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第二课时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说课稿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七律长征》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对我的这节课实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进毛泽东”专题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是毛泽东在1935年10 月长征即将胜利之时,回想起红军所走过的千山万水,所经历的艰难坎坷,心潮澎湃激动时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七言律诗总共56个字却道尽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第三学段(5-6年级)诗歌学习的要求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并且背诵优秀诗文。”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水平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
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创设情境,引领
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在读中理解,在
读中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
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立为抓住重点诗句品读感悟,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讲过,让孩子们“读、读、反复的读”。的确,读是阅读教学中理解与感悟的重要手段,对于诗歌教学朗读更为重要,唯有多读才能理解。
2、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对关键词以及重点句子的反复朗读、品析、感悟,达到协助学生体会诗歌思想感情的目的。
3、情境创设法。这首诗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比较远,学生要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采用资料介绍、讲长征小故事以及长征片段视频观看等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说学法
在本文的学习中,我力求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在反复朗读中进入文中情境,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使学生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这个道理。这样不但让学生知道了“读”是学懂本文的关键,也是学习一切文章的主要方法。另外,每一个语言都表述着一种思维,表达着一种情感,所以对于语言的理解,就是对思维的训练,对语言的使用则是对情感的最好传递,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我先让学生们回忆在第一课时中学习的关于七言律诗的知识点,然后顺势导入第二课时的学习。古人说:“温故而知新”这样的导入既复习了旧知又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可谓一举两得。(二)阅读资料,了解背景。
在这个环节中我出示了关于长征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自由阅读,在资料中有很多关于长征的数字,我把这些数字醒目地标识出来,让学生在阅读时思考“从这些数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问题,这个
环节学生对诗歌的背景有了基本的了解为随后的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做好了铺垫,同时,学生掌握了学习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了解背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方法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