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教程第三章

合集下载

光学教程第3章_参考答案

光学教程第3章_参考答案

3.1 证明反射定律符合费马原理。

证明:设两个均匀介质的分界面是平面,它们的折射率为n 1和n 2。

光线通过第一介质中指定的A 点后到达同一介质中指定的B 点。

为了确定实际光线的路径,通过A,B 两点作平面垂直于界面,'OO 是它们的交线,则实际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点C 就可由费马原理来确定,如下图所示。

(1)反证法:如果有一点'C 位于线外,则对应于'C ,必可在'OO 线上找到它的垂足''C .由于''AC 'AC >,''BC 'BC >,故光线B AC'总是大于光程B ''AC 而非极小值,这就违背了费马原理,故入射面和反射面在同一平面内得证。

(2)在图中建立坐XOY 坐标系,则指定点A,B 的坐标分别为(x1,y1)和(x2,y2),未知点C 的坐标为(x ,0)。

C 点是在'A 、'B 之间的,光程必小于C 点在''B A 以外的相应光程,即21v x x <<,于是光程ACB 为y x x n y x x n CB n AC n ACB n 2211221221111)()(+-++-=+=根据费马原理,它应取极小值,即0)(1=n dxd0)sin (sin )()()()()()(21112222211212111=-='-'=+---+--=i i n B C C A n y x x x x n y x x x x n ACB n dx d 所以当11'i i =,取的是极值,符合费马原理。

3.2 根据费马原理可以导出在近轴条件下,从物点发出并会聚倒像点的所有光线的光程都相等。

由此导出薄透镜的物象公式。

解:略3.3 眼睛E 和物体PQ 之间有一块折射率为1.5的玻璃平板(见题3.3图),平板的厚度d 为30cm 。

姚启钧光学第三章答案

姚启钧光学第三章答案

1. 证:设两个均匀介质的分界面是平面,它们的折射率为n 1和n 2。

光线通过第一介质中指定的A 点后到达同一介质中指定的B 点。

为了确定实际光线的路径,通过A,B 两点作平面垂直于界面,O O ′是他们的交线,则实际 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点C 就可由费马原理来确定(如右图)。

(1) 反正法:如果有一点C ′位于线外,则对应于C ′,必可在O O ′线上找到它的垂足C ′′.由于C A ′>C A ′′,B C ′>B C ′′,故光谱B C A ′总是大于光程B C A ′′而非极小值,这就违背了费马原理,故入射面和反射面在同一平面内得证。

(2) 在图中建立坐oxy 标系,则指定点A,B 的坐标分别为(y x 11,)和(yx 22,),未知点C 的坐标为(0,x )。

C 点在B A ′′,之间是,光程必小于C 点在B A ′′以外的相应光程,即x xx 21<<,于是光程ACB 为:x x n y x x n CB n AC n ACB n 21121221111)()(+−++−=+=根据费马原理,它应取极小值,即:()()()()()(12222211212111−′=+−−−+−−=AC C A n y x x x x n y x x x x n ACB n dx dQ i i 11=′,∴0)(1=ACB n dx d取的是极值,符合费马原理。

故问题得证。

2.(1)证:如图所示,有位于主光轴上的一个物点S 发出的光束经薄透镜折射后成一个明亮的实象点S ′。

由于球面AC 是由S 点发出的光波的一个波面,而球面DB 是会聚于S ′的球面波的一个波面,固而SB SC =, B S D S ′=′.又Q光程FD EF n CE CEFD ++=,而光程AB n AB =。

根据费马原理,它们都应该取极值或恒定值,这些连续分布的实际光线,在近轴条件下其光程都取极大值或极小值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性是取恒定值,即它们的光程却相等。

光学教程第四版 姚启钧著 讲义第三章.3

光学教程第四版 姚启钧著 讲义第三章.3
12
Chap.3 Basic Principles of Geometrical Optics
一. 光的平面反射成像
School of Science Honghe University
一个平面镜是最简单的光学系统
平面反射镜是一个最简单的理想光学系 统,它不改变光束的单心性,能成完善的像。 所成的像与原物大小相同,而物和像以平面 镜为对称。
2
2
此即为光线在芯料-涂层界面发生全反射时,入 射角应满足的条件。
21
Chap.3 Basic Principles of Geometrical Optics
School of Science Honghe University
讨论:
① 如果入射角 i 的上限用u0表示,则有:
n0 sin u0 n1 n2
② 当i1=0,即当P所发出的光束几乎垂直于界 面时,有 x =0 , y = y1 = y2 = y n2 n1 。
18
Chap.3 Basic Principles of Geometrical Optics
School of Science Honghe University
这表明 y 近似地与入射角 i1 无关,则折射 光束是近似单心的,y 称为像视深度,y 为物 的实际深度。 如果:n1 > n2,那么 y < y ,即像点P 位于 物点 P 的上方,视深度减小。 (渔民叉鱼) 如果:n1 < n2, 那么 y > y ,即像点P 位于 物点 P 的下方,视深度增大。
(平行光束折射时仍为平行光束 )
School of Science Honghe University
ox两种介质的分界面P (0, y ) ox两种介质的分界面P (0, y ) A ( x ,0), A ( x ,0), P (0, y ), P (0, y ).P ( x, y) A ( x ,0), A ( x ,0), P (0, y ), P (0, y ).P ( x, y) n n y n(1 ) x y n n y (1 ) x n y n n y n y n(1 n ) x n y n y (1 ) x n n n n n x y ( 1)tg i x y ( n)tg i 1 n

《光学教程》姚启钧原著-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光学教程》姚启钧原著-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3.4 光连续在几个球面界面上的折射
子系统1
子系统m
子系统N


y1 y
y’N y’
一、共轴光具组
1、光轴 (optical axis) ---- 光学系统的对称轴 各球面的球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连接各球心的直线为光轴
共轴光具组
实际成像系统通常由多个折射球面级联构成
r
n
n’
F
F’
O
C
像方焦点F’:与光轴上无穷远处物点对应的像点 像方焦距f’:与像方焦点对应的像距 像方焦平面:过F’点垂直于光轴的平面
像方焦距:
四、球面折射对光束单心性的破坏
物方焦点F : 与光轴上无穷远处像点对应的物点 物方焦距f :与物方焦点对应的物距。 物方焦平面:过F点垂直于光轴的平面。
1
1’
O
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
1
1’
O
2
(3)光的折射定律
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
(4)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和光路可逆原理
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
适用条件: R远大于光波长λ (否则,用衍射光学)
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
三、 费马原理
(一)、概念 光程:
B
A
低损耗
玻璃 几千dB/km
石英光纤 0.2 dB/km
2) 信带宽、容量大、速度快
3) 电气绝缘性能好 无感应 无串话
5) 资源丰富 价格低
4) 重量轻 耐火 耐腐蚀 可用在许多恶劣环境下
折射棱镜
四、棱镜
四、棱镜
五脊棱镜
直角棱镜
使像转过900
反射棱镜
: 借助光在棱镜中的全反射,改变光进行的方向.

光学教程___第3章_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光学教程___第3章_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i2 ic的光线折射出光纤;i2 ic 的光线在两层介质间多次全
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内窥镜、光导通讯……
为了使更大范围内的光束能在纤维中传播,应选择n1和n2的差
值较大的材料去制造光学纤维。
/ 77
20
四.棱镜
主截面:垂直于两界面的截面. 偏向角:出射线与入射线间的夹角.
=(i1-i2 )+(i1 -i2 )= i1 +i1 -A
由P点所发出的单心光束经球面反射后,单心性被破坏
/ 77
26
三、近轴光线条件下球面反射的物像公式
当φ很小时,cosφ 1
l r2 r s2 2 rr s r r s2 s
l' r2 s' r 2 2 r s' r r s' r 2 s'
由:
A
d l
n 2rs rsin 0 P
l
l
-u
i
-i′ l '
-u`
C
P` -s` O
化简有:r l
s
s r l'
0
-r -s
即:1 l'
1 l
1 r
s l'
s l
对一定的球面和发光点P(S一定),不同的入射点对应有不同的S‘。
即:同一个物点所发出的不同光线经球面反射后不再交于一点。
第三章 几何光学的基 本原理
/ 77
1
干涉和衍射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所有 光学现象都能够用波动概念解释。但是在波面 线度远大于波长时,研究光的反射,折射成象 等问题,如果不用波长、位相等波动概念而代 之以光线和波面等概念,即用几何的方法来研 究,将更为方便。

光学教程 第三章

光学教程 第三章

∆ PAP ' = n[(− r ) 2 + (r − s ) 2 + 2(− r )(r − s ) cos ϕ ]1/ 2 + n[(− r ) + ( s '− r ) − 2(− r )( s '− r ) cos ϕ ]
2 2 1/ 2
当A点移动时,半径r是常量,角度ϕ是位置的变量。 根据费马原理,上式对ϕ求导,并令导数等于零,即
点光源
.
n′
全内反射
n
ic
由折射定律:
n ′ sin 90 0 = n sin i c
i c 称作临界角.
n′ ic = arcsin . n
内反射,全内反射:
n1 > n2
n2
入射角大 于临界角 的光线发 生全反射
ic
n1
2. 光学纤维 利用全反射原理制成的光能量的传输线
光学纤维:中央折射率 大,表层折射率小的透 明细玻璃丝.
n d∆ PAP ' n = [−2r (r − s ) sin ϕ ] + [2r ( s '− r ) sin ϕ ] = 0 l' dϕ l
由此可得: 或者:
r − s s '− r − =0 l l'
1 1 1 s' s + = ( + ) l l' r l' l (1)
s → s ′ 随 ϕ 而变,光束的单心性被破坏。
P'
− s'
o
PO = − s PA = l
P' O = − s' AP' = l '
ϕ:半径AC与主轴的夹角

光学教程1-8章

光学教程1-8章
2 1 2 2
②在干涉相消(干涉减弱)的P点,满足:
P 2 j 1 ,
j 0, 1, 2,
j 0, 1, 2,
n2 r2 n1r1 r2 r1 2 j 1 , 2
在这些P点处的光强为最小,即
I min A1 A2 0
①光强为最大值(相干加强)的那些P点坐标满足为:
y P d sin d j r0
即:
r0 y j j , d
j 0, 1, 2,
②光强为最小值(相干减弱)的那些P点坐标满足为:
y 1 P d sin d j r0 2 2
j 0, 1, 2,
j 0, 1, 2,
称为干涉级
2
n2r2 n1r1 r2 r1 j,
j
这些P点处的光强为最大,即:
I Max A1 A2 4 A
2 1
I P A A 2 A1 A2 cos P
①若某些P点的: P
(2 1) j2 ,
j 0, 1, 2,
2
则这些P点处的光强为最大:即
I Max A1 A2
称这些P点处为干涉相长、or干涉加强
②若在另外某些P点的
P (2 1 ) 2 j 1 ,
j 0, 1, 2,
光学教程
PowerPoint课件
江西师范大学
理电学院( 熊小华 )
内容:

第 1章 第 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第 6章 第 7章 第 8章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光的偏振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光的量子性 现代光学基础

光学教程第三章New-PPT精品

光学教程第三章New-PPT精品
干涉项不为零的叠加,称为相干叠加;若 叠加区域任何一点的干涉项皆为零,称为非相 干叠加。
2019/10/18
3
光学教程第三章 干 涉
波的相干的条件
vP
下面讨论两列波的叠加。 vv
E v 1 ( p , t ) E v 1 c 0 1 t o k 1 r 1 s 1 ) ( 0 S1
2019/10/18
34
光学教程第三章 干 涉
§3.2.3 杨氏模型与测量
--干涉条纹的移动
杨氏条纹的移动 造成杨氏条纹移动的原因:
1. 光源的移动; 2. 装置结构的改变; 3. 光路中介质的改变;
2019/10/18
35
光学教程第三章 干 涉
几种典型方案 造成杨氏条纹移动的几种典型方案:
1. 光源的移动--双缝或单缝的移动; 2. 装置结构的改变--增加透镜、倾斜等 3. 光路中介质的改变--在某屏上插入某 介质薄片;
2019/10/18
k (k0,1,2 )…明条纹
(2k 1) 2
…暗条纹
23
光学教程第三章 干 涉
§3.3.2 其它几种两光束分波前干涉装置
菲涅耳双面镜
2019/10/18
24
光学教程第三章 干 涉
菲涅耳双棱镜
2019/10/18
25
光学教程第三章 干 涉
比耶对切透镜
2019/10/18
26
光学教程第三章 干 涉
劳埃德镜
2019/10/18
27
光学教程第三章 干 涉
纳耳孙实验 在红宝石棒端
面上镀上反射银膜, 银膜上刻画了两条 平行的透光缝。
银膜:光阑的作用;
实验意义:证明激光器端面上各点 发出的光波是相干的。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章 光的干涉 ppt课件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章 光的干涉 ppt课件

V A 2 1 2 A 1 A A 2 2 2 1 2 A A 1 1A A 2 22 1 0A A 1 1 A 2 A 2
600
630 760 nm
紫蓝青绿黄 橙 红
purple blue cyan green yellow orange red
可见光 4~7.6 × 1014Hz
ν——频率,表征发光机制的物理量
真空中, 介质中,
c0
折射率的定义: n c
0
n
c rr
光波
r 1 n r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 章 光的干涉
c3180m/s
b. 有横波的性质,即有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电磁波:无线电波 106 Hz
γ 射线
31020Hz
可见光: 41104 7.61104 Hz
结论:光是某一波段的电磁波。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 章 光的干涉
2. 光速、波长和频率三者的关系
400 430 450 500 570
IE2E •E E 1E 2•E 1E 2
E2
E
E12E22E 1•E 2E 2•E 1
A12A222A 1•A 2cos21
β2
β β1 E1
干涉因子
2 A 1•A 2co 2 s1 0 0
非相干 相干
2 A 1 •A 2co csosAA11AA22,,cocsos=00
章 光的干涉
光程(△)
光在介质里通过的路程 × 介质的折射率 = r ×n
在均匀介质里, 光程:
nr c r ct
∴光程也可认为相同时间内光在真空中通过的路程。
光程差(δ)
n2r2n1r1

《光学教程》第五版姚启钧第三章光

《光学教程》第五版姚启钧第三章光

I
K级亮纹位置
条纹宽度
当k级亮纹与当k+1级亮纹连起来时,见不到条纹
相干长度—
相干长度
两列波能发生干涉的最大波程差叫相干长度。
S
S1
S2
c1
c2
b1
b2
a1
a2
·
P
S1
S2
S
c1
c2
b1
b2
a1
a2
P
·
波列长度就是相干长度
只有同一波列分成的 两部分,经过不同的路 程再相遇时,才能 发生干涉。
1
解:
2
I=I1+I2
3
由光强公式
4
总光强为: 由于1 和2的频率不同,它们之间不相干。
3.5菲涅耳公式
n1
n2
i1
i’1
i2
Ap1
Ap2
A’p1
As1
A’s1
As2
图中s,p的方向为规定的正方向
S,p,和光线传播方向构成右螺旋
3.5 菲涅耳公式
n1
n2
i1
i’1
i2
Ap1
Ap2
光波
能流密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 单位面积的能量。
01
光强度I(平均能流密度)正比于电场强度振幅A 的平方。
02
通常:
03
3.光 强
3.2 波动的叠加性和相干条件

球面波(点光源) 柱面波(柱形光源) 平面波(光源在无穷远或经过透镜)
平面波公式:
光矢量
O 点的振动:
o
s
n
r
k
r
k
l

高等光学教程-第3章-参考答案

高等光学教程-第3章-参考答案

高等光学教程--第三章参考答案第三章光学薄膜的基本知识3.1 证明在TM 波入射的情况下单层膜的特征矩阵为=22sin cos sin cos j q jq ββββ⎛⎫- ⎪⎪⎪-⎝⎭M式中=2q 220cos /θμεn,其它参数及图示参考§3.1节中图3-2。

图p3-1解答: 模仿教材§3-1中推导TE 波入射情况下求特征矩阵所用的方法。

在界面I 处: 2II 2I 1I 1I I cos cos cos cos θθθθrt r i E E E E E '-=-= (p3.1-1) II I I I I rt r i H H H H H '+=+= (p3.1-2) 由非磁性介质中E 和的关系式H E s H ⨯=n 0με (p3.1-2)式化为 )()(II I 20I I 100I rt r i E E n E E n H '+=-=μεμε (p3.1-3) 在界面II 处: 3II 2II 2II II cos cos cos θθθt r i E E E E =-= (p3.1-4)II II II II t r i H H H H =+= (p3.1-5)由(p3.1-3)式,(p3.1-5)式化为II 30II II 200II )(t r i E n E E n H μεμε=+=(p3.1-6) 两个界面上的电矢量有关系式II tI II II j i j r r E E eE E eββ-⎧=⎪⎨'=⎪⎩ (p3.1-7)(p3.1-8)由(p3.1-7)和(p3.1-8)两式,(p3.1-4)、(p3.1-6)两式化为II tI 2I 2II2tI I cos cos (p3.1-9)(p3.1-10)()j j r j j r E E e E e H E e E e ββββθθ--'⎧=-⎪⎨'=+⎪⎩由(p3.1-9)和(p3.1-10)两式解出tI 2II 2II cos E E θ⎫=⎪⎪⎭H + (p3.1-11) 和 βθμεμεθj re n E n H E --='220II 20II 2II cos 2cos (p3.1-12)将(p3.1-11)、(p3.1-12)式代入(p3.1-1)式,并令有 II 2II 1sin cos H q j E E ββ-=(p3.1-13) 22q =用同样的方法得到II II 2I cos sin H E jq H ββ+-= (p3.1-14)由(p3.1-13)和(p3.1-14)式⎥⎦⎤⎢⎣⎡⎥⎥⎦⎤⎢⎢⎣⎡--=⎥⎦⎤⎢⎣⎡II II 22I I cos sin sin cos H E jq q jH E ββββ ⎥⎥⎦⎤⎢⎢⎣⎡--=ββββcos sin sin cos 22I jq q j M∴式中 2202cos θμεn q =3.2 如图p3-2所示,有一单层介质膜,入射光由折射率为的介质经过界面I 、单层膜及界面II 后进入折射率为 的衬底,入射光在界面I 和界面II 一次反射的振幅反射率分别为和,一次透射的振幅透射率分别为和。

《光学教程》(姚启钧)第三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光学教程》(姚启钧)第三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3 全反射 光学纤维
(1) 全反射:只有反射而无折射的现象称为全折射。
i2
O
A1 i1 ic
A2
n A3 2
x
n1
P y
全反射条件 : ⑴ n1 n2
1
⑵ i1 ic
临界角
n2 n 0 s in 1 2 其中 : ic s in s in 90 n1 n1
三棱镜
三棱镜两折射面的夹角称三棱镜顶角A。 出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夹角称棱镜的偏向角。
A
(1)偏向角
n
1
偏向角 i1 i2 i i
' 1 ' 2 ' 1

' 2

nD
2
i2 i A i1 i A
i1
B

i
' 2
i2
E
C
i1'
(2)最小偏向角:
n=1.5
P -s1 O1 R s2’ s2 s1’ O2 P’
P1’
n=1.5
解:
-s1
O1
n' n n' n s' s r
(1). O1面:s1=-, r1=+R, n1=1, n1’=1.5
O2 P’ s2’ R s2 s1’
P1’
s1’ = 3R
O2面:s2=R, r2= -R, n2=1.5, n2’=1
1、光焦度:表征曲折光线的本领;
(3)

n n1 n n 2 r r2 1
(4)
透 1 2
透 0 透 0
正透镜或会聚透镜 负透镜或发散透镜

光学教程第三章

光学教程第三章

光学教程第三章第三章光学仪器基础3-1 一个年龄50岁的人,近点距离为-0.4m ,远点距离为无限远,试求他的眼睛的调节范围。

解:5.24.011=--∞=-=P R A D3-2 某人在其眼前2m 远的物看不清,问需要配怎样光焦度的眼镜才能使其眼恢复正常?另一个人对在其眼前0.5m 以内的物看不清,问需要配上怎样光焦度的眼镜才能使其眼恢复正常?解:第一个人是近视眼,所需眼镜的光焦度为:5.021-=- D 第二个人是远视眼,所需眼镜的光焦度为:25.0125.01=- D3-3 迎面而来的汽车的两个头灯其相距为1m ,问汽车在离多远时它们刚能为人眼所分辨?假定人眼瞳孔直径为3mm ,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0.5μm 。

解:眼睛的极限分辨角为:rad D e 336102033.0103105.022.122.1---?===λα 设汽车在离人眼l m 远时刚能被人眼所分辨,则两车灯对人眼所张的角度为:e l l αα=≈=222/1a r c t a n2 ∴8.49181==e l αm3-4 有一焦距为50mm ,口径为50mm 的放大镜,眼睛到它的距离为125mm ,求放大镜的视放大率和视场。

解:视放大率为:550250250=='=Γf 线视场为:2012552505005002=??=Γ=d h y mm ∴视场为:?=='='62.225010arctan 222arctan 22f y ω 3-5 要求分辨相距0.000375mm的二点,用55.0=λμm 的可见光斜照明,试求此显微镜的数值孔径。

若要求二点放大后的视角为2',则显微镜的视放大率等于多少?解:数值孔径为:7333.0000375.000055.05.05.00=?==σλNA人眼放在明视距离处直接观察这两点时,其张角为:6105.1250000375.0tan -?==ω ∴视放大率为:7.386105.12tan tan tan 6=?'='=Γ-ωω 3-6 已知显微目镜152=Γ,物镜5.2=β,光学筒长180mm ,试求显微镜的总放大率和总焦距为多少?解:显微镜的总放大率为:5.37155.22=?=Γ=Γβ 目镜焦距:15 25025022=Γ='f mm 物镜焦距:725.21801=-=?-='βf mm ∴显微镜的总焦距为:67.6180152507221=?-=?''-='f f f mm 3-7 一个显微物镜被观察物体不发光,采用斜照明,NA =0.25,分别采用远紫外(2.0=λμm )和D 光(5893.0=λμm )照明物体,试分别求其最小分辨距。

[理学]《光学教程》姚启钧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理学]《光学教程》姚启钧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a) 原理
光学纤维:中央折射率 大,表层折射率小的透 明细玻璃丝.
光进入光学纤维后,多次 在内壁上发生全内反射, 光从纤维的一端传向另 一端.
n
n
r
a 阶跃型光纤 b
r
梯度型光纤
阶跃型多模光纤
梯度型多模光纤
2 i
阶跃光学纤维的端面
n0
B A
n2
n2 n1
i
i
n1
n2
2 n12 n2 )
2、焦点与焦距
F 和物方焦距 f 物方焦点
F
F
f
f
将s f,s 代入(3)式,可得
f

n1
(5)
薄透镜物像距公式

n2 n1 n n1 n2 n 透 (3) s s r r2 1 F 和像方焦距 f 像方焦点
F
F
f
f
将s ,s f
代入(3)式,可得
f

f n 2 0 f n1
n2
(6)
由( 5)、( 6)式可知:
结论:物方焦点和像方焦点肯定在透镜的两侧。
三、高斯公式
将焦距公式(5)、(6)代入物像距公式(3)中,可得
高斯公式:
f f 1 s s
o
f
f
F
(7)
P
F
P
s
s
1 1 1 当n1 n2时,有 s s f
错:
(8)
f f 1 s s
1 1 1 s s f
四、垂轴放大率
Q
y P

三棱镜
三棱镜两折射面的夹角称三棱镜顶角A。 出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夹角称棱镜的偏向角。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章 光的干涉.解析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章 光的干涉.解析
2

r2 r1
2


3.3.2 干涉图样
2 I A12 A2 2 A1 A2 cos 2 A1 A2 2 A1 A2 2
2 j
干涉相长
2 j 1 干涉相消
j 干涉相长(明纹) 1 j 2 干涉相消( 暗纹)
1 A1 A2 2 A1 A2 2 A1 A2 V 2 2 2 A1 A2 1 A1 A2 0 A1 A2
——验证了干涉条件之一 振幅相差不能太大 令
I 0 I1 I 2 A A
2 1
2 1 2 2
2 2
2 A1 A2 I A A 1 2 cos 2 A1 A2 I 0 1 V cos
由光强公式
1 I1 4 I10Cos , 2 2 2 I 2 4 I 20Cos 2
2
1
2
1 2 2 2
I I1 I 2
,
yd l
dy 2dy 4 I10Cos 4 I 20Cos l1 l2
2
3.5菲涅耳公式
As1 n1 n2 Ap1 A’s1 A’p1
400 430 450 500 570 600 630 760 nm



cyan
绿
green



purple blue
yellow orange red
可见光 4~7.6 × 1014Hz
ν——频率,表征发光机制的物理量 真空中, 介质中,
c 0

0
n

折射率的定义:

光学教程03

光学教程03

如果光线确实在该点会聚,这个会聚点叫实像。
3. 虚像:如果反射或折射后的光束是发散的,但是 把这些光线反向延长后仍能找到光束的顶点,即光 束的单心性没有被破坏,那么这个发散光束的会聚 点叫虚像。
二. 实物、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与联系
1. 视觉上的“物”:只有进入人眼的光束方能引起 视觉。人眼所能看到的,即成像于视网膜上的只 是光束的顶点,而非光束本身。
从主轴上P点发出 单心光束,其中一 A
条光线在球面上A
点反射,反射光与 主轴交于P′点。即P′ 为P的像。 P -u
l
C

i
l' -i′
-u` P` -s` O
-r
-s
按符号法则,各有关线段和角度的正负如图所示。 s — 物距 s′— 象距
在ΔPAC和ΔACP中,由余弦定理有:
l l
r 2 r s 2 2 r r s cosφ r 2 s r 2 2 r s r cosφ
干涉和衍射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所有 光学现象都能够用波动概念解释。但是在波面 线度远较波长为大时,研究光的反射,折射成 象等问题,如果不用波长、位相等波动概念而 代之以光线和波面等概念,即用几何的方法来 研究,将更为方便。 几何光学是以光的直线传播为依据来研究 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如成象,反射,折 射……。
sin i2
0 A
2
A sin 2
利用棱镜的全反射现象变更光的传播方向,反射光强 几乎没有损失.
§3.5 光在球面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一. 符号法则(新笛卡儿符号法则)
E
I
y A
-u -s
I’
o
r
C S’
u’

光学教程第三四章答案

光学教程第三四章答案

1. 证:设两个均匀介质的分界面是平面,它们的折射率为n 1和n2。

光线通过第一介质中指定的A 点后到达同一介质中指定的B 点。

为了确定实际光线的路径,通过A,B 两点作平面垂直于界面,O O '是他们的交线,则实际 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点C 就可由费马原理来确定(如右图)。

(1)反正法:如果有一点C '位于线外,则对应于C ',必可在O O '线上找到它的垂足C ''.由于C A >C A ,B C >B C ,故光谱B C A '总是大于光程B C A ''而非极小值,这就违背了费马原理,故入射面和反射面在同一平面内得证。

(2)在图中建立坐oxy 标系,则指定点A,B 的坐标分别为(y x 11,)和(y x22,),未知点C 的坐标为(0,x )。

C 点在B A '',之间是,光程必小于C 点在B A ''以外的相应光程,即xx x 21<<,于是光程ACB为:y x x n y x x n n n n 2211221221111)()(+-++-=+=根据费马原理,它应取极小值,即:i i 11=',∴0)(1=ACB n dxd取的是极值,符合费马原理。

故问题得证。

0)sin (sin )()()()()()(21112222211212111=-='-'=+---+--=i i n CB B C AC C A n y x x x x n y x x x x n ACB n dx d2.(1)证:如图所示,有位于主光轴上的一个物点S 发出的光束 经薄透镜折射后成一个明亮的实象点S '。

由于球面AC 是由S 点 发出的光波的一个波面,而球面DB 是会聚于S '的球面波的一个 波面,固而SB SC =,BS D S '='.又光程FD EF n CE CEFD ++=,而光程AB n AB =。

《光学教程》第三章光的干涉解析

《光学教程》第三章光的干涉解析

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k红(k1)紫
将 红 = 7600Å, 紫 = 4000Å代入得K=1.1 因为 k只能取整数, 所以应取k=2
这一结果表明: 在中央白色明纹两侧,只有第一级彩 色光谱是清晰可辨的。
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例2 图示一种利用干涉现象测定气体折射率的原理图。
在缝S1后面放一长为l的透明容器,在待测气体注入容
I I 1 I 2 2 I 1 I 2c os
I
2 I1I2
I1 I2
I max
Imin
6 4 2 0 2 4 6 8
I1I2 I 4 I 1 c2 o /2 s
I
6 4 2 0 2 4 6 8
4. 相干光的获得方法
p
分波面法
S*
S*
分振幅法
·p
薄膜
§3-2 光程与光程差
1. 光 程
相位差在分析光的干涉时十分重要, 为便于计算光通过不同媒质时的相 位差,引入“光程”的概念。
计透明容器的器壁厚度) ?
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解 : 1.讨论干涉条纹的移动,可跟踪屏幕上某一条
纹(如零级亮条纹), 研究它的移动也就能了解干涉条纹的
整体移动情况.
当容器未充气时,测
量装置实际上是杨氏双
l
·P`
缝干涉实验装置。其
s1
零级亮纹出现在屏上与
s
p0
S1 、S2 对称的P0点.从
s2
S1 、S2射出的光在此处
相遇时光程差为零。
容器充气后,S1射出的光线经容器时光程要增加,零 级亮纹应在 P0的上方某处P出现,因而整个条纹要向上 移动。
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2.按题义,条纹上移20条,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光学仪器基础
3-1 一个年龄50岁的人,近点距离为-0.4m ,远点距离为无限远,试求他的眼睛的调节范围。

解:5.24
.011=--∞=-=P R A D
3-2 某人在其眼前2m 远的物看不清,问需要配怎样光焦度的眼镜才能使其眼恢复正常?另一个人对在其眼前0.5m 以内的物看不清,问需要配上怎样光焦度的眼镜才能使其眼恢复正常?
解:第一个人是近视眼,所需眼镜的光焦度为:5.02
1-=- D 第二个人是远视眼,所需眼镜的光焦度为:25
.0125.01=- D
3-3 迎面而来的汽车的两个头灯其相距为1m ,问汽车在离多远时它们刚能为人眼所分辨?假定人眼瞳孔直径为3mm ,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0.5μm 。

解:眼睛的极限分辨角为:rad D e 336
102033.010
3105.022.122.1---⨯=⨯⨯⨯==λα 设汽车在离人眼l m 远时刚能被人眼所分辨,则两车灯对人眼所张的角度为: e l l αα=≈=222/1a r c t a n
2 ∴8.49181
==e l αm
3-4 有一焦距为50mm ,口径为50mm 的放大镜,眼睛到它的距离为125mm ,求放大镜的视放大率和视场。

解:视放大率为:550
250250=='=Γf 线视场为:201255250
5005002=⨯⨯
=Γ=d h y mm ∴视场为:︒=='='62.2250
10arctan 222arctan 22f y ω 3-5 要求分辨相距0.000375mm 的二点,用55.0=λμm 的可见光斜照明,试求此显微镜的数值孔径。

若要求二点放大后的视角为2',则显微镜的视放大率等于多少? 解:数值孔径为:7333.0000375
.000055.05.05.00=⨯==σλ
NA
人眼放在明视距离处直接观察这两点时,其张角为:
6105.1250
000375.0tan -⨯==
ω ∴视放大率为:7.386105.12tan tan tan 6=⨯'='=Γ-ωω 3-6 已知显微目镜152=Γ,物镜5.2=β,光学筒长180mm ,试求显微镜的总放大率和总焦距为多少?
解:显微镜的总放大率为:5.37155.22=⨯=Γ=Γβ 目镜焦距:15
25025022=Γ='f mm 物镜焦距:725.21801=-=∆-='
β
f mm ∴显微镜的总焦距为:67.6180
152507221=⨯-=∆''-='f f f mm 3-7 一个显微物镜被观察物体不发光,采用斜照明,NA =0.25,分别采用远紫外(2.0=λμm )和D 光(5893.0=λμm )照明物体,试分别求其最小分辨距。

解:当采用2.0=λμm 的远紫外光照明时,最小分辨距为:
4.025
.0102.05.05.06
=⨯⨯==-NA λσμm 当采用5893.0=λμm 的D 光照明时,最小分辨距为:
1786.125
.0105896.05.05.06
=⨯⨯==-NA λσμm 3-8 一架显微镜,物镜焦距为4mm ,中间像成在第二焦面(像方焦点)后160mm 处,如果目镜为20倍,则显微镜的总放大率为多少?
解:物镜的放大率为:404
160-=-=''-=f x β ∴显微镜的总放大率为:80020402-=⨯-=Γ=Γβ
3-9 假定用人眼直接观察敌人的坦克时,可以在m l 200-=的距离上看清坦克上的编号,如果要求在距离1km 处也能看清,问应使用几倍望远镜?设人眼的极限分辨角为1'。

解:rad 0003.01='
∴在200m 处人眼所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为:m l y 06.00003.0200=⨯==α
则相距0.06m 的两点在1km 处对人眼的张角为:53
106101tan -⨯=⨯=y ω 此角度经望远镜放大后应大于或等于人眼极限分辨角,即望远镜的放大率至少为:
51060003.0tan 1tan 5
=⨯='=Γ-ω
3-10 一望远镜物镜焦距为1m ,相对孔径1:12,测得出瞳直径为4mm ,试求望远镜的视放大率和目镜的焦距。

解:由题中可知:12
1='f D ∴12112='=f D m ∴望远镜的视放大率为:83.20004
.0121
-=-='-=ΓD D 又∵''-=Γ2
1f f ∴目镜的焦距为:048.083
.20112=--=Γ'-='f f m 48=mm 3-11 欲看清10km 处相隔100mm 的两个物点,用开普勒型望远镜,试求:
(1)望远镜至少应选用多大倍率(正常倍率)
(2)当筒长为465mm 时,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为多少?
(3)保证人眼极限分辨角为1'时物镜口径1D 为多少?
解:(1)10km 处相隔100mm 的两个物点对系统的张角为:
rad 5310110
101.0tan -⨯=⨯='ω 则望远镜的放大率为: 301010003.0tan 1tan 5
=⨯=''=Γ-ω ∵选用开普勒型望远镜 ∴30-=Γ
(2)由题意:46521='+'f f 302
1-=''-f f 解得:4501='f mm 152='f mm
∴物镜的焦距为450mm ,目镜的焦距为15mm
(3)∵对于正常放大率有:3
.21D =Γ ∴mm D 69303.23.21=⨯=Γ=
3-12 拟制一架6倍望远镜,已有一焦距为150mm 的物镜,问组成开普勒型和伽利略型望远镜时,目镜的焦距应为多少?筒长各多少?
解:组成开普勒型望远镜时,''-=-=Γ2
16f f
∴目镜的焦距为:256
15012=--=Γ'-='f f mm 筒长为:1752515021=+='+'
=f f L mm 组成伽利略型望远镜时,''-==Γ2
16f f ∴目镜的焦距为:256
15012-=-=Γ'-='f f mm 筒长为:1252515021=-='+'=f f L mm
3-13拟制一个8倍的惠更斯目镜,若两片都用5163.1=n 的K9玻璃,且2:3:21='
'f f ,满足校正倍率色差,试求目镜两片各面的曲率半径和间隔。

解:满足校正倍率色差条件时,两透镜的间隔为:2
21'+'=f f d ∴目镜的总焦距为:'+'''='-'-''-='2
12121212f f f f f f d f f f ∵25.318
250250==Γ=
'f mm ∴25.3122121='+'''f f f f 由已知:2:3:21=''f f 解得:063.391='f mm 042.262='f
惠更斯目镜由两块平凸镜构成,则其凸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 168.20063.39)15163.1()1(11=⨯-='-=f n r mm
446.13042.26)15163.1()1(22=⨯-='
-=f n r mm
平面的曲率半径为∞,两透镜的间隔为: 553.322042.26063.39221=+='+'=f f d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