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论
1.1项目背景
×××电厂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负责前期运作的大型坑口、直接空冷、亚临界参数燃煤发电工程,规划容量为1200MW。

受×××投资集团公司的委托×××设计院在以往的前期工作基础上结合该区域的煤、灰、水、电、路等外部条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完成了×××电厂2×600MW机组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工作。

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预防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中都明确规定了国家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监督管理,建设项目在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为此,20XX年4月×××电厂委托内蒙古安泽安全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对×××电厂2×600MW机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职业病危害控制相关评价项目委托书见附件1)。

1.2评价依据
1.2.1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0XX年12月3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第105号(1987年);
(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0XX年);
(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20XX);
(5)《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20XX);
(6)《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20XX);
(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20XX);
(8)《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XX]63号;
(9)《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XX]142号;
(10)《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620号;
1.2.2评价标准、规范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XX;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XX;
(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XX;
(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XX;
(5)《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XX;
(6)《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GBZ 49-20XX;
(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194-20XX;
(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XX;
(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XX;
(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XX;
(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XX;
(1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XX;
(13)《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T17061-1997;
(1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GBZ/T160-20XX;
(15)《室内照明测量方法》GB5700-20XX;
(16)《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GBZ/T 189.8-20XX;
(17)《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1651-20XX;
(1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工频电场》GBZ/T 189.3-20XX;
(19)《火力发电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
(20)《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煤尘防治》
DL/T5187.2-20XX;
(21)《火力发电厂职业卫生设计规程》DL5454-20XX;
(22)《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技术规程》DL/T5035-20XX;
(2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XX;
(24)《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20XX;
(25)《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DL5053-20XX。

1.2.3其他依据
(1)《×××电厂2×600MW机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2)项目批复文件
(3)《×××电厂2×600MW机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公司,20XX年4月;
(4)×××电厂2×600MW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 20XX年4月;
(5)×××电厂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职业卫生相关材料;
(6)×××电厂2×600MW机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批文。

1.3评价目的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2)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
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和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3)针对该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
(4)为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5)为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1.4评价范围及评价单元
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输煤系统、燃料制粉系统、除灰渣系统、脱硫系统、水处理系统、热力系统、电气系统、热工控制系统、检维修系统及配套生产和辅助生产设备。

本次评价范围是对该项目以上新建内容及相关运行系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价。

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进行评价,评价单元划分如下。

1.5评价内容
根据该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及现场调查、检测结果等资料,对该项目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卫生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

1.6评价方法
本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1.6.1现场调查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了解该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确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落实及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情况等。

1.6.2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操作规程等,通过对该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该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1.6.3检测检验法
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该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定。

1.7质量控制及评价程序
1.7.1质量控制
依据内蒙古安泽安全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性文件等职业卫生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过程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1)资料的检索,所有数据标准采用最新版本;
(2)阅读初步设计说明书和相关技术资料后,编制评价方案,
经评价组讨论,项目负责人及审核人确认、通过;
(3)进行企业现场的调查,收集企业生产工艺、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健康检查和健康监护资料、职业卫生管理资料,并对建设项目进行认真分析、评价;
(4)职业病危害的程度评价关键取决于现场的检测数据的准确,职业病危害检测质量严格控制:现场采样遵循《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XX,采样点、采样频率、采样方式的设置根据不同的物质在工作场所中的存在状态、工作人员接触的方式、接触时间及工艺状况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检测;实验室对样品的分析遵循《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0XX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相应要求进行;
(5)现场采样分为四组,采样前各组组长对组员的检测资质进行审核,具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检测资质的人员方能进行现场检测。

采样前,采样人员经过严格培训,特别对初次参与检测的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
(6)检验报告编写完成后,由检验报告审核人、质控人员审核后,检验报告编写人、审核人和检验报告签发人签字;
(7)编写评价报告书,统稿后请审核人审核校对;
(8)根据审核人审核后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
(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评价报告书进行技术审查;
(10)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交项目单位。

1.7.2评价程序
评价组按照准备、评价、报告编制三个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评价程序见图1-1。

段段准 备 阶

2工程分析
2.1工程概况
2.1.1项目名称:×××电厂2×600MW机组
2.1.2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2.1.3建设规模
该项目是一座大型电厂,建设规模为2×600MW,安装两台600MW 国产亚临界汽轮发电机组,配置2台2080吨/小时亚临界控制循环锅炉,年利用小时为5500小时。

电厂煤源:采用本公司×××煤矿生产的原煤,原煤在×××矿破碎站破碎后,经皮带运到电厂原煤仓,而后经皮带进入燃煤系统。

2.1.4建设地点及自然环境状况
该项目电厂厂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距×××市约85km。

在其东侧1.0km处自南向北流过××河,××公路在电厂西侧通过。

厂区地理位置见附图1。

该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旱多大风,秋季降温急骤,霜冻早。

根据海拉尔气象站1951年-2000年实测气象资料,其自然情况和设计原始资料如下:
平均最高气温 4.8℃
平均最低气温 -9.1℃
极端最高气温 36.7℃
极端最低气温 -48.5℃
平均相对湿度 68%
平均气压 941.7Kpa
年平均风速 3.3m/s
最大风速 33.9m/s
地震基本烈度 6度
2.1.5“三同时”执行情况
该项目在设计阶段委托×××公司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
作,并取得了行政部门的批复文件,但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

本项目对预评价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的建议进行了认真落实,并体现工程中。

做到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期设计、同期建设,并同时投入使用。

表2-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所提的建议及落实情况
2.1.6建设情况
本项目自××××年由×××设计院完成设计,并于20XX年6月开工建设,××××年×月完成土建工程,××××年×月设备安装到位,两台机组相继投入使用。

2.2工程试运行状况
×××电厂2×600MW机组工程项目于20XX年6月开工,两台机组分别于×年×月×日和×月×日相继投入生产运行,现已安全运行近四个月,达到了设计能力。

各部分通风、除尘、防毒等职业病防护设施安装基本到位,运行基本正常,设备运行以来无跑、冒、滴、漏问题,未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

该项目所设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基本正常,工作场所卫生较清洁,主要产尘场所都采取了降尘和抑尘措施,个人防尘设施配备基本完善;防毒设施以密闭自动化控制为主,并在储存化学药品的房间和场所设有排风和警示线;主要噪声场所均封闭布置,选择低噪声设备并设置减振防噪等工程设施,对周围的影响较小。

现场巡检人员均配备防噪声耳塞。

2.3生产工艺流程
电厂燃煤采用×××矿生产的褐煤。

规划容量为2×600MW,产品为供电,主要副产品有灰、渣、石膏、烟气等。

年耗煤量550×104t/a。

主要煤质分析见表2-2。

×××生产的褐煤属于低硫分煤质。

锅炉点火及稳燃用油,采用-20号轻柴油,汽车运输至电厂。

水源为×××水库,每年总供水量为470×104m3。

锅炉:亚临界参数、控制循环加内螺纹管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锅炉房紧身封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汽包炉。

汽轮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

汽轮机具有七级非调整回热抽汽。

发电机型号为QFSN-600-2YHG型,额定功率为600MW。

2.3.1主要工艺流程
该项目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输煤系统、燃烧制粉系统、除灰渣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热力系统和电气系统。

×××矿将破碎的褐煤通过皮带机运输进入电厂,配往煤仓间原煤斗,经给煤机落入磨煤机制成煤粉,将煤粉送入锅炉炉膛内进行燃烧,使其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除盐水经多级预热器预热、除氧后补入锅炉,被锅炉加热成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将热能转变成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发出的电能经升压后送入电网。

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从锅炉排出,经除尘脱硫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除灰系统,厂内采用灰渣分除,粉煤灰采用干灰气力输送方式,每台炉为一个输送单元。

在每个灰斗下装设一台气力输送泵。

三到四
台气力输送泵为一组,同时运行,将灰斗的灰集中至灰库,每座灰库下设三个排灰口,排灰口上层装有电动给料机和加湿搅拌机,排放的调湿灰由带式输送机运往矿坑回填。

除尘器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器。

除渣系用干除渣方式,每台炉渣斗下设一台干式排渣机,两台碎渣机。

炉底渣由干式排渣机冷却后连续输送出来,经两级碎渣机破碎后落入渣缓冲仓。

然后用气力输送系统将渣输送到渣库,两台机组公用一座渣库,在渣库下装有电动给料机和加湿搅拌机,排放的调湿渣由带式输送机运往矿坑。

该项目两台机组共设一个集中控制室。

采用分散控制系统,以CRT和键盘操作作为监视和控制中心,实现机组的炉机电集中控制、数据采集、辅机启停控制及连锁保护等。

其他辅助系统也采用相对集中的控制方式,如输煤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水汽分析站、凝结水精处理控制值班室)、气力除灰系统等均设有独立的控制室。

该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1。

图2-1 ×××电厂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2.3.1.1输煤系统
电厂输煤系统按建设2×600MW机组的燃煤量进行规划和设计,由于来煤粒度为小于20mm的成品煤,厂内不设筛碎设施。

输煤系统
包括从缓冲筒仓至煤仓间的带式输送机,采用托辊式双路固定带式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带宽为B=1400mm、出力为Q=1500t/h,双路布置。

本期工程厂内运煤系统中设有两处交叉,即C-1A、B带式输送机用头部伸缩装置提供向C-2A、B两路交叉供煤; C-2A、B带式输送机用电动三通挡板提供向(煤仓间)C-3A、B两路交叉供煤。

输煤系统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和监视,输煤控制室设有模拟监视盘,监视运煤设备的顺序起停、运行方式的选择、运行指令的发送、故障的显示以及运行报表的记录和管理等。

输煤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见图2-2。

注:※—生产性粉尘产生点;
○—噪声产生点
图2-2 燃料运输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
燃料运输系统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和噪声。

产生煤尘的主要环节为:燃煤经带式输送机落料点、除尘器、原煤斗上口均可产生煤的扬尘。

产生生产性噪声的主要环节为:皮带机、辅助电机等设备。

2.3.1.2燃烧制粉系统
本工程2×600MW机组燃烧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冷一次风机制粉系统。

每台锅炉配6台中速磨,其中一台备用。

锅炉采用摆动式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每台磨煤机引出四根煤粉管道连接到锅炉同一层燃烧器,6台磨煤机带6层燃烧器,根据锅炉负荷的变化可以停用任何一台磨煤机和对应的燃烧器。

每台炉配2台离心式密封风机、6台正压链板式给煤机、2台动叶可调轴流式一次风机、2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2台静叶可调轴流式吸风机。

每台锅炉配2台效率为99.6%的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

燃烧制粉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见图2-3。

注:※为生产性粉尘产生点;▲为有毒物质产生点;○为生产性噪声产生点;¤为高温产生点图2-3 燃烧制粉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
燃烧制粉系统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矽尘、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高温和生产性噪声。

产生煤尘的主要环节为:各种风机、给煤机、磨煤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煤尘。

产生矽尘的主要环节为:锅炉燃烧及电除尘器清灰过程中产生的煤飞灰等。

产生生产性噪声的主要环节为:产生各种风机、中速磨煤机、给煤机、静电除尘器运转时产生的生产性噪声。

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高温的主要环节为:锅炉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以二氧化氮为主)、一氧化碳及高温。

2.3.1.3除灰渣系统
本电厂灰渣回填矿坑。

该项目锅炉除灰渣系统采用“灰渣分除、干灰气力输送;灰渣分别经皮带机输送至×××矿进行矿坑回填。

除尘器采用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不低于99.82%。

厂外采用带式输送机将灰渣回填矿坑,灰渣采用长距离带式
输送机运往矿坑。

(1)除渣系统
锅炉排渣装置为刮板捞渣机,渣经刮板捞渣机捞出后,经过斜升段脱水进入斗提机,经过碎渣机碎渣,每台炉渣斗下设刮板捞渣机、碎渣机各一台,连续运行。

除渣系统用水采用闭式循环,捞渣机溢流出的水经循环水池、高效浓缩机、回收水池等环节后,供除渣系统循环使用。

除渣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见图2-4。

除渣系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和噪声。

产生矽尘的主要环节为:除渣过程刮板捞渣机、碎渣机工作时产生的渣尘。

产生噪声的主要环节为:刮板捞渣机、碎渣机、排渣泵、斗式提升机产生的噪声。

(2)除灰(电除尘器及省煤器灰处理)系统
该项目除灰系统采用干式气力输送系统,每个收尘灰斗下配一个发送器,直接将干灰送至干灰库,采用正压浓相输送系统,输送灰气比高,空气消耗量小,系统所配空压机和相关空气净化设备的容量相应减小,降低初投资及运行能耗。

每台炉安装两台双室、五电场、除尘效率99.68%的静电除尘器。

配置一座粗灰库和两座细灰库。

除灰系统工业流程及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部位见图2-5。

注:※—生产性粉尘产生点;○—噪声产生点
除灰系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和噪声。

产生矽尘的主要环节为:静电除尘器、输灰设备运行过程中逸散粉煤飞灰。

产生噪声的主要环节为:空压机、除尘器、输灰设备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2.3.1.4脱硫系统
本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每台锅炉设置一套烟气脱硫装置(FGD),脱硫效率≥90%。

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用石灰石浆液对烟气进行洗涤,脱除二氧化硫。

原料为石灰石粉,副产品为石膏。

脱硫工艺主要包括:吸收剂制备、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吸收塔烟气系统、石膏抛弃系统、工艺水系统、浆液排放与回收系统和烟气脱硫控制系统。

(1)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
石灰石块料,在厂内建吸收剂制备车间,采用湿磨方式磨制石灰石浆液,用泵送至脱硫塔内,两台皮带称重给料机将石灰石由石灰石仓送入湿式球磨机中。

经湿式球磨机磨制后的石灰石浆液溢流进入磨机再循环箱,由磨机再循环泵将石灰石浆液打入石灰石旋流器进行分离,细度合格的石灰石浆液从旋流器溢流口分离出,在重力作用下流向石灰石浆液箱,最终产物粒径90%小于0.06mm。

(2)吸收塔、烟气系统
该项目为每台锅炉设置一套烟气吸收塔系统,并设置烟气换热器(GGH)。

除尘器出口的烟气经过烟气进口挡板门进入FGD装置,通过脱硫增压风机加压后进入吸收塔,烟气自下而上通过立式吸收塔,吸收塔上部为喷雾吸收区,设置有喷雾嘴,吸收塔循环泵将石灰石浆液送入喷嘴进行雾化,雾化浆液自上而下通过吸收塔与逆流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接触进行吸收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后汇入吸收塔下部。

此时,
氧化风机向吸收塔下部鼓入氧化空气,将亚硫酸钙氧化成硫酸钙。

为了保证气液充分接触,提高二氧化硫的吸收效率,每座吸收塔设置了4台浆液循环泵。

生成的石膏浆液通过石膏浆液泵打入石膏浆液箱。

化学反应式为:
2CaCO3+H2O+2SO2=2CaSO3 ·1/2H2O+2CO2
2CaSO3 ·1/2H2O+O2+3H2O=2CaSO4·2H2O
由于经吸收剂洗涤脱硫后的烟气带有液滴,在吸收塔上部装有除雾器,除去液滴后,从吸收塔顶部引出进入烟道从烟囱排放。

每座吸收塔有一台两级除雾器。

每座吸收塔配置2台氧化风机,一运一备,以保证亚硫酸钙强制氧化所需空气量。

(3)石膏脱水系统
该项目石膏脱水系统为两台共用,FGD装置采用室内与露天布置结合的方式。

吸收塔、事故浆罐、脱硫增压风机、石灰石粉仓、石灰石浆液罐、工艺水箱、石膏排出泵、事故浆液返回泵等均露天布置。

从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固体物含量约为10%~15%,石膏浆经过一级水力旋流器浓缩至固体物含量约40%-50%后,进入石膏二次脱水装置,经真空带式脱水机处理后的石膏固体物表面含水率不超过10%,脱水后的石膏直接由外购单位外运出厂。

(4)工艺水系统
该项目采用经过处理的水库水作为水源。

脱硫装置的工艺水系统设有工艺水箱,工艺水经工艺水泵输送至各工艺水用户。

(5)浆液排放与回收系统
FGD装置的浆液管道和浆液泵在停运时需要冲洗,其冲洗水就近收集在吸收塔旁边的集水坑内,然后用泵送至事故浆罐。

吸收塔池需要排空检修时,塔内浆液通过石膏浆液排出泵排入事故浆罐。

在吸收塔重新启动前,再通过事故浆液返回泵将事故浆罐的浆液送回吸收塔。

(6)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FGD的废水主要是由脱水系统产生的少量废水。

根据脱硫工艺的要求,脱硫系统需要连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以维持吸收塔浆池适当
的Cl-离子浓度。

石膏浆液旋流器的溢流中一部分作为脱硫废水,排入废水中间箱后用泵送入废水旋流器进一步浓缩,废水旋流器底流返回石膏溢流浆液箱,由石膏溢流浆液泵送回吸收塔内,溢流经废水泵送至废水处理车间进行处理。

脱硫系统工艺流程见框图2-6。

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
产生石灰石粉尘环节:石灰石在卸料、磨制、运输、给料过程中可产生石灰石粉尘。

产生石膏粉尘环节:石膏脱水、运输过程中可产生石膏粉尘。

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环节:烟气经引风机进入吸收塔反应,如果泄漏可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化学毒物。

产生噪声环节:皮带输送机、球磨机、脱水机、氧化风机、各类泵等各种机械设备运转可产生噪声。

产生高温环节:吸收塔热交换过程中,设备、管路向外环境放热,可产生高温。

2.3.1.5水处理系统
该项目水处理系统包括: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锅炉给水加药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

(1)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该系统除盐设备的再生使用的硫酸、氢氧化钠,均由厂家汽运罐车入厂。

酸碱分别由各自液泵抽入储罐中储存。

再经计量罐通过喷射器进入再生处理装置。

经处理后的锅炉补给水经管道打入储水罐,经管道给锅炉补水。

(2)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本工程锅炉补给水系统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盐酸、氢氧化钠、噪声。

产生盐酸、氢氧化钠的环节:反渗透装置、离子交换器再生过程中需要盐酸、氢氧化钠,在酸、碱储运、卸载、使用过程中可产生盐酸、氢氧化钠危害。

产生噪声的环节:各种泵、反渗透装置等运转过程可产生噪声。

(2)锅炉给水加药系统
该项目锅炉给水和炉水校正处理系统,包括有给水加氨处理系统、给水加联胺处理系统和炉水加磷酸盐处理系统。

两台机组设置一套给水加联氨装置和一套凝结水加联氨装置。

①加氨处理系统:为了防止设备和管道腐蚀,配置一套集中加氨装置,闭式循环水加氨,设备包括:一台溶液箱、两台氨溶液泵,分
注:※为生产性粉尘产生点;▲为有毒物质产生点;○为生产性噪声产生点
图2-7 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