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645-2007_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含备案文件)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645协议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645协议)Muti-function wait-hour met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1 RS-485标准串行电气接口本标准采用RS-485标准串行电气接口,使多点连接成为可能。
RS-485接口的一般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1 驱动与接收端耐静电放电(ESD)±15kV(人体模式)。
1.2 共模输入电压:-7V~+12V。
1.3 差模输入电压:大于0.2V。
1.4 驱动输出电压:在负载阻抗54Ω时,最大5V,最小1.5V。
1.5 三态方式输出。
1.6 半双工通信方式。
1.7 驱动能力不小于32个同类接口。
1.8 在传输速率不大于100kbps条件下,有效传输距离不小于1200m。
1.9 总线是无源的,由电表或数据终端提供隔离电源。
2 链路层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
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为主站,电表为从站。
每个电表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
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
每帧由帧起始符、从站地址域、控制码、数据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及帧结束符等7个域组成。
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
2.1 字节格式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
帧格式如图2所示。
2.2.1 帧起始符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68H=01101000B。
2.2.2 地址域A0~A5:地址域由6个字节构成,每字节2位BCD码。
地址长度可达12位十进制数,可以为表号、资产号、用户号、设备号等。
具体使用可由用户自行决定。
当使用的地址码长度不足6字节时,用十六进制AAH补足6字节。
低地址位在先,高地址位在后,当地址为999999999999H时,广播地址。
2.2.3 控制码C:控制码的格式如下所示。
D7=0:由主站发出的命令帧 D7=1:由从站发出的应答帧 D6=0:从站正确应答D6=1:从站对异常信息的应答 D5 :保留D4~D0:请求及应答功能码 00000:保留 00001:读数据 00100 写数据 01000:广播校时 01001:自定义协议中广播冻结电量 01111:修改密码 10000:最大需量清零说 明 代 码 帧起始符68H A0 A1 A2 A3 A4 地址域A5 帧起始符68H 控制码 C 数据长度域L 数据域DATA校验码CS 结束符16H 图2 帧格式2.2.4 数据长度L :L 为数据域的字节数。
DL-T645-XXXX_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含备案文件)
1应用层1.1读数据主站请求帧·a) 功能:请求读电能表数据·b) 控制码:C=11H·c)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d) 帧格式1(m=0):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标识·e) 帧格式2(m=1,读给定块数的负荷记录):·f) 帧格式3(m=6,读给定时间、块数的负荷记录):分时日月年从站正常应答·a) 控制码:C=91H 无后续数据帧;C=B1H 有后续数据帧。
·b)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
·c)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d)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如果没有满足条件的负荷记录,从站按正常应答帧格式返回(数据域只有数据标识,数据域长度为4)。
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1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错误信息字注:错误信息字ERR见附录C。
1.2读后续数据主站请求帧·a) 功能:请求读后续数据·b) 控制码:C=12H·c) 数据域长度:L=05H·d) 帧格式: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2H 无后续数据帧;C=B2H 有后续数据帧。
·b) 数据域长度:L=05H+m(数据长度)·c)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d)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读后续数据时,为防止误传、漏传,请求帧、应答帧都要加帧序号。
请求帧的帧序号从1开始进行加1计数,应答帧的帧序号要与请求帧相同。
帧序号占用一个字节,计数范围为1~255。
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2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1.3写数据主站请求帧·a) 功能: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编程)·b) 控制码:C=14H·c) 数据域长度:L =04H+04H(密码)+04H(操作者代码)+m(数据长度)·d) 数据域:DI O DI1DI2DI3+PAP0P1P2+C0C1C2C3+DATA·e) 帧格式:注1:P0P1P2为密码,PA表示该密码权限。
广东电网公司DLT645-2007通信规约电能表接入兼容性技术解决方案
广东电网公司DL/T645-2007通信规约电能表接入兼容性技术解决方案1适用范围针对广东电网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需要修订负控终端、配变终端、集中器的上行通讯规约、测试验收方法,需要修订集中器程序、主站抄表软件。
技术方案中所提及的广东规约表符合《广东电网公司三相多功能载波电能表485接口通讯规约》标准,为目前广东地区已接入电表类型。
广东电网DL/T645-2007电表(以下简称07表)符合《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包括《DLT645-2007备案文件条文解释》)以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扩展协议》等标准。
2设计原则(1)满足现行集抄系统对数据项的要求;(2)完全兼容现场运行的系统,兼容《广东电网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上行通讯规约(1003版)》;3引用文件《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 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 645-2007备案文件条文解释》《低压集抄技术规范与规约解释》《广东电网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上行通讯规约(1003版)》《广东电网公司负荷管理系统技术规范(0903版)》《广东电网公司负荷管理终端通讯规约 (0903版)》《广东电网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0903版)》《广东电网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通讯规约(0903版)》《广东电网公司RS-485接口单相电子式电能表通讯规约》(简称“广东单相表规约”)《广东电网公司三相多功能载波电能表485接口通讯规约》(简称“广东三相表规约”)《广东电网公司营配一体化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技术规范》4集中器规约修订4.1测量点参数4.1.1测量点性质注:原规约对于低3位、中间4位和高1位的描述不严谨,现对应修改为D2~D0、D6~D3和D7 4.1.2测量点通讯参数增加对测量点通讯参数8903的设置。
DL_T645_2007_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含备案文件)
1应用层1.1读数据1.1.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请求读电能表数据·b) 控制码:C=11H·c)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d) 帧格式1(m=0):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标识·e) 帧格式2(m=1,读给定块数的负荷记录):·f) 帧格式3(m=6,读给定时间、块数的负荷记录):分时日月年1.1.2从站正常应答·a) 控制码:C=91H 无后续数据帧;C=B1H 有后续数据帧。
·b)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
·c)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d)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如果没有满足条件的负荷记录,从站按正常应答帧格式返回(数据域只有数据标识,数据域长度为4)。
1.1.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1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错误信息字注:错误信息字ERR见附录C。
1.2读后续数据1.2.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请求读后续数据·b) 控制码:C=12H·c) 数据域长度:L=05H·d) 帧格式:1.2.2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2H 无后续数据帧;C=B2H 有后续数据帧。
·b) 数据域长度:L=05H+m(数据长度)·c)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d)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读后续数据时,为防止误传、漏传,请求帧、应答帧都要加帧序号。
请求帧的帧序号从1开始进行加1计数,应答帧的帧序号要与请求帧相同。
帧序号占用一个字节,计数范围为1~255。
1.2.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2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1.3写数据1.3.1主站请求帧·a) 功能: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编程)·b) 控制码:C=14H·c) 数据域长度:L =04H+04H(密码)+04H(操作者代码)+m(数据长度)·d) 数据域:DI O DI1DI2DI3+PAP0P1P2+C0C1C2C3+DATA·e) 帧格式:注1:P0P1P2为密码,PA表示该密码权限。
DLT6452007通讯规约说明
DL/T645-2007通讯规约协议说明目录一、DL/T 645-2007通讯协议简介二、数据链路层格式说明三、数据标识说明四、(应用层)命令、返回格式说明五、命令字、特征字、错去信息字说明六、DTTD三相多功能电表应用数据标识七、负荷记录传输格式八、通讯功能实现实例一、DL/T 645-2007通讯协议简介本标准是为统一和规范多功能电能表与数据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的物理连接和协议。
信息量的确定以DL/T 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为依据。
本标准的实施将规范多功能电能表的通信接口,有利于计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对用电管理部门改革人工抄表,实现远方信息传输,提高用电管理水平起到推进作用。
该部分标识码适用于0.5S级三相多功能电表。
二、数据链路层格式说明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
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为主站,多功能电能表为从站。
每个多功能电能表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
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
每帧由帧起始符、从站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7个域组成。
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
1.1字节格式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共 11位。
其传输序列如图7。
D0 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 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
先传低位,后传高位。
起始位8位数据偶校验位停止位图1字节传输序列1.2帧格式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
帧格式如图 8 所示。
图2 1.2.1 帧起始符 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 68H=01101000B 。
1.2.2 地址域 A0~A5地址域由 6 个字节构成,每字节2 位 BCD 码,地址长度可达12位十进制数。
每块表具有唯一的通信地址,且与物理层信道无关。
当使用的地址码长度不足 6 字节时,高位用“0”补足 6 字节。
通信地址999999999999H 为广播地址,只针对特殊命令有效,如广播校时、广播冻结等。
关于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的扩展协议
1 范围................................................................................................................................. 2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1209006-201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 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
议的扩展协议
2015-05-21 发布
2015-05-21 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目录
前 言.................................................................................................................................................................. 1
2 应用层.............................................................................................................................................................. 2
2.9 2.9.1 2.9.2 2.9.3
2.10 2.10.1
2.11 2.11.1 2.11.2 2.11.3
读数据 ............................................................................................
电度表部颁DL645-07规约说明
电度表部颁DL645-07规约说明想自己设计电表吗?先看看规约吧!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一)十月4,2022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安排,对DL/T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的修订。
制定本标准是为统一和规范多功能电能表与数据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的物理连接和协议。
信息量的确定以DL/T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为依据。
本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主要差别如下:——调整物理层通信接口参数与GB/T19897.1-2005《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信协议第1部分:直接本地数据交换》定义一致;本标准的实施将规范多功能电能表的通信接口,有利于计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对用电管理部门改革人工抄表,实现远方信息传输,提高用电管理水平起到推进作用。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想自己设计电表吗?先看看规约吧!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河南电力公司、甘肃电力公司、湖北电力公司、湖南电力公司、江苏电力公司、浙江电力公司、华立仪表集团、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威胜电子有限公司、浙江万胜电力仪表有限公司、深圳科陆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树东、姜洪浪、曾海鸥、马利人、杨晓科、张亚东、刘绍新。
本标准于1998年2月10日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多功能电能表与手持单元(HHU)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通信链路及应用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本地系统中多功能电能表与手持单元(HHU)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进行点对点的或一主多从的数据交换方式。
其它具有通信功能的电能表,如单相电能表、多费率电能表,可参照使用。
DLT645-2007通讯规约说明
DL/T645-2007通讯规约协议说明目录一、DL/T 645-2007通讯协议简介二、数据链路层格式说明三、数据标识说明四、(应用层)命令、返回格式说明五、命令字、特征字、错去信息字说明六、DTTD三相多功能电表应用数据标识七、负荷记录传输格式八、通讯功能实现实例一、DL/T 645-2007通讯协议简介本标准是为统一和规范多功能电能表与数据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的物理连接和协议。
信息量的确定以DL/T 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为依据。
本标准的实施将规范多功能电能表的通信接口,有利于计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对用电管理部门改革人工抄表,实现远方信息传输,提高用电管理水平起到推进作用。
该部分标识码适用于0.5S级三相多功能电表。
二、数据链路层格式说明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
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为主站,多功能电能表为从站。
每个多功能电能表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
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
每帧由帧起始符、从站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7个域组成。
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
1.1字节格式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共 11位。
其传输序列如图7。
D0 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 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
先传低位,后传高位。
图1字节传输序列1.2帧格式图21.2.1帧起始符 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 68H=01101000B。
1.2.2地址域 A0~A5地址域由 6 个字节构成,每字节 2 位 BCD 码,地址长度可达12位十进制数。
每块表具有唯一的通信地址,且与物理层信道无关。
当使用的地址码长度不足 6 字节时,高位用“0”补足 6 字节。
通信地址为广播地址,只针对特殊命令有效,如广播校时、广播冻结等。
广播命令不要求从站应答。
地址域支持缩位寻址,即从若干低位起,剩余高位补AAH作为通配符进行读表操作,从站应答帧的地址域返回实际通信地址。
dlt645-通讯规约说明
DL/T645-2007通讯规约协议说明目录一、DL/T 645-2007通讯协议简介二、数据链路层格式说明三、数据标识说明四、(应用层)命令、返回格式说明五、命令字、特征字、错去信息字说明六、DTTD三相多功能电表应用数据标识七、负荷记录传输格式八、通讯功能实现实例一、DL/T 645-2007通讯协议简介本标准是为统一和规范多功能电能表与数据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的物理连接和协议。
信息量的确定以DL/T 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为依据。
本标准的实施将规范多功能电能表的通信接口,有利于计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对用电管理部门改革人工抄表,实现远方信息传输,提高用电管理水平起到推进作用。
该部分标识码适用于级三相多功能电表。
二、数据链路层格式说明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
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为主站,多功能电能表为从站。
每个多功能电能表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
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
每帧由帧起始符、从站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7个域组成。
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
1.1字节格式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共11位。
其传输序列如图7。
D0 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 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
先传低位,后传高位。
图1字节传输序列1.2帧格式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
帧格式如图8 所示。
图2帧格式1.2.1帧起始符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68H=01101000B。
1.2.2地址域A0~A5地址域由 6 个字节构成,每字节 2 位BCD 码,地址长度可达12位十进制数。
每块表具有唯一的通信地址,且与物理层信道无关。
当使用的地址码长度不足 6 字节时,高位用“0”补足 6 字节。
通信地址为广播地址,只针对特殊命令有效,如广播校时、广播冻结等。
广播命令不要求从站应答。
地址域支持缩位寻址,即从若干低位起,剩余高位补AAH作为通配符进行读表操作,从站应答帧的地址域返回实际通信地址。
DLT645-2007最新通信协议
DLT645-2007最新通信协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系列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Multi-function watt-hour met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目次11前言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智能化建设规划,智能电网用电环节包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双向互动营销技术”等建设与研究项目。
执行统一标准、具备一定功能的电能表是开展这些智能化建设项目的关键技术基础之一,智能电能表系列标准因此成为一项先行工作,被列入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管理要求,统一电能表的技术要求、为公司集中招标提供支撑,规范电能表的设计与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发展电能表智能化检测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开展电能表全寿命周期管理、降低综合管理成本都对公司统一编制智能电能表技术标准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满足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要求为前提,以满足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要求为基础,结合电能表实际使用点多面广、装用环境迥异,运行管理严格的特点。
引用文件DL/T 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DL/T 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Q/GDW 355-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1Q/GDW 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Q/GDW 357-2009《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Q/GDW 361-2009《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Q/GDW 363-2009《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Q/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Q/ GDW 365-2009《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2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多功能电能表与手持单元(HHU)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通信链路及应用技术规范。
DLT645-2007最新通信协议要点
a) 避免强光(日光和荧光)直射红外接收器的接收窗口。
b) 工作时应尽量使接收器的光轴与发射器的光轴保持一致。
c) 避免数据中出现连续多个“0”。
RS-485
本标准采用RS-485标准串行电气接口,使多点连接成为可能。RS-485接口的一般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驱动与接收端耐静电放电(ESD)±15kV(人体模式);
——总线是无源的,由多功能电能表或数据终端提供隔离电源。
15
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为主站,多功能电能表为从站。每个多功能电能表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每帧由帧起始符、从站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7个域组成。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
14
接触式红外光口
读数头结构
读数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
(a)元件布置;
(b) 各部件尺寸。
图1读数头的结构(单位:mm)
磁钢的特性参数
吸力:吸力F规定为当磁钢位于一块2mm厚光滑的St12型冲压钢板上所测得的垂直拉力(减去读数头自重),如图2(a)所示。F≥5N(与钢板接触时),F>1.5N(位于距离钢板2mm处)。
引用文件
DL/T 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
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Q/GDW 355-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 357-2009《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连接主站与多个从站并允许主站每次只与一个从站通信的系统连接方式(广播命令除外)。
DLT645-2007通讯规约说明
DL/T645-2007通讯规约协议说明目录一、DL/T 645-2007通讯协议简介二、数据链路层格式说明三、数据标识说明四、(应用层)命令、返回格式说明五、命令字、特征字、错去信息字说明六、DTTD三相多功能电表应用数据标识七、负荷记录传输格式八、通讯功能实现实例一、DL/T 645-2007通讯协议简介本标准是为统一和规范多功能电能表与数据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的物理连接和协议。
信息量的确定以DL/T 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为依据。
本标准的实施将规范多功能电能表的通信接口,有利于计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对用电管理部门改革人工抄表,实现远方信息传输,提高用电管理水平起到推进作用。
该部分标识码适用于0.5S级三相多功能电表。
二、数据链路层格式说明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
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为主站,多功能电能表为从站。
每个多功能电能表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
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
每帧由帧起始符、从站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7个域组成。
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
1.1字节格式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共 11位。
其传输序列如图7。
D0 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 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
先传低位,后传高位。
起始位8位数据偶校验位停止位图1字节传输序列1.2帧格式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
帧格式如图 8 所示。
说明代码帧起始符68H地址域A0 A1 A2A3 A4 A5帧起始符 68H 控制码 C 数据域长度 L 数据域 DATA 校验码 CS 结束符16H图2 帧格式1.2.1 帧起始符 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 68H=01101000B 。
1.2.2 地址域 A0~A5地址域由 6个字节构成,每字节 2 位 BCD 码,地址长度可达12位十进制数。
每块表具有唯一的通信地址,且与物理层信道无关。
DL-T 645-2007_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含备案文件)
1应用层1.1读数据1.1.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请求读电能表数据·b) 控制码:C=11H·c)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d) 帧格式1(m=0):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标识·e) 帧格式2(m=1,读给定块数的负荷记录):·f) 帧格式3(m=6,读给定时间、块数的负荷记录):分时日月年1.1.2从站正常应答·a) 控制码:C=91H 无后续数据帧;C=B1H 有后续数据帧。
·b)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
·c)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d)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如果没有满足条件的负荷记录,从站按正常应答帧格式返回(数据域只有数据标识,数据域长度为4)。
1.1.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1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错误信息字注:错误信息字ERR见附录C。
1.2读后续数据1.2.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请求读后续数据·b) 控制码:C=12H·c) 数据域长度:L=05H·d) 帧格式:1.2.2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2H 无后续数据帧;C=B2H 有后续数据帧。
·b) 数据域长度:L=05H+m(数据长度)·c)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d)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读后续数据时,为防止误传、漏传,请求帧、应答帧都要加帧序号。
请求帧的帧序号从1开始进行加1计数,应答帧的帧序号要与请求帧相同。
帧序号占用一个字节,计数范围为1~255。
1.2.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2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1.3写数据1.3.1主站请求帧·a) 功能: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编程)·b) 控制码:C=14H·c) 数据域长度:L =04H+04H(密码)+04H(操作者代码)+m(数据长度)·d) 数据域:DI O DI1DI2DI3+PAP0P1P2+C0C1C2C3+DATA·e) 帧格式:注1:P0P1P2为密码,PA表示该密码权限。
2021年DL-T 645-_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含备案文件)
a)应用层i.欧阳光明(2021.03.07)ii.读数据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请求读电能表数据·b) 控制码:C=11H·c)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d) 帧格式1(m=0):·e) 帧格式2(m=1,读给定块数的负荷记录):·f) 帧格式3(m=6,读给定时间、块数的负荷记录):2.从站正常应答·a) 控制码:C=91H 无后续数据帧;C=B1H 有后续数据帧。
·b)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
·c)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d)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如果没有满足条件的负荷记录,从站按正常应答帧格式返回(数据域只有数据标识,数据域长度为4)。
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1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注:错误信息字ERR见附录C。
iii.读后续数据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请求读后续数据·b) 控制码:C=12H·c) 数据域长度:L=05H·d) 帧格式:2.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2H无后续数据帧;C=B2H有后续数据帧。
·b) 数据域长度:L=05H+m(数据长度)·c)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d)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读后续数据时,为防止误传、漏传,请求帧、应答帧都要加帧序号。
请求帧的帧序号从1开始进行加1计数,应答帧的帧序号要与请求帧相同。
帧序号占用一个字节,计数范围为1~255。
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2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iv.写数据1.主站请求帧·a) 功能: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编程)·b) 控制码:C=14H·c) 数据域长度:L =04H+04H(密码)+04H(操作者代码)+m(数据长度)·d) 数据域:DI O DI1DI2DI3+PAP0P1P2+C0C1C2C3+DATA ·e) 帧格式:注1:P0P1P2为密码,PA表示该密码权限。
【管理文件】DLT645-2007通讯规约说明
DL/T645-2007通讯规约协议说明目录一、DL/T 645-2007通讯协议简介二、数据链路层格式说明三、数据标识说明四、(应用层)命令、返回格式说明五、命令字、特征字、错去信息字说明六、DTTD三相多功能电表应用数据标识七、负荷记录传输格式八、通讯功能实现实例一、DL/T 645-2007通讯协议简介本标准是为统一和规范多功能电能表与数据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的物理连接和协议。
信息量的确定以DL/T 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为依据。
本标准的实施将规范多功能电能表的通信接口,有利于计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对用电管理部门改革人工抄表,实现远方信息传输,提高用电管理水平起到推进作用。
该部分标识码适用于0.5S级三相多功能电表。
二、数据链路层格式说明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
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为主站,多功能电能表为从站。
每个多功能电能表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
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
每帧由帧起始符、从站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7个域组成。
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
1.1字节格式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共 11位。
其传输序列如图7。
D0 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 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
先传低位,后传高位。
起始位8位数据偶校验位停止位图1字节传输序列1.2帧格式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
帧格式如图 8 所示。
图2 1.2.1 帧起始符 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 68H=01101000B 。
1.2.2 地址域 A0~A5地址域由 6 个字节构成,每字节2 位 BCD 码,地址长度可达12位十进制数。
每块表具有唯一的通信地址,且与物理层信道无关。
当使用的地址码长度不足 6 字节时,高位用“0”补足 6 字节。
通信地址999999999999H 为广播地址,只针对特殊命令有效,如广播校时、广播冻结等。
DLT645-2007备案文件
DL/T645-2007 备案文件条文解释一1 术语和定义1.1预付费电能表实现电能计量、数据处理和预付费功能的电能表。
【条文】1.2剩余电量(金额)预付费电能表中记录的可供用户使用的电量(金额)值,该值应大于或等于零。
【条文解释】在用户用电时,剩余电量(金额)数值以递减的形式变化。
【条文】1.3透支电量(金额)限值预付费电能表内的剩余电量(金额)为零后,允许用户继续使用的最大电量(金额)的限定值。
【条文解释】如果电能表产生了透支电量(金额),在用户充值时电能表须先从本次所购电量(金额)中自动扣除透支电量(金额)。
【条文】1.4报警电量(金额)限值评价预付费电能表内所剩电量(金额)水平的限定值,当电能表中的剩余电量(金额)等于或低于该限定值时,电能表将发出声音或光信号,用以提示用户。
【条文解释】在通信协议中定义了报警电量(金额)1限值和报警电量(金额)2限值,以报警金额为例,当剩余金额小于报警金额1限值时,电能表能以光或其他方式提醒用户;当剩余金额小于报警金额2限值时,会进行预跳闸,预跳闸情况下,即使未输入购电金额也能手动合闸;当剩余金额为0或达到透支金额限值时,电能表实施跳闸操作。
2. 应用层【条文】2.1. 跳合闸、报警、保电2.1.1 主站请求帧a) 功能:跳闸、合闸允许、报警、报警解除、保电和保电解除。
b) 控制码:C=1CHc) 数据域长度:L=08H+数据长度解除,N1=3AH代表保电,N1=3BH代表保电解除。
N2保留。
N3~N8代表命令有效截止时间,数据格式为ssmmhhDDMMYY。
注2:本命令无须硬件配合。
注4:不带安全认证密级为02, N1~Nm为明文。
带安全认证密级为98,N1~Nm为密文。
2.1.2 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CHb) 数据域长度:L=00Hc) 帧格式:2.1.3 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C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条文解释】该命令用于对智能电表进行跳合闸、保电、报警控制之用。
DLT645通信协议详情[整理]
1应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能表进行点对点的或一终端对多台电能表进行一主多从的本地通讯接口进行数据交换的技术要求,规定了本地系统硬件和协议规范。
规定了物理连接、通讯链路及应用技术规范(数据的基本格式、校验方式、编码传输规则等)。
本规范主要参考了部颁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根据我公司的DSSD331-3、DTSD341-3电能表的特色做了相应的扩展。
本规范中未给出的一些例子和示意图请参见部颁规约。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 614-1997多功能电能表3术语3.1费率装置tariff device固定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通常与电能表连接或与电能表组装在一起。
3.2手持单元(HHU)hand-heldunit能与费率装置或电能表进行数据交换的便携式设备。
3.3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由数据源、数据宿或两者组成的设备。
3.4直接本地数据交换direct local data exchange一组费率装置与数据终端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3.5本地总线数据交换local bus data exchange一组费率装置与数据终端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3.6远程数据交换 remote data exchange通过数据网络,数据采集中心与一台或一组费率装置之间的数据交换。
3.7主站master station具有选择从站并与从站进行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
本标准中指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
3.8从站slave station预期从主站接收信息并与主站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
本标准中指费率装置。
3.9总线bus连接主站与多个从站并允许主站每次只与一个从站通信的系统连接方式(广播命令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应用层1.1读数据1.1.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请求读电能表数据·b) 控制码:C=11H·c)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d) 帧格式1(m=0):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标识·e) 帧格式2(m=1,读给定块数的负荷记录):·f) 帧格式3(m=6,读给定时间、块数的负荷记录):分时日月年1.1.2从站正常应答·a) 控制码:C=91H 无后续数据帧;C=B1H 有后续数据帧。
·b)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
·c)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d)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如果没有满足条件的负荷记录,从站按正常应答帧格式返回(数据域只有数据标识,数据域长度为4)。
1.1.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1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错误信息字注:错误信息字ERR见附录C。
1.2读后续数据1.2.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请求读后续数据·b) 控制码:C=12H·c) 数据域长度:L=05H·d) 帧格式:1.2.2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2H 无后续数据帧;C=B2H 有后续数据帧。
·b) 数据域长度:L=05H+m(数据长度)·c)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d)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读后续数据时,为防止误传、漏传,请求帧、应答帧都要加帧序号。
请求帧的帧序号从1开始进行加1计数,应答帧的帧序号要与请求帧相同。
帧序号占用一个字节,计数范围为1~255。
1.2.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2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1.3写数据1.3.1主站请求帧·a) 功能: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编程)·b) 控制码:C=14H·c) 数据域长度:L =04H+04H(密码)+04H(操作者代码)+m(数据长度)·d) 数据域:DI O DI1DI2DI3+PAP0P1P2+C0C1C2C3+DATA·e) 帧格式:注1:P0P1P2为密码,PA表示该密码权限。
注2:C0C1C2C3是操作者代码,为要求记录操作人员信息的项目提供数据。
注3:密码权限02、04代表通过明文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需要进行密码验证,同时要有编程键配合。
注4:密码权限99代表通过明文+MAC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不需要进行密码验证,也不需要编程键配合使用。
注5:密码权限98代表通过密文+MAC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不需要进行密码验证,也不需要编程键配合使用。
1.3.2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4H·b) 数据域长度:L=00H·c) 帧格式:1.3.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4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1.4读通信地址1.4.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请求读电能表通信地址,仅支持点对点通信。
·b) 地址域:AA…AAH·c) 控制码:C=13H·d) 数据域长度:L=00H·e) 帧格式:1.4.2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3H·b) 数据域长度:L=06H·c) 帧格式:注:从站异常不应答。
1.5写通信地址1.5.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设置某从站的通信地址,仅支持点对点通信。
·b) 控制码:C=15H·c) 地址域:AA…AAH·e) 数据域长度:L=06H·f) 数据域:A0…A5(通信地址)·g) 帧格式:注:本命令必须与编程键配合使用。
1.5.2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5H·b) 地址域:A0…A5(新设置的通信地址)·c) 数据域长度:L=00H·d) 帧格式:注:从站异常不应答。
1.6广播校时·a) 功能:强制从站与主站时间同步·b) 控制码:C=08H·c) 数据域长度:L=06H·d) 数据域:YYMMDDhhmmss(年.月.日.时.分.秒)·e) 帧格式:秒分时日月年注1:广播校时不要求应答。
注2:仅当从站的日期和时钟与主站的时差在±5min以内时执行广播校时命令,即将从站的日期时钟调整到与命令下达的日期时钟一致。
注3:不推荐在午夜0时校时,以免影响在0时进行的某些例行操作。
注4:每天只允许校对时一次。
.1.7冻结命令1.7.1主站请求帧·a) 功能:冻结电能表数据,冻结内容见冻结数据标识编码表。
·b) 控制码:C=16H·c) 数据域长度:L=04H·d) 数据域:MMDDhhmm(月.日.时.分)·e) 普通冻结命令帧格式:·f) 广播冻结命令帧格式:注1:广播冻结不要求应答。
注2:数据域99DDhhmm表示以月为周期定时冻结,9999hhmm表示以日为周期定时冻结,999999mm表示以小时为周期定时冻结,99999999为瞬时冻结。
1.7.2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6H·b) 数据域长度:L=00H·c) 帧格式:1.7.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6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1.8更改通信速率1.8.1主站请求帧·a) 功能:更改电能表当前通信速率为其他标准速率·b) 控制码:C=17H·c) 数据域长度:L=01H·d) 帧格式:通信速率特征字1.8.2从站正常应答帧·控制码:C=97H·数据域长度:L=01H·帧格式:注:正常应答帧中的Z与请求帧中的通信速率特征字必须相同。
1.8.3从站异常应答帧·控制码:C=D7H·数据域长度:L=01H·帧格式:1.9修改密码1.9.1主站请求帧·a) 功能:修改从站密码设置·b) 控制码:C=18H·c) 数据域长度:L=0CH·d) 数据域:DI O DI1DI2DI3+PA O P0O P1O P2O+PA N P0N P1N P2N·e) 帧格式:注1:P00P10P20 为原密码或更高权限的密码,PA 0 表示该密码权限。
P0N P1N P2N 为新密码或需设置的密码,PA N 为新密码的权限。
PA 0、PA N 的取值范围为 00~09,00 为最高权限,数值越大权限越低。
权限级别分为:02 级电表清零、事件清零;04 级写数据、最大需量清零。
注2:本命令必须与编程键配合使用。
1.9.2 从站正常应答帧· a) 控制码:C=98H · b) 数据域长度:L=04H· c) 数据域:PA N P0N P1N P2N (新编入的密码权限及密码) · d) 帧格式:1.9.3 从站异常应答帧· a) 控制码:C=D8H · b) 数据域长度:L=01H · c) 帧格式:1.10 最大需量清零 1.10.1 主站请求帧· a) 功能:当前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数据清零 · b) 控制码:C=19H · c) 数据域长度:L=08H · d) 帧格式:注: 本命令必须与编程键配合使用。
1.10.2 从站正常应答帧· a) 控制码:C=99H · b) 数据域长度:L=00H · c) 帧格式:1.10.3 从站异常应答帧· a) 控制码:C=D9H · b) 数据域长度:L=01H · c) 帧格式:1.11 电表清零 1.11.1 主站请求帧·a) 功能:清空电能表内电能量、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冻结量、事件记录、负荷记录等数据·b) 控制码:C=1AH·c) 数据域长度:L=08H·d) 帧格式:注:本命令必须与编程键配合使用。
命令执行时电能表应保证电表清零事件记录不被清除,并自动保存该事件的相应数据1.11.2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AH·b) 数据域长度:L=00H·c) 帧格式:1.11.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A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1.12事件清零1.12.1主站请求帧·a) 功能:清空电能表内存储的全部或某类事件记录数据·b) 控制码:C=1BH·c) 数据域长度:L=0CH·d) 数据域:1)事件总清零 PA O P0O P1O P2O+C0C1C2C3+FFFFFFFF;2)分项事件清零 PA O P0O P1O P2O+C0C1C2C3+事件记录数据标识(DI0用FF表示)·e) 帧格式:事件总清零·f) 帧格式:分项事件清零注:本命令必须与编程键配合使用,执行此命令时不允许清空事件清零记录和电表清零记录数据。
1.12.2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BH·b) 数据域长度:L=00H·c) 帧格式:1.12.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B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1.13新增:跳合闸、报警、保电1.13.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跳闸、合闸允许、报警、报警解除、保电和保电解除。
b) 控制码:C=1CHc) 数据域长度:L=08H+数据长度d) 帧格式:注1:N1为控制命令类型,N1=1AH代表跳闸,N1=1BH代表合闸允许,N1=2AH代表报警,N1=2BH代表报警解除,N1=3AH代表保电,N1=3BH代表保电解除。
N2保留。
N3~N8代表命令有效截止时间,数据格式为ssmmhhDDMMYY。
注2:本命令无须硬件配合。
注3:不带安全认证密级为02, N1~Nm为明文。
带安全认证密级为98,N1~Nm为密文。
1.13.2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CHb) 数据域长度:L=00Hc) 帧格式:1.13.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C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1.14新增:多功能端子输出控制命令1.14.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设置多功能端子输出信号类别b) 控制码:C=1DHc) 数据域长度:L=01H注1:数据域NN是多功能端子输出控制字,意义:00-时钟秒脉冲,01-需量周期,02-时段投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