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技术交底
砼质量通病治理细则
336省道汇龙至惠和段改扩建工程监理组关于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混凝土质量通病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结构工程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
也是当前交通部、交通厅极为关注的议题。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要求,南通市总监办下发的关于开展砼质量通病治理的要求,结合336省道汇龙至惠和段改扩建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启东市公路建设大会战总指挥部决定在336省道汇龙至惠和段改扩建工程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为加强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监理组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前主要存在的一系列砼质量通病当前混凝土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1)、保护层厚度偏差超标,检测合格率太低。
(2)、混凝土结合面处理不规范、出现施工冷缝(3)、沉降缝不顺直(4)、边角蜂窝麻面现象严重(5)、孔道压浆不密实(6)、高标号砼回弹强度偏低(7)、砼表面色差明显,外观质量不理想二、活动的目标(一)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
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倍以内。
(二)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石、外加剂、锚夹具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
(四)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着减少,消除露筋现象,混凝土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有明显提高。
不得出现大面积的蜂窝、麻面现象。
(五)预应力孔道压浆、超限裂缝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六)形成一批达到领先水平的较为成熟的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的工艺、工法,建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混凝土样板工程。
三、引起砼质量通病的相关管理、施工工艺、实体质量通病。
1.管理通病(1)质量责任制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质量责任划分未覆盖到所有施工内容;部分关键工序质量责任人未落实;质量责任奖惩不落实;部分参建人员缺乏培训,质量责任意识薄弱。
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预防和杜绝质量通病,提高工艺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施工作业中要贯穿“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质量有保证。
每一个施工作业人员都要在施工中了解各分项工程的质量通病,自觉地避免易造成质量通病的操作方法,同时坚持施工作业标准化,制定正确的工序作业工法。
那么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分别有哪些呢?技术帖,必须收藏!一、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二、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根据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如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湿度、密度、休止角等)确定适当的边坡坡度。
对永久性挖方的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一般在1∶1.0~1∶1.5之间。
(2)开挖基坑(槽)和管沟,如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其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按规定采用,且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但挖方深度不得超过规定的数值,此时砌筑基础或施工其他地下结构设施,应在管沟挖好后立即进行。
施工期较长,挖方深度大于规定数值时,应做成直立壁加设支撑。
(3)做好地面排水措施,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造成边坡塌方。
当基坑(槽)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降、排水措施,将水位降至离基底0.5m 以下方可开挖,并持续到回填完毕。
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4)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
相邻基坑(槽)和管沟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及时做好基础或铺管,尽量防止对地基的扰动。
4.治理方法(1)对沟坑(槽)塌方,可将坡脚塌方清除做临时性支护(如堆装土编织袋或草袋、设支撑、砌砖石护坡墙等)措施。
(2)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可将塌方清除,用块石填砌或回填2∶8或3∶7灰土嵌补,与土接触部位做成台阶搭接,防止滑动;或将坡顶线后移;或将坡度改缓。
(5)每层密实度应由试验员现场环刀取样,通过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上层摊铺;(6)回填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实、施工技术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裂缝、蜂窝麻面、孔洞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还可能降低其结构性能和耐久性。
因此,了解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一)裂缝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裂缝按深度不同可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
表面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但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发展成为深层裂缝或贯穿裂缝。
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耐久性。
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较大,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2、外界气温变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外界气温突然下降,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内部温度下降较慢,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产生裂缝。
3、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包括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等。
如果收缩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拉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4、约束条件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如果受到地基、模板等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就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二)蜂窝麻面蜂窝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以及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的现象。
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中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合适,或者砂率过小、石子粒径过大,都会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容易产生蜂窝麻面。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引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通病是指在各个阶段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工艺操作或者管理措施不当所引起的。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质量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1. 基础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1 土方开挖质量通病•问题描述:土方开挖时出现松散土体塌方的情况,或者开挖面未得到充分支撑,导致边坡失稳或者坍塌。
•防治措施:在土方开挖前,应进行详细勘察,合理设计土方开挖方法,并进行边坡稳定分析。
同时,在开挖过程中,及时采取支护措施,如加固边坡、施加支撑或者使用挡土墙等。
1.2 水泥混合料施工质量通病•问题描述:水泥混合料施工中,常出现水灰比不合理、搅拌不均匀、过早失水、收缩裂缝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控制水灰比,确保混合料的质量稳定。
同时,加强搅拌过程的监控和控制,确保混合均匀。
另外,可以采用控制溼度和封闭度的方法,减少水分的散失,并进行充分的试块养护。
2. 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2.1 混凝土浇筑质量通病•问题描述:混凝土浇筑中,常出现孔隙率大、强度低、开裂、蜂窝等问题。
•防治措施: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合理控制水灰比、砂比等指标,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振捣操作的规范和均匀性,避免气泡聚集和孔隙形成。
此外,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度,防止过早失水。
2.2 钢筋混凝土结构砼浇筑前技术检查的通病•问题描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砼浇筑前的技术检查中,常出现基底不平整、模板缺陷、钢筋损伤等问题。
•防治措施:在砼浇筑前,要进行严格的技术检查,确保基底平整、模板完好、钢筋无损伤。
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
3. 设备安装调试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3.1 输配电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问题描述:输配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常出现接触不良、接地不可靠、线路接头松动等问题。
•防治措施:在输配电设备安装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接触良好、接地可靠。
砼施工监理技术交底
商务区总部基地四期项目“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了确保钢筋工程施工能优质顺利进行,根据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强制性条文的相关规定,特做如下监理技术交底,望施工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照执行:一、质量事前控制:施工单位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基础质量事前控制工作:1、“人”:施工承包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管理体系,所有技术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机”: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施工作业机械,对进场或出场的施工机械设备均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设备报验申请表”,并建立好完整的机械设备台帐;应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及质量控制与检测设备,特别是质量控制与检测设备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报送“年检合格证明书”。
3、“料”:凡用于本工程的一切建筑材料,施工单位购买时必须满足“施工合同”的约定,并及时向监理部报送材料“三证”。
4、“法”:施工单位必须编制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5、“环”:施工单位必须为施工技术人员及民工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及施工作业环境,特别是向施工作业人员提供必备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1.1 砼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的质量要求续表1.2混凝土施工工程质量要求续表2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及监理质量控制2.1混凝土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2.1.1混凝土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⑴材质与试验不符合要求;①水泥无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或出厂合格证内容项目及手续不全,批量不符合规定;②砂石级配不合格,含泥量超过规定或其他指标不符合规定;③外加剂无法定单位签定,无许可证;⑵搅拌、计量、配合比与试块不符合要求;①无试验室试配或不经过试验室,乱用经验配合比;②试配与材料、试块不一致、不交圈;③计量不准,无专人管理无开盘鉴定;a.无秤(用体积比、铁锹比、眼睛估);b.有秤不用(无管理制度);c.秤坏了或不准或被砂石垫死;d.无秤量加减砂石措施(秤旁要有砂石堆、铁锹)或不每车过磅;e.加水无计量、砂石含水量不测或不扣除砂石含水量,无坍落度测试与记录;f.散包破袋水泥不计量,整袋水泥不抽检;g.外加剂无计量措施;h.无配合比标牌;i.现场配合比未换算成每盘用量(加小车、秤盘重量);j.换算正确与否无人检查;④搅拌不均匀(时间太短),搅拌不当(加引气型外加剂搅拌时间过长、过短均不宜);⑤试块留置数量不符合规定:a标养试块数量不足(每层、每100盘、每100 m³、每工作班不应少于1组),未留置备用试块;b缺同条件试块(冬施、拆模、防水混凝土);c接头、留缝混凝土缺试块;⑥试块养护不标准(标养箱,20±3℃水中);⑦未做汇总统计分析或不按规范规定的要求和条件做数理统计分析;⑶施工缝留置与处理不符合要求: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出现不应有的施工缝;②无合理安排浇筑混凝土停歇时间而出现施工缝;③不留施工缝又无缓凝措施;④施工缝位置不符合规范规定。
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
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混凝土到场后检查混凝土出库单信息楼号、混凝土标号、塌落度等符合要求。
2、机械准备:砼吊斗、贮料斗、大小平锹、抹子、手推车等。
3、作业条件:①模板内的垃圾、木屑、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已清除干净;木模在浇灌砼前应浇水湿润,但不许留有积水。
②、浇筑砼层段的模板支设、钢筋绑扎、预埋铁件及管道埋设等工序全部施工完成,经检查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的要求,并办完隐蔽和预检手续。
③各种机械设备经安装、就位、维修保养和试运转,处于完好状态;电源可满足需要。
④浇筑混凝土用架子及走道已搭设完毕,并经检查符合施工和安全要求。
二、施工操作工艺:1、砼采用商品砼。
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观察混凝土有无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降低以及出现初凝等现。
如有以上现象,应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
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浇筑。
2、先将集水坑、人防坑、电梯井等底部浇筑然后对筏板由东端向西端推进分层浇筑,振捣密实,表面及时平整。
3、砼浇筑和振捣的一般要求是:(1)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而定一般为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2)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呈梅花形布置,逐点移动,顺序进行,均匀振实,不得遗漏。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皮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槎;平板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3)浇筑应连续进行,如有间歇应在混凝土初凝前接缝,一般不超过2h。
45、梁砼的浇筑应同时进行,梁底与梁帮部位要充分振实,并避免碰动钢筋。
6、浇筑楼板时,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板厚度较大时,亦可用插入式振动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钎检查砼厚度,振捣完毕用长木抹子压实抹平。
7、浇筑砼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铁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砼凝结前修理良好。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交底
解决办法:加强基层的清理,对底板不平的的墙面,粉刷时分层打底,下层粉刷层终凝有一点强度后,再粉上一层;对粉刷层厚超过3CM的部位,采取增加抗裂网格布或钢筋网的方法加固。粉刷前对光滑的砼面进行毛化处理,对基层进行湿润。对外墙面积较大的墙面,接设计及规范要求留设分格缝。
1.3.2露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预防措施:钢筋垫块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部距宜密些,使钢筋自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
1.3.3麻面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1.3.11缺棱掉角
产生的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成品保护不到位。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在拆除模板不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部位做好成品保护。
1.3.12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1.1.2柱模板
通病现象:涨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峰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防治措施: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四周斜撑牢固。
1.1.3楼板模板
通病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防治措施: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板模按规定起拱。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汇报人:日期:•质量通病概述•常见质量通病及原因分析•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目录•质量通病防治技术交底实施方案•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监督与检查01质量通病概述0102这些质量问题通常是由于施工管理、操作方法、材料质量等因素引起的。
质量通病是指在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
轻微、一般、严重。
按影响程度分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等。
按发生部位分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
按发生阶段分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
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观感质量。
降低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抗震性能。
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和使用不便。
02常见质量通病及原因分析由于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施工不当等原因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混凝土裂缝混凝土麻面混凝土强度不足模板表面粗糙、清理不净或湿润度不够,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麻点、凹坑。
原材料质量差、配合比不当、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等导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030201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钢筋锈蚀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或质量差,导致钢筋生锈腐蚀。
钢筋焊接质量差焊接工艺不当或焊工技能差,导致钢筋焊接处出现夹渣、裂纹等问题。
钢筋位移钢筋安装位置不准确,或固定不牢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
模板变形模板材料质量差或周转次数过多,导致模板变形、翘曲。
模板安装不规范模板安装过程中存在尺寸偏差、拼接不严密等问题,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模板拆除不当过早拆除模板或拆除方法不当,导致混凝土结构受损。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砌筑砂浆不饱满砌筑过程中砂浆铺设不均匀、厚度不足,导致砌体内部存在空洞。
砌体裂缝砌筑材料质量差、配合比不当、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等导致砌体出现裂缝。
墙体垂直度偏差墙体砌筑过程中垂直度控制不准确,导致墙体倾斜、扭曲。
基层处理不当、腻子质量差或多次涂刷导致墙面出现裂纹。
墙面开裂涂料质量差、涂刷工艺不当或基层潮湿等原因导致涂料起皮、脱落。
涂料起皮、脱落地面石材铺贴时未留伸缩缝或伸缩缝处理不当,导致石材出现断裂。
混凝土质量通病处理施工方案
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处理方案在剪力墙、梁板砼拆模后出现少量蜂窝、麻面、胀模等缺陷(主要是墙体砼),及时通知监理进行察看,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做出标记,并根据情况及时按施工方案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方案如下:一、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检查及确定现浇结构拆模后由监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外观质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并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现浇结构分项工程第条表进行确定,如下表:名称现象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浆而形面石子外露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裂缝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连接部位缺陷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外表缺陷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玷污等二、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程序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现浇结构分项工程第条和第条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出现的严重和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报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一、施工准备1、查明需修补墙柱的砼蜂窝、麻面、涨模等缺陷部位、大小标记清晰。
2、修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架子、锤子、铁锤、靠尺、吊锤、墨斗。
3、施工员负责组织技术、质检部门人员对操作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安全交底,要让操作人员明确施工中各个步骤及操作要求。
4、施工员负责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
5、要求待修补处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才能进行修补工作。
二、劳动力准备:施工人员根据缺陷存在的数量,由施工员合理安排,修补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要有相应的修补经验及较高的技术水平。
三、修补前的准备工作1、首先对待修补部位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严格控制凿剔深度,不得超凿,保护层厚度需保证。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技术交底
一、土方开挖主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产生原因(1)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 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2)测量偏差, 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1)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
(2)做好测量复核, 避免出现标高错误。
2.挖土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 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产生原因:(1)基坑(槽)开挖较深, 未按规定放坡。
(2)在有地表水, 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 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
(3)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 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 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
(4)土质松软, 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防治措施:根据不同土层土质情况采用适当的挖方坡度;做好地面排水措施, 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 采取降水措施;深基坑坡顶上弃土、堆载, 使远离挖方土边缘3~5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 并随时做成一定坡势, 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 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 应遵循先深后浅, 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
处理方法, 可将坡脚塌方清除, 做临时性支护(如推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措施。
3.超挖(边坡面界面不平, 出现较大凹陷)产生原因:(1)采用机械开挖, 操作控制不严, 局部多挖。
(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 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 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3)测量放线错误。
防治措施: 机械开挖, 预留厚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 进行严格定位。
4.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 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产生原因:(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 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 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 或停电影响。
防治措施: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降低地下水位, 使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
5.基底产生扰动土产生原因:(1)基槽开挖时排水措施差, 尤其是在基底积水或土壤含水量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土很容易被扰动。
质量通病防控措施技术交底--外墙对拉螺栓孔洞封堵开裂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主体结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
交底提要
外墙对拉螺栓孔洞封堵开裂
交底
2、防控措施:
先用冲击钻将迎水面PVC套管凿除至入墙50mm;
采用专用塑料塞子,在外侧迎水面塞入螺栓孔内20~30mm,确保塞紧;
从内侧打发泡胶至溢出,待手摸不粘后用手指进行回压20~30mm(不得掰断,且在凝固前完成);
内外两侧用防水砂浆(加微膨剂)封堵;
迎水面的砂浆层上,在80mm×80mm(80mm)范围内涂刷1.5mm厚聚氨酯或JS防水涂料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技术负责人填写,项目经理审核。
2.当做设计变更技术交底时,应在“分项工程名称”栏,填写变更标题。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质量通病及其控制措施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质量通病及其控制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结构普遍运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不仅能够起到钢筋保护作用预防锈蚀问题,还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通病的问题,不能确保质量的有效控制。
基于此,本文研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质量通病,提出几点控制措施的建议,旨在为增强施工质量而提供帮助。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质量通病;控制措施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严格进行施工质量通病的控制,按照质量通病问题的发生原因和特点,强化技术交底力度,合理进行施工工作顺序和流程的安排,做好质量验收工作,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与密实度符合标准要求,从根本层面预防施工质量通病问题。
1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1.1厚度过高或过低的质量通病当前,部分企业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期间,很容易出现厚度方面的质量通病问题。
首先,保护层的厚度过高,不仅会导致材料浪费,还会由于保护层的厚度增加而使得钢筋受拉应力数据值降低,整体结构的承载性能下降,需要通过额外受力钢筋进行补偿,与此同时,在保护层厚度过高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温度裂缝或者是收缩裂缝,结构的质量受到影响,寿命也会有所缩短,使用的安全性降低。
其次,保护层的厚度过低,会使得混凝土结构和受力纵筋相互形成共同的作用力,受到不利影响,互相之间的粘结性能减小,承载力不足,从理论层面而言,如果保护层的厚度过低,会使得有效高度值增加,结构承载力提升,是从实际情况而言,反而会对结构承载力造成削弱,使得钢筋外层的混凝土由于镜像劈裂而导致粘结性不足,从而使得承载力降低[1]。
1.2密实度不足的质量通病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密实度和原材料质量存在直接联系,如果所采购的原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就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松散,不能和钢筋材料之间良好结合,出现粘结毛顾虑降低的现象,产生蜂窝麻面,最终引发开裂问题或是剥落问题,内部的钢筋也会受到外界水分的影响出现锈蚀现象,对整体结构造成破坏性影响。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共4篇)
混凝土常见问题处理(1)配合比计量不许,砂石级配不好;(2)搅拌不匀;(3)模板漏浆;(4)振捣不够或者漏振;(5)一次浇捣混土太厚,分层不清,混凝土交接不清,振捣质量无法掌握;(6)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7)振捣器损坏,或者监时断电造成漏振;(8)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防治措施为:①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计量,时常检查;②混凝土搅拌要充分、均匀;③下料高度超过 2m 要用串筒或者溜槽;④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⑤堵严模板缝隙,浇筑中随时检查纠正漏浆情况;处理措施为:①对小蜂窝,洗刷干净后 1:2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②较大蜂窝,凿去薄弱松散颗粒,洗净后支模,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子细填塞捣实;③较深蜂窝可在其内部埋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者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1)同“蜂窝”原因;(2)模板清理不净,或者拆模过早,模板粘连;(3)脱模剂涂刷不匀或者漏刷;(4)木模未浇水湿润,混凝土表面脱水,起粉;(5)浇注时间过长,模板上挂灰过多不及时清理,造成面层不密实;(6)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防治措施为:①模板要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要充分湿润,钢模板要均匀涂刷隔离剂;②堵严板缝,浇筑中随时处理好漏浆;③振捣应充分密实;处理方法:表面做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不做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1)同蜂窝原因;(2)钢筋太密,混凝土骨料太粗,不易下灰,不易振捣;(3)洞口、坑底模板无排气口,混凝土内有气囊。
防治措施为:①在钢筋密集处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认真分层捣固或者配以人工插捣;②有预留孔洞处应从其两侧同时下料,认真振捣;③及时清除落人混凝土中的杂物;处理方法:凿除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立模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子细浇筑捣固。
四、露筋(1)同“蜂窝”原因;(2)钢筋骨架加工不许,顶贴模板;( 3)缺保护层垫块;( 4) 钢筋过密;(5)无钢筋定位措施、钢筋位移贴模。
混凝土三级技术交底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
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
3.混凝土浇筑、振捣:
①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②浇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③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
④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
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
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
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
⑤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
4、表面抹平:
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
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d。
薄膜养护
6、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
四、材料标准及要求
1、本工程不宜采用高强等级混凝土,应当适当提高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机抗渗等。
常见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及分析
常见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及分析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
由于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这里以普遍应用的组合钢模板为主结合木模板、组合胶模板,介绍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轴线位移1.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1)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标高偏差1.现象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篇一: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处理方案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处理方案工程名称:集美滨水小区4#地块号楼编制单位:厦门中宸集团有限公司日期:年月日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处理方案我公司承建的集滨水小区4#地块号楼层~层框架砼拆模后,经监理及我公司质检部门检查,发现由于混凝土施工时漏浆造成个别混凝土构件出现蜂窝、麻面和小范围的露筋等现象(具体部位详见附表),经现场复核研究拟采用以下处理方案,请监理单位给予审核。
一、质量缺陷情况―――麻面:1、现象: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造,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
2、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的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
二、质量缺陷情况―――露筋:1、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2、处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各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部位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并充分湿润,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塞振捣密实,并进行认真养护。
三、质量缺陷情况―――蜂窝:1、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局部疏松,表面缺少混凝土净浆,石子间出现空隙,形成石子外露。
2、处理方法:混凝土有小蜂窝,可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面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再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塞振捣密实,并进行认真养护。
四、质量缺陷情况―――孔洞1、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构件出现孔穴深度各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2、处理方法:将混凝土松动的石子各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面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再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塞振捣密实,并进行认真养护。
五、质量缺陷情况―――夹渣:1、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构件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质量通病防治技术交底
b.砌筑前砌体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加气混凝土的含水率的控制,表面完全湿润后每200块抽取3块砌块,与先称3块干重比较,再计算砌块含水率,如超出15%,晾干一段时间再测算来控制砌块含水量。湿润的砌块数量应根据每天工人的数量及工效计划,满足进度要求,避免放置的时间超过2d。
n.粘贴面砖的外墙面用防水砂浆刮糙时,门窗洞口四周墙面刮糙底层与糙面层必须位置错开。
o.外墙面砖镶贴块材之前,应检查砂浆层是否有空鼓裂缝,尤其是脚跟部位。发现渗漏隐患处,必须修补无误后方可镶贴饰面块材。确保粘结砂浆饱满度(浆后5~8mm为宜),粘结砂浆宜用细砂。内掺107胶(占水泥比重15%~20%)。
(2)装饰工程施工措施
a.外墙施工前,班组长在向作业人员交底时要向工人说明经检查墙体上的空头缝,孔洞、门窗周边的缝隙、脚手架等穿楞洞的部位及堵塞要求:先用水湿润后,再用水泥砂浆嵌补密实,随即用掺10%UEA膨胀剂的1:2.5的水泥砂浆嵌补密实,深度大的空隙分层嵌补,每次不大于8mm,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及工长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为防止砂浆空鼓,基层要湿润,浇水要适时提前进行,要保证均匀适量,必须待晾干之后再开始抹灰。如遇雨季施工,则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h.抹好底层砂浆:刷10%比重的107胶浆一道,紧跟抹1:3水泥砂浆,每遍厚度在5~7mm,将基体抹严,待底层干至六七成后,即可抹中层灰,分层分遍与所冲筋抹平,并用大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搓毛。冲筋间距不大于1.5m,标筋宽度5cm,墙面高度小于3.5m时宜做立筋,墙面高度小于3.5m时宜做横筋。做横向冲筋时,做灰饼(饼面5cm×5cm)的间距不宜大于2m。抹面层砂浆宜掺入聚乙烯抗裂纤维,首先将墙面洇湿,按图示尺寸弹分格线,粘分格条,滴水槽,抹面砂浆,面层砂浆用1:2.5水泥砂浆。抹时先薄薄地刮一层灰使其与底层灰抓牢,紧跟抹第二遍,与分格条抹平,并用靠尺或小杠将所抹灰层与分格条刮平,要横竖刮平,用木抹子搓平,铁抹子溜光压实。待表面无明水后,用刷子蘸水按垂直与地面的同一方向,轻刷一遍,以保持面层灰的颜色一致。
梁柱接头高低标号混凝土分隔不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梁柱接头高低标号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土分隔不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序号
现象和题
图片
原因
防治措施
备注
1
高低等级砼分隔不清:
部分柱梁节点出现底等级砼浇至高等级区域,柱头出现“软夹层”现象,存在质量隐患。隔离钢丝网加固不牢固。
技术人员交底不清,检查不到位。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控制砼的浇筑时间,防止冷缝出现,防止底标号砼流入高标号区域。离开柱身30cm处,在梁内埋设双层20目隔离钢丝网并加固牢固,高等级砼应堆至板面,允许高标号砼流入底标号区域,不允许底标号砼流入高标号区域。另外要严格控制砼的浇筑时间,防止冷缝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施工准备
1.1材料准备
水泥、沙子、界面剂、混凝土素浆,其材料地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地规定,并应有质量认证、出厂合格证及实验报告、防伪标志等资料.
1.2机具准备
榔头、錾子、角磨机、小刷子、批灰刀、小灰桶.
1.3作业条件
在墙体、顶板模板拆卸完毕后,工长、质检协同监理对混凝土墙面需要修补地部位进行检查、制定出修补方案后在进行修补.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吊线砣→剔凿→清洗→涂刷防锈漆→抹灰→涂刷素浆→自检、清扫→验收.
2.2吊线砣
在有胀模、蜂窝、麻面偏位地墙体先吊线砣.
2.3剔凿
胀模部位:用錾子剔凿掉胀出部位地混凝土;蜂窝;用錾子剔凿掉表面松散地石子和软弱浆膜;错台:用錾子剔凿掉出墙面地混凝土;夹层:用錾子剔凿掉存在于水平或垂直地松散混凝土.
2.4清洗
用水清洗掉蜂窝、夹层部位地灰尘、细骨料.
2.5涂刷防锈漆
如有露进部位应先用防锈漆涂刷一遍后在用砂浆抹灰.
2.6抹灰
2.6.1先根据吊线砣用尺子量出该修补厚度,后用水泥砂浆抹灰收面光滑.
2.6.2尺寸较大地孔洞应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加适量膨胀剂),仔细浇灌、捣实,收面应光滑.
2.6.3在墙体偏位较大地部位用界面剂先抹一道后用水泥砂浆抹灰,收面应光滑.
2.7涂刷素浆
在用砂浆修补地部位等其晾干后用混凝土素浆涂刷两遍.
2.8自检、清扫:等修补完成后将修补部位地面地垃圾及时地清理到垃圾堆放场区,施工队进行自检后通报工程部工长.
2.9验收:工长协同质检、监理进行验收.
3.质量标准:
3.1墙体抹灰面表面平整,不得有空鼓现象.
3.2墙体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5mm.
4.质量保证措施及成品保护:
4.1在已修补完地墙面、顶板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严禁工人破坏或者材料周转时磕到.
5.安全注意事项:
5.1施工现场应清除易燃材料,并备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消防道路要畅通. 5.2 修补顶板时应搭设稳定牢固地架子,防止修补人员不慎坠落.
5.3 施工人员须佩带安全帽防护用品,要有一定地自救常识.
5.4在顶部有空洞地部位修补时应时刻注意高处有工具、材料坠落地可能.
6.环境保护措施:
6.1施工过程中用剩地残余用料、垃圾要及时清运或回收到指定地现场垃圾站,不得随地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