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合集下载

美育教育制度

美育教育制度

美育教育制度一、教育目标美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2. 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个性、情感和价值观。

二、课程设置为达成上述目标,学校应设置如下课程:1. 美术课程:包括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鉴赏能力;2. 音乐课程:涵盖声乐、器乐、舞蹈等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3. 戏剧课程:通过表演、编剧、导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影视课程:涉及电影、电视制作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影像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资源为保障美育教育的有效实施,学校应充分利用和开发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和教辅资料:选用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教材和教辅资料,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2. 师资力量:聘请有艺术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3. 设施设备:配备齐全的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如画室、音乐室、剧场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4. 社会资源: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如艺术家工作室、博物馆、艺术团体等,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体验。

四、师资培训为提高美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学校应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内容应包括:1. 教育教学理论:帮助教师深入理解美育教育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2. 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绘画、音乐、戏剧等专业技能,增强教学效果;3. 创新教学方法:引导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4. 德育与美育结合:帮助教师将德育与美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五、评价体系为保证美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具体包括:1. 学习成果评价:通过作品展示、表演汇报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步程度;2.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 教育目标达成度评价:定期对美育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4. 社会反馈评价:收集社会各界对学校美育教育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美育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教师工作规划——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计划

教师工作规划——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计划

教师工作规划——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计划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审美素养的培养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塑造他们未来人生观的基石。

因此,我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工作规划,以期通过一系列系统的课程和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审美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审美素养是指个体在审美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美的能力。

它涵盖了艺术、文学、音乐、自然等多个领域,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生活品质。

二、工作规划目标本工作规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使学生:1.掌握基本的审美知识和技能,能够自主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2.培养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3.形成积极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情感,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4.提升个人修养,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具体实施步骤1.课堂教学(1)整合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关审美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

(2)跨学科融合:将审美教育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如在历史课上讲述艺术史,在科学课上探索自然美等。

(3)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知中理解美、欣赏美。

1.课外活动(1)艺术社团建设:成立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社团,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技能。

(2)校园文化活动:定期举办艺术节、音乐会、画展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美、创造美。

(3)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让他们在实际中体验多元文化,拓宽审美视野。

1.家校合作(1)家长培训: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普及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素养。

音乐教研中落实美育教育(3篇)

音乐教研中落实美育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音乐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

在音乐教研中,如何落实美育教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本文将从音乐教研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美育教育。

二、音乐教研中落实美育教育的必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音乐教研中,教师通过教授音乐知识、欣赏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追求美。

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具有全面性、渗透性,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

在音乐教研中落实美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音乐教育具有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在音乐教研中,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音乐教研中落实美育教育的策略1. 注重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性(1)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其审美价值,如旋律优美、节奏感强的作品。

(2)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

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 创设审美教学环境(1)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教师可以布置教室,悬挂音乐相关的图片、海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利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音乐教学软件、音响设备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音乐体验。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1)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音乐。

(2)培养学生音乐创作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活动,如歌曲改编、器乐演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4. 开展音乐实践活动(1)组织音乐欣赏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欣赏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举办音乐比赛。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比赛,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3)开展音乐志愿服务。

审美塑造:青少年正确审美观培养

审美塑造:青少年正确审美观培养

审美塑造:青少年正确审美观培养在当今社会,审美观不仅关系到个人品味和文化素养,更与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紧密相连。

正确引导青少年培养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审美教育、审美表达、审美消费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塑造青少年的正确审美观。

1. 开展审美教育,引导青少年建立正向的审美观在信息传播迅速、多样化的今天,青少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到各种文学、艺术作品。

然而,这些作品中的美并非都是高雅和积极的,也存在一些低俗、扭曲的审美倾向。

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青少年建立正向的审美观,让他们能够辨别和欣赏真正的美。

首先,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推荐优秀的书籍、影视作品等,让青少年接触到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

其次,家长和教师还应该教育青少年学会批判性思考,不盲目追随流行文化。

在面对一些低俗、扭曲的审美现象时,青少年应该学会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2. 构建美的“根基和寓所”,在日常中感受美,认识美美育应该从娃娃抓起,让青少年从小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认识美。

家庭和学校可以创造一个充满美的环境,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美。

例如,家长可以在家中摆放一些艺术品,如绘画、雕塑等,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到美。

学校也可以在校园内布置一些艺术作品,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

此外,家长和教师还可以引导青少年观察生活中的美,如自然景观、建筑美学等。

通过观察和体验,青少年可以逐渐培养出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3. 广泛参与实践活动,表达自我,促进交流,提升美学素养青少年应该走出去,广泛参与到文艺、文娱、文体等相关的实践活动中。

通过实践活动,青少年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与他人交流和分享,从而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

例如,青少年可以参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学习艺术技巧,培养艺术兴趣。

同时,他们还可以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展览等活动,欣赏他人的作品,开阔自己的视野。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探究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探究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探究【摘要】在中职语文课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引导学生去感悟美;培养学生美感,引导学生追求美;以美吸引人,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深挖文本蕴涵的美,升华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审美情趣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这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审美教育,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激发创造美的热情。

蔡元培先生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

”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语文教学中的美,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结合多年的从教经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引导学生去感悟美首先,中职语文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一句话、一个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发现教师身上的美并去模仿,从而调动学生审美与学习情趣。

其次,中职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道德品质。

因为审美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分不开的,对于促进良好道德养成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在授课前用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叙述自己所见所闻并进行礼仪训练,如礼貌用语、站姿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礼仪中蕴涵的美。

最后,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的课程,语文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词语积累、写作、背诵、阅读、鉴赏等来感受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极大的乐趣中既获得理论文化知识,又得到艺术欣赏和审美愉悦。

二、培养学生美感,引导学生追求美中职语文教学蕴涵许多美的因素、美的形态、美的情趣,不同文学体裁展示不同艺术魅力。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摘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一直是美术教学中的难题,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注重感情熏陶、增强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逐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

关键词:审美观;感情熏陶;想象力美术课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重点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和欣赏与评价,只有准确地认识、鉴别生活中美的事物,才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情操。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呢?一、培养审美观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感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离开了具体生动的形象,美感也就不存在了。

美术作品是美感的具体反映,我们在读画的过程中,自己的理智与情感和画作产生共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因此,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步骤。

1.形象思维训练的基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在美术欣赏课教学时,教师应对画作进行详尽的解剖,让学生从立意、构图、色彩、神韵、心理等诸多方面感受画作的美,使学生不仅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有心入其境之喜。

应该提出的是,在鉴赏画作时,有些教师和学生往往满足于感知的初级阶段。

看一两遍,似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已经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些了,便就此止步,实际上,这种审美感受只是自发的、表面的、感性的。

这时候,美术教师则应用自己较为丰富的美学知识和审美感受去补充,去引导,唤起学生有关的经历和感受,使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完全进入作品所创造的美的境界中去,深化和丰富他们的审美感受力。

记得我在大学里学习时,对一幅画作,教授非让你看几天,让你给他说出个究竟方才罢休,想必用意也正是如此。

2.形象思维的中心环节: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从描绘的形象出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形象思维的中心环节。

提高对形象的感知力能认识美的事物,要想不断形成美感,还需进一步加深提高,进一步理解美、鉴赏美。

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作者:方晖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08期我们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等诸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美育是培养当代优秀人才所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之一,它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从语文教材中发现美、挖掘美,通过教学手段颂扬美,从而普及审美教育,达到美育的目的。

我认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感知整体,领会文章的结构美。

辽宁大学副教授王向峰同志,在《艺术的审美特征》一书中说:“各种美的对象,都是一种可以欣赏的完整的实体状态;这种状态由内到外,有它的构成关系。

”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所要感知的事物,它都表现为一种比较完美的完整整体,一篇文章的构成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如要领会一篇文章的结构美,就必须从感知文章的整体入手。

例如,小学语文第七册《繁星》一课中,文章中用三段话写出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星天的不同景象和感受,虽然是一次一次地写出来的,但文章形散而神聚。

在文章的结构上既用中心句“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来统领全文。

接着分别用表示时态的词“从前”、“三年前”、“如今”把三段话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而文章的每一节,又都是写时间、地点、景象、感受等要素,各自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

上两节是作者由眼前沉入两次看星天的回忆,再用“热爱星天”这条文章的主线串在一起,这样,就恰似一条线上的三颗明亮的珍珠,闪烁在文章中。

对于这类文章,要想领会文章的结构美,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要让学生感知整体,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带出全文的思路,理解整篇文章的各部分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而使学生去领会文章的结构美。

二、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的情感美朱光潜先生曾说:“在聚精会神的关照中有时事物的情趣随我的情趣而定,例如自己在喜欢时,大地山河都随着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随着黯淡愁苦。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学生的审美观是指其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它是一种培养和熏陶的结果,同时也是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还能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一、提供艺术课程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课程,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

这些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还能让他们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从而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在艺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名家的作品,并通过分析、对比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提供优质的艺术作品学校图书馆、音像室等场所应该积极收集和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音乐、电影等。

学生可以在这些场所欣赏到来自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作品,从而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之美。

三、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提供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

例如,可以组织绘画比赛、音乐比赛、舞蹈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

通过亲身参与艺术创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艺术的过程和精髓,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四、培养学生的美感品味学校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开展合作等方式培养他们的美感品味。

例如,可以选择一幅艺术作品,让学生就其色彩、构图、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从中培养他们的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艺术团队、美术社团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学校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让艺术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例如,可以定期组织校园文艺表演、艺术沙龙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并吸引他们参与其中。

此外,学校还可以在校园中设置艺术展示墙、艺术角落等,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激发其他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美学生应该不仅关注个人审美,还要关注社会美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养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养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养的教学策略艺术教育在学生的整体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养。

一、培养艺术兴趣与欣赏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例如,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艺术作品,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与讨论,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

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艺术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采用分析、解读艺术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的内涵与艺术形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绘画、音乐等艺术创作活动,通过亲身实践来提升学生的艺术见解和品味。

二、开展多元化的艺术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师应该开展多元化的艺术教学活动。

除了传统的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教师还可以引入戏剧、舞蹈、手工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艺术。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科内容,设计跨学科的艺术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培养艺术素养。

三、注重实践与创造艺术的本质在于实践和创造。

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时,应该注重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与体验艺术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提供自由的艺术表达空间,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培养跨文化的艺术素养在当今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中,跨文化的艺术素养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艺术素养,教师应该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尊重、欣赏和接受不同的艺术观点和表达方式。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育学校美育的作用,在于通过美的形象给学生以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陶冶美的情趣”。

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个人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一、培养发现美的能力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极普通的生活场景,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平凡中的美。

以课文《小站》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用简要的文字勾画《小站》的整体画面,月台正面——红榜,小黑板;出站口——卫生宣传画;月台中间——喷水池,假山,小树,小宝塔;月台两头——杏树,蜜蜂。

在学生勾画出一幅月台的图画、正要进行审美评价的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启发,这小站的地理位置如何?学生会发现小站地处“北方山区”,四周“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

小站的形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一联系,学生就会发现小站的美,并明白这种美来自本站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来自他们热情为旅客服务的心灵。

课文中“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就是对这美的心灵的赞颂。

至此,学生会欣然领悟,课文以小见大,揭示了生活中的美。

学生在感受课文蕴含美的因素的同时,也懂得了“美是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语),从而更主动地去观察生活。

二、培养想象美的能力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

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挖掘教材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挖掘教材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成就 了伟人 , 是苦难成就 了灿烂的中华文 明。 司马迁 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受 到他 的生命和心灵之美。 《 感
天动地窦娥冤 》颂扬 了集 中国妇女传统美德于一身 的窦娥为了婆婆而被迫认罪 的悲壮行为 ,她的忍辱 负重 , 她 的深明大义 , 使我们通过窦娥这个 典型形象
加 强对学生 的审美 教育有很 强 的现 实意义 , 审 美 教育就 是要 培养学 生具 有正 确 的审美 观和 鉴赏 美, 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因此 , 教师应该把美育渗透

的分析 , 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窦娥 , 认 识窦娥人格中 最“ 美” 的一 面。 这些都是语文教材 中以表现人的思想 和行 为美 为内容 的文章 , 这样 的文章还有很多 , 我们把这些文 章“ 美” 的东西挖掘 出来 , 引导学生去 品味它。 语 文教 师要善于 营造 良好的授课气 氛 ,让 审美对象与学生 的情感 产生共鸣 , 使学生释放 审美 心情 , 净化心灵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蒂尔德的善 良、 守信的美好 一面。 我们不能 因看到她
虚荣的一 面而完全否定她 。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审 美是 有差 异的 , 要允许 学生有不 同的审美感受 。 注重 个性培养 , 引导学生反复 引诵 , 认 真体会 和揣 摩 , 求 同存异 , 形成积极 健康 的审美观 。 比如面对 同样波光 浩渺 的洞庭湖 , “ 风和 日丽 , 春和景 明” 则喜气 洋洋 , “ 阴风怒号 , 浊浪排空 ” 之时 , 则“ 忧谗 畏讥 , 满 目萧 然, 感极 而 悲者 矣 ” , 显然“ 物 暗则 己悲 , 景 明则 己 喜” , 美好 的 自然景 物给人以赏心悦 目的美感 , 穷 山 恶水给人 的则是悲凉凄怆 的感受 。 总之 , 在语文教学过程 中, 我们要善 于挖掘教材 中的“ 美” , 对 学生进 行审美 教育 , 培养 学生 的审美 观, 提高学生 的审美能力 , 让学生热爱美 , 追求 美 , 成 为人格美 , 心灵美 , 行 为美 的人 , 这是语文教 学的一 项基本任务和社会对语文教学 的根本要求 。语文教 师要利用好语文 教材 中得天独厚 的有利条件 ,通过 形象熏陶 , 启迪和感染学生 , 在潜移默化 中塑造学生 的灵魂 , 使学生形成健 全的人格 。

学校美育教育学心得体会(3篇)

学校美育教育学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将其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美育教育学的学习,对美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学校美育教育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二、美育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的重要途径。

通过美育教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提高审美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运用审美观念去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 陶冶学生的情操美育教育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艺术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3.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美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提高创新意识。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育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美育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同时,美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团队合作精神等,为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学校美育教育现状及问题1. 美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我国,部分学校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将美育教育视为副科,导致美育教育地位不高,师资力量薄弱。

2. 美育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学校的美育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3. 美育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学校美育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依靠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学校美育教育改革建议1. 提高美育教育重视程度学校应将美育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加大对美育教育的投入,提高美育教育地位。

2. 完善美育教育课程设置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设置多样化的美育教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审美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形成美育观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社会实践等方便进行审美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

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

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

”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

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

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审美教育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其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审美教育作为人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

审美的心得体会教师

审美的心得体会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审美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道德品质。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审美教育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审美教育要贴近生活。

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无处不在,如大自然的山水风光、艺术的瑰宝、音乐的魅力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例如,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诗词中的美景,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在美术课上,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起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其次,审美教育要注重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不同,因此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擅长绘画的学生,可以多给他们提供绘画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参加合唱、乐队等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审美教育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再次,审美教育要注重实践与体验。

审美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音乐会等场所,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作品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文艺比赛、社团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审美教育内化为自己的素养,使其成为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此外,审美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例如,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心态。

最后,审美教育要注重与德育的融合。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增强美育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增强美育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能力
■ 彭艳芬
语 文 教 学 不 仅 要 向学 生 传 授 语 言 、 学 方 面 的 文 知识 , 肩 负着 审 美 教 育 这 一 重要 任 务 。因 此 , 文 还 语 教师应该增强审美教育意识 , 自觉 地将审 美教育渗 透到语 文教学之 中。具体说来 , 审美教育 的 目标 为: 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 , 正确 的审美观点 和一定 的审 美 能力 , 高 他 们 的 艺 术 欣 赏 水 平 , 冶 他 们 的性 提 陶 灵, 净化他 们的感 情 , 激发 他们 创造 美 的才能 。那 么 , 语 文 教学 中 如 何 进 行 审 美 教 育 呢 ? 根 据 我 的 在 教 学 实践 经 验 , 我觉 得 可 以从 以下 几方 面进 行 : 引 导 学 生领 会 作 品 的 艺 术境 界 , 作者 的 感 用 情 去 感 动学 生 王 国维 在 《 问词 话 》 说 :词 以 境 界 为 最 上 , 人 中 “ 有境界则 自成风格 , 自有名旬 。 又说 :境 界非独谓 ” “ 景物也 。喜怒哀乐 , 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 故能写真景 物 , 感 情 者 , 之 有 境 界 。 否则 谓 之 无 境 界 。 作 家 真 谓 ” 在他们 的作 品中, 或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或表达 对腐朽 罪恶事物 的怒 不可遏 。我们 讲析作 品 , 必 就 须 通 过 对语 言的 分 析 , 身处 地 , 作 者 描 写 的 “ 设 把 真 景 物 ” “ 感情 ” 现 出 来 , 他们 产 生 身 临 其 境 之 、真 再 让 感 , 作 品 中 的 深刻 的思 想 、 尚 的情 怀 和 生 动 的 画 用 高 面 高度 和谐 统 一 的艺 术 境 界 , 感 染学 生 , 动 其 心 去 拨 灵的琴 弦, 唤起其 丰富的联想 , 引起 共鸣 , 使他们 动 心动情 , 从而接受作者所体现的审美 的感情 , 渐形 逐 成 自己的美丑 、 邪正 、 是非 、 善恶的观念。 如朱 自清的素负盛名 的《 塘月色》 状写 月夜 荷 , 荷塘的静谧美 , 堪称 极致 。作者 以独特 的审美 艺术 构 思 , “ 塘 ” “ 月 ” 为 一 体 , “ 境 与 景 物 把 荷 与 朗 融 把 心 化 为一 炉 ” 步人 荷 塘 前 的一 段 内 心 独 自 是 作 者 在 。 大革命 失败之后 , 身处污浊之 中, 精神处于重压之下 而 又 感 到济 世 无 方 的 愤 世 嫉 俗 的 至情 之 辞 。他 企 求 与1世 界决裂 , 日 希冀 能与 “ 出淤泥而 不染” 的绿荷 为 伍 , 与 满 月 共 居 。 含 蓄 而 凝 练 地 表 露 了 淡 淡 的 喜 能 悦和淡淡 的哀愁 , 反映作者不 满现实而 又想超脱 现 实 的心 态 , 时也 表 露 出 自 己高 洁 无瑕 的 内心 世 界 , 同

加强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计划

加强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计划

加强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计划《篇一》加强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计划,是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结果。

在这个计划中,详细阐述工作内容,工作规划,工作的设想,工作计划,工作要点,工作方案,工作安排,并对整个工作进行总结,突出重点,强调有关事项。

一、工作内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我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学生审美素养现状调查,了解学生审美素养的总体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工作依据。

2.制定学生审美素养培养方案,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教育政策、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培养方案。

3.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审美活动,如艺术欣赏、创作实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4.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讲座、讨论等形式,传授审美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5.建立学生审美素养评价体系,定期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评估,了解培养效果,及时调整培养方案。

6.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审美教育能力,确保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工作规划为了确保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工作能够有序进行,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规划:1.在第一学期,进行学生审美素养现状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

2.在第二学期,制定培养方案,并组织学生参与审美活动。

3.在第三学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建立评价体系。

4.在第四学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审美教育能力。

三、工作的设想在实施这个计划的过程中,我希望能够达到以下设想:1.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明显提高,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2.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审美活动,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审美教育能力,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

四、工作计划为了实现上述设想,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1.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学生审美素养现状调查,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2.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审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

美育实践工作总结

美育实践工作总结

一、前言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激发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

本人在过去的一年中,积极参与并推动美育实践工作,现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二、工作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育的需求日益增长。

美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美育工作的决策部署,我校积极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美的熏陶中成长。

三、工作内容1. 课程设置与教学(1)开设美育课程:我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设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美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组织教师培训、邀请专家讲座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美育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3)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校园文化建设(1)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以“美化校园、美化心灵”为主题,开展校园美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文化艺术活动,传播美育理念,服务社会。

3. 课外活动与社团建设(1)丰富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美育课外活动,如绘画比赛、摄影比赛、舞蹈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2)加强社团建设:成立美术、音乐、舞蹈等兴趣社团,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3)开展社团活动:定期举办社团活动,如演出、展览等,展示学生艺术才华,提升社团影响力。

4. 家校合作(1)加强家校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美育工作,争取家长对美育工作的支持。

(2)开展亲子活动:组织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美育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感受美育的魅力。

四、工作成效1.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得到显著提升,积极参加各类美育活动,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天赋。

如何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如何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如何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何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美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美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美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身修养及审美观点;美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国热情;美育可以使学生对世界文化的了解;美育可以使学生关爱人类艺术;美育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的同时,要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标准,让学生知道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正确、什么是谬误、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培养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能力,有较强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跟随时代潮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有正确的辨别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素质,又适应时代发展与要求的标准,使其自身的聪明才智得到良好的发展与发挥,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及审美能力,要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注意学生的思维与敏感程度,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层次的不间断的养成教育,使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得到自身的提高,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是非能力,培养他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美术教学中,我在驾驭教材的同时,不断更新知识、挖掘知识,通过积累沉淀,使丰富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对学生的教育之中,使学生的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审美意识不断提高,思维方式得到了充分的调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能力、创造能力。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尽力让学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去领悟美,去享受美,使学生在美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

在美术教育中,审美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重大要素。

学生真正读懂领会了审美知识,和学习中才能增添无穷的智慧,无尽的乐趣,才能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

如何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2]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

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

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当前的教学中,课程思政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教师都要从更高的层面去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已成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积极向上的态度。

因此,本文以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小学美术教育中。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1.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把注重学生的绘画技巧,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想。

同时,还有许多学校以工整、漂亮为目的,雕虫小技,让学生“画至工整,没付于情感之感性发挥”(张胜书,2015年),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刻板的美术产生。

美术教学和学习实践本来就是关于思想和生活的,如果抛弃了情感和思想的教育,所得到的只是琐碎而无耐心的技巧。

2.课程思政融入的现状到目前为止,一些小学的美术教学日渐的注重小学实际教育过程中思政教育的潜在价值。

美术教学要注重思想政治与美术的结合,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更好地人文关怀,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

美术教育要通过思政教育,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美术与生活的交织,让学生在美术作品中有感而发,从而引发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要一味地强调出色的录入和图片。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1.加强教学设计在谋取学科内涵和人文内涵发展的同时,教师应当加强教学设计。

在设计教学时,要注重人文关怀,并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有益的素材,有助于深入学习思想教育。

此外,教师还应该创新,让学生拥有不同的体验,使他们在复杂的艺术过程中感受到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从而引发学生在思想、心灵和行为方面的全面发展。

2.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绘画技巧,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和品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形成美育观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社会
实践等方便进行审美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
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
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

他曾说过,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
之士所认识。

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

”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
步得到、逐步增强。

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
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

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
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审美教育对
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
其重要的意义。

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其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
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审美教育作为人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

从人类
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
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

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
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

第二,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
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讲文明懂礼貌”的德育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
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裸体扑克、淫秽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淫秽品的毒害而走上了犯
罪道路。

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
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
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裸体扑克和淫秽画刊宣扬的
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性欲、
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

学生通过接受正确的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
自觉抵制淫秽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

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淫秽品的
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
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除此之外,通过审美教育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

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
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第三,美育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

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要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
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

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

在其他方面,如商品包装业、广告业、日用工业、室内装饰等,都与美术有密切的联系,都需要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美育知识、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广大青年学生今后将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他们在课堂中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对今后工作将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帮助。

总之,美术教育是一门基础课,融汇在整个教学的方方面面。

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对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会受益终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