 .3幂函 数(共2 1张PPT )
(3)当 x∈(0,1)时,f(x)<g(x).
14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3 .3幂函 数(共2 1张PPT )
典型例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3.3幂函数(共21张PPT)
例 4 比较下列各组中幂值的大小:
(1)0.213,0.233;(2)1.212,0.9-12, 1.1.
例1 函数f(x)=(m2-m-5)x(m-1)是幂函数,且
当x∈(0,+∞)时,f(x)是增函数,试确定m
的值.
解:根据幂函数的定义,得m2-m-5=1, 解得m=3或m=-2. 当m=3时,f(x)=x2在(0,+∞)上是增函数; 当m=-2时,f(x)=x-3在(0,+∞)上是减函数,不符合要 求. 故m=3.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正切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在开区间( k , k )
2
2
k Z内,函数单调递增
( k ,0)
2 9
典型例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正切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例1、比较
tan 13
4
与
tan 17
5
的大小。
解:
tan
13
4
tan
4
tan
17
5
tan
2
5
又 0 2 ,
正切函数的性质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作出了正弦函数
和余弦函数的图象,并且从定义域、值
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几个角
度研究了它们的性质,现在,我们又学
习了正切函数,作出了正切函数的图象,
那么,我们能类比研究正弦函数性质的
方法来研究正切函数的性质吗?
(1)定义域:x
|
x
2
k
,k
z
;
(2)值域:R ;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 正切函 数的图 象及性 质
2
新课引入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正切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设 x∈[0, )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角 x
2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 P(x0,y0)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M,过点 A(1,0)作 x
轴的垂线与角 x 的终边交于点 T.如图:
得 tan x y0 MB AT AT x0 OM OA
由此可见,当 x∈[0, ) 时,线段 AT 的长度就是相应角 x 的正切
2
值.我们可以利用线段 AT 画出函数 y=tanx, x∈[0, ) 的图象.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东校人教必修一数学导学案: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1) [ 高考]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1)班级姓名学号1. 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掌握交集与并集的区别与联系;2. 会求两个已知集合的交集和并集,并能正确应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 能使用V 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89复习1:用适当符号填空.0 {0};0 ∅;∅{x|x2+1=0,x∈R};{0} {x|x<3且x>5};{x|x>-3} {x|x>2};{x|x>6} {x|x<-2或x>5}.复习2:已知A={1,2,3}, S={1,2,3,4,5},则A S,{x|x∈S且x∉A}= .思考:实数有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二、新课导学※学习探究探究:设集合{4,5,6,8}B=.A=,{3,5,7,8}(1)试用Venn图表示集合A、B后,指出它们的公共部分(交)、合并部分(并);(2)讨论如何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分别表示两个集合的交、并?新知:交集、并集.①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作A、B的交集(intersection set),记作A∩B,读“A交B”,即:{|,}.=∈∈且A B x x A x BVenn图如右表示.②类比说出并集的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并集(union set ),记作:A B ,读作:A 并B ,用描述法表示是:{|,}A B x x A x B =∈∈或.Venn 图如右表示.试试:(1)A ={3,5,6,8},B ={4,5,7,8},则A ∪B = ;(2)设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则A ∩B = ;(3)A ={x |x >3},B ={x |x <6},则A ∪B = ,A ∩B = .(4)分别指出A 、B 两个集合下列五种情况的交集部分、并集部分.反思:(1)A ∩B 与A 、B 、B ∩A 有什么关系?(2)A ∪B 与集合A 、B 、B ∪A 有什么关系?(3)A ∩A = ;A ∪A = .A ∩∅= ;A ∪∅= .※ 典型例题例1 设{|18}A x x =-<<,{|45}B x x x =><-或,求A ∩B 、A ∪B .变式:若A ={x |-5≤x ≤8},{|45}B x x x =><-或,则A ∩B = ;A ∪B = .小结:有关不等式解集的运算可以借助数轴来研究.例2 设{(,)|46}A x y x y =+=,{(,)|327}B x y x y =+=,求A ∩B .A变式:(1)若{(,)|46}=+=,则A B=;B x y x y=+=,{(,)|43}A x y x y(2)若{(,)|46}B x y x y=+=,则A B=.A x y x y=+=,{(,)|8212}反思:例2及变式的结论说明了什么几何意义?※动手试试练1. 设集合{|23},{|12}=-<<=<<.求A∩B、A∪B.A x xB x x练2. 学校里开运动会,设A={x|x是参加跳高的同学},B={x|x是参加跳远的同学},C={x|x是参加投掷的同学},学校规定,在上述比赛中,每个同学最多只能参加两项比赛,请你用集合的运算说明这项规定,并解释A B与B C的含义.三、总结提升※学习小结1. 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图示、性质;2. 求交集、并集的两种方法:数轴、Venn图.※知识拓展()()(),=A B C A B A C()()(),=A B C A B A C()(),=A B C A B C()(),A B C A B C=(),().A AB A A A B A==你能结合V enn图,分析出上述集合运算的性质吗?1. 设{}{}=∈≤=∈>那么A B等于().5,1,A x Z xB x Z xA .{1,2,3,4,5}B .{2,3,4,5}C .{2,3,4}D .{}15x x <≤2. 已知集合M ={(x , y )|x +y =2},N ={(x , y )|x -y =4},那么集合M ∩N 为( ).A. x =3, y =-1B. (3,-1)C.{3,-1}D.{(3,-1)}3. 设{}0,1,2,3,4,5,{1,3,6,9},{3,7,8}A B C ===,则()A B C 等于( ).A. {0,1,2,6}B. {3,7,8,}C. {1,3,7,8}D. {1,3,6,7,8}4. 设{|}A x x a =>,{|03}B x x =<<,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5. 设{}{}22230,560A x x x B x x x =--==-+=,则A B = .1. 设平面内直线1l 上点的集合为1L ,直线2l 上点的集合为2L ,试分别说明下面三种情况时直线1l 与直线2l 的位置关系?(1)12{}L L P =点; (2)12L L =∅; (3)1212L L L L ==.2. 若关于x 的方程3x 2+px -7=0的解集为A ,方程3x 2-7x +q =0的解集为B ,且A ∩B ={13-},求A B .。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4.3.1对数的概念(共20张PPT)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4 .3.1对 数的概 念(共2 0张PPT )
18
课堂小结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4 .3.1对 数的概 念(共2 0张PPT )
定义:一般地,如果 aa 0, a 1
解:(4)因为 log5 x2 2 ,所以 x2 25 ,所以 x 5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4 .3.1对 数的概 念(共2 0张PPT )
16
典型例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4 .3.1对 数的概 念(共2 0张PPT )
1
3 1
(4)log 3 54 625
解法一:设 x log 625 3 54
则
x
3 54 625,
4x
53
54,
x3
讲 课 人 : 邢
解法二: log 3 54 625 log 3 54 (3 54 )3 3
启 强
12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4 .3.1对 数的概 念(共2 0张PPT )
9
典型例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数 学新教 材必修 第一册 课件:4 .3.1对 数的概 念(共2 0张PPT )
例2 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 (2)
log log 5
1 27 31
125
3 3
1
3
27
3
53 1
125
(3) ln10 2.303 e2.303 1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材全套教案
第一章 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1.1 算法的概念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星期 )教学分析算法在中学数学课程中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没有一个精确化的定义,教科书只对它作了如下描述:“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有限的步骤.”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这一概念,教科书先从分析一个具体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过程出发,归纳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步骤,这些步骤就构成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教学中,应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例子引出算法,再通过例题加以巩固. 三维目标1.正确理解算法的概念,掌握算法的基本特点.2.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体会设计算法的基本思路.3.通过有趣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算法这一概念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算法的含义及应用.教学难点:写出解决一类问题的算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情境导入)一个人带着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羚羊.该人如何将动物转移过河?请同学们写出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这一问题将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算法. 思路2(情境导入)大家都看过赵本山与宋丹丹演的小品吧,宋丹丹说了一个笑话,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分几步? 答案:分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 上述步骤构成了把大象装进冰箱的算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算法的概念. 思路3(直接导入)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几种方法?(2)结合教材实例⎩⎨⎧=+-=-)2(,12)1(,12y x y x 总结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3)结合教材实例⎩⎨⎧=+-=-)2(,12)1(,12y x y x 总结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4)请写出解一般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5)根据上述实例谈谈你对算法的理解. (6)请同学们总结算法的特征. (7)请思考我们学习算法的意义. 讨论结果:(1)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2)回顾二元一次方程组⎩⎨⎧=+-=-)2(,12)1(,12y x y x 的求解过程,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步骤: 第一步,①+②×2,得5x=1.③ 第二步,解③,得x=51. 第三步,②-①×2,得5y=3.④ 第四步,解④,得y=53. 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53,51y x(3)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12)1(,12y x y x 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步骤: 第一步,由①得x=2y -1.③第二步,把③代入②,得2(2y -1)+y=1.④ 第三步,解④得y=53.⑤ 第四步,把⑤代入③,得x=2×53-1=51. 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53,51y x(4)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1(,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其中a 1b 2-a 2b 1≠0,可以写出类似的求解步骤: 第一步,①×b 2-②×b 1,得 (a 1b 2-a 2b 1)x=b 2c 1-b 1c 2.③ 第二步,解③,得x=12212112b a b a c b c b --.第三步,②×a 1-①×a 2,得(a 1b 2-a 2b 1)y=a 1c 2-a 2c 1.④ 第四步,解④,得y=12211221b a b a c a c a --.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1221122112212112b a b a c a c a y b a b a c b c b x(5)算法的定义:广义的算法是指完成某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那么我们可以说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菜谱是做菜的算法等等.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有限的步骤. 现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6)算法的特征:①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都应当做到准确无误、不重不漏.“不重”是指不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无用的步骤,“不漏” 是指缺少哪一步都无法完成任务.②逻辑性:算法从开始的“第一步”直到“最后一步”之间做到环环相扣,分工明确,“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 “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③有穷性:算法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当到达终止步骤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结果,也就是说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地持续进行. (7)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来解决问题,这些步骤称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算法.也就是说,算法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程序性方法.算法一般是机械的,有时需进行大量重复的计算,它的优点是一种通法,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总能得到结果.因此算法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 应用示例思路1例1 (1)设计一个算法,判断7是否为质数. (2)设计一个算法,判断35是否为质数. 算法分析:(1)根据质数的定义,可以这样判断:依次用2—6除7,如果它们中有一个能整除7,则7不是质数,否则7是质数. 算法如下:(1)第一步,用2除7,得到余数1.因为余数不为0,所以2不能整除7. 第二步,用3除7,得到余数1.因为余数不为0,所以3不能整除7. 第三步,用4除7,得到余数3.因为余数不为0,所以4不能整除7. 第四步,用5除7,得到余数2.因为余数不为0,所以5不能整除7.第五步,用6除7,得到余数1.因为余数不为0,所以6不能整除7.因此,7是质数.(2)类似地,可写出“判断35是否为质数”的算法:第一步,用2除35,得到余数1.因为余数不为0,所以2不能整除35.第二步,用3除35,得到余数2.因为余数不为0,所以3不能整除35. 第三步,用4除35,得到余数3.因为余数不为0,所以4不能整除35.第四步,用5除35,得到余数0.因为余数为0,所以5能整除35.因此,35不是质数. 变式训练请写出判断n(n>2)是否为质数的算法.分析:对于任意的整数n(n>2),若用i 表示2—(n-1)中的任意整数,则“判断n 是否为质数”的算法包含下面的重复操作:用i 除n,得到余数r.判断余数r 是否为0,若是,则不是质数;否则,将i 的值增加1,再执行同样的操作. 这个操作一直要进行到i 的值等于(n-1)为止. 算法如下:第一步,给定大于2的整数n. 第二步,令i=2.第三步,用i 除n,得到余数r.第四步,判断“r=0”是否成立.若是,则n 不是质数,结束算法;否则,将i 的值增加1,仍用i 表示. 第五步,判断“i >(n-1)”是否成立.若是,则n 是质数,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三步. 例2 写出用“二分法”求方程x 2-2=0 (x>0)的近似解的算法.分析:令f(x)=x 2-2,则方程x 2-2=0 (x>0)的解就是函数f(x)的零点. “二分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a,b ](满足f(a)·f(b)<0)“一分为二”,得到[a,m ]和[m,b ].根据“f(a)·f(m)<0”是否成立,取出零点所在的区间[a,m ]或[m,b ],仍记为[a,b ].对所得的区间[a,b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包含零点的区间[a,b]“足够小”,则[a,b]内的数可以作为方程的近似解.解:第一步,令f(x)=x2-2,给定精确度d.第二步,确定区间[a,b],满足f(a)·f(b)<0.第三步,取区间中点m=2ba.第四步,若f(a)·f(m)<0,则含零点的区间为[a,m];否则,含零点的区间为[m,b].将新得到的含零点的区间仍记为[a,b].第五步,判断[a,b]的长度是否小于d或f(m)是否等于0.若是,则m是方程的近似解;否则,返回第三步.当d=0.005时,按照以上算法,可以得到下表..实际上,上述步骤也是求2的近似值的一个算法.例1 一个人带着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就会吃羚羊.该人如何将动物转移过河?请设计算法.分析:任何动物同船不用考虑动物的争斗但需考虑承载的数量,还应考虑到两岸的动物都得保证狼的数量要小于羚羊的数量,故在算法的构造过程中尽可能保证船里面有狼,这样才能使得两岸的羚羊数量占到优势.解:具体算法如下:算法步骤:第一步:人带两只狼过河,并自己返回.第二步:人带一只狼过河,自己返回.第三步:人带两只羚羊过河,并带两只狼返回.第四步:人带一只羊过河,自己返回.第五步:人带两只狼过河.强调:算法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精确描述,有些问题使用形式化、程序化的刻画是最恰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算法时应精练、简练、清晰地表达,要善于分析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体现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本题型解决问题的算法中某些步骤重复进行多次才能解决,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较复杂的情境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设计算法的时候,如果能够合适地利用某些步骤的重复,不但可以使得问题变得简单,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知能训练设计算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是否有实数根.解: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第二步,计算Δ=b2-4ac的值.第三步,判断Δ≥0是否成立.若Δ≥0成立,输出“方程有实根”;否则输出“方程无实根”,结束算法.强调:用算法解决问题的特点是:具有很好的程序性,是一种通法.并且具有确定性、逻辑性、有穷性.让我们结合例题仔细体会算法的特点.拓展提升中国网通规定:拨打市内电话时,如果不超过3分钟,则收取话费0.22元;如果通话时间超过3分钟,则超出部分按每分钟0.1元收取通话费,不足一分钟按一分钟计算.设通话时间为t (分钟),通话费用y (元),如何设计一个程序,计算通话的费用. 解:算法分析:数学模型实际上为:y 关于t 的分段函数. 关系式如下:y=⎪⎩⎪⎨⎧∉>+-+∈>-+≤<).,3(),1]3([1.022.0),,3(),3(1.022.0),30(,22.0Z t T T Z t t t t 其中[t -3]表示取不大于t -3的整数部分. 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通话时间t.第二步,如果t≤3,那么y=0.22;否则判断t ∈Z 是否成立,若成立执行 y=0.2+0.1×(t -3);否则执行y=0.2+0.1×([t -3]+1). 第三步,输出通话费用c. 课堂小结(1)正确理解算法这一概念.(2)结合例题掌握算法的特点,能够写出常见问题的算法. 作业课本本节练习1、2.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整体设计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星期)三维目标1.熟悉各种程序框及流程线的功能和作用.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3.通过比较体会程序框图的直观性、准确性.重点难点数学重点:程序框图的画法.数学难点:程序框图的画法.教学过程第1课时程序框图及顺序结构导入新课思路1(情境导入)我们都喜欢外出旅游,优美的风景美不胜收,如果迷了路就不好玩了,问路有时还听不明白,真是急死人,有的同学说买张旅游图不就好了吗,所以外出旅游先要准备好旅游图.旅游图看起来直观、准确,本节将探究使算法表达得更加直观、准确的方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程序框图.思路2(直接导入)用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步骤有明确的顺序性,但是对于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的步骤,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重复执行的步骤,自然语言的表示就显得困难,而且不直观、不准确.因此,本节有必要探究使算法表达得更加直观、准确的方法.今天开始学习程序框图.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什么是程序框图?(2)说出终端框(起止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3)说出输入、输出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4)说出处理框(执行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5)说出判断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6)说出流程线的图形符号与功能.(7)说出连接点的图形符号与功能.(8)总结几个基本的程序框、流程线和它们表示的功能.(9)什么是顺序结构?讨论结果:(1)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在程序框图中,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带有方向箭头的流程线将程序框连接起来,表示算法步骤的执行顺序.(2)椭圆形框:表示程序的开始和结束,称为终端框(起止框).表示开始时只有一个出口;表示结束时只有一个入口.(3)平行四边形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又称为输入、输出框,它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4)矩形框:表示计算、赋值等处理操作,又称为处理框(执行框),它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5)菱形框:是用来判断给出的条件是否成立,根据判断结果来决定程序的流向,称为判断框,它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6)流程线:表示程序的流向.(7)圆圈:连接点.表示相关两框的连接处,圆圈内的数字相同的含义表示相连接在一起. (8)总结如下表. 图形符号名称 功能终端框(起止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输入、输出框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处理框(执行框)赋值、计算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流程线连接程序框连接点连接程序框图的两部分(9)很明显,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三种逻辑结构可以用如下程序框图表示:顺序结构 条件结构 循环结构 应用示例例1 请用程序框图表示前面讲过的“判断整数n(n>2)是否为质数”的算法.解:程序框图如下:强调:程序框图是用图形的方式表达算法,使算法的结构更清楚,步骤更直观也更精确.这里只是让同学们初步了解程序框图的特点,感受它的优点,暂不要求掌握它的画法.变式训练观察下面的程序框图,指出该算法解决的问题.解:这是一个累加求和问题,共99项相加,该算法是求100991431321211⨯++⨯+⨯+⨯ 的值.例2 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表示.(已知三角形三边边长分别为a,b,c ,则三角形的面积为S=))()((c p b p a p p ---),其中p=2cb a ++.这个公式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 算法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先算出p 的值,再将它代入分式,最后输出结果.因此只用顺序结构应能表达出算法.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a,b,c. 第二步,计算p=2cb a ++. 第三步,计算S=))()((c p b p a p p ---.第四步,输出S. 程序框图如下:强调:很明显,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它是最简单的逻辑结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变式训练下图所示的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已知a 1=3,输出的b=7, 求a 2的值. 解:根据题意221a a +=7, ∵a 1=3,∴a 2=11.即a 2的值为11. 知能训练有关专家建议,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在3%左右,这将对我国经济的稳定有利无害.所谓通货膨胀率为3%,指的是每年消费品的价格增长率为3%.在这种情况下,某种品牌的钢琴2004年的价格是10 000元,请用流程图描述这种钢琴今后四年的价格变化情况,并输出四年后的价格. 解:用P 表示钢琴的价格,不难看出如下算法步骤: 2005年P=10 000×(1+3%)=10 300; 2006年P=10 300×(1+3%)=10 609; 2007年P=10 609×(1+3%)=10 927.27; 2008年P=10 927.27×(1+3%)=11 255.09;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钢琴的价格10 00010 30010 60910 927.2711 255.09程序框图如下: 强调:顺序结构只需严格按照传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将问题解决掉.最后将解题步骤 “细化”就可以.“细化”指的是写出算法步骤、画出程序框图. 拓展提升如上给出的是计算201614121++++ 的值的一个流程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答案:i>10.课堂小结(1)掌握程序框的画法和功能.(2)了解什么是程序框图,知道学习程序框图的意义.(3)掌握顺序结构的应用,并能解决与顺序结构有关的程序框图的画法. 作业习题1.1A 1.第2课时条件结构导入新课思路1(情境导入)我们以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野兽与鸟发生了一场战争,蝙蝠来了,野兽们喊道:你有牙齿是我们一伙的,鸟们喊道:你有翅膀是我们一伙的,蝙蝠一时没了主意.过了一会儿蝙蝠有了一个好办法,如果野兽赢了,就加入野兽这一伙,否则加入另一伙,事实上蝙蝠用了分类讨论思想,在算法和程序框图中也经常用到这一思想方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新的逻辑结构——条件结构.思路2(直接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顺序结构,顺序结构像是一条没有分支的河流,奔流到海不复回,事实上多数河流是有分支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有分支的逻辑结构——条件结构.提出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分类讨论思想?(2)什么是条件结构?(3)试用程序框图表示条件结构.(4)指出条件结构的两种形式的区别.讨论结果:(1)例如解不等式ax>8(a≠0),不等式两边需要同除a,需要明确知道a的符号,但条件没有给出,因此需要进行分类讨论,这就是分类讨论思想.(2)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3)用程序框图表示条件结构如下.条件结构: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的结构就称为条件结构(或分支结构),如图1所示.执行过程如下:条件成立,则执行A框;不成立,则执行B框.图1 图2注:无论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B之一,不可能两个框都执行.A、B两个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如图2.(4)一种是在两个“分支”中均包含算法的步骤,符合条件就执行“步骤A”,否则执行“步骤B”;另一种是在一个“分支”中均包含算法的步骤A,而在另一个“分支”上不包含算法的任何步骤,符合条件就执行“步骤A”,否则执行这个条件结构后的步骤.应用示例例1 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以这3个正实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并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算法分析:判断以3个任意给定的正实数为三条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只需验证这3个数中任意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3个数.这个验证需要用到条件结构.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3个正实数a,b,c.第二步,判断a+b>c,b+c>a,c+a>b是否同时成立.若是,则存在这样的三角形;否则,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程序框图如右图:强调:根据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判断是否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如果满足则存在这样的三角形,如果不满足则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这种分类讨论思想是高中的重点,在画程序框图时,常常遇到需要讨论的问题,这时要用到条件结构.例2 设计一个求解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表示. 算法分析:我们知道,若判别式Δ=b 2-4ac>0,则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x 1=ab 2∆+-,x 2=a b 2∆--;若Δ=0,则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 1=x 2=ab2-; 若Δ<0,则原方程没有实数根.也就是说,在求解方程之前,可以先判断判别式的符号,根据判断的结果执行不同的步骤,这个过程可以用条件结构实现.又因为方程的两个根有相同的部分,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可以在计算x 1和x 2之前,先计算p=ab2-,q=a 2∆.解决这一问题的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3个系数a ,b ,c. 第二步,计算Δ=b 2-4ac.第三步,判断Δ≥0是否成立.若是,则计算p=ab2-,q=a 2∆;否则,输出“方程没有实数根”,结束算法.第四步,判断Δ=0是否成立.若是,则输出x 1=x 2=p ;否则,计算x 1=p+q ,x 2=p-q ,并输出x 1,x 2.程序框图如下:例3 设计算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是否有实数根,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解: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3个系数:a ,b ,c. 第二步,计算Δ=b 2-4ac.第三步,判断Δ≥0是否成立.若是,则输出“方程有实根”;否则,输出“方程无实根”.结束算法. 相应的程序框图如右:强调: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需要计算判别式Δ=b 2-4ac 的值.再分成两种情况处理:(1)当Δ≥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2)当Δ<0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该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分类讨论问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系数的不同情况,最后结果就不同.因而当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时,必须先确定判别式的值,然后再用判别式的值的取值情况确定方程是否有解.该例仅用顺序结构是办不到的,要对判别式的值进行判断,需要用到条件结构.例4 (1)设计算法,求ax+b=0的解,并画出流程图. 解:对于方程ax+b=0来讲,应该分情况讨论方程的解.我们要对一次项系数a 和常数项b 的取值情况进行分类,分类如下: (1)当a≠0时,方程有唯一的实数解是ab -; (2)当a=0,b=0时,全体实数都是方程的解; (3)当a=0,b≠0时,方程无解.联想数学中的分类讨论的处理方式,可得如下算法步骤: 第一步,判断a≠0是否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解为ab -”. 第二步,判断a=0,b=0是否同时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解集为R ”.第三步,判断a=0,b≠0是否同时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方程无解”,结束算法. 程序框图如右:强调:这是条件结构叠加问题,条件结构叠加,程序执行时需依次对“条件1”“条件2”“条件3”……都进行判断,只有遇到能满足的条件才执行该条件对应的操作. 知能训练设计算法,找出输入的三个不相等实数a 、b 、c 中的最大值,并画出流程图. 解: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a ,b ,c 的值.第二步,判断a>b 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四步.第三步,判断a>c 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输出a ,并结束;否则输出c ,并结束. 第四步,判断b>c 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输出b ,并结束;否则输出c ,并结束. 程序框图如右:例 5 “特快专递”是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异地邮寄信函或托运物品的一种快捷方式.某快递公司规定甲、乙两地之间物品的托运费用根据下列方法计算: f=⎩⎨⎧>⨯-+⨯≤).50(,85.0)50(53.050),50(,53.0ωωωω其中f (单位:元)为托运费,ω为托运物品的重量(单位:千克). 试画出计算费用f 的程序框图.分析: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根据数学模型可知,求费用f 的计算公式随物品重量ω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计算时先看物品的重量,在不同的条件下,执行不同的指令,这是条件结构的运用,是二分支条件结构.其中,物品的重量通过输入的方式给出.解:算法程序框图如右图: 拓展提升有一城市,市区为半径为15 km 的圆形区域,近郊区为距中心15—25 km 的范围内的环形地带,距中心25 km 以外的为远郊区,如右图所示.市区地价每公顷100万元,近郊区地价每公顷60万元,远郊区地价为每公顷20万元,输入某一点的坐标为(x,y),求该点的地价.分析:由该点坐标(x ,y),求其与市中心的距离r=22y x +,确定是市区、近郊区,还是远郊区,进而确定地价p .由题意知,p=⎪⎩⎪⎨⎧>≤<≤<.25,20,2515,60,150,100r r r解:程序框图如下: 课堂小结(1)理解两种条件结构的特点和区别.(2)能用学过的两种条件结构解决常见的算法问题. 作业习题1.1A 组3.3课时循环结构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星期)导入新课思路1(情境导入)我们都想生活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希望看到的是碧水蓝天,大家知道工厂的污水是怎样处理的吗?污水进入处理装置后进行第一次处理,如果达不到排放标准,则需要再进入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直到达到排放标准.污水处理装置是一个循环系统,对于处理需要反复操作的事情有很大的优势.我们数学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反复操作,今天我们学习能够反复操作的逻辑结构——循环结构.思路2(直接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顺序结构,顺序结构像一条没有分支的河流,奔流到海不复回;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条件结构,条件结构像有分支的河流最后归入大海;事实上很多水系是循环往复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循环往复的逻辑结构——循环结构.提出问题(1)请大家举出一些常见的需要反复计算的例子.(2)什么是循环结构、循环体?(3)试用程序框图表示循环结构.(4)指出两种循环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讨论结果:(1)例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数列求和等.(2)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循环体.(3)在一些算法中要求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即从算法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重复执行某一处理的过程.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称为循环体.循环结构有两种形式: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1°当型循环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返回来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返回来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返回来判断条件P不成立时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继续执行下面的框图.2°直到型循环结构,如图(2)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重复执行的A框,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返回来继续执行A框,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继续重复操作,直到某一次给定的判断条件P 时成立为止,此时不再返回来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继续执行下面的框图.见示意图:当型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4)两种循环结构的不同点:直到型循环结构是程序先进入循环体,然后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当型循环结构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先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两种循环结构的相同点: 两种不同形式的循环结构可以看出,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用于确定何时终止执行循环体.应用示例思路1例1 设计一个计算1+2+……+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东校人教必修一数学导学案: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 [ 高考]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班级 姓名 学号1. 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2. 掌握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3. 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5053复习1:一般地,若n x a =,则x 叫做a 的 ,其中1n >,n *∈N .简记为: .的式子就叫做 ,具有如下运算性质:n = ;= ;= .复习2: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m n a a = ;(2)()m n a = ; n探究任务:分数指数幂引例:a >01025a a ==,则类似可得 ;23a = .新知:规定分数指数幂如下*(0,,,1)m n a a m n N n =>∈>;*1(0,,,1)mnm n a a m n N n a -==>∈>. 试试:(1)将下列根式写成分数指数幂形式:= ; = ;= (0,)a m N *>∈.(2)求值:238; 255; 436-; 52a -.反思:① 0的正分数指数幂为 ;0的负分数指数幂为 .② 分数指数幂有什么运算性质?小结: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0,0,,a b r s Q >>∈)r a ·r r s a a +=; ()r s rs a a =; ()r r s ab a a =.※ 典型例题例1 求值:2327;4316-; 33()5-;2325()49-.例2 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0)b >:(1)2b b ; (2)533b b ; (3.例3 计算(式中字母均正): (1)211511336622(3)(8)(6)a b a b a b -÷-; (2)311684()m n .例4 计算:(1334a a(0)a >; (2)312103652(2)()m n m n --÷- (,)m n N *∈;(3)小结:在进行指数幂的运算时,一般地,化指数为正指数,化根式为分数指数幂,对含有指数式或根式的乘除运算,还要善于利用幂的运算法则.反思:①结论:无理指数幂.(结合教材P 53利用逼近的思想理解无理指数幂意义) ② 无理数指数幂(0,)a a αα>是无理数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如何?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①分数指数幂的意义;②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互化;③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知识拓展放射性元素衰变的数学模型为:0t m m e λ-=,其中t 表示经过的时间,0m 表示初始质量,衰减后的质量为m ,λ为正的常数.1. 若0a >,且,m n 为整数,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m m n n a a a ÷=B. m n mn a a a ⋅=C. ()nm m n a a += D. 01n n a a -÷= 2. 化简3225的结果是( ).A. 5B. 15C. 25D. 1253. 计算(122--⎡⎤⎢⎥⎣⎦的结果是( ).A B . D . 4. 化简2327-= . 5. 若102,104m n ==,则3210m n -= .1. 化简下列各式:(1)3236()49; (2.2.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知识点:对样本的数据进行处理,求极差,分组数,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能力点: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教育点: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自主探究点:根据教材实例,探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过程.训练(应用)点:画频率分布直方图.考试点: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频率,频数等一些问题.易错点、易混点: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纵坐标是频率组距.二、引入新课.我们前面学习了哪些抽样方法?他们有什么共同点?.抽样的目的是什么?从中寻找所包含的信息,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我们要了解我校学生每月零花钱的情况,应该怎样进行抽样?根据实际情况综合使用多种抽样方式.比如年级之间分层抽样,每年级内部系统抽样,每班内部系统抽样或简单随机抽样等.【设计意图】复习随机抽样的三种方法;抽样的目的就是通过样本来研究总体,引出本节课内容.情境:在的赛季中,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原始纪录如下:甲运动员得分:,,,,,,,,,,,,乙运动员得分:,,,,,,,,,,,,请问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否看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哪一位发挥比较稳定?如何根据这些数据作出正确的判断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研究学习的主要内容——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情境:如下样本是随机抽取近年来枣庄月日至月日的最高气温:怎样通过上表中的数据,分析比较两时间段内的高温(≥33°C)状况?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研究学习的主要内容——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三、探究新知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用水量不超过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你认为,为了了较为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结果:为了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必须先了解全市居民日常用水量的分布情况,比如月均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居民最多,他们占全市居民的百分比情况等.因此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全市居民用水量的分布情况.【设计意图】由学生身边实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热情,特别是问题提出,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也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研究统计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问题:我们通过随机抽样,获得了为居民的某年的月用水量(单位:),(数据在教材页)那么这些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如何来处理这些数据呢?分析数据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用图将它们画出来,或者用紧凑的表格改变数据的排列方式,作图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二是利用图形传递信息.表格则是通过改变数据的构成形式,为我们提供解释数据的新方式.下面我们学习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则是从各个小组数据在样本容量中所占比例大小的角度,来表示数据分布的规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整个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情况.阅读教材—页,回答问题.(给学生分钟时间阅读教材)()如何计算一组数据中的极差?求极差即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如:在上述问题中极差应该是.说明了样本数据的变化范围是.()如何决定组距与组数?组距与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常常要一个尝试和选择的过程.将数据分组时,组数应力求合适,当然数据分组与样本容量有关,一般样本容量越大,所分组数就越多.一般情况下,当样本容量不超过时,一般分成—组.组数极差组距,在上面的问题中取组距为,所以组数,所以将组数分为组.这里面只要保证组数处在组之间就可以,组距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组数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数据分组的组数与样本容量有关,一般样本容量越大,所分组数越多.()怎样将数据分组?以组距为进行分组,上述个数据共分为组,各组数据的取值范围可以如何设定?[,),[,),[,),…,[,].()如何画列频率分布表?找到属于每一个组中的数据的个数,即频数,频数样本容量频率,所以上述问题的频率分布表如下:()如何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小结: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求极差()决定组距与组数()将数据分组()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新问题回归到旧知识进行解决,考虑到学生的遗忘因素,先进行展示,唤起0.50.40.30.20.1O学生的记忆,为下一步运用旧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基础.经过复习使同学们明确将统计对象中某些数量用比较直观的图表示出来,便于对数据进行研究.同时,这一环节也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目标.四、理解新知为了直观反映样本数据在各组中的分布情况,我们将上述频率分布表中的有关信息用图形表示:这个图形叫频率分布直方图,注意:图形的纵坐标是频率组距,横坐标是由组距从小到大组成的.形成若干个小矩形.问题:每个小矩形的面积是什么意义?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你能看出什么?通过计算每个矩形的面积等于每个组的频率,且矩形面积的和等于,即频率之和等于. 通过图形可以看出:()居民月均用水量的分布是“山峰”状的,而且是“单峰”的;()大部分居民的月均用水量集中在一个中间值附近,只有少数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很多或很少; ()居民月均用水量的分布有一定的对称性等.思考:如果当地政府希望使以上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出标准,根据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你能对制定月用水量标准提出建议吗?(让学生仔细观察表和图)由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月用水量在以上的居民所占的比例为,即大约有的居民月用水量在以上,的居民月用水量在以下.因此,居民的月用水量标准定为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标准.想一想:你认为这个标准一定能够保证以上的居民用水不超标吗?如果不一定,哪些环节可能会导致结论的偏差?不一定. 实际上,这个标准可能会出现偏差,关键在于样本的抽取是否公平合理,是否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所以,在实践中对统计结论是需要评价的.【设计意图】在复习中巩固,在巩固中提升,为学习频率分布直方图打下基础,让学生知道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作用.问题:什么是频率分布折线图,怎样画出频率分布折线图?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依次连接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一条折线,这条折线称为频率分布折线图.当总体中的个体数很多时(如抽样调查全国城市居民月均用水量),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作图时所分的组数增多,组距减少,相应的频率分布折线图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它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概率.总体密度曲线能够更好的反映总体在各个范围内的百分比,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根据这条曲线,可求出总体在区间(,)内取值的概率等于总体密度曲线,直线,及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设计意图】对于频率分布折线图和整体密度曲线学生作为了解内容,所以老师在这里简单介绍. 五、运用新知【例】有名学生,每人只能参加一个运动队,其中参加足球队的有人,参加篮球队的有人,参加排球队的有人,参加乒乓球队的有人.()列出学生参加运动队的频率分布表; ()画出频率分布条形图.解:()参加足球队记为,参加蓝球队记为,参加排球队记为,参加乒乓球队记为,得频率分布表如下:()由()可得频率分布条形图如下:频率试验结果【设计意图】熟悉频率分布直方图画法步骤,通过图形会解决相应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熟悉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方法、步骤.同时,也经过学生自己动手发现操作中的问题.【例】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学岁的名女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单位:)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绘出频率分布直方图.解:第一步,求极差:上述个数据中最大为,最小为,故极差为:-=. 第二步,确定组距和组数,可取组距为,则组数为327323 ,可将全部数据分为组. 第三步,确定组限:[),[),[),[),[),[),[),[). 第四步,列频率分布表:第五步,根据上述数据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设计意图】这种题型是高考常考查的,直接给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利用图象解决问题.以上例和例两种情况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频率分布表列出的是几个不同数值的频率,相应的条形图是用其高度表示取各个值的频率;后者的频率分布表列出的是在不同区间内取值的频率,相应的直方图是用图表面积的大小来表示各个区间内取值的频率.我们在处理一个数理问题时,可以采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方法,这是因为,频率分布随样本容量的增大更加接近于总体分布,当样本容量无限增大且分组的组距无限缩小时,频率分布的直方图就演变成一条光滑的曲线——总体密度曲线.这条曲线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却很难将它准确地画出,我们只能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对它进行估计.基于频率分布与相应的总体分布有这种关系,再加上我们通常并不知道一个总体的分布,我们往往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用样本的频率去估计相应的总体分布.一般说来,样本的容量越大,这种估计越精确.六、课堂小结:.用样本的频率分布来估计总体分布将样本数据恰当分组,用各组的频率分布描述总体的分布,方法是用频率分布表或频率分布直方图..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为:()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求极差()决定组距与组数()将数据分组()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归纳、总结提升学生认识统计对于现实的意义.七、布置作业书面作业.对于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总体密度曲线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总体密度曲线无关.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总体密度曲线.样本容量很大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总体密度曲线.如果样本容量无限增大,分组的组距无限减小,那么频率分布直方图就会无限接近于总体密度曲线.在用样本频率估计总体分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总体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总体容量越小,估计越精确.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样本容量越小,估计越精确.个小球分别编有号码,,,,其中号球个,号球个,号球个,号球个,数是指号球占总体分布的().频数.概率.频率.累计频率.已知样本:,那么频率为的样本的范围是().[,).[,).[,).[,).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体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数.相应各组的频率.组数.组距.在总体密度曲线中,总体在区间(,)内取值的概率就是直线、、和总体密度曲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对位大学毕业生在该年七月份求职录取情况调查结果如下:人录取在行政机关,人录取在公司,人录取在银行,人录取在学校,其余的还在求职中.那么七月份这位大学生还未被录取的可能性为..一个容量为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和,则..根据表格完成下列各问题:()完成上面的频率分布表;()根据上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上表,估计数据落在[.,.)范围内的概率约为多少?课外阅读()频数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百度百科】()折线统计图【百度百科】()扇形统计图【百度百科】()水资源【百度百科】()中国水资源【百度百科】()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画法【百度百科】()正态分布图【百度百科】八、教后反思本节课是高一新课程必修三第二章《统计》中的第二节《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第一节课,尽管用样本估计总体是一种实用型很强、操作麻烦的工作,但却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用样本估计总体,其实就是一种“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替全部”的思想.虽然有贬义的成分,但我们还是要认真去教好学好,而且,这也是平时考试和高考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何要用样本估计总体——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必要性),如比赛、竞技中预测结果、评判质量谁好谁差、水平谁高谁低经常要用到.如何去用样本估计总体——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怎样用样本估计总体——做出样本频率分布表或频率分布直方图,懂得用“数据”语言说话.另外,本节课通过选取一些学生特别关心的身边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操教育、意志教育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这节课将知识目标确定在让学生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上,但是学生往往缺乏动手画图的好习惯,本节课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手来.学生往往也缺乏利用图表提取信息能力,如何运用直方图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多一些这方面的培养.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