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
随笔
二、新课讲授
板块一 西汉的建立
1.观看刘邦图片和《西汉建立形势图》(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回答西汉是何时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答案:公元前202年。刘邦。长安。
2.(见课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说一说,西汉初年面对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景象?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2.阅读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文景之治的效果。
答案: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
3.从“秦亡汉盛”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教训?
答案: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关注民生。政府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并具有延续性。
结束语:西汉建立之初,由于秦末以来的长期战乱,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安。汉高祖刘邦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实施了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景帝时期,继续实施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人民负担,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进入发展阶段,进入我国古代第一个盛世时期,史称“文景之治”,为此后2 000余年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①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处都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②因为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③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过渡语: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为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推行了休养生息政策。其继任者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由恢复进入发展阶段。
重点
难点
重点:西汉的建立 ,“文景之治”。
难点:休养生息政策。
教法
学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出示配乐诗歌《大风歌》视频。
教师:《大风歌》的作者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意思是说: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这首诗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刘邦是如何建立西汉的?又是怎样进行治理的?让我们走进本课,探寻答案吧!
过渡语: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因而出现了“文景之治”,汉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后期西汉盛世打下了基础。
板块三 “文景之治”
1.观看视频《文景之治》(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答案: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板块二 休养生息政策
观看视频《内忧外患 休养和作用。
答案:①原因:吸取秦亡教训;西汉初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残破不堪。②目的: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③内容: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④效果: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当堂达标
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
教学
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大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然后得出结论,了解“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了问题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得到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认识“文景之治”的重要性。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教学
目标
1.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2.研读与本课相关的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3.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他们这种简朴作风一直为史家所称颂。
板书
设计
一、西汉的建立
1.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长安
2.汉初状况:残破荒凉,田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
二、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秦亡教训
2.措施: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轻徭薄赋
3.作用:汉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三、“文景之治”
1.出现原因:休养生息,以农为本,减轻赋税,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