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段工作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段站工作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绪论

1。1 车站的位置

D 站为线路中位置重要的一个区段站,其上行方向与之邻近的车站依次是区段站C 、编组站B 和区段站A;下行方向与之邻近的的车站依次是区段站

E 、编组站

F 和区段站

G 。线路的平面图如下:

1.2 车站的性质

D 站是一个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上、下行到发场平行布置于正线的一侧,调车场的位于到发场的一侧,同时担当货运作业和客运作业。

1。3 主要设备

为了完成本站的货运作业和客运作业,主要的有以下设备: (1)客运业务设备:旅客站房、旅客站台、雨棚和跨线设备; (2)货运业务设备:货场配线、场库设备、装卸设备等;

(3)运转设备:到发线8条,调车线9条,牵出线2条,小能力驼峰一座,机车走行线和机待线各一条,机车出入段线两条,专用线两条;

(4)其他设备:机务设备、车辆设备以及为保证停车安全和提高行车效率所装设的信号、通信、照明设备等.

1。4 主要任务

(1)客运任务:办理较大数量的旅客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收发与保管; (2)货运业务:办理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与交付;

(3)运转作业:办理旅客列车的接发,无改编中转列车的接发,直通列车和摘挂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作业,同时还办理向货场专用线取送作业。

(4)机务作业:更换货物列车和乘务组,还办理一些旅客列车机车和乘务组的更换。 (5)车辆作业:办理列车的技术检查和车辆的技术检修作业。

第二章 确定车站的工作量

2。1 编制D 站车流汇总表(见附表1) 2.2 D 站车流分析

车站的分析工作中车流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车流分析的目的在于对车站到发流的动态实行经常的监督,掌握车流变化的规律,以便及时调整车站技术设备的运用方案,制定相应的作业组织方法,保证运输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车流汇总表,作出如下车流特征分析: (1)车站办理车数(N 办)

N 办=N

重空

接+N

重空发=1703+1703=3406 式中:N

重空

接为接入重空车总数;N

重空

发为发出重空车总数。

(2)中转重车数(N 重

N

中=N

有调+N

无调=685+810=1495

式中:N

有调为有调中转重车数;N

无调为无调中转重车数。

(3)中转空车数

近似取接入和发出空车数的较小值:59。

(4)装车数: U 装=126 卸车数:U 卸=90 接空车数:U

=118 卸空车数:U

=59

(5)无调中转车数

N

无调=N重无调

+N

无调=810+55=865

无调中转车数占接入重空总车数的比重(σ

接总

无调)为:

σ

接总

无调=

N

中无调N

重空

接=

865

1703

=50.8% (6)改编车数(N改)

N改=N

有调+N空有调

+U 卸+ΔN 空=685+4+90+(118−59)=838

式中:ΔN 空为本站装车用的补充空车数,在接入空车数大于发出空车数时,近似地取两者之差.否则,近似地取零。 改编车数占接入总车数的比重(σ

接总

改) σ

接总

改=

N 改N

重空

接=

838

1703

=49.8% 2。3 编制D 站车流图和列流表

2。3。1 车流图

C 方向

D 站

E 方向

有调中转重车

无调空车 无调中转重车 有调中转重车

2。3.2 列流表

第三章确定车站线路专门化

3。1分工原则

3.1。1到发线的固定使用原则:

1)旅客列车的到发线应靠近站台,以方便旅客的乘降;

2)对超限货物列车应拨给线间较宽的到发线;

3)均衡使用到发线,使每条线的接发列车数或占用时间大致相等。

4)合理利用咽喉区的平行进路,使作业量不致过分集中于个别咽喉道岔(组)。

5)要进行解编作业的到发列车,其停留线靠近调车场,以便转线;

6)对到专用线的列车,到发线应方便来去专用线的线路;

7)通过列车尽量从正线上通过,避免通过过多道岔,影响通过速度.

3。1.2 调车场线路的固定使用原则:

在线路分配方案确定之后,调车场每一股道的使用方案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适应车流强度的需要。对车流量大的组号应拨给较长的线路,并尽可能在中间线束中选用,以减少整理次数和转线时间。

2)平衡牵出线的作业负担。在驼峰编组有几条牵出线时,把车流强度较大的去向分散固定在连接于不同牵出线的调车线上,以期均衡牵出线的负担,减少待编时间。

3)减少调车作业干扰.当驼峰编组场与出发场平均配列时,车流强度大的去向宜固定于靠近出发场的调车线上;交换车宜固定靠近邻区的调车线上;同一去向分组列车的各个车组宜固定于同一线束的相邻线上;到达的本站作业车宜固定在靠近货物作业地点的线路上等,以期缩短转线调车行程,减少调车作业的交叉。

4)照顾车辆溜行性能。对空车和难行车比重较大的去向,尽可能固定在经过曲线和道岔较少的易行线上,以加速分解作业,保证调车安全。

便于车辆检修和其他作业。对站修车应拨给线间距较宽,靠近车辆段或站修所的边线,对装载危险品货物及超限货物的车辆应拨给有利保证安全的线路

3。2计算车站主要线路的容车数

计算公式:到发场 M = (L- L- 30) / 14.3

3。3车站线路分工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