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超频加电压的原理

合集下载

内存超频有什么用方法教程

内存超频有什么用方法教程

内存超频有什么用方法教程CPU超频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内存超频应该没什么用户尝试过吧,那么内存超频有什么用呢?超频会危害电脑吗?具体怎么操作下面一起看看!内存超频有什么用内存超频实际的意义并不会很大,提升效果不会太高,主要还是看平台的整体性能,而且内存超频对内存是有损害的。

关于内存超频分两种,一种是在主板BIOS支持的情况调节内存的主频和电压来达到超频的效果,另外一种就是主板和内存本身不能支持高频率,需要通过修改内存的SPD信息,强行另低频工作在高频来实现。

不建议此方法,此方法仅适用于研究之用,实际应用可能非常不稳定。

方法步骤第一步:推荐参数设置在电脑刚开机时按DEL键进入BIOS,可以看到CMOS的主菜单,超频选项都在“Power User Overclock Settings”选项中(左边第二项) 按enter键进入“Power User Overclock Settings”选项,进行参数设置。

这里可以看到这块主板关于超频的所有选项,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不难,我们平常超频只要调以下几个参数就可以。

1、 CPU Clock Ratio (CPU倍频调节选项)2、 Host/PCI Clock at Next Boot (CPU 外频调节选项)3、 DRAM Clock at Next Boot (内存分频选项)注:内存分频很重要,关系到超频后的内存频率,其中1代表CPU的外频,X(比号后面的数字)代表内存频率与外频的比值。

比如CPU在300外频下,内存分频为1:1.25时的内存频率为:300×1.25×2=750(MHz)4、 DRAM Timming Settings(内存参数调节选项)5、 CPU Vcore Select (CPU电压调节选项)CPU Vcore 7-Shift(CPU 步进增压选项)——初学者建议用这一种,安全一些6、 VDIMM Select (内存电压调节选项)了解了上面的超频参数以后,如果是超频新手,我推荐做如下设置1、 DRAM Clock at Next Boot为1:1.25;2、 CPU Vcore 7-Shift 为+100mV;3、 VDIMM Select 为 2.15V接着选择“DRAM Timming Settings”选项进入内存参数菜单,这里是调节内存时序的地方,不同内存条的时序都不一样,大家量力而行就是,别调得太猛呵!第二步:超频设置前面的这些参数设置都只是超频的前戏而已,现在开始才是真正的超频,即不断的增加CPU的外频“Host/PCI Clock at Next Boot”,每次加10,一点一点往上加。

教你学超频(理论知识)(一)

教你学超频(理论知识)(一)

教你学超频(理论知识) 1.超频的基本知识 超频是⼀个⼴义的概念,它是指任何提⾼计算机某⼀部件⼯作频率⽽使之⼯作在⾮标准频率下的⾏为及相关⾏动都应该称之为超频,其中包括CpU超频、主板超频、内存超频、显⽰卡超频和硬盘超频等等很多部分,⽽就⼤多数⼈的理解,他们的理解仅仅是提⾼CpU的⼯作频率⽽已,这可以算是狭义意义上的超频概念。

英⽂中,超频是‘OverClock’,也被简写成OC,超频者就是‘OverClocker’,它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超越标准的时钟频率,因此国外的朋友们也认为让硬件产品以超越标准的频率⼯作便是超频了。

⽽⾄于超频的起源⽬前已⽆法考证,谁是始作俑者更是⽆⼈知晓,其起源⼤概是从⽣活在386时代的前⼈开始尝试,⾄今超频的发展还是依然有迹可寻。

有⼈说超频是在钻CpU制造商设计和制造中的空⼦,也有⼈说这是为了榨⼲CpU的性能潜⼒,要解释这两种说法,这需要从CpU的制造⽅⾯开始说起。

CpU是⼀种⾼科技的结晶,代表⼈类的最新科技实⼒,所以它的制造同样也需要最先进的技术来完成。

正是由于CpU总是位于科技潮⽔的最前沿,所以即使以Intel的实⼒,依然⽆法做到对CpU⽣产过程的完全监控和掌握,就是说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夹杂在CpU制造其中。

这就造成了⼀个⽐较严重的问题——⽆法完全确定⼀款CpU最合理的⼯作频率。

简单的来说就是某⽣产线上制造出的CpU只能保证最终产品在⼀定频率范围之内运⾏,⽽不可能“恰好”定在某个需要的频率上。

⾄于偏差情况有多严重,则要视具体⽣产⼯艺⽔平和制造CpU的晶圆⽚品质⽽定。

因此⽣产线下来的CpU每⼀颗都要经过细致的测试以后,才能最终标定它的频率,这个标定出来的频率就是我们在CpU壳上看到的频率了,这个频率的⾼低完全由CpU⽣产商来定。

⼀般来说,CpU制造商都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预留的⼀点频率余地,例如实际能达到2GHz的p4CpU可能只标称成1.8GHz来销售,因此这⼀点CpU频率的保留空间便成了部分硬件发烧友们最初的超频的灵感来源,他们的⽬的就是为了把这失去的性能⾃⼰给讨回来,这便发展到了CpU的超频。

内存条频率太低怎么办

内存条频率太低怎么办

内存条频率太低怎么办内存条频率太低的解决方法:1.内存同步超频对于内存超频而言,根据不同主板,可以采用不同的超频方案,同时内存超频又与cpu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内存超频的实现方法有两种:一是内存同步,即调整cpu外频并使内存与之同频工作;二是内存异步,即内存工作频率高出cpu外频。

2.内存异步超频在内存同步工作模式下,内存的运行速度与cpu外频相同。

而内存异步则是指两者的工作频率可存在一定差异。

该技术可令内存工作在高出或低于系统总线速度33mhz或3:4、4:5(内存:外频)的频率上,这样可以缓解超频时经常受限于内存的“瓶颈”。

3.增加电压帮助超频内存频率提升了,所以内存功耗也随之增加,但在默认情况下,主板bios中内存电压参数是被设置为内存标准频率的数值,通常来说,为了确保内存超频的稳定性,我们需要增加内存电压,很多主板bios设置中都提供了内存电压调节功能,同时内存电压调节级别一般以0.05v或0.1v为档次逐渐调节,内存电压参数调节越细微,对超频越有帮助。

cpu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内存超频的实现方法有两种:一是内存同步,即调整cpu外频并使内存与之同频工作;二是内存异步,即内存工作频率高出cpu外频。

选择第二项高级频率设置这个设置不仅能调节内存频率,还可以对处理器进行调节。

不过内存超频本来就是和cpu有着很大关系的。

首先将内存频率设置打开成手动然后从下图看出,分频器一共可以分为6-18共七个档,对应的内存频率为ddr3-800到ddr3-2400,具体算法就是上图cpu外频为133,通过内存分频后,将两者相乘就是最后的频率。

分别调至10显示内存频率为ddr33-1333频率调至12显示内存频率为ddr3-1600当然,笔者的主板是通过这种方式计算的,而且分频档位比较多,而一般主板则没有太多的选择,所以还需要对cpu的外频进行超频,这样可以提升内存的频率,不过不建议菜鸟这么做,因为一般主板支持ddr3-1600还是不成问题的。

CPU超频

CPU超频

赛扬1.0G,想超频,可主板不支持将100外频的CPU上到133,所以查了好多资料,下面的是一个好方法,自Intel网站下载Tualati n PIII和Celeron资料发现:决定CPU外频的管脚为BSEL0、BSEL1,如图二所示,Tualatin Celeron的BSEL1为0而BSEL0为1,则C PU外频为100MHz;Tualatin PIII的BSEL1为1而BSEL0也为1,则CPU外频为133MHz,对比发现两者的区别在的输出上。

由于BSE L1是漏极开路输出(BSEL0以及设定CPU核心电压的VID25mv、VID0、VID1、VID2、VID3与此相同),外部有1KΩ上拉电阻,当内部晶体管导通则输出为0,反之则为1。

如果将Tualatin Celeron的BSEL1输出信号屏蔽(注意:不能将之直接与高电平相接,否则将烧毁内部输出晶体管!),则靠上拉电阻的作用模拟BSEL1输出为1,方法是剪下一段约3mm长的超五类网线信号线绝缘层将之套于CPU 的BSEL1管脚上(尺寸恰好吻合),BSEL1管脚位置如图二所示,然后再将CPU轻轻插入主板的相应插座即可。

好了,现在开机看看发生了什么:主板已将100MHz外频的1GHz Tualatin Celeron认成了133MHz外频的1.33GHz Tualatin Celeron 了;进入BIOS的CMOS设定程序,在Frequency Control的CPU Host/PCI Clock参数设定中已激活Default、133/33MHz、137/34MHz、140/35MHz、145/36MHz、150/38MHz六种参数供选择,选定150/38MHz保存退出。

再引导进入后,已实现将Tualatin Celeron 1GHz超频到1.5GHz的目标。

请参见下图(赛扬1.0狂超1500)配置:图拉丁赛扬1.0(100X10)精英P6IBAT主板杂牌256SDRAM希捷40G硬盘杂牌GF2 MX400显卡图拉丁核心的CPU本来是INTEL发展史上一款经典的CPU,但是由于上市时间和奔腾4冲突,INTEL为了给奔腾4让出市场,无奈之下只好忍痛割爱,放弃了图拉丁。

超频内存条的原理

超频内存条的原理

超频内存条的原理
超频内存条的原理是通过增加内存条的工作频率来提高内存的数据传输速度。

在计算机中,内存条通常以特定的工作频率运行,称为速度等级(如DDR4-2666)。

而超频内存条通过提高工作频率,可以达到更高的传输速度。

超频内存条的原理主要有两点:
1. 电压提高:为了支持更高的工作频率,超频内存需要提供更高的电压。

通过增加电压,可以改变内存芯片的特性,使其能够以更高的频率进行数据传输。

然而,过高的电压可能会导致内存芯片过热,甚至损坏,因此需要谨慎调整电压。

2. 时序设置:内存的数据传输需要遵循一定的时序规则。

超频内存条通过调整内存条的时序设置来适应更高的工作频率。

时序设置包括传输延迟、预充电时间、射频周期等参数的调整。

合理的时序设置可以提高内存的稳定性和传输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超频内存条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或出现故障,因为超频操作会增加内存芯片的负荷,导致温度升高和能耗增加。

此外,超频操作还需要主板和处理器的支持,否则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在使用超频内存条时,需要谨慎操作,并确保系统具备足够的散热能力和电源供应能力。

内存超频技术解析让你的电脑飞起来

内存超频技术解析让你的电脑飞起来

内存超频技术解析让你的电脑飞起来现如今,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在提升计算机性能的过程中,超频技术成为了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

尤其是内存超频技术,它可以迅速提升电脑的运行速度和响应能力,让你的电脑轻松飞起来。

本文将对内存超频技术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

一、什么是内存超频技术内存超频技术是指通过提高内存频率,使其运行速度超过出厂设置的标准频率。

通常情况下,内存的频率是由制造商设定的,保证内存在正常工作范围内的稳定性。

然而,有些计算机爱好者和游戏玩家希望进一步提升电脑的性能,因此他们运用超频技术让内存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下,以获得更好的计算性能和游戏体验。

二、内存超频技术的原理内存超频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内存的频率和时序参数,来提升内存的工作速度。

在超频过程中,需要在主板的BIOS里进行一系列设置,包括频率、时序、电压等参数的调整。

通过正确的设置,可以使内存以更高的频率工作,从而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三、内存超频技术的优势1. 提升计算机性能:通过超频技术,内存的运行速度得到提升,能够更快地读取和写入数据,从而提高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和响应能力。

2. 提高游戏体验:在现如今的游戏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

通过内存超频技术,游戏玩家可以获得更高的帧率和更短的加载时间,进而提升游戏体验。

3. 增强系统稳定性:虽然超频技术会增加内存的运行压力,但现代内存模块都具备一定的超频潜力和耐受能力。

在正确设置的情况下,超频并不会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太大影响。

四、内存超频技术的注意事项1. 主板兼容性:在进行内存超频之前,需要了解主板对超频技术的支持度。

有些主板并不支持超频或者具有限制,因此在选择主板时要选择适合超频的型号。

2. 温度管理:内存超频会产生更高的热量,因此要确保计算机内部的散热系统良好运作。

可以添加额外的风扇或散热器来降低温度,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3. 电压设置:在超频过程中,调整内存的电压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内存超频如何安全地超频电脑内存

什么是内存超频如何安全地超频电脑内存

什么是内存超频如何安全地超频电脑内存内存超频是一种用来提高电脑内存频率的技术,可以增加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然而,超频操作也有一定风险,如果不正确进行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内存超频以及如何安全地超频电脑内存。

一、什么是内存超频?内存超频是指通过调整内存模块的工作频率,以获得比默认频率更高的速度运行内存的过程。

内存超频的原理是增加内存模块的工作频率,提高每秒内存操作的次数,从而加快数据存取速度,提高系统性能。

在超频状态下,内存模块的工作电压和温度也会相应增加。

内存超频通常是通过计算机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进行设置,通过增加内存的倍频或频率来实现。

二、内存超频的好处1. 提高计算机性能:通过超频可以使内存运行速度更快,进而提高软件的运行效率,缩短程序的加载时间,提升系统整体性能。

2. 适应新系统需求:随着软件和游戏的不断升级,对计算机的内存需求也越来越高,超频可以使老旧的电脑在不更换内存的情况下适应新系统的需求。

三、如何安全地超频电脑内存1. 确认内存的超频潜力:不是所有内存条都适合超频,首先需要确认内存条的超频潜力。

可以通过查找内存厂商官方网站上的超频信息或咨询专业人士来获取相关建议。

2. 更新主板BIOS:在进行内存超频之前,确保主板的BIOS已经更新到最新版本,以确保支持较高的内存频率和提供更稳定的超频环境。

3. 逐步提高频率和电压:在超频过程中,建议逐步提高内存的工作频率和电压,进行稳定性测试,以确保系统不会出现崩溃或数据丢失。

注意要小心操作,避免超出内存条的规格范围,以免损坏硬件。

4. 运行稳定性测试:在每次提高频率和电压之后,进行稳定性测试,例如使用压力测试软件来测试电脑的稳定性和温度。

如果系统出现崩溃或错误,适当降低频率或电压,直到系统稳定。

5. 注意散热和电源供应:超频会增加内存和其他硬件的工作负载,因此要确保散热系统良好运作,保持内存和其他硬件的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什么是超频

什么是超频

CPU : 什么是超频,怎么给CPU超频?电脑的超频就是通过人为的方式将CPU、显卡等硬件的工作频率提高,让它们在高于其额定的频率状态下稳定工作。

以Intel P4C 2.4GHz的CPU为例,它的额定工作频率是2.4GHz,如果将工作频率提高到2.6GHz,系统仍然可以稳定运行,那这次超频就成功了。

CPU超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CPU的工作频率,也就是CPU的主频。

而CPU的主频又是外频和倍频的乘积。

例如一块CPU的外频为100MHz,倍频为8.5,可以计算得到它的主频=外频×倍频=100MHz×8.5 = 850MHz。

提升CPU的主频可以通过改变CPU的倍频或者外频来实现。

但如果使用的是Intel CPU,你尽可以忽略倍频,因为IntelCPU使用了特殊的制造工艺来阻止修改倍频。

AMD的CPU可以修改倍频,但修改倍频对CPU 性能的提升不如外频好。

而外频的速度通常与前端总线、内存的速度紧密关联。

因此当你提升了CPU外频之后,CPU、系统和内存的性能也同时提升了。

CPU超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硬件设置,一个是软件设置。

其中硬件设置比较常用,它又分为跳线设置和BIOS设置两种。

1.跳线设置超频早期的主板多数采用了跳线或DIP开关设定的方式来进行超频。

在这些跳线和DIP开关的附近,主板上往往印有一些表格,记载的就是跳线和DIP开关组合定义的功能。

在关机状态下,你就可以按照表格中的频率进行设定。

重新开机后,如果电脑正常启动并可稳定运行就说明我们的超频成功了。

比如一款配合赛扬1.7GHz使用的Intel 845D芯片组主板,它就采用了跳线超频的方式。

在电感线圈的下面,我们可以看到跳线的说明表格,当跳线设定为1-2的方式时外频为100MHz,而改成2-3的方式时,外频就提升到了133MHz。

而赛扬1.7GHz的默认外频就是100MHz,我们只要将外频提升为133MHz,原有的赛扬1.7GHz就会超频到2.2GHz上工作,是不是很简单呢:)。

升压的工作原理

升压的工作原理

升压的工作原理
升压(Boost)是一种电路或装置,它可以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的过程。

这种电路主要由能储存和释放电能的元件(如电感和电容)、开关元件(如晶体管或MOSFET)以及控制电路组成。

升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1. 开关元件导通:当输入电压施加到开关元件上时,开关元件导通,并使电感储存电能。

在某些情况下,开关元件可能需要通过控制电路进行触发。

2. 储存电能:电感会储存电能,并将其转换为磁场能。

当开关元件导通时,电感储存的磁场能会逐渐增加。

3. 断开开关元件:一段时间后,开关元件于停止导通,导致电感的磁场能无法继续增加。

4. 释放电能:由于电感的磁场能无法直接改变,电感中的磁场能会产生一种电压,试图将其保持不变。

此时,电感将释放存储的电能,以维持电流的连续性。

同时,开关元件导通之前储存在电感中的能量也会被释放。

5. 提供输出电压:通过控制电路,释放的能量将在输出端口上产生高于输入电压的电压。

通过控制开关元件的频率和占空比,可以控制升压电路的输出
电压。

升压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电力转换、无线通信、高亮度LED驱动等。

玩转超频不再难教你认清BIOS电压配置

玩转超频不再难教你认清BIOS电压配置

玩转超频不再难教你认清BIOS电压配置认清电压玩超频不再难超频,就是通过⼈为的⽅式将CPU、显卡等硬件的⼯作频率提⾼,让它们在⾼于其额定的频率状态下稳定⼯作。

但是不少对超频感兴趣的朋友由于⼼理没底,或是当看到主板BIOS满屏的英⽂,顿然愤起的“民族爱国热情”,阻碍了⾃⼰对超频事业的热情。

⽽近⽇笔者在国外著名硬件⽹站看到⼀篇关于调整硬件电压超频的介绍,因此决定拿来与⼤家分享⼀下,希望对那些想玩⼉超频,但⼜“投师⽆门”的⽹友有所帮助。

如果你想玩超频的话,现在有很多⽅法可以实现,⽽有⼀种“⽼套”的超频技巧,不知道你是否熟悉,那就是在主板BIOS设置中调整输出电压,来达到超频的效果。

不过,过去电压调整选项经常出在⼀些⾼端主板上,⽽现在许多低端主板也都增添了这个配置选项。

但是问题是,现在依旧有很多朋友还不清楚这些选项的真正作⽤,甚⾄电压调整选项存在的意义。

因此,这篇⽂章的⽬的就是准确的告诉⼤家,这些电压调整选项的真正意义,以⽅便让更多热爱超频的玩家体验超频的乐趣。

虽然CPU和芯⽚组制造商对他们产品组件的电压都有⾃⼰官⽅命名,但是每⼀个主板制造⼚商就不知道有什么奇怪的理由,将⼀个相同的东西,弄出N多不同的名字来。

这也成为了各个主板制造⼚商们被⼈诟病的地⽅。

通常的帮助⼿册中,却⼜不会对每⼀项功能进⾏解释说明,⽽帮助⼿册也仅仅是将各个功能的名字做出⼀个简单的“解释”。

如果你想从主板BIOS设置中按“F1”寻求帮助的话,那你就⼤错特错了,因为你会得到与帮助⼿册中同样的答案。

要进⼊电压配置选项,你只能在开机时按下“Del”或是F2键,进⼊主板配置表。

不过,我觉得⾃从你开始对这项特别的项⽬感兴趣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该按下哪个按钮了。

但是,对于了解电压,你需要明⽩⼀点点关于,每个CPU⼚商是如何在他们的产品线上处理电压的。

AMD处理器电压命名我们先来看看AMD处理器电压配置的官⽅命名。

●VDD:“VDD”主要控制的是CPU电压,⾮官⽅的叫法是“核⼼电压(Vcore)”。

cpu的 sa电压作用

cpu的 sa电压作用

cpu的 sa电压作用
CPU的SA电压作用。

在现代计算机中,CPU(中央处理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
处理和执行各种任务。

而CPU的SA(System Agent)电压则是其中
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对CPU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SA电压是指系统代理电压,主要用于供电CPU内部的一些部件,比如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嵌入式图形核心等。

SA电压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存控制器供电,SA电压提供了内存控制器所需的电压,
保证内存模块能够正常工作。

内存控制器是CPU与系统内存之间的
桥梁,其稳定性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性能。

2. PCIe控制器供电,SA电压也为CPU内集成的PCIe控制器提
供所需的电压,保证PCIe设备的正常工作。

PCIe总线是连接各种
外部设备的重要通道,其稳定性对系统的扩展性和外设的稳定性起
着关键作用。

3. 嵌入式图形核心供电,一些CPU内集成了嵌入式图形核心,SA电压也为这部分图形核心提供所需的电压,保证图形性能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SA电压的作用是为CPU内部的一些重要部件提供稳定的电压,保证它们能够正常工作。

如果SA电压不稳定或者过高过低,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性能下降甚至损坏硬件。

因此,在超频或者调整电压参数时,需要谨慎调整SA电压,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SA电压作为CPU内部重要的供电参数,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调整和稳定SA电压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性能发挥的关键之一。

电脑CPU超频的五大危害~电脑DIY小知识

电脑CPU超频的五大危害~电脑DIY小知识

电脑CPU超频的五大危害~电脑DIY小知识1、免费的升级何乐不为中央处理器(CPU)从本质上说是信号处理器,将来自键盘、硬盘或者其它设备的信号由输入针脚送至CPU核心,经过指定变换处理,转换成所需信号,再由输出针脚送至内存,显卡或其它设备。

CPU处理信号的快慢,即CPU性能的高低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说CPU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CPU的性能增长史。

根据CPU性能=IPC(每时钟周期执行的指令数)×频率(MHz)的公式,单独提升IPC、主频,或同时提升两者都可使处理器的性能得以提升。

因此CPU的内部架构和运行频率一直都是中央处理器的重要特征。

对于消费者来说,无法改变CPU的内部结构设计以提升IPC,因此提高CPU的运行频率就成了人们获得额外性能的唯一方法。

这也就是超频行为的由来和出现的必然性原因。

最早的超频记录为Amiga 500的Motorola芯片从9MHz超到12MHz,英特尔80286从8MHz超到12MHz。

但那时的超频行为是个别技术高手才能做的事情,需要用烙铁更换主板上的晶振来改变频率。

真正超频作为一种大众行为开始普及——几乎人人可做,Intel公司于1998年推出的赛扬300A处理器功不可没。

这款可以轻松将主频和性能提升50%的处理器成为超频史上经典中的经典,也将超频和CPU紧紧联系再一起。

2、超频并非仅仅为了性能此后,超频不仅仅成为一种获得提升性能的有效方法,也成为大众玩家竞相为之的时尚行动。

何种产品好超,可以超到多少等等问题开始各大论坛上的热门话题,甚至于为什么无法超频的问题成为电脑医院的长期客户。

相互攀比的结果进一步刺激了超频行为,进而开始产生各类成绩的排行榜,比如CPU超频幅度排行、SuperPI 百万位成绩排行和3DMark成绩排行榜等等。

还出现了一些以超频为宗旨,企图或者已经混迹于各类排行榜的电脑玩家。

超频行为也成为一部分人满足心理需求的重要手段。

由超频行为逐渐聚集起的庞大消费群体所引发的需求也渐渐衍生出为超频服务的技术、产品和行业。

超频绝技 教你修改电源电压

超频绝技 教你修改电源电压

为什么修改电源传统的电压修改主要针对系统的两大部分:主板(Vcore,Vdimm,有时还有Vagp,Vdd,Vio,和一些主板自带的特定调节)和显卡(Vgpu,Vmem,有时还有Vref,Vddq,OVP)。

除了这两个部分之外,其实还可以修改电脑电源的电压。

一些简单的修改可以控制目前绝大部分电源提供的基本电压(3.3v, 5v还有12v)。

市面上的电源很少提供这种电压控制功能。

我只记得一些来自Antec(例如TrueControl 550), PC Power & Cooling,OCZ Technology以及SOYO等高端电源提供了这种功能。

然而,即便是这些电源也能通过一些附加的调整变得更好,因为他们的标准电压范围非常窄。

○为什么要修改你的电源?网上论坛中有人问为什么需要修改电源?这么做能得到什么?下面是我的答案。

通常来讲,超频是升高电压的首要原因。

比+3.3v输出更高的电压在这超频这方面非常有用。

正如你所知的那样,目前绝大部分的主板为内存插槽提供的电压,都不能达到ATX 标准规定的3.3v电压。

主板的BIOS通常不允许将Vdimm电压调整到高于2.9v的水平上。

只有一些来自ABIT和MSI专门以超频为目标的主板,才提供了很宽的调节范围。

然而,在对相关的控制部分(所有主板上都有的Vdimm调整)修改之后,就已经达到了电源所能提供的输出上限+3.3v。

如果一个廉价的Codegen电源即使在很小的负载下其输出也会降至3.0-3.1v的话,就别指望这种电源能为内存插槽提供3.3伏的电压了。

这样的话也就削弱了内存的超频性能。

此外,一些内存芯片(特别是Winbond BH-5)的频率会随着电压成比例的升高,而没有任何限制。

3.5v对于Winbond BH-5芯片来说通常已经足够了,当然如果你想破纪录的话,还可以得到更高的电压。

所以,3.3v电压的调整可以最终增强Vdimm调整的效果。

5v电压输出影响着通过Molex接口供电的显卡的超频性能。

内存超频如何设置

内存超频如何设置

内存超频如何设置内存超频,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包括我自己,在我刚接触到这个代名词时,我是也做了很多功课才在这里给大家提供此方法的。

内存超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增加电压的方法让内存外频运行在比它更高的速度下。

这样做的实际意义也并不会很大,效果也不会很明显,其实主要还是要看平台自身的整体性能的好坏。

那大家知道内存怎样才能超频吗?接下来就由店铺给大家介绍介绍详细地操作步骤吧。

第一步:推荐参数设置在电脑刚开机时按DEL键进入BIOS,可以看到CMOS的主菜单,超频选项都在“Power User Overclock Settings”选项中(左边第二项) 按enter键进入“Power User Overclock Settings”选项,进行参数设置。

这里可以看到这块主板关于超频的所有选项,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不难,我们平常超频只要调以下几个参数就可以。

1、CPU Clock Ratio (CPU倍频调节选项)2、 Host/PCI Clock at Next Boot (CPU 外频调节选项)3、 DRAM Clock at Next Boot (内存分频选项)注:内存分频很重要,关系到超频后的内存频率,其中1代表CPU的外频,X(比号后面的数字)代表内存频率与外频的比值。

比如CPU在300外频下,内存分频为1:1.25时的内存频率为:300×1.25×2=750(MHz)4、DRAM Timming Settings(内存参数调节选项)5、CPU Vcore Select (CPU电压调节选项)CPU Vcore 7-Shift(CPU 步进增压选项)——初学者建议用这一种,安全一些6、VDIMM Select (内存电压调节选项)了解了上面的超频参数以后,如果是超频新手,我推荐做如下设置1、 DRAM Clock at Next Boot为1:1.25;2、 CPU Vcore 7-Shift 为+100mV;3、 VDIMM Select 为 2.15V接着选择“DRAM Timming Settings”选项进入内存参数菜单,这里是调节内存时序的地方,不同内存条的时序都不一样,大家量力而行,调节适中就行。

降压超频原理范文

降压超频原理范文

降压超频原理范文
降压超频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电压和频率的关系:在电子器件中,工作电压和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通常情况下,电子器件在设计时会根据工作频率来选择适当的工作电压。

当工作电压超过正常值时,设备的运行速度会加快,从而实现超频。

2.提高晶体管开关速度:降压超频时,经常会采用增加工作电压的方法来提高晶体管开关速度。

晶体管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开关元件,它的开关速度决定了电子设备的速度。

通过增加晶体管的工作电压,可以加快晶体管的开关速度,从而达到降压超频的目的。

3.电源供电能力:在降压超频过程中,需要设备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源供电能力。

增加工作电压会导致设备的功耗增加,因此需要设备具备足够的电源供电能力来满足超频所需的电能。

4.散热问题:降压超频会导致设备的功耗增加,因此设备产生的热量也会增加。

为了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需要采取有效的散热措施来防止设备过热。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散热器或风扇等散热装置来降低设备温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电压调节器的应用:电压调节器是一种电路元件,可以根据输入电压的变化来调节输出电压。

在降压超频中,可以使用电压调节器来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以满足超频所需的高工作电压。

总结起来,降压超频原理是通过增加设备的工作电压,提高晶体管的开关速度,以实现电子设备的超频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设备的
电源供电能力和散热问题,并可以使用电压调节器来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

降压超频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速度,但也需要注意对设备的影响和稳定性。

cpu电压和频率的关系

cpu电压和频率的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电压和频率这两个词是再熟悉不过的。

攒机时大家最关注的就是CPU的这两个参数。

在电子线路中,直流供电为电路提供电能,是电路或元件工作的必要条件。

而对数字电路来说,除了稳定的供电之外,时钟频率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如果把供电电流比作电路中流淌的血液,那么时钟信号就相当于心脏助搏器,失去时钟信号则意味着心脏停止跳动。

另一方面,频率的升降直接影响系统性能,频率提高意味着指令执行速度加快,系统性能得以提高。

可见,电压和频率这两个参数在电路中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看上去并无必然联系。

既然这样,那么提升供电电压为什么能使系统变得稳定呢?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超频让CPU变得不稳定的原因。

一、超频为什么使CPU变得不稳定?CPU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晶体管数量的增加使功能日益强大,二是工作频率的提高加快了运算速度。

从第一块微处理器芯片4004到现在的Northwood核心P4,CPU中晶体管的数量从2300个增加到5500万,频率从8MHz提升到3GHz,每一次革命都意味着新工艺的诞生,意味着巨大的投入。

众所周知,任何电路都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如果信号的频率低于fL或高于fH,电路将失去放大作用,结果导致信号传输失败。

于是,通常把fH与fL的差值就称为电路的带宽(图1)。

增加带宽的任务就是增加fH 和减小fL。

对于微处理器等高速器件而言,提升速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fH。

fH与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有着密切联系。

晶体管是构成微处理器肌体的细胞,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把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想像为一条管道的两端,门极是管道中间的一个阀门,控制电子是否可以从管道中流过。

管道的长度越短,电子流过晶体管的速度越快,因此能获得更高的频率。

图2为NMOS管时延与晶体管尺寸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芯片速度与管道长度成反比。

也就是说,只要将管道长度缩短一半,工作频率可提高4倍。

芯片速度除了和晶体管的速度有关外,还与芯片的布线延迟有着密切关系,缩短布线长度同样可以提高芯片速度。

Vcore电压的工作原理

Vcore电压的工作原理

Vcore 电压的工作原理VCORE电压工作原理详解一VCORE电压概述1. VCORE电压是提供给CPU工作的电压,电压转换主要分为两种1)线性电压调变2)PWM调变(也称为脉冲宽度调变)。

一般VCORE电压都是通过第二种方法调变得到的,这是因为使用PWM电压调变方法为CPU供电有如下优点:1)由于CPU工作需要很大的电流,PWM调变有很强的大电流负载能力。

2)CPU的工作电流不但使CPU本身产生很大热量,而且使得负责供电的电晶体产生的热量也不可小觑,较大的工作温度会影响供电质量。

PWM电压调变可以通过3相或者4相的方法供电,相当与把负载平均分配了,使得整个供电线路的发热量下降,VCORE电压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

3)PWM电压调变可以很方便的调整输出电压,这样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通常稍稍增加电压可以提高CPU超频运行的稳定性。

二脉冲宽度调变的原理1,基本器件和单相PWM调变介绍MOS管:电压控制电流元件,通过对GATE极电压的控制来控制通过管子其他极的电流大小。

下图为NPN增强型MOS管,当G极电压大于一定开启电压时,S极D极之间相当于短路(即DD电压等于S点电压)反之,当G极电压小于开启电压时S2和D之间的连接就断开。

可以把S之间D想像有一个通过G来控制的开关。

以上就是MOS管开关控制作用的最通俗的解释。

此外随着G极电压的升高S和D之间的电流会G增大这是MOS管的放大作用。

电感:电感最重要的特性是阻碍流过其内部的电压和电流的突变,这一特性使得它可以将不平整的电压曲线上的过高或过低的电压尖峰过滤掉,尖峰电压其实就是电压突然变大或变小形成的,而电感会阻止电压的突然变大或变小,而是使它缓慢的增长或减小,而使得电压变得平稳。

下面不难理解电感是如何通过这种抑制作用使一个方波电压(相当于一个不停忽高忽低变化的电压)转换成近乎直流(电压值不再有大的高低起伏)电压。

其电压值肯定是原方波电压大些,转换后的直流电压值是原方波峰值电压和0之间的某个电压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存超频加电压的原理
内存超频加电压是一种提高内存频率的技术手段,通过增加内存供电电压,来提高内存的工作频率,进而提升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内存超频加电压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了解内存的构成对于理解内存超频加电压的原理非常重要。

内存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能够存储一个二进制位。

这些存储单元通常以芯片的形式存在,芯片内部则由许多电路和晶体管互联组成。

内存超频的关键在于晶体管的开关速度。

晶体管是内存中的基本元件,用于切换电流的通路。

内存频率的提高,意味着信息存取速度的增加,需要晶体管能更快地进行开关操作。

然而,晶体管的开关速度受到电压和电流的限制。

内存超频加电压的主要原理在于,增加内存供电电压可以提高晶体管的工作速度。

这是因为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是依赖于控制电压的大小的,而较高的电压会强化晶体管开关的效果,使其能够更快地启动和关闭。

因此,通过增加内存供电电压,可以改变内部晶体管的开关速度,从而增加内存频率。

然而,内存超频加电压并非没有限制。

过高的电压会导致晶体管过载,造成电流和热量的过大输出,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如电路故障、数据丢失等。

因此,在进行内存超频时,必须注意供电电压的选择和控制,以避免内存的永久性损坏。

为了实现内存超频加电压,需要在计算机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中进行相应的设置。

BIOS是计算机中一个底层的系统,用于配置计算机的硬件和启动操作系统等任务。

超频加电压通常需要访问BIOS设置,并修改内存供电电压的数值。

在进行内存超频加电压前,用户需要充分了解其内存的规格和技术参数,以确保其内存设备具备超频的潜力和能力。

不同型号的内存在超频的能力和可行性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谨慎操作。

另外,由于超频加电压属于一种非官方的操作,可能会使计算机失去原厂的保修和支持,因此有一定的风险。

总之,内存超频加电压通过增加内存供电电压来提高内存的工作频率。

这是因为高电压可以改变晶体管的开关速度,从而实现内存频率的提升。

然而,使用超频加电压需要谨慎操作,并注意电压选择和控制,以避免损坏内存和造成其他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