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
语文学科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来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素质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品格,它也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主要因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篇一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教育领域一改沿袭千百年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那么何为素质呢?在我看来,所谓素质是指平日一点一滴养成的性格,在一定的规律下的行为习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潜能。
这种潜能包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的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
所以,我认为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矛盾,就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亦称习惯教育,或者称为习惯形成。
关键词:素质教育有效途径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02-02
语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
语文学科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来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素质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品格,它也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主要因素。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小抓起,注重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人的素质结构不是单方面的,它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等,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一、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融入课堂教学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新教材的选材,都是经过无数个教研工作者不断地研究、挑选出来的精品,更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美文。
因此,在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这些内容或是作者个人对自然感受
的表露,或是个人智慧的结晶,或是爱国情怀的抒发,或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它是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而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文章的精髓,就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方式,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与作者产生共鸣,把文章传递的精神化为自己的理解。
(二)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加深。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都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而学生由于年龄小、认识少,所以有时不能与作者感同身受,所以导致朗读文章时敷衍了事,毫无感情可言。
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给予充分地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教授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涵,提高阅读能力,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因此,教师的范读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可以学习正确的发音,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和适当的朗读速度,从而对文章有一个初步地认识。
一个良好的范读,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应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加强学生朗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重视技能的培养
语文是一门虚实结合的课程,就小学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更为明显。
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既要让小学生懂得祖国语言之美,还应该让小学生懂得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去写出自己的想法,去吸收外界的知识,去抒发自己的感情。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技能主要集中在阅读、表达、观察。
如果不能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语文技能,那么将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观念指导行为,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教师在教学
实践中,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标理念的支持下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把语文的基础打好。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仍然摆脱不了灌输式的教学,如大量的考试、练习等。
学生参与学习的地位没有得到全面发挥,仍在被动地被应试教育束缚着。
教师是“授人以渔”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启发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建构者。
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教学要以学定教,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我们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关心学生,同时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生心理的发展状况。
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语文整体素质教育具体实施到学生身上,是多元化的完善协调。
但要具体到某一位学生,我们就必须视其个体自然素质的高低优劣实施相应的“个性化”教育。
基于此,教育目标不能只考虑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应考虑个人发展的要求。
社会发展,也需要具有各种兴趣、爱好、才能、特长的各类人才而拒绝“清一色”。
因此,我们在实施语文整体素质教育时,不能只满足于共性的教育,而对“个性化”教育视而不见。
实施“个性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我们不能再用一个模子塑造本来就各具差异的学生了。
以素质教育为特征的教育新模式,应该是发展教育,也就是加强基础,发展个性和特长。
四、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质
英格尔斯曾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同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现代化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必不可避免的。
”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而这主要依靠教师的辛勤耕耘和精心培育。
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既光荣又艰巨,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转轨过程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教育是民族兴旺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百年大计的第一步,做好小学教育,特别是充当素质教育载体的语文教育至关重要。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充实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