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处方集培训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培训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处方集培训总结
篇一: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工作总结
**县第二人民医院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工作总结
按照黄卫函【XX】232号文件要求,我院业务院长、医务科主任和药剂科主任于12月10日在县卫生局参加了培训。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培训会议精神,提高我院和辖区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基本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们于XX年12月19日至20日对全院和辖区内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确定内容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院成立了XX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医务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公共卫生科主任任成员,负责制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落实上级布置的任务。

本次培训采用多媒体幻灯片授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培训参考12月10日黄冈市组织的XX版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的多媒体视频专题讲座,主要包括:
1、国家基本药物政策解读和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使参训人员了解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2、危急重症的基本药物治疗,包括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临床急症常用药物、心功能不全及其常用药物、心绞痛及其常用药物、高血压急症及其常用药物等内容。

二、强化措施,灵活培训
我们以注重实效为原则,采取分级负责的办法,组织学习培训。

1、根据文件精神,12月10日参加了县卫生局组织的前期培训工作;12月15日院办公室调试多媒体幻灯片设备,布置培训场地,做好全院和辖区内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培训的前期准备工作。

2、成立相关组织,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并认真落实。

组织召开院内医、药、护、技人员和全镇乡村医师培训会议,分两个班次集中学习XX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的相关内容。

着重培训了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及其他注意事项,掌握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南原则,辩证用药,熟悉中成药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品种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事项及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内容。

3、为避免集中培训影响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缓解工学矛盾,我们将培训课件下载到各临床科室的办公电脑上,让医务人员利用工作之余时间进行学习。

并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

学习中鼓励大家结合工作实际,把培训课程应用到平时的医疗服务中去,正确引导患者使用基本药物。

4、本次培训工作,院内除部分夜班、进修、急诊人员未参加外有152名医务人员参加,
培训率达96.1%;全镇37个行政村室有35名乡村医师参加,培训率达97.2%。

三、规范用药,成效显著
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和乡村医师对实施基本药物重要性的认识,让所有医务工作者明白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确保群众安全用药的有效保障。

特别要求一线医务人员和药学人员掌握基本药物的临床服务知识,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使用原则,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合理用药的知识和意识,规范用药行为。

四、存在的问题
1、少数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村卫生室人员未严格掌握和执行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标准与指征,存在抗生素和激素使用过多和使用不合理现象。

2、少数药学人员对基本药物的药理作用,专业机制,禁忌症等的熟悉程度不够,对一些不太明显的用药不适宜处方调剂失误,导致处方质量差,临床药品应用不合理。

3、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视程度不够。

不遵循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无指征用药,临床工作中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疗程长,抗菌药物被滥用。

五、整改意见
1、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逐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规范用药行为。

如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严格掌握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指征,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的不良现象发生。

2、加强培训引导,改变医生以前的用药习惯,做到完全、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3、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宣传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重新制作医疗收费公示栏,向群众公示收费价格并严格执行。

4、加强辖区内乡村医生的培训和管理,规范乡村医生的用药。

5、规范基本药物应用的相关工作,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明确工作重点,贯彻落实。

篇二: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考试试题(有答案)
姓名科室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抗哪种微生物的药物不属于抗菌药物(C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螺旋体
2、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能超过多少种(A )
A、35种
B、55种
C、40种
D、30种
3、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应(B)给药。

A、一日一次
B、一日多次给药
C、一日三次
D、一日二次
4、抗菌药物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 D )小时后停药
A、24小时
B、48小时
C、36小时
D、72~96小时
5、
A、下列哪种手术不是清洁手术( D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
B、乳腺手术
C、血管外科手术
D、胆道手

6、Ⅰ类切口手术常用于预防抗菌药物为(A )
A、一代头孢
B、二代头孢
C、三代头孢
D、氨曲南
7、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A、环丙沙星B万古霉素C、氨曲南D、头孢菌素
8、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B )内给药
A、1小时
B、2小时
C、1天
D、0.5~1小时
9、以下哪种药物不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A )
A、氟喹诺酮类
B、一代头孢
C、二代头孢
D、三代头孢
10、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择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给药
B、肌肉注射
C、术中伤口冲洗
D、静脉滴注
11、剖宫产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在何时给药(D)
A、0.5~2小时
B、2小时
C、1小时
D、结扎脐带后
12、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
(A)小时
A、48小时
B、72小时
C、36小时
D、96小时
13. 接受清洁手术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一般不超过(A )小时
A、24小时
B、48小时
C、36小时
D、72~96小时
14、有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是(B )
A、住院医师
B、主管以上技术资格的医师
C、副主任医师
D、主任医师
15、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的抗菌药物是(A )
A、特殊使用级B限制使用级C、非限制使用级D、头孢曲松
16、紧急情况下,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但仅限于(B)用量
A、1次用量
B、1天用量
C、3天用量
D、2天用量
17、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A)
A、20%
B、30%
C、60%
D、40%
18、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D)
A、20%
B、30%
C、60%
D、40%
19、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超过(C)
A、20%
B、30%
C、60%
D、40%
20、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B)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A、75%
B、30%
C、60%
D、40%
二、简单题(共40分)
1、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5分)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或放射、超声等影像学结果,诊断为细菌、真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的结果而定。

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应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尤其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送病原学检测,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据此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三、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在未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前,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时,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既往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待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后,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

四、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人体药动学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

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学特点,按临床适应证(参见“各类抗菌药物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正确选用抗菌
药物。

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及抗菌药物药效学和药动学证据制订抗菌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2、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分为哪几级,对应的处方权限医师是什么?(10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

1.非限制使用级: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应是已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和《国家
基本医疗保障、工伤保障和生育保障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2.限制使用级: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3.特殊使用级: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广,经常或过度使用会使病原菌过快产生耐药的;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新上市的,在适应证、疗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进一步考证的、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临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会诊人员会诊同意后,由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

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的给药时间和预防用药维持时间是什么?(15分)
1.给药方法: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

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 小时开始给药。

2.预防用药维持时间: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较短(<2 小
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

如手术时间超过 3 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 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

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 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 小时。

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 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 小时。

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 小
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篇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解读
1.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
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
2. 二级以上医院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
3.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
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处方集》等相关规定及技术规范
4. 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
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5.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暂停临床应用,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
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XX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6. XX年规定深部抗真菌类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XX年修改为5个品种
7. 原则上三级医院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不超过35种;口腔医院、肿瘤医院
不超过35种,儿童医院不超过50种,精神病医院不超过10种,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不超过40种
8.(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处方集培训总结) 处方权和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6个月内不得恢复
9. 腹股沟疝修补术(含补片修补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关节镜检查手
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骨肿物切除术和经血管介入诊断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
药物
10.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
送检率应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释义
11. 增加样本量可以提高可信度,但在样本量增加到一定限度后,提高可信度的
价值与为此收集资料而额外付出的努力和资源不成比例。

所以,样本量并不是越大越好
12. 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
不超过35种
13. 监测网(门诊处方)的范围包括抗生素类和合成抗菌药物类,不含植物成分
的抗菌药;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不列为抗菌药;抗皮肤感染药、抗眼科感染药及含庆大霉素、喹诺酮类或其他复方的止泻药,列为抗菌药
14. DDD值是WHO推荐的日处方协定剂量,可表现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用制剂、疫苗、抗肿瘤药、全身和局部麻醉药等没有DDD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相关管理规定,清洁手术在切皮前0.5~2小时内预防切口感染给药,是合理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与评价
1. 国内ESBLs菌株感染也可以选择头霉素类药物,只是耐药比国外严重
2. 细菌最基本分类单位是种,然后再分亚种、型和群
3. 术后感染包括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血流感染等,血流感染又包括导管相
关感染和败血症等
4. 抗菌药物是针对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不适用于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
5. 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余几种药物均为时间依赖性的
抗菌药物的评价与遴选——β内酰胺环类
1.关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中酶抑制剂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增强对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的抗菌活性
2.青霉烯类药物法罗培南主要用于:复杂性尿路感染
3.不耐酶青霉素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
4.舒巴坦为酶抑制剂,仅用于哪一菌属感染的联合用药:不动杆菌属
5.以下哪一种药物可作为外科手术的预防用药头孢唑啉
抗菌药物的评价与遴选——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林可酰胺类、多粘菌素类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主要排泄途径为:胆汁排泄
2.关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弱酸性抗生素
3.关于Polymyxin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对肝脏的损害较多见,肝功能不全者应减量
4.林克酰胺类药物体内分布浓度最高的部位是:骨髓组织
5.对细胞外的结核菌有快速杀灭作用的药物是:链霉素
抗菌药物的评价与遴选——氟喹诺酮类
1.FQ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中,属于重度不良反应的是:神志异常
2.以下药物生物利用度最高的为:左氟沙星
3.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临床用药目的是:取得抗生素Cmax/MIC >10
4.关于喹诺酮类致软骨损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与钙缺乏有关
5.喹诺酮的国际分代中,氧氟沙星属于下列哪一代:2a
抗菌药物的评价与遴选
1. 第二类碳青霉烯类药物一般用于: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
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度感染的经验治疗、
2. 磷霉素类药物是广谱抗菌药,对MRSA、VRE、产ESBL肠杆菌、铜绿假单
胞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磷霉素钠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可治疗严重感染。

不良事件主要为轻度胃肠道反应。

磷霉素氨丁三醇口服一般用于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3. 噁唑烷酮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好,
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可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万古霉素耐
药肠球菌感染
4. 成人静脉点滴替考拉宁:中度感染时负荷剂量为400mg,此后每天200mg
5. 替考拉宁的蛋白结合率为90-%-95%,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药物
抗真菌药物特性及其应用
1. 伊曲康唑主要在肝内代谢,随尿排出的很少(不足1%)。

2. IDSAXX侵袭性肺曲霉病治疗指南中,侵袭性肺曲霉病首选药物是伏立康
唑,L-AMB、ABLC、卡泊芬净、米卡芬净、泊沙康唑、伊曲康唑等作为备选。

3. 两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明显,包括发热、静脉炎、肝肾毒性、血液毒性、心
脏毒性及低钾等。

本题中,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最强。

4. 棘白菌素类抗菌药物包括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安妮芬净等
5. 念珠菌病常见于血源感染;曲霉菌病常见于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大剂
量化疗患者;隐球菌病在艾滋病患者中患病率为10%-20%;本题正确答案是D。

重症患者VS重症感染抗菌药物治疗
1. 复杂性腹腔感染以混合感染为特征,肠杆菌科为主,大肠杆菌感染占多数
2. 肾脏药物清除率降低的因素包括:肾前性因素有儿茶酚胺类药物、休克、低
代谢;肾性因素有肾毒性药物和非肾毒因素
3. 重症患者药物Vd增加的原因:水肿、低蛋白血症、大剂量液体复苏及全肠
外营养、浆膜腔积液及引流液
4. 对于重症感染早期及时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是关键,抗生素经验性起始治疗应
持续7~14天
5. 改善免疫功能和优化PK/PD有助于改善疗效
抗菌药物好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历程
1. 属于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机制的抗菌药物是: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
类抗菌药物;多肽类抗菌药物。

2. 根据结构类别和制备方法,现有的抗菌药物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发酵的次级代
谢产物,或是其化学修饰衍生物
3. 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对细菌产生巨大的选择压力,使那些原来只占极小比
例的耐药菌迅速繁殖
4. Erm机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红霉素抗性的主要原因
5. 属于耐药基因组的基因是:存在于致病菌或抗生素产生菌中的耐药基因;存
在于细菌染色体中的阴性抗性基因;编码具有中等耐药活性或与抗生素具有亲和力的蛋白的前体基因
细菌耐药性对临床处方抗菌药物的影响
1. 治疗MRSA的常用药:老药有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复方新
诺明;新药有利奈唑安、头孢吡普等。

氨苄西林不包括在内
2. 粪便中分离的沙门菌和志贺菌可选用氨苄西林、氟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

肠外分离沙门菌可选用3代头孢菌素、氯霉素
3.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最高的药物是米诺环素
4. 中国SMART(XX-XX年)监测腹腔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其中占比
最高的是ESBL阳性大肠埃希菌,其次是ESBL阴性大肠埃希菌,第三是ESBL阴性肺炎克雷菌
5. MRSA平均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
G+耐药菌感染防治进展
1. 临床常见G+杆菌:需氧菌有产单核李斯特菌、棒状杆菌-白喉、炭疽芽孢杆
菌、红斑丹毒丝菌、阴道加特纳菌、分枝杆菌、奴卡菌;厌氧菌有梭状芽孢杆菌属的艰难梭菌、破伤风梭菌、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杆菌
2. 磷霉素类抑制细菌细胞壁早期合成;四环素类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利福霉
素类抑制细菌RNA合成;环酯肽类损害细胞膜
3. 利奈唑胺的作用部位是核糖体RNA亚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作用部位是细
胞壁;达托霉素作用部位是细胞膜
4. 基本原则:能口服控制,不肌注或静滴,不主张静推;掌握联合用药指征;
续贯治疗,先静脉滴注后口服;降阶梯治疗,先广谱强效,后窄谱适效;给药次数、剂量、疗程要适当
5. 单靠洗手难以有效防止MRSA与VRE的传播
临床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与药物治疗
1. 临床信息收集的方法有:系统问诊和重点问诊,系统体检和重点体检,实验
检查和器械检查的选择、准备、执行和结果报告
2. 根据目的收集临床信息包括: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治疗监护、预后
估计
3. 不能正确判断症状体征属于缺乏医学知识所导致临床信息收集、分析和判断
不当
4. 病情复杂属于客观因素所导致的临床信息收集、分析和判断不当
5. 临床用药指导的主要内容为药物的保存、配制、用法、注意事项
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测
1. 药物为国内最低廉价不符合WHO合理用药概念
2. 药物的疗效较弱不属于药品安全性问题
3. 正确的选择药师不是合理用药的要素
4. A/B/C三项均为不合理用药
5. 合理用药的最高科学目标是提高药物治疗学水平,高效低毒的使用药品,避
免减少药害事件
处方点评与临床药物应用评价
1. 实施处方点评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2. 专项处方点评的重点监控项目不包括口服营养制剂
3. 无正当理由开高价药的处方属于超常处方
4. 各级医院都必须实行专项处方点评"此说法错误
5. 用法用量不适当的处方属于用药不适宜处方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