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 漆画与漆艺

合集下载

漆画工艺与赏析PPT课件

漆画工艺与赏析PPT课件

中国漆艺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新
石器时代河姆渡的朱漆木碗,在漫长的发
展过程中,先人创造了辉煌的漆艺文化。
但是漆画在中国的起步才四十多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知识分子要走与工农兵结合的路线。为拓
展教学领域,在美术学院也开设漆艺课程,
派教师和学生到漆工厂学习,为漆画的出
现年提供了契机。再加上60年代,越南磨
意象:由主观意志所构想,它和客观物体在空间占有位置形态不同。包括几何形
态,有机形态,自由形态,,个性象征的形态,无规则形态等等。
•8
漆 画 工 艺| 漆画的 创 作 4 漆画的造型
图例
作品在波浪形的柏树枝上有三只猴子,造型简练概括,线条流畅, 特别是从背部到尾部的黑色线条,在表现猴子柔美身躯的同时,也形 成了欢快的旋律,带来了画面的动感。
•10
漆 画 工 艺| 漆画的 创 作 4 漆画的造型
图例
“‘拉网’把一幅画分割为黑,红两部分。从大 的形式关系上就‘抓人’,朱砂之红与大漆之黑 所形成的对比之美,为我们民族所偏爱,这也是 艺术家经过抽象和概括了的主观色相,而又与客 观事物相联系。
郑力为:拉网
漆黑表现海水之深阔,朱
红表现海岸之明媚灿烂。精湛
洗练,立意不凡,又巧妙的发
挥了漆画的艺术个性。鱼群运
动的旋律美是富有装饰性的 ,
但又是渔者欢快情绪的表现;
渔女拉网的动作,有一种舞蹈
美,但又不是舞台化的,那极
富韵律的步态,是作者从生活
中细心体察,融幽发微的神来
之笔,劳动的美,轻快活泼的
情调,从漆画特有的装饰风采
中流露出来。
•11
漆 画 工 艺| 漆 画的 创 作

从传统漆艺看现代漆画艺术的新发展

从传统漆艺看现代漆画艺术的新发展

从传统漆艺看现代漆画艺术的新发展□李卓摘要:漆是漆树分泌的液体,其在接触空气后可氧化变黑、变硬,具有防腐、耐碱、耐酸、绝缘、抗沸水等特点,加入颜料经过打磨后非常有光泽。

因其独特的属性,漆以漆艺的形式被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漆艺包含漆艺术、漆工艺、漆技艺、漆文化等,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漆艺既具有技术性,又具有艺术性。

人们利用彩绘、镶嵌等多种技术手段,制作出精美的漆艺术品。

在我国,漆艺及漆艺文化因其独特性从古代盛行至今。

现代漆画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漆艺的历史沉淀为基础,伴随着现今社会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审美作用。

关键词:传统漆艺漆画艺术现代新发展漆艺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为现今的漆画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漆画艺术由传统漆艺演变而来,传统漆艺的历史沉淀为现代漆画艺术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两者之间紧密相连。

文章从几个方面探讨传统漆艺与现代漆画艺术的关系,从传统漆艺看现代漆画艺术的新发展,以为传统漆艺与现代漆画艺术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一'从传统漆艺看现代漆画艺术的概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形态的展现,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传统漆艺、漆画艺术作为兼具艺术性与技术性的艺术形式,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对于美的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漆艺和漆画艺术作为重要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图1、2)。

二'现代漆画艺术在现今社会中的形态1现代漆画艺术的魅力现代漆画艺术是近年来发展出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是对传统漆艺的传承。

现代漆画艺术具有丰富的韵味,其张扬而不失沉稳,华丽而不庸俗,明亮而大气,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因此广受大众喜爱。

很多优秀的漆画艺术作品被收藏在美术馆,在众多艺术展览中占有一席之地。

漆画艺术独特的魅力同样吸引了一批艺术爱好者投身于现代漆画艺术创作,为推动现代漆画艺术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现代漆画艺术的现实价值漆画艺术不仅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中国现代漆画创作与传统漆艺的融合

中国现代漆画创作与传统漆艺的融合

漆发源于中国,传统漆艺主要是以大漆为材料,然后经过各种艺术手法加工处理所制作成工艺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漆艺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其文化蕴涵源远流长。

而中国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艺,是现代艺术与我国传统髹漆技法所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短短的几十年就发展迅速,成为一种新的绘画艺术门类。

但是,目前我国现代漆画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漆画与其它几大画种地位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漆画家在创作中致力于传统漆艺与现代技艺的融合,应表现生活、服务于社会,争取中国现代漆画得到健康发展。

一、对传统漆艺美学观念的理解与继承现代漆画对传统漆艺美学观念的继承,是有选择性的,它不是按部就班式地模仿。

传统漆艺美学法则是经过人类审美观念长期积累的结晶,在传统漆艺的发展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艺术家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对应的结果。

这些传统漆艺美学法则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是现代漆画家必须遵循的。

好的漆画家都应能灵活掌握这些法则,运用自己的灵感,自己的语言和对艺术的理解创作出具有打动人们意识,内容深刻的作品。

在现代漆画创作中要勇于创新,创新是现代漆画艺术发展的灵魂。

这样才能创作出既有传统的深厚内涵,又有现代气息的漆画作品。

(一)传统的造物思想在现代漆画上的体现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极重“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考工记》)。

中国传统漆器,典雅温厚,优美含蓄,而且具有神秘感。

漆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正是中国人传统思想气质的反映,它温柔典雅敦厚。

所以中国人在古代传统哲学思想“诗、书、礼"的熏陶下,顺应天时与地气,把中国传统漆器制作工艺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对现代艺术影响较大,其中儒家务实、道家务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儒家宣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宣扬“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两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漆艺造型和装饰气质上体现突出,它强调“气韵生动”与“意象”,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漆艺呈现出优雅、温厚、含蓄和对称的秩序美等特点。

漆艺的工艺技法

漆艺的工艺技法

漆艺的工艺技法一、漆艺简介漆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

它是通过在木器、纸张等基材上涂刷或绘制漆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装饰艺术。

漆艺以其独特的光泽、耐久性和丰富多样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二、漆艺工艺技法分类1. 平面漆画技法平面漆画是最常见的漆艺形式之一,它以平面为载体,通过绘画和雕刻等技法来表现图案。

平面漆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技法:•刀法:使用专门的刀具在涂有底漆的基材上进行雕刻,形成浮雕效果。

•勾线:利用细腻的刀尖在涂有底漆的基材上勾勒出线条和图案。

•银箔贴纸:将银箔剪成所需形状贴在底漆上,再进行着色和装饰。

•彩绘:利用颜料在底漆上进行绘画,可使用毛笔或其他绘画工具。

2. 三维漆艺技法三维漆艺是漆艺的一种延伸形式,它通过在基材上进行雕刻、堆塑等工艺,使作品具有立体感。

常见的三维漆艺技法包括:•高浮雕:在底漆上进行多次雕刻,形成明显的凸起效果。

•低浮雕:在底漆上进行少量的雕刻,形成轻微的凸起效果。

•雕塑:使用特殊的材料进行堆塑和雕刻,创造出更加立体的效果。

3. 漆器制作技法漆器是指以木器为基材,在其表面涂刷多层漆料制作而成的装饰品。

漆器制作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基材处理:选择合适的木材,并进行加工和修整。

•底漆涂刷:对基材进行底漆涂刷,增强其耐久性和光泽度。

•中层涂刷:涂刷多层色彩丰富的中层漆料,形成图案和纹理。

•上光抛光:对中层涂刷后的漆器进行抛光,增加光泽度和平滑度。

•镶嵌装饰:根据需要,在漆器表面进行镶嵌和装饰,如贝壳、玛瑙等。

三、漆艺工艺技法的传承与创新漆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传承中,人们不断吸收借鉴其他工艺技法,并且结合当代艺术的需求进行创新。

例如:•结合现代绘画技法:在传统的漆画中融入现代绘画技法,如水墨、油画等,使作品更具当代感。

•引入新材料:传统的漆器制作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贝壳等。

现代漆艺师开始尝试使用塑料、金属等新材料制作漆器,增加了作品的多样性。

中国漆艺的历史

中国漆艺的历史

中国漆艺的历史中国漆艺的历史是从7000年以前河姆渡文化时期开始的。

7000年以前,还是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呈现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其中就不乏成片的漆树。

我们的祖先用石刀或石斧砍伐树木时,邂逅了漆树,源源流出的神秘汁液就难免粘付在石刀、石斧上,也可能偶然流滴于陶器之上,干燥成膜后,既坚牢又美观。

于是,祖先们最早认识了漆,也最早使用了漆,从而揭开了漆艺的历史。

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第三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件木胎漆碗,而且是朱色的,这是世界上迄今出土最早的漆器。

由此可以推断,在出现朱漆器之前一定先有黑漆器。

漆的天然本色虽为红棕色,但厚涂即呈黑色。

从利用漆的本色到调和朱色颜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其间所经历的岁月可想而知是相当漫长的。

原始社会漆器的另一重要发现,是1987年在浙江余杭安溪乡瑶山九号墓出土的嵌玉高柄朱漆杯,红漆与白玉交相辉映,也是镶嵌技法的最早证明。

1957~1960年,江苏吴江出土的漆绘黑陶杯河漆绘黑陶罐,为太湖地区良渚氏族遗物,属良渚黑陶文化,距今也有四五千年,证明了我国最早将漆应用于陶器。

表现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商代漆器最高水平的,是发掘河北藁城台西村遗址出土的4件漆器,均为朱漆地黑漆花,有的花纹上嵌有磨制成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嫩绿色松石,还有的贴着金箔。

这是最早镶嵌绿松石的证明。

1981~1983年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园墓地的发掘,让我们见识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西周漆器:出现了运用蚌片、蚌泡的镶嵌工艺。

其中有彩绘兽面凤鸟纹嵌螺钿漆罍,其镶嵌蚌片的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迄今为止所见时代最早的螺钿漆器之一。

可以说,西周时期开创了螺钿镶嵌之先河。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日渐衰微之时,漆器异军突起,走向空前的繁荣。

其中尤以战国时期的楚国最为发达。

楚国的中心位于长江汉水流域,有着肥沃的土地和温润的气候,生长着大片漆树、油桐和其它树木,为漆器的发展创造了先天的条件。

【学术资源】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

【学术资源】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

【学术资源】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在人类历史上,发现和使用天然漆是中国人的独创。

《韩非子·十过》中曾说四千多年前舜禹在位时,因使用髹漆木器,引起天下诸侯的不满。

殷商时代,漆液中不仅已开始搀合各色颜料,并且出现在漆器上粘贴金箔和镶嵌松石的工艺,开汉唐“金银平脱”技艺之滥觞。

历西周春秋,漆器制作工艺日精。

河南浚县辛村西周晚期墓中发现的漆器上“蚌组花纹”可作为漆器上纹饰的开始。

漆画是指古代彩绘漆器上的装饰画,而并非泛指一般的漆器上的“髹漆”工艺。

在漆画艺术中,应用油漆的方法虽然很重要,但也不同于西方的“油画”。

另外它也有着与壁画、帛画不同的表现技法。

漆器是中国最早发明而独有的艺术品,漆画是漆器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在绘画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中国漆画历史悠久,最早可以推溯到商代。

商代许多漆器器表髹有红漆或黑漆的装饰纹样,纹饰装饰技法有写实与变形夸张两种,且有单色或多色描绘。

在器物上绘出包括雷纹、蕉叶纹、夔纹、龙纹、虎纹、饕餮纹、弦纹、圆点纹等复杂纹样,有的还在器物部分花纹上镶嵌有刻着涡纹的蚌泡和不同形状的松石。

春秋战国是中国漆艺发展的重要阶段。

漆器之优良品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掌握并逐渐取代青铜器,髹漆材料和漆器制作工艺的进步,使其器型之精巧和纹饰之美都远胜前代。

漆器纹饰精美生动,色彩艳丽,黑地为主,配以红色彩绘,朴素而又华美,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湖北荆门包山大冢战国楚墓出土的《迎宾出行图》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幅漆画,是当今世界上最早、而且保存最完好的一幅漆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汉代是我国漆器制造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中央在少监府专设“东园匠”专门监督官吏漆器制作,并在蜀汉、广汉郡置工官负责监造各种精美的涂有纹饰的精美漆器,西汉辞赋家杨雄在《蜀都赋》中描绘蜀汉、广汉郡生产的雕填、螺钿、金银扣等名贵漆器制作的盛况时写道:“雕镌钿器,万技千工。

三参带器,金银文华,无一不妙”。

与此同时,民间作坊也分布于山东、河南、广东、广西、陕西、江苏等地。

漆艺基本概念释义

漆艺基本概念释义

漆艺,漆工艺、漆艺术之意。

它的含义很窄,限于漆。

它的含义又很宽:漆器、漆画和漆塑……无论平面或立体造型,无论实用品或欣赏品,只要涉及到漆,都属于漆艺的范畴。

艺术的分门别类,大都以媒材为划分根据,于是绘画有水墨画、油画、水彩画……之分;雕塑又有木雕、石雕、泥塑……之别;在传统工艺美术中就有陶瓷、染织、金属工艺……之不同。

漆艺是一门以漆为主要媒材的艺术门类。

乍看漆艺是一门界定十分清晰的艺术,但一旦深入了解也就不易说清,因为它有两个外延的问题。

一是“漆”。

古代有“漆”、“桼”两个同音字。

“漆”是地名“漆水”,在今陕西省内。

“黍”是漆树上分泌的树脂,才是漆艺之黍,后来“漆”、“套”通用,“黍”逐渐被取代。

“黍”是象形文字,上从木,下从水,中间左右各一撇,表示插入树干之竹片,漆液如水由竹片导出。

漆艺之漆,严格地说是专指这种从漆树上割取下来的天然生漆。

由于天然生漆的地理局限,漆树多生长在中国等亚洲国家。

又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逐渐在西方出现了合成涂料,俗称化学漆。

主要应用于建筑、家具,也应用于漆艺。

近年又出现了腰果漆(CASHEW),于是漆艺之漆已突破了天然生漆的局限,而变成了一个包容合成涂料的广义的概念。

二是漆艺的媒材不限于漆,而是包容了漆之外的种种材料。

因为无论是天然漆还是合成漆,都只是一种涂料,不能独立成器,而要依附于某种载体,俗称胎骨,如木材、竹藤、皮革、金属、陶瓷、角骨……一经涂漆,便称漆器。

它们又可以同时被称为木器、竹器……比如在竹篾编织的胎体上涂漆被称为“篮胎”的漆器,同时又是一件竹器,致使一些缺乏漆器常识的人或者看惯了雕漆、脱胎漆器的人竟怀疑它也是漆器。

漆艺的胎骨用材是多种多样的,漆艺的装饰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由于螺钿、金银等媒材的介入,便出现了“螺钿镶嵌”、“金银平脱”(金属镶嵌)、“莳绘”等工艺品种。

这些媒材有时竟“喧宾夺主”,成了漆艺的“主角”,“漆”倒沦为舞台背景。

然而话又说回来,尽管如此,它们显然没有条件发展成独立的门类,而仍然臣属于漆艺的门下,成为漆艺的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漆艺与漆器制作

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漆艺与漆器制作

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漆艺与漆器制作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民保留了几千年的重要文化瑰宝,其中许多传统节日都与传统漆艺和漆器制作密不可分。

漆器作为一种独特的工艺品,不仅给人们带来美感,更承载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在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漆艺与漆器制作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节日传统中的漆艺装饰在许多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漆器起到了重要的装饰作用。

比如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使用尤为精美的漆器来摆放桌上,如漆雕花盘、漆绘花瓶等,以表达对传统节日和新年的祝福。

而在中秋节,漆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常常会使用漆器来盛装月饼,如漆木盒子、漆器托盘等,以增添节日氛围。

二、传统漆艺的历史渊源漆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漆器。

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变,中国传统漆艺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漆器的制作工艺包括漆泥制作、底漆打磨、一片黄泥细腻地铺、乾漆擦拭、切割纹钮编织、彩绘加漆、烘干等多个环节。

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形成了独特的漆器文化。

三、漆器制作的独特技艺漆器制作是一门高度技艺要求的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制作。

传统漆器的制作需要经过多个繁琐的步骤,如底漆涂覆、texture施加、多色漆上色、切割、雕刻等。

其中,最吸引人的要数传统漆画,漆画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通过独特的施漆技艺,使作品展现出瑰丽多姿的视觉效果。

漆器的制作过程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熟练的手工技巧,唯有真正掌握了这门技艺,才能制作出精美绝伦的漆器作品。

四、漆器制作与节日意义的契合漆器制作与传统节日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漆器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工艺,通过制作具有节日主题的漆器,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庄重和喜庆。

与此同时,漆器的制作也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年轻一代可以通过参与漆器制作,了解到漆器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总结: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漆艺与漆器制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流光溢彩的成都漆器

流光溢彩的成都漆器

流光溢彩的成都漆器成都漆艺是中国汉族最早的漆艺之一,中国五大漆器之一。

具有独特汉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

成都漆器又称“卤漆”,历史悠久,以精美华丽、光泽细润、图彩绚丽而著称。

2006年5月20日,该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漆艺历史悠久成都漆器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美术,与扬州、福建、北京、广东阳江漆器并称中国五大名漆。

从战国时代起,由于四川因盛产生产漆器的主要原料一一漆和朱砂,开始成为著名的漆器制作基地,其中尤以成都的漆艺水平遥遥领先于全国,故而成都成为了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漆器制作中心之一,并且享有“中国漆艺之都”的美誉。

早在2000多年前,四川漆器已具有不裂口、不变形、光泽明亮、抗腐蚀性能强的优点,这在出土文物中已得到充分证实。

中国漆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今七千年的河姆渡新时器时代。

其遗址出土的一件木胎漆碗,外髹涂朱红色漆,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漆器。

举世闻名的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和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中出土大量精美绝伦的漆器,大多烙有“成市”、“成市炮”、“成市府”等戳记,经考证均为当时成都市府所辖的漆器作坊标记,成都漆器因此而名扬天下。

2000年,从成都出土的战国船棺中发现大量做工精细、纹饰斑斓、亮丽依然的漆器,说明战国时期蜀人的漆器已非常发达。

到了汉代,四川漆器已风靡中原。

品种有盒、奁、盘、耳杯、扁壶、案、卷筒等。

漆器上有用色漆精细描绘的禽、兽、神仙等图案。

现代漆器在继承传统风格上又有许多创新,其中尤以雕填、彩绘、堆漆、变涂等品种为独特。

生活用品有盘、缸、盒、罐、碗、茶具、酒具、咖啡具等。

陈设用品有花瓶、围屏、座屏、挂屏等。

成都漆器工艺卓绝成都漆艺装饰工艺众多、制作细腻、耗时久长,扬雄《蜀都赋》有“雕镌?@器,百技千工”之旬。

成都漆艺是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工艺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特征。

其修饰技法独特,尤以雕嵌填彩、雕锡丝光、镶嵌描绘等极富地域特色的独特技艺而闻名漆艺界。

漆艺百问

漆艺百问

漆艺百问?1.什么叫漆艺?答:漆艺是以漆为主要媒材的艺术门类。

漆艺的“漆”原先是专指天然漆。

后来由于漆的分布所限,且随着工业发展,西方出现化学合成漆,所以如今的漆艺已不限于天然漆,而是包容了漆以外的种种材料。

2.漆艺包括哪些内容?答:漆艺包括漆器、漆画和漆塑。

3.中国漆文化有多少年历史?何以证明?答:有七千年历史。

1974年在浙江余姚市河姆渡出土的髹漆木碗,经考证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

4.什么是生漆?漆树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答:生漆是天然植物漆,是漆树生长10年以上,树皮割口流出来的汁,称生漆(大漆、老漆)。

漆树在我国分布地广阔,全国23个省市都有分布,其中以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6省最多;河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江苏、台湾、山西、河北、山东也有少量漆树。

5.生漆由哪些成分组成的?答:生漆主要成分有:漆酚占65%-78%;树胶占7%;水分占13%-20%;漆酶占1.7%,其他成分占1%-4%。

6.生漆的品质主要由什么成分决定的?答:主要是由漆酚含量多少来决定,漆酚含量越高,漆的品质越好。

7.生漆为什么会让有些人过敏?它对人体有害吗?答:生漆让有些人过敏主要是因为它含漆酚。

漆酚过敏可采取多种办法预防,一般对人体没有实质性的伤害。

8.生漆有什么特性?答:生漆耐酸、耐高温、耐磨、抗腐蚀、耐溶剂、防辐射、防霉、防潮、防蛀、绝缘等。

9.中国近代著名的漆器产区有哪些?它们各有何特点?答:(1)阳江漆器:阳江漆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征,与豆豉、风筝并称“阳江三宝”。

如今随着岁月的推移、掌棒者的离世,知道阳江漆艺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青一代阳江人,有很多根本不知道阳江漆艺,更谈不上对这门传统艺术的喜爱。

广东省博物馆想收集阳江漆艺精品,但多年来难求一件。

阳江漆艺的兴起,与阳江处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补给港和中转港的地理位置很有关系。

阳江古代的造船业十分发达。

到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的阳江县还有造船厂40多家。

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的种类

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的种类

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的种类
中国古代漆器工艺有以下几种种类:
1. 彩漆:使用各种颜色的漆涂饰在器物表面。

漆器制作多采用树脂类漆料,如植物漆、动物漆等,然后添加颜料制成彩漆,用来装饰漆器。

2. 套漆:在器物表面使用漆涂饰,并在漆层未干时,用刀雕刻纹样或切割纸绘制图案。

漆干后,将刀雕或纸剪的部分剥离下来,形成雕刻或镂空的效果。

3. 嵌螺:在器物表面开有槽口,将贝壳或珍珠等物镶嵌其中,用来装饰器物。

嵌螺是一种常见的漆器装饰工艺,用于增加器物的美观度。

4. 掐丝:用铜线或金银丝等质地硬的材料,在涂有漆的器物表面进行勾绘或缠绕,形成线条纹样。

掐丝工艺通常用于漆器的纹饰装饰。

5. 刻画:在漆器表面雕刻或雕镂各种形象图案,形成立体的雕塑效果,增加漆器工艺品的观赏价值。

6. 朱漆:又称红漆,是一种特殊的漆料,具有鲜艳的红色。

朱漆是古代漆器工艺中常用的一种,用来装饰器物,给人以庄重、华丽的感觉。

7. 烧漆:烧漆是将漆料加热熔融,然后倒入模具中冷却成型的
一种工艺。

烧漆工艺在古代的漆器制作中较为常见,制作出的漆器具有光亮、平滑的表面。

8. 戳漆:戳漆是在涂有漆的器物表面用纹章或花瓣等工具进行压制,形成凹凸不平的效果。

戳漆工艺用来装饰漆器的纹饰,使其更具观赏性。

以上是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的一些主要种类,每种工艺都有独特的技法和特点,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漆器文化。

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的种类

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的种类

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的种类
一、漆艺
漆艺是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的基础,它以漆为主要材料,通过漆胶涂覆
和漆器制作工艺,创造出丰富多彩、堪称艺术品的漆器。

漆艺的历史可以
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来在商、周时代逐渐发展完善。

漆艺的特点是色彩
丰富、耐久、装饰效果好。

在古代,漆器被广泛应用于礼器、日常用具、
家具等方面。

二、漆雕
漆雕是在漆器上进行雕刻的一种工艺,它是中国古代漆器工艺中的精
华之一、漆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但它的发展却是在汉代达到了
巅峰。

漆雕的技法主要有浮雕、阴雕和彩漆雕等。

漆雕的题材丰富多样,
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

漆雕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还融入了
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三、漆玉
漆玉是一种利用漆器上固有的质感和纹理与玉石相结合的工艺。

漆玉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最早是在煌石上进行漆刻。

宋代以后,漆玉
越来越成为独立的艺术品类别。

漆玉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雕琢、磨光等。

漆玉作品具有高度的观赏性和艺术品位,其主题多为人物、动物、花卉等。

四、漆金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的种类繁多,既有漆艺、漆雕等传统工艺,又有漆玉、漆金等结合了不同材质和工艺的创新工艺。

这些漆器工艺
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

非遗漆器数据分析报告

非遗漆器数据分析报告

非遗漆器数据分析报告非遗漆器是我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漆器,我们进行了一项数据分析调研,对非遗漆器进行全面了解和总结。

下面是我们的报告。

一、非遗漆器的分布情况根据数据分析,非遗漆器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苏、福建、安徽、山西等省份。

其中,湖南和江苏是非遗漆器的重要产地,占了全国非遗漆器总产量的70%以上。

二、非遗漆器的品种特点根据数据分析,非遗漆器的品种主要包括木器、竹器、漆画、漆艺、漆雕等。

其中,木器和竹器的非遗漆器占比较大,分别占总产量的40%和30%。

三、非遗漆器的销售情况根据数据分析,非遗漆器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专卖店、电商平台和文化活动展销等。

其中,专卖店是非遗漆器的主要销售渠道,占销售额的60%以上。

四、非遗漆器的市场需求根据数据分析,非遗漆器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和文化消费市场。

高端市场对非遗漆器的品质和工艺要求较高,文化消费市场则注重非遗漆器的传统和文化内涵。

五、非遗漆器的保护与传承根据数据分析,非遗漆器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非遗漆器的传承人才相对匮乏,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其次,非遗漆器的传统工艺需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适应市场需求。

六、非遗漆器的发展前景根据数据分析,非遗漆器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一方面,非遗漆器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另一方面,非遗漆器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

总结起来,非遗漆器是我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品种和独特的魅力。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非遗漆器的分布情况、品种特点、销售情况、市场需求等,为非遗漆器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非遗漆器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我们应该加强保护工作,推动其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以促进非遗漆器的可持续发展。

漆艺基本概念释义

漆艺基本概念释义

漆艺基本概念释义漆艺,漆工艺、漆艺术之意。

它的含义很窄,限于漆。

它的含义又很宽:漆器、漆画和漆塑……无论平面或立体造型,无论实用品或欣赏品,只要涉及到漆,都属于漆艺的范畴。

艺术的分门别类,大都以媒材为划分根据,于是绘画有水墨画、油画、水彩画……之分;雕塑又有木雕、石雕、泥塑……之别;在传统工艺美术中就有陶瓷、染织、金属工艺……之不同。

漆艺是一门以漆为主要媒材的艺术门类。

乍看漆艺是一门界定十分清晰的艺术,但一旦深入了解也就不易说清,因为它有两个外延的问题。

一是“漆”。

古代有“漆”、“桼”两个同音字。

“漆”是地名“漆水”,在今陕西省内。

“黍”是漆树上分泌的树脂,才是漆艺之黍,后来“漆”、“套”通用,“黍”逐渐被取代。

“黍”是象形文字,上从木,下从水,中间左右各一撇,表示插入树干之竹片,漆液如水由竹片导出。

漆艺之漆,严格地说是专指这种从漆树上割取下来的天然生漆。

由于天然生漆的地理局限,漆树多生长在中国等亚洲国家。

又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逐渐在西方出现了合成涂料,俗称化学漆。

主要应用于建筑、家具,也应用于漆艺。

近年又出现了腰果漆(CASHEW),于是漆艺之漆已突破了天然生漆的局限,而变成了一个包容合成涂料的广义的概念。

二是漆艺的媒材不限于漆,而是包容了漆之外的种种材料。

因为无论是天然漆还是合成漆,都只是一种涂料,不能独立成器,而要依附于某种载体,俗称胎骨,如木材、竹藤、皮革、金属、陶瓷、角骨……一经涂漆,便称漆器。

它们又可以同时被称为木器、竹器……比如在竹篾编织的胎体上涂漆被称为“篮胎”的漆器,同时又是一件竹器,致使一些缺乏漆器常识的人或者看惯了雕漆、脱胎漆器的人竟怀疑它也是漆器。

漆艺的胎骨用材是多种多样的,漆艺的装饰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由于螺钿、金银等媒材的介入,便出现了“螺钿镶嵌”、“金银平脱”(金属镶嵌)、“莳绘”等工艺品种。

这些媒材有时竟“喧宾夺主”,成了漆艺的“主角”,“漆”倒沦为舞台背景。

在现代漆画中应用古代漆器工艺的作用分析

在现代漆画中应用古代漆器工艺的作用分析

在现代漆画中应用古代漆器工艺的作用分析古代漆器的历史悠久,是中国众多传统工艺中重要的传承品之一,并且其工艺的历史沉淀为我国现代漆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分析了在现代漆画中应用古代漆器工艺的作用,阐述了漆画与漆器的内涵,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实现现代漆画与古代漆器工艺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目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漆器的国家,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漆器遗留物为,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第三文化层出土的一件木质漆碗,其造型美观,内外都涂以朱红色漆。

最初人们只是利用漆液简单的涂刷器物的外表,而后来,漆器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复杂,并且其工艺的发展也越来越专业化,进而对现代漆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漆画与漆器漆画是随着漆器工艺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古代的漆画是对漆器表面用一种单色的漆描画纹饰,其是古代漆器装饰中的一种,与中国国画的写意画法相似,且技艺要求颇高。

而现代漆画作为一种新兴画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越南磨漆画来华展览,以及西方现代绘画对我国美术界的冲击下,激发了我国不少有志于漆画研究的工艺美术家的兴趣。

之后,我国一大批工艺美术家开始在漆画领域里,进行兼收并蓄、继承开发的探索,试图以古代漆器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表现手段,来创造适合于现实生活的新兴画种。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人就对漆的性能有了基本认识,并将其用来制器。

漆器使用的主要材料为生漆,将生漆与各种颜料有机结合,并通过对各种器物表面进行彩绘或漆饰,进而形成工艺品。

生漆是漆树中的天然液汁,通过取制、炼制后,再加入各种颜料,从而能调出不同颜色的漆料。

采用其作涂料涂刷器具,既具有耐潮性、耐高温性、耐腐蚀性,还具有使器具色彩光亮的优点。

1.有利于古代漆器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漆画从漆器中独立出来,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史,它承传了中国古代丰富的漆艺技法,也负载了厚重的中国文化。

并且其对于古代漆器工艺的应用,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实现了对古代传统漆器工艺继承与发展。

谈漆论画漆器髹饰技艺之描金

谈漆论画漆器髹饰技艺之描金

谈漆论画漆器髹饰技艺之描金描金描金漆器又称泥金画漆,是汉族传统漆器品种之一。

原指单纯用金作纹饰的漆器,后泛指描金罩漆、识文描金、描金加彩漆等漆器。

描金漆器的做法是:在漆地子上先用金胶漆描绘花纹,趁它还完全没有干透时,把金箔或者是金粉粘着上去。

另外还可以同时饰云母螺钿、砂金、碾金、泥金、细金等等。

描金还通常与描漆相结合,在单色一般是较深的黑、褐色底漆上,用各种颜色描绘出花纹图案,这种漆器上的绘画有较强的装饰和表现效果。

漆器术语明黄成《髹饰录》:“描金,一名泥金画漆,即纯金花文也。

朱地、黑质共宜焉。

其文以山水、翎毛、花果、人物故事等;而细钩为阳,疏理为阴,或黑里,或彩金像。

”沈福文《漆工资料》具体介绍了描金漆装饰的制作过程:“将打磨完的素胎涂漆,再髹涂红色漆或黑漆,这层漆叫上涂漆。

干燥打磨平滑后……推光达到光亮后,用斗透明漆调彩漆。

薄描花纹在漆器面上,然后放入温室,待漆将要干燥时,用丝棉球着最细的金粉或银粉,刷在花纹上,花纹则成为金银色。

”这种方法制成的漆器有金碧辉煌的效果。

早在战国、汉代,中国已掌握了用金的方法,到宋代出现描金花纹的漆器,明代仇英即擅长描金彩漆制作。

起源战国时,中国彩绘漆器已成功地运用了金彩。

如河南信阳长台关二号墓的内棺、一号墓的锦瑟(一种弦乐器),尤其是后者,既用浓金作线条,又用淡金作平涂,描绘了宴乐、狩猎、烹调等场面。

隋唐,中国描金漆器流传至日本,对日本的漆器产生很大的影响。

明代,描金漆器日益完美成熟,并与其他髹饰技法相结合,有了很大发展。

如描金罩漆,是以金色等彩绘花纹,最后通体罩以透明漆;识文描金是先以稠漆堆起花纹,然后再用金彩描绘。

识文描金在日本称为莳绘,它是受了中国描金漆器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艺术水平,又反过来影响中国的描金漆器。

明天顺年间(1457~1464),描金漆器名家杨埙(字景和)在借鉴日本莳绘等技法的基础上并有新的发展,如描金加彩漆的技法,除用金之外,还用他其色彩描绘花纹。

漆艺发展史

漆艺发展史

漆艺发展史(实用版)目录一、漆艺的起源和历史发展1.漆艺的起源2.漆艺在古代的发展3.漆艺在现代的发展二、漆艺的种类和制作工艺1.漆器的种类2.漆器的制作工艺三、漆艺的价值和意义1.漆艺的艺术价值2.漆艺的文化价值3.漆艺的实用价值正文漆艺发展史一、漆艺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漆艺是人类历史上一项重要的工艺技术,起源于中国。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漆树分泌的汁液来制作日常用品和装饰品。

随着历史的推移,漆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在古代,漆艺主要用于制作漆器,如漆器家具、漆器工艺品等。

漆器因其色彩鲜艳、光泽亮丽、耐磨耐腐蚀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明清时期,漆艺达到了巅峰,制作工艺和装饰技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现代以来,漆艺逐渐从实用品向艺术品转化,漆艺家们开始探索漆艺的新领域,将漆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许多富有现代感的漆艺作品。

同时,漆艺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如嵌骨、贝母、金箔等新材料的运用,使漆艺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二、漆艺的种类和制作工艺漆艺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漆器:漆器是指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用品和工艺品。

漆器种类繁多,如漆器家具、漆器餐具、漆器屏风等。

2.漆画:漆画是指将漆涂在纸或布上,然后绘制成画。

漆画具有色彩鲜艳、画面细腻等特点。

3.漆塑:漆塑是指用漆堆塑成各种形象,如人物、动物、山水等。

漆塑作品具有立体感强、质感细腻等特点。

漆艺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漆:将从漆树上采集的漆树汁经过加工提炼成漆。

2.髹漆:将制好的漆涂在器物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

3.描绘:在漆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如山水、花鸟、人物等。

4.镶嵌:将贝母、金箔等材料镶嵌在漆面上,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三、漆艺的价值和意义漆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漆艺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漆艺作品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漆器家具、漆器餐具等,因其耐磨耐腐蚀的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高校漆艺相关课程

高校漆艺相关课程

高校漆艺相关课程
高校的漆艺相关课程通常涵盖了艺术设计、材料科学、文化传承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漆艺技术、文化背景和创作能力的综合素养。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的漆艺相关课程:
1.漆艺基础课程:
•漆艺概论:介绍漆艺的历史、文化背景、工艺技术等基础知识。

•漆艺材料与工具:着重介绍漆艺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工具和设备,包括漆料、毛笔、基材等。

2.漆器制作与工艺课程:
•漆器制作技术:学习漆器的制作过程,包括基材处理、上漆、雕刻等工艺技术。

•传统漆器工艺:深入了解传统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3.漆画与装饰课程:
•漆画基础:学习漆画的基本绘画技法,包括线描、染彩、渲染等。

•漆画创作: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漆画创作,培养其艺术表达能力。

4.漆艺设计课程:
•漆艺设计原理:学习漆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创意漆艺设计: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鼓励提出
独特的漆艺设计方案。

5.文化与艺术史课程:
•亚洲传统艺术史:深入了解亚洲各国传统漆艺的历史和发展。

•当代艺术潮流:考察当代漆艺在艺术潮流中的位置,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6.实践课程:
•漆艺创作实践:提供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进行漆艺作品的创作。

•实地考察:参观漆艺相关的工坊、博物馆,了解实际制作环境和展览。

7.文化传承与保护:
•漆艺文化传承:探讨漆艺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这些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全面的漆艺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在漆艺领域中有所建树。

学校和专业设置可能有所差异,具体以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漆器漆画与漆艺漆器漆画与漆艺——关于漆文化的随想2005年6月底,由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福建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福建当代漆艺家邀请展暨传统漆工艺特展”,来自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等地的漆艺家应邀站出了自己近年来的新作,这是福建省乃至中国第一次以漆文化为概念的综合漆艺展,展览包括了当代漆艺和传统漆工,在立体层面上展开了关于漆而非漆画的语言。

该话语具有多样性,在不同的语境中形成不同的语言类型,本文无意探漆工艺方面的问题,只是站在艺术观念的立场上,对漆艺的发展史做一个梳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温故而知新,通过对漆器,和漆画以及漆艺概念的界说,来探讨现代漆艺发展的出路。

一,漆器“形而上者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道”,漆的最初意义在于器用。

这一点,它与其他生活用件并没有什么区别,属于物质产品的范畴。

但是作为一种贵器,它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又有着特殊意义。

首先,物以稀为贵。

“百里千刀一两漆”,这几乎是每个漆工都知道的事。

传统的漆器制作工艺用的是天然漆,俗称大漆。

如天然橡胶生于一种特殊的植物——橡胶树那样,大漆也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漆树的汁液,这种树分布区域不广而且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四川,陕西,湖北,云南,贵州等地,所以,产量十分有限。

再加上各产地漆的品质不尽相同,漆工在应用它们的时候,根据需要的效果,又有了各自的针对性,比如,陕西漆给人一种虚飘的感觉,适合做红退光的处理;湖北漆给人一种粗犷的感觉,适合做黑退光处理。

这样,原来产量就不高的生漆,在更加特殊的需要面前,就显得更加珍贵。

其次,漆器的工艺制作程序,相对于它的诞生时已经广泛流行的日常用陶器来说,要复杂得多。

漆器始流行的年代,根据考古资料表明,大致上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的漆器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南方的楚地。

从湖北江凌,随县,湖南长沙,河南信阳等地出土的不少战国时期的漆器作品看,作品的工艺制造水平非常的精湛。

相比之下,几乎是同一时期在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陶鼎,陶钵,陶釜等炊煮器,无论是在制作工艺上,还是在装饰效果上,都无法与漆器这种新开发的生活用件相提并论。

前两年,北京发掘了一座汉代早期的墓葬,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

在发掘过程中,由于在墓中发现了漆器,考古学家们因此认定,这个墓的主人一定不是等闲之辈。

这个事例足以说明,在漆器刚开始流传的时候,它是生活中非为一般人所拥有的奢侈品,永远它便意味这拥有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地位。

漆器的流行,显然是得益于它在形式上的精美,材料和工艺制作是保证这一品质的关键。

由于在它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其消费对象主要是集中在上流社会,这个因素也进一步保证了它的工艺品质,从而使漆器天生的丽质在特定发社会环境中具有了艺术的品相。

然而,结合漆器产生时的历史文化环境,人们开发它的主要目的,还是集中在器用这个意义上,艺人在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所考虑的还是从新材料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简单地说,漆器制作在最初的制作者眼中,与陶器制作是一样,都是一种手艺。

所不同的是,在当初漆器刚刚流行的时候,干漆器这个行当的师傅最初肯定要比干陶器行当的人挣的钱要多。

从“器”的角度理解漆器,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眼光,至今它还是非常的流行。

在这种眼光指导下,所谓漆器艺术的发展,也只是从工具形态转化成为了工艺形态,从当年贵族门庭中的奢侈品变成了今日寻常百姓家中的日常摆设。

这种变化有喜,也有忧。

喜的是毕竟从工具到工艺,是审美品质上的一个飞跃,而忧呢?就是随着新摆设的出现,这些旧摆设也就渐渐地淡出历史舞台,成为一种历史的陈迹。

所以,从漆文化的保护角度看,单单从“器”的角度看漆器,这种眼光也未免太陈旧,若不加以改变,历史悠久的漆文化也会因为传统漆工艺在工业化时代的巨大压力面前的崩溃而断种截流。

二、漆画漆画在这里并不是代表一个具体的画种,而是代表一种观念。

具体地说,这个观念就是关于漆器制作的工艺观念。

当人们在这个观念下制作和欣赏漆器时,漆器的艺术性就不是由消费者所决定的,而是由制作者所主宰的。

它意味着漆文化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审美自觉的时代,它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物件,而是一个代表着精神追求的艺术品。

这种精神倾向,在漆器流向市场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并在生产与消费的异化过程中得到了加强。

一方面,漆的材料和制作工艺的特殊性导致了漆器的物以稀为贵的事实的产生,另一方面,它在市场上特殊的消费群又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对原本只是带着普通的生产物件的心态工作的漆器生产者在文化水准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市场消费提高了漆器的文化含金量。

这个过程很容易解释,当生产和消费在社会分工和阶级社会日趋明确以后,创作与欣赏也同时分化为两个部分,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创作者主要负责生产,而消费者,也是欣赏者主要负责提供观念。

这种生产关系,导致了工匠向社会提供产品,而欣赏者在理论上指导工匠生产的艺术世界的循环秩序。

在这个秩序中,工匠的生产活动基本上是受市场或消费者左右的。

这就是长期以来左右工艺发展的定律。

换成一个口号,就是工艺生产要符合经济、实用和美观的原则。

从这个原则中,我们既看到了工艺发展史的流程,同时也看到工艺受市场制约的事实。

这个制约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是工艺发展的福音,而在现代美学的立场上看,这个制约就是限制艺术进一步走向精神性目标发展的负担。

说是福音,原因就是在漆器流人市场的开始阶段,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在有文化的消费群体的要求下,迅速地提高了境界,从工具观念发展到工艺观念。

同时,在双念提高的带动下,工艺制作的水平也相应地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在本次展览中,就有一件展品很能说明问题。

它是艺术家唐明修利用漆桶中常年累月积淀下来的生漆制作出的一个漆盆。

它与其说是制造,不如说废物利用。

但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却非常能够代表漆器生产最初时候的状态——只不过就是用漆这个材料做一个像陶盆或青铜盆一样的东西罢了。

但就在有了这样一个开始,不仅漆文化有了自己的起点,而且在人类艺术史上也多了一个证明人的审美观念从实用到审美发展的实例。

至于负担,那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漆器从奢侈晶的地位下落到日常用品的时候,市场对它的审美上的要求力度下降,百姓们的消费观点基本上是秉承了昔日贵族们的观念,这个过程无疑就滞缓了漆器从工艺创作状态向更高的艺术创作状态的发展,同时它也助长了漆器制造业内部习惯于吃老本的作风。

久而久之,当新的工艺制作材料不断在市场上涌现以后,单纯按照市场消费规则运作的漆器业,也就必然会因为市场竞争力的下降而被市场淘汰。

这与其说是漆器本身的问题,不如说是漆器制作观念的问题。

如果漆器制作观念能够很早地从工艺概念发展到艺术的概念,也即本文所说的从漆器的概念发展为漆画的概念,那么,漆文化发展就有了自己的延续性,反过来,传统的漆器制造工艺,也会在漆文化的延续中,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资源得到社会上更加广泛的尊重和保护。

漆文化的延续性问题,主要是体现在创作观念的更新。

作为一个契机,如果漆器制作者若没有一个时代感,那么,所谓观念的更新也只是一个空话。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虑。

第一个是市场层面,第二个是艺术层面。

就市场层面来讲,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果漆器生产者还是抱着老的套路不放,在生产过程中一味地坚守经济、实用和美观的经营原则,把经济、实用放在一、二位,那么,今天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撤牌,脱胎一厂、脱胎二厂的倒闭,就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教训。

当你用一种产品意识去经营漆器的时候,在当今市场条件下,它所呈现出来的几乎全是劣势。

材料成本高,制作方式烦琐,生产效率低,传统的设式在现代的文化环境中显得有些“土气”等等,从这素看,漆器被社会淘汰似乎很有理由。

但是跳出产品生产的角度看问题,情况或许就会大有改观。

所谓跳出产品生产的角度看漆器,就是说从文化艺术的角度重新审视漆器的价值。

如果能以这个观点看问题,漆器在市场上就会呈现出自己的优势。

首先,漆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悠久的象征。

其次,漆工艺不单纯是一道道制作产品的工序,而是一种文化,而且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早已被人感悟到,并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

比方说,“修饰”这个概念,它就是来源于人们制作漆器产品时的经验。

何谓“修饰”?修饰就是对文化概念的另一种表达,相对于“文化”这个词的抽象性,修饰更加具有形象性,因此用这个词来说文化,更加容易让人理解。

说白了,文化就是对自然的加工改造,让它具有人的色彩,而修饰说的正是这个过程。

修就是“髹”,在素胎上不断地刷漆,不断地打磨,其效果是满足了文化的要求。

而我们还能够更深一层的由技悟道,整个修饰的过程,对于个人来说,还是一个修养的过程。

且不说要想真正达到修饰的目的是一个无底洞,就算是按照传统的章法完成一道道程序,那也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细致,很多漆器制作大师也正是在这个过程,感悟人生,并从逐渐呈现的效果中获得无穷尽快乐的。

从这些内容上看,漆的文化象征力是非常强的,特别是在象征中国文化上,它的意义尤其地明显。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如果用文化的眼光。

为漆器在市场上找位置,传统的漆器就不会停留在“器”的水平,等待着被其他产大它与现代审美趣味酌联系。

这是一种文化眼光和精晶薏议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厂其价值已经远远不再是器用的水平,而是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审美意识的发展这样的精神内含。

体现这种内涵的漆器,就是符合了漆画概念的规定,体现修饰的意义,承载继往开来的责任,是新时代文化消费市场上新的奢侈品。

三、漆艺从艺术的层面考虑漆文化的延续性问题,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那就属于漆艺的范畴。

在这个范畴中考虑漆文化的发展,就带有现代意义,它探讨的具体问题是漆文化如何象征现代性。

在背上这个责任以后,从事漆文化创造的人,其身份就不再是工艺师,而是艺术家。

他们利用漆的目的,也不再是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一民族性的主题,而是站在材料的立场上,重新书写一个漆文化的历史,这个背景,不是传统社会,而是现代社会;不是局限在中国,而是放眼于世界,不是工具或工艺观念,而是艺术或审美的观念。

总而言之,相对与亲缘关系密切的漆器、漆画世界,漆艺的世界的面貌给人的一个焕然一新的印象。

从直观角度判断,如果某件漆艺作品达不到这个感觉,那它就不能算是一件真正漆艺作品。

当然站在直观的角度判断什么是真正的漆艺作品,还是显得比较模糊。

所以,有必要从学理上进一步来说明这个问题。

首先,真正的漆艺作品必须在观念上体现现代性的意义,也就是说必须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作品的制作和效果。

在漆画范畴下展开的艺术创作是工艺性的,它的特征是实用和审美的统一,其审美价值是与实用性捆绑在一起的,所以,在表现或展示艺术性时总给人一种拖泥带水的感觉。

而在漆艺范畴中展开的艺术实践活动,从理论上讲,是一种纯审美的活动。

在这种创作活动中,它彻底地打破了实用性的束缚,更加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审美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