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10.3969
/j.issn.1002-7386.2022.21.013·论著·
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任茂 谢云 王天轶 韩丙超 高聪慧 刘晓虎 任建平 高秀华
项目来源: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编号:20211798)作者单位:050000 石家庄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呼吸内科
通讯作者:王天轶 E⁃mail:1984874058@
【摘要】 目的 观察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对患者免疫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 =35)行常规治疗,观察组(n =35)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法新治疗。
比较2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撤机成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免疫指标、肺功能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PaO 2、SaO 2及PaO 2/FiO 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 2低于对照组(P <0.05),肺功能指标FEV 1、FVC 、PEF 及FEV 1/FVC 均高于对照组(P <0.05),炎性因子hs⁃CRP 、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CD +3、CD +4及CD +4/CD +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 +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性水平。
【关键词】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胸腺法新;免疫;炎性因子
【中图分类号】 R 56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2)21-3259-05
Effects of thymalfasin on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espiratory failure REN Mao ,XIE Yun ,WANG Tianyi ,et al.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No.980Hospital of PLA ,Hebei ,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ymalfasin on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5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however ,those in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ymalfasin.The clinical efficac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changes in blood gas indexes ,immune indexes ,lung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withdrawing respirator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but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Moreover the levels of PaO 2,SaO 2,and PaO 2/FiO 2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 PaCO 2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In addition the lung function indexes including FEV1,FVC ,PEF ,and FEV1/FVC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however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cluding hs⁃CRP ,IL⁃6,and TNF⁃α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Further more the levels of CD +3,CD +4,and CD +4/CD +8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but ,the CD +8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The thymalfasin has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s on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espiratory failur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decrease the inflammation degree of patients.
【Key words 】 severe pneumonia ;respiratory failure ;thymalfasin ;immunity ;inflammatory factors
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
具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及病情危重等特征,可导致呼吸衰竭和感染性休克等多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1]。
针对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多用抗菌药
物、机械通气的治疗。
但单用抗菌药物常难以达到预期,且多种抗生素联合长期应用易引起各种感染和病细菌耐药,致临床治疗难度升高[2]。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纠正高碳酸血症和持续性低氧血症,防治多器官功能损害,但通气时间较长,可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依赖,使患者病情加重[3]。
研究表明,重症肺炎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且免疫功能与患者感染程度具有负相关,临床治疗应加以
重视[4]。
胸腺法新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免疫调节剂,可用于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5]。
本研究拟在常规抗感染和机械辅助通气基础上结合注射用胸腺法新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以期提高机体免疫水平,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佳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获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我院确诊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
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6
2.22±9.39)岁;肺炎病程2~10d,平均(5.74±1.25)d;Ⅰ型呼吸衰竭26例,Ⅱ型呼吸衰竭9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6
3.77±8.05)岁;肺炎病程1~9d,平均病程(5.36±1.44)d。
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肺炎病程和呼吸衰竭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中关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6];②自愿参加本研究,对本研究方案知情同意;③临床资料完整,能够遵医嘱用药。
1.2.2 排除标准:①入院<24h死亡或自动出院者;
②合并严重的内脏器官(肝脏、肾脏等)衰竭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者,肺结核及其他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等;③有免疫系统疾病者;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⑤预计生存期<7d 者;⑥严重酸中毒者;⑦药物和呼吸机治疗禁忌证者;
⑧存在重度营养不良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氧气吸入、补液、祛痰、止咳平喘、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提供营养支持,无创正压通气等常规治疗。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注射用胸腺法新(生产厂家: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6mg溶于灭菌注射用水1ml)皮下注射,2次/d,治疗1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①显效: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气指标恢复正常,肺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体征缓解,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有所改善,但尚未完全恢复正常;③无效:病情无任何变化甚至更严重。
(2)血气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PaO2/FiO2变化情况。
(3)肺功能指标:检测2组治疗前后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变化情况。
(4)炎性因子:检测2组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
(5)T淋巴细胞:检测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n=35,例(%)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16(45.71)18(51.43)1(2.86)34(97.14)∗对照组12(34.29)17(48.57)6(17.14)29(82.8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n=35组别
机械通气时间
(d,⎺x±s)住院时间
(d,⎺x±s)撤机成功率
[例(%)]观察组9.35±2.51∗14.44±2.25∗28(80.00)∗
对照组13.07±3.8519.75±3.4822(62.8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2组患者PaO2、SaO2及PaO2/FiO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2显著下降,且观察组PaO2、SaO2及PaO2/Fi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n=35,⎺x±s 组别PaO2(mm Hg)PaCO2(mm Hg)SaO2(%)PaO2/FiO2
观察组
治疗前48.24±3.6166.18±4.1062.45±4.04110.74±9.38 治疗后85.91±3.28∗#36.33±3.02∗#91.01±8.52∗#278.25±11.46∗#对照组
治疗前47.47±2.5567.52±3.1863.19±6.53115.46±8.65 治疗后73.18±3.08∗43.71±2.45∗86.84±2.35∗234.24±9.8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n=35,⎺x±s 组别FEV1(L)FVC(L)FEV1/FVC(%)PEF(L/s)
观察组
治疗前1.15±0.232.27±0.1952.81±6.343.90±0.25
治疗后2.27±0.45∗#3.43±0.36∗#71.22±5.46∗#6.76±1.04∗#
对照组
治疗前1.06±0.212.19±0.5253.17±4.043.87±0.42
治疗后1.97±0.40∗3.08±0.31∗63.34±6.28∗5.54±1.27∗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组炎性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5。
2.6 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比较 2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6。
表5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n=35,⎺x±s 组别hs⁃CRP(mg/L)IL⁃6(pg/ml)TNF⁃α(pg/ml)观察组
治疗前29.15±4.6476.28±9.558.60±1.34 治疗后7.23±1.73∗#28.71±3.67∗#1.24±0.33∗#对照组
治疗前28.09±5.8172.52±10.498.78±1.81 治疗后10.84±2.43∗37.09±4.36∗2.52±0.74∗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6 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比较n=35,⎺x±s 组别CD+3CD+4CD+8CD+4/CD+8
观察组
治疗前51.15±5.2332.43±3.5731.63±1.341.13±0.42
治疗后65.22±6.19∗#40.26±5.66∗#23.21±3.92∗#1.60±0.56∗#
对照组
治疗前52.06±5.5431.37±4.5430.88±2.611.09±0.35
治疗后59.97±4.17∗34.08±5.35∗25.57±3.07∗1.39±0.63∗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重症肺炎是一种进展性肺部炎症,多由革兰阳性球菌或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所致,这类菌株致病力较强,若治疗不及时,易引起呼吸衰竭,并且可引发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及患者生命,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自身免疫功能较低,且多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病死率较高[7]。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排气功能严重减弱,呼吸道变窄堵塞,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重症肺炎的病理改变为肺水肿、炎性渗出、肺泡部分闭合、实变,肺顺应性下降,通气量与血流量比失衡,进而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8],各脏器严重受累,患者预后极差。
目前,临床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常规抗感染、通气、祛痰、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一般无法有效控制病情。
如何有效的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改善患者生存情况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
早期呼吸功能支持治疗非常重要。
无创呼吸机在治疗呼吸衰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给予患者较高的吸气压和较低的呼气压,提高通气量,能促进肺泡再扩、开放,避免塌陷,克服气道阻力,改善通气/血流比,降低患者耗氧量,抑制二氧化碳的产生,增
加气体交换,纠正低氧血症,同时可增加肺泡末残气量
和氧浓度,改善肺顺应性和肺泡氧合功能,使患者恢复
正常的肺泡通气,从而缓解患者呼吸窘迫的症状,能够
使患者的呼吸频率下降,减少呼吸肌作功,改善呼吸肌
疲劳,为药物治疗争取时间,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
率,减少抗生素用量和时间,减少药物不良反应[9-11]。
随着对重症肺炎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认为,重症肺炎的发病与基因基础、炎性反应、免疫失调、炎症
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等有关[12]。
其中炎性反应和免疫失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临床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由于肺部发生炎症的面积过大或感染的病原体毒力过强所致,具有感染严重和多种其他合并症的特点。
重症肺炎患者体内毒素含量增加,与相关受体结合后炎性细胞被过度激活,从而产生较高水平的炎性介质,并形成连锁反应,导致机体免疫调节异常,引发机体对全身炎性反应的失控,最终表现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缺陷,导致呼吸衰竭。
因此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角度入手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基本思路。
最新研究也发现,多种免疫、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
参与重症肺炎的发病过程,免疫治疗重症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使患者早日康复[10]。
胸腺法新又称胸腺肽α1,是一种多肽类生物免疫调节剂,能增强T细胞分化与成熟,提高T细胞活性,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和DC细胞活性,使CD+8和CD+3细胞的活性增强,减少免疫细胞的凋亡,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和干扰素促进自然杀伤细胞的分化成熟,对改善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作用[13,14]。
近年来,胸腺法新作为免疫增强剂,在肿瘤、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性疾病,以及各种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5-17]。
缑剑[18]研究显示,胸腺法新能提高重症肺炎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及相关炎性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明显。
重症肺炎患者因遭受细菌或内毒素等打击后,白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大量炎性细胞激活并释放大量炎性因子,促使机体出现强烈炎性反应。
同时,肺脏局部炎性反应和炎性反应失控导致弥漫性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加了肺毛细微血管的通透性,导致毛细血管内容物外渗并流入肺间质、肺泡腔内,产生高渗透性肺间质水肿,降低肺氧合功能,导致呼吸衰竭。
由此可见,炎症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炎性因子对疾病的早期监测、鉴别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CRP由IL⁃6诱导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是临床常用的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可监测炎性反应及病情发展情况。
IL⁃6、TN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在调节细胞增殖、免疫应答及机体抗感染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19]。
在非炎症状态下,二者的血清含量较少,主要起到调节细胞增殖及活化的作用。
但在炎症状态下,二者血清含量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聚集,进一步释放炎性介质,从而使得炎性反应逐渐扩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炎性渗出增多,并引起免疫反应,导致肺受损。
李成理等[20]研究证实重症肺炎患者发病后其血IL⁃6、CRP呈高表达,且随病情加重血清IL⁃6、CRP水平越来越高。
张黎蕾等[21]研究显示炎症指标比较,重症肺炎死亡组患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二者的变化与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及早监测上述指标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炎性因子TNF⁃α、IL⁃6、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
充分说明加用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能更有效的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程度。
免疫防御功能在抗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以中老年患者居多,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之人体受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免疫抑制,其机制为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即机体受感染后,产生过于强烈的内源性抗炎反应,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免疫功能减低。
T淋巴细胞参与介导细胞免疫,调节机体免疫功能,CD+3为成熟T淋巴细胞,CD+4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具有上调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CD+8属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肺部感染后,各免疫细胞出现急性合成及增殖,产生多种细胞因子,激活、趋化巨噬因子,通过巨噬细胞发挥杀灭细菌的功能,而细胞之间直接接触和炎性因子的大量分泌可导致CD+3、CD+4水平下降,T细胞活化增殖受抑制,免疫应答效应下降。
CD+8细胞发生活化,水平升高,并转移到病灶、聚集,CD+4/CD+8降低,免疫功能下降。
游正铭[22]研究认为,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激活,监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评价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黄静静等[23]研究显示,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判断重症肺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方喜斌等[24]研究显示,胸腺法新可以提高重症肺炎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高林等[25]研究显示,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控制炎性反应,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重症肺炎是机体免疫防御机制表达过度、免疫功能受损及瀑布级联反应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CD+3、CD+4、CD+4/ 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CD+8水平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说明胸腺法新可明显增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抗炎、抗感染的能力,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血氧指标PaO2、SaO2及PaO2/FiO2也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
证实胸腺法新可改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增加血氧结合,进而促进患者的肺部通气,促进气体交换,提升呼吸功能。
综上所述,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肺部通气,提高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可能与其调节免疫及抗炎作用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Garba MA,Umar LW,Akeredolu FD,et al.Severe necrotising pneumonia in a toddler:A rare presentation with dual bacterial aetiology.Niger Postgrad Med J,2019,26:65⁃68.
2 宋立红,叶永军,陈敏华.成人重症肺炎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及耐药性分析.中国卫生检验,2021,31:692⁃695.
3 张珩.无创机械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中国处方药,2021,19:160⁃162. 4 李文超.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与肺部感染程度的相关性分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09⁃110,117.
5 赵本南,吴桂辉,刘大凤,等.胸腺法新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中国热带医学,2021,21:213⁃215,263.
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253⁃279.
7 谢仁女,王娟,郑云威,等.老年重症肺炎病原菌及其影响因素.中华医院感染学,2021,31:842⁃846.
8 张静,苏江华,杨会芳,等.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肺功能的影响.解放军医药,2021, 33:59⁃64.
9 黄林君,吴聪,韩梦莉.免疫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3⁃17.
10 周丽,徐洪山,赵丹,等.免疫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658⁃2661
11 邢夏,胡春玲,段甲利,等.免疫抑制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指标的筛选.河南医学研究,2021,30:965⁃969.
12 徐建华.肺炎重症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临床肺科杂志,2012,17: 1483⁃1484.
13 Shao B,Tang C,Sinha A,et al.Humans with that therosclerosis have impaired ABCA1cholesterol efflux and enhance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oxidation by myeloperoxidase.Circ Res,2014,114: 1733⁃1742.
14 Turki AT,Rashidi⁃Alavijeh J,Dürig J,et al.Successful treatment of
cerebral aspergillosis:case report of a patient with T c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T⁃LGL).BMC Infect Dis,2017,17:797.
15 郑迪锋,罗钧刚.ω⁃3鱼油脂肪乳联合胸腺法新对胃癌患者术后炎
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0,18: 135⁃138.
16 朱大庆,胡典贵,吴婧,等.胸腺法新联合ART治疗对HIV患者Th1/Th2失衡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15.
17 贺芬,郑艳妮,沙海旺,等.呼吸机辅助美罗培南及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4113⁃4116.
18 缑剑.胸腺肽α1对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2015,19:162⁃163,166.
19 Mendez R,Menendez R,Cilloniz C,et al.Initialinflammatory profile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depends on time since onset of symptoms.Am J RespirCrit Care Med,2018,198:370⁃378.
20 李成理,徐亚军,张武华.血清PCT联合IL⁃6、CRP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实验与检验医学,2020,38: 1162⁃1165.
21 张黎蕾,夏永泉,王贤,等.重症肺炎患者炎症指标、免疫功能及凝
血功能变化对预后的影响.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41:234⁃237.
22 游正铭.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重症肺炎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中国卫生检验,2017,27:1768⁃1769.
23 黄静静,李鹏飞,戴婷婷.早期乳酸清除率、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与重症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健康研究, 2021,41:193⁃196.
24 方喜斌,吴令杰,李淑娴,等.注射用胸腺法新对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蛋白的影响.广东医学,2014,35:451⁃452.
25 高林,张官平,匡智明.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
临床疗效.医疗装备,2021,34:82⁃83.
(收稿日期:2022-05-05)
(上接3258页)
参考文献
1 Chengdong,Zhengwei.Bon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in an animal model with osteoporosis after BMSC⁃Alendronate sodium intervention.Journal of Hard Tissue Biology,2019,28:315⁃320.
2 刘志国,杨伟兵,张勇智,等.阿仑磷酸钠及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
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贵州医药,2019,43:96⁃97.
3 饶根云,樊天右,谢友军.髓内固定系统与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 27:48⁃52.
4 Pengjam Y,Madhyastha H,Madhyastha R,et al.NF⁃κB pathway inhibition by anthrocyclic glycoside aloin is key event in preventing osteoclastogenesis in RAW264.7cells.Phytomedicine,2021,23: 417⁃428.
5 饶海军,朱智奇,林学扬.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9,16:85⁃88.
6 于晨,江龙海,蔡大卫,等.PFNA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
子间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中国骨伤,2019,32:120⁃129.
7 齐昊,付昆,焦拓,等.PFNA治疗老年性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海南医学,2019,30:70⁃73.
8 江惠祥,朱聪,高明明,等.体表精准定位微创开口技术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的应用.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60⁃62.
9 Nayak S,Greenspan SL.Cost⁃effectiveness of five versus ten years of alendronate treatment prior to drug holiday for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2020,31:1273⁃1282.
10 张小刚,郭岩凤,付稳.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临床骨科杂志,2020,23:110⁃112.11 石淇允,李无阴,张颖,等.影响老年低能量股骨粗隆间骨折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19⁃22.
12 姜昊,曹烈虎,潘思华,等.有限切开钛缆捆扎辅助PFNA与单纯微创辅助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31⁃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8:191⁃195.
13 孙贵耀,张雪华,乔晓光,等.仙灵骨葆胶囊辅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71⁃74.
14 Compston J.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use of bisphosphonates in osteoporosis.Bone,2020,136:115330.
15 郭思远,李环如,吴胜祥.生物型股骨长柄半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
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44:680⁃686.
16 李信,崔海东,章飞翔.Gamma3长钉与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SeinsheimerⅤ型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创伤外科杂志, 2020,22:36⁃40.
17 吴兴净,陶周善,徐宏光,等.InterTAN拉力螺钉前倾角对老年股骨
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8: 326⁃329.
18 仲彪,仲华,孙巍巍.InterTan钉与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尖顶距的影响研究.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0,13: 288⁃292.
19 刘颖,孙昌俊,王乐,等.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痂血管形成的影响.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25: 669⁃673.
20 钟亚春,陆璇,徐立.利塞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治疗对股骨粗隆下侧皮质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对比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25: 116⁃120.
(收稿日期:202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