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35d639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7.png)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一直被视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在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同样至关重要。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涵盖了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体育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首先要注重的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在身体锻炼的同时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健康自律的行为习惯。
在每堂课的开始,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热身操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让他们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加大锻炼强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培养他们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强调公平竞争和团队合作在体育教学中,公平竞争和团队合作是很重要的德育内容。
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注重公平竞争。
比如在体育比赛中,可以采用抽签、轮换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
体育教师还要注重团队合作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团队竞赛中,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赢。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和成功观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和成功观。
要告诉学生,竞争并不是一味地去争第一,而是在坚持自己的更要尊重对手,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
在体育比赛中,要让学生明白获胜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竞争中学会快乐地参与,学会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体育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成功不是拿到第一名,而是在平凡的细节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
成功,并不是唾手可得,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去追求。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aa0d1d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0.png)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更能够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现德育渗透呢?以下就是一些有效的途径。
一、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体育教师,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如何运动,更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塑造学生的品德。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心灵。
二、开展道德训练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针对特定的道德品质,开展相应的道德训练课程。
比如可以开展诚实守信、团队合作、自律自强等方面的训练课程,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不断克服困难、提高意志品质,培养自律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识。
通过这些训练课程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设立德育体育实践活动体育教学中,可以设立一些德育体育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慈善赛事、助人为乐活动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到做好事的快乐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更能够在其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四、加强班级管理,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体育教学中,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班级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要加强班级管理,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
只有让学生在一个和谐、团结的班集中学习,才能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让学生明白竞争是为了促进进步,而不是恶性竞争。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懂得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懂得在团队中尊重和信任他人。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578cdf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d.png)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德育渗透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要实现德育渗透,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高尚品德和优秀素质。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设计课程,融入道德教育元素科学设计课程,是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首要步骤。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内容和形式,将道德教育元素融入其中。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竞赛、团体合作、体育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思想性和启发性的活动,通过体育课程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胜负、友情、合作等。
通过科学设计课程,将道德教育元素融入可以更加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发挥德育渗透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示范榜样,以身作则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教师示范榜样,以身作则。
教师是学生身边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素养的培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积极向上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优秀素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
通过示范榜样,以身作则,可以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是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0e1dc11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4.png)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人格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介绍一些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明确德育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要明确德育目标,使学生知晓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明确要培养学生的什么德育素养。
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自律能力等德育素养。
强化德育导向。
在体育教学中要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强调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起良好的师范形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注重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德育的渗透,将德育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可以通过讲解教学内容的时候,加入一些具有德育意义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通过体育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态度和习惯。
第四,突出德育评价。
在体育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德育成长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可以设置一些德育评价指标,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和态度,对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评价和反馈,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育素养。
第五,营造德育氛围。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道德讲座、德育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对德育教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学校和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共同关心学生的德育问题。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力。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自主掌握学习内容,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有明确德育目标、强化德育导向、注重德育渗透、突出德育评价、营造德育氛围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这些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素养。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21969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a.png)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摘要】体育教学在学生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德育教育则是塑造学生良好品德的基础。
渗透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设立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教练员示范作用以及遵守体育道德规范来实现。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体魄和心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
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人生舞台,让他们在锻炼身体的也在道德修养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重要性、德育目标、团队精神、示范作用、道德规范、紧密关系、全面发展1. 引言1.1 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育教学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体育教学,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体质,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意志品质,提高自信心。
体育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体育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成为未来社会中的良好公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体育教学在学生个人品质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家长认为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德育教育的意义德育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
德育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有担当、有爱心、有理想的新时代公民。
德育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增强自身的自律和自控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防范和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诱惑,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德育教育还有助于塑造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推动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道德提升。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8daabd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9.png)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能和技能,还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和道德修养。
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德育渗透,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在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来引导学生。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言传身教,做好榜样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首先要注重言传身教,做好榜样。
作为教师,要求自己首先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
在日常教学中,要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要求学生要团结友爱,就要自己率先做到。
要求学生要有拼搏精神,就要自己在运动中努力拼搏。
只有教师自身做到了,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言传身教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教师还要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秀行为,让学生在自身的言行中发现优秀的榜样。
要重视体育道德,要求学生独立自主,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
只有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注重言传身教,做好良好榜样,才能够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二、设计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设计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设计不同的体育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团结、互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道德观念。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团队比赛、接力赛、搭桥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些规则和要求,引导学生尊重队友、互相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在进行德育渗透时,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体育运动的知识、技巧,展示体育明星的事迹和成就,组织学生观看比赛,开展体育比赛和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2231fc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d.png)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前言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且涉及到传承和发扬国家的传统文化。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格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通过课程设置融合德育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健康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和谐发展的状态。
运动这一形式的课程可以通过锻炼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但是我们也要让学生通过参与运动的形式,学习人的身体如何运动才是最有效的。
同时,通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以及互相帮助的观念,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成长。
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合理地安排时间和完善自己的体育活动档案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同时,在日常体育活动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指导学生积极备战,方便学生在比赛中遵守游戏规则,慎重对待结果。
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于体育专项的扩展学习,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较高的自我意识,使学生更为擅长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评价自己的表现,同时也欣赏他人的优秀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鉴定能力,在学和练中提高自己的技能与综合能力。
总结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通过建议适应环境的各种策略,例如,运动是一种自然生长,并不短暂的活动,我们需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运动训练方法,并理论上结合实践,让学生逐步领悟其真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实现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7d1d0d3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4.png)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一、合理设置体育课程结构,提供德育课程内容合理设置体育课程结构,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中是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可以在体育课程中增加一些德育课程内容,如奥林匹克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还可以将德育教育融入体育技能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价值观。
二、建设和谐体育环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建设和谐的体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必要条件。
教师应该加强班级管理,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体育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体育比赛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团队合作的效果。
三、注重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观念培养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来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体育运动中的道德规范和规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体育课堂上,还可以开展一些让学生思考道德问题的教学活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习惯。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运动品质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运动品质,进而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各种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
通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信、坚持不懈的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比赛和协作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荣誉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师的身教和言传并重,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七、注重体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德育渗透。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544ee8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d.png)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教育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集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等。
但是,体育教育不仅仅只是发展学生的身体能力,更应该借此机会渗透德育教育。
一、提高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提高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意识。
学校体育教育在发展学生体魄和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活动有很多真实的比赛,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更是一次思想训练,一次道德修养。
教师要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地将传统道德观念融入体育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特别是比赛中要遵守的规则,比赛中要与别人公平竞争,比赛中要注意互助合作的重要性等等,带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得到道德修养的锤炼。
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态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发挥每个学生自身的潜力,注重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态度。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成绩的好坏,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即因材施教,不一而足,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
在此过程中,注重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教育学生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增强他们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三、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学生自律、尊重规则和公平竞争精神。
体育比赛中要遵守公平与公正的原则,教育学生合理竞争、不欺压他人、不偷窃他人成绩、不依靠作弊获取好成绩、不通过暴力行为等不道德手段获取胜利。
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看待胜利和失败的态度,加强学生竞技交流的能力和加强个人技能的创造力。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时,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25da806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e.png)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德育则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将德育与体育有机结合,使体育教学能够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是每位体育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注重师生关系建设在体育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德育渗透至关重要。
体育教师首先要做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念。
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偏袒不压制,做到以身作则,用心去关爱和引导学生,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情感上认同体育教师,才会更加积极地接受体育教师的德育教育。
二、运用体育教学案例进行德育引导体育教学案例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案例,体育教师可以传递并引导学生正确的德育理念。
体育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些成功的比赛经历,也可以是一些体育精神的传递。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激励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在体育锻炼中养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优秀品格。
三、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也是德育的一部分。
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自觉约束自己,培养他们自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尊、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利用班主任制度进行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班主任是负责学生全面教育的人员,体育教育也是他们所需要关注的。
体育教育需要班主任与体育教师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共同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
通过班主任制度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德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
五、组织体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体育教学中,体育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组织各种体育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积极进取的品格。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87c4c8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b.png)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律能力。
下面是一些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1. 以身作则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
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强调团队合作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团队游戏和竞赛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合作。
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相互帮助和理解他人。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3.注重培养自律能力体育课程的特点之一是要求学生按时到课、穿着整洁、遵守规则等。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要求,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课堂规则。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如个人训练、集体训练等,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律意识。
4. 通过体育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体育历史教育是一种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讲授体育历史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先辈的身上精神,让他们明白体育活动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关系,培养爱国情怀。
5. 组织体育慈善活动慈善活动是一种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体育课堂上,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慈善活动,如义卖会、义跑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传递关爱他人的精神。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6.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体育活动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失败和挫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鼓励他们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争取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勇气、坚持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6c2d24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6.png)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育承载了更多的功能,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德育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介绍一些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体育教学中增设德育环节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品德。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增设一些德育环节,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体育课上开展自律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和规范意识;开展团队协作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开展公平竞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胜利和失败等。
通过这些德育环节的设置,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树立正确的角色模型角色模型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教练员应该树立正确的角色模型,成为学生崇拜和学习的对象。
教师和教练员要用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教师和教练员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提升,争做道德规范的表率,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
三、体育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和人格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加强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倾听学生的内心声音,传达正能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通过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与幸福,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和社会责任感。
四、体育教学中开展道德讲堂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开设道德讲堂,通过讲解道德案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道德问题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体育相关的典型案例,以德育为导向,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观念。
在道德讲堂中,帮助学生认识到运动不仅仅是追求胜利,更是培养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的重要途径。
信仰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念和精神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热爱体育事业、忠于自己的兴趣和理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浅谈怎样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怎样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aba429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4.png)
浅谈怎样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引言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开展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们的体质和锻炼身体的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品德和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浅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体育与德育的关系体育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体育活动是人们展示个人品德的舞台,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和竞争,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自律意识、拼搏精神等道德品质。
此外,体育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公平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1. 制定符合德育目标的体育教学方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制定符合德育目标的教学方案。
体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队精神和互助精神等方面的品德素质。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力量,并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是学生培养德育品质的重要平台。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在活动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体育竞赛中,教师应该重视赛前宣誓,引导学生们树立公平竞争和老实守信的道德观念。
3. 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培养学生德育素质的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精神,如拼搏精神、坚持不懈和永不放弃的毅力等。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们可以体会到付出努力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品质和道德素养。
4. 以身作那么,成为学生的典范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到重要的典范作用。
教师要求学生有纪律性,自己首先要遵守纪律;教师要求学生团结协作,自己首先要以身作那么展示团队精神。
教师的典范作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结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符合德育目标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以及以身作那么成为学生的典范,可以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https://img.taocdn.com/s3/m/d1fdae1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4.png)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随着国家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学校对德育教育的注重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体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科目,也应在教学中注重德育的渗透。
本文将从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的角度,探讨几点看法。
1、德育教育是体育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德育教育是体育教育合理补充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德育教育不是脱离体育而单独存在的,在实践中也证明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紧密关系。
体育项目中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历史传统、民族情感、人文精神等,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渗透德育的教育理念。
2、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立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
体育是对身体、思维、情感等多方面进行的综合性锻炼,其实质是全面的人格塑造和全面的人类发展。
如果能够深入理解体育的本质,认识到体育事业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那么就能在体育教学中很好地渗透德育。
3、注重学生的自我认识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逐步形成自信、勇敢、坚强的信念。
并且,在体育教育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我调节身体机能,提高对身体状况的掌控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使学生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团体项目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很重要。
不同个体之间的紧密配合,是体育竞技活动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让学生成为互相帮助、协作配合的团队成员,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体育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一个完整而健康的人格必定包括了优良的道德品质。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才能够成为合格的公民,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爱好、诚实、友善、博爱等多方面的道德品质。
总之,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很好地渗透德育的理念,教师需不断加强自身的意识形态建设,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b1c210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2.png)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德育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更是教师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一、提高教师德育素质作为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教师的德育素质是决定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
教师需要具备德育信念,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能够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态纳入关注,及时发现、疏导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
同时,知识是教育的基础,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知识和思想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增强教育教学上的竞争力。
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尽量让自己的行为言传身教地影响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和内涵。
二、体育教材的渗透教材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载体,渗透德育教育也应当从教材入手。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该秉持着“德育融入教材”的思想,突出德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地位。
比如,篮球教材中不仅要介绍基本的运球、投篮、传球等篮球技能,还应该通过篮球让学生感受到协作、竞争、团队等德育素质的重要性和体现形式。
三、体育课堂的经营体育课堂是德育教育的实践场所。
在课堂管理上,教师应该严格遵守课程框架,讲解技能和技术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到运动中的道德品质,如努力、合作、尊重、公平、勇气等。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组队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中个体和整体的关系,学习相互尊重、信任、支持等德育知识。
四、课外活动的拓展除了正式课程外,学生的课余时间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时间段。
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外设置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竞赛、拓展训练、义工活动等,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场合下体验到不同的道德知识和情感体验。
五、家校合作的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互相联系、互为依存的。
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接触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学生的性格、社会交往能力等信息。
在家庭中渗透德育教育,家长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使得德育教育可以在多个维度上进一步实现。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2bf8115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4.png)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以下是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一、体育精神的培养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例如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勇于拼搏、尊重竞争、快乐参与等。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和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在比赛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比赛的成绩,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体育规则的守则体育教学中遵守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规则即是人们用来规范比赛行为的一种规律。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遵守规则,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是保证比赛公正、在安全环境下进行、保障个人权益和尊重其他人的表现。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游戏,设置规则障碍等方式,让学生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守纪律和守信用意识。
三、体育比赛中的公正原则公正是体育比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体育比赛公正的原则是通过一系列行为与规定来保障比赛方面的公正。
促进公正性,可以增进个人的正义感、责任感,使其树立对法制秩序尊重和维护的良好意识,同时也可推动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增强他们将来面对挫折时的意志力和坚定性。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比赛过程中的变化,让学生清楚了解到规则的存在和约束力,从而培养学生公正评判的能力和公正处世的品质。
四、体育竞技中的团队协作团队协作是体育竞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当学生们在小组活动和团队运动中去共同实现任务的时候,团队能力的培养将是至关重要的事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理解和信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归属感。
五、体育竞技中的纪律意识体育竞技需要你具备纪律意识,遵守比赛规则以及遵守代码和行为规范,从而让比赛更加公正。
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组织与推广、活动游戏和荣誉等方式来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纪律和敬业精神的认知。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666bba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0.png)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品德和意志的重要平台。
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实现德育的渗透,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途径。
本文将从体育教学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探讨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体育教学内容设置方面1、精心设计体育课程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体育课程的内容,选取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体育项目,例如篮球、足球、排球等,通过这些体育项目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领导能力。
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中,还可以将一些道德教育内容融入进去,例如在体育竞赛中强调公平竞争、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等,通过这些体育竞赛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和自律自强。
2、注重体育课程与学校德育教育的整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注重体育课程与学校德育教育的整合,将学校的德育教育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并将体育教学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和品德养成的重要平台。
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一些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和体育伦理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示范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示范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观摩教师或高年级学生的示范动作,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和动作要领。
在示范教学中,教师可以不仅仅着重于技术动作的展示,还可以向学生传递一些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例如在示范动作的同时强调尊重对手、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等,帮助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接受道德教育。
2、合作竞赛法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合作竞赛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集体竞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领导能力。
在合作竞赛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合作规则和竞赛规则,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帮助学生在竞赛中学会团结友爱、公平竞争、诚实守信。
三、师生互动方面1、以身作则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f1a99c9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d.png)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行。
一、设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首先要设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等品质。
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而不仅仅是注重技能的培养。
二、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体育精神是指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包括敢于拼搏、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等。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合作精神。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应该懂得尊重对手、尊重裁判,遵守规则,做到公平竞争,勇于接受挑战,不怕失败,敢于胜利。
三、举办集体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还可以通过举办集体活动来实现。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体育竞赛和运动会,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这些集体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会服从安排、尊重他人、团结协作,这些都是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四、树立健康的竞争观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竞争观念。
竞争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但是竞争并不等于压倒对手或者取得胜利。
学生要明白竞争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过程,要重视过程,注重团队精神和个人的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竞争的意义和价值,并且树立积极健康的竞争观念。
五、注重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还需要注重情感教育。
体育活动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中既可能获得快乐,也可能遇到挫折。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情感反应,教会他们处理情感问题,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会控制情感,调节情绪,克服挫折,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非常重要。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508c0b5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9.png)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体育教育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体育教学中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等德育素质。
体育教学中除了强调成绩的表现外,还应重视过程的体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控制能力,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体育教学中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育教学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利用体育活动加强学生身体锻炼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阅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向学生灌输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如诚信、友爱、勇气、坚持等,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来取得优秀的成绩。
通过在体育教学中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加学生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三、体育教学中强化纪律意识纪律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学生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重要体现。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纪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而体育教学活动较为灵活,有时候会出现学生自觉性不高、爱抽风等现象,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帮助学生规范行为,注重细节,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指导学生把个人的行为与集体的纪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素质。
四、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助力于学生开展更多元化、富有创意的课程活动。
通过拓展与别人合作的机会,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长久的人际关系,也为学生操练一系列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相关的合作技巧等,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怎样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第一篇:浅谈怎样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浅谈怎样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姓名:张建利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第二实验小学邮编:063021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坚韧不拔的毅力,陶冶美的情操,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内容,尤为重要,下面就以“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谈点浅见:一、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放任自流,教学态度不严谨,业务不精等不良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作用。
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辨别是非的教育体育大纲明确规定:“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他们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体育教学固有它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守课堂常规时,教师要通过细致的讲解与严格的执行,使学生养成课堂常规的习惯。
随着武术片上映后,社会上掀起一股武术热。
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练武强身也无可非议。
但是,社会上一些不健康思想的浸蚀,使有的青少年往往把练武做为一种炫耀自己、伤害他人、打架斗殴的资本,这股风也波及到学校,学校武术运动要加强引导,讲清练习武术主要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将来更好地为祖国建设服务。
三、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体育课上进行道德教育是,教师如掌握恰当,能提高学生的上进心,对抵制精神污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个班都有个别调皮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好动不好静,好玩不好学,这部分人虽然人数不算多,但影响面积大,甚至能把一个班风带坏,但这一部分人一般都对体育活动感兴趣,自然也就与体育教师接触比较多,体育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在课外的接触与体育活动中,因势利导,言传身教,将道德品质教育寓于日常接触中。
四、利用丰富的游戏,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每个体育游戏都有鲜明的主题,严格的规则,同时也包蕴着诸如热爱集体、助人为乐、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勇敢坚强等思想内容,因此,教师要重视发挥游戏的思想教育作用,利用不同的游戏,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一、通过对个体性的游戏,进行先人后己的教育。
小学生好胜心强,总希望在竞赛中显露自己,更由于想急于求胜,一些利己主义的思想回明显暴露出来。
如在投弹打靶游戏中,学生总喜欢挑新的、好的器材投掷,而捡时则抢着捡自己最近的,这时教师对那些不挑器材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们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优良品质。
第二、通过竞技性较强的游戏,进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德教育。
如在组织学生分组接力赛中,甲组跑在前面的同学摔倒了,乙组赶上去的同学连忙把他扶起,两组比赛继续进行,但乙组这个同学回组后受到了同组同学的指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迅速查明原因,态度鲜明的表扬乙组被指责的同学,对其他有关同学给予恰当的批评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鉴别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在比赛中发扬风格,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此外,在游戏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品质教育。
诸如:对于游戏规则的态度公正、诚实,教师都应想方设法,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五、通过技术训练,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靠平时不断磨练和有意识地熏陶。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贯穿于走、跑、跳、投、武术、体操等项教学与训练中。
首先体育教师要起好表率作用,如在骄阳似火的盛夏或寒风凛冽的隆冬,教师始终能做到从容、精神饱满地给学生讲解、示范、教学,这对于学生起着无声的优良意志品质的熏陶;其次要重视对学生的诱导教育,如在跳远联系中,有的学生怕沙土脏了鞋袜,练习不认真,动作不到家,这时教师应指出不正确的姿势不但不能掌握和提高正确的跳远技能,而且还会给腰、腿部带来损伤,并教育学生要克服怕苦、怕累、怕脏等思想,培养自己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
六、从课堂常规入手,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都有着不同之处,由于主要在室外活动,周围环境的变化随时都可能引起学生心理和行动上的不同反映。
再则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全班的,也有小组或个人的。
教学中有时进行徒手练习,有时使用器械进行练习,由此说明,体育教学应是一项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教学,体育课堂常规中规定学生要准时集合上课,执行严格的考勤制度,规定了不同哨音的不同动作,上下课的礼节,上课时的服装要求,队列队行的合理调动,场地器材的合理布置和收缴,课堂纪律等等,这就需要学生从集体利益出发、遵守纪律、服从指挥、文明礼貌,教师要通过严格训练、严格检查来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提高学生执行常规的自觉性。
与此同时,教师要对执行常规好班、组或个人及时给予表扬,对违反常规的行为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帮助,使学生在常规的训练和执行中受到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教育。
将德育寓于体育教学之中,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是我们加以重视,悉心探求,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姓名:张建利出生年月:1977年9月性别:男籍贯: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第二实验小学职务:教师职称:小学一级学位:无通讯地址: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第二实验小学手机:***Email:*************第二篇: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陈仓区贾村镇陵厚小学吴会星***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德育教育中“形”与“质”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
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
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
1、教师的仪表和语言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
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
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2、师生间的关系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
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
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
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3、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4、评价中进行渗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
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
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靠教师常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奏效。
第三篇: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
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