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 期末模拟卷01(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模拟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
1. 若复数(1)(z m m i m =+-∈)R 的虚部为1,则z 在复平面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A. (2,1)-
B. (2,1)
C. (2,1)-
D. ( 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复数的概念,共轭复数和复数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 根据虚部为1求出m ,再根据共轭复数定义写出答案. 【解答】 解:
(1)()z m m i m R =+-∈的虚部为1,
11m ∴-=得2m =,所以2z i =+,2z i =-,
故z 在复平面对应的点的坐标为(2,1)-, 故答案选.A
2. “幸福感指数”是指某个人主观地评价他对自己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的指标,
常用区间[]0,10内的一个数来表示,该数越接近10表示满意程度越高,现随机抽取6位小区居号,他们的幸福感指数分别为5,6,7,8,9,5,则这组数据的第80百分位数是(
)
A. 7
B. 7.5
C. 8
D. 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一组数据的百分数问题,属于基础题.
把该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计算680%⨯,从而找出对应的第80百分位数; 【解答】
解:该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5,5,6,7,8,9,且680% 4.8⨯=, 故选:.C
3. 设α为平面,a ,b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 α,//b α,则//a b
B. 若a α⊥,//a b ,则b α⊥
C. 若a α⊥,b a ⊥,则//b α
D. 若//a α,b a ⊥,则b α⊥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的判断,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利用空间线线、线面、面面间的关系对每一个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得解. 【解答】
解:若//a α,//b α,则a 与b 相交、平行或异面,故A 错误; 若a α⊥,//a b ,则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b α⊥,故B 正确; 若a α⊥,b a ⊥,则//b α或b α⊂,故C 错误;
若//a α,b a ⊥,则//b α,或b α⊂,或b 与α相交,故D 错误. 故选:.B
4.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E =
13BC ,DF =1
2
DC ,则EF = A. -23
B. -1
2
+23
C.
1
3
-
34
D. -13+
3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属于基础题.
利用向量的加法表示出EF ,再利用共线转化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因为13BE BC =,1
2
DF DC =, 所以2112
.3223
EF EC CF BC CD AB AD =+=+=-+
故答案选.B
5. 已知圆锥的表面积为3π,且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A.
3
B. C.
23
π D. 2π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周长、圆锥的侧面积及体积等知识点,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母线为l ,根据其表面积为3π,得到2
3rl r +=,再
由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得到2r l ππ=,联立求得半径和高,利用体积公式求解. 【解答】
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母线为l , 因为其表面积为3π,
所以2
3rl r πππ+=,
即2
3rl r +=,
又因为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 所以2r l ππ=, 即2l r =,
所以1,2,r l h ====
所以此圆锥的体积为211.33V r h ππ=
== 故选:.A
6. 《史记》中讲述了田忌与齐王赛马的故事,其中,田忌的上等马优于齐王的中等马,
劣于齐王的上等马;田忌的中等马优于齐王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中等马;田忌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下等马,若双方各自拥有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各1匹,且双方各自随机选1匹马进行1场比赛,则田忌的马获胜的概率为(
)
A.
5
6
B.
23
C.
13
D.
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典概型,是基础题.
本题先将所有的基本事件都列出来共9种,再将田忌的马获胜的事件选出共3种,最后计算概率即可. 【解答】
解:设田忌的上等马为1A ,中等马为:2A ,下等马为3A , 齐王的上等马为1B ,中等马为:2B ,下等马为3B , 双方各自随机选1匹马进行1场比赛产生的基本事件为:
11A B ,12A B ,13A B ,21A B ,22A B ,23A B ,31A B ,32A B ,33A B ,共9种;
其中田忌的马获胜的事件为:12A B ,13A B ,23A B ,共3种, 所以田忌的马获胜的概率为:31.93
P =
= 故选:.C
7. 雕塑成了大学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些甚至能成为这
个大学的象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中就有一座郭沫若的雕像.雕像由像体AD 和底座CD 两部分组成.如图,在Rt ABC 中,70.5ABC ︒
∠=,在Rt DBC 中,
45DBC ︒∠=,且 2.3CD =米,求像体AD 的高度()(
最后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 70.50.943︒
≈,cos70.50.334︒
≈,
tan 70.5 2.824)︒≈
A. 4.0米
B. 4.2米
C. 4.3米
D. 4.4米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中的高度问题的求解,属于基础题. 在Rt BCD 和Rt ABC 中,利用正切值可求得AC ,进而求得.AD 【解答】
解:在Rt BCD 中, 2.3(tan CD
BC DBC
=
=∠米),
在Rt ABC 中,tan 2.3 2.824 6.5(AC BC ABC =∠≈⨯≈米),
6.5 2.3 4.2(AD AC CD ∴=-=-=米).
故选:.B
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原点O 为正八边形12345678PP P P P P P P 的中心,
18PP x ⊥轴,若坐标轴上的点(M 异于点)O 满足j 0(i OM OP OP ++=其中
1,8i j ,且i 、*)j N ∈,则满足以上条件的点M 的个数为()
A. 2
B. 4
C. 6
D. 8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符合条件的点的个数的求解,考查了平面向量加法法则的应用,属于中等题. 分点M 在x 、y 轴进行分类讨论,可得出点i P 、j P 关于坐标轴对称,由此可得出点M 的个数. 【解答】
解: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
①若点M 在x 轴上,则i P 、(
)*
j 1,8,,P i j i j N
∈关于x 轴对称,
由图可知,1P 与8P 、2P 与7P 、3P 与6P 、4P 与5P 关于x 轴对称, 此时,符合条件的点M 有4个;
②若点M 在y 轴上,则i P 、(
)*
j 1,8,,P i j i j N
∈关于y 轴对称,
由图可知,1P 与4P 、2P 与3P 、5P 与8P 、6P 与7P 关于y 轴对称, 此时,符合条件的点M 有4个.
综上所述,满足题中条件的点M 的个数为8.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
9. 已知复数z 满足(1)2i z i -=,则下列关于复数z 的结论正确的是()
A. ||z =
B. 复数z 的共轭复数为1z i =--
C. 复平面内表示复数z 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D. 复数z 是方程2220x x ++=的一个根
【答案】ABC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除法运算,考查了复数的模长公式,考查了复数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
利用复数的除法运算求出1z i =-+,再根据复数的模长公式求出||z ,可知A 正确;根据共轭复数的概念求出z ,可知B 正确;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可知C 正确;将z 代入方程成立,可知D 正确. 【解答】
解:因为(1)2i z i -=,所以22(1)2211(1)(1)2
i i i i z i i i i +-+=
===-+--+,所以
||z ==A 正确;
所以1z i =--,故B 正确;
由1z i =-+知,复数z 对应的点为(1,1)-,它在第二象限,故C 正确;
因为2
(1)2(1)222220i i i i -++-++=--++=,所以D 正确. 故选:.ABCD
10. 某市教体局对全市高三年级的学生身高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他
们的身高都处在A ,B ,C ,D ,E 五个层次内,根据抽样结果得到统计图表,则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样本中女生人数多于男生人数
B. 样本中B 层人数最多
C. 样本中E 层次男生人数为6人
D. 样本中D 层次男生人数多于女生人数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统计图表,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根据直方图和饼图依次判断每个选项的正误得到答案. 【解答】
解:样本中女生人数为:924159360++++=,男生数为1006040-=,A 正确; 样本中A 层人数为:94010%13+⨯=;样本中B 层人数为:244030%36+⨯=;
样本中C 层人数为:154025%25+⨯=;样本中D 层人数为:94020%17+⨯=; 样本中E 层人数为:34015%9+⨯=;故B 正确; 样本中E 层次男生人数为:4015%6⨯=,C 正确;
样本中D 层次男生人数为:4020%8⨯=,女生人数为9,D 错误. 故选:.ABC
11. 已知事件A ,B ,且()0.5P A =,()0.2P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如果B A ⊆,那么()
0.2P A B =,()0.5P AB = B. 如果A 与B 互斥,那么()0.7P A B ⋃=,()0P AB = C. 如果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0.7P A B ⋃=,()0P AB = D. 如果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0.4P AB =,()0.4P AB =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在包含关系,互斥关系,相互独立的前提下的和事件与积事件的概率,是基础题.
A 选项在
B A ⊆前提下,计算出()0.5P A
B =,()0.2P AB =,即可判断;
B 选项在A 与B 互斥前提下,计算出()0.7P A B ⋃=,()0P AB =,即可判断;
C 、
D 选项在A 与B 相互独立前提下,计算出()0.7P A B ⋃=,()0.1P AB =,
()()()0.4P AB P A P B =⋅=,()()()0.4P AB P A P B =⋅=,即可判断.
【解答】
解:A 选项:如果B A ⊆,那么()0.5P A
B =,()0.2P AB =,故A 选项错误;
B 选项:如果A 与B 互斥,那么()0.7P A B ⋃=,()0P AB =,故B 选项正确;
C 选项:如果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0.7P A B ⋃=,()0.1P AB =,故C 选项错误;
D 选项:如果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
0.4P AB P A P B =⋅=,
()()()0.4P AB P A P B =⋅=,故D 选项正确.
故选:.BD
12. 如图,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则下
列四个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点M ,N 分别是线段A A ',A D ''的中点,则
//MN BC '
B. 点C 到平面ABC D ''的距离为2
C. 直线BC 与平面ABC D ''所成的角等于
4
π
D. 三棱柱AA D BB 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3π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通过线线平行、点到面的距离、线面角,以及外接球的知识点来考查,解题时要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档题. A 选项:通过平行的传递性得到结论;
B 选项:根据点
C 到平面ABC
D ''的距离为C
E ,进一步得到答案;
C 选项:根据直线BC 与平面ABC
D ''所成的角为CBC ∠',进一步得出结论; D 选项:根据三棱柱AA D BB C ''-''的外接球的半径为正方体ABCD A B C D -''''体对角线的一半,进一步得到答案.
【解答】
解:A 选项:若点M ,N 分别是线段A A ',A D ''的中点,则//MN AD '又
//BC AD '' 所以//MN BC ',故A 正确;
B 选项:连接CB '交B
C '于点E ,由题易知点C 到平面ABC
D ''的距离为C
E ,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22
CE ∴=,故B 错误;
C 选项:易知直线BC 与平面ABC
D ''所成的角为CBC ∠',
4CBC π
∴∠'=,故C 正确;
D 选项:易知三棱柱AA D BB C ''-''的外接球的半径为正方体ABCD A B C D -''''体对角线的一半,
3R ∴= ∴表面积为2234=4=32R πππ⎛⎫ ⎪ ⎪⎝⎭
,故D 正确.
故选:.ACD
三、填空题
13. 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且cos cos sin b C c B a A +=,
则A =__________.
【答案】
2
π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正弦定理把等式中的边转化为角的正弦,属于基础题.
根据正弦定理把已知等式中的边转化为角的正弦,利用两角和公式化简求得sin A 的值进而求得.A
【解答】
解:cos cos sin b C c B a A +=,
2sin cos sin cos sin()sin sin B C C B B C A A ∴+=+==,
sin 0A ≠,
sin 1A ∴=,
∴由于A 为三角形内角,可得.2A π
= 故答案为:.2
π
14. 已知数据1x ,2x ,3x ,…,n x 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数据121x -,221x -,
321x -,…,21n x -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方差为__________.
【答案】19
8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与方差的计算,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由题意结合平均数公式和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12310n x x x x n
+++
+=, ()()()()2222123101010102n x x x x n -+-+-++-=,
所以数据
121x -、221x -、321x -、、21n x -的平均数为
()()()()12321212121n x x x x x n -+-+-++-=
()12321210119n x x x x n
++++=-=⨯-=,
方差为 ()()()()2222
12322119211921192119n x x x x s n --+--+--++--⎡⎤⎡⎤⎡⎤⎡⎤⎣⎦⎣⎦⎣⎦⎣⎦=
()()()()2222
123220*********n x x x x n -+-+-++-=
22221234[(10)(10)(10)(10)]428n x x x x n
-+-+-++-==⨯=,
故答案为:19;8.
15. 已知||3a =,||2b =,(2)(3)18a b a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__________.
【答案】
3
π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与运算求向量的夹角,是基础题.
先求29a =,24b =,6cos ,a b a b ⋅=,再根据()()
2318a b a b +⋅-=-化简整理得1cos ,2a b =,最后求a 与b 的夹角为.3
π 【解答】
解:||3a =,2b =,
22||9a a ∴==,22||4b b ==,
||||cos ,6cos ,a b a b a b a b ⋅=⋅⋅<>=<>,
(2)(3)18a b a b +⋅-=-,
22696cos ,6418a a b b a b ∴-⋅-=-<>-⨯=-,
整理得:1cos ,2
a b <>=, a ∴与b 的夹角为:.3
π 故答案为:3
π
16. 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22AB =,VA VB =,1VC =,且AV BV ⊥,
AC BC ⊥,则二面角V AB C --的余弦值是__________.
【答案】34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二面角余弦值的计算,考查二面角的定义,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取AB 的中点O ,连接VO 、OC ,证明出VO AB ⊥,OC AB ⊥,
可得出二面角V AB C --的平面角为VOC ∠,计算出VO 、OC ,利用余弦定理求得cos VOC ∠,由此可得出二面角V AB C --的余弦值.
【解答】
解:取AB 的中点O ,连接VO 、OC ,如下图所示:
VA VB =,O 为AB 的中点,则VO AB ⊥,且AV BV ⊥,22AB =122
VO AB ∴== 同理可得OC AB ⊥,且2OC =
,所以,二面角V AB C --的平面角为VOC ∠, 由余弦定理得2223cos 24
VO OC VC VOC VO OC +-∠==⋅, 因此,二面角V AB C --的余弦值为3
.4
故答案为:3
.4
四、解答题
17. 已知向量(2,1)a =,(3,1).b =-
(1)求向量a 与b 的夹角;
(2)若(3,)()c m m R =∈,且(2)a b c -⊥,求m 的值
【答案】解:()(1)2,1a =,()3,1b =-,
()23115a b ∴⋅=⨯+⨯-=,
由题得2||21a =+2||3(b =+=
设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θ,则5cos 2||||5a b a b θ⋅===⨯, []0,θπ∈,所以4πθ=
, 即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4
π ()(2)2,1a =,()3,1b =-,()24,3a b ∴-=-,
()2a b c -⊥,()20a b c ∴-⋅=,
()3,c m =,()4330m ∴-⨯+=,解得 4.m =
【解析】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夹角公式,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向量的垂直的条件,属于中档题.
(1)根据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出.
(2)根据向量的坐标运算先求出()24,3a b -=-,再由垂直的条件得到
()4330m -⨯+=,解得即可.
18. 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且a =1c =,2.3
A π=
(1)求b 及ABC 的面积S ;
(2)若D 为BC 边上一点,且,______,求ADB ∠的正弦值.
从①1AD =,②6CAD π∠=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上面问题中,并作答. 【答案】解:(1)由余弦定理得222
2cos a b c bc A =+-, 整理得260b b +-=, 0b >,
2b ∴=,
1133sin 212222
S bc A ∴==⨯⨯⨯=; (2)选①,如下图所示: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2sin sin 3
AC BC B π=∠, 可得2sin
213sin 7
AC B BC π∠==, 在ABD 中,AD AB =,则ADB B ∠=∠,
21sin sin ADB B ∴∠=∠=
选②,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2sin sin 3
AB BC C π
=∠, 可得2sin
213sin AB C BC π∠== 由于C ∠为锐角,则257cos 1sin 14
C C ∠=-∠=,
6ADB C π∠=∠+, sin sin ()6
ADB C π∴∠=∠+ 31sin cos 22
C C =∠+∠ 32115727+.2142147=
⨯⨯=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同时也考查了三角恒等变换,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利用余弦定理可得出关于b 的二次方程,可解出b 的值,进而可求得ABC 的面积S ;
(2)选①,在ABC 中,利用正弦定理可求得sin B ∠的值,再由AD AB =可得出ADB B ∠=∠,进而可求得ADB ∠的正弦值;
选②,利用正弦定理求得sin C ∠的值,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可求得cos C ∠,再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可求得sin ADB ∠的值.
19. 在四面体A BCD -中,点E ,F ,M 分别是AB ,BC ,CD 的中点,且2BD AC ==,
1.EM =
(1)求证://EF 平面ACD ;
(2)求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
【答案】解:(1)由题意,点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所以//EF AC , 因为EF ⊂/平面ACD ,AC ⊂平面ACD ,
所以//EF 平面ACD ;
(2)由(1)知//EF AC ,
因为点F ,M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可得//FM BD ,
所以EFM ∠即为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在EFM 中,1EF FM EM ===,所以EFM 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60EFM ︒
∠=, 即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为6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与证明,以及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
(1)由点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得到//EF AC ,结合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求解;
(2)由(1)知//EF AC 和//FM BD ,得到EFM ∠即为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在EFM 中,即可求解.
20.溺水、校园欺凌等与学生安全有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普及
安全教育,某市组织了一次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规定每队3人,每人回答一个问题,答对得1分,答错得0分.在竞赛中,甲、乙两个中学代表队狭路相逢,假设甲队
每人回答问题正确的概率均为2
3
,乙队每人回答问题正确的概率分别为
123
,,
234

且两队各人回答问题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1)分别求甲队总得分为3分与1分的概率;
(2)求甲队总得分为2分且乙队总得分为1分的概率.
【答案】解:(1)记“甲队总得分为3分”为事件A,记“甲队总得分为1分”为事件B,
甲队得3分,即三人都回答正确,其概率为()2228 33327
P A=⨯⨯=,甲队得1分,即三人中只有1人回答正确,其余两人都答错,
其概率为()2222222222
(1)(1)(1)(1)(1)(1). 3333333339
P B=⨯-⨯-+-⨯⨯-+-⨯-⨯=
∴甲队总得分为3分与1分的概率分别为8
27

2
.
9
(2)记“甲队得分为2分”为事件C,记“乙队得分为1分”为事件D,事件C即甲队三人中有2人答对,其余1人答错,
则()2222222224
(1)(1)(1) 3333333339
P C=⨯⨯-+⨯-⨯+-⨯⨯=,事件D即乙队3人中只有1人答对,其余2人答错,
则()1231231231
(1)(1)(1)(1)(1)(1) 2342342344
P D=⨯-⨯-+-⨯⨯-+-⨯-⨯=,由题意得事件C与事件D相互独立,
∴甲队总得分为2分且乙队总得分为1分的概率:
()()()411.949
P CD P C P D ==⨯= 【解析】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记“甲队总得分为3分”为事件A ,记“甲队总得分为1分”为事件B ,甲队得3分,即三人都回答正确,甲队得1分,即三人中只有1人回答正确,其余两人都答错,由此利用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能求出甲队总得分为3分与1分的概率.
(2)记“甲队得分为2分”为事件C ,记“乙队得分为1分”为事件D ,事件C 即甲队三人中有2人答对,其余1人答错,事件D 即乙队3人中只有1人答对,其余2人答错,由题意得事件C 与事件D 相互独立,由此利用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能求出甲队总得分为2分且乙队总得分为1分的概率.
21.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底面ABC ,AB BC ⊥,2PA AB BC ===,
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点E 为线段PC 上一点.
(1)求证:平面BDE ⊥平面.PAC
(2)当//PA 平面BDE 时,求三棱锥P BDE -的体积.
【答案】解:(1)证明:因为PA ⊥底面ABC ,且BD ⊂底面ABC ,
所以.PA BD ⊥
因为AB BC =,且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
所以.BD AC ⊥
又PA AC A =,
所以BD ⊥平面.PAC
又BD ⊂平面BDE ,
所以平面BDE ⊥平面.PAC
(2)解:因为//PA 平面BDE ,PA ⊂平面PAC ,平面PAC
平面BDE ED =,
所以//.ED PA
因为点D 为AC 的中点,所以点E 为PC 的中点.
法一: 由题意知点P 到平面BDE 的距离与点A 到平面BDE 的距离相等,
所以P BDE A BDE V V --=
1124
E ABD E ABC P ABC V V V ---=== 111222432
=⨯⨯⨯⨯⨯ 1.3
= 所以三棱锥P BDE -的体积为1
.3
法二:
因为//PA 平面BDE ,
由题意知点P 到平面BDE 的距离与点A 到平面BDE 的距离相等.
所以P BDE A BDE V V --=,
又AC =AD =BD =1DE =,
由(1)知,AD BD ⊥,又AD DE ⊥,且BD DE D ⋂=,所以AD ⊥平面BDE , 所以13A BDE BDE V AD S -=⋅
111
1.323
=⨯= 所以三棱锥P BDE -的体积为1
.3
法三:
又AC =AD =BD =1DE =,
由(1)知:BD ⊥平面PDE ,
且111222
PDE S DE AD =⋅=⨯= 所以P BDE B PDE V V --=
13PDE BD S =⋅
11
.323
== 所以三棱锥P BDE -的体积为1
.3
【解析】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三棱锥的体积,是中档题.
(1)先证明PA BD ⊥,再证明BD AC ⊥,从而证明BD ⊥平面PAC ,最后证明平面BDE ⊥平面PAC ;
(2)先判断点E 为PC 的中点,再判断三棱锥P BDE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A BDE -的体积,最后求体积即可.
22.2020年开始,山东推行全新的高考制度,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采用“33
”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满分各150分,另外考生还需要依据想考取的高校及专业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因素,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选3门参加考试(6选3),每科满分100分,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推迟开学,开展线上教学.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选科意向,某学校对学生所选科目进行线上检测,下面是100名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总分成绩,以组距20分成7组:
[160,180),[180,200),[200,220),[220,240),[240,260),[260,280),[280,300],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的值;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
()i求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总分成绩的中位数;
()ii估计这100名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总分成绩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3)为了进一步了解选科情况,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在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总分
成绩在[220,240)和[260,280)的两组中,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7名学生,
再从这7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求抽取的这2名学生来自不同组的概率.
【答案】解:(1)由(0.0020.00950.0110.01250.00750.0025)201a ++++++⨯=, 得0.005a =;
(2)()i 因为(0.0020.00950.011)200.450.5++⨯=<,
(0.0020.00950.0110.0125)200.70.5+++⨯=>,
所以中位数在[220,240),设中位数为x ,
所以(220)0.01250.05x -⨯=,解得224x =,
所以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总分成绩的中位数为224;
()ii 这100名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总分成绩的平均数为
(0.0021700.00951900.0112100.01252300.0075250⨯+⨯+⨯+⨯+⨯
0.0052700.0025290)20(0.34 1.805 2.31 2.875 1.875 1.350.725)+⨯+⨯⨯=++++++20⨯
11.2820225.6=⨯=
(3)物理、
化学、生物三科总分成绩在[220,240)和[260,280)的两组中的人数分别为:0.01252010025⨯⨯=人,0.0052010010⨯⨯=人,
根据分层随机抽样可知,
从成绩在[220,240)的组中应抽取25752510
⨯=+人,记为,,,,a b c d e , 从成绩在[260,280)的组中应抽取2人,记为,f g ,
从这7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的所有基本事件为:
(,),(,),(,),(,),(,),(,),(,),(,),(,),(,),(,),(,),(,),(,),(,)a b a c a d a e a f a g b c b d b e b f b g c d c e c f c g ,(,),(,),(,),(,),(,),(,)d e d f d g e f e g f g ,共有21种,
其中这2名学生来自不同组的共有10种,
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所求概率为10.21
【解析】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中位数、平均数,考查了分层抽样,考查了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属于中档题.
(1)根据7组频率和为1列方程可解得结果;
(2)()i 根据前三组频率和为0.450.5<,
前四组频率和为0.70.5>可知中位数在第四组,设中位数为x ,根据(220)0.01250.05x -⨯=即可解得结果;
()ii 利用各组的频率乘以各组的中点值,再相加即可得解;
(3)根据分层抽样可得从成绩在[220,240)的组中应抽取5人,从成绩在[260,280)的组中应抽取2人,再用列举法以及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