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实施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
业”的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晋城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8.03
•【字号】晋市政发[2011]18号
•【施行日期】2011.08.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实
施意见
(晋市政发〔2011〕1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及驻市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型跨越发展和农民收入翻番,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现就全市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重要意义
我市是一个农业小市,但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自然和生态条件,造就了品种繁多、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享誉国内外。

“十一五”以来,各县(市、区)围绕开发培育特色农业,积极探索“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路子,开发出一批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和民间手工艺品,涌现出一批特色突出、效益明显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全市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优势产区和产业带。

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不仅能有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能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要把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放在农业农村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助推转型跨越发展,确保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目标。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型跨越发展、农民收入翻番和全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先行区示范区为目标,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强化政策、科技、信息、人才支撑,通过规划引导、示范带动,力求在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上实现突破,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发挥优势,依托地理区位、自然环境、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找准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聚;
2.坚持市场导向,立足市场需求,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和产品档次,提高农产品产销率;
3.坚持分类指导,找准切入点,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全方位、多层次、长链条发展;
4.坚持农民自愿,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立足实际,注重实效。

三、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
(一)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每年建设200个专业村(100个示范村、100个推进村简称“双百工程”),6个专业乡镇。

力争到2015年形成十大主导产业、六大产业
带、1000个专业村(500个示范村、500个推进村),30个专业乡镇和2000个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格局。

在专业村开展做强一个主导产业、培育一个产业品牌、建成一个规范化的合作社、培养一批农民致富带头人、创建一个示范带动模式的“五个一”创建活动。

(二)产业布局
小米:以泽州、阳城、陵川、沁水山区为重点,2015年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产量7万吨,产值5亿元。

干鲜果:以泽州、高平、阳城、陵川、沁水为重点,突出核桃、山楂、黄梨、钙果、苹果、柿子、葡萄、花椒、木耳、七须黄花菜等产业;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产量50万吨,优质果率70%以上,产值40亿元。

蚕桑:以阳城、沁水为重点,兼顾高平、泽州、陵川部分区域;2015年桑园面积发展到22万亩,蚕茧产量达到8000吨。

中药材:以陵川、泽州、高平、阳城、沁水为重点,突出党参、连翘、柴胡、黄芩、山楂、山茱萸、冬凌草、板篮根、牡丹、芍药等道地中药材;2015年全市中药材发展到50万亩。

薯类:以陵川、阳城、泽州为重点,2015年马铃薯、红薯种植面积均达到10万亩。

设施蔬菜:以高平、城区、泽州、阳城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食用菌等产业;2015年全市蔬菜类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0万亩,总产量10万吨。

畜牧养殖:建设高平、泽州、阳城肉猪产业带,阳城、泽州、高平、陵川养鸡产业带,陵川、沁水养羊产业带,阳城、泽州养牛产业带,泽州、陵川、城区奶牛产业带,沁水、阳城、泽州山区蜂蜜产业带。

2015年肉、蛋、奶总产量力争达到27万吨,肉猪出栏300万头,肉牛出栏3.5万头,羊出栏40万只,蜂蜜8万箱,
产值35亿元。

休闲观光:加快发展“农旅一体”创意农业,挖掘和经营我市生态、人文历史和民俗资源,围绕城区白马寺景区,泽州县珏山景区,高平市大粮山景区、定林寺景区,阳城县皇城相府景区、蟒河景区、析城山景区,陵川县王莽岭景区、黄围山景区,沁水县历山景区、柳氏民居景区等,开发建设地理农产观光体验、农家乐、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农家体验等休闲观光产业。

民间工艺:以阳城、高平、沁水为重点,突出黑陶、剪纸、面塑、琉璃、根雕、刺绣等民间工艺生产。

劳务产业开发:依托职业技术学院、农广校、职业培训中心等各级技术培训机构,培养一批种养、兽医、农机服务人员,畜牧从业人员,农经管理和社会管理人员;大力开展电子技术、机械维修、家政服务、餐饮等专业技能培训,继续做好就近、就地转岗就业和向外劳务输出。

各县(市、区)要按照突出特色、统一规划、连片推进、整体提升的思路,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构建特色产业板块,培育扶持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推进“一县一业”发展。

城区以服务业、休闲观光为主,兼顾设施蔬菜;泽州以小米、生猪、干鲜果为主,兼顾中药材、设施蔬菜;高平以生猪、设施蔬菜为主,兼顾干鲜果、蚕桑;阳城以蚕桑、禽业为主,兼顾小杂粮、民间工艺;沁水以蚕桑、小杂粮为主,兼顾中药材、养羊;陵川以休闲观光、中药材、薯类为主,兼顾蚕桑、干鲜果。

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六大产业带,即围绕太岳中条两山的蚕桑产业带、沁丹两河流域的设施蔬菜产业带、丘陵山区的干鲜果产业带、高垣山区的中药材产业带、南太行的休闲观光产业带、南牛北猪东西羊健康养殖畜牧产业带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带。

四、建设标准和工作任务
(一)专业村标准与任务
专业村的标准是:从事主导产业农户占农户总数的60%以上;主导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20%以上;80%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15%产品达到绿色和有机食品标准。

专业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五个一”创建活动:一是做强一个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二是培育一个优良品牌,发展一个品牌产品;三是建成一个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该村发展“一村一品”的市场主体。

四是培养一批农民致富带头人,发挥村干部、种植(养殖)大户、农民技术骨干的带动效应。

五是创建一个示范带动模式。

(二)专业乡镇标准与任务
专业乡镇的标准是:主导产业产值占该乡镇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10%以上。

专业乡镇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相邻或相似的生态区域内,以龙头企业或示范园区为带动,进行集中布局、规模化开发、组织化生产,实现“六个一”目标,即:培育一批资源优势明显、地方特色突出、科技含量高的种养示范基地和专业村;培育一项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并通过“三品”认证的名优产品;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自愿组合、互助互利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一批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明显改善的农村专业大户或致富带头人。

(三)基地县培育与推进
基地县的条件是:主导产业规模在全省排名前列;产业规模相对集中,具有一批专业村、专业乡镇和科技示范户;主导产业产值占当地农业总产值50%以上,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40%以上。

基地县推进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统一规划、连片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重点在标准化生产、规模提升、品牌建设、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培育扶持,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水平。

五、推进措施
(一)创新经营形式。

按照“一村一品一社”的思路,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村一品”的基本组织形式。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着力在提高质量、拓宽领域、完善机制上下功夫。

同时,积极引导发展土地、农机股份合作社和跨区域联合社。

到“十二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000个以上,实现每个专业村都有合作社,每个县都有联合社。

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产业板块发展为基础,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推进十大产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链,使龙头企业与专业村、专业乡镇和基地县产业板块实现有效对接。

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充分发挥土地的集聚效应,为“一村一品”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

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创造性地解决好设施农业用地问题。

(二)加强市场培育和品牌建设。

以现代服务业推进(提升)农业现代化,着力打造“农旅一体”创意农业,遵循“以市场培育产业,以文化引领转型,以创意激活资源”的发展理念,主打“晋城?中国南太行”品牌,使之成为“一村一品”的展销平台、推介平台、招商引资引智的平台。

加大以“一村一品”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接轨大上海,积极融入长三角,开展项目对接;以“一村一品”休闲观光为纽带,融入中原经济圈。

实行农超对接,畅通流通渠道,发展订单农业。

推动产地、销地市场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扶持建设3--5个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

支持专业村、专业乡镇、基地县开展“三品一标”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鼓励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产品申报注册商标、名牌产品和地理标志。

支持龙头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山西省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

积极组团参加各种展示展销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力争到“十二五”末,专业村、专业乡镇和基地县“三品一标”认定面积达到95%以上。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市县两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的项目配套和奖补。

市财政每年安排扶持资金5000万元,择优对全市200个专业村、6个“一乡一业”专业乡镇进行奖补和贴息。

整合发改委、财政、交通、中小企业、科技、商务、农业开发、畜牧、林业、水利、农业产业化、设施蔬菜等各类支农资金,集中捆绑使用,倾斜支持“一村一品”专业村、专业乡镇、基地县发展。

各县(市、区)要按2:1的财政专项资金进行配套。

切实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把“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金融担保机制,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扩大信贷规模。

逐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

积极鼓励并引导资源型企业、民间资本投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项目建设。

(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

将新型农民技术人员培训纳入阳光培训计划。

加快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评价、激励、使用机制,设立创业基金,为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五)强化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

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发展,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建设项目资金要向专业村、专业乡镇、基地县倾斜。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鼓励农业科研、推广机构深入专业村、专业乡镇,围绕主导产业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普及科技知识,加快科技推广步伐。

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科技特派员驻村包点制度,为专业村、专业乡镇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平台,加大对专业村农户的科技培训。

“十二五”期间,每年集中培训专业村农户1万人,确保每个农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作领导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农委主任任副组长,市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组成员。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建立“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工作目标、措施、规划。

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乡镇和村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也要成立领导机构,确定专职工作人员,做到上下结合,条块结合,切实把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深入开展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专刊等媒体,深入开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发展模式及典型经验的宣传,通过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关心支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发展,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重点宣传省、市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的政策措施和各地的先进经验、致富典型等,激发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参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自主创业、振兴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科学制定规划。

各县(市、区)都要把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本地区“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规划。

“一村一品”专业村、专业乡镇也要制订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主导产业,明确发展思路、目标和建设重点,做好规划的上下衔接。

专业村的规划要列入村级一事一议的主要内容,广泛听取和采纳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会议记要,认真组织实施。

(三)严格考核管理。

为了确保“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作取得实效,市政府决定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工程纳入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重点工作进行考核管理。

由市领导组办公室牵头,制订考核考评办法,对各县(市、
区)组织实施情况、部门帮扶情况等开展督促检查,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对成绩突出的县(市、区)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组织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各县(市、区)要组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对专业村、专业乡镇的农民家庭经营情况进行专项监测,做到“一村一账”,为考核管理提供依据。

晋城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八月三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