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复习课
光现象复习25张PPT课件(人教版)
变式训练: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例5、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图a中由A点发出 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
a A'
我来总结:本作图用了什么知识?
变式训练:如b图所示是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出光源S
,并补充光路。
S
b
S'
【专题三、实验专题】
例6、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入射光线
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可
吸取和滤掉太阳光中的大量的( B ),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地
生存.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紫光
11、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 中闪炼,像人“眨眼睛”一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D ) A.星星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 B.被其他星体瞬间遮 挡的结果 C.星光被地球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D.星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结果
知识梳理
1.光在____同___种__均__匀___介__质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__3_×___1_0_8_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_小_____. 2.光年是光在__一__年______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长__度_______单位
.
3.在反射现象中,_反__射__光__线_____、__入___射__光__线___和__法__线___都在同 一个平面内;反__射__光___线__和__入__射___光__线__分居法线两侧;_反__射___角____ 等于__入__射__角____.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复习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 见的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 分析问题. 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 怎样形成的.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光现象”章节。
具体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通过对光现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复习回顾:引导学生回顾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等知识点,对重点知识进行梳理。
(1)用激光笔照射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引导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2)将凸透镜、凹透镜放在阳光下,观察光线的变化,引导学生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
(3)用三棱镜进行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4. 例题讲解:针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成像等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2.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一个光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给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图。
(3)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判断下列情况中,成像的性质是什么?a. 凸透镜,物距大于二倍焦距b. 凹透镜,物距小于二倍焦距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024年《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2024年《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光现象》复习课,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涉及第十二章《光与眼睛》和第十三章《光的性质》两章内容。
具体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成像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基本性质,能运用相关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理解光的反射、折射现象,掌握透镜成像规律,能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规律,透镜成像。
难点:光的色散现象,透镜成像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教室内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回顾光的传播规律。
2. 知识点回顾(15分钟)(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4)光的色散: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5)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讲解透镜成像的计算题,强化学生对成像规律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光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透镜成像等知识点。
2.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2)计算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并根据成像规律判断物体与像的关系。
2. 答案:(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影子、日月食等。
(2)凸透镜焦距为正值,成像为实像;凹透镜焦距为负值,成像为虚像。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课件: 光的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产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产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产生了漫反射
图3-5-3
解析:光照到平面镜上产生镜面反射,图中手电筒正对着
平面镜向下照射,此时反射光线竖直向上射出,不能进入侧面的
人眼中,所以人看到镜子是暗的;光照到白纸上产生漫反射,反
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有一部分反射光线进入了人眼,所以人
第三章 光 现 象
五、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现象
内容
举例或说明
光的 当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上 光遇到水面、玻璃
反射 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 等许多界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都会
的定 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 产生反射现象
义 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使我们能 看到不发 光的物体.
入射光线(AO):投射到反射面 的光线
与光 的反 射有 关的 几个 概念
例10 一天晚上,小明和小伟骑自行车回家,小明发现当 后面来汽车时,小伟的自行车尾灯就“发光”,这是怎么回 事呢?小明和小伟回家后拆开自行车的尾灯,发现其结构如 图3-5-7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来.
图3-5-7
图3-5-8
答案:如图3-5-9所示
图3-5-9
解析:自行车尾灯是由多组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 如图3-5-8所示,当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M1上时,光经过平 面镜M1反射后,反射光又照射到平面镜M2上再次产生反 射.同理,照射到其他组平面镜上的光也产生相同的情况.
凹面镜和凸面镜
凹面镜
凸面镜
定义 作用及 图示
应用
反射面向内凹的镜 子
对光有会聚作用 太阳灶、灯的反光 罩、汽车头灯等
反射面向外凸的镜子
对光有发散作用 汽车的观后镜、山路 拐弯处的镜面等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复习课
答案解析
01
光的直线传播
02
1. 【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03
2. 【答案】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即折 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与法线重 合,即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答案解析
• 【答案】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 \times 10^{8}m/s$,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在真 空中的传播速度。
02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现象
当光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 时,如果遇到障碍物,它会被反 射回来,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反射光与入射光在同一平面内, 且它们的方向遵循反射定律。
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强度相同,即 反射光与入射光的能量保持不变。
反射定律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01
当光在平滑的表面发生反射时,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且都等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 射复习课
目 录
• 光的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 • 光的折射 • 光的干涉与衍射 • 复习题与答案解析
01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日出日落时,太阳光 在地平线上直射,形 成一条长长的影子。
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在 空气中传播时,呈现 出一道笔直的光线。
在晴朗的夜晚,可以 看到明亮的月光直线 照射在物体上。
光源与光速
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 ,如太阳、灯泡、荧光棒等。
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 299,792,458米,是一个恒定的 值,不随光源或观察者的运动状态 而改变。
光的传播介质
01
光线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而 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减慢。
02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第四章《光现象》的复习课,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光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回忆起光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投影片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如镜子、彩虹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知识回顾(10分钟)教师简要回顾第四章《光现象》的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与光现象相关的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课堂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镜子的工作原理、彩虹的形成等。
六、板书设计(5分钟)七、作业设计(5分钟)1. 请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请举例说明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请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镜子的工作原理、彩虹的形成等。
作业答案: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
反射:光在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被界面反射回来。
折射: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光的色散:光经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从而形成彩虹等现象。
《光的反射复习》PPT课件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 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 日全食 ,在2的位置 看到 日偏食 ,在3的位置看到 日环食 。
2
1
3
④ 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 》中就有记
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 无 关。
5、光速:
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①凹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 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②凸面镜 定义: 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 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2、反射定律:
(1)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 (2)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可逆的 。
3、反射分类: 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 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 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镜了面反射 .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 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 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 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实际看到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 说明: 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
4、应用: ① 激光准直。 ②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 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 向着不同. 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 反射定律 。 条件:反射面 凹凸不平 。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第四章“光现象”,主要涉及教材第4章第14节内容,具体包括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及光学仪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规律,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光谱,并能解释彩虹等现象。
3. 掌握光学仪器的构造及原理,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光学仪器原理。
难点: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光学仪器的设计与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学仪器模型。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问题:“光是如何发生反射的?反射光与入射光有什么关系?”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反射光、入射光、法线、反射角等概念。
(2)讲解光的折射定律,介绍折射角、入射角、临界角等概念,并通过实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3)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的过程,解释彩虹等现象。
(4)讲解光学仪器的构造及原理,如凸透镜、凹透镜、望远镜等。
3.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绘制光的反射、折射光路图,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2)学生观察光学仪器模型,分析其工作原理。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光学仪器的设计与使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反射定律2. 光的折射定律3. 光的色散4. 光学仪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下列现象: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雨后的彩虹、近视眼镜的原理。
(2)绘制光的反射、折射光路图。
2. 答案:(1)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光的反射;雨后的彩虹:光的色散;近视眼镜:凹透镜原理。
(2)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的反射、折射定律掌握较好,但对光学仪器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环节。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光现象复习课,依据教材第九章《光》的内容进行。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以及光与物体颜色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如传播、反射、折射等;2. 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理解光与物体颜色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反射、折射规律的应用;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基本概念;光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白板、PPT等。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到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复习光的反射定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光的传播: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应用;(2)光的反射:结合平面镜反射现象,解释反射定律;(3)光的折射:通过凸透镜成像,讲解折射定律;(4)光的色散:使用三棱镜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根据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规律,画出相应的光路图;(2)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基本概念;2. 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3. 光的色散现象;4. 生活中的光现象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解释为什么镜子可以照出我们的样子;(3)结合光的折射,解释为什么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
答案:(1)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如影子、日食、月食等;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平面镜等光滑物体时,按照反射定律反射;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
(2)因为镜子是平面镜,光线射到镜子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光现象”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睛和眼镜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规律,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光的三原色,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3. 掌握眼睛和眼镜的原理,了解近视、远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眼睛和眼镜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平面镜、三棱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白纸、铅笔、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光现象,如水面的倒影、彩虹、眼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例题讲解:(1)光的反射:讲解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实例分析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2)光的折射:讲解光的折射定律,分析水中物体看起来变浅的原因。
(3)光的色散: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的过程。
(4)凸透镜成像:讲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5)眼睛和眼镜:讲解眼睛的构造,解释近视、远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光现象,解释其原理。
六、板书设计1. 光的反射定律2. 光的折射定律3. 光的色散现象4. 凸透镜成像规律5. 眼睛和眼镜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光的反射、折射光线路径图。
(2)分析生活中一个光现象,解释其原理。
(3)简述近视、远视的矫正方法。
2. 答案:(1)见教材图示。
(2)如: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3)近视眼戴凹透镜,远视眼戴凸透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规律掌握较好,但对光的色散现象和眼睛、眼镜原理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光的反射复习》课件
步骤五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步骤二
打开激光笔,让光线射向平面镜,观察反 射光线的方向。
步骤四
改变入射角,重复步骤二和三,记录多组 数据。
步骤三
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数据 。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入射角 和反射角相等,且反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这些结果 符合光的反射定律。
凸面镜和凹面镜的成像
总结词
凸面镜和凹面镜的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但因为它们的曲面形状,使得光线在反射时 会发生发散或会聚,从而形成不同的像。
详细描述
凸面镜的曲面会使光线发散,因此凸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像比实物小,且物像之间的距 离比物距大。凹面镜的曲面会使光线会聚,因此凹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像比实物大,且 物像之间的距离比物距小。这两种镜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如凸面镜用于扩大
视野,如交通路口的广角镜;凹面镜用于聚焦,如太阳灶、探照灯等。
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词
光的反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用于成像,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
详细描述
除了前面提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成像应用外,光的反射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建筑物 的玻璃幕墙、汽车后视镜、眼镜等。这些应用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多 彩。
结论
在平滑表面发生的反射遵循光的 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 平面内。
04
光的反射与生活
光的反射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倒影
水面的反射现象,如湖面 、河面、海面等,形成美 丽的倒影,增添自然景观 的美感。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光现象》复习课,教材为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光现象”。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镜子、玻璃棒、三棱镜等)。
学具:学生物理课本、笔记本、签字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太阳光、镜子反射、水中的鱼反射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梳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梳理知识点,巩固记忆。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平面镜成像、折射现象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及时给予反馈。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及应用,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答案:光的传播是指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以直线传播的现象;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棱镜等介质时,分解成七种颜色的现象。
(2019版)光的反射和折射复习课--浙教版
光的反射总复习知识点+习题讲练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提出问题: •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 主要考虑像与物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像和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平面镜、刻度尺、蜡烛、火柴 (平板玻璃、刻度尺、蜡烛、火柴)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平面镜、刻度尺、蜡烛、火柴 (平板玻璃、刻度尺、蜡烛、火柴)
C.入射光线与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成60°角 D.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 4.甲乙两个同学在房间里捉谜藏,甲躲在书柜 旁,他从大镜子中能看到乙的眼睛,则乙( ) • A.不一定能看到甲 • B.能看到甲的全身 • C.至少可以看到甲的眼睛 •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 • • • A.物体一定是光源 B.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 C.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进入眼睛 D.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
• 例题: • 1.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
• • • • A.物体一定是光源 B.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 C.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进入眼睛 D.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C
)
• 2.太阳光与水平面成25°角射到平静的湖面上, 则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若太阳光 垂直射向湖面,则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 ).
A.0°
C.90°
B. 45 °
D.135°
• 4.一束太阳光与水平面成40°,要想让太 阳光沿水平方向射出,则放置的平面镜与 水平方向所夹的锐角是( ) • A.20°或40° B.40°或70 ° • C. 20°或70° D. 只能是 20°
• 4.一束太阳光与水平面成40°,要想让太 阳光沿水平方向射出,则放置的平面镜与 水平方向所夹的锐角是( ) • A.20°或40° B.40°或70 ° • C. 20°或70° D. 只能是 20°
光学复习课教案及反思周毅
光学复习课教案及反思周毅一、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2. 光的色散:光的分解与合成、彩虹的形成。
3. 透镜:凸透镜、凹透镜、透镜成像规律。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传播、色散及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光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折射现象、透镜成像规律。
重点:光的传播、色散、透镜成像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光学现象图片(如彩虹、透镜成像等),引导学生回顾光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 复习光的传播:(1)教师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原理。
(2)学生跟随教师演示实验,观察光现象,加深理解。
3. 复习光的色散:(1)教师利用三棱镜分解白光,展示光的色散现象。
(2)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色散现象,探讨彩虹的形成原理。
4. 复习透镜:(1)教师讲解凸透镜、凹透镜的原理及成像规律。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透镜成像,探讨成像规律。
5.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光学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针对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6.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光学应用实例,如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2)学生讨论光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 光的色散色散现象彩虹形成原理3. 透镜凸透镜凹透镜成像规律七、作业设计1. 习题:(1)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现象的判断题。
(2)光的色散现象的应用题。
(3)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题。
2. 答案:(1)判断题答案:T(正确)、F(错误)。
(2)应用题答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学生对光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上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光的反射复习课
三、小试身手
例6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
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
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环境
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
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
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
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
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三、小试身手
例7 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 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但末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 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一、知识网络
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 的 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可逆 反 平面镜:成像特点、性质、原理、应用 射
凹面镜与凸面镜
1、光的反射:
A NB
(1)光的反射定律:
∠2∠3 ∠1 ∠4
O
三线: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
两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例8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 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 线的光路图.
三、小试身手
例9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的一种重 要方式。光纤的内壁具有使光发生 反射的特性,使从一端射入的光能 传播到光纤的另一端。请在图13中 作出光路图,表示光纤传输光信号 的原理。
时,也能观察B到蜡烛
,巧妙地解决了
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反射复习课
光的反射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的:
(1)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及光的反射的几个名词。
(2)明确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
阐明了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性的探索过程。
教学困难:
(1)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作图(2)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具体问题教学内容:一、复习知识点
⒈ 学生总结前三部分的知识点或知识结构,然后教师选择一两个好学生通过物理投射展示,学生复述主要知识点。
2.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该部分的知识结构(打字后,学生首先看到并记住)
(1)光的传播:①光源②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线
③ 光线线性传播的应用:阴影、针孔相机、日食和月食
④光速真空中的光速v=3.0×108m/s空气中的光速v=3.0×108m/s
水中的光速玻璃中的光速
(2)光的反射:①几个名词:入射光线、入射角、入射点、法线、反射光线、反射角
② 反射定律:三条线共面,两个角度相等,光程可逆
③分类:漫反射镜面反射
④ 应用:① 照明和视觉对象② 信息的光纤传输③ 用卫星遥感地面上的矿物和森林
1
(3)反射光的应用:① 平面镜成像② 平面镜成像特性③ 潜望镜II。
重点难点突破(让学生找到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讲解,重点由老师讲解)
1、由学生提出不明白或不理解的知识,提出后由其他学生站起帮他解答,答不好再找其他学生解决,根据现场情况看解决几个问题。
2.老师:这部分有两个重要的探索实验。
一是探索光的反射规律。
让我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在实验中探索光的反射规律
①如何获得的三线共面②如何获得两角相等③如何获得光路可逆3.师讲:探究式学习是我们获取物理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经历探究过程,才能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找两个同学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再做一遍。
教师要求:学生在舞台上演示探究过程,边做边说。
其他学生在观看实验时思考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实验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②为什么两根一样的蜡烛?③刻度尺、直角三角板的作用是什么?④成的像能不能承接在光屏上?说明了什么?
⑤ 探索平面镜像成像的实验体现了什么样的科学探究要素?
4、师讲:我们在学习一些新知识时,有时这些知识结构与以往的某些学过的知识有相似之处,如果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学习,不仅能加快对新知识的理解,还能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
下面同学们讨论光学和声学知识结构有那些相同与不同点。
学生讨论:然后提问并回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发言)。
教师使用课件总结差异和相似之处① 不同的传播模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① 听不见的声音包括次声、广播和超声波,光以直线传播,而看不见的光包括红外线和紫色2
②传播条件不同:声的传播需要介外线、质、x射线光的传播可不需介质②都能被反射③传播速度不同:声在空气中每秒340米、光在空气中每秒30000000米三、练习巩固见课件
备课时的想法:
1。
在列知识结构时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列出来?2。
想办法让所有都活动起来,活动方式尽量多样化。
3。
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4.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首先,把问题解释清楚,然后联系生活实际;重点:利用学生的讨论和实验再现,阐明实验的目的和过程。
5.努力把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6。
在教学和复习中要注意物理学研究问题方法的渗透。
例如:引入光线建立物理模型发、光学和声学知识的对比法、研究平面镜成像的替代法等。
7。
精选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通过做题掌握解题的方法和运用的知识。
8。
讨论:太阳光和自然光不同,太阳光属于平行的自然光,而通常我们说的自然光是散射的光。
2022年3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