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河南师范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100)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系统专业知识和较高理论素养,具备必要实践技能的综合性理论研究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造性研究精神,熟悉本学科发展现状及动态,学有所长,能够胜任中国文学、语言学各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努力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不断拓宽学术视野。
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的听、读、译的能力。
能够直接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较好使用外文信息进行科研工作。
二、研究方向
050101文艺学
深入探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重要的发生发展规律。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看法。
并能根据自己的文学理论观念,对不同的文学理论观点进行分析、评判、吸收和运用。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通过对汉语及其辅助性工具汉字从微观到宏观、从共时到历时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了解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总结其中的发展演变规律,探究它们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在继承中国传统语言训诂学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研究汉语和汉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的独立学科,目的是通过对汉语和汉字从微观到宏观、从共时到历时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了解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总结其中的发展演变规律。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丰富的内涵,民族的苦难与辉煌熔铸其里,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渗透其中。
本方向立足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流派等的分析,
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各时期发展规律及其创作成就。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休戚相关。
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追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艰难历程,帮助人们反思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在特殊的审美感受中得到启迪和鼓舞。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注重古典文献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强化文献整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文献学与学术史、文化史、思想史的密切结合,致力于培养能够胜任阐释、弘扬古代传统文化专门人才。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
前四个学期进行硕士必修课程和指定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至少要修满35学分。
后两个学期进行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撰写与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四、课程设置
本学科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类,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
要求研究生在两年期间修完规定的课程。
详细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教育实习与社会实践
本学科的研究生,要求在学习期间,适当安排一定的教学实践课程,主要由导师或实践指导老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并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评定成绩,获得相应学分。
研究生在校就读期间,可以通过必要的访学,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独立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要求学生在就读期间,在一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
六、学位论文
本学科要求研究生,在第三学期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工作,最迟于第四学期开学后的前两个月内,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向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
报告要求包括论文选题缘由、选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基本框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材料的准备情况等具体内容。
学生的开题报告,经小组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在第四学期5~6月份结合学生提交的中期检查表,对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进
行检查。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学生能够在中国文学、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某一问题或研究方法上,提出有别于现有学术成果的新见解。
在第三学年结束之前,提交不少于三万字的,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学术论文。
研究生在完成规定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并完成实习活动,获得规定学分后,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
在第六学期,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安排学位论文的审议和答辩工作。
七、培养方式与方法
1、导师为主,集体培养。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为主,导师与学科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在研究生处及学院的指导下,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学科研究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
保证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培养计划。
2、导师主导,学生主动。
研究生入学以后,要根据该学科培养方案,在三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培养计划。
导师要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审定,并及时督促学生完成计划内容。
3、理论先行,实践配合。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各方向的研究生要求有扎实广博的理论知识,在进行学科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培养科研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八、考核
必修课均为考试课,选修课灵活安排考试或考查。
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定成绩。
具体考核办法按《河南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的规定》执行。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
学
时
学
分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备注
ⅠⅡⅢⅣⅤⅥ
必修课(学位课程)公
共
课
11_000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 1 1
修8
学分09_000003 英语216 5 6 6
11_000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研究
36 2 2
学
科
基
础
课
09_090001 文学研究专题54 3 3
至少
修6
学分09_090002 语言学研究专题54 3 3
12_090003 批评方法专题54 3 3
专
业
主
干
课
09_090104 现代汉语语法学36 2 2
至少
修6
学分09_090304 修辞学36 2 2
09_090105 文字学36 2 2
09_090405 中国古代文化史36 2 2
09_090404 中国古典文献学36 2 2
09_090406 中国古代文体研究36 2 2
09_090202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36 2 2
09_090203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36 2 2
12_090602 文化研究导论36 2 2
12_090601 文学基本理论研究36 2 2
选修课09_090305 词汇学36 2 2
至
少
选
修
12
学
分09_090306 应用语言学36 2 2
09_090307 语言学流派36 2 2
09_090112 语义学 2
09_090106 训诂学36 2 2
09_090107 音韵学36 2 2
09_090108 说文解字研究36 2 2
09_090113 方言学 2
09_090409 唐诗研究36 2 2
09_090410 唐宋词研究36 2 2
090424 中国古典戏曲研究 2
09_090412 明清小说研究36 2 2
09_090407 唐前诗歌研究36 2 2
090425 古籍整理理论与实践 2
12_090712 学术规范与学术论文写作36 2 2
12_090413 中国诗歌理论专题36 2 2
09_090207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36 2 2
09_090220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36 2 2
09_090225 50-70年代文学研究36 2 2
09_090215 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36 2 2
090216 现当代文学热点问题研究36 2 2
12_090608 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36 2 2
12_090609 文艺心理学研究36 2 2
12_090615 西方古典美学研究36 2 2
12_090616 中国古典美学研究36 2 2
090617 当代文化艺术研究专题36 2
09_0990013622
教学
实践
主要课程介绍
课程编号: 090001 课程名称:文学研究专题
课时:54 学分:3
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
教学要求:
通过对中国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的重点介绍,了解文学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不同时期文学创作之间的传承关系,掌握中国文学的审美特质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诸子文学思想研究
二、《诗经》研究
三、乐府诗歌研究
四、唐诗研究
五、唐宋文研究
六、宋词研究
七、元曲研究
八、明清小说研究
九、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转型
十、鲁迅研究专题
十一、左翼文学思潮专题
十二、京派文学研究专题
十三、海派文学专题
十四、“百花文学”研究专题
十五、文化寻根文学研究专题
十六、先锋小说研究专题
主要参考书目:
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2、《乐府诗集》,宋·郭茂倩,中华书局1979年
3、《唐宋文举要》,高步瀛,中华书局,1963年
4、《全元散曲》,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64年
5、《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6、《中国现代文学主潮》许志英邹恬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百年中国文学丛书》谢冕孟繁华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新时期小说主潮》许志英丁帆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编号: 090002 课程名称:语言学研究专题
课时:54 学分:3
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1
教学要求:
通过对语言学代表人物、代表观点的重点介绍,使学生了解语言研究的发展现状。
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丰富学生的学术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科研选题及研究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介绍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方法和最新动态;二是介绍我国传统哲学和文论中的语言观;三是结合具体文本,介绍修辞学、结构
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理论和方法,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
如罗兰·巴尔特等的符号学,巴赫金的意识形态批评和对话理论、超语言学理论,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和修辞批评,福柯的话语理论等都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得以了解。
参考书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2年。
2、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李幼蒸译,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88年。
3、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4、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5、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6、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郭国良陆汉臻译,译林出版社,
2005年。
7、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8、福柯《主体解释学》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9、大卫·宁《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常昌富顾宝桐译,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8。
10、弗莱《神力的语言》吴持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1、罗杰·福勒《语言学与小说》於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1。
12、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3、安伯托·艾柯《开放的作品》刘儒庭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
14、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6、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17、王一川《修辞论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课程编号:090003 课程名称:批评方法专题
课时:54 学分:3
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2
教学要求
人文科学由于以人为根本的出发点,归宿点和价值取向,它要认识和理解的是人的
情感,心态,信仰,理想,意义,文化等问题,因而应当采取人学本体论的立场,观点和方式进行认识。
人文科学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研究方法的更新远大于价值的追求,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往往依赖新方法的建立。
本课程的主要宗旨即是使文学院研究生了解现代研究方法,建立自身的哲学观念,以及具体层次上的方法。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介绍现代思想和角度,使学生具有现代研究方法的一般知识,具体如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解释学、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批评、文化研究等。
二是介绍目前前沿性的研究趋势和途径,如后现代的身体文化、数字化等方法。
三是结合后现代社会状况和学科研究状况,学会应用其中一种或者数种方法,进而建立自身的方法体系。
三、参考书目:
1、《西方文论史》,马新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后现代理论》,斯蒂文·贝斯特,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2月。
3、《弗洛伊德与文学思想》,霍夫曼著,三联书店,1987年11月
4、《阐释学与文学》,霍伊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
5、《符号·神话·文化》,卡西尔著,东方出版社,1988年
6、《野性的思维》,列维-斯特劳斯著,商务印书馆,1987年5月
7、《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荣格著,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
8、《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三联书店,2006年4月
课程编号:090104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语法学
课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
主要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该学科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借此夯实学生全面系统的语法理论观念和专业知识根基。
既注意综合前人的研究成就,更注重疑难问题的解析。
其内容主要为影响研究进程的一些重大课题,如词类划分、主语宾语认定、歧义的类型与化解、典型句式性质的判断等,以点带面,执简驭繁,以收抓纲举之效。
其特色是在理论方法的示范、引导方面下工夫,紧密结合语法现象的实际来强化其多样性以及分析论证的力量,主旨在于提高学生专业上的科研能力。
教材:现代汉语语法学习与研究入门,崔应贤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吕叔湘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吕叔湘著,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
朱德熙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
朱德熙著,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元任著,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
课程编号:090304 课程名称:修辞学
课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
内容简介:
修辞学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与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美学、文艺学等多种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主要阐述汉语修辞学的基本理论,介绍这门学科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教材:修辞学通论,王希杰,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2、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3、袁晖、宗廷虎主编,汉语修辞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
4、陈光磊,修辞论稿,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5、苏新春,当代中国修辞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6、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谭学纯,广义修辞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8、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2001
9、张宗正,理论修辞学——宏观视野下的大修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课程编号:090105 课程名称:文字学
课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汉字的产生和汉字体系的形成,汉字的性质,汉字字体的演变及其规律,汉字的构造(包括“六书说”的评价及新“六书说”的阐释等),以使学生对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及汉字基本类型的划分这些主要的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教材:自编讲义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
4、杨五铭,文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5、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课程编号:090405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化史
课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
教学要求:
本课程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主干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古代文化史的一些基本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深入研究古代文学史的相关问题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
主要讲授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
本课程拟以儒、佛、道典籍的阅读为突破口,在锻炼学生阅读元典能力的同时,提高其传统文化素养,开阔研究视野,夯实专业功底,为以后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书目: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三册,北大出版社1991年;
4.王力等《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
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7.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课程编号:090404 课程名称:中国古典文献学
课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Ⅱ
教学要求: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传统“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中国古籍整理与研究的一项专门学问,是从事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必须具备的一门专业知识。
掌握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知识,对于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育适合中国未来发展的民族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非常具体、操作性很强的学问,它需要丰富广博的知识储备、严谨细致的探索精神、心静如水的治学心态。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
中国古典文献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目录、版本与校勘。
另外包括与此相关的古典文献的基本形态、标点、辑佚、辨伪等。
目录学主要学习古典文献目录的分类、沿革、结构与作用,版本学主要学习古典文献版本的源流、类别、装帧方式及鉴别方法,校勘学主要学习古典文献错误的主要类型及校勘的资料、方法、成果的处理形式,辨伪学主要学习古典文献中的伪书及其文献价值、辨伪的方法与历史,辑佚学主要学习古典文献的散佚、辑佚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方法等。
主要参考书目:
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巴蜀书社版。
2.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书店版。
3.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版。
4.徐有富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南京大学版。
5.程千帆等《校雠广义》,齐鲁书社版。
课程编号:090406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体研究
课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
教学要求:
通过对古代文体知识的学习,增加对古代文章体裁的直观感觉,了解古代文体的文化内涵,提高文体知识的应用能力,为当代文体的写作提供借鉴。
教学内容:
了解古代文体的基本含义、古代各种文体的相互区别和联系、每个文体的代表作品、主要文体的演变发展,正确理解古代文体的优劣得失,古为今用,取其长,弃其短,吸收其中有用的东西,为提高当代文体写作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书目:
1.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2.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3.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
4.马建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
5.徐师曾《文体明辨》,四库全书本
课程编号:090202 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课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
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进行系统梳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渊源、具体过程以及主要文学思潮流派形成的原因、理论纲领、创作概貌、艺术风格等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以便从更高的理论层次来观照和把握现代作家的创作现象和作品内涵。
教学内容:
第一章文学思潮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文学思潮概念的理论属性
第二节文学思潮的内含界定
第三节文学思潮的系统构成
第四节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一般界定
第二章中国现代文学的源流
第五节晚明个性主义思潮和清初实学思潮
第六节洋务派的“西学”观及意义
第七节改良派的思想启蒙和文学革新运动
第八节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
第三章五四“文学革命”思潮
第九节文学革命的开展
第十节“人生派”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及创作现象
第十一节“艺术派”的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及创作现象
第十二节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及创作现象
第四章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第十三节革命文学的倡导
第十四节国际上“左”倾文艺思潮
第十五节工农兵文学主潮
第十六节工农兵文学的变形
预修课程: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主要参考书: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选》人民文学1989年;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1—3)人民文学1988年;王晓明《二十世纪文学史论》(1—3)东方出版社1998年;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大1997年;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学林出版社1993年;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马良春《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黄曼君《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朱寿桐《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课程编号:090203 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课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
教学要求:
本课程对建国以后文学思潮进行系统梳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当代文学曲折的发展道路,开阔文学的视野,以利于学生用辨证的方法分析作家作品。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查阅原始资料的方法与习惯。
教学内容:
第一章建国五十年来文学思潮概观
第二章建国初期的文学思潮
第三章对箫也牧、路翎小说批判的再思考
第四章“干预生活”文学思潮及其影响
第五章五十年代的小说争鸣及典型事例剖析
第六章文革十年的文学思潮
第七章“朦胧诗”与小说创作新潮
第八章文化寻根思潮及其思考
第九章西方现代思潮的涌入及新时期现代小说的出现
第十章“新写实”小说创作潮流
第十一章九十年代女性写作评析
主要参考书: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朱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概论》陆贵山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1956,百花时代》洪子诚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世纪末的喧哗》张志忠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抗争宿命之路》李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课程编号:090602 课程名称:文学基本理论研究
课时: 36 学分: 2
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Ⅱ
教学要求:
本课程着眼于文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重要范畴历史发展演变的系统讲解分析,通过学习,使文艺学专业的研究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框架和重要理论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教学内容:
对文艺基本理论问题,如文学与语言、历史、道德、哲学、性别、族群关系,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