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五位一体”心理育人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五位一体”心理育人机制研究
作者:刘芳
来源:《公关世界》2022年第12期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工作队伍人员紧张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认知传统化等问题,高校应创新心理育人工作机制,通过构建高校“五位一体”心理育人机制,培养心理育人工作队伍、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构建心理服务机制等,提升心理育人工作的实效性,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高校心理育人机制
一、背景综述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社会心理和高校心理服务工作。

2018年,中央10部委联合出台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高校心理服务、推动高校心理育人机制与路径研究,是改进高校心理服务管理模式,加快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当前政府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内容。

[ 1 ]
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生长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物质条件普遍较高,形成了充满个性化、优越感的性格特征,抗压能力、受挫能力较差,存在普遍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与日俱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严重心理问题数量呈递增态势。

高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加快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顺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的一件重要且紧迫的工作。

二、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从学生本身来看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统一性形成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极易出现心理困扰,加上社会、学业、就业等压力的接踵而来,大学生承担着巨大的心理负担。

[ 2 ]从“互联网+”时代背景上看,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趋于复杂化。

其一,网络成瘾、依赖带来的焦虑、内疚等情绪,会让学生产生逃避、自暴自弃等行为;其二,“虚幻”的心理支持和“假象”的自我满足感与现实交往严重不符,最终导致情感的冷漠、匮乏,出现社交障碍。

其三,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使得学生接触大量课堂讲授之外的资源,对教师权威性产生质疑,影响力逐渐弱化,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够认可。

2.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上看
其一,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课程均安排在大一学期,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理论学习效果会随着遗忘规律而渐失,其他年级学生存在的普遍性发展问题和阶段性突发问题缺乏及时性教育引导。

其二,校园文化活动参与者大多为新生,高年级学生由于课业等压力参与积极度较低,“看客”“过客”现状严重,“动静大”“场面大”,但实际效果欠佳,导致事倍功半。

其三,个体咨询的局限性明显。

由于学生个性特征、认知方式、自尊特点的不同,有自知力并愿意主动约谈解决心理问题的学生还是少数,对心理咨询存在阻抗心理的潜在心理问题学生如冰山一角无法触及了解并及时施策,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漏网之鱼”,突发应激事件引起的各种问题如定时炸弹,预判性较低。

3.从心理施教角度上看
高校心理师资队伍专业化和配比不足、多方面资源支持和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不健全、动态化监督评价体系和危机维护体系不够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和管理亟需改进等问题,使得部分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更加剧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难度。

三、“五位一体”教育机制研究
1.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完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普及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質能力,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升和教育有重要意义。

课程一般在大一学期开设,能够有效缓解和调整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适应性问题及对大学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有效预知与应对。

2.拓展个体咨询路径及潜在问题学生的心理服务
由于学生个性特征、认知方式、自尊特点的不同,有自知力并愿意主动约谈解决心理问题的学生还是少数,对心理咨询存在阻抗心理的潜在心理问题学生如冰山一角无法触及了解并及时施策,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漏网之鱼”,突发应激事件引起的各种问题如定时炸弹,预判性较低。

因此,在树立正确心理健康咨询及辅导的认知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平台及线下活动,挖掘贴近学生生活和喜好的互动话题及焦点讨论等,日积月累形成信任与理解的良好关系,以进一步打开学生畅所欲言,有问题愿求助的氛围。

同时,充分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对班级学生的摸底了解,建立详细的学生档案,以安排学生干部后续关注,及时干预施策。

3.加强团体心理服务精准化服务
(1)加强团体心理辅导内容的精细化、系统性建设
首先,分类整理各类团体心理辅导技巧及适用于大学生发展问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游戏,实现精细化课程建设。

其次,要根据大学生的发展性问题的类型,加强团体心理辅导游戏训练程序的可操作性,实现训练程序的规范化和流程化,增强团体心理辅导游戏训练的针对性,从而实现对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建设。

最后,对于内容较为老化、哗众取宠的团体心理游戏坚持“断舍离”原则,设计出符合时代特点、大学生特点的团体心理辅导游戏。

(2)建立健全团体心理辅导的保障体系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且必须统筹教育经费和专业资源的支持,共同保障团体心理辅导的最终实施。

作为团体辅导者,第一,应具有相关学历专业背景,完成相应专业领域的实习内容及实习时间,具备人文科学、行为科学等学术理论基础,并配合督导的开展,不断进修发展;第二,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时,理清每个团体心理辅导游戏的心理学原理及训练目的,注重对游戏训练目的和所依据的心理学原理的介绍,将每个细节表述清楚。

第三,转变辅导角色和传统理论学习模式,注重团体动力学在团体活动、课程、内容中的应用,统合团体的各个阶段,逐渐由积极引导性角色转为“幕后”促动者、支持者和资料提供者,从而巧妙地运用领导能力和辅导技巧,塑造良好的沟通情境,促使成员间的自由表达和思考,产生交互作用的动力及结果。

第四,在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下,增强团体心理咨询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科研能力,不断主动加强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善于总结反思,以增强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效能感。

作为高校管理部门,第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部门职责任务,逐步形成职责分工明确、相互借力的工作机制,推进“三全育人”的立体化建设格局。

第二,更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理念和模式。

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现心理知识的普及、概念的初步导入过程,同步整合分类个体咨询的共性问题,从而构建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篮子”,配合校园文化活动,共同完成课程目标以及心灵成长,并建立跟踪反馈机制,不断优化完善团体心理辅导的精准化服务。

第三,统筹教育经费和专业资源的支持,不断扩充团体心理辅导专业队伍,加强系统化、长期化师资培训,增强其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

第四,優化“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智慧平台,设置测评工具、指导专栏、网上留言、在线查询等项目,帮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心理问题等进行在线查询,后台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予以专业解读及互动问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指定专门团队或人员对服务平台进行定期维护、适度更新、即时统计,有效实现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动态化摸底和跟踪,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形成团体心理辅导全过程动态管理
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

首先,事前准备和督促。

加大学生参与团体心理辅导途径和方式的宣传力度,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认识、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意识。

根据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严格把关团体心理辅导内容,教学环节设置及团体辅导游戏的选择与设计
等。

其次,事中把关与协调。

在团体心理辅导开展过程中,及时观测评估团体动力,积极协调解决成员间互动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确保成员间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受,产生正向效果的辅导功能。

最后,事后服务。

在顺利完成团体心理辅导环节后,参与成员内隐性知识的获得需要辅导员、班委、同学、家长等通过观察反馈外显特征才能完成有效性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对学生进行后续跟踪服务,巩固心理辅导目的的持续性。

同时,在校生心理问题类型、人数、严重程度的统计工作都要做好精准记录。

效果评价全过程动态管理。

在平台管理中,建立及时性问题梳理数据库、新生心理普测等数据库,利用信息技术,在团体心理辅导前期、后期进行分类系统测评;在团体心理辅导实践过程中,要求成员及时总结、记录、分享参与前期、中期、结束后自身的主观感受及成长变化,将内隐知识明朗化,增加知识的可沟通性,从而影响效力进行双向信息沟通,确保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以做好后续的服务工作。

4.加强心理健康活动的效果和参与度
尽量精简和深入校园心理活动的程序和内容,挖掘和创新实效性高、影响力深远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集中各方力量办大事,有条件时可走出校园组织一些公益性心理相关活动,扩大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及影响意义。

5.班级团队建设
班级同学是学生个体的朋辈帮扶主要施策者,良好的班级氛围及凝聚力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应进行班级素质拓展及专项团体辅导等,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

同时,加强对班委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心理问题鉴别能力及一般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与锻炼,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本文系2020年度洛阳理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JYYB-08。


【参?考?文?献】
[1] 吴晓博,唐虹.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及路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06
[2] 邓军,曹宬宬,尹雯丽.网络媒体背景下心理育人创新机制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0.02
(责任编辑:姜秀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