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完整版

合集下载

2023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2023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定义: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应当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

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

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医疗器械、设施、药品、标本等查对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一)临床科室:1.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经医生录入后主班护士确认后方可执行。

(重点确认:床号、患者信*息、开始时间、医嘱内容、频次、用法、首日执行次数、首次执行时间、停止时间等)(2)对有疑问的医嘱,须向有关医生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3)对有疑义的医嘱暂不处理,通知医生,并记录于《模糊、可疑、超常规医嘱登记本》,将新开医嘱做相应核查,确认无误后执行。

(4)医生补开抢救医嘱,经两人核对后护士通过护士长授权在电脑上补签执行时间、执行者姓名,应与《抢救患者口头医嘱记录本》记录内容保持一致。

每日下班前检查IIH系统中病人当日执行计划完成情况,并对未执行的医嘱进行交班。

(5)每日下班前检查本班医嘱执行情况,并对未执行的医嘱进行书面交班。

(6)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执行时应严格三查八对。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包括服药、各种注射、静脉维持)(1)服药、注射、输液时必须扫码执行,并严格进行三查八对。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2)备药前检查药品的质量,注意有无变质,瓶身有无裂缝,注意有效期及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的药物,使用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5)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全文)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全文)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全文)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计委组织制定了新《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办法》共分8章48条,在高度凝练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先进做法,重点进行了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制度的设计,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体系。

总结提炼了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严格执行。

1第1项首诊负责制度(一)患者首次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

首诊医师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作出初步诊断与处理,并认真书写病历。

(二)诊断为非本科疾病,及时转至其他科室诊疗。

若属危重抢救患者,首诊医师必须及时抢救,同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杜绝科室间、医师间推诿患者。

(三)首诊医师请其它科室会诊,必须先经本科上级医师查看患者并同意,被邀科室须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参加会诊。

(四)被邀会诊的科室医师要按时会诊,认真执行医院会诊制度,形成书面会诊意见交申请科室医师。

(五)两个科室的医师会诊意见不一致时,须分别请示本科上级医师,直至本科主任。

若双方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由首诊医师负责处理并上报主管院长或医务科、总值班协调解决。

(六)复合伤或涉及多科室的急、危、重患者抢救,在未明确由哪一科室主管之前,除首诊科室负责诊治外,各有关科室须执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协同抢救,不得推诿,各科室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及时做病历记录。

(七)首诊医师对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须先抢救,同时由患者陪同人员办理挂号和交费等手续,不得因挂号、交费等手续延误抢救时机。

(八)首诊医师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前不得转院,因医院病床、设备和技术条件所限,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亲自察看病情,决定是否可以转院。

对需要转院而病情允许转院的患者,须由经治医师(必要时由医务科或总值班)先与接收医院联系,对病情记录、途中风险及注意事项、护送等均须作好知情告知和妥善安排。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5篇)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5篇)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卫生领域最为重要的核心制度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在本文中,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

该制度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建立、医疗质量管理规范的制定、医疗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等内容。

首先,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或组织,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该部门或组织应当有专业的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推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其次,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和医疗服务实际情况,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

这些规范和流程应当包括医疗服务质量标准、医疗工作流程、医疗质量监管措施等内容,确保医疗服务得以规范、科学进行。

最后,建立医疗质量评估体系。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评估机制,通过内外部的评估和审核,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医疗质量评估应当以患者为中心,主要包括医疗过程质量、医疗结果质量和满意度等指标,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服务安全的基础。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安全监测与预警、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医疗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理等内容。

首先,建立医疗安全监测与预警机制。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监测系统,对医疗安全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监测,及时掌握医疗安全状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处理。

其次,实施医疗安全风险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环节。

通过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降低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最后,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理机制。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理制度,规定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现、报告和处理程序。

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概述在医疗领域,质量和安全是关乎患者生命和健康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核心制度。

其中,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可以帮助医疗机构确保制度落地和执行,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

1. 查对制度的定义和目的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内部针对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的检查和核对的制度。

通过查对制度,医疗机构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查对制度的主要目的包括: - 确保医疗机构内部各项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地和有效执行; - 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 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 保障医疗机构的合规性。

2. 查对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流程查对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制度查对制度查对是查对制度的核心环节,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内部的各项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地和有效执行。

具体流程如下: - 确定查对周期和频率: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实际情况,确定查对的周期和频率,保证制度查对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 制定查对清单:制定制度查对的清单,列出需要查对的制度内容和具体要求; - 分工查对:安排专人或专业团队进行制度查对,分工合理,确保全面查对; - 记录问题:记录制度查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达标情况; - 汇总整改:对查对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制定整改措施和责任人;- 跟踪落实:跟踪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2 制度修订和完善制度查对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部分制度存在不完善或需要修订的情况,医疗机构应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具体流程如下: - 分析问题:针对查对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制定修订方案: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修订方案;- 审批和发布:将修订方案按照医疗机构的程序进行审批和发布; - 落实和培训:将修订的制度内容进行落实和培训,确保全员了解并落实修订后的制度。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全文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全文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全文导读:新《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共分8章48条,重点进行了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制度的设计,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体系。

总结提炼了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严格执行。

那么,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分别是什么?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计委组织制定了新《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办法》共分8章48条,在高度凝练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先进做法,重点进行了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制度的设计,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体系。

总结提炼了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严格执行。

第1项首诊负责制度(一)患者首次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

首诊医师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作出初步诊断与处理,并认真书写病历。

(二)诊断为非本科疾病,及时转至其他科室诊疗。

若属危重抢救患者,首诊医师必须及时抢救,同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杜绝科室间、医师间推诿患者。

(三)首诊医师请其它科室会诊,必须先经本科上级医师查看患者并同意,被邀科室须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参加会诊。

(四)被邀会诊的科室医师要按时会诊,认真执行医院会诊制度,形成书面会诊意见交申请科室医师。

(五)两个科室的医师会诊意见不一致时,须分别请示本科上级医师,直至本科主任。

若双方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由首诊医师负责处理并上报主管院长或医务科、总值班协调解决。

(六)复合伤或涉及多科室的急、危、重患者抢救,在未明确由哪一科室主管之前,除首诊科室负责诊治外,各有关科室须执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协同抢救,不得推诿,各科室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及时做病历记录。

(七)首诊医师对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须先抢救,同时由患者陪同人员办理挂号和交费等手续,不得因挂号、交费等手续延误抢救时机。

整理精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

整理精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

整理精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
1.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1) 质量管理目标: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

(2)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由负责人、医务人员代表和质量管理专家组成,负责制定、落实质量管理策略和措施。

(3) 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包括医疗服务评估、医疗事故管理、医疗质量监测、医学继续教育和培训等环节。

(4) 质量管理指标和评估:制定医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

(5)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建立反馈机制,及时纠正和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1) 安全管理目标: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疗服务的安全性。

(2) 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由负责人、医务人员代表和安全管理专家组成,负责制定、落实安全管理策略和措施。

(3) 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包括风险评估、安全事件报告和分析、安全培训和宣教等环节。

(4) 安全管理指标和评估:制定医疗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定期进行医疗安全评估和绩效考核。

(5) 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处理和学习的机制,及时改进医疗服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瑕疵。

这些制度范本是基于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可以作为参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记忆技巧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记忆技巧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记忆技巧为方便医务人员记忆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现将记忆口诀总结、分享如下:版本一记忆口诀会接新病人,首查三血急。

手术危亡时,药护难安全。

会—会诊制度。

接—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新—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病—病历管理制度。

首—首诊负责制度。

查—查对制度。

三—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血—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急—危急值报告制度。

手—手术分级制度。

术—术前讨论制度。

危—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亡—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药—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护—分级护理制度。

难—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版本二记忆口诀18项医疗核心制度01一病二急三查血,一班二诊三讨论,信息准入三分级,十八核心要牢记。

解释:一病(病历书写与管理)二急(急危重患者抢救、危急值报告)三查(查对、查房、手术安全核查)血(用血审核),一班(值班与交接班)二诊(首诊、会诊)三讨论(术前、疑难、死亡),信息(信息安全管理)准入(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三分级(手术分级、分级护理、抗菌药物分级)。

记忆口诀18项医疗核心制度02一首一会一病,二查二安二危,三讨三分用新交。

注解:一首一会一病:(首诊负责制度)(会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二查二安二危:(三级查房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三讨三分用新交:(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记忆口诀18项医疗核心制度03首诊负责很重要,会诊、抢救不能忘。

注解:首诊负责制度、会诊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一报告,二管理,三查、分级和讨论。

注解:一报告:危急值报告制度。

二管理:病历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三查:三级查房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三分级:分级护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 - 查对制度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 -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1.开具医嘱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等。

2.应班班查对医嘱。

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总查对由护士长组织,每周1次。

其内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

3.查对、处理医嘱者,须签全名。

4.对转抄医嘱须由另外一人核对。

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

5.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完整复述一遍,经医师复核无误后,方可执行。

抢救完毕,医师应在6小时内补开医嘱并签名。

6.查对时有疑问的医嘱,必须与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二、服药、注射、输液、处置查对:1.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1)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

(2)八对:对住院号/门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2.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号、姓名、住院号、出生年月等)确认患者身份,禁止将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3.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无法陈述姓名的患者,由陪同人员陈述患者身份信息,并及时佩戴腕带。

对无法陈述姓名且无人陪伴的患者,可临时采取其他方式标记其身份(如无名氏+性别+来院时间等),并佩戴腕带,由双人查对确认。

4.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有效期和批号有无超期。

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5.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

使用特殊管理药品及高警示药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规定,经过双人核对,特殊时间段,本岗位仅有一人时,采用单人双次复核查对和两次签字。

用后保留空瓶及时交回药房。

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7.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8.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空瓶,经另一人核对并在药袋或药瓶上签名后方可使用。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要素,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的建议:1.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管理委员会;-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建立医疗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包括定期对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设立医疗质量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定期发布医疗质量报告;2. 医疗安全管理体系:- 设立医疗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管理委员会;- 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建立医疗事件报告和分析体系,对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和学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提供医疗安全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3.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指标体系:- 设定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关键指标,如手术并发症率、院内感染率等;- 建立数据收集和报告机制,定期公布指标数据,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设立改进目标,推动医疗单位不断提高质量和安全水平;4.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反馈机制:- 鼓励患者提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设立投诉处理机构,及时解决患者投诉和矛盾;- 对医务人员进行绩效评价,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纳入考核范围;5.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培养,强调患者至上的理念;- 建立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机制,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宣传活动,向患者和社会公众普及相关知识。

这只是一个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的建议,具体的制度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医疗机构和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医疗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

医疗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

医疗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

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

2、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二、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备药时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标签是否清晰;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瓶(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等。

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麻醉药使用后须保留空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名。

5、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6、发药、注射、输液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7、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床号、姓名、主要药名、剂量,并留下空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三、输血查对制度1、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抽血(交叉)前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等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十六项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十六项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及分类管理与审批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值班与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会诊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转院转科制度具体内容如下:为切实履行医院救死扶伤的职责,规范医护人员对重危病人抢救的医疗行为,防止不安全医疗责任事件发生,特制定本制度:(一)因各种原因或者疾病导致病人生命体征浮现严重病态,威胁病人生命,或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浮现意外和并发症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被视为危重病人。

(二)危重病人就诊实行首诊负责,首诊医师和医疗部门必须负责病人的急救和生命体征的维持直至落实好专门医疗部门和医师进行诊疗为止.(三)危重病人抢救必须听从急救小组负责人或者主管医师指挥,迅速将病人转入急救室和 ICU 进行救治,特殊紧急设法转运的应就地抢救,召集急救车和医院急救小组赶赴抢救。

(四)在医院内发生意外和严重并发症导致病人危重状态或者重危病人抢救需行政特殊支持的,除按第三条处置外,必须即将上报医务处直至院长.(五)危重病人的转送必须有主管医护人员或者主持诊疗操作的医护人员陪同,根据病情由主管医师决定护送人员的医疗等级,请护士陪同需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医嘱。

无医嘱视为主管(治)亲自陪同。

护士站必须做好协调工作.(六) 各医疗部门必须组建抢救小组由科负责人亲自主持.各病区要建立定期检查急救设备、药品制度,药剂科要保证任何时候都能提供充足的急救药品,辅助科室要保证急救检查设备的完好和随时应急并建立制度。

(七)急诊科和 ICU 是医院处置危重病人的重要部门,必须保证急救床位和设备的应急使用和人员的紧急调用。

科室要建立相应的定期检查医疗制度。

(八)危重病人急救中全体医护人员应以抢救病人生命为第一,收到急救传呼 6120,放下一切工作奔赴急救场所。

为救命,主持抢救负责人有权力签署“特急急救”意见,先救治后付费,但此权限仅限首次。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一、首诊负责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所接诊病人,专门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

二、首诊医师除按要求进行病史、躯体检查、化验的详细记录外,对诊断已明确的病人应积极治疗或收住院治疗;对诊断尚未明确的病人应边对症治疗,边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诊断明确后转有关科室治疗。

三、诊断明确须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病人,必须及时收入院,如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

四、如遇危重病人需抢救时,首诊医师第一抢救并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急诊科主任)主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拒绝抢救。

五、对已接诊的病人,需要会诊及转诊的,首诊医师应写好病历、检查后再转到有关科室会诊及治疗。

急诊病人专门是危重病人首诊大夫应亲自或指定护士护送并做好交接手续。

六、急诊病人由分诊护士通知就诊科室,首诊医师应当做好病程记录,完善有关检查并给予积极处理,若确属它科情形,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直到会诊科室签署接收意见后方可转科。

七、凡不严格执行本制度而造成医疗差错、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者,按有关规定处理,造成直截了当经济缺失者,由当事人承担责任。

八、医疗部对全院首诊负责制度实施情形实行全程监控。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科主任、主任(副)医师查房制度1、每周查房1—2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节假日必须有主任(副)医师职称大夫坚持查房。

2、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及危重病人的诊疗打算,决定重大手术及专门检查、新的治疗方法及参加全科会诊。

3、抽查医嘱、病历及护理质量,发觉缺陷,改正错误,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4、利用典型、专门病例进行教学查房,以提高教学水平。

5、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工作及治理方面的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以提高治理水平。

二、主治医师查房制度1、每日查房一次,应有本病房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实习医师、责任护士参加。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一、引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运行的核心内容,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医疗机构应制定并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二、首诊负责制度1.定义: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

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

2.基本要求:(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2)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三、三级查房制度1.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2.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2)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四、分级护理制度1.定义: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护理需求等因素,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并按照相应的护理标准进行护理的制度。

2.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级别,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2)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级别标准,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3)医疗机构应定期评估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五、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定义:指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分析、评估和决策的制度。

2.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应建立疑难病例讨论机制,组织相关专业的医师进行讨论。

(2)讨论应全面分析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3)讨论结果应记录在病历中,并作为诊疗的依据。

六、会诊制度1.定义:指医疗机构内部或跨医疗机构之间,对患者进行专业评估和咨询的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标题: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引言概述:护理核心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其中查对制度更是护理核心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实施方法、注意事项、优势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查对制度的重要性:1.1 确保患者安全:通过查对制度可以避免因为疏忽或错误导致患者受到伤害。

1.2 提高医疗质量:查对制度能够减少医疗事故和错误发生的概率,提高医疗质量。

1.3 增强团队合作:查对制度需要多个护理人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有利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查对制度的实施方法:2.1 人工查对:由护理人员手工进行查对,包括核对患者身份、用药剂量、治疗方案等。

2.2 电子查对:利用医疗信息系统进行自动查对,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2.3 定期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查对制度的培训,提高执行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查对制度的注意事项:3.1 严格执行: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查对制度执行,不能有任何疏漏。

3.2 及时反馈: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及时纠正错误。

3.3 定期评估:定期对查对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完善。

四、查对制度的优势:4.1 减少医疗事故:通过查对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4.2 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在得到更安全的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会提高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

4.3 促进医疗质量提升:查对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减少错误,还可以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提升。

五、查对制度的发展趋势:5.1 智能化:未来查对制度将更多地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更智能化的查对。

5.2 个性化:针对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查对制度会更加个性化,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5.3 国际化:随着医疗服务的国际化趋势,查对制度也将更多地借鉴国际经验,实现国际标准化。

结语:查对制度作为护理核心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不断完善和提升,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导语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

为了便于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细化工作流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释义》,以问答形式重点对核心制度定义和基本要求中的关键节点、重点概念及名词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并对每项核心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环节提出了要求,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制订和执行本机构核心制度提供了基本遵循。

“豫护质控”公众微信号以图文形式,陆续刊出《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的相关内容,以期从制度层面加强保障和约束,使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真正融入护理工作全过程。

查对制度定义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基本要求1 医疗机构的查对制度应当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2 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

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

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3医疗器械、设施、药品、标本等查对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释义Q1·哪些临床诊疗行为需要进行复核查对?答:患者身份错误事实上可以发生在诊断和治疗的任何阶段。

患者可能是在镇静状态、意识不清或没有充分集中注意力也可能是在住院过程中更换床位、房间或病房;或患者因听力障碍或其他情况都可能导致在确认患者身份时出现差错。

医疗机构内针对具体患者个人的医疗行为和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开具和执行医嘱、给药、手术/操作、麻醉、输血、检验标本采集、检查、发放营养膳食、接送转运患者、检验检查结果/报告等环节的行为均需要进行复核查对。

Q2·如何查对患者身份?答:身份查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门急诊号)、身份证号(或护照号或其他身份ID)、出生年月日以及电子设备身份认证(包括腕带或其他可穿戴设备上的二维码、条形码等)等,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住院号姓名门急诊号等。

查对制度-XX人民医院妇科医疗核心制度(2021版)

查对制度-XX人民医院妇科医疗核心制度(2021版)

XX人民医院妇科医疗核心制度(2021版)查对制度(一)定义: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查对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查对制度应当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2.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

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唯一标识。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

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3.执行医嘱、进行治疗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三查:各项操作前、中、后各查对一次;八对:对姓名、年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4.医嘱查对制度(1)开具医嘱、处方或各种检查治疗申请单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医嘱经审核后方可执行,执行后签全名。

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电脑打印的治疗单必须与电子医嘱进行核对。

(3)处理医嘱必须正确,不得涂改,每班必须经2人查对。

每日2次小查对,1次大查对。

护士长每周参加1次大查对。

凡查对者须签全名。

(4)术中、抢救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双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用过的安瓿须经2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抢救结束6小时内督促医师据实补齐医嘱并签名。

(5)使用毒麻药品须经2名医务人员核对并签名后使用。

(6)凡需下一班护士执行的临时医嘱,应交代清楚,并做好记录。

5.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是否有变质、浑浊、沉淀、絮状物等,查看标签的生产日期、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2)摆药后须2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必须按时执行医嘱,内服药按时按次送发,视患者服下后方可离去。

(3)使用注射液应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4)对易过敏药,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精神、麻醉、高危药物时要经过反复核对。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一.首诊负责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所接诊病人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二.首诊医师除按要求进行病史、身体检查、化验的详细记录外,对诊断已明确的病员应积极治疗或收住院治疗;对诊断尚未明确的病员应边对症治疗,边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诊断明确后即转有关科治疗;三.诊断明确须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病员,必须及时收入院,如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四.如遇危重病员需抢救时,首诊医师首先抢救并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急诊科主任主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拒绝抢救;五.对已接诊的病员,需要会诊及转诊的,首诊医师应写好病历、检查后再转到有关科室会诊及治疗;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重点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重危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及治疗;决定邀请院外会诊;抽查病历和其他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结合临床病例考核住院医师、实习医师对“三基”掌握情况;分析病例,讲解有关重点疾病的新进展;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的意见;二.责任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对所管病人进行系统查房,特别对新入院、手术前后、危重、诊断未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进行重点检查;听取指导住院医师及其他主治医师对诊断、治疗的分析及计划;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决定一般手术和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决定院内会诊;有计划地检查住院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及医嘱,纠正其中的错误和不准确的记录;决定病人出院和转科;三.非责任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每日查房至少2次;巡视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病人;主动向上级医师汇报经治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等;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意见;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开写次晨特别检查医嘱和给予的临时医嘱;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随时记录,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检查病人;了解病人饮食情况,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四.科主任主任医师、责任主治医师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时,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护士长参加;责任主治医师查房时,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参加;五.对于危重病人,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临时检查病人;六.上级医师查房时,下级医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学检查片,各项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明确的指示;上级医师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应及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并请上级医师签名;分级护理制度一、住院患者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并下达医嘱,分为Ⅰ、Ⅱ、Ⅲ级护理及特别护理四种;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床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按省卫生厅医疗护理文书规范要求标识;二、特别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和监护的患者;2病情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等;3各种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2.护理要求:1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2制定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出入量;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三、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1重病、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及极度衰弱者;3瘫痪、惊厥、子痫;早产婴、癌症治疗期;2.护理要求:1绝对卧床休息,解决生活的各种需要;2注意思想情绪上的变化,做好思想工作,给予周密细致的护理;3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4加强基础护理,定时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5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四、二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行骨牵引、卧石膏床仍需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3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癫痫等;2.护理要求:1卧床休息,根据患者情况,可在床上做轻度活动;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特殊治疗和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l~2小时巡视1次;3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4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五、三级护理1.病情依据:1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产妇等;2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患者;3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2.护理要求:1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2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两次,掌握患者的生活,思想情况;3督促患者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饮食,每日巡视两次;4对产妇进行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指导;5进行卫生科学普及宣教工作,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水平;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凡科内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及院内感染者均需讨论,讨论会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本科或邀请他科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修订治疗方案;会诊制度一.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二.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三.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签字同意,填写会诊单;应邀医师一般要在两天内完成,并写会诊记录;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到专科检查;四.急诊会诊:一般急会诊,由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上级医师签字同意,并在会诊单上注明“急”字,应邀科室应在一小时内派医师前往;病情特别紧急可先用邀请,后补填会诊单,或在会诊单上注明“特急”二字,应邀科室必须立即派医师前往20分钟内到达,不得延误;五.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科派人参加;六.院外会诊: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应邀医院应指派科主任或主治医师前往会诊,会诊由申请方科主任主持,必要时也可由申请方科主任携带病历,陪同病员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资料,寄发有关单位,进行书面会诊;七.科内、科间、院内、院外的集体会诊: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情,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会诊中,会诊人员要详细检查,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组织实施;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一.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科主任和护士长组织,并或书面向医务科报告;必要时院领导参加指挥;所有参加抢救人员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严肃认真,分工协作,积极抢救病人;二.抢救工作中遇到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问题时,应及时请示和邀请有关科室会诊予以解决;三.医生护士要密切合作,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四.做好抢救记录,要求准确、清晰、扼要、完整,并准确记录执行时间;五.新入院或病情突变的危重病人,应及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填写病情危重通知单一式三份,分别交病人家属、医务科和贴在病历上,病情稳定后,转贴到病历首页的后面;抢救结果及时通知医务科;手术前讨论制度一、凡中等以上的手术,都需认真讨论和周密准备,必要时邀请麻醉科及有关人员参加;二、讨论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案包括一切检查资料,提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指征及术前准备情况,然后由分管主治医师补充;三、术前提出手术方案,预计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其并发症,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四、讨论时应充分发表意见,全面分析,任何意见均应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最后尽可能达到意见统一,并作出明确结论;五、术前讨论意见及结论应及时记入病案;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讨论,但不迟于两周;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人参加;讨论情况记入病历;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1转抄医嘱必须写明原医嘱及转抄医嘱日期、时间及签名;转抄医嘱后,须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做到每班查对;护士长每周参加总查对2次;2临时即刻执行的医嘱,需经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3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重述一遍,然后执行;并督促医生及时补开;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4易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要保留安瓿,以便必要时查对;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三.输血查对制度:1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效期,血液有无凝块和溶血,血袋有无漏气,裂痕;2查输血卡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与血袋上标签是否相符,交叉配血试验有无凝集反应;3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袋号及申请输血量;4输血前需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5输血完毕,短期内保留血袋,以备必要时检查;四.手术病人查对制度:1术前准备及接病人时,应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部位、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按要求摆好体位;2查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是否达到要求,手术器械是否齐全;病案管理工作制度一、目的:本规定促进病案管理正规化、电脑化;二、适用范围:病案的订正、归档、借阅、登记、保存;三、职责:1.经常检查病历的书写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提高病历书写质量;2.负责病案的回收、装订、录入电脑、上架调阅、查证、检索工作;3.查找再次入院的病案号,保证病案的供应,办理借阅手续;提供疾病分析、有关统计报表的数据采集工作;4.做好病案管理工作,保持清洁、整齐、通风,防止霉烂、虫蛀和火灾;四、工作程序1.日常管理1凡出院病案,应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全部收回到病案室;按时收回出院病案,进行整理、装订、核对;病案员将病案首页录入电脑;严格执行病案院内交接班制度;2住院病案不外借;使用病案时,由病案管理人员负责提供和归档;3保持病案整洁有序,做好防火、防潮、防丢失工作;4严守病案资料保密制度;住院病案原则上要永久保存;5病案员装订病案并填写封面;按病案编码原则编号上架;重复号码应按管理规定及时回收交出院处使用;6每月病案录完后,做一次软盘备份,一次网络备份;及时为科室提供病案检索服务;7外单位的检索查询,应有区卫生局、公安局或保险公司的介绍信,并做好登记,原件不得借出;8每年做一次疾病排序;每月做一次床位、效益、疗效分析;每月5日前将每个医生介绍入院的人数提供给财务作科室核算;2.病案供应1患者看门诊需要参阅住院病案时,由门诊医师到病案室查阅;2提供科研分析用的病案,应在病案室内阅毕归档,必须借出时经领导批准;3非医教人员,不得查阅病案,进修医师查阅病案,须经科主任批准;4下列情况可提供病案,但必须于当日归还:尸体解剖;核对标本;医疗纠纷经院长批准后,可提供复印材料;3.病案编目1编目人员根据首页上的诊断、手术名称,写上相应的ICD编码;2认真填写诊断及手术名称索引卡,力求准确;4.病案交接1凡出院病案,应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全部回收到病案室;2临床科室每天到住院处给出院患者转账时,由值班人员一并送交出院者病案,住院处负责查收签字妥为保管;无出院者的病案,住院处概不结账;3病案室每日到住院处回收出院病案,并向住院处验收签字;4病案室每日将出院病案登记后交质控室审修,质控室审修完毕后送回病案室,交接时须办理签字手续;5特别情况较急出院者,病房不能立即填写完的病案,由科主任注明情况,可以在出院后3天内到病案室填写;6送转交病案单位,无接收部门人签字,如果发生病案缺号、丢失,由送转交病案单位负责;已签字的,由签字单位负责;7凡丢失1份病案者,当事人赔偿人民币1000元,丢失重要病历者,除罚款外同时给予纪律处分;8病案室要按月、季、年排查出院病案归档情况,有权利到临床科室查询未归病案下落;按时向领导书面报告病案归档及管理情况;5.病案借阅1本院医教人员因医疗、教学、科研需要参阅病案时,应在病案室内阅毕归还;必须借出时,应填写借阅申请单;10份以内由医务科科长批准,10份以上经业务院长批准,但一次不得超过30份,每份交押金20元后,方可借出,两周内归还,逾期不能归还者,应到病案室续期,但不得超过一个月;2借阅病案凡丢失1份者,除没收押金20元外,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3院外和本院非医教人员,不能也不得查阅病案;进修医师查阅病案,凭科主任批准证明,但不得借出病案室;4患者在门诊需参阅住院病案时,由门诊医师到病案室查阅;住院患者转诊需用病案时,由主治医师开写诊断证明,摘录治疗过程,病案概不外借;5医疗纠纷病案,需经业务院长批准,可提供复制材料;法医鉴定需用病案,凭司法部门公函,经院长批准后,交付押金50元,可摘录或复制,当日归还;6.病历质量控制1病案室每日收回的病案必须于次日送质控室节、假日时间顺延;存在问题的病历由质控室登记缺陷和错误后,通知科室去质控室修改;质控室将审修好的病历定时定期送回病案室;2对部分病历书写不合格的医师,由科主任、质控室提出建议,报分管院长批准后,由人事科负责通知科室对其采取下岗培训,集中时间学习病历书写知识,直至病历书写合格后方可上岗,下岗培训期间发基本工资;3质控室坚持每周进行病历或报告单质量查房,每次查若干个科室,针对平常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提问和随机抽查病历或图片及报告单形式,指出存在的病历报告缺陷,指导科室人员病历报告书写,以提高病历质量;病历质量查房结果纳入医务科工作质量检查内容;五、不合格的控制1.未经科主任、护士长修改的病历不能入库;2.经病案管理系统提供的统计数据中,与围产期有关的疾病最有可能出现年龄逻辑上的错误,而导致统计数据错误;3.病历书写质量控制由医务科负责,病案室只提供所需病历;交接班制度医师部分一.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假日须设有值班医师,可根据科室的大小和床位的多少,单独或联合值班;二.临床科室设一线值班、二线值班;一线值班由住院医师和低年资主治医师参加,二线值班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主任副主任医师参加;三.值班医师每日下班前在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交接班时,应巡视病室,了解危重病员情况,并做好床前交接;接班者未到时,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四.各科室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班簿,并做好交班工作;值班医师要认真阅读交班簿,对危重病员应作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并扼要记入值班日志;五.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临时情况的处理;对急诊入院病员及时检查填写病历,给予必要的医疗处置;六.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经治医师或上级医师处理;七.值班医师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护理人员邀请时应立即前往诊视,如有事暂时离开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八.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应将病员情况重点报告,并向经治医师交待危重病员情况及尚待处理的工作;护士部分一.医院临床科和急诊科实行24小时三班轮值,门诊及医技科室的护理人员可实行白班制;护士长在正常情况下不值晚夜班;满45岁人员根据医院情况可不安排值晚夜班;二.当值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和服从护士长安排,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未经护士长同意,护士不得擅自调换班次;三.严格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人,发现病情变化在职责范围内给予处置,并应向值班医生反映;遇重大问题及时向护士长和总值班汇报;四.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必须提前15分钟到科室阅读交班报告,交接物品;接班者未到时,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五.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各项记录及本班各项工作,处理好用过的物品;如遇特殊情况未完成工作,必须详细向下一班交待,并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开;六.每晨集体交接班,由夜班护士宣读晚夜班交班报告,护士长交待有关事宜及进行简单工作讲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会后由护士长带领日夜班护士共同查看病房,检查病人病情及病房管理情况;七.中午班口头及床边交接,其他各班均要求书面、口头、床边交接;八.书面交班按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口头及床边交接内容包括本班医嘱执行情况,各种处置完成情况,昏迷、瘫痪、一级护理等危重病人有无褥疮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引流情况等;九.各班对常备、贵重、毒、麻、限、剧药及抢救物品、器材、仪器等数量、效能当面交接,接班时发现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接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十.中医院及中医病区,要运用中药术语描述病情,新入、转入、危重病人要记录舌质、舌苔、脉象、主要治疗处理,主症、主要辩证施护要点及护理注意事项;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一.本单位没有开展,申请者没有操作经验的新技术、新方法,而该技术、方法有直接导致病人死亡和致残的可能,须经病人、家属同意并履行有关签字手续并向医务科提出书面申请,医务科会同科教科组织有关专家及相关科室进行论证,提出意见,报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开展;实施过程前申请者应将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清楚,实施过程中,要随时向医务科汇报,以便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二.本单位没有开展,申请者有操作经验的新技术、新方法,而该技术、方法有直接导致病人死亡和致残的可能;或本单位没有开展,申请者没有操作经验的新技术、新方法,但该技术、方法没有直接导致病人死亡和致残的可能,需向医务科提出书面申请,经医务科长批准,经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并履行有关签字手续后方可开展;三.新技术、方法完成3例后需向医务科提交总结报告,医务科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报批;会诊转诊制度一、为了保证较高的门诊质量,可根据病情需要,提出院内的科间会诊,经治医师必须提供病人的简要病史、体检结果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初步诊断和会诊目的、要求等;二、对院内科间会诊病人同样实行首诊负责制,必要时可陪同病人前往,或邀请会诊医师来科会诊;三、接受会诊的科原则上应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接诊,并将检查结果和诊疗意见详细记载在病历上,转回原科;四、若诊治结果认为确是本科专业范围,也可不转回原科,由本科负责处理到底;五、凡院内难以解决需转往院外治疗者,门诊医师可提出转院意见,在病历上写明情况;六、若属病情较重者应事先与转往医院联系妥当,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医院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

医院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

医院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的医疗事故事件使得医院的管理越来越重要。

而医院核心制度的建设则成为了医院高效运行和管理的关键所在。

其中,查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风险。

本文将对医院核心制度之一的查对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查对制度的定义查对制度,是指在医疗服务中进行核对信息、对比数据的一项制度。

它是指医护人员在执行医疗操作、医疗治疗以及配药、采血和输液等医疗行为中,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步骤,对患者的个人信息、治疗计划以及操作过程进行核对和比对的过程。

目的是确保医疗行为的准确性,防止疏忽和失误,最终实现医疗安全的保障。

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医院是一所充满风险的场所。

医护人员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需要涉及药品的使用、治疗的操作、手术操作等重要流程。

这些操作均需要医护人员操作正确,否则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

而查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则可以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操作步骤和流程,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除此之外,查对制度还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有效降低了患者用药和治疗的错误发生率,从而提升了医护人员和医院的信誉度,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查对制度的实施步骤实施查对制度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步骤。

以下是查对制度实施的典型流程:第一步:收集病史和信息首先,医护人员需要收集患者的病史和相关信息,包括病情、过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

这一步需要细致认真,确保获取的信息无误。

第二步:制定治疗方案在收集完病史和相关信息后,医护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这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第三步:核对医嘱和药品制定完治疗方案后,医护人员需要对医嘱和药品进行核对。

这是查对制度的核心环节,也是医疗服务中的重中之重。

核对工作需要经过多级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进行了核对。

第四步:按照流程和规范执行操作医护人员在核对完医嘱和药品后,需要按照医疗流程和规范执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TQC/K632
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完整版
In the collective management,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form a collective force and establish a system that conforms to the market rules,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fully embodies the modern moral concepts and behavior norms.
【适用指导方向/规范行为/增强沟通/促进发展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
度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规章制度资料适合用于集体管理中,为使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形成一种集体合力而建立起符合市场规律,符合现代管理原理,并能充分体现现代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一、临床科室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十对”。

三查是:摆药时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十对是: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和有效期。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品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前,需经2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二、手术室
1、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2、手术前,必须查对科别、床号、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三、药房
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待用法及注意事项。

四、输血科
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1次。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
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五、检验科
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化验单与标本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是相符。

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六、病理科
1、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申请单与标本联号、标本、固定液。

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4、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七、放射科
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八、理疗科及中医针灸科
1、进行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3、高频治疗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九、供应室
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十、特殊检查室(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
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其他科室亦应根据上述要求精神,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

各科查对要求
附件:
医疗活动是非常严肃和严谨的行为。

自医师开具处方得到患者应用药物,存在诸多环节。

在执行查对制度时应严格按各科查对要求进行认真查对。

一、药师“四查十对”:
根据卫生部20xx年开始执行的《处方
管理办法》规定,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二、护士“四查八对”:
主要是针对病人服药,注射,输液的查对制度,减少操作差错。

四查:查医嘱、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

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有效期、时间。

三、输血“三查八对”:
主要指为患者输血时需掌握的步骤。

三查:即查血制品的有效期、血制品
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

本处可输入公司或团队名字
THIS TEMPLATE IS DESIGNED BY FOONSH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