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3节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第1课时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教案(教学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电路初探
第3节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第1课时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单位
2.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对比等方法,学习电流的概念及电流的使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水流的类比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2.通过实验,对比活动,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使学生形成电流概念,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电流表,电路示教板,实物投影仪
出示电路示教板,演示:闭合开关,灯泡亮了,为什么灯会亮?
(一)电流
1.演示水路与电路的类比(实验)
示意图:
要点:水流通过水轮机,能使水轮机转动起来,类似,电流通过小灯能使小灯亮起来
得出第一种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的方法:用电器是否工作
2.演示不同的示教板电路(改变干电池节数),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不同
3.结论:各种不同的电路电流的大小通常是不同的,在物理学中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大小。
用字母I表示。
4.电流(I)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µA),进率关系
5.介绍身边的电流值
6.学生练习几个单位换算(实物投影)
(二)学习使用电流表
过渡:生活中的一些电流值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得出第二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的方法:用仪表测量。
实验室专门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表——电流表,。
1.出示电流表实物,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结构,谈谈你的发现?
(电流表的外形,符号、接线柱,量程:0—0.6A,0—3A)
2.读数
认清所选量程
认清分度值:0—3A,一大格1A,一小格0.1A;0—0.6A,一大格0.2A,一小格0.02A
3.学生练习读数(实物投影)
4.学生阅读课本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讨论电流表的使用
5.归纳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校零
串联在所测电路中
电流从“+”入,“—”出
绝不允许直接接到电源两极
试触选量程(先试大量程)
6.学生活动:①用电流表测简单电路中的电流
②改变干电池节数,测量相应的电流值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
(一)教学目标制定
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课堂教学目标:
1.通过与水流的类比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2.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二)教学设想
对于这节课我是这样设想的:通过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引出电流,再用水轮
机与电路进行类比,使学生对电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进而介绍这个新物
理概念的单位,身边的一些电流值,然后重点来了解电流表及电流表的使用。
在电流表的读数时,了解电流表的接线柱、量程和分度值我本来是想让学生自己对照电流表看书,然后学生说一说。
但后来和教研组一起讨论以及请教朱老师后决定让学生直接观察电流表,自己提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这样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从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本节课的重点是电流表的使用,在学生学会电流表读数的基础上,我打算让学生自己阅读电流表的使用注意点,通过阅读来概括说明电流表的使用过程有哪些注意点,教师在学生讲完成一条注意点后可以用实物演示,从而来加深印象,便于学生理解。
这样,学生头脑中就有一条清晰的线:工作的电路中有电流,电流的大小可用电流表来测量,使用电流表有几条注意点。
电流表是重要的电学仪表,学生要学会正确使用,还必须要有动手操作,所以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电流表来测量一个简单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记下测出的电流值。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有哪些不当之处,并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怎样解决?
(三)课后反思
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达成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学生主动学习及情感教育这两块还要改进。
2.教学设计的达成情况
这节课上下来,基本还比较顺利,整个流程还是比较清楚,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改进:
3.学生的主动学习还不够。
整堂课还是不敢放开,学生的学习主要还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与新课程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例如:在认识电流表这块内容,我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由于这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仪器,学生缺少了解,所以他们提不出什么问题,这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个发现:我发现电流表有正负两极。
我就问他,在哪儿?他说,在上面。
原来是表盘上最左端和最右端标的“+”和“—”。
在学生提出这个发现时,我引导的不好,我只说是不是表示正负极?我们等会再看。
我想等到学生能讲了接线柱后再来讲这个“正负极”问题,没有把握好这个契机,让学生继续观察,讨解决这一问
题,而我在讲了正负接线柱之后也没有强调与正负极的区别。
4.对学生的预习工作认识不够。
这节课的内容,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把电流表的读数和使用规则讲解清楚,学生还是比较能接受的。
所以事先我并没有布置预习,只是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简单翻了书,这样导致学生在对电流表的认识这块知识几乎为零,影响到整堂课的安排。
5.对课堂的组织引导不够。
主要还是体现在对电流表的认识、读数这块,这块内容设想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点拨作用。
但这个“点拨”虽然可能只是几句话,甚至是几个字,却需要老师精心、充分的准备,由于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所以学生在提出问题后,老师还是多讲了。
(四)今后的教学方向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和反思,我认为今后的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做到了解透彻,把握标准,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充分备课。
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结构,既备学生,又备教材,使课堂教学过程更流畅,知识的形成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研组、备课组多多开展活动,进行集体备课。
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每节课的备课,在备课时要对各种因素做好预设。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并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集体备课,精心准备,一定能上出一节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