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特点和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这次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以避免。

﹙2﹚通过展示危机下美国民众的生活写照,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和对资本家恶劣本性的鄙夷。

(3)通过罗斯福个人生平的介绍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教学方法:
(一)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录像、文字资料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2、
问题式教学法(注重将问题引入课堂,提出问题,以疑导读,制造学习兴奋点,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3、情境教学法。

4、练习法
(二)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经济高度繁荣。

然而,繁荣背后却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讲授新课】
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
师:为什么要用引号圈起繁荣呢?这个繁荣又为是怎么崩溃?请阅读P20-21第一个蓝框后回答。

生:因为繁荣是虚假的!追问:怎么个虚假法?——股市都是泡沫!师:对了,解释股票含义,得出股市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结论。

当时的牛市看起来形势大好,但其实背后没有经济增长为依托,是虚假的。

展示材料“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场景,说明了什么?
生:工人失业,挨饿,商品却卖不出去。

师: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工人相对贫困买不起堆积如山的商品。

结合课本,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生:资本家大量生产,无政府监控,股市投机倒把······师:你们说出了直接原因,那根本原因呢?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主义社会有一个基本矛盾,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讲解此矛盾。

二、经济危机爆发——乌云笼罩
Q: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标志,请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大国崛起危局新政大萧条》,找出答案。

生:1929——1933年,“黑色星期四”
师:经济危机爆发使虚假的繁荣结束,1929年,胡佛总统就职演说称:“我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我们的生活已达到世界历史上的新高度,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有保障了”但八个月后,美国却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下去”。

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

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
流离失所,生活恶化。

请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本表格中的具体表现,归纳经济危机特点。

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展示有关经济危机时的历史图片(失业者排队领救济、求职广告、忧愁的母亲、睡大街帐篷无家可归者、倒奶、反饥饿游行)
Q:为什么资本家一边倒奶,母亲却忧愁一家人吃不饱呢?
生:资本家不肯将商品施舍给失业者,他们想保持商品价格,赚钱。

师: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所以就罔顾那么多饥民,宁愿倒掉多出来的产品,也不送给失业者,你觉得资本家的本性是什么呢?
生:自私自利!
师:对,资本家的本性又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所以马克思才会预言资本主义制度终将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希望你们这群祖国的接班人好好努力,将社会主义制度发扬光大。

三、罗斯福新政——重见艳阳天
面对危机,胡佛政府一筹莫展,仍然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致使经济危机更加严重,人民怨声载道。

假如你想竞选美国总统,针对以下的具体问题,请你设计解决对策,发表竞选演讲。

问题情境1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存款。

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
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生: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
问题情景2
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占全国劳工总数1/4的人口失业。

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

你将怎样解决企业倒闭、开工不足,失业问题?
生:国家对工业进行调整
师:工业是国家的命脉,因此工业方面的措施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环节,这样做能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问题情景3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你将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生: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问题情景4
有人对罗斯福建议说,发放救济款要比大规模兴建工程更经济更省钱。

如果你是罗斯福,你会赞同发放救济款的方式还是政府大规模兴建工程的方式?
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
生: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刺激生产和消费,扩大就业。

(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

(投影“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图。


师: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缓和危机。

过渡语:同学们竞选美国总统的措施都深得民心,罗斯福以压倒性胜利打败胡佛,成为临危受命的新一届总统。

自强不息的实干家罗斯福
介绍罗斯福生平事迹,强调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俗称小儿麻痹症)。

高烧、疼痛、麻木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

1932年竞选总统已双腿瘫痪。

这位轮椅上的总统-怀着自强不息、乐观豁达的精神,带领美国人民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使美国经济重见艳阳天。

他敢于直面困难、坦率果敢、爱国救民、信念坚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或许这正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
师:对比起胡佛政策,请同学们思考,罗斯福新政“新”在哪?
生:国家干预经济
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思维拓展:新政的成功实施对美国乃至世界有什么影响?小组讨论,师巡堂
生:对美国:1.美国的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对世界:开创了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的新模式,其他国家效仿。

师:罗斯福新政后,美国就没有经济危机了吗?
生:有!2008年那场金融海啸
师:那说明了什么?
生:罗斯福新政治标不治本!
师:对了,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因为新政的目的就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五、我们从罗斯福和罗斯福新政中得到了怎样的历史启迪?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限答案:如(1)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

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2)罗斯福
作为美国历史著名的总统,他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在困难面前,大胆改革,勇于进取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六、完成《阳光学评》,教师针对错题讲解。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它是资
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

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
载史册。

但德国和日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下节课我们将研究它们的变化。

拓展阅读:《罗斯福传》
板书设计:
第四课经济危机
一、“繁荣”及其崩溃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二、经济危机爆发——乌云笼罩特点:长、广、大
三、罗斯福新政——重见艳阳天措施:工业、农业、金融业、社会保障
四、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积极:
局限:(目的)
五、历史启迪
第4课《经济大危机》【学情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的第四课,九年级学生对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有一定了解,学生应该较容易理解经济大危机爆发前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繁荣一时的局面。

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掌握了较多的历史学习方法,所以对本课经济危机的内容较容易理解。

只是涉及到的一些经济常识问题比如股票对经济的影响,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可能不足,在资料的选择和讲解的深度和难度的把握中要注意符合选择这个年龄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内容。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效果分析】
1、基本实现了三维目标。

学生了解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

能够以《国家工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能够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

,体会到了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这节课我做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针对学生的实
际水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表达能力差),来上这一课,采用了教师讲解、引导提示,学生读图,默读,齐读,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恰当的。

比单纯采用问题探究的方法好。

现在很多教师为教改而教改,一味探究,而不顾学生实际情况,不注重结果,只注重过程。

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

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

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

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

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在这节课中我避免了这中情况。

既注重结果,也只注重过程。

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3、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了关键。

4、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5、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6、教学思路清晰。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
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

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这几点我都做得比较好。

效果较好。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讲述“繁荣”及其崩溃、罗斯福新政,从两个角度凸显出“经济大危机”这一主题:一是经济危机的爆发,由于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导致出现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的特点,造成了大量工人失业,破坏了生产力,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资本家销毁商品破坏了生产的巨大影响。

二是为了解决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新政”,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使学生认识到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为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评测练习】
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 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政府补贴工业 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用改良的而不是扩张的方式克服危机 B.采取国有化的形式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兴建公共设施,减少失业队伍
4、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
A.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C.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
D.加强了美国政府的对经济的管理权力
5、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

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6、阅读下列材料,解决问题:
材料: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结合所学知识。

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后反思】
学习历史讲求纵向联系,对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一深刻认知,实现历史为现实服务;学习历史讲求史论结合,感悟历史,并以史为鉴。

学习历史要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中外历史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能力;学习历史要实现让历史重现,注重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从小就关心国家大事,理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国家制定的政策方针一定以人民利益为重,一定能克服这场金融风暴,从而也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高尚的人文素养。

讲授时,过渡新课:结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不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再结合列宁和福煦话,它只是短暂的和平,因此也带来了短暂的繁荣、稳定。

层层分析:1、繁荣背后的危机——分析出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结合动脑筋:由于有些知识点比较抽象,因此在学生直观分析的基础上,要由老师概括)
2、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即特点。

(结合课本中的图片和表格强化记忆并分析,从而得出危机的影响)
3、面对危机,各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各不相同。

以美国为例——罗斯福新政。

4、强调新政的目的、中心措施和作用。

从教学效果上来讲,这样的教学思路还比较满意,因为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设问、提问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并认真地阅读课本。

但总体上嫌单调一些,形式单一。

今天刚在网上看到一位老师的授课思路,大大启发了我。

他将“学案”转化成“病历”的形式,将“大萧条”“罗斯福新政”转化为两份病历,将“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特点、影响”转化成“病历”中相应的项目“病因分析、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并发症”,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影响”转化成“病历”中相应的项目“近期治疗史、处方、新药特点、复诊记录”。

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有了大的框架,学生同样很好驾驭,又增强了学习兴趣,值得学习。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标解读】
本课课标要求:
(1)知道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表现。

(2)知道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特点,认识经济危机的影响。

(3)通过学习《国家工业复兴发》的内容,说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理解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针对课标(1)“知道”这一层面,通过一组历史材料,让学生通过对美国经济在1924——1929年期间存在的矛盾分析出危机爆发的原因。

另外通过一段视频和一系列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经济危机的表现。

针对课标(2)“认识”这一层面,通过一个表格,让学生从经济危机涉及到的国家范围、遭到破坏的行业数量、失业工人数量等数据,分析得出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针对课标(3)对“说出”这一层面,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堂小结,使学生能反复记忆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理解“这一层面,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具体措施的逐条分析,明白罗斯福新政所谓“新”的含义,使学生明白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