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解释课设

合集下载

《测井综合解释》课件

《测井综合解释》课件

从最早的模拟测井到现代的数字测井,测 井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核磁共振测井等 。
测井解释的目的和任务
01
02
目的
任务
通过对测井数据的分析和解释,了解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地质构造 和含油气情况。
确定地层岩性、评估地层含油气性、计算地层孔隙度等。
测井解释的基本原理
1 2 3
《测井综合解释》ppt课件
目录
• 测井综合解释概述 • 测井数据采集与处理 • 测井解释方法与技术 • 测井解释实例分析 • 测井解释的挑战与展望
01
测井综合解释概述
测井技术简介
03
测井技术定义
测井技术的发展历程
测井技术的种类
测井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参数来 评估和解释地下地质特征的方法。
地球物理场的理论基础
地球物理场包括电场、磁场、声波场等,这些场 的变化与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
测井解释的数学模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测量的地球物理参数与地 下岩层的物理性质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对地下地 质特征的解释。
测井解释的软件工具
现代测井解释通常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 分析,如LogAnalyst、Landmark等。
大挑战。
02
多源数据整合
来自不同设备、不同时间点的 测井数据如何进行整合,以提 供更准确的解释,是一个重要
的问题。
03
解释精度要求高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 ,对测井解释的精度要求也越 来越高,如何提高解释精度是
亟待解决的问题。
04
多学科交叉
测井解释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 ,如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数 学等,如何进行有效的跨学科

《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28DOI:10.16660/ki.1674-098X.2018.10.228《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①张冲(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430100)摘 要:《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是长江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测井方向)必修的一门实践课程。

笔者首先从测井资料手工解释和测井资料计算机处理两方面总结了长江大学在《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最后将改革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适应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测井解释 手工解释 计算机处理 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4(a)-0228-02①基金项目:长江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Y2015007)。

作者简介:张冲(1983,6—),男,汉族,湖北汉川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复杂储层测井评价方法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

《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是长江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必修课。

从目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来看,国内各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内容几十年变化不大。

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将课程设计与理论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开始时,给学生布置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作业;吉林大学理科实验班将课程设计分不同学期与理论课穿插进行;西安石油大学课程设计动手性较强,包括岩心归位,骨架、岩电参数图版建立,渗透率模型建立及地层水电阻率的确定等内容。

依照长江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及专业方向要求,需对《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新的改革尝试。

为了更好把握这门实践课的教学改革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作者首先总结了《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实践课在长江大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最后将改革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

测井课设

测井课设

工程技术学院测井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 曹淼系 (部): 石油资源系专业班级: 勘查技术与工程60701班指导老师: 王功军、徐波时间: 2011.2.21——2011.3.11 设计地点: 石油系机房一、目的与任务测井课程设计是学完测井方法和测井解释之后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其基本目的是:(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只是,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系统化。

(2)学习掌握实际生产中测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的过程和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1)岩性识别;(2)储层识别;(3)分层取值;(4)储层参数计算;(5)成果图、成果表整理;(6)在FORWARD测井解释平台上处理测井资料;(7)编写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步骤1.手工解释部分(重点)(1)分层;(2)划分岩性;(3)读值——列表;砂岩层数据表格:层号层段AC DEN GR Rt GRmax GRmin砂1 3683.3,3684.6 260 2.6 95 2.7 140 70砂2 3686.3,3687.8 240 2.63 80 3.6 140 70砂3 3689.7,3693.6 220 2.48 70 8 140 70 (4)计算泥质含量;(5)计算孔隙度(AC、DEN);(6)计算含水饱和度;(7)计算含油饱和度;(8)判断油水层。

所给常数:GCUR=2 ρma=2.65g/cm3 ρf=1g/cm3 DTMA=181 DTF=620 A=1.193 B=1.048M=1.6597 N=1.8562 Rw=0.017Ω.m DTMA=181(骨架时差) DTMF=620(流体时差)代入公式后得到的计算结果如下表:层号深度差SH(%) Sw(%)So(%)解释结论砂1 3683.3,3684.6 21.35 64 36 油水同层砂2 3686.3,3687.8 7.297 62 38 油水同层砂3 3689.7,3693.6 0 30 70 油水同层2.FORWORD测井解释平台(1)打开勘探测井解释平台2.7(2)数据转换:将所给的井文件(.txt文件→.wis文件)①点击方法管理器→数据管理→磁带扫描(如上面有图)→盘文件到盘文件→确②在磁带扫描对话框中文件选“引入磁盘文件”→选中所给的井文件→数据解编→保存wis文件3)编辑参数卡和参数的导入①用记事本编辑以下的参数卡片②方法管理器→数据管理→wis文件管理→浏览→选择该井的文件夹→在表中增加新空表→选择表名og-result→选定og-result→装入(如下图)→从数据文件中装入→将以上的参数卡片选定→双击表中的og-result 弹出对话框→若最后一行没有数据则就删除最后一行→保存→退出(4)根据参数卡处理曲线①方法管理器→常规处理→单孔隙度分析→打开该井的wis文件→选定编辑项中的能够编辑→点击编辑参数卡片→出现对话框→点击否→装入以上编辑的参数卡片→点击小对话框中的的保存→退出小对话框;②点击处理→开始处理→直至下方出现“执行数据一致性处理完毕!”为止→数据处理完毕后得到曲线;(5)添加模块和各层分析①根据自己所分的层位,在“解释结论”一列中,在所分层的旁边右键点击“增加(A)”,拉伸所添加的模块,直到满足所分层的厚度;②双击模块,出现对话框,根据自己所读取的数值(Sw值)判断该层的性质(如弱水淹油层,油水同层等);(6)成果输出、添加泥质含量(SH)和渗透率(PERM)栏①方法管理→成果输出→测井解释综合表→引入文件(.wis)→弹出对话框→确定→修改基本信息;②右键剪切掉备注→工具栏“绘图”→常规曲线→下拉→找到SH(别名:泥质含量;单位:(%))→确定→自动生成→将其拖到空白栏;(渗透率栏的添加操作类似;注意单位为(md);注意保存)(7)打印图和成果表(见附图)附图:四.心得体会为时三周的矿场地球物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三周时间里,我受益匪浅。

测井解释课程设计模板

测井解释课程设计模板
砂砾岩、中细砂岩、粉砂岩F-Φ图
F=a/φm得a=1.566,m=1.347
4地层水电阻率图版
DETPH与Pw交会图
由图得深度与矿化度关系为y = 2457.1e0.0003x,其平均矿化度为4876.099。通过公式:Rw=3650 Pw0.955+0.0123得Rw=1.109。
四.测井数字处理
一.作业要求
首先将岩心分析深度校正到测井曲线深度,建立测井数
据与岩心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绘制各种解释模型图版,最
后利心归位
伊45井岩心归位成果图
根据测井原始数据,利用卡奔软件把岩心数据按深度画成杆状图,并具有与声波时差测井曲线相同的纵向比例,然后通过移动杆状图使其与声波时差曲线变化趋势吻合。
三.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1.骨架图版
根据校正后的岩心归位的图提取一段岩心,提取AC.POR数据,利用Excel将其深度一一对应,然后作图如下:
声波骨架图版
2.渗透率模型
粉砂岩渗透率解释模型
砂砾岩.中细沙.粉砂岩渗透率解释模型
3.岩电参数图版
砂砾岩、中细砂岩、粉砂岩I-Sw图版
由I=b/Swn得b=1.0527,n=1.293.
测井解释及成果检验
伊45-1-3成果图
如上图:该井深度为2375-2385段和2390-2398段,声波时差和密度测井显示孔隙发育,物性良好,自然伽马为低值,自然电位存在负异常,显示其砂岩特性,综合解释其为油层。

测井解释教案-录井

测井解释教案-录井
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初步知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地质研究院
二○○五年三月
第一部分 测井基础
第二节 综合解释方法介绍
快速直观解释
1、第一性资料有限(取心--有些井段没有) 2、用解释模型计算So判断地层含油气性,较复 杂,速度慢,曲线上不能给人直观的感觉。 3、用测井曲线定性判断地层的含油气性,不够准 确,多依赖解释人员的经验,易发生误判。 4、实际生产中常常需要在井场快速给出含油气性 评价,从而产生了该方法。
鲁4-8井AC—RD识别油层示意图
孔隙度差异法识别气层(红台2井)
第三部分 测井解释
二、各种参数的确定

完毕! 谢谢各位。

测井课程设计

测井课程设计

目录一、CIF软件简介及测井数据加载二、测井曲线的数字化三、测井数据的手工处理解释1.测井划分储层原理2.裸眼井储层泥质含量,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计算的原理与过程3.油,水层的识别四、计算机自动处理(POR)原理与结果分析五、课程设计的体会一、CIF软件简介及测井数据加载1、CIF软件简介CIF是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首先确立研发的十大关键装备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的大型软件装备。

CIF创出多项世界第一:首个基于Java-NetBeans前沿计算机技术建立的三代测井处理解释系统;首个可同时在Windows、Linux和Unix三大操作系统下高效运行的大型测井软件;首个系统提供火山岩、碳酸盐岩、低阻碎屑岩和水淹层等复杂储层评价方法,并将全系列裸眼测井评价与套后测井评价集成为一体的软件。

该软件能提供包括元素俘获能谱在内的所有高端测井资料的处理,对全部国产高端成像测井装备处理解释提供支持。

项目组遵循“边开发、边应用”原则,CIF先后在大庆、辽河等国内主力油田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安装1100多套,形成了年处理上万井次的规模。

据CIF开发项目组组长、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所所长李宁介绍,测井回答的基本问题就是储层在哪、储层中是油还是水、是否工业油流。

此前,从第一代只能在工作机上运行的测井软件,到第二代可以在微机上运行的测井软件,相关高端产品一直被斯伦贝谢、哈里波顿、阿特拉斯等少数几家跨国公司垄断。

中石油上世纪90年代开发出第一代测井软件,并在其13家油田公司及中石化、中海油得到成功应用。

而此次推出的CIF,是直接从第一代跨越到第三代。

2.测井数据加载CIFLog采用层次化的方式类似于树型目录结构,管理数据:即项目、工区、井、井次这种4级目录树结构来管理数据,用户可以建立多个项目、工区、井及井次。

单个井眼的数据,如测井、录井、岩心等数据,一般是存在井次中。

数据操作主要包括测井数据的格式转换加载、数据拷贝和数据的管理。

测井解释课设

测井解释课设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学院2013年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姓名:席文婷班级:测井10902学号:200901027指导老师:张冲课设日期:2013 年1 月目录一、 ........................................................ 课程设计目的2二、 ........................................................ 课程设计任务2三、 ........................................................ 课程设计内容2四、 ........................................................ 课程设计过程2五、 ........................................................ 课程设计成果9六、......................................................... 课程设计总结10、课程设计目的1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一口实例测井资料的人工解释,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系统化。

2 学习掌握实际生产中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1 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实际裸眼井测井曲线,能读出对应深度的测井曲线值。

2 岩性识别根据测井解释原理,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曲线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

3 物性评价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 电性分析根据裸眼井电阻率曲线,判断储层的含油性。

5 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出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冲洗带油饱和度。

6 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是含油层还是含水层。

测井课程设计

测井课程设计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报告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测井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最终完成报告一份。

2.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2.1 资料概况本次《地球物理测井》所分析的地层为鄂尔多斯盆地的延组地层,研究层深度为1250.19(m)---1320.1(m)共约70米,主要对延1井和延2井段进行分析。

2.2岩性定性划分及定量分析基本原理(1)岩性的定性划分根据所作自然电位测井、自然伽马测井、微梯度、微电位等测井曲线变化初步划分出两个较厚的砂岩层以及三个较明显的泥岩层,分析过程如下:a.在A井段(1255.05-1261.55),C井段(1284.85-1288.95),E井段(1313.3-1319)SP 曲线出现正异常,GR显示出高值,微梯度和微电位无幅度差或有正负不定的较小的幅度差,故初步判断为为泥岩。

b.在B井段(1272.2-1284.25),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向左偏离泥岩基线,出现负异常,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在砂泥岩剖面中,砂岩显示出最低值,粘土显示出最高值,而粉砂岩泥质砂岩介于中间,并随岩层中泥质含量增加曲线幅度增大,微梯度和微电位测井曲线出现明显的幅度差,由此可推出此段为砂岩段。

c.在D井段(1289.55-1311.6),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明显向左偏移,自然电位明显出现负异常即偏离泥岩基线(在淡水泥浆的砂泥岩剖面井中,一大段泥岩层部分的自然电位曲线为基线,此时SP曲线出现负异常的井段都可以认为是渗透性岩层,纯砂岩井段出现最大的负异常,而且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多而负异常幅度下降),微电阻率测井曲线中微电位和微梯度出现明显差异,所以初步将该层段定性为砂岩。

(2)岩性的定量分析岩性的定量分析主要是计算泥质含量,我们学习过计算泥质含量的方法有:a. 自然电位测井中:泥质系数法(a=psp/ssp,Vsh=1-a,其中ssp 为厚层纯水砂岩静自然电位,psp 为厚层含泥质的砂岩层自然电位,a 表示泥质系数);经验公式法(SHP1=(SP-SBL+SSP)/SSP;)12/()12(sh 1*--=c SHP c V ;上式中SBL 为自然电位基线值,c 系数,老地层为2,新地层为3);关系曲线法(对存在的各种泥质砂岩进行取样,通过岩心分析,测定其泥质含量,然后绘制和统计出Vsh 和SP 关系曲线,然后再根据SP 确定地层的泥质含量)b. 自然伽马测井:相对值法:(minmax min GR GR GR GR GR --=∆;1212sh --=∆∙GCURGR GCUR V )式中ΔGR 为自然伽马相对值 ,GR 为自然伽马测井读数;min GR 为目的层段自然伽马测井读数最小值,即纯砂岩层段的自然伽马测井读数;max GR 为目的层段自然伽马测井读数最大值,即纯砂岩层段的自然伽马测井读数;GCUR 为经验系数,通常,对第三纪地层GCUR=3.7,老地层GCUR=2。

测井资料解释课程设计

测井资料解释课程设计

测井资料解释课程设计测井资料解释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测井结果,包括测井方法、测井数据处理和测井结果解释等方面。

以下是一份关于测井资料解释的课程设计正文,以及可能的拓展: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测井技术及其应用,包括测井方法、测井数据处理、测井结果解释等方面。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测井数据,识别潜在的井眼和岩石性质,以及解释测井结果。

课程还将涉及实际测井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处理和解释测井数据。

二、课程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测井方法,包括地震测井、电法测井、热成像测井等。

2. 掌握测井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可视化等。

3. 理解测井结果解释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基于物理原理的解释、基于统计学方法的解释和基于经验解释等。

4. 掌握如何分析测井数据,识别潜在的井眼和岩石性质,并解释测井结果。

5. 具备解决实际测井问题的能力,包括处理和解释测井数据、与客户沟通和报告等。

三、课程内容1. 测井技术概述介绍不同类型的测井方法,包括地震测井、电法测井、热成像测井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 测井数据处理介绍测井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可视化等。

重点介绍数据处理中的关键问题,如数据质量、误差分析等。

3. 测井结果解释介绍测井结果解释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基于物理原理的解释、基于统计学方法的解释和基于经验解释等。

重点介绍不同解释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4. 实际测井案例介绍实际测井案例,包括如何处理和解释测井数据、与客户沟通和报告等。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测井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和掌握技能。

2. 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测井案例,让学生掌握如何处理和解释测井数据,以及与客户沟通和报告等技能。

3. 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地球物理测井的基本原理,掌握测井曲线的解读与分析方法;2. 掌握各种测井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技术,了解其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3. 了解测井资料在地质研究、储量评价和油田开发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识别岩性和孔隙度;2. 学会使用测井解释软件,进行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和分析;3. 能够独立完成测井曲线的绘制和测井报告的编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球物理测井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地球深部奥秘的欲望;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油气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沟通与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地球科学学科的一门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物理测井的基本知识,掌握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对地球科学领域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测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测井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地球科学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物理测井基本原理:测井方法的分类、测井响应特征、测井曲线的解读;2.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测井资料预处理、环境校正、孔隙度计算、渗透率预测;3. 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地层划分与对比、岩性识别、孔隙度评价、流体识别;4. 测井资料在地质研究、储量评价和油田开发中的作用:测井解释在油气藏评价、开发方案制定中的应用;5. 测井软件操作与实践:学习使用测井解释软件,进行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和分析;6. 测井曲线绘制与报告编写:掌握测井曲线绘制方法,学会编写测井报告。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地球物理测井基本原理;第二周: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第三周: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第四周:测井资料在地质研究、储量评价和油田开发中的作用;第五周:测井软件操作与实践;第六周:测井曲线绘制与报告编写。

测井处理与解释课程设计

测井处理与解释课程设计

测井处理与解释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测井处理与解释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测井数据的获取、处理和解释方法;(2)了解测井仪器的原理和结构;(3)熟悉测井资料在油气藏评价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独立操作测井仪器,进行数据采集;(2)能够运用测井处理与解释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3)具备分析测井资料,提出油气藏评价意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对石油行业的热爱,提高职业素养;(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测井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测井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方法;3.测井资料的解释原理及方法;4.测井仪器及其工作原理;5.测井资料在油气藏评价中的应用;6.测井处理与解释软件的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测井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方法;3.实验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测井原理的理解;4.讨论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测井处理与解释原理及方法》;2.参考书: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专著等;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等;4.实验设备:测井仪器、计算机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内容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4.考试: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课件

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课件
反演与建模
利用测井数据反演地下地质模型, 为综合解释提供可靠的模型基础。
数据后处理
数据格式转换
将处理后的测井数据转换 为不同的格式,以满足不 同的需求。
数据可视化
将测井数据以图形或图像 的形式呈现,以便更直观 地理解地下地质情况。
数据分析
对测井数据进行分析,提 取有用的地质信息,为地 质解释提供依据。
校准与标定
对不同来源的测井数据进 行统一的校准与标定,以 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 性。
数据格式转换
将不同格。
数据处理方法
直方图统计
对测井数据进行直方图统计,了 解数据的分布特征,为后续处理
提供依据。
滤波与去噪
采用不同的滤波算法对测井数据进 行去噪处理,提高数据的质量。
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在于各种测井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同时难 点在于如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综合解释和地层评价。
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石油、地质、矿产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 人员学习使用。
研究展望
01 02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井技术将朝着高精度、高分辨率、高效率的方 向发展,如X射线CT扫描、核磁共振等新型测井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 用。
利用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与地下岩石的相互作用,测量穿 过地层的射线强度,推断地层的孔隙度和含油气情况。
伽马测井
利用伽马射线与地下岩石的相互作用,测量穿过地层的伽马 射线强度,推断地层的岩性、孔隙度和含油气情况。
03
测井数据处理
数据预处理
01
02
03
去除噪声
对采集的测井数据进行噪 声滤波处理,以减小噪声 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研究方向
未来测井技术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提高测井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速度、降 低成本、提高储层参数估算的精度等方面。

测井处理与解释课程设计

测井处理与解释课程设计

测井处理与解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测井处理与解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测井曲线的读取、处理和解释技巧;3. 了解测井资料在油气藏评价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测井设备,进行野外实测数据采集;2.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对测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3. 能够根据测井资料,编制油气藏评价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和油气勘探领域的热爱和兴趣;2. 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知识基础。

课程性质为理论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测井处理与解释的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油气勘探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测井原理与设备:介绍测井的基本原理、测井设备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包括声波测井、电法测井、核测井等;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测井原理与设备2. 测井数据处理:讲解测井数据的预处理、环境校正、深度匹配等处理方法,以及测井曲线的绘制技巧;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测井数据处理3. 测井资料解释:分析测井曲线的地质意义,教授测井资料解释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的计算;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测井资料解释4. 测井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以实际油气藏为例,分析测井资料在油气藏评价中的应用,教授如何编制油气藏评价报告;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测井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5. 实践教学:安排学生进行测井设备操作、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实际操作,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计16学时,分配如下:1. 测井原理与设备(2学时)2. 测井数据处理(4学时)3. 测井资料解释(4学时)4. 测井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3学时)5. 实践教学(3学时)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讲解,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测井处理与解释的知识和技能。

测井课程设计

测井课程设计

《测井方法原理》课程设计指导老师:专业:班级:姓名:年月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测井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最终完成报告一份。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 运用所学测井知识对某油田实际测井资料进行(手工)定性和(计算机)定量分析。

2.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岩性识别。

3.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划分,用声波速度、密度及中子曲线进行储层物性评价。

4. 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储层电阻率值。

并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5. 上述岩性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定量分析程序要求学生用所学C语言独立编写。

三、基本原理“四性”关系及其研究方法:1.岩性评价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

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

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

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a.定性分析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

首先要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

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

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在应用表中总结的特征时不能等量齐观,而应针对某一具体岩性找到有别于其他岩性的一两种特征。

测井课程设计

测井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测井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最终完成报告一份。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运用所学测井知识对某油田实际测井资料进行(手工)定性和(计算机)定量分析。

(2)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岩性识别。

(3)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划分,用声波速度、密度及中子曲线进行储层物性评价。

(4)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储层电阻率值。

并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5)上述岩性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定量分析程序要求学生用所学C语言独立编写。

课程设计的步骤1.根据老师所给数据,将YI46井的数据在excel中进行处理和整理。

运用地质软件知识,在卡奔软件中加载YI46井的数据,具体加载的数据有自然电位曲线(SP),自然伽马曲线(GR),声波测井(AC),井径测井(CAL),深测向测井(RLLD),浅侧向测井(RLLS),密度测井(DEN),补偿中子测井(CNL)。

并根据数据,选择合适的范围。

编辑图头,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2.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测井曲线进行岩性识别划分储集层。

A 使用自然电位曲线(SP):自然电位测井获取的是井内不同深度上的自然电位。

地面上某一点的固定电位值之差。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图上用每厘米偏转所代表的毫伏数和正负方向来表示井内自然电位数值的相对高低,而无绝对的零线。

通常把自然电位曲线上对应厚层泥岩的自然电位值的连线当作基线,称为泥岩基线。

某一地层的自然电位相对于泥岩基线发生偏离时,则称为自然电位异常;曲线偏向泥岩基线的左方为负异常,偏向泥岩基线的右方为正异常。

这一偏转方向,主要取决于井筒内泥浆滤液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的相对大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学院2013年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姓名:席文婷班级:测井10902学号: 7指导老师:张冲课设日期: 2013年1月@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2)二、课程设计任务 (2)三、课程设计内容 (2)四、课程设计过程 (2)五、课程设计成果 (9)六、课程设计总结 (10)一、课程设计目的1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一口实例测井资料的人工解释,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系统化。

2 学习掌握实际生产中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1 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实际裸眼井测井曲线,能读出对应深度的测井曲线值。

2 岩性识别根据测井解释原理,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曲线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

3 物性评价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 电性分析根据裸眼井电阻率曲线,判断储层的含油性。

5 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出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冲洗带油饱和度。

6 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是含油层还是含水层。

三、课程设计内容1 识别测井曲线2 划分渗透层、识别岩性3 读取测井曲线值4 计算储层参数5解释成果表四、课程设计过程1测井曲线的识别:实验的一口井-test one 井常规九条曲线(3道):1)岩性3条: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 、井径CAL;2)电阻率3条:深感应测井ILD、中感应测井ILM、八侧向测井LL8;3)孔隙度3条:中子孔隙度测井CNL、中子密度测井DEN、声波时差AC; 2划分渗透层,识别岩性:岩性识别:以GR、SP等为主,结合其他测井曲线;划分储层:对砂泥岩剖面井,找出砂层,并画出层界面。

依据各测井曲线在渗透层的特征。

井径测井曲线CAL:1) 渗透层井径数值略小于钻头直径值。

2) 致密层一般应接近钻头直径值。

3) 泥岩段,一般大于钻头直径值。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SP:1)一般以泥岩为基线,砂岩处有明显的异常。

2)异常的方向SP:一般以泥岩为基线,砂岩处有明显的异常。

3)幅度取决于Rmf/Rw大于还是小于1。

如果Rmf> Rw,则为负异常,否则为正异常。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R:1)高放射性层上,曲线幅度高,低放射性层上,曲线幅度低。

2)曲线半幅点,对应岩层界面(地层厚度>3 倍井径时)。

3)曲线有涨落现象是正常的。

电阻率测井曲线:1)一般泥岩处为低值,砂岩处为高值。

2)含油砂岩幅值就更高。

3)如有两条探测深度不同的Ra 曲线,幅值的差别显示着低侵、高侵。

通常在油层上为低侵,水层上为高侵。

测井曲线在砂泥岩层的特征如下表1所示。

划分储集层的要求与原则1) 在不完全了解该地区或井剖面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划出所有可能的渗透层。

2) 按各测井方法反映地层界面的特点,准确划出渗透层的顶底界面,要求厚度误差小于等于米,大于1米的层要划出来。

3) 分层线画在各测井曲线之间,不得交于曲线上,线条应水平不歪斜。

4) 若渗透层内有明显夹层(七厚度大于米)应分成两层解释。

5) 若一个厚度较大的渗透层有两种及以上解释结论(如油层、油水层),解释结论应按层内分段处理层内分段处理。

划分储集层的方法:1)当地层厚度较大时(h>2米)时,GR、SP、ILD的半幅点确定层界面。

2)确定分层的界面深度时,应左右环顾,照顾到分层线对每条测井曲线的合理性。

3)当地层厚度较小时,应兼顾其他曲线适当往外拉。

根据实验井Test One井,该井段主要为砂岩和泥岩,可划分为20层段。

3读取测井曲线值对应取值原则:1)分层后,从主要测井曲线读值(代表性)以便计算各渗透层的储层参数。

2)在厚度较大的储集层中按曲线变化确定几个取值段,对每个取值段对应读数计算。

3)每种测井曲线分层和取值要符合其方法特点。

例如: 密度测井和声波测井扣除致密夹层,选用与渗透层相对应部分的平均值; 电阻率测井曲线选用与渗透层相对应部分的极大值; GR 取最小值。

各层段测井参数值如下表2所示。

4计算储层参数主要储层参数的计算方法:1)泥质含量通常泥质含量的求取方法主要有自然伽马法和自然电位法,一般常用的经验方程如下:1212IshGcur --=Gcur Vsh maxminGR GR GR GR Ish --=sspsp Ish -=1 其中:Vsh为地层泥质含量;GR为自然伽马测井读数;GRmin为目的层段自然伽马测井读数最小值,即纯砂岩层段的自然伽马测井读数;GRmax为目的层段自然伽马测井读数最大值,即纯泥岩层段的自然伽马测井读数;GCUR为经验系数,在该井中GCUR=;SP为自然电位相对值;SSP为目的层段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即纯砂岩层段与泥岩基线之间的的自然电位测井差值;在实验井中:GRmax= 140GRmin= 48泥岩基线63SSP=129用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求得的各层的泥质含量,取最小值为该层段的泥质含量。

泥质含量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2)孔隙度一般常用孔隙度测井曲线来判断物性, 包括声波时差AC 、 密度测井DEN , 中子测井CNL 等。

maf mash Vsh ma f ma b ρρρρρρρρ-----=Φ其中:Ф-密度孔隙度;Ρma 、ρf -分别为岩石骨架密度值、地层流体密度值,g/cm 3;ρb -目的层密度测井值,g/cm 3; ρsh -泥岩密度值,g/cm 3; Vsh -储层泥质含量;)(tma tf Cp tmatsh Vsh tma tf tma t ∆-∆∆-∆-∆-∆∆-∆=Φ其中:△tma 、△tf -分别为岩石骨架声波时差、地层流体声波时差; Vsh -地层泥质含量,小数; CP -声波压实校正系数,可利用岩心分析孔隙度与声波计算孔隙度统计求出,也可利用密度孔隙度与声波孔隙度统计求出。

CP=; △t -目的层声波时差测井值;已知:ρma=cm 3 ρf=1g/cm 3△tma=56ms/ft △tf=189ms/ft泥岩密度与泥岩声波时差值有如表4所示关系。

表4用声波时差与密度测井计算出孔隙度,则孔隙度为:2AD Φ+Φ=Φ 孔隙度计算结果如下表5所示。

表53)饱和度从所绘曲线定性评价各个目的层段含油气性时, 主要是观察电阻率曲线形态, 一般电阻率越大含油性越好。

计算含油饱和度主要是利用阿尔奇公式:nmRt abRwSw Φ= n mRxo abRmf Sxo Φ=其中:Sw 为含水饱和度,Sxo 为冲洗带饱和度; a 为与岩性有关的比例系数,a=; m 为岩石胶结指数,m=;b 为与岩性有关的常数,b=1;n 为饱和度指数,n=2; Rw 为地层水电阻率;Rt 为地层含油时的电阻率; Rxo 为冲洗带电阻率;Rmf 为泥浆滤液电阻率,Rmf=; 首先计算地层水电阻率:选第20层的电阻率和孔隙度:Rt= Ф= Sw=1213.02=Φ=abRt Sw Rw m含水饱和度的计算结果如下表6所示。

表64)渗透率渗透率是评价油气储层性质和生产能力的又一个重要参数。

由于受岩石颗粒粗细、 孔隙 弯曲度、孔喉半径、流体性质、粘土分布形式等诸多因素影响,使测井响应与渗透率关系非 常复杂,各影响因素之间尚无精确的理论关系,所以只能估计渗透率。

用孔隙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确定渗透率:⎥⎦⎤⎢⎣⎡-Φ-=25.0lg(145.1228.3100Vsh Swb(Swb 为束缚水饱和度)242023.1SwbK Φ=渗透率的计算结果如下表7所示。

五 课程设计结果与分析通过计算,得出储层物性参数如下表8所示。

表8分析通过上述计算、分析、总结可以得到:该井段储集层主要为砂岩层;其物性较好,孔渗度均良好;含油饱和度较好。

该井段为一良好背斜。

六.课程设计总结在对测井数据处理时以一般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岩性识别,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划分,用声波速度、密度及中子曲线进行储层物性评价。

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储层电阻率值并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地球物理测井对油气勘探以及含油气井段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各种测井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能够很好的估测油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对油田的实际探测与开采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次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过程中,我自己亲自动手进行岩性识别,储层划分及各层参数的计算,更加透彻的巩固了之前课本上所学的东西,全面的了解到测井解释的过程,对以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