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分数加减法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分数加减法知识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分数加减法知识点

⼀、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份,表⽰这样的⼀份或⼏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份,表⽰这样的⼀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典型例题:

(1)七分之六⾥有()个七分之⼀,1⾥⾯有()个五分之⼀,4⾥⾯有⼏个三分之⼀。

(2)⼗五分之七表⽰把()平均分成()份,表⽰这样的()份。

(3)把⼀根5⽶长的绳⼦平均截成7段,每段是这根绳⼦的(),每段长()⽶。

(4)把16块巧克⼒平均分给4位同学,则每⼈分得()块,每⼈分得的巧克⼒是这盒巧克⼒的()。

(5)⼀⼜五分之三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3。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除数相等于分母。

2、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分⼦⽐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于1。

②分⼦⽐分母⼤或分⼦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于1或等于1。

③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分⼦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分母不变。

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作分⼦,分母不变。

典型例题:

(1)30分⽶=( )⽶ 35分=( )⼩时(填上合适的分数)

(2)要使九分之x 是真分数,⼋分之x 是假分数,x=

()。

(3)

(4)3块橡⽪泥做了4个飞船模型,平均每个飞船模型⽤多少块橡⽪泥?平均每块橡⽪泥做多少个飞船模型?

(5)分母是11的真分数有()个,假分数()个。

(6)如三分之⼆、四分之三、五分之四。。。。。⼀百分之九⼗九,这样的分⼦分母相差⼀的分数,分⼦分母数字越⼤,这个分数就越⼤。

(7)写两个分数值是3的假分数()(),写两个分母是9,分数值⽐1⼤⼜⽐2⼩的假分数()()。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典型例题:

(1)⼋分之三的分⼦增加6,要使分数⼤⼩不变,分母要增加()。

(2)⽐⼋分之⼀⼤,⽐七分之⼀⼩的分数有多少个?举例。

(3)⼤⼩相等的两个分数,分数单位必须⼀样么?

(4)三分之⼆和⼀百分之三,谁的分数单位⼤?

(5)三分之⼆和⼗五分之⼗,()相同,()不同。

(6)把下⾯的分数化成分母是36⽽⼤⼩不变的分数。

=()=()=()=()

(7)把下⾯的分数化成分⼦是1⽽分数⼤⼩不变的分数。

=()=()=()=()

2、分数的⼤⼩⽐较:

①同分母分数,分⼦⼤的分数就⼤,分⼦⼩的分数就⼩;

②同分⼦分数,分母⼤的分数反⽽⼩,分母⼩的分数反⽽⼤。

③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较。(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变化)

四、约分(最简分数)

1、最简分数:分⼦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约分:把⼀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和分母都⽐较⼩的分数,叫做约分。

(并不是⼀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

注意:分数加减法中,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般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3、分数的加减法

注意格式:⼀般两步计算的分数加减法,写出如:这样的过程。

五、分数和⼩数的互化:

1、⼩数化分数:⼀位⼩数表⽰⼗分之⼏,两位⼩数表⽰百分之⼏,三位⼩数表⽰千分之⼏……,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数:⽤分⼦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位⼩数。(⼀般保留三位⼩数。)

3、分数和⼩数⽐较⼤⼩:⼀般把分数变成⼩数后⽐较更简

便。

例如:从⼩到⼤排列。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理解和掌握了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分数乘除法的基础,⼀定要扎扎实实的学好。

主要知识点:公因数和最⼤公因数的意义,找两个数的最⼤公因数;约分;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公倍数和最⼩公倍数的意义,找两个数的最⼩公倍数;分数与⼩数的互化。

重点:找两个数最⼤公因数和最⼩公倍数的⽅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难点:灵活运⽤求最⼤公因数和求最⼩公倍数的⽅法解决实际问题。

易错点:

1、约分往往不能约成最简分数。如:把36/54约分有的学⽣往往约成4/6就当成最终结果,其实还要再约⼀步等于2/3,直到是最简分数为⽌。

2、⼩数和分数⼤⼩⽐较及排序。⼀般把分数化成⼩数进⾏⼤⼩⽐较。如果把⼩数化成分数,还可能存在分母不同的情

况,⽐较起来⿇烦。如(1)0.87○4/5。思路:4/5 =0.8,因为0.87>0.8,所以0.87>4/5。

(2)把4/15、0.35、27/100、1.4、18/7按从⼤到⼩的顺序排列起来。

思路:先把分数化成⼩数,4/15≈2.667、27/100 =0.27、18/7≈2.571;

因为2.667>2.571>1.4>0.35>0.27

所以4/15>18/7>1.4>0.35>27/100

注意:不管是先把分数化成⼩数⽐较⼤⼩,还是把⼩数化成分数⽐较⼤⼩。最后都要⽐较原来的数。因此⽤“因为……所以……”更能体现逻辑推理性。

3、利⽤求最⼤公因数和最⼩公倍数解决问题。往往有学⽣不能正确判断究竟是求最⼤公因数还是求最⼩公倍数。

⼀般情况下:

(1)告诉⼤长⽅形的长和宽,把⼤长⽅形分成若⼲个⼩正⽅形,没有剩余,求⼩正⽅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就是求长和宽的最⼤公因数。

(2)告诉⼩长⽅形的长和宽,把⼩长⽅形拼成⼤正⽅形,求⼤正⽅形的边长。就是求长和宽的最⼩公倍数。

(3)⼀个班的⼈,分成⼏⼈⼀组没有剩余,再分成⼏⼈⼀组没有剩余。求本班⼈数最少有⼏⼈?就是求两个组⼈数的最⼩公倍数。

4、求个别两个数的最⼤公因数和最⼩公倍数,有的孩⼦不会求。其实不⼀定⾮⽤短除式求。

如:求39和13的最⼤公因数和最⼩公倍数。可以先把39分解质因数,发现:39=3×13,所以39和13是倍数关系,进⽽找到最⼤公因数是13,最⼩公倍数是39。

再如:26和39.分别把两个数分解质因数:26=2×13;39=3×13可以发现最⼤公因数是13,最⼩公倍数就是13×2×3=78。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单元概念较多,⼀定熟记理解概念,才能灵活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