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试题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试题答案及解析
1.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表明唐代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答案】C
【解析】从材料所反映的不同地区以出产不同的商品出名,某个地方专门生产某种商品,且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故答案为C项。

A是在两宋时期;B是在明朝中叶之后;D项材料没有体现,材料所述商品应为民营手工业而非家庭手工业生产,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地域特点
2.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材料中原文论述了如何耕作土地,如何种植农作物,描述了我国战国时期垄作法的耕作模式和优点,是精耕细作的表现,结合史实可以知道 B 项表述正确,符合材料涵义。

A项内容出现在汉代,C、D项说法材料没有体现。

3.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灌溉工具。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戽(汲)水”“高垄”分析可知诗中描述的是田地里农业灌溉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

A、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根据材料“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可知该工具需要依靠人力,而筒车则是依靠水力,排除C项。

故本题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灌溉工具
4.“其车之制,除压栏木及列槛椿外,车身用板作槽,长可二丈,阔则不等,或四寸至七寸;高约一尺。

槽中架行道板一条,随槽阔狭,比槽板两头俱短一尺,用置大、小轮轴。

同行道板上下通周,以龙骨板系其在上。

大轴两边各带拐木四茎,置于岸上木架之间,人凭架上踏动拐木,则龙骨板随转,循环行板刮水上岸……”材料所述工具
A.两汉时期已经广泛使用
B.标志着古代水利设施的完善
C.开启了农具自动化先河
D.是农业灌溉机械的重大改进
【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所述工具是灌溉工具翻车。

两汉时期翻车没有广泛使用,不选A。

翻车不是
我国古代水利设施完善的标志,不选B。

根据“人凭架上踏动拐木”可知,不是自动化,不选C。

材料所述的翻车体现了农业灌溉机械的进步,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
5.中国古代的乡村生活是经济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
乡村不断发生变化。

随着人口增加、铁制农具广泛使用以及农业耕作技术进步,过去被视为鄙野
之地的郊野,逐渐繁荣起来,有的甚至成为新兴商业都市。

荒野也陆续开垦,新的居民点不断出现。

……拥有一定数量土地、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兼营家内手工业的自耕农成为乡村主要劳
动者。

隋唐时期,乡村百姓大多聚族而居,小农家庭习惯于组成三代小家庭,“一村唯两姓,世
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

材料二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
益紧密。

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
赖于市场。

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
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

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
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

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
纳租。

——上述材料选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春秋战国、隋唐时期乡村生活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新变化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特点:春秋战国乡村生活逐步繁荣,出现新兴商业都市;新居民点不断出现;自耕农经
济为主。

隋唐乡村生活以家族式村落为主。

(2)变化:乡村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经济作物在乡村普遍种植;农民出现了阶层的分化;租
佃关系普遍。

说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活跃。

【解析】(1)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特点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有的甚至成为新兴商业都市”、“新的居
民点不断出现”、“兼营家内手工业的自耕农成为乡村主要劳动者”。

隋唐时期乡村生活根据材料“乡
村百姓大多聚族而居,小农家庭习惯于组成三代小家庭”来概括。

(2)变化根据材料“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农民出现了阶层的分化、以及“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
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来归纳。

乡村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经济作物在乡村普遍种
植说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活跃。

6.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

……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
的是
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
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说明政治干预影响经济发展,材料并例举古代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官营专卖显然属于政府干预经济表现,因此选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手工业发展·官营制度
7.“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

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
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材料二(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秉,悠忽数十里,谓之释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
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

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
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

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
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商业与汉代相比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在商业市
场上的新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晨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状况:商运活跃,富商众多,交易广泛;
原因:国家统一;疏通交通,有限度开发山林川泽。

(2)发展:具有较为健全的商业保障措施;
新变化:出现夜市;草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

(3)新气象:出现数量多。

分布密集的商业市镇;形成城镇网络;
原因:江南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

(4)因素:国家统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利润的刺激;政府政策的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小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
的能力。

基本状况和原因依据材料一概括得出。

材料一可分为两部分,“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反映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反映
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2)材料二中“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的信
息说明交通发展,“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

每店肆皆有驴,赁客秉,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说明具有较为健全的商业保障措施(店肆.驿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
变化——草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后期出现夜市。

(3)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依据材料三逐句概括。

“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
的镇至少有160个”说明市镇数量多;“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说明市镇分布密集;材料最后一句说明商业市镇形成了城镇网络。

原因据材
料第一句简要分析即可。

(4)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依据上述材料和各小题答案,围绕
政治前提.政策保障.经济基础.发展动力等角度简要回答。

包括国家统一,交通方便;政府政
策的影响;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业利润的刺激。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商业·汉.唐.明商业及影响因素
8.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
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B
【解析】宋代土地政策调整,实行不抑土地兼并政策导致了材料中所说的土地兼并问题,选B是
符合题意的,正确;宋代经济是发展的而非经济严重衰退,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
现象和坊市制度无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政府管理是加强的而非失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本题考查的是不抑土地兼并政策导致的土地兼并问题
9.河北邢窑遗址当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与此相关的内容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C.青瓷上选无雕饰,人巧久绝天难留
D.青白釉传色泽美,方圆形似器容珠
【答案】B
【解析】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

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故选B。

AC项都是说的青瓷,是越窑的青瓷;D项说的是景德镇的瓷器。

【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制瓷业
10.下列图表(注: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佃农对地主的依附程度)能体现佃农与地主依附关系发
展趋势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趋势的把握能力。

随着租佃关系的发展,契约纳租方式的确立,佃
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因此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11.“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下列对这一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B.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基础知识,重农抑商又叫“重本抑末”,即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实行的
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
受到了压抑。

所以AB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12.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

…赡死,婿董仲渊
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

”清代施闰章《蠖斋杂记》记叙:“(宋)有
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其炉瓷诸色,几与哥窑等价。

…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
成玉。

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

”上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B.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受官府压制,发展艰难D.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

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

”说明两宋时期民间手
工业的技艺不传外、不传女,其的传承相对的封闭,故B正确;A出现在明朝;C中压抑错误,
是鼓励;D主要是官府使用。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
【名师】认识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各自地位
(1)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民营手工业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13.《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

”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南宋
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
B.适时增加肥力
C.提倡精耕细作
D.善于积累经验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强调劳力,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增加肥力只是
一个方面,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勤谨,则亩益”、“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
壤只要对症下药”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
及积累经验,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

【名师】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
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比较重视人口蕃衍问题。

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中指出“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

唐代的刘晏则说:“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
为先”。

明代的丘浚则指出:“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


古人也看到了人口蕃衍过多之弊端。

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指出,“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
民不争”,而“今…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

”处于北
宋盛世的大文豪苏东坡说:“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然(空虚的状况)而百弊并生。


至乾隆55年全国人口增至3.1亿人,乾隆帝十分担忧地说:“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
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数倍)。

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

﹣﹣据吴江生《中国20世纪以前人口资源环境思想探要》
材料二据统计,1500年,英国人口为300万人,1700年为500万人,1800年为850万人,1850年为1675万人。

人口迅速增长造成了大量的“过剩人口”,出现了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19世
纪初年在约克郡就有1/3的工人失业。

随着失业和贫困而来的是,在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赤贫者和
半赤贫者,在1834年以前,其半赤贫者便有340万。

﹣﹣舒小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和人口理论》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重视人口增长又对人口增长表示担忧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工业革命导致英国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
社会问题。

(3)据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处理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1)重视原因:人口增加能促进土地开发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能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人口增加能增强国力(巩固统治).
担忧原因:人口过多易导致社会动荡;人口过多会导致个人和国家的贫穷并滋生种种弊端;土地
和自然条件的承受能力有限.
(2)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的发展
能为更多的人口生存提供粮食资源;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刺激着英国的人口增长;工业革命促
进了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人类寿命的延长等提供了条件.
问题:劳动力过剩,贫困者增加;国家负担加重等.
处理:合理调节人口增长幅度,将人口的增长控制在社会财富、生产水平和自然环境能够承载的
基础之上,实现和谐发展.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外人口政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1)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思想家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学生从材料中“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民
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中概况即可;第二问从材
料中“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是以公私枵然(空虚的状况)而百弊并生”“ 生
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数倍”概况出两点即可;
(2)本题第一问学生从工业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城市化进程加快;海外市场的扩大和科技进
步生活改善等方面进行概括;第二问学生从材料中“失业和贫困”、国家负担加重等角度方面来阐
述即可。

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很好的概况能力。

15.《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

这反映了当时楚国
A.水利事业发达
B.青铜铸造业发达
C.铁器应用于军事
D.铁农具普遍使用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

从材料“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
敢不服”可以看出当时铁制武器已经广泛应用。

所以答案选C。

其它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冶铁技术
16.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
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这说明宋朝时期
A.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B.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义务
【答案】A
【解析】材料提到,置庄田,招佃农,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朝时期佃户租种土地可以自主选择,故A项正确。

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排除。

租佃经营开始于土地私有制确立时,不是宋代,故C项排除。

民间
赈济不是地主的义务,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租佃制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二年(1404)正月]禁民下海。

时福建濒海居民,私栽海舡(注:舡即船),交通外国,
因而为寇。

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

时刻嘹望,违
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卷十二
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急,何谓中国不缺耶。

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回答:
(1)明清两朝对海外贸易的政策有什么相似之处?
(2)明清政府的政策制定分别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3)明清政府推行这种政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
(4)你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些政策的影响?
【答案】(1)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

(2)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倭寇勾结,形成海盗;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反清势力相联系。

(3)社会根源是当时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货夷非衣食所急”。

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
治的稳定。

(4)这些政策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趋于没落,这些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
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落后于世界。

【解析】略
18.【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

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

基于此,宋代废良贱
户籍制,依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

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

上等
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此外,宋代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

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

——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答案】(1)背景:商品经济发展;不抑制土地兼并;赋税制度的变革;产权自由流动;人口
流动;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政府从当时实际出发,为维护社会秩序,灵活调整户籍政策。

(2)作用: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

城市经济的繁荣。

有利于社会流动。

客观上减轻了农民的
人身束缚。

推动了古代税制改革和社会公正。

增加了收入,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解析】(1)根据材料提到,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
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并结合所学知
识即可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提到,宋代废良贱户籍制……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

……上等户
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这样,
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

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宋代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作用
19.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
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古代经济的核心部门是农业,海外贸易
只不过是封建经济的补充,与农业经济关系最密切的是农业技术的革新,C项正确、D项错误;
A项主要侧重于商业方面,不是促成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B项与经济重心南移没有必然联系。

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原因
20.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

”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当时
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②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③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
A.①B.①②
C.①③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
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雍正皇
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故①③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故②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