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等教育十年改革重要举措
德国人才培养政策及其改革举措
德国人才培养政策及其改革举措德国是由16个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拥有8000多万人口。
1998年,德国的科研人员(全日制)达46.3万人,其中研究人员为23.8万人,技术人员为11.2万人,其他辅助人员为11.3万人。
国立科研机构和国家资助的科研人员就达73800人,其中科学家38200人,技术人员19100人,其他辅助人员16500人。
据最近统计资料表明,德国现约有364139个研究与开发人员,其中研究人员为256239人。
德国的高等学校有300多所,1997年12月公布的在读大学生人数为190万,现已增至200多万。
相关资料显示,1999年在德国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总达101500人,其中新联邦州的约18300人;从分布上看,老联邦州占82%,新联邦州占18%;研究开发人员总数占整个高校教工480400人的21.1%与1997年相比增长了0.8%。
研究与开发人员总数的比例与1997年(21.8%)相比有所下降,但研究人员略有增加1999年为66700人占总高校人员的65.7%1977年65700研究人员占65.3%。
其他人员同样有所增长,从1997年的21600人增长到1999年的22100人增加了2.5%;技术人员1997年为13700人1999年却只有12700人占高校总研究与开发人员的从13.3%降到12.5%。
一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施罗德政府认为每一个德国的青年,无论其社会经济地位及性别如何,都应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是社会公正的具体体现。
要实现社会公正,就必须解决教育经费的投人问题。
德国联邦政府2003年的教育经费预算为87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3.7个百分点。
这说明政府在教育科研方面将一如既往地强化财政资助政策,加大对教育研究的投人、特别是大力改善基础教育设施、促进东部发展,仍将是施罗德政府对教育的优先资助范围。
此外,在联邦教研部布尔曼部长的努力下,德国政府修改了“联邦教育促进法”,不仅提高了奖学金额度,而且还扩大了奖学金的覆盖面,使受益人数上升至445000人,比原来增加了81000多人。
德国十二条教改建议与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2 . 德国高等教育立足人性化改革, 体现教育体制全面化 方向, 教育体制改革应与时代需求相吻合 , 不断提升我国高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 引领作用。
发展新方针。 德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重点在于立足人性化改 等教育的内在价值。这是我 国高等教育改革思想引导下对
2 0 1 5年 第 4期 总第 2 5 2期
黑龙江高教研 究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H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No . 4, 2 01 5
S e r i a l No . 2 52
德 国 十 二 条 教 改 建 议
与我 国高校 教 育体 制 改 革
马 骅
( 南京 中医药大学 翰林学 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4 6 )
摘要 : 高等教 育的社会 价值 是 " 3今高等教 育发展的 时代主题 , - 我 国高等教育发展 具有较 为明显的 国际代表性特征 。从 高 等教 育发展 目标 角度 而言, 中德 两 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具有一 些共性特 征 , 而在 改革思 想层面上 , 又存 在一 定的差 异。分析
1 . 我国高等教育特色性发展 , 强调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 展新动态的出现而不断转变, 因此 ,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 革步伐不断加快 , 创新发展思想不断产生, 对人才培养的根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前进道路的方向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国泛 化认 知存在 差异 性
1 . 我国高校教育体制发展着重于针对性构建, 体现出教 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科学构建, 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社会发展
惠国高等教育十年改革重要举措
转轨尚待时 日。 值得~提的是 , 用技术大 学开设 的 306 应 7 门课程 中已有 22 1门实现 了学制转轨 , 7 转轨率 达 7 % 4 。 据 德 国大学校 长 联席 会议 报 告 ,09 起德 国绝 大 20 年 多数高校 将全 面实施 博洛 尼亚课 程体 系 ,传统 的德 国课 程和学 位体 系将逐步成 为历 史。
予 大学充分 自主权 , 强大学 自身 能力建 设 ; 加 对外 充分参
与和利 用国外资源 , 提升 德国高校 的竞争 力。 高等 教育 内
政和 国际合作 有机 互动 , 为一体 。 融 本 文重 点列举近 十年 来德 国政府 在高等 教育领 域 的 1 项 重要 改 革举 措 , 单介 绍其 背 景 、 施 过程 和 阶段 2 简 实
了一场前所 未有 的深 刻变革 与发展 。 现今德 国教育 政策 、
理念、 结构 、 内容 、 式和社 会 互动 要素 等 均发 生 了重 大 模 变化。这场 变革 涉及高等 教育 、 础教 育、 业教 育和 继 基 职
型速 度较 快 的是 农 学 、 学 、 养学 、 林 营 经济 学和 工 程学专
开设本 、 硕二 级课程 达 5 6 0门 , 6 占德 国大 学总 课程 量的 百分 比提高 到 4 8%。德 国传统 的法律和 医学专业 的学制
高等教 育课程和 学位 体 系 ,以德 法为代 表的 欧洲高 等教 育传统 日益 丧失国际 吸 引力 , 以改革谋 发展 、 复高 等教 恢 育 实力 , 为欧洲 大陆 高等教 育界 的共识 。十年 来 , 国 成 德 中 重重阻 力 , 破 围绕 “ 开设跨 国课 程 ” 提高 教学 大纲灵 、“ 活性 ” “ 强大 学师 生流 动性 ” 大核 心 目标 , 争议 和 增 三 在 中坚定实施博 洛尼 亚进程 , 行 了一 系列重 大改 革 , 进 特别
德国高等教育十年改革重要举措
德国高等教育十年改革重要举措2010-06-28 09:51:591997年 11 月,时任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发出“教育必须成为核心议题”的著名呼吁。
此后十年,德国教育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与发展。
现今德国教育政策、理念、结构、内容、模式和社会互动要素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场变革涉及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各个教育领域,目前尚在进一步发展演进中,唯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进程较快,已基本形成新格局。
整体上看,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基本沿两条主线进行:对内调整结构,整合联邦和各州政府及社会各方资源,赋予大学充分自主权,加强大学自身能力建设;对外充分参与和利用国外资源,提升德国高校的竞争力。
高等教育内政和国际合作有机互动,融为一体。
本文重点列举近十年来德国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12 项重要改革举措,简单介绍其背景、实施过程和阶段结果。
一、力推博洛尼亚进程,以欧洲高等教育区域建设为依托,推动国内改革,提升德国高校学位和课程结构国际竞争力德国是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发起国和积极参与国。
主要动因是,上世纪下半叶,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大量国际学生和学者进入英美高校留学深造,面对灵活的英美高等教育课程和学位体系,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高等教育传统日益丧失国际吸引力,以改革谋发展、恢复高等教育实力,成为欧洲大陆高等教育界的共识。
十年来,德国冲破重重阻力,围绕“开设跨国课程”、“提高教学大纲灵活性”和“增强大学师生流动性”三大核心目标,在争议中坚定实施博洛尼亚进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特别是基本实现了学位结构和学制的转变,放弃了德国高等教育传统标志性的本硕一体结构,转向学士、硕士二级学制。
此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从政府主导的官僚检查机制,转向全国性、制度化、非政府认证机构的质量保证体系等。
根据德国向 2006 年博洛尼亚部长峰会递交的《博洛尼亚进程:德国国家报告(2005—2007)》,2005-2006 年冬季学期,就读学士、硕士二级学制专业的学生共约 25万人,占德国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 12.5%。
德国教学改革成功案例
德国教学改革成功案例德国教育制度一直以来都备受国际瞩目,其教学改革也是引领全球的典范。
下面是十个德国教学改革成功案例,详细介绍了德国教育制度中的一些重要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1. 教育分级制度:德国教育制度实行分级制度,分为小学、中学和高中三个阶段。
这种分级制度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2. 学习动态评估:德国引入了学习动态评估制度,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这种评估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3. 基于问题的学习:德国教育制度鼓励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4. 实践教学:德国教育制度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种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科技教育:德国教育制度重视科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学生通过科技实验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6. 多元化教育:德国教育制度注重多元化教育,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学生可以选择艺术、体育、音乐等非传统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培养自己的专长。
7. 倡导性别平等:德国教育制度倡导性别平等,注重消除性别差异对教育的影响。
学校鼓励男女学生平等参与课堂活动和社交活动,提高性别平等意识。
8. 教师培训与发展:德国教育制度注重教师培训与发展,提供丰富的培训机会和资源支持。
教师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9. 学生参与决策:德国教育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决策,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学校设立学生议会,让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0. 社区教育合作:德国教育制度注重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德国高等教育近年来主要发展变化及其启示
“ 精英大学”的理念 引起 了德国高等教 育界的大量争论 ,因为它 强调全球竞争力 的宗 旨是与德国高等教育重视公平 发展的传 统理念有 所冲 突,也正因为此 ,这一理念是德国教育界的重大转变 ,表 明德 国 不 再只将教 育当作 国家 内部盼 问题 ,同时也更加侧 重 自身教育在 国际 领域 的领导力与竞争力。
德国高等教育起步很早,一直都有其 自身不同于美国式 高等教 育 的方面 。如今 ,我 国各大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教学内容 、学制等 各方 面的 改革 ,德 国高等教 育也在最近 几年有 了新 的发展趋 势 ,因 此 ,参照我 国高校 自身 的情况对德国高等教育最新情 况增进 了解 ,对 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说显得十分必要 。 1 “ 精英大 学” :德国高等教育的新思路 德国高等教育的悠 久历史,不仅 为德国提供 了丰 富的高等教 育经 验 ,也使得德 国大学建设呈现 出平均化的传 统特点。教育的平均化指 的是 国内各州高校教育水平普遍保持在同一的高水准 。丛整个教 育资 源的分布情况上来看,尤其是高校教授均衡分 布与教 育经 费的均衡分 配来看 ,德 国各卅 f 的高校并没有明显的强弱分别。然 而,从2 0 0 6 年开 始德 国实行 “ 精英大学 ” ( E l i t e u n i v e r s i t i l t )制度 ,打破 了一贯 的 大学均衡性 ,一定程度上改变 了传统的教育格 局。精英大学 的理念是 投入额外资金扶植德国排名前十名的高校,以增强这 些高校 的国际竞 争力 。这势必造成精英大学与普通大学之间不再是 以往均衡发展 的格
局 ,而是 一定 程 度 的 差异 化 发展
S t u d i u m ), 此类修学体制 需要学生不仅仅拿到最后的学业毕业证,而 且 需要学生通过工作培训拿 到毕业证书 ,这种以实践为导 向的学习形 式过后最终得到的是本科毕业证书 。双轨学习体质在2 0 0 8 年之前都是 在职业学校 ( B e r u f s a k a d e m i e n )才有 ,在 巴登符腾堡州的职业学校改 革之后 ,2 0 0 9 年在巴登符腾堡州 的高校中提供双轨学习体制的学科不 断增加 。迄今为止,专科 学校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专业都是双轨学习体 制,这种体制对传统意义上的专科学校只提供一个 学期 的实习期是一 个 巨大的改变 。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及新变化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及新变化一、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三重理由综观过去几年德国的高校改革,人们不难发现,近10年促使德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全球化和由此带来的教育国际化进程;以创造共同高校空间和欧洲教育一体化为目标的“博洛尼亚进程”;德国统一所致的教育模式趋同化。
(一)国际层面的挑战: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进程全球化进程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也涉及教育领域,由此带来的教育国际化和在国际层面对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对迄今为止在国家层面上行之有效的德国教育模式和国家教育管理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并以各种不同方式促使其进行改革。
教育国际化也使在国际层面对未来精英人力资源的竞争不断加剧。
全球化使德国的科研体系和高校格局面临新的挑战。
为此,德国政府和高校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倡议,使高校体制更加适应新的国际化要求。
这些改革新举措的推出在很多方面改变了德国大学的办学方式和治理模式,如引入以学士和硕士为主的二级学位制、允许征收(一定比例的)学费、进行选拔考试、设立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加强高校和高校外科研机构的战略伙伴关系。
这些改革的目标是使德国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重新获得教育和科研领域的领导地位,并能吸引世界各地年轻人赴德国留学,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推向更高的层次。
目前,德国高校约有25万名外国学生,德国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最重要的留学生接收国之一。
(二)欧洲层面的挑战:欧洲教育一体化和博洛尼亚进程的实施除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进程对德国高校的影响外,在欧洲层面,以教育一体化为目标的“博洛尼亚进程”是使德国进行高校改革的又一重要动因。
1999年,29个欧洲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了“博洛尼亚进程”。
这一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为欧洲范围内高等教育系统确定了共同框架,其目的是进一步扩大欧洲高等教育在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如同1999年欧洲国家签订的《博洛尼亚宣言》所规定的,到2010年为止,建立共同的欧洲高校区域空间。
十大教育改革案例
十大教育改革案例教育改革是各国持续推进的重要任务。
在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尝试不同的改革方法,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下是十大教育改革案例。
一、芬兰教育改革:芬兰是全世界教育改革中的佼佼者,其教育改革特点是注重实践经验。
该国采用教育作为提升整个社会素质的切入点,优先选择拥有实际经验和能力的人作为教育工作者,高度注重和鼓励教师自主决策掌握授课内容,大力鼓励学生发挥才能,注重学生教育的综合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通过这些措施,芬兰教育成功地培养出了大批有能力的学生和教师。
二、德国教育改革:德国的教育改革方法是注重强制性教育,教育领域也要具有强制性,这也是多年来德国成功推行教育改革的关键措施之一。
德国除了注重学校的教育,也大力推广实践教育和在职教育,强调教育和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出更多应用型的人才。
三、中国教育改革:中国多年来推行的教育改革风头正劲,国内外都有过几番讨论。
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是着重强化教育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中国的教育改革还注重推行全员教育,普及教育,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创新改革机制等,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
四、韩国教育改革:韩国的教育改革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素质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合理的学习环境,推出教育振兴计划,提高教师素质,缩小各地的城乡教育差距等,通过这些措施加强学生整体素质水平,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素质。
五、美国教育改革:美国的教育重视创意和创造性,认为初级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尤为重要,提倡聚焦在强化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上,更注重课程平衡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在教师课程开发和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所调整。
六、瑞典教育改革:瑞典注重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注重加强传统能力教育,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运用交互式教学法并推行在线教育,瑞典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很大创新。
浅谈德国大学改革及其合理性
223高等教育一、德国大学改革(一)改革目标及措施1.三级学位体系。
自1999年为促进欧洲高校教育体制的一体化开展的博洛尼亚进程提出后,德国引进了英美教育体系的分阶段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改变了“本硕连读”的传统。
针对学士学制改为3年,德国大学采取了以下方法:一是压缩教学内容;二是增加考试次数。
按照改革计划,在课程学业评价方面,德国大学将原来的一次性终结考试改为平日的课程学业评价考试,每次课程考试都纳入最后的评价总分。
规定学生通过积累学分的方式毕业,促使学生加快学习进度。
2.学分转换系统。
学分由ECTS(欧洲学分积累与转移系统)根据学生的学时制定。
课堂教学时间,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外作业,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及考试的时间都算在学时里。
总体规定,学生须修满180个学分才可获得学士文凭,硕士毕业的总学分也不得低于300学分。
也就是说,学生自行选取多种教学活动,如大课、讨论课、练习课、实习等,每学期大约修满30学修满3年即可学士毕业。
若要继续攻读硕士则加上学士时修的学分再修120学分即可硕士毕业。
据计算,一个学分的分值大约相当于30个学时的工作量,照此推算,平均每学期课程约为35至40个学时。
3.质量保证体系。
德国大学为保证学生课程质量不受学制压缩的影响,设立了学位认证委员会对德国高校学位制专业及课程进行认证。
此外,在德国,对专业或高校的循环强制认证在质量保证体系领域扮演了关键角色。
质量保证体系对德国大学新学制进行专业认证与教学评估。
(二)改革成效1.德国大学改革带来了不小的成效,众所周知,因过长的学制(德国学生获得硕士文凭(Diplom)平均需6.8年;从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平均需4.6年),德国高校学生有很高的辍学率,就业年龄相对于其他国家也较迟,学校间的均质性特征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同时也导致学校竞争力的下降。
在学位制等进行改革后,学生可以花3年时间取得学士学位并直接就业,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辍学率。
2.德国只有“大众”,没有“奔驰”,这是对均质性下的德国教育的评价。
浅谈德国的高等教育及改革
作者简介 : 崔红 芬( 9 8一) 女 , 16 , 河北河 间人 , 西北 第二 民族 学院外语 系讲 师 , 要从事俄 文 学研 究。 主
维普资讯
式 , 年代主要出现在北莱茵 一 7 0 威斯特法伦州 ( J 。该类大学相应地提供多种学制和结业形式 , 学生首先学习共 同的基础课 , 其后的课程分为 3 年制和4年制两个层次, 高等综合大学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再次选择专业或毕 业形式。到 7 0年代末, 高等综合大学在保持其课程设置特点的基础上, 不断向大学靠拢 , 现在通常使用“ 大学或综
No 3, 0 2 . 20
Ge No 5 n. .5
教育研究 ・
浅 谈 德 国 的 高 等 教 育 及 改 革
崔 红 芬
( 北 第 二 民族 学 院 外语 系 , 西 宁夏 银 川 7 0 2 ) 5 0 1
摘 要 : 国的高等教 育作 为“ 育原料” 国 民经 济 中起着举 足轻 重 的作用。德 国大 学传统 上 一 德 教 在
试才能毕业 , 并获得教师任职资格。部分师范大学有权授予教育学硕士、 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 音乐大学主要进行对艺术人才的职业基础教育。这类高校一般包括造型艺术、 音乐和表演艺术三大专 业。他们培养各类演员、 各类中学的美术和音乐教师。这类学校规模也不大, 学生必须通过国家或学校组织的毕 业考试才能毕业。德国最大的艺术、 音乐大学是柏林艺术大学。 高等专科学院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它要求学生具有灵活使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为以后的工 作做准备。这类学校的历史在德国比较年轻 , 它以职业化、 技术应用性强和学制短等优点对学生越来越具有吸引 力, 今天, 13 近 / 的新生选择此类学校。这类学校一般设有工程技术、 信息学 、 农林、 、 经济 金融、 卫生、 治疗、 工商管 理和设计等专业, 学习以文凭考试结束。从 19 年起有些高等专科学院已设立了学士制和硕士制。 98 神学院是教会拥有的高等学校 , 目的是在宗教和世俗学科中培养教会的神职人员 , 部分神学院开设拉丁语专 业, 但大学的神学系不属于神学院的范畴。部分神学院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 有的还有高校执教资格的授予权。 总之, 神学院规模不大, 学生也很少 , 在整个社会中并不起重要作用。
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其科技强国地位确立的影响研究
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其科技强国地位确立的影响研究引言19世纪是欧洲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也是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对德国科技强国地位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其科技强国地位确立的影响,并从政策、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展现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力。
一、政策引领19世纪初期,德国高等教育系统存在着种种弊端,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学术研究滞后,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德国政府开始着手进行高等教育改革。
1810年拿破仑曾颁布《阿尔托纳大学法案》,规定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和教育体制,这一法案对德国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影响。
1850年普鲁士议会通过了《普鲁士大学条例》,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政府的政策引领,为德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扎实的政治支持,为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研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才培养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为德国的科技强国地位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普鲁士大学实行自由学术制度,鼓励学术自由和学术研究,促进了一大批杰出科技人才的涌现。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强调学术研究和实践相结合,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实效性,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人才培养是科技强国的基础,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使德国培养了大量杰出的科技人才,这些人才成为了德国科技强国地位的有力支撑。
三、科研创新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对科研创新的推动作用明显。
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重视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促进了科技创新和进步。
19世纪德国学者默克尔率先提出了原子学说,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德国科学家们在化学、生物学、医学、数学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德国科技强国地位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德国教育改革
德国教育改革第一篇:德国教育改革德国教育改革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德国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数字化学习的促进体系。
联邦教育与科研部牵头在几乎每个州都成立了e-learning 研究中心,联邦专款项目“教育与新媒体”筹集了 2.3亿欧元,在数年内资助了100多个关于高校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项目,尤其是在信息学、数学等理工科专业内容上。
2007 年后,e-learning 研究中心划归各州管辖,使资助步伐一度放缓,但数字化教学的大趋势并没有因此受到阻碍。
未来几年,联邦政府的资助重点转为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
政府拨款2.5 亿欧元资助在职研究生项目,利用数字化教学促进就业者素质的提升,增强企业与高校的联系。
二战以后德国学前教育政策《关于德国学校民主化的法律》“幼儿园作为非义务教育机构,属于国民教育体系。
” 《教育结构计划》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将其列入学校教育系统。
3-6岁的幼儿教育被纳入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属于初等教育范围,其中5-6岁的幼儿教育被列入义务教育,作为初等教育中的入门阶段。
之后,不仅5岁以上幼儿普遍入学,3-5岁幼儿园入园率也不断提高。
20世纪60年代后期,针对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德国教育审议会1970年颁布了《教育结构计划》,联邦与州教育规划委员会1973年颁布《综合教育计划》,要求建立综合学校制度以取代三轨制学校。
《教育结构计划》规定:把联邦德国普通义务教育的年限统一规定为10年;基础学校改称为初等教育领域,包括入门阶段和基础阶段两个阶段,提供共同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5-10年级,任务是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的基础教育,主要学校类型有实科学校和完全中学等。
第二阶段10-13阶段,学校类型有全日制学校、职业专科学校、高级专科学校、专科高中与完全中学等几类,这些学校分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或职业训练拜托给你轨道,要求各轨之前应具有较大的渗透性,易于转学,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中等教育第二阶段。
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其科技强国地位确立的影响研究
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其科技强国地位确立的影响研究1. 引言1.1 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使科技水平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
工业革命的带来了生产力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德国政府意识到只有通过加强高等教育培养科技人才,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保持竞争力。
社会需求的转变也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科技人才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改革成为必然选择。
政府的积极推动也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19世纪德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文件,推动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为科技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也为科技强国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2 19世纪德国科技发展现状19世纪初期,德国的科技发展整体较为落后,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德国逐渐意识到科技发展与国家实力息息相关。
在此背景下,19世纪中期,德国高等教育开始迅速发展,科技教育成为重点领域。
德国科技实力仍然相对较弱,无法与英国、法国等国家相提并论。
德国高等教育的体系过于僵化,缺乏创新意识,科技人才储备不足,科技产业也相对落后。
随着时代变迁,德国开始意识到高等教育改革的紧迫性,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实力的核心竞争力。
19世纪末期,德国开始进行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推动科技产业升级,并致力于建立科技强国地位。
通过对19世纪德国科技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等教育改革对科技强国地位的确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德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1. 创立新型大学:19世纪初期,德国开始建立新型的大学,如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等,这些大学注重实践性教育,培养出了大批科技人才。
2. 改革课程设置:高等教育改革致力于调整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德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中计划
德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中计划在德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中,有许多重要计划正在进行中。
这些计划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计划的简要介绍。
首先,德国政府计划通过增加教师数量和改善教育设施来提高教育质量。
这意味着德国将增加招聘教师的数量,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农村地区。
此外,政府将投资于改善教育设施,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室等。
这些举措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其次,德国计划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更多的合作项目和国际交流计划。
这些合作项目可以是与企业合作的实习项目,也可以是与其他国家的大学合作的交流项目。
这些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全球视野。
第三,德国政府计划通过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贷款机会来鼓励更多的国际学生来德国留学。
这些奖学金和贷款计划将覆盖学费、生活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这将帮助国际学生克服经济障碍,并鼓励他们选择在德国就读。
此外,德国计划通过提高研究和创新的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政府将增加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研究。
这将促进科学与教育的相互关联,加强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地位。
除此之外,德国还计划通过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政府将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和实习项目,以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政府还将支持创新的教学方法,如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最后,德国政府计划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与就业市场之间的联系。
政府将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职业发展机会。
此外,政府还将提供更多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综上所述,德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中,政府计划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来提升德国高等教育的地位。
德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德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近年来,德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德国的教育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其未来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德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带来的好处和挑战。
首先,德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师资培训三个方面。
在教育内容方面,德国将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发现。
为此,德国将引入更加实践的教学方法和材料。
在教育方式方面,德国将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包括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网络学习等。
在师资培训方面,德国将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其次,德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使他们更加适应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其次,改革可以促进学科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贡献。
再次,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改革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自由的学习环境。
然而,德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改革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特别是在师资培训和教育信息化的方面。
其次,改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会遇到中途的困难和挫折。
再次,改革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缺乏这些支持和配合将导致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增加。
最后,改革需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教师的素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接受程度等。
综上所述,德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改革的内容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师资培训三个方面,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学科创新和成果转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然而,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推动的动力、举措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 . 国际政治形势 , 德 国的对外政策等际化 的动力之一 。 德 国联邦教育和科学部资源官员
伯 宁( E・ B o n i n g ) 曾说 道 : “ 国际间高等 教育机构 的关系常 常与
S t u d e n t s ) , 旨在促进欧洲大学生的交流 。它在 1 9 9 0 - - - 1 9 9 1 年资 助了2 5 1 0 0 名学生 , 其 中有 4 8 0 0名德国学生 。
程 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此外 , 由于传统和地缘政治关 系德 国政
府在扩大 自己的影响过程中, 也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对外联络
作用, 或者说 , 扩 大高等学校 的国际联 系是广义 的外 交政策 的
一
高等教育 国际化也是科学发展本 身的要求 , 科学本身就是 国际性 的 , 不受 国界的限制。现代 的科学又 由于其体系庞大开
支巨大 , 分 工与合作更是不可 缺少 ; 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 学领域
部分。科学 审议会指 出 : “ 在欧洲一体化 、 也就 是东西欧相互
开放的进程 中 , 统一 的德 国在科学和研 究方面也 承担着特殊 的 政治责任 。” 嘲
束 的产物 。同时 , 这一趋势本身也是西欧一体化、 东西欧接 近进
与合作相结合 , 特别注重人才培养 、 科 研、 技术上的合作 。其 中
接受发展 中国家的 留学生被看作 一项 重要措施 。为 了在经济 、 技术 、 生态等方 面进行 长久的合作 , 德 国认 为对 留学生 的培养 不仅 要注意专业知识 , 更要培养 了解多元文化 、 能够进 行跨 文 化交流的能力 ; 文化 上的 了解 和沟通是技术 、 经济合作 的基 础 和保证 。
政治关系相绑在一起 , 并受其左右 。 ” 2 O 世纪 8 0 年代末 9 0 年代 初苏联 、 东欧政治格局 的大变化 , 大大促进 了德 国与东 欧国家
德国大学教育改革与国际化趋势
德国大学教育改革与国际化趋势德国一直以来都以其卓越的教育体系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进,德国大学教育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国际化。
本文将探讨德国大学教育的改革方向和国际化的趋势。
首先,德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德国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现代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要求越来越高,德国大学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其次,德国大学教育改革还包括拓宽专业选择的范围。
过去,德国大学的专业选择相对较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行业相关。
然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技术的进步,新兴行业不断涌现,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因此,德国大学教育需要适应这一变化,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另外,德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
虽然德国大学一直以来都享有高水平的教育声誉,但是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德国大学需要通过加强研究和提高教学质量来保持竞争力。
同时,德国政府也需要加大对大学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学术界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除了内部改革,德国大学教育还需要更加国际化。
通过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和交流,德国大学可以吸取其他国家的教育优势,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国际化也可以带来更多的留学生,增加学校的多样性,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因此,德国大学需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和教师来德国学习和研究。
此外,德国大学教育还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实践。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而大学作为创新的基地,应该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
德国大学可以通过建立创新实验室、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合作等方式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德国大学教育改革和国际化是适应社会变革和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宽专业选择范围、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化、加强创新和实践,德国大学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高等教育十年改革重要举措2010-06-28 09:51:591997年 11 月,时任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发出“教育必须成为核心议题”的著名呼吁。
此后十年,德国教育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与发展。
现今德国教育政策、理念、结构、内容、模式和社会互动要素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场变革涉及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各个教育领域,目前尚在进一步发展演进中,唯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进程较快,已基本形成新格局。
整体上看,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基本沿两条主线进行:对内调整结构,整合联邦和各州政府及社会各方资源,赋予大学充分自主权,加强大学自身能力建设;对外充分参与和利用国外资源,提升德国高校的竞争力。
高等教育内政和国际合作有机互动,融为一体。
本文重点列举近十年来德国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12 项重要改革举措,简单介绍其背景、实施过程和阶段结果。
一、力推博洛尼亚进程,以欧洲高等教育区域建设为依托,推动国内改革,提升德国高校学位和课程结构国际竞争力德国是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发起国和积极参与国。
主要动因是,上世纪下半叶,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大量国际学生和学者进入英美高校留学深造,面对灵活的英美高等教育课程和学位体系,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高等教育传统日益丧失国际吸引力,以改革谋发展、恢复高等教育实力,成为欧洲大陆高等教育界的共识。
十年来,德国冲破重重阻力,围绕“开设跨国课程”、“提高教学大纲灵活性”和“增强大学师生流动性”三大核心目标,在争议中坚定实施博洛尼亚进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特别是基本实现了学位结构和学制的转变,放弃了德国高等教育传统标志性的本硕一体结构,转向学士、硕士二级学制。
此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从政府主导的官僚检查机制,转向全国性、制度化、非政府认证机构的质量保证体系等。
根据德国向 2006 年博洛尼亚部长峰会递交的《博洛尼亚进程:德国国家报告(2005—2007)》,2005-2006 年冬季学期,就读学士、硕士二级学制专业的学生共约 25万人,占德国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 12.5%。
向二级学制转型速度较快的是农学、林学、营养学、经济学和工程学专业。
如按联邦州划分,柏林、布兰登堡和不来梅 3 个州在二级学制转型进程中遥遥领先,其辖区内高校课程的转型率已分别达到 69.1%、58.4%和 52.1%,其后 7 个州依次是北威、下萨克森、梅前、萨安、汉堡、巴符和石荷,转型率均超过 1/3。
2006-2007 年冬季学期,全德高校已根据二级学制新设 5 188 门课程,其中学士课程 3 075 门,硕士课程2 113 门,共占德国大学 11 492 门总课程量的 45%。
其中,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课程和全新开设的课程约各占一半。
这些新课程中,由综合性大学、应用技术大学以及音乐和艺术类高校开设的分别占 59%、40%和1%,在三类高校各自开设的总课程中分别占 31.2%、56.6%和 7.4%。
2006-2007年夏季学期,德国除巴伐利亚州(2008-2009学年才开始融入博洛尼亚进程)的高校以外的 338 所高校开设本、硕二级课程达 5 660 门,占德国大学总课程量的百分比提高到 48%。
德国传统的法律和医学专业的学制转轨尚待时日。
值得一提的是,应用技术大学开设的 3 076门课程中已有 2 271 门实现了学制转轨,转轨率达 74%。
据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报告,2009 年起德国绝大多数高校将全面实施博洛尼亚课程体系,传统的德国课程和学位体系将逐步成为历史。
二、实施“精英大学计划”,整合高校和校外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打造世界一流大学,提升高校整体国际竞争力2005 年 6 月,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签署了《关于联邦和各州资助高校学术研究的精英计划的协议》,(以下简称精英大学计划,也译为卓越计划),力图跨越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传统界限,在高等教育中引进合作和竞争机制,通过有重点地资助一批精英大学、研究生院和精英研究机构,打造世界一流的德国大学,提高高校尖端科研和高级人才培养的水平。
经过 2006 年—2007 年共两轮的激烈角逐,精英大学计划共评选出 39 个博士生院、37 个精英研究机构和 9 所精英大学,即在第一轮中胜出的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卡尔斯鲁大学,以及在第二轮中脱颖而出的亚琛工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弗莱堡大学、哥廷根大学、海德堡大学和康斯坦茨大学。
上述评选结果共惠及德国的 37所高校,约占其高校总数的 1/9。
在精英大学中,德国南部的巴符州和巴伐利亚州分别占 4 所和 2 所,另 3 所则分别在东部的柏林、西部的北威和北部的下萨克森 3 个州。
精英大学计划从 2006 年开始执行,到 2011 年结束,总经费 19 亿欧元,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分别出资 75%和 25%,每个博士生院、精英研究机构和每所精英大学每年分别获得 100 万、650 万和 1 300 万欧元的资助。
从参与精英大学建设的机构和人员分布以及资助经费受益程度上看,大学以外的重要科研机构如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等均是该计划的共同建设者和受益者。
高校与高校以外科研机构参与精英大学计划的比例约为 8∶2。
2008年 10 月,联邦和各州首脑决定,2011 年后将实施第二个精英大学计划。
三、加强州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职权,提升联邦与各州政府的战略协作2006 年 11 月,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达成《2020 年高教发展协定》,取代了已经执行 30 年之久的联邦《高校框架法》,以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权限和责任,发挥联邦政府的战略引导作用,实现联邦与各州之间从“分权合作伙伴”关系到“战略分工伙伴”关系的转型,为双方到 2020 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
2007 年—2010 年是执行《2020 年高等教育发展协定》计划的第一阶段,战略目标是在 4 年内,将德国高校招生规模在原有基础上扩招 91 270 名(据预测,由于出生高峰期缘故,至 2013 年德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将会从现在的200 万剧增到 270 万),并增加女教授教席和大学就业岗位等。
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分别出资 5.65 亿欧元。
此外,为保证高校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德意志研究联合会每年将额外拿出 20%的经费重点资助高校中的大型研究项目、研究中心和博士生院等,相当于联邦政府额外拨款 7.03 亿欧元。
第一阶段在政策上向德东地区的高校倾斜:联邦政府的拨款中,15%先拨给前东德的 6 个联邦州,其余85%再按例行比例分配给所有的联邦州。
德国精英大学计划就是联邦和各州高教战略合作的一部分。
四、启动高校收费制度,改善办学质量和条件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德国实行免费的高等教育,这也是被德国朝野广为认同的教育公平原则的标志。
但在世纪之交,高校规模不断扩张,联邦和各州政府对高校投入不足,以及“免费午餐”效应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下降,严重影响了德国高校的办学效益,征收学费成为德国高校筹集资金的必要手段之一。
但朝野意见分歧严重,坚持教育公平理念的联邦政府执政党社会民主党甚至在2002 年第五次修改《高校框架法》,禁止高校向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第一学位的大学生征收学费。
在野党和一些社团组织遂诉诸联邦宪法法院。
2005 年 1 月 26 日,联邦宪法法院做出判决,宣布联邦政府的上述规定无效,清除了德国高校开征学费的法律障碍。
2006 年冬季学期起,巴伐利亚、巴符、汉堡、下萨克森、莱法、黑森和北威等 7 个州陆续引入高校收费制度,向在校大学生开征每学期 500 欧元的学费。
调查显示,实行收费制度的大学办学条件和对大学生的辅导得到了改善。
如学校可以使用学费所得自主聘请更多师资、购置急需教学设备和开展一些新的教学改革项目等。
大学校长们表示,尽管学费收入不多,但与其他拨款或第三方资金相比,学费收入没有使用范围的硬性限制,给高校改善教学条件提供了灵活的经费空间。
校方通常须向学生公布学费收入使用情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
关于学费的讨论仍在进行中。
反对意见认为,收学费破坏了教育公平原则,减少了家境差的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收学费的另一直接结果是,一些学生为避开学费转向不收学费或只收超长学期学费的高校。
五、三次修改《联邦教育促进法》,提高对大中学生的资助力度,促进教育公平《联邦教育促进法》于1971 年颁布,主要是向德国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基础或高等教育提供无息贷款,由联邦和各州政府按 2∶1 的比例共同出资。
自2000 年以来,德国政府三次修改《联邦教育促进法》,分别于 2001年 4 月、2005 年 4 月和 2008 年 8 月生效,每次都提高奖学金额度并扩大受益面。
《联邦教育促进法》改革被专家称为“在高等教育制度中实现机会均等的最好方式”。
据联邦教研部 2007 年 1 月公布的《< 联邦教育促进法 > 第 17 次报告》,2005 年,德国根据《联邦教育促进法》共投入 24 亿欧元。
共有 85 万名大、中、小学生及教师享受教育资助,其中大学生 35 万人,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 25.1%。
获得《联邦教育促进法》助学金的大学生平均月资助额为 375 欧元;其中,47.4%的人享受全额资助,即每月 585 欧元。
23%的受资助大学生到国外留学,包括学习、实习或参加语言培训。
全德大学生享受的助学金总额为14.88 亿欧元,占《联邦教育促进法》总投入的 62%。
《联邦教育促进法》2008年最新修正案将使50万人受益。
新的修正案为独立生活的学生提供的最高助学金从每月 585 欧元提高到 643 欧元;助学金享有者每月打工最高收入限制由 350 欧元放宽到 400 欧元。
此举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贷款资金,解决了学子们的后顾之忧,但也使《联邦教育促进法》年度总投入上升到 29亿欧元。
六、设立“青年教授席位”,促进学术队伍年轻化2002 年,德国政府通过了《< 高校框架法 > 第五次修正案》,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推出“青年教授席位 "计划,代替传统的教授资格考试,鼓励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独立从事教学科研,成为学术带头人。
“青年教授席位”按照一定的程序公开招聘,由同行专家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和鉴定。
青年教授的聘任期限为 6 年,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三年结束后进行中期评估,成绩优异者进入第二阶段,不合格者则必须离开聘用单位自谋职业。
优秀的“青年教授席位”获得者可以直接晋升终身教授,无须参加教授资格考试。
根据联邦教研部 2008 年 2 月 27 日公布的《联邦资助科学后备人才报告》,2002 年—2004 年间,联邦政府投入5750 万欧元在 65 所综合性大学资助设立了 786 个“青年教授席位”,与施罗德政府当初规划的至2010年设立 6 000 个教席的蓝图相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