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根据这一法令: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他们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

解放法令还规定,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而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农民村社中,实行连环保。

村社在名义上由农民选举公职人员,实行“自治”,但又规定村社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改革后,农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阶级分化。

农村中的富农分化出一些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他们用多种方式积累资本,添置新式农具,购置耕地,雇佣大批劳动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摘编自人民版选修一
(1)根据材料,说明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化。

,说明上述变化对俄国社会近代化的重大影响。

,第(1)问,要结合材料从俄国农民身份地位、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管理模式三个角度说明俄国农村的变化。

第(2)问,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说明对俄国的影响。

农民的身份地位由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变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在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村社取代了原来农奴主对农民的管理。

(2)为俄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金等;为俄国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2)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
(3)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作答时应先选定观点,再进行论述,选择不同的观点,则论述的角度不同,注意论述和自己所选观点的一致性。

选择①,则应从改革的积极作用方面作答;选择②,则从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角度论述;选择③,可从改革的积极作用方面作答。

若认为(1)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亦可)。

若认为(2)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3)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奴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1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和所需要的……我们不需要沙皇……我们想要一个实在的人,他理解生活、也理解选择他的人们。


材料二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

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着‘万岁!万岁!’……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材料三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

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

许多农民的土地都减少了……所有条件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赎取土地的条款……由于这些条款,农民失去了最大部分土地……私有农民通过改革所获得的份地大部分全然不足以糊口。

”(1)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人物对待“二一九法令”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何不同?
“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一说法?
第(1)问,据材料一中“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的观点,可判断改革具有欺骗性,人们并没有获得真实的自由。

材料二中“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的看法反映出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

从二者立场的差别,可了解二者观点为何截然不同。

第(2)问考查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材料三表明该历史学家对俄国1861年改革持批判态度,是因为“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故分析时需结合俄国1861年改革的具体内容,分析其“欺骗性”。

前者完全否定,后者充分肯定。

原因:二者的阶级立场不同。

(2)同意。

因为封建残余严重存在;所有农民改革后生活状况仍然恶劣,引发新的频繁起义;赎金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

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摘编自《苏联史》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摘编自《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摘编自《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有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

……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摘编自《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心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根据材料四,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

(1)问,可从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所处时代为切入点,结合材料回答。

第(2)问,要注意分析材料,从财产和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利进行比较说明。

第(3)问,第一小问要根据农民的实际处境,辩证分析。

第二小问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农奴制改革的目的。

给农民土地,但不能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专制统治。

这是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

(2)完全自由的农民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

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

(3)不符合实际。

这部分农民受制于控制村社管理的地主,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然存在。

目的: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

5.导学号05664045(2016江苏单科)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

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

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

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

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

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

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

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

,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二反映了站在沙皇政府的角度认识农奴制改革。

第(1)问分析农民对改革不满的“原因”,解题关键是农民的立场。

从材料一中“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可知农民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再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分析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实际上就是要求从沙皇政府的角度分析。

从材料二中“怀旧地回顾过去”“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可知沙皇的主观愿望是维护专制统治,维护贵族利益,再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要求回答“教训”,这类设问的关键是鉴古知今,从现实的角度和正面的角度为今天的改革提供借鉴。

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

(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