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学前教育
00402学前教育史自考--3清末的学前教育
4.清末《癸卯学制》明确指出,蒙养院的宗旨是A.蒙养院和家庭教育并重B.以蒙养院代替家庭教育C.家庭教育辅助蒙养院D.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2015.44.清末学制提出蒙养院保育内容,除了游戏、歌谣、谈话外,还有【】A.图画B.体育C.社会D.手技5.在学前教育史上,确立“蒙养园”制度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子一一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2014.104.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课程有游戏、歌谣、谈话和【】A.常识B.图画C.手技D.行仪23.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并不单独设立,而是附设在育婴堂和。
3.清末蒙养院制度,基本上仿照了A.日本B.美国C.苏联D.英国23.近代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日本式的,一种是__。
2013.722.1904年,清政府颁布《_》,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2013.44.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的师资称()A.教习B.保姆C.乳媪D.节妇5.提出创立人本院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的主张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蔡元培D.恽代英23.外国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是_幼稚园_____42.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外国教会在华兴办幼稚园的实质及其对中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材料]“幼稚之年,正就我范围之时”,“上帝之宝座,可藉教师之讲台而至者,藉儿童之游戏而亦至”。
“欲定民主国民之根基,除幼稚园外,无他术也;欲使街巷顽童、家中劣子,成为安分之小国民,除幼稚园外,亦无他术能收效若是之速也”。
答:一、设立幼稚园的实质1、以基督精神奴化中国人的思想,培养高级治华代理人,是帝国主义在华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的终极目的。
2、欧美国家在中国设立幼稚园,均通过教会来组织,这些幼稚园外国化严重,企图以西方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征服中国儿童;3、另外宗教色彩浓厚,希望中国儿童从小就忠于基督,成人以后便可以服服帖帖地受洋人摆布。
牧师梅因曾颇有把握地说,如果给他机会训练儿童一直到7岁,便可以保证使儿童以后对教会一直保持忠诚。
第三章第二节 清末的学前教育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_学前教育史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 课时:______ 累计课时:______
二、外国教会在华创办学前教育的活动
1、最早以中国女子为对象的女学创办于1825年,是英国女传教士格林脱在新加坡开办的
2、亚尔德西女士赴宁波,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宁波女塾。
3、教会的幼稚园,一般都直接附设于教堂,或附属于女学或幼稚师范,这是教会学前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方式。
4、开设的课程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英文课、二类是国文、生理卫生之类的文化课、三类是心理、教学法之类的专业课
清末的教会学校幼稚园教育的特点:
1、就过程而言,以“癸卯学制”的颁行为标志划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发展缓慢,规模小,于中国教育现实也基本没有直接关系。
后期发展速度快,并且与中国教育现实的联系加强,以解决中国幼稚园缺少师资为主要任务
2、办学程度较低,招收的主要是贫困人家的子弟,有些具有慈善性质,“癸卯学制”颁行后,一些中心城镇的教会女学,幼稚园招收的层次提高,但需要缴纳昂贵的学费,大多数学校仍然水平较低
3、教学内容方面,早期的女学,幼稚园多属于慈善性质,学生只能学习一些粗浅的宗教常识和生活技能。
幼稚园一游戏为主,并能够参照国外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指导幼稚园的办学实践。
年版学前教育史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
社会背景
清朝末年,社会 动荡,教育改革 呼声高涨
西方文化传入, 对传统教育产生 冲击
科举制度废除, 新式教育兴起
社会对儿童教育的 重视程度提高,学 前教育需求增加
教育背景
清末时期:中国社 会变革时期,教育 改革成为重要议题
教育政策:清政府 推行“新政”,提 倡新式教育,包括 学前教育
教育机构:设立各 类新式学堂,如蒙 养院、幼稚园等
培养了一批具有现 代意识的人才,为 后来的革命和建设 奠定了基础
推动了中西文化交 流,促进了文化融 合
对现代教育的贡献
奠定了现代学前教育的基础 推动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形成 促进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提高了现代教育质量与水平
对未来教育的启示
重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对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 面都有重要影响。
1904年,清政府 颁布《奏定学堂 章程》,将学前 教育纳入国家教 育体系
1906年,清政府 颁布《奏定学堂 章程》,规定学 前教育为义务教 育的一部分
1907年,清政府 颁布《奏定学堂 章程》,将学前 教育纳入国家教 育体系
清末学前教育的主要内 容
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 调道德修养和伦理观念
音乐教育:教授音乐知识,培养 音乐素养
美术教育:教授绘画技巧,培养 审美能力
舞蹈教育:教授舞蹈动作,培养 身体协调能力
戏剧教育:教授戏剧表演,培养 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劳动教育的内容:包括家务劳动、手工制作、农业生产等 劳动教育的方式: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兴趣 劳动教育的评价:注重儿童的参与度和成果展示
添加副标题
自考学前教育史第三章
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第一节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1、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1)政治方面,教育改革是整个国家政治体制变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学前教育的改革又是教育体制变革的一个组成部分(2)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促进教育体制向社会化转变,而学前教育的社会化是整个国家教育社会化的一部分(3)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也是社会各阶层认识积极要求变法的思想推动下进行的2、康有为认为应对儿童实行“公养”、“公教”制度3、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明代4、梁启超将人的年龄阶段划分为4个阶段,为幼儿期(5岁以下)、儿童期(6—13岁)、少年期(14—21岁)成人期(22—25岁)5、康有为的代表作是《大同书》,体现了“公养”、“公教”理想6、康有为提出创立人本院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的主张7、梁启超从理论上阐述学前教育思想并产生很大影响的文章是《教育政策私议论》8、根据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规定,儿童的执教者母亲或保姆所接受的训练是封建纲常名教二、学前教育法令的颁布和蒙养院制度的建立1、1904年1月第一部全国性的近代学前教育法令《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正式颁布,标志着学前教育的建立2、中国清末蒙养院的师资来源是乳媪(ao)和节妇。
3、癸(gui)卯学制规定蒙养园课程有游戏、歌谣、谈话和手技4、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行的近代学制5、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明确指出开办蒙养院的目的是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6、《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的颁行,标志着清末学前教育体制在形式上得到了完善7、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培养保姆除了利用育婴堂外,还利用敬节堂三、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1、学前教育的实施标志是创办了蒙养院之类的学前教育机构2、1903年,清末我国首次设立公立幼儿教育机构的地方是武昌,为幼稚园,1904年改名教育机构为武昌蒙养院3、私立蒙养学院为天津严氏蒙养院4、清末蒙养院制度,基本上仿照了日本。
清末学前教育的特点
清末学前教育的特点一、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清末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育机构将识字、拼音、算术、诗词等知识融入故事、游戏和手工活动中,使学前教育更加有趣和寓教于乐。
同时,针对男女幼儿的不同特点,教育内容也有所区别,女孩注重的是柔美的习惯和品德培养,男孩则注重的是阳刚的品质和体力培养。
二、教育机构种类多样清末学前教育的机构包括家庭教育、幼稚园和私塾等。
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大多数幼儿在家中接受教育,父母或其他亲属负责教育工作。
幼稚园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教育机构,它为幼儿提供了组织化、集体化的学习环境,并雇佣了专门的教师。
私塾则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机构,多数男孩在私塾学习。
三、教育方法多样化清末学前教育注重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育方法多样化。
教师会通过故事、游戏、体操和手工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
同时,教师也注重培养幼儿的礼仪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教育方法中也包括一些礼仪和社交活动的训练。
四、教育目标综合发展五、教师身份与教育观念变化清末学前教育的教师身份与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以往的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他亲属担任教育者,随着幼稚园和私塾的兴起,专职教师开始出现。
教师开始重视幼儿的心理、情感发展,并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同时,教师们也在不断学习和探索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总之,清末学前教育的特点体现在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多样化的教育机构和方法,以及追求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教师身份与教育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对幼儿的心理和情感发展越来越重视。
这些特点为后来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末民初启蒙教育
清末民初启蒙教育清末民初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启蒙教育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发生了许多变革和创新,对后来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末民初启蒙教育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也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清末民初启蒙教育注重启蒙教育的普及。
在这一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和教育家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普及教育的观念。
他们认为,只有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更多有才能、有知识的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他们积极倡导启蒙教育,提倡普及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清末民初启蒙教育强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这一时期,一些教育家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他们认为,传统的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应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再次,清末民初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一时期,一些教育家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种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最后,清末民初启蒙教育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
在这一时期,一些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应该具有社会功能的观念,强调教育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
他们认为,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工具,更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因此,教育应该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这种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清末的学前教育
清末的学前教育清末的学前教育,作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由封建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制度转变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学前教育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系统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
首先,清末学前教育的兴起与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密切相关。
随着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开始进入中国。
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并主张借鉴西方的学前教育模式,以培养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的新一代。
其次,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依赖于私立幼儿园和教会学校的建立。
这些教育机构往往由外国传教士或者开明士绅创办,他们引入了西方的幼儿教育内容和方法,如游戏教学、音乐、体育等,这些在当时被视为新颖的教育手段。
此外,清末学前教育的目标开始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
教育者们认为,学前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品德、情感和社交能力。
因此,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展开。
然而,清末的学前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由于社会动荡和资源有限,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并不高,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和一些较为开放的地区。
此外,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构成了障碍,许多人仍然认为儿童教育应该以传统的读经为主。
总的来说,清末的学前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但其开创性的尝试和探索,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末的学前教育
▪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 第二节 外国教会在华的学前教育活动
第一节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
▪ 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一系列政 治、经济、思想动因的推动下产生的必然现象。 (1)政治上,教育改革是整个国家政治体制变革的一个组 成部分,而学前教育的改革又是教育体制变革的一个组成 部分。 (2)经济上,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促使教育体制向社会化 转变,而学前教育的社会化是整个国家教育社会化的一部 分。 (3)思想上,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也是在社会各阶层 人士积极要求变法的思想推动下进行的。
(一)设立幼稚园
1、设园宗旨 以基督教精神奴化中国人的思想,培养高级治华代
理人——是帝国主义在华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的终极目标。
2、教会幼稚园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80年代 中国沿海福建福州、宁波、上海等
地出现小孩察物堂。
此外,教会也在中国设立婴儿园。如由龚史曼格夫 人创办的浙江湖州的民德妇女职业学校就附设了民德婴 儿园,作为学生的实习场所,招收出生到8岁的儿童, 采取母子同校的办法,婴儿多为妇女部学生的子女。
▪ (一)蒙养院的意义、对象 ▪ (二)蒙养院的设置 ▪ (三)蒙养院课程 ▪ (四)蒙养院的师资 ▪ (五)蒙养院的地位 ▪ (六)蒙养院的保教要旨
(一)蒙养院的意义、对象
▪ 1.章程明确指出:“蒙养通乎圣功,实为国民教 育之第一基址。”
▪ 2.蒙养院招收“三岁以上至七岁之儿童”
(二)蒙养院的设置
阶层,减少双方之间的误解和冲突,从而使西方的势 力更方便地进入并支配中国社会。
第二节 外国教会在华的学前教育活动
▪ 二、外国教会在华办学前教育的活动 ▪ 外国教会在华创办幼稚园及幼教师资培训班不仅在时
立意、践行、转型:清末民初学前教育体系之变迁
立意、践行、转型:清末民初学前教育体系之变迁 我国的学前教育①虽然早有“教子婴孩”“圣功始基”之说,但在20世纪以前,并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而是多的是在家庭中进行;直到20世纪初,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学前教育机构才开始在中国出现。
随着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和实施,学前教育在学制上正式由家庭走向社会,并开始探索和构建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
对中国而言,“教育历史之变迁,以逊清之末民国之初最关重大。
”[1]1091清末民初的学前教育体系以“借学布道”发端,经历了从“立意”到“践行”再到“转型”的发展过程。
本文试图以清末民初②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为线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学前教育体系进行梳理,以期为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1 “借学”“布道”:清末民初学前教育体系的滥觞 早在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建立以前,西方传教士因“借学布道”的需要,率先在我国设立了幼稚园,这是“中国幼稚教育史中极大的关键”[2]28。
“泰西蒙学,始于幼稚园,亦称察物学堂。
小孩未读书之前,先使察物,就其目所能见、手所能抚、耳所能闻之物,皆使记其名字及其造法、用法。
故至读书识字之时,能收驾轻就熟之效也。
”[3]418教会幼稚园“其教育方面,总是以基督教徒为标准”[4]77;“其中圣经钟点,竟超出教育课程钟点之上也。
盖外人所以设立学校之初意在乎传教也。
”[5]10但随着教会教育的世俗化,除了灌输宗教信仰以外,教会学前教育机构也同时注重培养儿童的智力和德性。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长期实行禁教政策,对传教活动严加取缔,传教士只能在澳门一地公开活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禁教政策逐渐向限教政策转变。
但当传教士渡海东来,却“苦于风土人情之谙,语言文字之隔膜,”因此不得不“集多数之童子,使之受教会学堂之教育”[6]207;而“幼稚园为教育之初步”[7]。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限教政策更是被宗教宽容政策所取代,清政府“悉遵成约”“委曲求全”,以维持“中外和局”[8]。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
5、评价 《大同书》关于儿童保育的规划,也较为全 面的反应了康有为学前教育改革的思想,并 对当时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
梁启超
字卓如,号任公、饮 冰室主人。汉族,广东新会 人,清光绪举人。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 动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 传家、教育家、史学家、文 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教育也发生了 深刻变革,是中国传统教育制度趋向崩溃, 近代教育在形态上得到确立的时期。具体表 现为: 1) 结束了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2) 传统书院、儒学为新式学堂取代。 3) 1904年颁布并实行第一个法定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4) 留学教育形成高潮。首先是留日高潮 (清末新政鼓励下产生),1900年达到顶峰, 其次1908年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发展中国 教育,形成了留美高潮。
三)第三阶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
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政治派别登上
历史舞台。甲午中日战争失败。资产阶级改良派发 起维新变法运动。虽然遭到挫折。但面对1900年八 国联军入侵,清政府不得不在1901年宣布实行“新 政”,“百日维新”中的改良措施基本上得到实施。
1890年春,年仅18岁的梁启超前来拜访已33岁的康 有为。此时的梁启超刚在广东乡试中考取第八名举人, 少年有为;而康有为此时不过是一名监生而已,在 “学历”上比梁启超低一格。按照当时的科举习惯, 梁启超中举在先,应是康有为的“前辈”。
二人见面之后,聊了好几个时辰,梁启超后来追忆 这段往事时说,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 当头棒喝之后,使他一时不知所措,以前所学的不过 是应付科举考试的敲门砖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学问。 经一番思考之后,他毅然决定拜监生康有为为师。
晚清时期的学前教育
晚清时期的学前教育
大学堂分设八科:经学 科、政法科、文学科、 医科、格致科、农科、 工科和商科。设在外省 的大学堂至少须具备其 中三科,京师大学堂八 科全设。各科一般修三 年,政法科和医科为四
2
小学堂,课程有修身、读经、作文、习字、读史、舆地、算学、体操。毕业后可继续读书或入农工商 业学堂。初等、高等共六年
中学堂,课程有修身、读经、算学、词章、中外史、中外舆地、外文、国画、博物、物理、化学、体
3 操;附设师范培养小学堂教务人员,并招收部分科举生员。中学堂四年毕业,合格者给予贡生身份(此
条非首创,1901年清政府就出台了类似规定)
生免学费
晚清时期的学前教育
实业学堂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几类,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办,学制一般均为三年 ,是普通教育的分流
进士馆是为培养官员而设,学习法律、外交、教育、理财、农工商兵八大类,毕业考试合 格者录用
译学馆培养外语人才 各级学堂毕业生有对应的科举功名 两个学制对比总结 壬寅学制在教学内容上引进了西方科学文化,将各级学堂初步衔接成完整的教育体系,癸 卯学制则将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提高到和普通教育并列的位置。两个学制也都规定了入学 年龄,开始普及义务教育,教育的目标从此发生转变,开始与国计民生相联系,具备了现 代性,这是清末新学制最大的进步之处
PART 1
重点
重点
壬寅学制被癸卯学制取代的原因
有人认为是张百熙个人威望不及张之洞以及清政府对汉族官员的压制,
其实根本原因是
第三章 清末的学前教育
(一)蒙养院的意义、对象 1.章程明确指出:“蒙养通乎圣功,实为国民教 育之第一基址。” 2.蒙养院招收“三岁以上至七岁之儿童”
(二)蒙养院的设置 蒙养院院址可设在“各省府厅州县以及极大市镇” 的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三)蒙养院课程 1.游戏 2.歌谣 3.谈话 4.手技
第二节
外国教会在华的学前教育活动
一、外国教会在华创办学前教育的目的 (1)从小开始培养优秀的基督教人才,使他们将来可
以在中国占据领袖的地位,从而更好地支配中国。
(2)通过开办幼稚园吸引更多的民众信仰基督教,以 扩大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社会基础。
(3)使得基督教能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
人本院——胎教
学前公育体系 育婴院、慈幼院—公育 小学之后—公教
《大同书》关于教育的主张:
(1)保育员的选择
(2)育婴院的内外环境
(3)育婴院的保育方式
《大同书》关于未来社会教育模式构想的核心:
(1)教育的社会化
(2)公养公教
梁启超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教育政策私议》
资产阶级维新派对西方教育制度的宣传
第三章 学前教育的产生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外国教会在华的学前教育活动
第一节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
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一系列政 治、经济、思想动因的推动下产生的必然现象。 (1)政治上,教育改革是整个国家政治体制变革的一个组
(1)康有为的《大同书》 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其 中包括学前教育制度。 (2)梁启超的《教育政策私议》 提倡设立两年制幼稚园,招收 5 岁以下的幼 童
第三章 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清末,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学前教育也在这个时期开始了艰难的起步。
在传统教育体系的束缚与西方教育理念的冲击下,清末的学前教育呈现出复杂而独特的发展态势。
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的统治逐渐衰落,内忧外患不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认为培养新一代的人才是国家振兴的关键。
在教育观念方面,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人们对儿童早期教育的认识逐渐发生了变化。
西方的教育理念强调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与中国传统教育中强调的礼教和规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观念上的冲击,促使一些人开始思考和探索适合中国儿童的学前教育模式。
清末学前教育的实践主要体现在蒙养院的设立上。
蒙养院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其设立标志着中国学前教育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然而,蒙养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缺乏经验、师资不足以及经费短缺等问题,蒙养院的教育质量和规模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在课程设置方面,蒙养院的课程内容较为简单,主要包括游戏、歌谣、故事等。
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儿童的基本生活习惯和道德观念,但与现代学前教育的课程相比,还显得比较单一和粗糙。
师资问题也是清末学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当时的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教育教学方法也比较陈旧。
为了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一些地方开始举办短期的师资培训班,但效果并不理想。
尽管清末的学前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但它为后来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它开启了中国学前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让人们开始关注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为日后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家庭学前教育方面,虽然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仍然占据主导,但一些家庭也开始受到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个性发展。
然而,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能够接受这种新型家庭教育的家庭还只是少数。
清末的学前教育
清末的学前教育在清朝末年,社会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学前教育也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开始萌芽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受到了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学前教育的兴起起到了推动作用。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内部的腐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要改变国家的命运,必须从教育入手,培养新一代的人才。
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起点,也逐渐受到了关注。
在教育观念方面,传统的教育思想受到了冲击。
过去,儿童在家庭中往往被视为需要严格管教的对象,教育方式较为严厉和刻板。
然而,随着西方教育理念的传入,人们开始认识到儿童的天性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教育应该以启发和引导为主。
这种观念的转变,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清末的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出现。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蒙养院。
蒙养院的设立,为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相对专门的教育场所。
这些蒙养院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儿童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和初步的知识技能。
例如,会教导儿童基本的礼仪规范、简单的算术和识字。
师资方面,清末学前教育的教师队伍相对薄弱。
由于学前教育刚刚起步,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非常稀缺。
许多教师只是经过了简单的培训,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为学前教育的发展付出了努力。
教学方法上,清末的学前教育尝试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开始采用一些较为生动活泼的方式。
比如,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来引导儿童学习和成长。
然而,清末的学前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经费的短缺。
由于当时国家财政困难,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很多蒙养院的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设备匮乏。
其次,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很多家长仍然认为学前教育不重要,不愿意将孩子送入学前教育机构。
再者,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在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学前教育相对发展较好,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几乎是空白。
尽管清末的学前教育存在着种种不足,但它为后来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末的学前教育
清末的学前教育清末时期,学前教育这一领域可谓是充满了新奇与探索。
在那个时代,学前教育的概念还相当陌生,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能吃饱穿暖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在一些相对开明的家庭和地区,已经开始有了对学前教育的初步尝试。
当时,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
有些家庭会请一些有文化的长辈给孩子讲讲简单的故事、教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
比如说,吃饭时要懂规矩,不能狼吞虎咽;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不能没大没小。
在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了一些类似幼儿园的机构。
可别以为这些机构跟咱们现在的幼儿园一样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那时候的条件可简陋多了,可能就是几间旧房子,几张破旧的桌椅。
但即便如此,对于当时的孩子们来说,也算是一个新奇的地方。
我曾经在一本古籍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记载。
有个小孩叫阿宝,他家在上海,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
阿宝到了该上学前的年纪,家里人就把他送到了当地一家新开的“幼稚园”。
第一天去的时候,阿宝可兴奋了,穿着崭新的衣服,手里还拿着一个小玩具。
到了那里,看到其他小朋友,阿宝还有点害羞呢。
老师让大家坐好,开始教大家认字,可阿宝坐不住,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
老师也不生气,耐心地引导他。
中午吃饭的时候,阿宝不会用筷子,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其他小朋友都笑话他,他委屈得差点哭了。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阿宝慢慢喜欢上了这里,还学会了好多东西。
当时的学前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教孩子们认字、数数,还有一些简单的儿歌和游戏。
像“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这样的儿歌,孩子们唱起来可带劲了。
在教育方法上,老师们更多的是采用直观教学,比如拿着实物让孩子们认识,或者通过模仿动作来让孩子们理解。
然而,清末的学前教育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由于社会动荡,经济落后,很多家庭根本没有能力让孩子接受学前教育。
而且,教育资源匮乏,专业的教师少之又少。
但即便如此,清末的学前教育还是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它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艰难的环境中努力生根发芽,为后来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末民初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时间内容汇总
清末民初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时间内容汇总清末日渐强大的中国把大量精力投入教育工作,许多学前教育机构出现,他们的出现使学前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将会介绍清末、民初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时间以及内容。
首先介绍的是古称“觇学”的“校圆”,它是清末民初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它是由村委会和家长组成的小班,常由小孩的家长代为管理,在有足够的学生的条件下,校圆才会正式成立,孩子们在校圆里一般学习书法、绘画等。
此外,古代的“学宫”也是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它是一种私立学校,多数为小学,它的学生一般为官宦子弟,它讲授的知识比较精炼,主要教授法、文学、学习音乐、绘画、武艺、讲解古籍等。
除此之外,还有清末民初学前教育机构“礼佛”,它是一种帮助小孩学习书法,受封建文化影响,以礼仪为口号的学前教育机构,它教授唐诗宋词、歌谱、书礼等,主要是让孩子学习那些传统的诗歌表演,用来展现孩子的礼仪。
清末民初涌现出的新式教育又将传统的“礼佛”等洗尽铅华,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小学,也就是现在的公立学校,经过积极的开放,政府成功的推广了公立学校,让更多的小孩可以接受的标准化的教育,全国都设立了小学,它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开端。
此外,清末民初还出现了许多民间教育机构,它们由当地社会成员组织成立,它们主要教授当地方言及地方传统文化,甚至包括传统的诗词及乐谱,也有当地的传统手艺,这些机构的出现大大的推动了
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总之,清末民初学前教育机构备受重视,出现了多种学前教育机构,从私立学校、校圆以及礼佛,到公立学校、民间教育机构,这些机构都给当时的教育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为长期扩大受教育群体,搭建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章清末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制度的实施
第三章
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第一节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经济基础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农民和手工业 者纷纷破产。大工业生产,产生了中国的无产 阶级,也使不少妇女走进工厂,参加了近代大 工业的生产劳动。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承担已 不适应。这便从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社会教 育机构的要求。因此,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 从根本上说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二、蒙养院的师资的培训
〈一〉我国幼儿师范的萌芽——湖北幼稚园 附设的女子学堂 • 为促进幼稚园的发展,在张之洞的主持下, 湖北幼稚园曾附设女子学堂,招收15~35 岁的女子,专门学习幼稚师范课程。这是 中国幼稚师范的萌芽。但后来又被扼杀了。
〈二〉《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 1907年,清政府颁发了《女子小学堂章程》,教 育上打破了女禁,中国官方承认了女子有一定的 受教育权利。女子师范学堂担负培养女子小学堂 教员的同时,也兼训练蒙养院保姆。具备了新式 学堂的形式和内容,但保留了浓重的封建色彩。 使女子教育在学制中确定了一定的地位,得到了 某些发展。
32
27
23
20
15Biblioteka 116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通 儒 院
加习科 范优 学秀 堂师 公共科 初 级 师 简 范 易 学 科 堂 预 备 科 译 学 馆 大 学 预 备 科
大 学 堂 高 等 学 堂
清末学前教育的特点
清末学前教育的特点
清末学前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
在清末,大多数家庭都注重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家境富裕的家庭更是如此。
因此,家庭教育成为了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
父母或家庭中的长辈会亲自教授孩子基本的礼仪、道德、语言、数学等知识。
2. 私塾教育为辅助。
除了家庭教育外,私塾教育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形式。
私塾通常由一位或几位教师负责,教授孩子们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私塾教育的优点是能够提供更加系统和专业的教育,但是由于收费较高,只有一部分家庭能够承担得起。
3. 教育内容注重实用性。
清末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于实用性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学前教育的内容也注重实用性,主要包括基本的礼仪、道德、语言、数学等知识,以及一些手工艺和生活技能。
4. 教育方式注重启发式。
清末时期,启蒙教育开始兴起,人们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学前教育的方式也开始注重启发式,即通过启发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和探索。
总的来说,清末学前教育的特点是以家庭教育为主,私塾教育为辅
助,注重实用性知识和启发式教育方式。
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第一节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从政治、经济、思想动因分析1、政治方面①:学前教育体制改革②: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以及教育等方面对中国的侵略加剧,通过不平等条约剥夺中国了中国的许多主权,使中国陷入生存危机中《天津条约》签订后外国教会在华的不断扩大,使中国的儒学和传统教育受到冲击,严重的削弱了后者的权威性和翁定性。
③:清朝统治者被迫进行旨在“富国强兵"、谋取生路的变法运动中国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始终是被关注的中心课题之一。
洋务运动开办洋务学堂和留学教育,百日维新费八股改科举,新政中废除科举、创建学部、颁行《癸卯学制》④女子教育遭到排斥和忽视,起步时间滞后,第一部全国性的近代学前教育法令《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于1904年1月.第一部近代女子教育法令《奏定女子小学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1907年颁布。
2、经济方面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促使教育体制向社会化转变,而学前教育的社会化是整个国家社会化的一部分②: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原有的一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走上衰弱,被工业化和社会化的经济模式取代③:人才缺少,不能满足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突破以零散的蒙塾和家庭为单位的旧模式向社会化转变3、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变法的思想下推动的①:外国势力入侵,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内部矛盾②:改革的不顺利康有为的思想体系:1、混合了儒家的今文经学、《礼记》中得到集中体现。
2、《大同书》的构思①描绘了一个人人相亲相爱的美好世界、在这个被称为“大同之世"的美好世界里,儿童完全由社会共育②未出生之前享受胎教③出生开始送到公立育婴院,有社会抚养④3岁后转到慈幼院或继续在育婴院接受良好的保育、以后依次接受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⑤20岁学成毕业后为社会服务3、《大同书》关于学前教育的主张①、保育员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外国教会在华的学前教育活动
▪ 一、外国教会在华创办学前教育的目的 ▪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从小开始培养优秀的基督教人才,使他们将来可
以在中国占据领袖的地位,从而更好地支配中国。 ▪ (2)通过开办幼稚园吸引更多的民众信仰基督教,以
▪ 1907年,清政府颁发《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明确规定了师资问题。
▪ 1909年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发行《保姆传习所讲义初集》, 为我国最早的幼儿师范教科书之一,1907年,由中国图 书发行公司印行、顾倬编辑的《幼儿保育法》也是参考 了日本、德国的幼教书籍,选择最重要的内容编辑而成。
▪ 3.清末蒙养院制度的特点 ▪ 第一:中国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结束了,在通
第三章 学前教育的产生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 第二节 外国教会在华的学前教育活动
第一节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
▪ 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一系列政 治、经济、思想动因的推动下产生的必然现象。 (1)政治上,教育改革是整个国家政治体制变革的一个组 成部分,而学前教育的改革又是教育体制变革的一个组成 部分。 (2)经济上,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促使教育体制向社会化 转变,而学前教育的社会化是整个国家教育社会化的一部 分。 (3)思想上,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也是在社会各阶层 人士积极要求变法的思想推动下进行的。
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其用。”
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1. 蒙养院的兴办
1903年秋创办的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省立幼稚 园)——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近代中 国第一所幼儿园。附设在武昌模范小学内。
湖北省立幼稚园附设女子学堂是中国幼稚师范的萌芽。 户野美知惠是最早来华的幼教工作者。 1905年创办的天津严氏蒙养院是国人自办的最早的
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 ▪ 儿童的公养公育(《大同书》)
人本院——胎教 学前公育体系 育婴院、慈幼院—公育
小学之后—公教
《大同书》关于教育的主张: (1)保育员的选择 (2)育婴院的内外环境 (3)育婴院的保育方式
《大同书》关于未来社会教育模式构想的核心: (1)教育的社会化 (2)公养公教
▪ 蒙养院院址可设在“各省府厅州县以及极大市镇” 的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 1.游戏 ▪ 2.歌谣 ▪ 3.谈话 ▪ 4.手技
(三)蒙养院课程
(四)蒙养院的师资
▪ 育婴堂和敬节堂的乳媪和节妇充当 ▪ 训练保姆的教材诸如《孝经》、《四书》、《烈
女传》、《女诫》、《女训》、《教女遗规》等, 还有一些外国家庭教育书如日本天下歌子《家政 学》。
(五)蒙养院的地位
▪ 章程规定:“蒙养家教合一宗旨,在于以蒙养院 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
▪ 因为“保姆学堂既不能骤设,蒙养院所教无多, 则蒙养所急者仍赖家庭教育。”
(六)蒙养院的保教要旨
▪ (1)“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展其身体,渐启 其心知,使之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轨 范。”
▪ (一)蒙养院的意义、对象 ▪ (二)蒙养院的设置 ▪ (三)蒙养院课程 ▪ (四)蒙养院的师资 ▪ (五)蒙养院的地位 ▪ (六)蒙养院的保教要旨
(一)蒙养院的意义、对象
▪ 1.章程明确指出:“蒙养通乎圣功,实为国民教 育之第一基址。”
▪ 2.蒙养院招收“三岁以上至七岁之儿童”
(二)蒙养院的设置
▪ (2)“保育教导儿童,当体察幼儿身体气力之 所能为,心力知觉所能及,断不可强授以难记难 解之事,或使之疲乏过度之业。”
▪ (3)“保育教导儿童,多留意儿童之性情及行 止仪容,使趋端正。”
▪ (4)“儿童性情好模仿,务专意示以善良之事 物,使则效之孟母三迁即此义也。”
三、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
▪ 张之洞,(1837—1909),我国近代教育活动家,清末洋 务派首领之一。在其40多年仕宦生涯中,一直没有中断过 兴学育才的活动,他是洋务教育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 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劝学篇》中。“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是其基本教育思想,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他在拟定《奏定学堂章程》时,提出了一下立学宗旨: “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洽其知识,练其技能,
幼教机构,即私立蒙养院。
湖北省立幼稚园 创建人员合影
2. 蒙养院师资的培训
▪ 湖北幼稚园已经附设女子学堂,招收15—35岁的女子专 门学习幼儿师范课程,这是我国幼儿师范最初的萌芽。
▪ 张之洞开办敬节学堂和育婴学堂,培养乳媪和家庭教师, 主要为官宦之家服务。
▪ 1902年,严修创办严氏女塾。
▪ 1902年,吴馨在上海创办务本女塾。
梁启超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教育政策私议》
▪ 资产阶级维新派对西方教育制度的宣传
(1)康有为的《大同书》 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其
中包括学前教育制度。 (2)梁启超的《教育政策私议》
提倡设立两年制幼稚园,招收5岁以下的幼 童
资产阶级维新派关于学前教育的主张
▪ 1.强调儿童教育的意义 ▪ 2.引进西方心理科学,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化 ▪ 3.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
体系 ▪ 4.提倡女子教育,为幼稚师资的培养奠定理论基
础
二、学前教育法令的颁布和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 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其 中就包括了蒙养院制度,我国的近代学前教育才 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
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 个学前教育法规,涉及的主要内容:
向学校教育社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 第二:学前社会教育机构在中国产生,既反映了近代大生
产的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与之适应这一般规律,又反应了它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被动出现的特点,是随着近代学制的出 现而勉强确定的。 ▪ 第三:蒙养院办院的纲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总原则,既不肯放弃传统儿童教育的核心--封建伦理道 德的灌输,又要具有近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 第四:严重抄袭日本。 显示出极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教 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