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3《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 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体会动物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体会动物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
理解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下雨前的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

生字新词卡片,用于复习巩固。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并解释词义。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一)复习导入
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叠生字新词卡片)同学们,早上好!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复习,看看大家对上节课的内容还记得多少。

(老师逐一展示生字新词卡片,学生们争相举手回答)
老师:(点头肯定)很好,大家都记得很清楚。

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些词语的意思呢?
(学生举手回答,老师逐一进行点评和解释)
老师:(总结)大家回答得都很好,看来上节课的知识都掌握得很扎实。

那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呢?
学生A:我们学习了燕子低飞、鱼儿透气、蚂蚁搬家等现象。

老师:(满意地点头)非常好,同学A回答得很全面。

这些现象都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即将有一场雨来临。

那么,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深入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二)新课内容
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 提问:在课文中,你还发现了哪些下雨前的自然现象?让学生自主寻找并回答。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并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如蚂蚁搬家、鱼儿透气等。

4. 提问:为什么这些自然现象会在下雨前出现?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并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5. 教师总结:下雨前的自然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都是大自然向我们传递的信息。

我们要学会观察、思考,从中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教师:现在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朗读这篇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哦。

(学生们跟随教师朗读课文)
(教师提问)
教师:“很好,大家都读得很认真。

现在,我想请问大家,在课文中,你们还发现了哪些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呢?请大家自主寻找并回答。


(学生们开始翻阅课文,寻找相关信息)
学生A:“老师,我找到了!课文里提到了蚂蚁搬家。


教师:“很好,学生A找到了蚂蚁搬家这个现象。

那么,谁知道蚂蚁为什么会搬家吗?”
学生B:“我知道!蚂蚁搬家是因为它们能感觉到天气的变化,知道快要下雨了,所以要把家搬到更安全的地方。


教师:“非常棒,学生B解释得很清楚。

蚂蚁搬家确实是因为它们能感受到天气的变化,这是大自然向我们传递的一个信号。

那么,课文中还有其他的现象吗?”
学生C:“老师,课文里还提到了鱼儿透气。


教师:“很棒,学生C也找到了一个现象。

鱼儿透气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解释一下?”
学生D:“鱼儿透气是因为下雨前,气压会变化,水中的氧气会减少,所以鱼儿会浮到水面来透气。


教师:“非常准确,学生D解释得很到位。

鱼儿透气也是下雨前的一个自然现象,它们通过这种方式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那么,大家想想,为什么这些自然现象会在下雨前出现呢?”
(学生们开始讨论并回答)
教师:“很好,大家回答得都很不错。

这些自然现象之所以会在下雨前出现,是因为大自然中的生物都有一套感知环境变化的方式。

它们通过观察、感知,能够提前知道天气的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就是大自然的奥秘所在。

我们要学会观察、思考,从中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三)拓展延伸
1. 提问:除了课文中提到的现象,你还知道哪些下雨前的征兆?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2. 组织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位气象专家,你会如何利用这些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让学生在讨论中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教师总结: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有了更先进的天气预报技术,但观察自然现象仍然是我们了解天气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中提到的下雨前的征兆,那么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哪些下雨前的征兆吗?
学生A:老师,我知道有时候蜻蜓会飞得很低,好像在地上找东西吃一样,这也是要下雨的征兆。

教师:很好,学生A观察得很仔细。

蜻蜓低飞确实是一个常见的下雨前兆。

还有谁知道其他的吗?
学生B:我奶奶说过,如果看到蚂蚁搬家,把食物都搬到高处去,那也是快要下雨了。

教师:对,学生B的分享也很棒。

蚂蚁搬家确实是一个预示下雨的可靠信号。

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分享的吗?
学生C:我注意到,有时候池塘里的鱼会浮到水面来呼吸,好像水里氧气不足一样,这好像也是快要下雨了。

教师:学生C的观察非常细致。

鱼浮头确实是一个预示着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大家真的很棒,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分享。

教师:现在我们来组织一个小组讨论。

假如你们是一位气象专家,你们会如何利用这些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分享你们的想法。

(学生们开始热烈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代表1: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我们可以结合多种自然现象来进行预测。

比如,如果看到蜻蜓低飞、蚂蚁搬家和鱼浮头等多种征兆同时出现,那就可以比较确定地预测到即将下雨。

教师:这个思路很清晰,结合多种征兆确实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率。

小组代表2:我们小组觉得,除了观察这些自然现象,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气象数据,来提高预测的精准度。

教师:非常好,结合现代科技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科技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测天气。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

虽然现在我们有了更先进的天气预报技术,但观察自然现象仍然是我们了解天气的重要途径之一。

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不断探索和学习。

(四)作业布置
1. 让学生课后观察并记录身边的下雨前征兆,准备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2.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科普读物或观看视频,了解更多关于自然现象和天气预报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燕子低飞→天气潮湿,翅膀沾水
蚂蚁搬家→避免家园被雨水淹没
动物行为↔天气变化
保护动物→珍爱自然
七、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2)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