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有多重内涵,突破了以前老庄“由自我走向自我”的忧患,逐渐形成了一种在理性支撑下“由自我走向社会”的忧患。

他们以个人生活经历和政治遭遇为契机,站在时代的高度,发出一种欲革新社会而不能、欲超越自我而不得的呐喊。

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复杂的社会现实,大大充实了他们的忧患情愫,当它达到饱和状态时,便从不同角度喷发出来,从而构成了建安文人忧患意识的多重内涵。

建安文人在动乱的时代潮流中,有着沉重而强烈的忧患意识。

他们以建立功业之举激励人生。

建立功业是中国文人的传统文化心态,建安文人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积极投身于革新社会、结束分裂、统一中原的理想行动中。

如曹操既是诗人,又是军事家、政治家。

他的出现和对统一中原事业的开拓,带给诗人们以某种希望和鼓励。

而曹操对功业的追求,同样激励着当时建安文人的人生意气以及实现理想的壮志。

于是,“人生忽如寄”的焦虑便化作对建立功业的渴望。

建安文人不但亲临战场,而且当面对“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惨景时,内心的愤慨和悲怆便激起他们的创作激情。

即使是在当时极其艰难的行军打仗期间,他们也不停笔,描写惨淡的社会现实,悲悯民生疾苦,要求建功立业,渴望改变这种现实。

如曹操的《蒿里行》《苦
寒行》,曹丕的《上留田行》,曹植的《送应氏》等。

建安文人欲以建立不朽的功业实现不朽的人生价值,但是现实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是残酷的。

建安诗人身世之悲,理想无法实现之郁,使他们的忧患意识又增添了对人生苦短的哀叹,对无法超越生命的感叹。

当时社会动乱,生灵涂炭,疾疫流行,人多短寿。

如曹丕享年40岁,曹植享年41岁,王粲、徐干、应玚、刘桢、陈琳等皆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疾疫,孔融、杨修、丁仪先后被曹操、曹丕所杀。

面对短促而又多艰的人生,他们有“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诗》)的哀叹,有“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曹植《赠徐干》)的感慨——岁月短促,功名未立,仍努力追求,也有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的壮志。

虽然建安文人在诗歌中对人生的哀叹、对超越生命的感叹等忧患意识表现不完全一致,但他们“慨慷以气”“怊怅切情”的共同风格以及“居安思危”的思想都对后世有启迪作用。

建安文人在诗歌中的“忧”表现了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

他们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却在诗歌的王国里得到了充分诠释。

诗人们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世界、反映生活的主观性、能动性,通过自身人格展示更高的生活理解,倡导一种人生追求,真实地再现了生活和富有个性特征的生活感受,突破了将文学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工具的“诗教”樊篱,从而达到“文学的自觉”。

(摘编自朱立华、周坤《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及人格重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动乱的时代,建安文人不仅有建立功业之志,还常常通过诗歌创作抒发雄心壮志。

B.曹操的经历和成就激励着建安文人,给追求建立功业的建安文人带来了希望和鼓励。

C.建安文人哀叹人生苦短、无法超越生命,这往往是由于他们身世悲惨、理想无法实现。

D.建安文人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理想,展示真我,而舍弃了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等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整体呈“总一分”结构,第一段总领全文,提出观点,即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有多重内涵。

B.文章从第二段到最后一段,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建安文人忧患意识的多重内涵,结构清晰。

C.文章第四段引用曹植《赠徐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建安文人以建立功业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列举了大量事实论证观点,材料翔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否定了老庄“由自我走向自我”的忧患,认为建安文人“由自我走向社会”的忧患是社会的进步。

B.战乱给社会和百姓带来的灾难激起了建安文人的创作激情,使得建安时期的文学在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

C.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两首诗内容积极向上,抒情慷慨激昂,不能体现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

D.建安文人在身世之悲、理想无法实现之郁的激发下,发愤创作,印证了“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说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突发性。

突发性指事件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情况,都难以准确把握;对事件起因、规模、事态变化等,也不能事先确定。

二是复杂性,主要指造成原因复杂。

有自然因素造成的,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战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三是传播的广泛性,某些传染病可能毫无国界地广泛传播。

(摘编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探讨》)材料二
作为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当时的中国在疫情防治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疫情隐瞒不报。

另一方面,当时国内比较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制度、应急设施。

对于非典一类的新发传染病,彼时并无任何应急预案作为指导依据。

而且,
许多医院没有足够的隔离设施,交叉感染严重。

这些都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

SARS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决心和行动。

政策方面,2003年国家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此后又出台了一家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国家到乡镇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医疗救治方面,各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包括设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扩大医疗救治队伍等。

此外,中央还主导建立了一套信息通报体系,保证疫情信息快速透明地传播。

这一系列建设使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

(摘编自《非典十六年之后,中国的防疫体系都有哪些进展?》)材料三
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

此外,政府还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仅87天,就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

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应援非洲,同时采取国内疫情防范措施,取得了“零感染,零输入”的可喜成绩。

这次疫情抗击还成为我国首次在卫生应急领域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

事实上,自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

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主任许树强曾表示,中国经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埃博拉疫情等重要阶段的洗礼,应急能力已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摘编自《抗击甲流:中国在行动》)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

面对疫情,党中央总揽全局,对抗击疫情作出指示,指明方向。

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决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加强防疫工作,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

此外,在疫情面前,我国还坚持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十天十夜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奇迹。

我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控了疫情蔓延,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肯定。

世卫组织总干事
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快速有力,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摘编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来自哪里》)
4. 下列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因复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战争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对公众健康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突然发生,人们事先难以准确把握某次事件发生的时间、方式、成因等情况,因此在应对时就往往会束手无策。

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广,某些传染病毒可能会无国界扩散,这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国际合作抗击埃博拉疫情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D.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这有利于把握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模、事态发展等信息,做好防控。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应对非典时,我国存在着部分地方政府瞒报疫情信息、缺乏新型传染病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问题,这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

B. 2009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力的防控措施抗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还成功研制生产了H1N1甲流疫苗,取得了抗击疫情的胜利。

C.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赞赏,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也侧面显示出我国防控疫情能力的提升。

D.正是因为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非洲埃博拉疫情三个重要阶段的洗礼,我国的应急能力才能够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次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地进行防控?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

(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

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

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

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

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

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

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

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

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
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

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

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

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

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

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

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

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

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

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

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人民日报》有删改
7.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 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

C. 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 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

8. 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9. 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俭,字士廉,渤海蓚人。

士廉少有器局,颇涉文史。

隋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并称先达,与士廉结忘年之好,由是公卿藉甚。

隋军伐辽,时兵部尚书斛斯政亡奔高丽,士廉坐与交游,谪为朱鸢主簿。

事母以孝闻,岭南瘴疠,不可同行,留妻鲜于氏侍养。

士廉久在南方,不知母问,北顾弥切。

尝昼寝,梦其母与之言,宛如膝下,既觉而涕泗横集。

明日果得母讯,议者以为孝感之应。

贞观元年,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秦时李冰守蜀,导引汶江,创浸灌之利,至今地居水侧者,顷直千金,富强之家,多相侵夺。

士廉乃于故渠外别更疏决,蜀中大获其利。

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

蜀中学校粲然复兴。

蜀人朱桃椎者,淡泊为事,隐居不仕,披裘带索,沉浮人间。

士廉每令存问,桃椎见使者,辄入林自匿。

近代以来,多轻隐逸,士廉独加褒礼,蜀中以为美谈。

五年,入为吏部尚书。

山东人士好自矜夸,虽复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女适他族,必多求聘财。

太宗恶之,以为甚伤教义,乃诏士廉刊正姓氏。

于是普责天下谱谍,仍凭据史传,
考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撰为《氏族志》。

及书成,凡一百卷,诏颁于天下,赐士廉物千段。

十九年,太宗伐高丽,皇太子定州监国,士廉摄太子太傅,仍典朝政。

皇太子下令曰:“摄太傅士廉,朝望国华,仪刑攸属,寡人忝膺监守,实资训导。

比日听政,常屈同榻,庶因谘白,少祛蒙滞。

但据案奉对,情所未安,所司宜别以一案供太傅。

”士廉固让不敢当。

二十年,遇疾,太宗幸其第问之。

二十一年正月壬辰,薨于京师崇仁里私第,时年七十二。

赠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文献。

(节选自《旧唐书·高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B.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C.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D.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谱谍,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

B.忝,很常见的敬辞,是有愧于做某事的意思;忝膺,用来表示惭愧受任某一职位。

C.薨,古代称诸侯、皇帝的高等妃嫔及皇子公主,封王的贵族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

D.里,指城市之中人口、商铺等相对集中的某一区域,类似于今天我们所说的街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俭少有才学,声名卓著。

他年少时有才学气度,广泛阅读文史书籍,有德行学识的前辈与他结为忘年交,他由此在王公大臣间颇有名声。

B.高俭重视亲情,极具孝心。

他因与斛斯政交往而获罪,被贬南方瘴疠之地,母亲不可同行,
他就留下妻子侍奉,还在白天睡觉时梦到母亲。

C.高俭兴利除弊,治理有方。

水边地价昂贵,高俭沿旧渠重新开掘土地,使蜀中获利;他礼待蜀中隐士,常常派人问候隐士朱桃椎,传为美谈。

D.高俭考订姓氏,力矫流弊。

太宗厌恶山东人士倚仗旧有门第嫁女时豪取聘礼的做法,令高俭考订姓氏。

高俭很好地完成任务,受到皇帝认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宗伐高丽,皇太子定州监国,士廉摄太子太傅,仍典朝政。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小题。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陶渊明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①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②寄邓林③,功竟在身后。

【注】①虞渊:禺谷,神话中日入之处。

②馀迹:此指夸父之遗愿。

③邓林:桃林。

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B.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

C.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

D.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15.《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
请结合全诗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名篇名句默写及判断正误。

(本题共4小题,6分)
(1)《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此中有真意,”来表达诗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感悟。

(3)《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
“, ”。

(4)《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

高觉新是高公馆的长孙,因为触怒了高老太爷,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

他在中学毕业那天放弃了自己所爱的梅,和父亲指定的姑娘结了婚。

(填“正确”或“错误”)
三、语言运用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9分)
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渴望离她再近一点,登山爱好者把登顶珠峰作为人生目标,的普通游客也想在珠峰大本营一睹珠峰的雄壮。

但对珠峰来说,或许“保护”比“征服”更有意义,更为迫切。

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介绍,由于登山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原本生态形势就的珠峰,环境承载力正逼近极限。

定日县珠峰管理局统计,2018 年以来,自治区组织清理珠峰保护区海拔5200 米以上的垃圾8.4 吨。

极寒之地的环保难度,7000 米以上清运垃圾,()。

一个随手丢弃的登山绳、饮料罐,工作人员可能都得冒着生命危险清理。

人的和自然的宽以待人让如今的珠峰陷入了垃圾处理的难题中。

官方的澄清声明向更多珠峰来访者透露出一个信息:珠峰永远敞开大门迎接更多人,但每一个登山的人要带着垃圾离开。

虽说“珠峰无限期关闭”是误读,但也给所有向往珠峰的人提个醒: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

这才是对自然最大的敬畏。

2020 年5 月6 日13 时30 分许,中国勇士出征为珠峰“量身高”,向珠峰致敬!如果成功,这将成为我国专业测绘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