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14T08:01:42.89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4期作者:张树云[导读] 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特点及病理改变。
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2年6月间5例,
张树云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省红河州 652499摘要: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特点及病理改变。
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2年6月间5例,分析临床影像表现及病理改变。
结果5例中男3例,女2例,都有局部间歇性疼痛,软组织肿胀。
结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表现和病理分析不难做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表现;病理分析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以骨破坏及有大单核细胞、嗜酸细胞集聚为特征。
最多见于小儿及青年,约2/3患者发病于20岁前,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
骨嗜酸性肉芽肿易见于扁平骨,尤以头颅及肋骨为著,还可发生于脊椎、股骨、下颌骨和肱骨,而手及足骨则不受累。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2022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骨嗜酸性肉芽肿共6例有,其中男性4例,女2例,年龄5月-12岁,平均7岁。
部位:颅骨4例,长骨1例,骨盆1例,多发者2例。
经手术后病理确诊5例,经穿刺病理确诊1例。
有局部疼痛、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破坏性改变4例,仅有骨质破坏1例,无症状者1例。
1.2头颅X线片使用岛津DR机,上缘包括顶骨,下缘包下颌骨,患儿贴近平板探测器,球管与患儿的距离1.2m。
1.3 CT片使用128排螺旋CT,层厚1.5mm,螺距1.3,重建间隔0.7mm,5例增强的扫描。
1.4病理标本HE染色,电子光镜观察,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两步法标记。
2 结果
DR、CT均表现为骨肿块、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肿瘤样外观范围比较局限,以边界清楚的骨破坏透亮区为主要表现,不像恶性骨肿瘤呈现边界不规则,浸润性分布的特点。
由于骨具有自我修复功能,被破坏的骨质重新生长,影像上出现亮度较高的硬化外观。
病理表现为显网状细胞增生及嗜酸性白细胞浸润,还可看到少数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多核细胞。
3讨论
3.1骨嗜酸性肉芽肿多见于额骨、骨盆及长管状骨的骨干及干骺端,以边界清楚的骨质破坏透亮区为主要表现。
破坏区可出现于海绵质或皮质下层,系纯溶骨性病灶,其大小不定,可为单发或多发,不合并骨膜反应。
病变活动期,于病灶周围无硬化缘,治愈期可在病灶周围出现硬化,病灶逐淅缩小消失,再建骨结构。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常由板障开始发病,然后累及内、外板,显示边界锐利、大小不同的骨质破坏区;内、外板将受到全部破坏。
软组织明显肿胀,病变可超越颅缝。
严重的多发性病灶的边缘为多环状,如果内、外板显示非对称性破坏,则其边缘呈斜坡状。
不论内或外板其破坏不完全时,都将于破坏区内留有死骨,这样就会在局部透亮的破坏区内看到一个不与周围相连的死骨阴影,这种X线征象被称为“钮扣样死骨”,但此X线征并非骨嗜酸性肉芽肿独有,还可见于颅骨结核、转移瘤及放射性骨坏死。
单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可于数月内自行消失。
放射治疗后也可能很快出现病变区再骨化。
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则不论是否经过治疗,即可某一病灶消退,又可能在同一患骨或其它骨出现新病灶。
3.2 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一个或多骨受累。
病理上显网状细胞增生及嗜酸性白细胞浸润。
肉芽肿自骨髓侵蚀骨皮质,使病变部扩张膨胀,可发生病理骨折或肉芽肿穿破骨皮质。
大体标本显示病变的中央部分为囊性区,其中充填着较软的出血性褐色肉芽组织,黄色的坏死样物质和混浊的或澄清的液体。
3.3鉴别诊断:1.囊状骨结核囊状骨结核多发生于体弱小儿,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为多发性病变,可合并寒性脓肿或窦道。
2.骨囊肿骨囊肿多发生在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呈边缘光滑锐利,界限清楚的囊状透亮区,无骨膜反应。
3.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变表现为大小不同圆形或椭圆形或为不规则形密度减低区,常为偏心性发病。
4.骨巨细胞瘤常见于20岁以后后成人,病变出现在骨端,具有明显的膨胀性,病变区呈曲型的泡沫状透亮影。
骨嗜酸性肉芽肿X线上易见于颅骨、骨盆及长骨的骨干或干骺端,显示为圆形、卵圆形透亮区。
可单发或多发,无骨硬化征,无骨膜反应。
骨嗜酸性肉芽肿可硬化重建、自行消失,或出现新的病灶。
参考文献:
[1]上海第一医学院主编:X线诊断学,第二册,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1958。
[2]白金铭:骨嗜酸性肉芽肿2例报告,中华放射学杂志 1:61孔庆德主编临床X线诊断手册376-377、389-390.
[3]李景学、孙鼎元:骨嗜酸性肉芽肿,骨关节X线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