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教学疑难问题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材教学疑难问题分析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材教学疑难问题分析
初中数学教材教学疑难问题分析
教学工作一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校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
近几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谈谈我在教学活动中的几点体会: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一、非常清晰地明确了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框架与脉络。
课程对初中的数学分成《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四大块,并结合了两个附录内容,详细的对大纲要求的内容进行了解析,并列出了清楚的内容框架,对所有知识点进行了网络化的呈现。
在每一块中,都细致地对每一章的核心目标与教材的呈现方式进行了剖析,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为明朗的把握。
二、教学某一内容时,教材的逻辑起点与学生的认知起点,教师的主观臆断起点和学生的真实起点往往不一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忽视大多数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被少数学生与教学相呼应的假象所迷惑,认为学生已经将知识掌握,其实这部分学生新授课就会了,使原有的学生差异极端化。
因此,针对一堂具体的数学课,学生的起点到底在哪里?面对不同学生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教学检测,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
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做好必要的准备,成为课堂教学时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我校就近开始学习的洋思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自学中很好的展现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中的难点,对有效突破重难点很有效。
三、数学中概念的建立、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
传统教学相对比较注重结果教学。
教学中如果只注意结果,学生在应用知识时总显得比较吃力。
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本次学习,主题中加入了“疑难问题”这一关键词,学习中,分析了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和实践,很好的解释了一些疑难问题——也是对于学生已有知识起点如何掌握,也是对于后续知识如何调整好的教学重难点,处理和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总的来说,这次学习,让我收效很大。
在教学中,课程中的很多东西可以让我在教学中借鉴,让我的教学有了好的提高与感悟。
通过学习,我对整个初中的数学教学在框架上、知识的网络上,有了清晰地了解与把握。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疑难点,得到了更加好的认识,借鉴了很多科学有效的方法。
总的来说,这次学习是有益的,效果明显的,收获颇多。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疑难问题
新学期教学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关于计算器的使用
数学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运算能力的培养。
但在七上就开始学习了计算器的使用,很多同学对有理数的运算和后面的实数的运算就都使用计算器来进行,这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学生有的连简单的加减乘除都使用计算器,但是实数的很多运算不使用计算器,又得不出答案,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计算器,什么情况下不准使用计算器呢?这一点老师很难把握。
计算器的使用给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在七上就使用计算器,是不是学生手头的运算能力有小学的水平就可以了?问题二:关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因此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入课堂。
但是,有些内容过于简单,不需要合作学习学生也能回答,书本把它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那么合作学习还有必要吗?还有合作学习跟小组讨论有什么区别呢?另外,在“小组学习”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就是不配合,合作讨论时乘机讲话,提不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问题,形式上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讨论很热闹,但实际上课堂
中缺乏有效的交往和互动。
教师该如何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呢?教师对活动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及时引导呢?在汇报讨论结果时,优秀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往往代替了组内其他同学的意见,而那些性格内向、胆子较小或学习落后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较少,这样会造成两极分化。
还有在合作的时间上也很难把握,有的问题展开讨论需要很长时间,草草收场,达不到所需要的效果,时间过长又怕影响上课内容与任务完不成,那么该怎样来控制合作讨论的时间呢?问题三:课本例题怎么用?
课本例题一般没有思路分析过程,解题步骤也是比较精练的,需要教师作进一步的剖析,所以我会让学生自己先阅读,同时把题目抄到黑板上,再进行深入分析。
但遗憾的是我发现,有很多学生并没有认真听我的思路分析并回答我的提问,而是有口无心的照搬照读课本,甚至答非所问。
还有些学生因为能看懂,索性不听。
所以难以达到《数学教学建议》中提到例题教学要求。
(关注过程,促进内化:在例题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分析题意寻求解体题思路的过程,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
问题四:如何解决教学内容增多与课时不足的矛盾?新教材有些章节教学内容偏多,老师一节课讲不完、学生掌握不了.有时一节课概念过于集中,学生难于一下子接受,容易混淆;例如“单项式的乘法”中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安排在同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一节,既要掌握待定系数法,又要解决浓度应用题,后面还有扇形统计图应用题.再如书中探究活动,课堂教学中基本没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材分析
初中数学教材分析
一、初中数学教材分析
初中数学教材采用了四块内容交叉排版,螺旋上升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到高层次,不断深化,综合发展。
符合初中学生发展的特点,及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需要。
(一)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了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索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二)初中数学教材体系结构特点
1、导图与导入课的设置
每一章开始都设置了与本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导图或导入课。
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渴望学数学、做数学。
2、栏目多样化
设置了回忆、思考、观察、探索、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等许多栏目,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种全新的体验。
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数学活动,能更好地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阅读材料丰富
阅读材料与教材各块内容,紧密相联,涉及面广,信息量大。
涉及了数学史料,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应用意识,进行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4、练习题,习题编制。
教材的习题分为A、B、C三组,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5、增设了研究性课题,增设研究性课题学习,能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的内容特点
1、降低对繁杂的数学运算、代数运算、几何证明的要求
2、淡化某些数学本质的术语和概念。
3、几何学习,从实物开始,联系生活。
4、增加概率统计内容,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收集数据、处理
数据。
5、增加数学课程的技术含量
(四)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处理方式的特点
1、内容的引入采用从实际问题入手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方式来引入。
2、内容的呈现,创设自主探索学习情景和机会,增加探索,开放教材的编写理念。
(1)教学目标,从获取数学知识和能力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为首要目标。
(2)呈现方式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拓展的基本模式来展示内容。
3)学习方式由单纯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4)评价方式
由单纯地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二、构建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是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拓展的基本模式来展开的。
由此就可以构建一种问题解决型的教学模式,
① 创设问题、提出问题操作实验、探索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② 问题情境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创新提高。
③ 问题情境探索交流综合反思
比较贴近生活,动手操作性强的教材内容,选用第一种类型。
能够紧密联系生活,数学知识又比较基础的内容,选用第二种类型。
对于探索性强,开放性强,或知识性强,或系统性强的有关内容,选用第三种类型。
(一)创设情境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
1、用师生对话的形式,谈数学之美。
2、用讲故事的形式,谈数学之雅。
3、数学应用之广、贡献之大。
(二)探索交流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生自主学习,与教材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与伙伴交流。
3、师生交流,形成知识,获取技能。
三、建立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1、评价主体采用多元相结合的方式。
将自我评价、伙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以及社会有关人员的评价结合起来,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2、评价途径采用多条并存的方式。
书面考试:口头考试,自编自解章节测验题等方式,进行学习质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等方式,进行课情分析评价。
分析小论文、小实验、小设计、小调查、小游戏等试,进行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的评价。
3、评价结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4、评价能力采用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部分体会一、一心想逃脱的人,却选择了主动上场
二、生平第一次感到课程有生命力,教育与生命联系在一起
用新课程理念审视我们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就暴露了缺陷:第一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个人行为,学生间没有交流合作;第二,学生自始至终是被动的;第二,衡量学生学会学习的标准是,能够记住,理解特定的教材内容,举一反三,灵活应对“变式练习”,能够在“题海”中奋力博击,到达成功的彼岸。
而实际只教会学生考试。
究其原因,过去种种改革,只是单从教学方法上有所变更,而没有动根本,课程没改,只是修修补补,课程理念没变。
所以,改来改去,也只是换汤换药,换标不换本。
新课程的教会学生学习,是把学习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
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天然权利,任何硬性灌输和强制训练都是侵犯学生学习主权的行为。
新课程的教学本质是“对话”、是“交流”、是“沟通”,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
新课程的教育价值观,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核儿,是教育能够生存存在的灵魂,教育只有从面对生命的角
度出发,才能展现出它的无尽魅力,也正是面对了生命,教师才有了他们事业的崇高,教育的神圣和崇高,就在于它和生命联系在一起。
这是诗。
”
第四篇:教材教学疑难问题分析小学英语字母教学
教材教学疑难问题分析
酒泉市南苑小学刘晶
听了专家们的讲座后,我感觉收获还真不少。
尤其是字母教学这一块,因为字母是基础的基础,它的重要性无可厚非。
我感到太惊喜了,因为字母原来也可以像专家老师说的那样教。
现在将字母教学的方法归纳总结如下,以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参考运用。
1·字母发音游戏
字母点名——快看快读——听音找字母(我们的学生自己做字母卡,学生肯定很乐意。
还有到时一定要比一比谁的做得好,因为及时,适当的教学评价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学习动机)以chants和songs的形式来教字母的发音绝对不失为是好方法,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有节奏的吟唱和优美动听的歌曲,这两种形式其实都是学习英语的好方法。
2·字母顺序游戏
Follow me 找邻居找朋友字母排序活动
3·字母辨形
教师可以自制一些容易混淆的字母的卡片通过“考考你”,“难不倒我”等游戏进行认读,时间一久,学生自然就可以快速而正确地辨读形似的字母了。
4·字母书写教学
教师必须得关注教学细节。
教师本人得能正确书写每个字母的顺序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当教师在示范时,学生必须先仔细看清楚,然后可以进行模仿书空,接下去才可以描红,在学生描红后,可以让他们再说一说字母的书写顺序和位置,最后学生才可以进行仿写。
对于一些易写错的字母,还可以用顺口溜的形式来记忆它们的书写顺序。
如:H是一双筷子连根线,t是伞柄弯弯加开关,P拄拐棍变成R,,小海狮顶球是i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是无论如何也忘不了了。
教师还要时不时地进行优秀作业展示,开展评比书写小能手之类的活动等,没有一个人不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是在孩子刚刚接触英语的时候,他们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称赞,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一旦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激发,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此非常感谢专家给我们提出的那么多实在而美丽的教学建议和教学方法,我要做个有心的教师:用心分析,把握教材;用心理解,引导学生;用心学习,掌握方法;用心归纳,总结教学。
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让学生更加喜欢我的英语课。
第五篇:初中美术教材分析
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教材分析:初中的学生应当有丰富的美术知识,有更开阔的视界。
此课就是准备给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全面地认识美术世界的机会,增加对美术不同种类的了解。
在美术世界里,种类的不同,根本的原因是材质的不同。
本课不是从传统的角度介绍各个画种,而是以材料来区别不同的画种,力求使学生明白画种的不同,是因为画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
本课还希望通过对一些现代艺术的介绍使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材料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欣赏本课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回忆在小学时
欣赏过的图片,进行美术作品制作材料的分析。
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第三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教材分析:“手绘线条图像”是人们最为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它“对美术具有普遍意义,适应于广大空间、长久时间和众多方面应用价值,并可成为从事各项职业都用得着的工具”。
第一课时的练习,可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热身训练来进行。
内容可选择与学生生活有联系的、熟悉的内容,或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的内容,为学生今后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能够生动、有个性地表达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的练习,以描述、说明、记录等表达为主,联系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应将学生置于生活情景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能有手绘线条图像迅速、果断、大胆而有个性地表达出物象的基本特征,能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环节记录和叙述事物和事件的发展过程,并能初步地运用一些艺术手法表达思想和情感。
第三课时的练习,将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作为交流语言,运用夸张、象征、借代等表达手法,表达自己的需求、思想和情感及其他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锻炼形象思维能力和形象的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与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地去表达物象,能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切忌标准化。
应以大多数学生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目标。
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体会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
培养和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难点:能够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地表达。
能发挥想象以及运用丰富的手法表达事物。
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综合处理信息,抓住关键,创造性的表达。
第四课:生动的小泥人
教材分析: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
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人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
欣赏古代、现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应知:民间艺术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民间泥塑表达了劳动人民纯真、热烈、乐观向上的感情,无拘无束的自由想象,反映了浓厚的生活情趣。
作品大多运用夸张、简练的基本造型方法,给人以美的享受。
应会:用黏土捏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生动的小泥人。
隐性内容与目标:体验原始材料的乐趣,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
第五课:雕塑自己的形象
教材分析: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对面部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平时学生很少注意自己的脸部形象与特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认真观察自己的形象,把握自己的特征,运用浮雕的形式反映自己的性格、爱好,同时了解浮雕的基本方法和要求,用泥板或石膏板尝试练习,进一步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教育内容与目标:1.应知:欣赏古代雕刻和现代雕刻艺术,了解雕刻(浮雕)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2.能在泥板或石膏板上雕刻自己的形象,并学习用辅助工具和材料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饰。
隐性内容和目标:相信自己、发现自我,表现自我,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1.从内心到外形,找出最具特征的我。
2.浮雕作品主题感的表现。
第六课:未来的我
教材分析: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课程,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的阶段目标设课。
这是一节用电脑来完成的课程。
学生作业主要是应用电脑美术的相关软件来完成。
在图例中展示了一幅学生自己的照片和她所选背景素材的图片,以及创作完成后的效果。
此时的“造型—表现”的关键是学生对自己创意的“设计”,主要是学生用头脑中的“设计”来引导手的操作完成,
所以完成创作的技巧是第二位的。
教学内容与目标:学会应用“设计”功能进行创作构思,学习为自己的创意寻找合适的素材。
学会应用电脑图像处理手段进行创作,按照自己的创意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合成。
通过创作引发学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激发学生更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七课:大家动手做条龙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学习立体构成知识,用可以利用的材料如纸杯以及能在生活之中找到的或可以利用的替代品,进行组合,穿插连接,进行立体的制作和练习。
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应知:A.图腾崇拜是龙的起源。
B.以龙为形状和图案的装饰品与物品。
C.以龙为道具的活动舞龙、赛龙舟等。
D.立体。
E.构成。
“立体构成中的空间是由一个形体同感觉他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根据人的触觉和视觉经验所确定的”。
应会:A.以一个基本为设计元素进行重复的构成练习,形成起伏变化的中国龙的形象。
B.初步了解刻、粘的方法。
C.掌握龙身起伏变化的切口方向和剪、刻的方法。
D.试用穿、捆、插等方法进行连接。
E.夸张变形龙头的制作方法。
F.起伏变化的龙身龙尾的制作。
G.多种方法把龙头和龙身连接成整体。
H.能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本组作品的特点和创新点讲解清楚。
I.能够采用最佳的展示方法展示小组作品。
第八课:对印的乐趣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求学生采用易于处理的底版,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
对学生而言,对印的方法易于理解、接受和操作,制作材料随手可得,制作成果当堂可观,且没有雷同,所以容易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和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对印、剪裁、添加、组合等技法,运用恰当的工具、材料、探索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具象或抽象的对印作品,从中体会肌理、色彩和形状的美感。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方法。
应会:尝试多种对印方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