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测试题期末测试B卷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 0-8、9岁 B.0-3岁
C.0-6岁 D.O-13、14岁
2.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 )。
A.抓握反射 B.吮吸反射
C.转向反射 D.张嘴
3. 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4.提出“社会文化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高尔顿
B.华生
C.维果斯基
D.斯金纳
5.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 )
A.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
B.尾首规律
C.远近规律
D.大小规律
6.儿童方位知觉中掌握的顺序是()。
A.上下、左右、前后
B.左右、前后、上下
C.前后、上下、左右
D.上下、前后、左右
7.2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他的( )
A.大小知觉发展不足
B.形状知觉发展不够
C.距离知觉发展不足
D.想像力不够丰富
8.经典的“视觉悬崖”测验测查的是( )
A.时间知觉 B.形状知觉 C.大小知觉 D.距离知觉
9.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
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10.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二、判断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观察力的最可贵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或因果关系。()
2.短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3.机械识记即所谓的“死记硬背”,是指对材料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靠事物的外部联系、先后顺序,采用机械重复的办法进行的识记。如对人名、地名、电话号码、元素符号等,大
多采用机械识记。()
4.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保持量不会发生变化,产生遗忘,但记忆内容会发生变化,这是记忆保持在质上的变化。()
5.人们的记忆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和记忆的备用性四个方面的品质上。()
6.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游戏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学前儿童的记忆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家长和教师可以把知识融于游戏之中,使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记忆。()
7.感知觉是人的心理过程中认识活动的初级阶段,也是低级阶段。它们是人脑对事物属性(个别或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
8.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的不同,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9.思维的逻辑性指在思考问题时能遵循逻辑规律,推理符合逻辑,论证充分,有理有据。它的反面是思想混乱,观点模糊,结论不合理。()
10.思维形式是指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概念、分析和推理。()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个性心理
2.有意注意
3.意义识记
4.组织策略
5.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四、简答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2.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防止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方法有哪些?
4.记忆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五、论述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学前儿童心理评价的方法。
3.试述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策略,举例说明。
期中测试题答案
六、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答案】C。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答案】A。解析:抓握反射是条件反射。
【答案】C。这句话体现发展的不均衡性。
【答案】C。解析:维果斯基提出“社会文化理论”。
【答案】D。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大小规律、近远规律、头尾规律、从整体到局部规律,故选D。
6【答案】D。解析:儿童对方位知觉的掌握是有顺序的,最先掌握的是上下,而后是前后,最后是左右。
7【答案】C。解析:2岁幼儿的距离知觉发展不足,还不能判断自己和楼上的妈妈的距离。8【答案】D。解析:经典的“视觉悬崖”测验测查的是深度知觉。
9【答案】B。解析:观察的目的性表现为个体在观察前能否清楚地意识到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在观察过程中能否排除干扰、有始有终地完成观察任务。
10【答案】B。解析:教师在针对图片进行提问时,应具体明确,明确目的与任务,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这个提问非常具体,引导幼儿观察小松鼠的具体动作。
七、判断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八、名词解释(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指个体由于遗传特性和所处生活环境的不同,心理发展形成稳定且与他人有差异的精神面貌或心理活动。它包括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方面的内涵。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又称为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相较于无意注意,有意注意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且受主观意识的控制。
3.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是指在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这种识记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密切联系,又往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4.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指主体在识记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意义,将记忆材料组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体或改组成其他形式,以便于记忆的方法。幼儿一般采用以下组织策略:归类加工、意义编码、词形结合。
5.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每个概念都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内涵即含义,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属于这一概念的一切具体事物,即适用范围。
九、简答题(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