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燃烧学
消防员基础燃烧学知识
第 七 部分
火焰颜色及显光性
火焰颜色及显光性
火焰是正在燃烧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所占据的发光、放热的空间范围,是 指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域。
一切可燃性固体和液体燃烧时形成的火焰,都有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 区域。但可燃气体燃烧时形成的火焰,只有内焰和外焰两个区域,而没有焰 心区域。
可燃物的化学组成不同、供氧条件不同,火焰会发出不同的颜色。含氧 量在 50%以上时,发出不显光(光暗或呈浅蓝色光)的火焰;含氧量在 50% 以下时,发出显光(光亮或黄光)的火焰;含碳量大于 60%时,发出显光并 伴有大量黑烟的火焰。有机可燃物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颜色主要由火焰中的碳 粒子决定。
2、火势越大,温度越高, 火风压值越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火风压不仅产生在火灾的 那条巷道里,也会出现在 高温火烟流经的其他巷道 里。特别是高温火烟流经 的上山、下山及垂直巷道 里,影响最大。一条巷道 里产生火风压的大小与该 巷道的标高差、与温度差 成正比,即温度越高火风 压越大;巷道标高差越大, 火风压越大。
添加标题
会导致人员窒息、中毒,甚至死亡。目前,已知的燃烧产物中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或成分达数十种( HCL、
H2S、 HCN、 SO2、光气、醛类气体等)。 烟气的危害:烟气是一种不完全燃烧产物,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固(液)体颗添粒加以标及题一氧化
碳、二氧化碳、氯化氰等有毒有害气体组成。首先,它会造成消防人员灼伤、中毒、窒息(在无防护的情况
下,人在充满烟气环境中停留 1~ 2min 就可能昏倒,停留 4~ 5min 就可能死亡);其次,火灾烟气具有较 强的减光作用,影响被困人员安全疏散,阻碍救援人员接近着火点和添救加人标;题第三,火灾烟气具有流动性,高
温烟气在流动过程中能引燃流经途中的可燃物,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第四,密闭空间里,烟气大量聚集易
《消防燃烧学》PPT课件
按燃烧物的性质分类
根据燃烧物的性质,可以将燃烧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固体燃烧又可以分 为表面燃烧、熏烟燃烧和炽热燃烧;液体燃烧可以分为闪燃和沸溢;气体燃烧可以分为扩 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按燃烧方式分类
根据燃烧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燃烧分为扩散燃烧、预混燃烧和动力燃烧。扩散燃烧是指可 燃物与助燃物在混合过程中进行燃烧;预混燃烧是指可燃物与助燃物预先混合,然后进行 燃烧;动力燃烧是指可燃物在高速气流中进行的燃烧。
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冷却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通过隔绝空气或稀释可 燃物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通过将可燃物与火源隔 离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通过抑制可燃物的化学 反应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应急救援的组织与实施
应急救援的组织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火灾的起因与分类
火灾的起因
可燃物、助燃物(如氧气)和点火源 (如火柴、打火机)是火灾发生的必 要条件。
火灾的分类
根据燃烧物的不同,火灾可分为A、B 、C、D、E五类,分别为固体物质火 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气 体火灾、金属火灾和带电火灾。
火灾预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01
02
03
消除可燃物
减少室内可燃物的存放, 避免将可燃易燃物品置于 靠近火源的位置。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 的化学反应,通常伴随 着火焰的产生。
燃烧反应需要可燃物、 助燃物(通常是氧气) 和足够的高温,三者缺 一不可。
燃烧反应通常涉及一系 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 些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 量和光。
消防燃烧学
04
空气需要量是 燃烧控制的重 要参数,关系 到燃烧效率和 污染物排放。
燃烧产物生成量
燃烧产物:二氧化 碳、水蒸气、氮氧 化物等
01
生成量与燃烧条件 有关:如温度、压 力、氧气浓度等
02
04
燃烧产物的利用: 如二氧化碳用于合 成燃料、氮氧化物 用于制造化肥等
03
燃烧产物对环境的 影响:如温室效应、 酸雨等
两者关系
01
空气需要量: 燃料燃烧所需
的氧气量
02
燃烧产物生成 量:燃料燃烧 后产生的气体、
烟尘等物质
03
关系:空气需 要量与燃烧产 物生成量成正 比,即空气需 要量越大,燃 烧产物生成量
越多
04
影响:空气需 要量不足会导 致燃烧不充分, 产生有毒气体 和烟尘,影响 环境质量和人
04
确认周围环境安全,确 保自身安全
灭火措施
冷却灭火:降低 温度,使可燃物
无法继续燃烧
窒息灭火:隔绝 氧气,使可燃物
无法继续燃烧
隔离灭火:将可 燃物与火源隔离,
阻止火势蔓延
化学抑制灭火: 使用灭火剂,使
燃烧反应中断
逃生技巧
保持冷静:遇到 火灾时,保持冷 静,不要惊慌失 措。
寻找逃生路线: 观察周围环境, 寻找最近的逃生 路线,如安全出 口、楼梯等。
利用消防设施: 使用灭火器、消 防栓等消防设施 进行灭火,为自 己争取逃生时间。
保护呼吸系统: 用湿毛巾或衣物 捂住口鼻,防止 吸入有毒气体。
匍匐前进:在浓 烟环境中,尽量 匍匐前进,避免 吸入过多有毒气 体。
寻求帮助:如果 无法自行逃生, 可以拨打119报警 电话,寻求消防 员的帮助。
消防燃烧学(新)
第一章火灾燃烧基础知识一、填空1、燃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2、燃烧三要素:要发生燃烧反应,必须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3、根据火三角形,可以得出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点火源、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灾范围的扩大四种防火方法。
4、根据燃烧四面体,可以得出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四种灭火方法。
5、燃烧按照参与燃烧时物质的状态分类,可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按照可燃物与助燃物相互接触与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分类,燃烧可分为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按照化学反应速度大小分类,燃烧可分为热爆炸和一般燃烧;按照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种类分类,燃烧可分为化合反应燃烧和分解反应燃烧两类;按照反应物参加化学反应时的状态分类,燃烧可分为气相燃烧和表面燃烧;按照着火的方式分类,燃烧可分为自燃和点燃等形式。
6、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7、释放热量和产生高温燃烧产物是燃烧反应的主要特征。
8、物质的传递主要通过物质的分子扩散、燃料相分界面上的斯蒂芬流、浮力引起的物质流动、由外力引起的强迫流动、紊流运动引起的物质混合等方式来实现。
9、物质A在物质B中扩散时,A扩散造成的物质流与B中A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这个梯度可有三种表示方法,分别是浓度梯度、分压梯度和质量分数梯度。
10、管道高度越高,管道内外温差越大,烟囱效应越显著。
11、烟气是火灾使人致命的主要原因。
烟气具有的危害性包括:缺氧、窒息作用;毒性、刺激性及腐蚀性作用;烟气的减光性;烟气的爆炸性;烟气的恐怖性;热损伤作用。
12、烟气的主要成分:CO、CO2、HCI、SO2、NO2、NH3等气态产物。
二、简答1、燃烧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燃烧的特征:燃烧时可以观察到火焰、发光、发烟这些特征。
例如:蜡烛燃烧时可以观察到花苞型火焰,实际火灾中的火焰呈踹流状态;停电时蜡烛发出的光可以照亮周围,实际火灾中物质燃烧的火光能够照亮夜空;蜡烛棉芯较长时很容易观察到火焰上方有黑烟冒出,在蜡烛上方放臵冷瓷器时,可以观察到烟炱,实际火灾中更可以观察到浓烟滚滚的现象。
3.1.2消防燃烧学
n+ 2 n
)
E 斜率 = nR
1 Tc
Pc
着火区
非着火区
Tc
小结: 小结:
1.着火条件和着火分类 2.热自燃理论的出发点和结论 3.热 4.着火感应期及求解方法 5. 着火极限的自燃理论得出的着火条件 意义
二、谢苗诺夫理论的应用
1.着火感应期 着火感应期 2. 自燃着火极限条件
1. 着火感应期
(1).定义: (1).定义:开始化学反应到着火所经历的时间 定义 (2).确定着火感应期的意义 (2).确定着火感应期的意义 (3).求解方法 (3).求解方法 ① T - t法 ② 数学解析法
(4).影响着火感应期的因素 (4).影响着火感应期的因素
2.点燃(引燃): 可燃物局部受高温热源加热,T↗
试判断下列情况下的着火方式各属什么类型? ① 植物油生产车间 热锅中植物油着火 ② 沉积于热管道上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 ③ CaC2遇水发生的爆炸 ④ 深圳清水河8.15爆炸(化学危险品) ⑤ 用火机点燃香烟 ⑥ 新疆克拉玛依幼儿园剧场着火
一、着火条件
− E / RT
ɺ ql =
∆ΗC ⋅ V ⋅ Kn ⋅ C A e
dT − S ⋅ h ⋅ (T − T0 ) = ρ ⋅ V ⋅ c ⋅ dt
Semenov热自燃理论模型
体系 T
环境 T0
Semenov 模 型温度分布 示意图
Semenov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该模型的假设是:体系内温度均匀一致, 不具有任何温度梯度,各处的温度均为T, 且体系的温度大于环境的温度T0,体系和 环境的温度是不连续的有温度突跃。 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全部集中在体系的表 面。
ρ ∞ ( f∞ − fc) ⋅ ∆Η C = ρ ∞ ⋅ CV ⋅ (TC − T∞ )
消防燃烧学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5道小题)1.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现象。
【】(A) 火焰(B) 发光(C) 火焰、发光和(或)发烟(D) 发烟正确答案:C2. 可燃物按其,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
【】(A) 闪点(B) 燃点(C) 物质状态(D) 化学成分正确答案:C3.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因所产生的自然燃烧,成为自燃。
【】(A) 受潮(B) 受潮或自身发热(C) 自身发热(D) 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正确答案:D4. 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使氧浓度降低至最低氧浓度以下,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这样的灭火方法叫。
【】(A) 冷却灭火(B) 隔离灭火(C) 窒息灭火(D) 化学抑制灭火正确答案:C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发热量越大,体系越不易自燃(B) 环境温度越高,体系越不易自燃(C) 发热量相同,比表面积越大,散热能力越强,体系越不易自燃(D)较低自燃点物质的加入可使高自燃点的物质自燃点降低正确答案:C6. 根据链锁反应理论,要使已着火系统灭火必须。
【】(A) 改善系统的散热条件(B) 降低环境温度(C) 增大自由基的销毁速度(D) 增大自由基的增长速度正确答案:C7. 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通常用表示,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表示。
【】(A) 体积分数(%),单位体积中的质量(g/m3)(B)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C) 单位体积中的质量(g/m3),单位体积中的质量(g/m3)(D) 单位体积中的质量(g/m3),体积分数(%)正确答案:A8. 若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在遇到火源之前的最初温度升高,则爆炸下限。
【】(A) 降低(B) 增高(C) 不变(D) 不确定正确答案:A9. 用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性混气时,惰性气体的添加量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A) 添加惰性气体后,混气中的氧含量必须处在临界氧浓度以上(B) 添加惰性气体后,混气中的氧含量必须处在临界氧浓度以下(C) 添加惰性气体后,混气中的氧含量必须处在爆炸极限以上(D) 添加惰性气体后,混气中的氧含量必须处在爆炸极限以下正确答案:B10. 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
《消防燃烧学》教案
《消防燃烧学》教案.doc教案章节:第一章燃烧基础理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理解燃烧的三要素。
2. 使学生掌握燃烧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
3. 培养学生对火灾危险性的认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基本概念燃烧的定义燃烧的分类2. 燃烧的三要素燃料氧气点火源3. 燃烧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燃料的分解氧化反应燃烧产物的形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燃烧的基本概念、燃烧的三要素和燃烧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火灾案例,让学生了解燃烧事故的危害。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消防燃烧学》2. 课件:燃烧基础理论3. 案例素材:火灾案例图片和视频五、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燃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燃烧的兴趣。
2. 讲解燃烧的基本概念,阐述燃烧的定义和分类。
3. 讲解燃烧的三要素,分析它们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4. 讲解燃烧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包括燃料的分解、氧化反应和燃烧产物的形成。
5. 分析火灾案例,让学生了解燃烧事故的危害。
6.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7. 布置课后作业:复习本章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燃烧事故的预防措施。
教案章节:第二章火灾蔓延规律二、教学内容:1. 火灾蔓延的基本概念火灾蔓延的定义火灾蔓延的分类2. 火灾蔓延的规律火灾蔓延的影响因素火灾蔓延的速度和距离3. 火灾蔓延的模型火灾蔓延的数学模型火灾蔓延的数值模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火灾蔓延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模型。
2. 实验法:进行火灾蔓延实验,让学生观察火灾蔓延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消防燃烧学》2. 课件:火灾蔓延规律3. 实验器材:火灾蔓延实验装置五、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火灾蔓延在日常生活中的危害,引发学生对火灾蔓延的关注。
2. 讲解火灾蔓延的基本概念,阐述火灾蔓延的定义和分类。
3. 讲解火灾蔓延的规律,分析影响火灾蔓延的因素。
消防燃烧学
消防燃烧学
消防燃烧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消防工程中的燃烧物理学和化学学科,它解释了
在不同工况下燃烧物质的反应,以及产生的温度、流量和产物的燃烧特性。
它不仅关系到火灾的发生、火势的发展,还关系到消防扑救的安全、有效和有效控制。
进行消防扑救时,对火源素质有较系统的分析,并建立火灾发展模型,为了更好地控制火势发展和设计、选择合适的消防设备和措施。
消防燃烧学又称为"流体动力学热学",主要研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速度、物质流量和成份,研究火焰的素质、形状,建立火焰的物理模型,并建立不同工况及火焰的数学模型,从而研究火焰的蔓延、发展和控制。
总之,燃烧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消防燃烧学旨在理解燃烧机理、解释反应过程并预测火焰发展,为火灾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消防燃烧学是建立消防科学体系的基础,是消防工程攻关的科学核心。
它涉及
物理学、化学、动力学、数学、气象学、测控技术、材料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门涉猎广泛、层面复杂的科学学科。
消防燃烧学的学习非常重要,为实施火灾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技术支撑,给消防机构,特别是政府消防部门提供有效的火灾管理理论指导。
消防燃烧学的学习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的研究,还要涉及当代消防技术的熟练应
用和火灾案例的深入分析,只有深入研究,才能解决火灾发展产生的复杂性情况,更好地行使全面的消防管理功能。
总之,消防燃烧学是研究火灾素质、火焰扩散及其发展的基本理论,是火灾防
治的基础,也是消防工程的科学分析和策略制定的基础。
掌握消防燃烧学,对于提高消防扑灭效率、降低火灾破坏程度,消防安全救助工作拥有重要意义。
消防燃烧学实训总结报告
一、引言消防燃烧学是研究火灾的发生、发展和熄灭的基本规律,以及防火、防爆和灭火的一般原理的科学。
为了提高消防人员对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应对能力,我国许多消防院校都开设了消防燃烧学实训课程。
本报告将总结我在消防燃烧学实训中的所学所得,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实训内容1. 燃烧三要素实训中,我们深入学习了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才能引发燃烧。
在灭火过程中,切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 火灾分类及燃烧类型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火灾的分类和燃烧类型。
火灾分为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和D类火灾(金属火灾)。
燃烧类型包括着火、自燃、闪燃和爆炸。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我们能够更好地识别火灾类型,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3. 灭火原理与方法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灭火原理和方法。
灭火原理包括冷却、隔离、窒息和抑制燃烧链式反应。
灭火方法包括直接灭火、间接灭火和综合灭火。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不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灭火技能。
4. 火灾现场勘查与调查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火灾现场勘查与调查的基本方法。
通过模拟火灾现场,我们了解了火灾现场勘查的程序和注意事项,掌握了火灾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5. 灭火器材的使用与维护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灭火器材的种类、性能和使用方法。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灭火器材的维护保养知识,提高了灭火器材的使用寿命。
三、实训收获1. 提高了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实训,我对消防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增强了灭火技能实训过程中,我掌握了多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灭火技能。
在遇到火灾时,我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灭火措施,减少火灾损失。
3. 丰富了火灾现场勘查与调查经验实训中,我学习了火灾现场勘查与调查的基本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消防燃烧学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一、固体燃烧的形式
(二)表面燃烧 在可燃固体表面上,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 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例如:木炭、焦炭、铁、铜等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一、固体燃烧的形式
(三)分解燃烧 火源加热——热分解——着火燃烧 例如: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一、固体燃烧的形式
消防燃烧学
第一章 燃烧的化学基础
第二章 燃烧的物理基础
第三章 着火与灭火基本理论
第四章 可燃气体的燃烧
第五章 可燃液体的燃烧 第六章 可燃固体的燃烧 第七章 室内火灾简介
燃烧的化学基础 燃烧的物理基础
着灭火的基本理论
可燃固体的燃烧
室内火灾的简介
一、燃烧的概念及本质
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 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湍流运动引起的物质混合
……
传
质
一、物质的扩散
1、扩散(Diffusion) 物质由高浓度低浓度方向转移的现象。
传
质
2、费克扩散定律: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流体A 扩散造成的物质流与A在流体B中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A 2 (kg / m ) 两组分: J A DAB y
DAB:组分A在组分B中的扩散系数。
第七节 固体材料的阻燃处理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一、固体燃烧的形式 (一)蒸发式燃烧 (二)表面燃烧 (三)分解燃烧 (四)阴燃
(五)爆炸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一、固体燃烧的形式
(一)蒸发燃烧
火源加热——熔融蒸发——着火燃烧
例如: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
火源加热——升华——着火燃烧
消防燃烧学 第2版 第4章 可燃液体燃烧
汽化
液体
蒸气
液化
在密闭真空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气液转化会达到动态平衡 状态,即液体蒸发速率等于蒸气凝结速率。
一、蒸发热
使液体在恒温恒压下气化或蒸发所必须 吸收的热量,被称为液体的 气化热或蒸发热。
一定温度压力下1mol液体的蒸发热称为摩尔蒸发热,以△HV表示。 一般来说,液体分子间引力越大,其蒸发热越大,液体越难蒸发。
(1)液面温度接近但稍低于液体的沸点。
(2)液面加热层很薄。
二、可燃液体的燃烧形式
(三)沸溢式燃烧和喷溅式燃烧 3.原油燃烧时热量在液层的传播特点 原油等沸程较宽的可燃混合液体连续燃烧的过程中,其中沸点较低的轻质部 分首先被蒸发,离开液面进入燃烧区。而沸点较高的重质部分,则携带在表面接 受的热量向液体深层沉降,从而形成一个热的锋面向液体深层传播,逐渐深入并 加热冷的液层。这一现象称为液体的热波特性,热的锋面称为热波。 液体能形成热波的特性称为热波特性。
二、可燃液体的燃烧形式
(三)沸溢式燃烧和喷溅式燃烧 3.原油燃烧时热量在液层的传播特点 热波的初始温度等于液面的温度,等于该时刻原油中最轻组分的沸点。随着 原油的连续燃烧,液面蒸发组分的沸点越来越高,热波的温度会由150℃逐渐上 升到315℃。 热波在液层中向下移动的速率称为热波传播速率,它比液体的直线燃烧速率 (即液面下降速率)快。
蒸发 燃烧
2.可燃液体的喷流式燃烧 在压力作用下,从容器或管道内喷
射出来的可燃液体呈喷流式燃烧(如油 井井喷火灾、高压容器火灾等)。具有 冲击力大,燃烧速率快,火焰高等特点。
二、可燃液体的燃烧形式
(二)动力燃 烧 可燃液体的蒸气、低闪点液雾预先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火源、煤油等挥发性较强的烃类在汽缸内的燃烧;煤油汽 灯的燃烧速率之所以大于一般煤油灯的燃烧速率,因为它是预混燃烧,氧 化充分,表现出火焰白亮、炽热的燃烧现象。
消防燃烧学
消防燃烧学
消防燃烧学是一门研究火灾发生、发展和控制的科学,它研究着火过程的物质和热的流动、变化以及消防和控制措施的影响。
它也为消防工作者提供了灭火策略和方法,以便快速有效地控制火灾扩散,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和损害。
消防燃烧学调查火灾发生的三大原因:易燃物质、热源和氧气。
火苗的形成需要有足够的热量来触发点燃,此时得到热量的物质叫做易燃物质。
氧气是火花所必需的,它是消除火灾的基本要素。
火灾发生的另一个要素是热源。
热源不仅可以提供点燃的能量,还可以辅助易燃物质的氧化。
消防燃烧学主要研究火灾的相关科学知识,这种知识在消防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消防燃烧学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有效控制火灾扩散的最佳策略。
消防燃烧学有四个基本概念:燃烧、燃烧环境、火势和火灾控制。
燃烧是指燃烧物质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它是火灾形成的必要条件。
燃烧环境是指影响燃烧的温度、压强、反应物的浓度等因素,它也是火灾发生的必要要素。
火势是指火灾发展的过程,包括热量和物质通过体积的变化、传输和反应等方式的传播。
最后,火灾控制是指通过预防措施、消防技术和有效的应急疏散等措施,消除火灾的风险,并减少火灾发生和扩散造成的损失。
消防燃烧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火灾的发生原因,这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防止火灾的发生。
在消防工作中,消防燃烧学也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火灾并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综上所述,消防燃烧学是一门研究火灾发生、发展和控制的重要科学,它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从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消防燃烧学》教案
《消防燃烧学》教案.doc第一章:消防燃烧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消防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火灾的分类和燃烧的基本条件。
3. 理解消防燃烧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1. 消防燃烧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火灾的分类和特点。
3. 燃烧的基本条件和过程。
4. 消防燃烧学在消防安全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防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火灾案例,了解火灾的分类和特点。
3. 实验演示法:展示燃烧实验,理解燃烧的基本条件。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消防燃烧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火灾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火灾分类和特点的理解。
3. 燃烧实验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燃烧基本条件的理解。
第二章:火灾燃烧过程一、教学目标:1. 掌握火灾燃烧过程的基本特点和阶段。
2. 了解火灾燃烧过程中的燃烧产物和危害。
3. 理解火灾燃烧过程对消防安全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火灾燃烧过程的基本特点和阶段。
2. 燃烧产物及其危害。
3. 火灾燃烧过程对消防安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火灾燃烧过程的基本特点和阶段。
2. 实验演示法:展示火灾燃烧实验,观察燃烧产物和危害。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火灾案例,了解火灾燃烧过程对消防安全的影响。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火灾燃烧过程的基本特点的理解。
2. 火灾燃烧实验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燃烧产物和危害的理解。
3. 火灾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火灾燃烧过程对消防安全的影响的理解。
第三章:消防燃烧学原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消防燃烧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了解消防燃烧学在消防安全领域的应用。
3. 理解消防燃烧学对火灾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消防燃烧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消防燃烧学在消防安全领域的应用。
3. 消防燃烧学对火灾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防燃烧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物业管理关于消防燃烧学讲义
物业管理关于消防燃烧学讲义1. 概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它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过程。
在消防安全管理中,了解燃烧的原理和规律对做好物业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本讲义将详细介绍消防燃烧学的基本内容,旨在帮助物业管理人员提高对火灾风险的认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
2. 燃烧过程2.1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释放热和产生明亮的火焰的过程。
燃烧过程可以分为点燃阶段、增长阶段和衰减阶段三个阶段。
2.2 燃烧的要素燃烧过程中有三个要素:燃料、助燃剂和氧气。
燃料是指能够燃烧的物质,助燃剂是指促进燃烧的物质,而氧气是燃烧所必需的。
2.3 燃烧的三个要求要发生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燃料达到燃点,与氧气充分接触,还需要能够提供燃烧所需要的活化能。
3. 火灾的危害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事故,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了解火灾的危害对物业管理人员预防和控制火灾非常重要。
3.1 火灾的危害范围火灾的危害范围涉及广泛,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方面。
火灾不仅会造成直接的伤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更大的危害。
3.2 火灾对人身安全的影响火灾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可能引发烟雾中毒、窒息、烧伤等严重后果。
物业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火灾安全教育,提高居民的自防自救能力。
3.3 火灾对财产的影响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往往不仅包括实物财产的损毁,还包括因火灾引发的其他灾害,如水灾、爆炸等。
物业管理人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财产损失。
4. 火灾预防与控制为了减少火灾的发生和危害,物业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火灾预防和控制工作。
4.1 火源的预防物业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潜在火源的监控和排查,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燃气管道等,确保火源的安全使用。
4.2 灭火设施的设置物业管理人员需要合理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设施,确保灭火设施的正常运行,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4.3 火灾逃生通道的设置物业管理人员应该确保建筑物内部有足够的火灾逃生通道,并对通道进行清晰标识,以便居民迅速疏散。
消防燃烧学方案
消防燃烧学方案引言消防燃烧学是研究燃烧现象和防控火灾的学科。
在日常生活中,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消防燃烧学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消防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提出一套有效的消防燃烧学方案。
1. 消防燃烧学概述消防燃烧学是研究燃烧过程和防治火灾的科学,主要涉及燃料、氧气和能源三个基本要素。
消防燃烧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燃烧原理、燃烧过程、火灾特征等。
2. 燃烧的基本原理燃烧是指某种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热和光的过程。
燃烧需要三个基本要素:燃料、氧气和能源。
燃烧的基本原理包括燃烧化学反应、燃烧过程和燃烧产物。
2.1 燃料燃料是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能量的物质,常见的燃料包括木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燃料的特性会影响燃烧的速度、热值和产物。
2.2 氧气氧气是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它与燃料发生反应产生热和光。
氧气的供应和浓度对燃烧过程和火灾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3 能源能源是燃烧过程中使燃料与氧气反应产生热和光的外部能量。
常见的能源包括电能、化学能和热能等。
3. 消防燃烧学方案消防燃烧学方案是指通过对火灾特性和燃烧过程的研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消防措施和预防措施。
消防燃烧学方案的目标是预防火灾的发生和控制火灾的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1 火灾防控措施消防燃烧学方案中的火灾防控措施包括火灾预防、火灾探测和报警、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等。
通过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火灾。
3.2 火灾风险评估消防燃烧学方案中的火灾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建筑物、设备和材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确定潜在火灾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火灾风险评估能够帮助制定适合的消防燃烧学方案。
3.3 灭火技术消防燃烧学方案中的灭火技术是指通过对不同类型火灾的研究,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和灭火装备,有效地控制火势和扑灭火灾。
常用的灭火技术包括喷水灭火、干粉灭火和气体灭火等。
消防燃烧学名词解释
消防燃烧学名词解释消防燃烧学是研究火焰、燃烧和灭火等相关现象的学科。
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光和燃烧产物等。
消防燃烧学通过对燃烧行为、燃烧机理以及火灾扩散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提供灭火技术和火灾预防措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消防燃烧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
比如火灾,指发生的可怕的火焰爆发,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火势是指火焰的规模和破坏力,通常被分为不同的等级,从小火到大火,再到大规模火灾。
火源是引起火灾的起因,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因素,如电气故障、自然灾害或人为疏忽等。
火焰是由燃烧产生的明亮可见的气体和颗粒态物质聚集形成的。
它具有独特的形状、颜色和热量释放特性。
另外,燃烧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也需要解释。
火力是指燃烧释放的热量能量,是火灾的主要表现之一。
烟是由燃烧产生的可见气体和悬浮颗粒组成的,常常伴随着火焰而产生。
烟雾是烟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可见气体和颗粒的混合物。
火灾爆炸是指火焰和燃烧产物在封闭空间内迅速反应,产生剧烈的压力波和冲击波。
火灾扩散是指火焰和热量在物质中传播的过程,它受到火场环境、物质特性和火源燃烧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消防燃烧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灭火、火场救援和火灾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燃烧过程和火灾特性,消防人员可以制定对策和灭火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危害。
此外,合理使用消防设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消防燃烧学的研究不仅关乎个人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希望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火灾风险,保障人们的安全和福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燃烧学第一章火灾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的本质和条件一、燃烧的本质(识记)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物相互作用发生的强烈放热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游离基的链式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二、燃烧条件及其应用(简单应用)(一)燃烧条件燃烧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1.可燃物(还原剂)如氢气、乙炔、乙醇、汽油、木材、纸张、塑料、橡胶、纺织纤维、硫、磷、钾、钠等。
2.助燃物(氧化剂)如空气(氧气)、氯气、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
一般‘3.点火源如明火、高温表面、摩擦与冲击、自然发热、化学反应热、电火花、光热射线等。
上述三个条件还需满足以下数量要求,并相互作用:(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氢气的体积分数低于4%时,不能点燃;煤油在20℃时,由于蒸发速率较小,接触明火也不能燃烧。
(2)一定的助燃物浓度或含氧量例如,一般的可燃材料在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3%的空气中无法持续燃烧。
(3)一定的着火能量即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最小着火能量。
(4)相互作用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须相互作用,燃烧才可能发生和持续进行。
(二)燃烧条件的应用根据着火三角形1.控制可燃物2.隔绝空气3.消除点火源4.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灾范围的扩大根据燃烧四面体1.隔离法2.窒息法3.冷却法4.化学抑制法第二节燃烧分类与燃烧基本过程一、燃烧分类(识记)按照参与燃烧时物质的状态分类: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
按照可燃物与助燃物相互接触与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分类: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
按照化学反应速度:热爆炸和一般燃烧。
按照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化合反应燃烧和分解爆炸燃烧。
按照反应物参加化学反应时的状态:燃烧可分为气相燃烧和表面燃烧按照着火的方式分类:自燃和点燃。
绝大部分物质的燃烧都属于气相燃烧。
物质燃烧剩余的残炭和金属物质的燃烧等是表面燃烧。
二、燃烧的基本过程(领会)(一)可燃固体的的熔化、分解或升华过程燃烧过程中发生熔化的主要是热塑性材料,塑料的熔化没有明确的熔点。
升华是指固体物质受热时直接转变为气体的过程。
如萘在受热时就会发生升华。
(二)可燃液体的蒸发过程液体表面不断发生着蒸发和凝结两个可逆过程。
在封闭容器中,蒸发和凝结过程最终会;并形成平衡蒸气压力或饱和蒸气压力。
温度越高,饱和蒸气压力越大。
(三)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的混合过程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这种混合过程既可能是相互扩散,也可能是流动引起的掺混。
(四)可燃气/助燃气体混合物的化学反应过程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的化是由众多的基元反应组成。
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服从质量作用定律和阿累尼乌斯定律。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aA+bB-->eE+fF的反应速率为K---反应常数,其值等于反应物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a、b---反应级数。
第三节燃烧过程中的物理基础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一、热传导热传导又称导热,属于接触式传热,是连续介质由于存在温差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
在流体中,尽管也有导热现象发生,但通常被对流运动所掩盖。
热传导服从傅里叶定律,即2(领会)q’’某----热通量,在单位时间,经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W/m2);dT/d某---沿某方向的温度梯度,(℃/m);K---导热系数,[W/(m.K)]二、热对流热对流又称对流,是使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由于在流体中存在温度差,所以也存在导热现象,但导热在整个传热中处于次要地位。
常把具有相对位移的流体与所接触的固体壁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牛顿冷却公式(领会)q”---单位时间内,单位壁面积上的对流换热量,(W/m2)。
ΔT---流体与壁面间的平均温差,(℃);h---表面传热系数,表示流体和壁面间温度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壁面和流体之间的换热量,[W/(m.℃)]三、热辐射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
辐射力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物体的单位表面积向周围半球空间发射的所有波长范围内的总辐射能,用E表示,单位为W/m2。
在所有物体中,同温度下辐射力最大的物体称为黑体。
黑体的辐射力服从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领会)Eb---黑辐射能力;σ---斯蒂芬—玻耳兹曼常数,其值为T---表面的绝对温度(K)。
3.四、燃烧过程中的质量传递(一)物质扩散(识记)面积上流体A扩散造成的物质流与在B中流体A的浓度梯度成正比(二)燃烧引起的浮力作用(综合应用)火灾现场、燃烧区附近的气体都在流动,这个物质流称为整体物质流。
产生这种整体物质流的原因有强迫对流(例如机械通风)以及自然对流,即燃烧引起的浮力作用。
流体平衡方程有如果管道内温度高于管道外,即T>T0,则1)管道H越高,管管道下端1-1平面上的压力差(p-p1)越大,烟囱效应越显著。
2)管道内外温差越大,热空气与冷空气的密度差越大,管道下端1-1平面上的压力差也就越大,烟囱效应越显著。
烟囱效应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的危害特别大。
在发生火灾时,楼梯通道、电梯井如不采取防火措施,就会起到烟囱的作用。
火灾时烟气的垂直流动速度可达2-4m/,几十层的大楼不到1min就会充满热烟气。
第四节燃烧热及燃烧温度一、热容摩尔热容是试验测定的一种基础数据,是Imol物质在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仅因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
用Cp表示一定量的物质从温度T1升高到T2时平均每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用Cp,表示,则恒压热Qp为V---物质的体积(m3)。
平均热容的数值与温度范围有关。
二、燃烧热(识记)如果体系发生反应,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在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同时,会伴随着系统内能量分配的变化。
这种反应前后能量的差值以热的形式向环境散失或从环境中吸收,散失或吸收的热量就是反应热。
对于燃烧反应,反应热等于燃烧热。
根据化学热力学理论:4对于定温恒压过程,反应热等于系统的焓变;对于定温定容过程,反应热等于系统内能的变化。
三、热值的计算(领会)所谓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丁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通常用Q表示。
对于液态和固态可燃物,表示为质量热值Qm(kJ/kg);对于气态可燃物,表示为体积热值Qv(kJ/m3)对于液态和固态可燃物M---液态或固态可燃物的摩尔质量(g/mol);ΔHc---摩尔燃烧热(kJ/mol)。
对于气态可燃物是高热值(QH)就物中的水和氢燃烧生成的水以液态存在时的热值;低热值(QL)就是可燃物中的水和氢燃烧生成的水以气态存在时的热值。
在研究火灾的燃烧中,常用低热值。
很多可燃物,分子结构很复杂,摩尔质量很难确定。
通常用经验公式计算。
最常用的有门捷列夫公式QH=4.18某[81C+300H-26某(O-S)]QL=QH-6某(9H+W)某4.18四、燃烧温度的计算可燃物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部分被火焰辐射掉,大部分消耗在加热燃烧产物上。
燃烧产物所具有的温度,也就是物质的燃烧温度。
第五节烟气的产生及其危害一、烟气的产生燃烧反应物的混合基本上由浮力诱导产生的紊流流动控制,其中存在着较大的组分浓度梯度。
材料的化学组成是决定烟气产生量的主要因素。
碳氢比值越大,产生烟的能力较大,可燃物分子结构对碳烟的生成也有较大影响。
环状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如苯、萘)的生碳能力比直链的脂肪族化合物(烷烃)高。
氧气供给速率是影响燃烧发烟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氧供给充分,碳原,烟雾较小;氧供给不充分,碳粒子生成雾很大。
二、烟气的主要成分(识记)5(三)链式反应着火条件1.链式反应中的化学反应速度链式反应理论认为,反应自动加速并不一定要依靠热量的积累,也可以通过链式反应逐渐积累自由基的方法使反应自动加速,直至着火。
自由基的生成速度用W1表示,由于引发的过程很困难,故W1一般比较小。
设在链传递过程中自由基增长速度为W2,W2=fn,f为分支链生成自由基的反应速度常数。
由温度升高,f值增大,即活化分子的质量分数增大,W2也就随着增大。
链传递过程中因分支链引起的自由基增长度W2在自由基数目增长中起决定作用。
设自由基销毁速度为W3正比于n,写成等式为W3=gn,g为链终止反应速度常数。
由整个链式反应中自由基数目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为dn/dt=W1+W2-W3=Wi+fn-gn=Wi+(f-g)n令=f-g,则上式可写成dn/dt=W1+n2.着火条件引发自由基数目变在链引发过程中,自由基生成速率很小,可以忽略。
引发自由基数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链分支引起的自由基增长速度W2和链终止过程中的自由基销毁速度W3。
在<0的情况下,自由基数目不能积累,反应速度不会自动加速,而只能趋向某一定值,因此系统不会着火。
系统温度升高,W2加快,W3可视为不随温度变化,这就可能出现W2=W3的情况。
反应速度将随时间呈线性增加,而不是加速增加,所以系统不会着火。
系统温度进一步升高,W2进一步增大,则有W2>W3,即=(f-g)>0。
反应速度将随时间呈指数形式加速增加,系统会发生着火。
只有当>o时,即分支链形成的自由基增长速度W2大于链终止过程中自由基销毁速度W3时,系统才可能着火。
=0是临界条件,此时对应的温度为自燃温度,在此自燃温度以上,只要有链引发发生,系统就会自发着火。
(四)链式反应理论中的着火感应期链式反应中的着火感应期,有三种情况:1)<0时,系统的化学反应速度趋向于一常量,系统化学反应速度不会自动加速,系统11不会着火,着火感应期т=∞。
2)>0时,着火感应期т减小3)=0是一种极限情况,其着火感应期是指W产=W0的时间。
第三节几种典型物质的自燃一、易自燃的化合物与单质(一)与水作用发生自燃的物质1.活泼金属例如锂、钠、钾、铷、铯、钙、钠汞齐、钾钠合金等。
它2.金属氢化物主要有氢化钾、氢化钠,四氢化锂铝、氢化钙、氢化铝等。
这娄3.硼烷硼烷有20多种,因其特殊的缺电子结构,易与水中的羟基结合形成路易斯酸,同时放.出氢气,产生大量的热,引起自燃。
4.金属磷化物例如磷化钙、磷化锌,它们与水作用生成磷化氢,磷化氢在空气中容易自燃,反应式为5.金属碳化物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钙、碳化铝等。
6.金属粉末主要有锌粉、铝粉、镁粉、铝镁粉等。
7.保险粉单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04),分,保险粉是一种强还原剂。
遇水反应能自燃的物质遇酸同样会发生反应,而且反应更剧烈,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大。
(二)在空气中能自燃的物质这类物质主要有黄磷、烷基铝、硝酸纤维素制品、有机过氧化物等物质。
根据硝化纤维素中的含氮量进行分类,氮的质量分数在10.5%-12.5%的属易燃物质,氮的质量分数在12.5%以上的肩爆炸物质。
赛璐珞由硝化纤维、樟脑、乙醇制成,它和硝化纤维一样容易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