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盘点”教学引发的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盘点”教学引发的教学反思
“词语盘点”教学引发的教学反思
一、关于“词语盘点”教学的“三境界”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个主题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设了“词语盘点”。
教材谓之“词语盘点”。何谓“盘点”,清点也。如果学生在盘点之后,大脑中仍旧模糊一片,难知其意,那显然就没有达到“盘点”之效。四年级下册的8个主题单元中,词语盘点中最少的48个词语,最多的63个。词汇量如此之大,我们的教学出发点应是什么?根据这样的思路,我将“词语盘点”教学拟定为“三种境界”:
“引导自检,查漏补缺”此乃第一境也。词语盘点集中的都是本组课文的词语,但并非每个词语老师都讲深讲透讲到位了。那么,老师可利用本组的词语盘点引导学生对还不太理解的词语进行再学习,以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这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老师们应该意识到的编者意图。
“自能盘点,授之以法”此乃第二境也。老师若能在自检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词语学会归纳、整理,则是更高的认识。仅以四年级(下)的第一单元为例:在48个词语中,有的是关于事物名称的;有的是描写形状的,有的是带有色彩的;有的写山,有的绘水……如果老师们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那么,学生从分类整理中便掌握了一种记忆的办法──分类记忆。在这个分类整理、归纳过程中,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分析、比较、归纳的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不断地总结方法,轻松地学习,为学生独立学习进行了能力奠基。
“唤醒意识,学以致用”此乃第三境也。如果说教给了方法,也许目的在于更快地记忆这些词语。我以为词语盘点教学若立足于学语文、用语文的层面,更能增强教学的真实度、有效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词语找到“归宿”。
我建议老师们可以通过联词组段的练习,引导学生在创造性运用中,在重组语段的过程中,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学生在语言运用中,
会焕发学习与积累的热情,会在不断的使用中深化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增强词语运用的灵活性。
“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也提出:“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词语,是组成句子最小的语言单位,在语文教学中,(尤其第二学段)应该是备受重视的。可是我们都知道,学生并不是积累了语言材料就会在习作中运用,从积累到运用,有一段艰辛的实践之路,需要教师不断引导、鼓励,唤起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我们不妨这样思考,在习作评价中,通常情况下,学生作文中词汇量丰富与否,某种程度决定了他分数的高低。把它当作是作文评判的一个依据,其原因不就是它能从一个方面反映着学生语文的功底与能力吗?这是不可否认的,也是多少年来,众多的老师总是关注学生积累词汇的原因之一。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认为老师们应该关注词语盘点的教学,将它当作有效的教材资源为语文学习所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尝试运用“小”策略,让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走到“台前”
在“盘点”教学的思考中,我的思绪一下子链接到了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我想到多数老师淡化了对词语的教学,我想到了学生作文中“大白话”、“口语化”,学生的书面语言、词汇的匮乏现象。是呀,如何凭借课文向语言大师们学习典范、优雅的语言?我认为学生的积累不能仅是一种课外要求,在课堂学习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更应受到关注,体现积累的过程与方法。
策略一:让“识字学词”教学适度“增肥”。
惯性所致,小学中高年级识字学词教学时,我们往往出示生词,让学生读准字音即可,随后匆忙进入到课文的教学。
特级教师薛法根独辟蹊径,在人们的定势中掀起轩然大波──如何用足这一资源,使这一环节发挥最大的效度。薛老师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出示了一组生词“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松散的沙子陷进沙子里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把它们的意思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努力展开
联想和想像,让这些文字符号化为具体事物,为其充盈灵性,接着又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组生词的特点,(学生发现都带有“沙”字)然后就“沙漠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交流彼此的所知所感,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课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分析中我们发现由于薛老师在识字学词的环节教学中有容量,有分量,他能够将识字学词的环节与后面的课文教学看成一个整体,前后相互关联,引导学生关注词语,并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与把握课文和体会作者情感之间的丝缕联系,从而,使得阅读教学更加厚实而尽显光彩。
策略二:重视“复述训练”,力求“原汁原味”。
长期以来,由于复述用时较多而被老师冷落,实际上复述的过程正是语言逐渐内化的重要过程,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我认为不仅要重视复述,而且特别要关注学生是否在复述时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雅词佳句收录运用了。只有这样,词语才会逐渐登上“大雅之堂”。
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规范、上乘的,可谓精品语言。可若是学生进行复述时,只能用自己的原有水平的语言,我认为,他只能获取文章的内容,而没有从学语言的角度积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文章一旦被选入教材,就具有了双重的意义:一是内容的意义;二是形式的意义。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关注语言。那么,在复述时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将文中的词句(特别是词语)通过复述纳构到他的语言体系之中,成为学生自己所有,否则,学生的复述无异于在“稀释”精品语言,虽然大意讲清楚了,但是典范的语言却未被积累运用。用朱自清先生话那叫“言不及义”,那叫“相去甚远”。
当然,这与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复述,个性化的阅读并不矛盾,而是希望老师们能关注学生词汇的积累、借鉴,有目的地整合文中的重要语句,以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策略三:“联词组段,一学就用”。
我一直以为“学用结合”才应该是激发学生积累的真正内驱力,学生会在运用之中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会在运用之中体会到“妙语连珠”、“精辟入理”时的喜悦与自信;会在一次又一次的联词
组段中创造性地重组语言,在不同形式的小练笔中感受到词汇累积能使文章“言尽其义”,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虽然词语是组构句子最小的'单位,但词汇丰厚与否,从一个角度来讲足以体现一个人汉语学习的程度。根据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权威机构和著名语文专家的统计,一个人掌握9000~12000个词汇,汉语方才基本过关。然而据统计,人在日常生活中仅能习得约4000个左右,其余的都要靠读书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进行大量的操练而习得!师者,在课堂的第一时间里,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了吗?建议我们每教学一课,都能引导学生进行联词组段的练习,这样,趁热打铁,学生便能在即学即练中巩固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策略四:传承积淀,批注学用。
许多有识之士都提出要继承文化国粹,课标实验教材的编排要求我们要关注历史文化的传承。仅就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而言,安排了关于历史故事、战争故事的,赞誉品质、描写景色等的成语,还有谚语、歇后语,便于学生积累。在本册中,成语受到了特别关注。对这些“文化国粹”,语文教学理应担负传承之责,这是不容推卸的。
在为一次三年级考试命题时,我给出了一段描写春景的语段,要求学生用成语或四字词语进行概括,发现学生多数都囿于“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等词语,能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词语为数不多,甚至“鸟语花香、柳绿桃红”之类的词语也很不多见,我感到失望。
由此我想到,对词语积累的评价,我们总是用填空或造句的形式,也许,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之中已成定势,而一旦以运用的方式来测查,学生“与词语链接”的能力弱势便显现出来了。
那么,一方面,积累的要求还应该坚持不懈。另一方面,既然运用是积累的真正内驱力,在众多的运用机会里,我想到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在读书时进行批注,并且批注得言简意赅,看谁能用一个成语,用一个警(锦)句来批注。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批注时罗罗嗦嗦不知其义的毛病,又可以在运用中提高辨析能力,培养“炼字”的习惯。在这样不断的要求和运用中,学生也许会自觉地将运用当成积累的必然。到那时,学以致用形成了习惯,自然学活了,也能活用了。当然这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