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估测结果正确的是()
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
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大约是10m/s
C.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3s
D.乒乓球的直径大约是40mm
2.在恒温环境下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图可表示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A.A B.B C.C D.D
3.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

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将小瓶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

关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瓶放热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B.小瓶放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C.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D.利用细玻璃管是将水的体积变化更便于观察
4.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
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5.关于生活中常用的体温计与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的测量范围相同
B.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后读数
C.使用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
D.两者都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6.抗击疫情期间,某同学用一支已有示数为37.8℃的水银体温计去测体温,若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自己的体温为37.8℃,则他的实际体温()
A.一定为37.8℃B.一定高于37.8℃
C.一定低于37.8℃D.一定不高于37.8℃
7.夏天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下降.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比饮料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
A.液化放热B.凝华放热C.汽化吸热D.熔化吸热
8.如图,民间艺人在制作“糖画”,只见他先将白糖熬成糖浆,再用勺子舀起来,接着手起勺落,用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出图案。

不一会,便凝结成了图中的“自行车”。

此过程中,白糖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凝固B.先熔化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D.先升华后液化
9.央视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

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铱的熔点是2443℃。

下列可以检测黄金中是否存在铱颗粒的是()
A.加热至1063℃B.加热至1065℃
C.加热至2444℃D.加热至3507℃
10.有一种新型材料,研究人员对其加热发现,它在150℃时正在熔化,温度升高到170℃时还没熔化完。

下图能正确反映这种材料凝固特点的图象是()
A.B.
C.D.
11.下列物质中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A.萘、石蜡B.松香、玻璃C.冰、沥青D.海波、铜12.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

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固体受热均匀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持续的时间为6min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13.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为两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标准大气压时),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可能是冰的熔化曲线
B.乙图可能是晶体的熔化曲线
C.甲图中的AB段反映的是物体所处固液共存状态
D.甲图中的BC段反映的是物体所处固液共存状态,物体吸热,温度一定不变
14.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15.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的几种现象中,通过汽化形成的是()
A.植物上的“露珠消失”B.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C.严寒天气“泼水成冰”D.冬天树木上的“雾凇”
16.已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如图所示,甲乙均为敞口的容器,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上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沸点/℃
液态氨﹣33.5
酒精78
水100
煤油150
A.甲容器中的液体不可能为液态氨,常温下的氨为气态
B.若甲容器中液体为酒精,则甲容器内液体先沸腾,乙容器中水不会沸腾
C.甲容器中液体为水或者煤油时,乙容器中的水均能达到100℃
D.要想乙容器内的水沸腾,则甲容器中可以是水或煤油
17.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
(1)仅增加水的质量;
(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
(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
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分别对应图线填写顺序正确的是()
A.c、d、b B.d、b、c C.d、c、b D.c、b、d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
B.液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利用干冰汽化吸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
19.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
20.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B.打开除雾功能,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是汽化现象
C.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
D.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
21.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这种灭火器钢瓶里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B.提高温度C.压缩体积D.增大体积22.为了方便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小丹在老师的帮助下安全改装了一个玻璃电热水壶(去盖,如图所示),把水加热至沸腾,并能保持水的沸腾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空气
B.实验过程中,壶里的水不断汽化
C.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是由于水的汽化形成的
D.水沸腾时,图中温度计的示数就是水沸腾的准确温度
23.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霜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凝固成的小冰晶
B.寒冷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在内侧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D.水沸腾后,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24.去年的12月6日,黑龙江伊春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3度。

玩起泼水成冰游戏,瞬时间这种玩法在网络上追捧起来。

“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度以下的极寒环境下才能成功。

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云的形成
D.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升华,升华需要放热
25.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互相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洋和湖泊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是吸热过程
B.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是吸热过程
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珠,本于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6.如图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示数是℃.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

27.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物质凝固点/℃
酒精﹣117
水银﹣39
(1)水银的熔点是℃;
(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里面的液体。

28.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已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乙醚消失的原因是发生了(物态变化名)现象,这个过程注射器的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下降),再推压活塞,会看到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乙醚,这也说明了通过的方法能使气体液化。

29.北方冬天的清晨,经常看到房间的玻璃窗上有美丽的“窗花”,这是(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的盒装酸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酸奶盒表面会附有一层小水珠。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30.小明利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水和冰的温度如图所示,那么他测得冰的温度应该是℃。

31.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海波和石蜡,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

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实验时利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海波和石蜡。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3)A、B两试管内的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实验中会观察到,第8min时海波的状态是态。

0~6min海波比石蜡的吸热能力(填“强”或“弱”)。

(4)8min~10min内,海波的吸收的热量(填“增加”或“不变”)。

(5)海波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3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如图所示的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图中(选填“A”或
“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a、b两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不同。

(3)通过分析图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3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千百年来,人类对月球充满了好奇。

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

中国在人类探月的航空航天事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并传回了珍贵的月面照片,这是我国登月探索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嫦娥四号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有一面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之为月球背面。

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由于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无法直接实现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

而“鹊桥”中继星则将为嫦娥四号搭建地月信息联通“天桥”。

(1)运载火箭使用的液态燃料是通过降低温度和的方法使燃气液化而形成的。

(2)火箭发射时,会产生频率低于20Hz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在147.3秒时,一子级发动机关机,二子级主发动机点火,联接两级的爆炸螺栓起爆解锁,一子级和二子级分离,此后,一子级发动机相对于火箭主体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4)航天器外壳的材料,要求轻巧、耐高温,熔点(选填“高”或“低”)。

(5)为了防止航天器在发射后与大气层摩擦过热而烧毁,通常在航天器外壳的表面上涂上一层固体烧蚀材料。

烧蚀材料在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刷下会发生热解,同时发生熔化、汽化或(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可以(选填“吸收”或“放出”)
大量热量,起到保护航天器的作用。

(6)由于,在月球表面的两个人即便面对面,也必须使用电磁波来通讯。

(7)由于月球的遮挡,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探测器无法与地球直接传输信息(信息的传递可类比于光的传播),“鹊桥”中继星应该位于图中(选填“A”或“B”)位置时,可起到信息中转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估测结果正确的是()
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
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大约是10m/s
C.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3s
D.乒乓球的直径大约是40mm
【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

故A不正确;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平均速度略大于10m/s,中学生百米赛跑平均速度远小于此数值,
在7m/s左右。

故B不正确;
C、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

故C
不正确;
D、标准乒乓球的直径为4cm=40mm。

故D正确。

故选:D。

2.在恒温环境下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图可表示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A.A B.B C.C D.D
【解答】解:温度计有一定的示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冰水混合物放在这一环境中会吸收热量,其中的冰会熔化,并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冰全部熔化成水;
所以将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开始时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温度计中液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体积收缩,温度计示数变小,直到与冰水混合物温度相同;
当冰全部熔化成水,温度升高,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也随着升高,直到与环境温度相同。

所以温度计内液体体积先减少接着保持不变,随后体积膨胀,最终保持不变。

故选:B。

3.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

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将小瓶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

关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瓶放热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B.小瓶放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C.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D.利用细玻璃管是将水的体积变化更便于观察
【解答】解:
A.小瓶放入热水中时里面的水因受热而膨胀,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故A正确;
B.小瓶放入冷水中时里面的水因受冷而收缩,细管中的水柱下降。

故B错误;
C.温度计的原理告诉我们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故C正确;
D.利用细玻璃管时液体受热膨在细玻璃管中上升幅度更大,因此体积变化更便于观察。

故D正确;
故选:B。

4.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
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解答】解:A.使用温度计时,感温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选项A错误;
B.使用温度计时,将感温泡浸入热水中,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可能
偏小,故选项B错误;
C.读数时,温度计继续留在被测热水中,避免因温度计离开热水导致温度下降,故选项C
错误;
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图中俯视读数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5.关于生活中常用的体温计与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的测量范围相同
B.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后读数
C.使用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
D.两者都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解答】解: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普通温度计的量程是﹣2~102℃。

故A 不正确;
B、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故B不正确;
C、沸水的温度在100℃左右,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所以不能用沸水给体温计消
毒。

故C不正确;
D、常用的体温计与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都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故D
正确。

故选:D。

6.抗击疫情期间,某同学用一支已有示数为37.8℃的水银体温计去测体温,若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自己的体温为37.8℃,则他的实际体温()
A.一定为37.8℃B.一定高于37.8℃
C.一定低于37.8℃D.一定不高于37.8℃
【解答】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

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8℃,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
37.8℃,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7.8℃,体温
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8℃,所以自己的体温一定不高于37.8℃。

故选:D。

7.夏天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下降.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比饮料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
A.液化放热B.凝华放热C.汽化吸热D.熔化吸热
【解答】解:夏天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下降。

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比饮料低,饮料可以向冰块放热;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过程吸热。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如图,民间艺人在制作“糖画”,只见他先将白糖熬成糖浆,再用勺子舀起来,接着手起勺落,用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出图案。

不一会,便凝结成了图中的“自行车”。

此过程中,白糖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凝固B.先熔化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D.先升华后液化
【解答】解:让白糖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在石板上蘸上糖浆,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糖画。

故选:A。

9.央视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

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铱的熔点是2443℃。

下列可以检测黄金中是否存在铱颗粒的是()
A.加热至1063℃B.加热至1065℃
C.加热至2444℃D.加热至3507℃
【解答】解:黄金的熔点是1064℃,铱的熔点是2443℃,当温度为1063℃是金和铱均为固态;当温度为1065℃时,金是液态,铱是固态,能判断黄金中存在铱颗粒;当温度为2444℃和3507℃时,金和铱都为液态。

故选:B。

10.有一种新型材料,研究人员对其加热发现,它在150℃时正在熔化,温度升高到170℃时还没熔化完。

下图能正确反映这种材料凝固特点的图象是()
A.B.
C.D.
【解答】解:
新型材料在150℃时开始熔化,当温度升到170℃时还没有熔化完,说明新型材料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新型材料是非晶体;
因新型材料是非晶体,则新型材料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逐渐降低,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
的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的凝固特点,是晶
体凝固的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故C不符合题意。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下列物质中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A.萘、石蜡B.松香、玻璃C.冰、沥青D.海波、铜
【解答】解:A、萘具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石蜡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松香、玻璃都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

故B不符合题意;
C、冰具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沥青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

故C不符合题意;
D、海波、铜都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

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固体受热均匀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持续的时间为6min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解答】解:
A、图甲中,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
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安装,故A错误;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
处是: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且物质受热均匀,故B正确;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熔化的时间为6min﹣2min=
4min,故C错误;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不是冰,故D错误。

故选:B。

13.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为两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标准大气压时),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可能是冰的熔化曲线
B.乙图可能是晶体的熔化曲线
C.甲图中的AB段反映的是物体所处固液共存状态
D.甲图中的BC段反映的是物体所处固液共存状态,物体吸热,温度一定不变
【解答】解:A、甲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变、升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一定不是冰的熔化曲线,因为冰的熔点是0℃,故A错误;
B、乙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是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故B错误。

C、对于甲,AB段物质还没有熔化,此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处于固体状态;故
C错误。

D、甲图中的BC段反映的是物体所处固液共存状态,物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一定
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4.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解答】解:A、铁的导热能力更强,不利用罐内温度的保持,不合题意;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使水分充足促进水的蒸发,符合题意;
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抑制了空气流通,不利于水的蒸发,不合题意;
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空气潮湿、闷热,不利于水的蒸发,不合题意。

故选:B。

15.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的几种现象中,通过汽化形成的是()
A.植物上的“露珠消失”B.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C.严寒天气“泼水成冰”D.冬天树木上的“雾凇”
【解答】解:A.植物上的露珠消失,是因为露珠吸热汽化变成了水蒸气。

故A正确。

B.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吸热熔化变为液态的水。

故B错误。

C.泼水成冰是液态的水凝固变成了冰。

故C错误。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故D错误。

故选:A。

16.已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如图所示,甲乙均为敞口的容器,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上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沸点/℃
液态氨﹣33.5
酒精78
水100
煤油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