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考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一)、童年阶段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此时婴儿根本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所以当他们饿了或者难受的时候就会哭闹,这种哭闹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希望”这一品质,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够及时出现,那就是满足了孩子的希望,父母的声音啊、与孩子的身体接触啊、表情啊使得孩子感觉到这个人是可以信任的,于是建立起了信任感,那么如果家人没有及时出现,孩子发出的希望信号无人理会,那么这个环境就无法信任了,所以冲突没有解决好获得的是不信任的话以后一旦去了陌生环境中就会充满焦虑。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

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一)、童年阶段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此时婴儿根本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所以当他们饿了或者难受的时候就会哭闹,这种哭闹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希望”这一品质,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够及时出现,那就是满足了孩子的希望,父母的声音啊、与孩子的身体接触啊、表情啊使得孩子感觉到这个人是可以信任的,于是建立起了信任感,那么如果家人没有及时出现,孩子发出的希望信号无人理会,那么这个环境就无法信任了,所以冲突没有解决好获得的是不信任的话以后一旦去了陌生环境中就会充满焦虑。

2、儿童期(1.5 〜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 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 、"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

因此,把握住" 度" 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

3、学龄初期(3〜5 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具体阐释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具体阐释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具体阐释1.信任对不信任(0——1岁)第一阶段为婴儿期,是从出生到一周岁。

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婴儿从生理需的满足中,婴儿从生理需的满足中,休验到身体的康宁,休验到身体的康宁,休验到身体的康宁,感到了安全,感到了安全,感到了安全,是对周围环境产生一个基本是对周围环境产生一个基本信任感;反之,婴儿便周围环境产生了不信任感,即怀疑感。

这一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但又不止是弗洛伊德的门唇期。

在具体的解释上有很大的扩展。

很大的扩展。

他强调,他强调,不只口唇区是重要的,不只口唇区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与世界交互作用着的方式—一种而更重要的是与世界交互作用着的方式—一种被动的然而却是急切的接受方式。

婴幼儿之所以喜欢把东西放进门中,是因为他想把周围的东四与自己合并,使之成为白己的一部分,埃里克森把这种方式称为口腔合并,具体地说,埃里克森认为这种阶段的信任感发展的实质核是相依性(mutuality ,这种相依性不是停留在口唇的周围,口唇的周围,更是体现在婴儿受母亲照料时,更是体现在婴儿受母亲照料时,更是体现在婴儿受母亲照料时,把母亲的爱和她的品质加以内化,把母亲的爱和她的品质加以内化,把母亲的爱和她的品质加以内化,同时把自己同时把自己的感情投射给母亲,这是一种从一开始就带有互相调节的社会性的情绪和态度,这是一种从一开始就带有互相调节的社会性的情绪和态度,如果一个人如果一个人在人生最初阶段建立了信任感,将来在社会中就会成为易于信赖和满足的人:反之,他将成为不信任别人和贪得无厌的人。

2.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1——3岁)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约从1岁到3岁。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一)、童年阶段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此时婴儿根本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所以当他们饿了或者难受的时候就会哭闹,这种哭闹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希望”这一品质,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够及时出现,那就是满足了孩子的希望,父母的声音啊、与孩子的身体接触啊、表情啊使得孩子感觉到这个人是可以信任的,于是建立起了信任感,那么如果家人没有及时出现,孩子发出的希望信号无人理会,那么这个环境就无法信任了,所以冲突没有解决好获得的是不信任的话以后一旦去了陌生环境中就会充满焦虑。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

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包括有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经受着内外部的一切冲突。

其发展顺序按渐成的固定顺序(即有机体的成熟程度)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一种发展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

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转化。

顺利地度过危机是一种成功的解决,反之是一种不成功的解决。

成功的解决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和对环境的适应;不成功的解决则会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碍对环境的适应。

埃里克森划分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

本阶段发展任务为: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如果母亲对婴儿给予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婴儿将在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到身体的康宁、环境的舒适,从而感到安全,产生信任感;如果母亲的爱抚和照料有缺陷,婴儿将产生不信任感。

埃里克森认为一定比率的不信任感有利于儿童躲避危险,但是信任感应当超过不信任感。

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其他阶段。

如果成功解决了这个阶段的发展危机,就会在孩子的人格中形成希望的品质。

这样的孩子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容易被信任和满足。

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危机,孩子的人格就会形成恐惧的特征。

这样的孩子胆小,容易成为不信任别人,苛刻的人。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为: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自主性意味着个人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能力。

此时的儿童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反复使用“我”、“我的”等字眼,凡事想亲历亲为,表现出强烈自主的意愿。

但是,成人(尤其是教养者)不可能允许儿童为所欲为,而是要按照社会的需要来要求他们。

如果儿童受到过于严格的训练和不公正的对待,就会产生羞怯和疑虑。

因此,明智的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应当掌握好分寸,既要给儿童足够的自主空间,又要在不伤害儿童自尊心的前提下给予其必要的节制。

这一阶段危机的成功化解,会形成孩子人格中的意志品质。

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

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

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埃里克森是心理学家兼儿童发展专家,他提出了一套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

这个理论被称为“人格发展理论”或“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

根据他的理论,人的个性和人格是通过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系列阶段来发展的。

每个阶段都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任务和困境。

以下我将详细介绍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包括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这些阶段按照年龄顺序排列,从童年到晚年,每个阶段涉及不同的发展任务和挑战。

1.信任与怀疑(出生至一岁):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建立信任感,通过正面的亲密关系,婴儿能够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

如果婴儿无法建立信任,他们可能会发展出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

2.自主与怀疑(一岁至三岁):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发展自主性和独立性。

幼儿开始学会掌控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如果他们没有得到适当的支持,他们可能会产生怀疑和缺乏自信的感觉。

3.主动与罪恶感(三岁至六岁):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发展出主动性和想象力。

幼儿开始学会探索自己的环境,并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产生兴趣。

如果他们受到过度控制或惩罚,他们可能会感到罪恶和自责。

4.行业与自卑感(六岁至十二岁):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学会技能和掌握任务。

儿童开始参与学校和社交活动,并且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如果他们没有成功地掌握技能,他们可能会产生自卑感。

5.认同与角色混乱(十三岁至十九岁):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和个人价值观。

青少年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并试图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如果他们无法解决身份问题,他们可能会感到混乱和困惑。

7.发起与停滞(四十岁至六十岁):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找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成年人开始思考他们的遗产和影响,并希望建立他们的遗产。

如果他们感到停滞不前,他们可能会感到失望和不满。

8.完整与绝望(六十岁以上):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接受自己的生活,回顾过去,并感到满足和满足。

埃里克森八个阶段论述

埃里克森八个阶段论述

埃里克森八个阶段论述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
1. 婴儿前期: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2. 婴儿后期: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 幼儿期:主要发展任务是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4. 童年期:主要发展任务是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5. 青少年期: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6. 成年早期
7. 成年中期
8. 成年后期:个体一生发展是连续一生的渐进发展进程,先前的各阶段发展得好与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功能发展的好不好,发展任务完成的成功与否,会使人格品质出现成功与不成功的两种极端差别,即积极的或消极的人格品质。

靠近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靠近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了消极的人格品质。

他也强调指出,每个人的人格品质,并不是居于两极端之一,而更多的是处于两端之间的某一位置上。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一)、童年阶段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此时婴儿根本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所以当他们饿了或者难受的时候就会哭闹,这种哭闹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希望”这一品质,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够及时出现,那就是满足了孩子的希望,父母的声音啊、与孩子的身体接触啊、表情啊使得孩子感觉到这个人是可以信任的,于是建立起了信任感,那么如果家人没有及时出现,孩子发出的希望信号无人理会,那么这个环境就无法信任了,所以冲突没有解决好获得的是不信任的话以后一旦去了陌生环境中就会充满焦虑。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

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是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 (E.H.Erikson) 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因此该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每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危机或冲突,解决危机或冲突会形成积极的品德或消极的品德。

一、婴儿期 (0~1.5 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危机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对应的品德是希望。

婴儿需要父母的关爱和照顾,特别是母亲的关爱,形成基本信任感,否则孩子会对世界产生害怕心理。

父母要注意对婴儿多一些爱抚、搂抱、肌肤接触、眼神交流、说话等来表达对婴儿的爱。

如果母亲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母亲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就会形成不信任感,进而影响以后对世界的态度。

二、儿童期 (1.5~3 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自主性与羞怯和疑虑的冲突,对应的品德是意志。

儿童开始尝试自己做一些决定,但是又会担心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因此会出现羞怯和疑虑的情绪。

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性,鼓励其做出决定,同时还需要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决定是安全的。

如果父母能做到这一点,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和意志品质。

三、青少年期 (12~18 岁):自主感对内疚感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自主感对内疚感的冲突,对应的品德是自我决定。

青少年需要做出许多人生决策,如选择专业、选择朋友、决定未来的方向等,他们需要依靠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来完成这些决策。

同时,青少年还面临着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压力,他们需要应对这些压力并找到自己的定位。

如果青少年能够形成自主感和自我决定的品质,那么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有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他们战胜内疚感。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划分为8个开展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为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前期、成人中期和成人后期,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开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特定的"危机〞。

如果顺利渡过危机,人们就会形成相应的积极品质,反之则不能,并且前一阶段顺利渡过危时机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一〕口腔—感觉阶段:根本信任对不信任时间约从出生到1岁。

此阶段婴儿愉快的感觉集中在口腔部位,最主要的活动是吮乳。

母亲是满足婴儿需要的最重要人物,婴儿的快乐、安康和满足均来自母亲,其生存和幸福均依赖母亲。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母亲的育儿态度是受社会影响的,如果社会贬低育儿者的地位,则母亲可能抱怨自己承当的角色,对孩子采取消极的态度。

如果社会赞赏母亲的地位,其结果则恰好相反,导致对孩子积极的态度。

因此,在开展的第一阶段里,同母亲的互动产生的经历,实际上就是社会经历。

在艾里克森看来,假设母亲对婴儿采取慈祥的态度,这种慈祥是经常的、一贯的和可靠的,则婴儿会产生一种根本信任感。

这种信任感的表现是,当母亲从婴儿的视线中消失时,婴儿并没有过度的焦虑,即显得平静,没有明显的烦躁不安。

因为婴儿有一种内部信念,相信母亲会返回来照顾和哺育他。

艾里克森认为这种内部信念的获得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成就,是婴儿自我同一性的根底,它培养了婴儿对他人的信任感,使婴儿感受他人是可靠的。

这种人际关系的经历给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开展提供了根底。

假设母亲对婴儿的态度是消极的、拒绝的,则婴儿可能产生根本不信任感,使婴儿体验到挫折和烦恼、恐惧和疑心,每当母亲离开时,他就会烦躁不安,深怕被剥夺受哺育的权力,这种恐惧和疑心将持续存在,影响到以后的开展过程。

艾里克森认为最优的危机解决方式应兼具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其中积极的方式所占比例高于消极的方式,在开展的第一阶段就是如此,婴儿既应形成信任感也应形成不信任感。

完整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完整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完整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这一阶段是孩子开始接触社会和学校生活的时期。

孩子开始研究如何与同龄人相处,学会分享和合作。

同时,孩子也会经常犯错,例如偷东西、说谎等。

这时,父母和老师的反应非常重要,他们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学会自我反省和改正。

如果父母和老师过于严厉,孩子就会产生内疚和自责的情绪,影响其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发展。

因此,在这个阶段,___认为孩子需要学会主动去面对自己的内疚和过错,以此来培养责任感和成就感。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与自卑的冲突这个阶段是孩子开始认真研究和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时期。

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会对自己的表现和成绩产生自我评价。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老师的支持和鼓励非常重要,他们应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且给予孩子足够的机会去发挥自己的能力。

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遭遇到挫折和失败,就会产生自卑和无助的情绪,影响其自我肯定和自信心的发展。

因此,在这个阶段,___认为孩子需要学会勤奋和努力,以此来培养自信和自尊。

⑸青少年期(12~18岁):身份与角色的冲突这个阶段是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意见,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非常重要,他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孩子能够自主地探索和成长。

如果家长和老师过于干涉和限制,孩子就会产生反感和叛逆的情绪。

在这个阶段,___认为孩子需要学会建立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以此来培养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

⑹青年期(18~35岁):孤独与亲密的冲突这个阶段是孩子开始进入成年期,面临着职业和婚姻等重要选择。

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和社交圈子,也开始面临着孤独和分离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非常重要,他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

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缺乏亲密关系,就会产生孤独和失落的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

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

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今天学习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分别是:1 、婴儿前期(0-1.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

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安全感建立良好和完善的人,内心是饱满的,自我价值感会高很多,会发自内心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相信自己是能解决问题的,相信自己是可以成长和进步的,这也是真正自信最重要的前提。

同样的,安全感建立良好的孩子也更容易相信他人,更愿意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给予他人更多的善意,能更好的爱别人。

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2、婴儿后期(1.5-3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

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

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它描述了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社会心理任务。

该理论由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它对人类自我发展和理解自我心理世界有着重要的启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八个阶段分别是:
1. 婴儿期 (0~1.5 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该阶段的任务是建立信任感。

2. 儿童期 (1.5~3 岁):自主与害羞 (或怀疑) 的冲突,该阶段的任务是建立自主感。

3. 学龄初期 (3~5 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 学龄期 (6~12 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

5. 青春期 (12~18 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6. 成年早期 (18~25 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亲密感。

7. 成年期 (25~65 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该阶段主要任务是成家立业。

8. 成熟期 (65 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该阶段是获得完美感,
避免失望感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自我和他人的心理世界的方法,为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面对人生中的挑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一)、童年阶段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此时婴儿根本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所以当他们饿了或者难受的时候就会哭闹,这种哭闹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希望”这一品质,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够及时出现,那就是满足了孩子的希望,父母的声音啊、与孩子的身体接触啊、表情啊使得孩子感觉到这个人是可以信任的,于是建立起了信任感,那么如果家人没有及时出现,孩子发出的希望信号无人理会,那么这个环境就无法信任了,所以冲突没有解决好获得的是不信任的话以后一旦去了陌生环境中就会充满焦虑。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

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埃里克森八个阶段口诀

埃里克森八个阶段口诀

埃里克森八个阶段口诀
婴儿前期(0-1.5):对成人依赖性强。

获得满足会形成信任感,从而产生希望易具勇敢品质;反之形成怀疑,从而充满担忧,胆小惧怕。

婴儿后期(1.5-3):开始要求独立自主。

满足获得自主感,自控;反之,产生羞耻感,自我怀疑。

儿童期(3-6):发展独创行为,想象力,检验各种限制。

得到鼓励形成主动性,受到讥笑失去信心,缺乏主动性。

童年期(6-12):接受学校教育。

受关注,顺利完成课程,获得勤奋,对未来充满动力和信心;不受关注,形成自卑感。

青少期(12-18):人格发展关键期。

对周围事物有新观察,新思考方法,逐渐认清自己,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

过度好,形成忠诚的品质;反之,对自己及世界认知不确定,没有归属感,冷淡冷漠。

成年早期(18-25):建立家庭生活,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

顺利,具备爱的美德;孤独占据,不会形成爱的美德,可能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成年中期(25-65):成家立业阶段。

积极方向,个人关心自己的家庭成员,子孙后代,社会上其他人。

事业进取,勇于创造;消极方向,只顾自己和家人幸福,自私自利,不顾其他人困难。

成年后期(65以上):整体状况每日愈下,需适当调整。

调整大于绝望,形成智慧,产生完美感;消极多于积极,感到失望,遗憾,导致绝望,萎靡不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是指人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经历的心理和社会发展。

他提出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和冲突需要解决。

以下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1. 婴儿期(出生至1岁):信任与不信任的阶段。

婴儿需要依靠父母提供的安全环境来建立信任感。

2. 幼儿期(1岁至3岁):自主与怀疑的阶段。

幼儿需要发展独立性和自信心,但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3. 学龄前儿童期(3岁至6岁):主动探索与罪恶感的阶段。

儿童开始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并学会承担责任,但也可能感到内疚。

4. 基础学习阶段(6岁至12岁):勤奋与努力的阶段。

儿童需要通过学习和参与社交活动来建立自信和自主性。

5. 青少年期(12岁至18岁):角色认同与困惑的阶段。

青少年需要探索自己的身份,并与同龄人相互比较以获得自我认同。

6. 年轻成年期(18岁至40岁):爱与孤独的阶段。

成年人需要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并找到自己的伴侣和朋友圈。

7. 中年期(40岁至65岁):关怀与中年危机的阶段。

中年人需要关注下一代的成长,并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

8. 老年期(65岁及以上):满足与绝望的阶段。

老年人需要回顾自己的人生,并感到满足于所取得的成就,或感到绝望和不满。

这些阶段的目标和冲突可以在不同个体上有所变化,但埃里克森认为每个阶段都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决定了个体今后的心理和社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