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创新策略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创新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2-10-13T06:39:55.509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6月11期作者:王家林[导读] 由于问题情境须较为严谨科学规划制定,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之前,需要对该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解。

王家林
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峰小学贵州省安顺市 561006
摘要:由于问题情境须较为严谨科学规划制定,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之前,需要对该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解。

因此可根据该教学内容,结合当前时事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进行结合,与教学情境进行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随后进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课堂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问题指引下,学生对于本课进行探究思考的一种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情境便是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思想包容性较大,允许学生不同想法意见。

由于问题情境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由学生所主导,所以应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使学生总体学习水平进行提升,并健全学生学习思维框架和加强其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探讨
引言
在当前新课改的发展趋势下,在开展小学数学时,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就应依据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全新的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这门科目来说,老师最主要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对教学的现状进行改变,实事求是地从实际出发,让整个课堂变得更有活力,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我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依据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并将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渗透于其中,将数学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体验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进行体验式、探究式学习。

1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趣味性有效问题情境
创设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需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对图片、色彩具有浓厚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可以采用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让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思路展开学习。

在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中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有利于低年级的学生接受。

高年级的小学生形成了自主的认知,创设问题情境需要设置相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快乐学习。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特征差异较大,教师展开情境教学时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趣味性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提高学习质量,提升学习成绩。

教师需要将课本中涉及的数学问题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营造趣味性的情境教学环境,驱动小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还要立足于教材,精心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氛围,让更多的小学生融入其中,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

2启发式创设,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启发式的问题情境旨在应对学生数学知识迁移性不足的问题。

当问题情境有了启发性,就能促使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知识产生联想,在无意识中复习学过的知识,进而思考新知识,不断增强数学学习的系统性,构建、完善知识网络。

而教师要做的是从学生的体验入手,挖掘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新旧知识。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旧知识进行复习点拨。

在探究新知前,巧妙设计一个通用问题,分别在新旧知识的帮助下解决,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探究,发现旧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不足之处与运用新知识带来的便利,在比较中实现知识的延伸与提升。

例如,在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新知识前可以先列出一个算式:8×7+8×3=()。

引导学生用之前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即:8×7+8×3=56+24=80。

教师随即展开问题情境,列出新算式:8×(7+3)=()。

学生很轻易地就可以相同的答案。

此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学生会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答案一致,且都有乘数8。

随后,教师可进行更进一步的引导,将一张长为10、宽为8的方格纸沿着一边进行折叠,使得平面的方格纸变成长宽分别为8与7、8与3的两个立面,并提问:“这两个新的长方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学生列出第一个算式。

随后,教师直接将方格纸展开铺平,再次提问:“现在,它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请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如此直观的展示,可引导学生得出乘法的分配率,并理解其中的原理。

再通过与旧知识运用的对比,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新知识给计算带来的方便。

3创设竞赛性问题情境
学生有很强的胜负心理,喜欢比赛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平均数”这一课时,可以引入竞赛性问题情境.教师组织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踢毽子比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假设两队各有五名学生参加比赛,第一队五名学生一分钟内踢毽子的数量分别是22、25、26、28、31,第二队五名学生一分钟内踢毽子的数量分别是20、23、27、29、30,最后哪一队获胜?”这时,学生会通过总数的计算得出答案.教师再问:“两队每人平均踢了多少下?”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平均数,把竞赛类的情境结合到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情景的创设主要是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而以生活情境为支点,开展数学教学也要从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出发,探究教学手段的完善和创新方式。

数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理念、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教师对各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方式也要从学生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以恰当科学教学方法的应用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由于数学知识有着复杂的特征,因此教师在讲解环节、在生活化情境创设环节要主动借助多媒体技术对数学知识进行生动的呈现。

而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程度不高的数学学习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翻转课堂等不同的形式,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数学思考、数学分析的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的知识的理解,构建出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温喜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2019(6).
[2]欧艳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7). [3]杨秀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