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的阐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的阐释

严复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译学理论家。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经历了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看作是一个翻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对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的准确理解, 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研究和认识严复的”信、达、雅”, 同样地有助于用其指导翻译的实践中提高翻译水平。本文将从对严复翻译标准的新认识来重新阐释严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标签: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

一.引言

严复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译学理论家。他不但提出了在中国翻译界至今还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信达雅理论,他的理论及翻译”还为中国近代知识界、思想界带来了一种全然不同于过去的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他的译著在中国建构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理论基础。但是对于他的翻译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有人完全否定他的翻译(像傅斯年先生),但总体上来说,人们对他的译著评价还是很高的。

“信达雅”说, 是严复(1984)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译事三难: 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在《译例言》的第三段严复又提出:”《易曰》: 修辞立诚。子曰: 辭达而已。又曰: 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 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 求其尔雅。” 按照严复”信、达、雅”的标准, 翻译作品一定要做到内容信实、语言畅达、文辞典雅, 译文除了讲求准确以外, 还必须考虑语言的优美度。

二.对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评价

对于严复的”信、达、雅”的标准,长期以来,各家都有各家的见解。有的对于”信达雅”全盘否定,也有的大部分肯定以及不否定。首先,大多数的翻译理论家还是从某种层面上对”信、达、雅”的标准给予肯定的。因为这个标准不仅是近百年来中国翻译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翻译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得以应用,并被广大翻译家所接受。例如,我国翻译界前辈刘重德(1979)全面评析了严复”信、达、雅”三字原则。虽然他们所有各自不同的方式和态度, 但都说明了”信、达、雅”在中国译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地位。其次,来看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否定的评价。对”信、达、雅”标准的批判,首当其冲的是对”雅”的批评。鲁迅(1984)称严复”造了《天演论》”;胡适(1998)认为:”严复的译文勉强做到一个达字。”随着翻译理论的日益完善,对严复的翻译理论批判越来越多,甚至有人认为”信、达、雅”禁锢人们的思想,使翻译变成了机械的语言。

三.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的阐释

其实对于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应该从客观来分析,即肯定它的历史意

义和作用,也应该看到这个翻译标准由于当时历史文化因素制约所产生的限制性。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并不是微观的翻译技巧,而是宏观的指导翻译的手段。宏观并且客观的评价严复及其”信、达、雅”翻译标准,有益于日后翻译理论实践的,并能更好更有效的在实践中理解其真谛。

首先来看”信”。严复所言之”信”旨在忠实原文内容,传达原文真实的意义,以起到其应有的交际作用。其实, 严复提出”信”并不是强调保存原文的说话方式,而是要求译者必须如实地、完整地传达原文内容,不得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增添、删除、改动,这就是”信”的含义。

其次是”达”。对于这个翻译标准,争论较少。如果说”信”强调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忠实,那么”达”所强调的是原文的语言忠实。”达”就是指译文要保持语言的流畅通顺。

最后是争议性最大的”雅”。严复所称的”雅”是指译文应该有文采,不能平淡无奇,应该体现原文的美感,有一定的文化层次积淀。严复的”雅”的理解为”古雅”,就是说用古汉语来翻译文章以体现原文的美与文采。这一点是比较片面的。陈福康(1992)在他的书中说过,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益发展,这种古语已经不再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了。张今在其《文学翻译理论》(1998)一书中说:”严复的’雅’中实际上已经体现了社会效益原则。”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对”雅”的标准有了新的诠释。”雅”就是针对文章的读者,采用适合的文体文风,再现原文的形式美和意义美。

再来看下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三者之间的关系。严复对于这三字标准相互之间的关系阐述并不清楚。从自身的排列来看,看来是忠实于原文思想内容最重要, 语言通顺次之,社会效益又次之。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信、达、雅”翻译标准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构成一个翻译标准的完整体系。

四.结论

总体上来说,”信达雅”是严复翻译政论文(《天演论》) 的追求。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经历了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看作是一个翻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我们今天评价严复的理论, 首先要置身于当时的背景下,弄清它的本来意义,然后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给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106-107

[2]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1923). 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M].北京:中华书局,1998:106-108.

[3]刘重德. 浑金璞玉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27.

[4]鲁迅. 关于翻译---给瞿秋白的信.《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224.

[5]严复.天演论·译例言.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8 - 1984).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张今. 文学翻译原理[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