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含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指导元谋人是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了解北京人发现的过程,指导根据化石推测北京人的特征及生产、生活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知识要点。

2.通过观察《人类进化示意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说出人类进化的
大致过程及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情况,初步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讲述北京人遗址发掘过程中的小故事,体会考古学家执着探索的精神,结合北
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掘,认同北京人遗址在同期遗址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北京人
教学难点:劳动创造人本身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图片导入
达尔文猿身像及达尔文真实画像
设问:
1.引导
学生观
察第一
幅图片
的特殊之处?
2.观察第二幅图片,认识达尔文及达尔
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学生观察图片,看看能不能发
现这个猿身像的头是谁的,为
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达尔
文暨生物进化论。

设疑导入,
从达尔文
猿身像导
入,激发学
生的学习
兴趣,将学
生带入历
史情境。

新课教学1.多媒体资料:人类进化示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讲述人类由猿进化
而来。

2.多媒体资料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设问:
(1)依据地图观察中国古人类主要分布
在哪个流域,说明什么问题?
(2)探索人类产生奥秘的时候,是依靠什
么来判定远古人类生存、存在的时间
的?
3.牙齿的秘密——初识“元谋人”
资料:首次报道:1965年5月,地质工
作者在云南元谋进行地质考察时,偶然
发现两颗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
牙齿化石,经研究发现,两枚牙齿同属
于一个男性成年人个体,有明显的原始
性状。

经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
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

设问:牙齿告诉了我们什么秘密?
资料:伴随元谋人牙齿的出现,还有一
些石制品,属于旧石器,其形状包括尖
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

在统一地层中
还发现大量炭屑和烧焦的骨头及动物
化石。

设问:这些石制品是做什么用的?
4.头盖骨的分量——关注“北京人”
资料: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
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3
枚人类牙齿化石,将其命名为“中国猿
人北京种”,俗称“北京人”
图片资料:元谋人北京人牙齿化石对比
设问:北京人的牙齿化石和元谋人的牙
齿化石相比有何特点,说明什么?
资料:1929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发现第
一个北京人头盖骨,伺候又相继发掘出
土4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再次震惊国内
外。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描述人类
进化的过程。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思考教师
提出的问题。

学生阅读资料讨论并回答。

学生通过学习及讨论,认识元
谋人已经会使用工具。

学生仔细阅读资料并观察图
片,发现两种人类在牙齿上的
区别,并逐步认识北京人相比
元谋人的变化。

学生阅读资料并回答以下问
题:
(1)北京人的存活时间、脑
容量特点。

(2)寻找丢失头盖骨的意义。

锻炼学生
的图片理
解能力和
口头表达
能力。

培养学生
的分析观
察能力。

培养学生
的惯出分
析能力及
知识概括
总结能力。

通过图片
和文字资
料,拉近学
生与历史
的距离,以
“化石”为
主线,突出
教学重点
并让薛恒
认识化石
在考古发
掘中的重
要作用。

从更细致
的角度进
一步了解
北京人具
体特点,突
出本科学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

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
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寻找图中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结合已有知识,分析、解释图片中的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火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和讨论的方法,学会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来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导入新课
(1)展示:《白虎通》原文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
教民农作”
(2)问:我国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
有了什么变化?
讨论并得出结论:人类由采
集狩猎生活开始向农耕生活
转变。

设疑导入,
培养学生的
史料分析能
力和知识迁
移能力。

新课教学1.半坡居民的生活
(1)展示关于半坡遗址的考古史料
磨光的石器、大量的粟粒、骨制的箭头、
渔叉、渔钩、尖底瓶、彩陶盆、纺轮、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等。

(2)从以上图片资料中
还能汲取哪些关于半坡人的生产生活
信息。

分析,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
特点,林木茂密,气候温暖,
适宜人类活动。

半坡遗址,原始农耕出现文
明曙光。

讨论并归纳总结:
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
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
培养学生从
史料中寻找
有效的历史
信息,得出
历史结论的
能力
进一步培养
学生从史料
中有效寻找
历史信息、
2.河姆渡人的生活
(1)展示关于河姆渡遗址考古史料
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稻谷、干栏式建筑、猪纹陶钵等。

(2)你能汲取哪些关于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信息。

(3)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但是在房屋的样式和种植的农作物方面有差别,你能说出原因吗?
3.原始农业的发展
(1)知道学生阅读“原始农业的发展”内容并归纳特点。

(2)从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你能看出我国先民在生产生活、社会关系方面有哪些变化,你有何感想?开垦土地,农业生产等,会
饲养家畜,狩猎,捕鱼,有
时也采集野果,补充食物。

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从事
简单的纺织、制衣。

生活用
具主要是陶器,过定居的农
耕生活。

教材分析:
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
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为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创造
了有利条件。

讨论归纳总结:
河姆渡人开始使用磨制石
器,用耒耜耕地,人工栽培
水稻,住干栏式房屋,会打
井,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骨哨
等。

河姆渡人还运用雕刻技术,
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
术品。

结合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分
析出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环境
的差异。

自学归纳:农作物种植,家
畜饲养的出现,磨制工具的
发展。

是原始农业兴起的重
要标志。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
明社会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
质基础。

阅读资料并观察图片,发现
两种人类在牙齿上的区别,
并逐步认识北京人相比元谋
人的变化。

得出历史结
论的能力。

了解历史学
习的基本原
则:史由证
来,论从史
出。

让学生明确
本课学习的
重点和学习
的方法。

培养学生从
史料中有效
寻找历史信
息、得出历
史结论的能
力。

培养学生的
比较能力以
及学科渗透
和知识迁移
能力。

培养
学生自学能
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

认同先民在
自己的劳动
成果中体现
出智慧与淳
朴的情感,
进而促进和
增强学生对
祖国历史和
文化认同之
心。

课堂小结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了解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进步,掌
让学生回答
历史知识,
握学习的方法和原则。

培养情感,
掌握学习技
巧和方法以
及遵循的基
本原则。

前课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有些时间方位难于记忆,不过总体而言学生对本课的掌握还基本可以,特别对南北两方的住房照片较有兴趣。

课后可以试着指导学生制作该房子的模型,设计两地居民会面的习惯和场景等等。

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时候要适当提醒学生注意课本的一些插图,了解插图的信息,掌握插图的出处等,培养学生学会观看插图的能力,懂得欣赏.文物和故迹。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炎黄部落联盟大败蚩尤的史实。

2.炎帝和皇帝的发明创造及对后世的影响。

3.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

4.“尧舜禹禅让”和“大禹治水”。

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

2.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片的方法。

3.学生参与互动的方法
4.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孩子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鼓励学生勇于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学些祖先辉煌。

3.提示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严于律己,奉献班级,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逐鹿之战、禅让制
教学难点: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的区别;禅让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

活动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导入新课多媒体资料
程导入多媒体资料展示《黄帝陵》
教师介绍: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位于
陕西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清明节,都有
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
被视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之地。

为什么黄帝陵会受到后人的
尊敬和敬仰?
导入介绍,贴
近生活和实
际。

新课教学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1.幻灯片展示
《距今
四五千
年时中
原地区
部落分
布图》
2.逐鹿之战
炎帝和黄帝先后通过阪泉和逐鹿两
大战役结成联盟,并在此基础上打败
了东方的蚩尤部落,最终炎帝被推举
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教师介绍逐鹿之战
3.炎帝和黄帝的贡献
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归纳炎帝和黄帝
的贡献
3.播放炎帝和黄帝的视频,强化学生
记忆
二.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
简单介绍禅让制的概念
2.尧舜禹
阅读教材,熟悉内容,思考:
(1)为什么后人尊崇炎帝和
皇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2)华夏民族又是怎么形成
的?
学生归纳:
炎帝、黄帝、蚩尤、少昊灯
部落的斗争和合并,进而结
成部落联盟。

材料阅读: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关于
华夏族形成的材料“华夏民
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
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
小异而大同,渐化和以成一
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
也。


学生思考:华夏族的形成有
何特点?
炎帝:开垦耕种,制作生产
工具,种植五谷蔬菜,制作
陶器,发明纺织,煮盐,通
商交换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炼铜,
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其他发明:文字,音律,算
盘等
学生讨论总结。

学生初步了解禅让制,理解
禅让制的优点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得出答
指导学生通
过阅读归纳,
了解传说中
的炎黄帝对
于华夏民族
形成所做出
的巨大贡献
培养学生的
比较能力以
及学科渗透
和知识迁移
能力。

培养学
生自学能力
和语言表达
能力。

通过大禹治
水这一古老
又熟悉的故
事,创造恰当
的历史学习
氛围,有利于
学生对这一
事件深刻的
理解和把握。

历史的学习
有着科学严
谨的精神,现
实中,人们往
往容易把传
说和史实混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基本情况,简述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

2.简单解释什么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家天下”,能简单描述夏商西周的大
致疆域。

3.知道夏朝与商朝恩华的主要代表——二里头遗址和殷墟的考古成果。

过程与方法
1.查找和整理有关夏朝二里头文化、殷墟及夏、商、西周建立与更替的资料。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度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实和末代君王的腐朽残暴统治,认识国家的兴旺与统治
者的关系。

2.从夏商西周王朝的“家天下”统治观念,西周建立分封制并明确森严的等级制度,
认识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其建立的意义。

教学重点:归纳夏商西周三产更替的史实,简述分封制
教学难点:理解“家天下”的基本含义,明确贵族等级制度的层级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

新课教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夏王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那
么大家能否通过阅读归纳出夏朝所处
的地理位置和夏朝为中华文明所作出
的贡献呢?
1.夏朝及夏朝的疆域
“禅让制”和“世袭制”
2.夏朝的灭亡
3.国之初——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8页的“材料研读”,
思考以下内容:
(1)“天下”是什么,“天下为公”“天
下为家”中“公”和“家”指什么?
(2)什么是“家天下”?
二、商汤灭夏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了商王朝,
都城建在亳,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
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商朝为何又叫“殷商”?
(2)商朝是如何灭亡的?
【视频】:牧野之战
三、武王伐纣
经历了牧野之战周军占领了商都,定都
镐京,史称西周,那么建立了自己王朝
的周武王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
【探究】西周的
灭亡
课外延伸
【商人的来历】商朝灭亡后,商族人成
了周朝的奴隶,周武王将印上的遗民分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归纳并总
结出夏朝的范围,夏王朝的灭
亡时间及原因,亡国之君?
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
部一带
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最后
一个国君桀的残暴统治集齐了
人民的不满,分布于今河北河
南一带的商族部落联络周围部
落功伐夏王桀,夏王朝灭亡。

学生阅读资料讨论并回答。

因为受战乱,环境变化的影
响,商朝多次迁都最终建都到
殷地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因
此商朝也称为“殷商”。

商晚期,纣王无道,天下大乱,
公元前1046年,周军与商军
在牧野决战,结果商军倒戈,
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分封制”的建立
锻炼学生
的知识提
炼能力和
归纳总结
能力。

读图并理
解分封制
有助于学
生对分封
制有更进
一步的认

讲述一些
小故事能
让学生的
思想有一
休息,同事
给各诸侯国,商族本是贵族,养尊处优,身无长技,变为贱民后,又被剥夺了土地和特权,无力赡养家眷,只好走南闯北劳碌奔波,以做买卖为主要职业,二周族人重视农业,鄙视生意人,认为做买卖的就是商人。

【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为搏爱姬褒姒一笑,点起烽火台上的烽火,引来诸侯助战,诸侯以为有军情,夜以继日赶来,却不料只是周幽王的把戏而已。

也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知识加深记忆。

课堂
小结
朝代开国
君主
亡国
之君
建立
时间
重大
事件
夏商西周学生快速总结概念,填表小结
本课内容
表格法更
有助于学
生的记忆
和理解
前课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大量的文物图片,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情境。

同时,教师还在教学重难点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讲故事等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由于本课的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制大事记年表的方法,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司母戊鼎,实习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及用途,了解青铜器制作的高超工
艺。

2.通过学习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想象力,认识较为简单的甲骨文,了解今天的汉
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2.通过司母戊鼎的认识,让学生分析总结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
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真切了解到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自发的增强
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多媒体展示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图
片,设置问题:
(1)看过这些气势宏大,工艺高超的
青铜器图片,你有何感受?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毛公鼎, 西周康侯爵
(2)哪个朝代是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
的时期?
观看图片,对青铜器做一了
解,认识以下青铜器。

用幻灯片
的形式呈
现图片,生
动直观,激
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和民族自
豪感
新课教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师生互动:关于青铜器,你了解多少?
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可先听听学生所
讨论的结果。

出示以下问题:
(1)什么是青铜器?
(2)青铜器的用途和特点有哪些?
(3)青铜艺术的高峰时期是在什么时
候?
介绍中国古代制作青铜器的流程
制模,制范,浇注,修整
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讨论自己
所知道和了解的青铜器,或者
是有关于青铜器感兴趣的问
题!
(1)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
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
(2)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
祭祀和军事方面,种类繁多,
数量众多
(3)商周时期,代表作司母
戊鼎。

阅读资料了解司母戊鼎
炼学生的
知识提炼
能力和归
纳总结能
力。

总结出学
生喜爱和
感兴趣的,
学生才会
深入探究
这个问题
二、甲骨文记事
史料记载商朝时就有了书册。

请同学们思考:既然有了书册,那书册中用什么来记录当时的历史事件?是不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字呢?
【甲骨文造字方法】
教师总结:甲骨文照亮了辉煌中华,如果说钻木取火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

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

学生阅读资料讨论并回答。

学生阅读资料,找出以下问题
的答案:
(1)甲骨文是在哪里出土的
(2)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
(3)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
(4)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
大意义
遮住答案,让学生猜一猜这些
甲骨文是什么意义?
观看甲骨文造字方法,调动课
堂氛围
教师总结之后,让学生说说自
己对甲骨文的认识
发挥学生
的想象力,
让学生了
解甲骨文
的特点
培养学生
的爱国主
义情怀和
民族自豪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就像是踏上了穿越之旅,我们知道了青铜器和甲骨文,如果有一天你能穿越回夏商周时期,也定能快速的融入那个社会。

前课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活动项目,安排学生课前准备相关材料,通过主题发言、虚拟课堂等形式,使学生充分了解和体会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具体内容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教师还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出土文物想象古蜀国文化的基本情况,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想象力,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思维能力。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春秋争霸的原因。

2.分析春秋争霸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及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春秋争霸战争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懂得春秋争霸实质上是政治、军事、经济等综合国力的较量,逐步学会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目标。

教学重点:春秋争霸的原因
教学难点: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上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春秋战车,越王勾践
剑,甲胄等
观察上述图片,营造古代战争
氛围
学生讲述春秋时期经典战争
和故事:晋楚之争,秦晋之争,
卧薪尝胆等等
让学生在
欣赏图片
的同时讲
述一些春
秋战争故
事,带学
生一起走
进春秋时

新课教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
都由镐京迁至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
时期。

东周的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公
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春秋时期,冶铁技术逐渐提高,比青铜
器硬度更高,更易于普及的铁制农具逐
阅读思考:
阅读教材及春秋时期农具改
进、经济发展的相关史料
思考以下问题: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农
业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推动
作用?
通过阅读
资料,听
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形成了有翻土垦荒的犁,铲土的铲,除草等使用的锄,平地用的耙等多种不同功能的农具,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教师小结:春秋时期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他的出现推动了进击的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而经济的发展又使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比如分封制,思考:
分封制是怎么被破坏的,周王室和诸侯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王室式微
阅读材料: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王曾派人向鲁国“告饥”“求金”“求车”。


“公元前707年,周王率军讨伐郑国,王师惨败,周王被射中了肩膀,天子威信扫地,从此一蹶不振”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国家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三、诸侯争霸
1.阅读思考:
春秋时期的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霸主地位,先后有多位诸侯取得了“霸主”的地位,在教材中找找看,春秋时期先后出现过哪几位“霸主”
课内提升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产生了哪些影响?(1)实质是大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而发动
(2)争霸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3)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4)促进了民族融合除了农业的进步,春秋时期的
经济在哪些方面发展迅速?
阅读材料,提炼有用的信息,
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资料,找出以下问题
的答案:
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西周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
微,必然导致诸侯间的争霸战
争,让国家处于分裂混乱状态
学生可以通过听闻过的故事,
先自己思考,再从教材资料中
获得答案
管鲍之交,一鸣惊人,退避三
舍,问鼎中原等故事
阅读百科资料,观看图片,了
解几位霸主确立霸业的不同
过程,概括总结成就霸业的原
因。

学生可以从好处和坏处两方
面展开讨论
老师讲
解,让学
生自己总
结知识
点。

培养学生
从材料中
获得信息
的能力
培养学生
从材料中
获得信息
的能力
通过历史
故事更能
让学生更
加贴近历

让学生通
过名人的
经历感悟
人生道
理,指引
自己的人
生方向,
达到情感
态度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